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范文1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121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01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沟通交流就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所需要的能力,即在具体的语境中合适和有效的交际行为能力。西方的许多语言学家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提出了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美国语言学家Sapir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缺一不可的。董亚芬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语法、词汇学习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把英语国家的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引入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必要性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现状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分为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这四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不能够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根据话题、说话者身份和交际目的等因素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话语,即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日益频繁,学生不可避免地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这就称之为跨文化交际。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如果不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在交际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障碍,从而产生文化冲突(cultural conflict),甚至文化休克现象(cultural shock)。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体制和考试的制约
由于中国英语教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应试教育,主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过分强调学生对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地是为了学生的四、六级考试服务,在英语课堂中,只重视语言点语法点的讲授,导致学生错误地认为词汇、语法就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
(二)教师观念及自身素质的制约
与许多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的高等教育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较为缓慢。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学的方式、内容和成效。大学英语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中西文化的特色和差异,就很难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很好地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目前在高等院校中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验和海外生活经验的较少。大学英语教师缺乏海外工作学习生活经验的现状就导致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够生动形象地讲授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和文化差异的各种现象,从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三)大学生英语学习心态的制约
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应试教育地区,虽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实际上,在现行的考试体制的制约之下,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的。不少学生误以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语法和词汇。从中学开始的英语教学中,词汇、语法、句型都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而未重视英语的交际功能。应试教育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加之学生的成长环境相对比较封闭、单一,缺乏跨文化交际的环境和机会。进入大学以后,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考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获得等级证书,因此学生只愿意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而忽视或者根本不了解学习语言的意义,导致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教学活动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制约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材料的制约
目前,大学英语选用的教材都包括读写教程、听说教程和综合训练,但是在每周只有4-6节课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综合教程上。虽然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都宣称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除了继续强调语言点、语法点之外,并没有系统地介绍英语国家文化,也无太多的文化对比性的体现。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策略和有效方法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怎样教授英语,将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可程度。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注重于讲解词汇、语法、句型,那么相应地,学生也只会重点学习词汇、语法、句型,从而忽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交际功能。所以,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出,鼓励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对比,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理工科学生对自然科学比较感兴趣,教师就应了解其中涉及的外国科学家或者相关人物,从而展开对该国风俗文化的介绍,对相应的外国文化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学生更是不可避免地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很多学生经过初高中的英语学习之后,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认为学习英语只是学习词汇和语法,而不重视文化的学习和语言的运用,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办法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尤为重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把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发挥到最大限度。
(三)课堂教学方面
1.课前预习,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查阅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中的翻译练习部分是关于西方国家的Christmas 和 中国的The Mid-Autumn Festival两个节日的。在讲解这部分练习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与这两个节日的相关资料,比较这两个节日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之后再扩展到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其他重要节日的比较。这样,通过收集、查阅资料,学生就能增进对西方国家和中国的文化知识的了解。
2.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辨能力。学生通过收集、查阅资料,已经对相关的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学生经过了课前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的分享就变得更加得流畅、自信,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有准备的发言就会让他们受到鼓舞,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另外,各个小组收集到的材料、分享发言的角度肯定有所不同,这就能够让学生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对于所布置话题的知识的了解。
(四)创设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跨文化交际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大学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例如,英语角、英语学习沙龙、英语文化节、英语话剧等,使学生能够沉浸在英语学习的氛围之中,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接触、了解优秀的英语国家文学作品,进行广泛的阅读,观看反应中西文化差异的影视作品(例如《推手》和《刮痧》),在阅读和欣赏影片中汲取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
――“Your necklace is pretty !”
――“No, no!”
――“Your necklace is pretty!”
――“Thank you!”
一则简单的对话反映出,只是回答的不同就能看出说话者是否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否掌握了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学生从“No”到“Thank you”的过程就是了解跨文化交际、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的过程。
(五)教学材料选择方面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侧重培养学生的语法结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时展和九零后大学生的特点,选材要有丰富的时代气息,应涵盖英语国家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等不同方面。教材内容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要用鲜活的事例来展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五、结语
仅仅掌握一国的语言并不意味着能够同使用该语言的人进行交际。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要真正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文化和语言相辅相成。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应把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从而真正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1] 董亚芬.修订《大学英语》为大学英语上新台阶作贡献[J].外语界,
1997(2).
[2]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Z].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10).
[3] 秦俊.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 .西昌学院学报,20113.
[4] 朱晓丹.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佳木斯
职业学院学报,2015(3).
[5] Larry A. Samovar & Richard E. Po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
tures [M].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ANG Yuan-y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00, China)
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范文2
【关键词】课程设置;物理教学;融合与渗透
有人说:“数学是物理学的工具,物理则是附加了灵魂的数学。”也有人说:“物理是自然科学的皇帝,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这些描述都说明物理与数学的不可分。因此对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和保障。在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在物理专业上所能达到的高度,对今后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学生尤其如此。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学生数学水平或应用能力的不足成了其专业课学习的羁绊。
从表面上看,物理专业的学生所学的数学已经足够,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学物理方法等已经成了物理专业的标配课程,所占课时约占总课时的五分之一。数学的学时不可谓不多。那么学了这么多数学为什么还满足不了物理学习需要呢?实际上物理学中所遇到的数学知识均已在高等数学中学过,关键是如何用的问题。
如何将所掌握的数学方法应用到解决物理问题中去,或者说如何将所研究的物理对象简化成数学计算模型,是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教材,之二是教师。
现在物理专业用的教材大多是数学专业的教师编写的,几乎就是数学专业所用教材的翻版,没有体现物理特色,只不过是稍微降低了数学定理证明题的难度。对于数学如何在物理中应用,范例很少、讲解不透彻。另外,几乎所有的高等数学教师不具有物理专业背景,他们不清楚哪些数学知识要在物理中经常用、如何用,导致教师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计算和证明而不在物理的应用上。这样表面上看学生学的数学知识很多,却不知道如何在物理中应用,造成了物理和数学的脱节。这就是我们学校开设《物理中的数学》课程的原因。
一、开设《物理中的数学》的尝试
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处于高中与大学两个学习阶段的转型期。这两个阶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管理到学生的学习方法、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进入大学后会有一段适应期。在这段时间适应能力强的同学会取得较好的成绩,适应能力差的同学成绩会较差。这段适应期的长短基本上决定了学生大学四年成绩的走向。这也是有的同学入学成绩高却经常挂科,而有的同学入学成绩不突出却能在大学中取得很好成绩的原因。
在国内的大部分高校,物理专业的高等数学和力学课大多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高等数学的教学进度往往滞后于力学教学的需要,因此力学课的教师经常要提前讲一点微积分等数学知识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由于课时有限,很难全面透彻地讲解力学中所用到的数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由于物理专业学的高等数学,其数学性太强、物理应用偏弱,导致大部分同学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物理中去,认为数学与物理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学科。这是多年来我们在力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直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解决。
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我们在2014级物理专业新生中第一次开设了《物理中的数学》作为物理专业新生都必须选的选修课,共48课时,由物理专业的教师讲授。为了满足力学教学的需要,该门课的教学进度需领先于力学。因此在新生入校的第一个星期的军训期间,我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始上课。这样在学生军训结束正式上课时,我们已经讲了五次《物理中的数学》课。这样学生在上力学课之前已经熟悉了矢量的运算和导数与微分的相关内容,并通过《物理中的数学》中的例题与习题,了解了力学题目的求解方法。这样在整个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力学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均已在《物理中的数学》中学过,保障了力学课的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物理中的数学》讲什么
据我们了解,国内很少有高校开设该门课程或类似课程,也没有相应的教材,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要确定这门课讲什么,首先要对它定位。我们开设这门课的目的不是要取代高等数学课、抢数学教师的饭碗,更不是泛泛地讲物理问题。我们目的是要在数学和物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学生能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化成清晰的数学计算模型。也就是说,绝对不能将物理中的数学讲成另一门数学课,更不能讲成多门物理课的混搭。根据此设想,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漆安慎先生编写的《力学》教材为蓝本[1],根据力学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的先后次序将高等数学内容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如矢量运算、导数与微分、积分、微分方程和矩阵等,并参考高等数学中的相关内容编制了课件[2]。在讲课过程中,我们不强求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连续性和证明严格性,而是本着实用的原则,力求讲清数学的思想、定义和定理,着力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具体运用。因此,该门课的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也紧紧围绕课程的定位进行,绝大部分的题目与高等数学的题目有明显的不同,这些题目都是根据授课内容而精选的物理题(绝大部分是力学题目)。这些题目既不能包含过多的物理知识又要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例题讲解的重点不在题目中的物理而在数学在物理中是如何运用的,解题步骤也以物理中的解题步骤为准,以免对今后的物理教学造成困难。同时,对物理中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点也是重点讲解、多次练习,达到熟能生巧、学以致用的程度。
三、 数学方法如何向物理中渗透
如何将数学方法应用到物理中去是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在讲透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在物理上的应用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例如微元法源于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它是微积分思想的核心。可以说,微元法的应用贯穿于物理学的始终,它是处理非均匀物理问题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充分理解微元法的本质,那么他就能在计算变力的功、转动惯量等需要用积分计算的物理问题时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讲解微元法时首先明确什么是微元,把为什么要用微元、如何选择微元等问题讲透。然后以变力的功、转动惯量、磁通量等为例,详细讲解其在实际计算中的具体应用。但学生还没有学习的物理概念如磁通量等,讲解过程中仅给出定义,其在物理中的意义不作重点讲解。又例如在讲矩阵的线性变换、特征值、特征向量时,我们选用的所有的例题和练习题均来自量子矩阵力学,并将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与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的本征值和本征态对应;将矩阵的对角化与量子力学中的表象变换对应。又如v解定积分定义时,明确定积分就是对无穷多项求和, 着重强调定积分不仅仅代表曲线下的面积,被积函数不同,它还可代表其他的物理意义。我们选择的定积分大部分例题看似是纯数学的题目,实则不然,而是我们从物理中提炼出的、今后物理上经常用到的积分。就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将数学知识与物理问题联系在一起,重点讲解数学方法是如何在物理中实现应用的。
熟练地将数学方法运用到物理问题中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物理专业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只有长期地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的程度。
四、教学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由于该课是第一次开设,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教学课件,也没有经验可循,整个的教学过程是在摸索中进行,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过从课程目标来看,该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该门课的学习,该年级的学生在期末的力学考试中不及格率低于10%,达到近些年的最低点;高等数学的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在全校非数学专业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考试中名列第二,不及格率也低于10%, 这也是物理专业的学生以前没有达到过的成绩,教学效果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但由于该课刚刚开设了一次,学生的成绩不具有统计性,因此尚不能对该课的教学效果作有力说明。
当然,该门课的开设还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开课时间与力学课的协调问题。 为了实现如期的教学效果,要求该课的进度应该比力学的进度快,但该课与力学课同时开设,教学进度差不多,因此该课的授课教师应该与力学教师充分协调,以保证该课的授课内容领先于力学的教学需要。 第二,授课内容的选择与整合问题。如前所述,该课的授课内容是根据力学教材的需要编写的,各校采用的力学教材不同,其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尽量将不同的数学知识整合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以便于教学调整。 第三,例题与练习题的筛选问题。例题的配备与练习题的筛选是训练学生熟练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问题中去的关键。 我们的课件中尚有部分题目的数学性较强,没有充分体现出物理中数学的特点,需要更换;有些题目的物理过程过于物理化。由于学生物理知识不足导致学生尚不能理解其中的物理内涵,也需要简化。
以上问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讨。我院已决定在以后的物理专业新生中,连续开设该门课程,探索该课设置的利弊,为我国高校物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继续摸索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范文3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规 格:16开本
字 数:409千字
定 价:88元
中国大运河与万里长城同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邗沟至20世纪初,在长达2500年的历史时期,以都城为目的地的大运河持续建设与经营,留下了各时期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形态的深刻印记,证实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创造力。
在中国文明进程中,各历史时期开凿的运河不计其数,而堪称大运河者则是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持续兴建和运用,并不断改造而逐步形成的独立工程体系。这样的大运河有两条:一是隋唐宋时期由通济渠(汴河)、永济渠(卫河)、山阳渎、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构成的大运河,自邗沟为始,历时近1000年;二是元明清以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会通河、淮阳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构成的北京至宁波总长约2000公里的大运河,持续运用的时间为600多年。
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范文4
关键词:牛津大学;牛津城 ;“学人与市民”冲突
中图分类号:G649.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42―02
牛津大学现行章程开宗明义:“牛津大学是世俗法人。”[1]作为法人团体,牛津大学从创立之初就与教俗两界发生关系。中世纪的教俗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争相成为大学的庇护人。他们通过颁发特许状(Charter)、制定法令以及颁布教谕(bull)的方式,赋予大学特权。正是这种动态的、制衡的外部环境,为牛津大学的生存与发展创造空间。而“中世纪的牛津城遵循的是一种独特的英国式治理体系:一种在中央控制和巡视下地方享受自治权力的治理体系”。[2]最初,牛津市民试图以暴力的方式驱赶学者,却无果而终,反而使大学得到教会和王室的共同庇护。
一、“学人与市民”之间的暴力冲突事件
“学人与市民”(Town and Gown)是牛津大学早期历史上的一个特殊词汇,特指学者与市民之间的暴力冲突。牛津大学学者与牛津市民之间发生最早的一次大是在1209年,3名学者受到当地政府的绞刑。按照习俗,该案件属于大学法庭审理范围。所以牛津师生认为自己的特权受到侵犯,遂决定离开牛津。为终结此次争端,教皇于1214年教谕要求市民减少房租,“为100名穷困学者提供食物,不得干预大学司法权”。[3]这次暴力事件具有历史意义,是大学争取自治的开始。教皇首次专门委任校长处理大学的司法事务,这也是第一份规定大学独立司法权的官方文件。牛津大学就此摆脱了世俗法庭的控制。而市民资助贫困学生的传统开始形成,并一直持续到宗教改革。
1355年,牛津大学历史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暴力冲突事件,双方损失惨重。牛津大学上诉到林肯主教,牛津市民得到了制裁。国王也将牛津大学置于保护之下,并派特别委员会处理此事。国王向牛津大学颁布特许状,扩大大学的权利。此时,校长的权利包括商品定价权、度量单位的制定权、对违反商业道德的行为处罚权。另外,校长还拥有管理街道、惩罚罪犯以及收税的权利。“从此以后,整个牛津城都在实质上处于大学的统治之下。大学,在不幸中茁壮成长。”[2]此时,权力集中在牛津大学校长手里,而大学成为“王国中的王国”。到14世纪中叶,牛津大学取得了绝对优势。在食品和房屋租凭等日常商业活动中,市民再也无力对学生进行剥削。此时,房租稳定、物价平稳,商品质量得以保证。
二、经济利益引发的冲突事件
随着普通法的不断完善,英格兰人通过法庭解决争端已经成为基本态势。学者更习惯通过法庭保护自身利益。双方的冲突主要发生在经济领域,解决争端的途径也从暴力手段转变成诉讼手段。1304年,牛津市民触犯了牛津大学的法规与习惯,被告到王座法庭。在法庭上,牛津大学以4项罪名控告牛津市民。王座法庭谴责了市民的行为;禁止市民再次违反大学法规;责令市民维护大学特权和豁免权。1428年,牛津市民对畅销产品哄抬价格。牛津大学校长紧急召见市长,要求牛津市政官员承诺处罚这些违反商业道德的市民,但遭到拒绝。牛津大学禁止学生与牛津市民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为此,牛津大学专门设立章程,限定牛津市民的权力。
16世纪,牛津大学已经不再是弱势群体。在王室和教会的庇护下,牛津大学的学生敢于对抗市民的暴力行为,并多次对市民的不法行为进行指控。牛津大学因此争取了更多的权利与尊严。市民也因为自己的挑衅行为受到惩罚。1511年,大学遭窃,一些重要契据和文件丢失了,包括特许状。失去特许状意味着失去财产与特权。得知此事,市民恣意践踏牛津大学特权。牛津大学的学生首先到校长面前控诉市民的行径,上报自己的损失。牛津大学校长立即传唤执行官,但他们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到庭。大学以蓄意藐视法庭罪将2人开除教籍。1530年,牛津大学校长、学监、教师按惯例去市政大厅参加每年1次的庭审,不料被拒之门外。市政官员屡次蓄意为难牛津大学工作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牛津大学传唤执行官和市长。然而,他们拒绝出现在大学法庭,因此被开除教籍。起初,市长还不知畏惧。后来,他对自己被开除公职和教籍一事深感悲痛。他乞求牛津大学宽恕自己的罪行,并宣誓遵守教堂和大学的规章制度。
“学人与市民”的冲突一直没有停止。尽管城市看似处于屈从状态,但牛津大学给城市带来的最大伤害是心理层面的。索尔特博士指出:“因为大学拥有面包和啤酒的定价权,国王减免市民每年要上缴的包租税,金额基本可以弥补面包和啤酒上少挣的那一部分。大学对市场实行管制,受益群体是所有消费者。校长有权驱逐恶棍,但对学者和市民都有好处。”[4]牛津大学就是在与牛津市民无数次的冲突和磨合中,最终找到契合点,走向共荣的。
[参考文献]
[1]Statutes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EB/OL]http://ox.ac.uk/sites/files/oxford/field/field_document/Statutes%20in%20force%20from%201%20August%202012%20-%2031%20July%202013.pdf,2012(13).
[2]拉斯达尔著.邓磊译.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博雅教育的兴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John Peshall. 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to the death of William the Conqueror[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范文5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安胜在讲话中肯定了施耐德电气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共赢的成绩,对施耐德电气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强调高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相互渗透是高等教育创新化的战略需要,也是双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并对实践基地的落地和建设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马跃表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对未来制造业人才的技能与素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通过助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造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圈。合作成立‘能源管理及其自动化联合实践基地’是施耐德电气推动本地技术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响应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输送智能制造人才。我们期望未来能和上海交通大学持续开展更深入、更广泛的战略性合作。”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苏跃增介绍了双方的合作历程以及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整个实践基地拥有30多套先进的实验装置,覆盖了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多门专业课程,形成了一个能源管理及其自动化的综合实践平台,有助于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之后由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工业事业部中国区负责人马跃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张安胜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
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意义范文6
从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的内容可分析,音乐表演所涉及的主要体现在表演者自身的审美能力、思想因素以及对音乐美学的理解等方面,而音乐美学则综合许多学科如审美学或哲学等内容,所以音乐表演在本质上便为音乐美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际应用现代美学研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第一,现代音乐美学研究是影响音乐表演成功与否的关键。现代音乐美学研究认为区别于一般音乐家与爱好者,音乐表演者对音乐的了解更加深入,注重音乐美学中涵盖的音乐美学内容,掌握作品历史意义的同时还需利用现代审美观念对其进一步丰富。第二,现代音乐美学研究的引导作用。由于音乐美学本身综合许多学科知识内容,对音乐表演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要求音乐表演者的表演需在领悟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向受众传达更多的美学精神,实现审美方面的共鸣。
二、基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的音乐表演艺术未来发展
(一)正确看待音乐表演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关于如何看待音乐表演的问题,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分析,认为音乐作为意向性对象,需要通过音乐实践主体不断生成音乐的内涵,其中的主体旨在音乐表演者,而音乐实践内容则为意向性活动,使音乐的意义得到不断填充与丰富。而从现代释义学角度,音乐表演过程不仅需要对音乐历史意义进行解释,还需将音乐作品的现代意义阐释出来。综合来看,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的启迪首先需正确看到音乐表演艺术的作用以及地位,其不仅表现在再现艺术方面,还应在原有内涵基础上使音乐更具创造性,不断丰富音乐的内涵。因此,现代音乐表演者在利用音乐表演技能进行音乐坐标表演与再现的同时,也要运用现代审美观念,赋予音乐作品更多时代内涵。
(二)正确认识音乐原作
现代美学研究要求音乐表演艺术对音乐原作正确认识。首先,根据现象美学理论可将音乐作品原作概括为两方面,即创作过程中作曲家的意向性活动以及作曲家创作思路的乐谱记录。其次,在正确认识音乐原作后便需考虑到如何看待作曲家在作品中所体现的创作构思。一般作曲家通过乐谱形式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后,该作品便为一个实体,且不会随人的意志而发生转移。这就要求音乐表演者能够正确解释音乐作品,把握音乐作品的历史意义以及所体现的风格。例如,对文艺复兴时期或欧洲中世纪的音乐作品在现代音乐表演过程中应以作品原有历史面貌展现出来,如所引用的乐器或具体演奏方式等使作品原有音响效果进行再现。尽管我国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中对作品的解释仍以历史释义学为主,只进行概念化或机械化的作品内涵阐释,从表面看较为肤浅,但这种以历史角度看待音乐原作并对作曲家创作思路进行探索的做法,仍值得肯定。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讲,应在表演过程中从历史角度出发诠释作品内涵。
(三)音乐表演艺术的创造
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提出的现象学美学观点,对音乐作品意向性进行分析,要求在表演过程中通过意向性活动使作品意义得以丰富,注重音乐表演创造性。尽管现代美学研究中通过历史释义学能够使作品内涵得以还原与重建,保证表演者充分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思路,但事实上这种观念很容易忽视表演者对现代审美观念与时代精神的探索,不利于音乐作品的进一步丰富。因此,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中需在表演者具有艺术理念以及时代审美观的前提下,可使音乐作品的历史内涵展现出来并赋予时代意义,使现代表演为音乐作品增添新的光彩,这样才可真正体现音乐表演的创造性。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