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1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及我区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区2009年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机构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以提升培训层次,强化培训质量为抓手,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大力促进就业为目标,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作目标
全年我街道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合格人数200人。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等级证书》100人。
三、培训对象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就业愿望的登记失业人员及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
四、工作措施
1、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结合人力市场供求状况,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为培训主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自行组织或委托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使农民工不断适应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促进稳定就业。
2、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已参加培训,经过考核,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农民工,发给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确保鉴定质量。
3、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对已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给予一次性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补助标准和补助程序按市财政局、劳动保障局《关于印发〈市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池财社[2009]60号)、《关于市直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拨付有关问题的通知》(池劳社秘[2009]105号)执行。同时,要切实建立农民工培训资金补贴与培训质量、培训成效挂钩的工作机制,确保培训补助和鉴定资金发挥最大效应。
4、强化就业服务。以统筹城乡就业为目标,在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专门“窗口”,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服务:免费用工信息、办理求职登记、开展职业介绍等相关业务。紧紧围绕我区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用工需求,积极组织用人单位“技能”岗位对接活动。各定点培训机构也要根据自身培训工种的行业特点,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千方百计的共同做好农民工培训后的推荐就业工作,引导其就近就地就业或有序流动。
5、夯实工作基础。不断健全完善农民工培训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和夯实农民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培训机构公示制度。将定点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和培训工种(专业)向社会公开,通过培训机构网站、就业服务网络等窗口,公布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承诺以及师资配备情况,方便农民工查阅和了解,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建立健全基础台帐管理制度。定点培训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基本情况、技能培训情况、技能鉴定情况、培训后就业情况等各项基础台帐。三是建立健全质量验收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开班前验证、培训中检查、培训后核查的工作机制,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并通过电话咨询、走访查问等方式,对参加培训农民工进行抽查,了解培训情况,每次抽查人数不少于培训总人数的20%,对于农民工培训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培训质量高的、深受农民工欢迎的定点培训机构将予以通报表扬,对于发现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四是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作为我区就业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督查,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各定点培训机构、技能鉴定机构的培训鉴定服务情况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确保培训成效和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6、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和保障工作机制,积极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按照《劳动合同法》要求,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和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有关政策规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中介行为,严肃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不良行为,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工作要求
1、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向城镇产业工人转化,以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实现这种转移转化,就必须让大量农民通过培训拥有一技之长,从而在竞争中实现择业和就业。因此,各单位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成立组织、统筹规划,通力协作,确保我街道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按质、按量如期完成。
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2
加强劳务培训、发展劳务经济是风险小、见效快,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我乡农民的致富技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关于转发2012年农村劳务开发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关于2012年贫困户劳务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确保县老区扶贫办及县政府下达我乡劳务培训任务的完成,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农村劳动力经济收入目标,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结合起来。按照“乡村宣传发动,县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培训,保证农民受益”的工作机制,运用扶持政策和市场规划,依托教育培训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建设全面小康进程。
目标要求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开展计划从今年开始,力争用3~5年时间把现有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未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动员其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都能掌握一技之长,都能实现就业,都有稳定的收入,尽快摆脱贫困,实现小康。
扶持政策
为鼓励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尽可能地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今年,对报名参加我县指定的技能培训学校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学员按文件精神给予补助,其中又是贫困户的学员,在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学校参加培训并合格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老区扶贫部门按规定每人给予补助400元;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确有困难的贫困户学员,可申请小额信贷资金1000~2000元予以扶持;各定点培训学校对农村学员及贫困户学员也相应的给予照顾,减免费用。
培训方法
根据文件通知,我县的农机学校(上杭县机电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我县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学校;又根据文件通知,我县机电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第二职业学校、东华技校指定为我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培训机构。各村参训学员可根据本人意愿选定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报名参加培训。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经参加考试和考核取得合格证者,将由培训单位发给结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培训单位将根据本人所学专业和表现情况,推荐到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大中型企业就业。
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3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随着工业化进展的不断加快,农民工群体的扩增是一个势必会出现的现象,在党的十报告中有关于农村劳动力问题的明确指示,即应当积极探索多渠道的农民增收办法,使农民得到更多就业机会,解决他们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参考我国《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可知,2014年,中国农民工群体的总数是2.74亿人,在我国人口中,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且数量仍在不断扩增的群体。尽管农民工数量巨大,但是大多都是低端劳动力,能够有一定职业技能基础的很少,而要提高农民工职业能力水准,就必须搞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使农民工的自立能力得以提升,这才是彻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1 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不足
(1)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缺乏重视,投入较少
当前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并不是一项常规性工作,政府给予的关注和投入很少,根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的数据可知,我国曾经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仅为总人数的34.8%。出于成本考虑,政府很少就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给予资金支持,因此大多数时候不得不由农民工个人支付培训费用。而且由于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活动很少,比较分散,有时农民工必须到较远的地方学习,成本更高,远远超出农民工的承担能力。最好的办法是以县为单位组织农民工进行培训,但是目前县财政对这一部分所列支的资金很少,而国家补助数额有限,不仅是培训时间很短,而且培训内容也并不具有针对性。
(2)企业很少对农民工培训提供经费
关于职工培训问题,我国的相关规定非常详细,尤其是职工培训费用的提取标准,而实际上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很少对此投入资金,或是所提取的经费并没有按照规定要求使用,往往是用作领导者的学习考察经费,农民工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培训。也有许多企业,认为农民工只需要做一些简单劳动,而且不会长期留在企业,对他们培训等于是浪费,因此对农民工培训经费控制非常严格,不仅提取的经费额度很少,所提取的经费也并没有用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3)培训机构专业性较低
当前我国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并不少,但是这些机构运作并不规范,所开设的各类培训活动都过于简单,方式落后,所设置的培训课程也并不符合农民工实际就业要求。
2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1)缓解中国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在十四亿人口中,农民要占一大半,农村的广大劳动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但如果这些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管理和使用,对于经济也会有阻碍作用。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作用在于,为农民工个人技能提升奠定基础,使其有能力满足个人和家庭生活所需,逐步改变单一的体力劳动形式,使其适应城市就业要求,逐步脱离对土地的依赖。通过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活动,使农民工对城市工作要求和竞争形势有更明确的了解,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学到更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就业优势。
(2)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如果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能够不断完善,则意味着有更多的农民工可以在城市中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必再一定依赖土地谋生,农村劳动力可以适度转移到城市中,不仅丰富了城市劳动力资源,也解决了农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参加各类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农民工的视野更开拓,思想更开放,这也有助于他们反哺农村。
(3)实现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
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最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因而农民工的培训关系到社会经济进步和和谐发展,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推手,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与城市进步和我国产业机构三者是保持同向变化的,前者对后两者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3 如何完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1)明确政府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的重要职能,给予更多支持
第一,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作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当充分明确自身职责,从资金和人力、物力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同时也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不能因为接受培训而让农民承受过多经济压力,既要确保农民有条件接受培训,也要确保这些培训活动是规范的、高质量的。第二,政府应当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针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制定专项方案,加强指导;第三,政府应当从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入手,为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和生活提供更多保障,确保农民工权益的完整性。
(2)企业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更多帮助
对于企业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活动,政府是最重要的监管者,不仅仅是要让企业领导者明确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之于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也必须严格要求企业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此项工作,同时应当对农民工培训成效实施考核,确保资金使用取得实效。
4 结语
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不仅关系到农民工个人,更关系到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在这项工作中都负有一定责任,应当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4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训 资格框架建构 培训机构
职业技能培训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载体,是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的主要途径。职业技能培训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现实状况看,由于我国培训机构数量众多、所有制结构复杂、规制建设尚未全面到位等原因,部分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不能有质量地完成好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为了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督促各级各类培训机构提升培训质量,笔者提出了构建职业技能培训资格框架的设想,通过资格准入、资格认证、资格管理等制度把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入门关,走好培训质量保障的第一步。
一、构建职业技能培训资格框架的必要性
(一)培训机构无序竞争,导致培训市场混乱
由于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利润丰厚,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投资教育培训行业,培训机构迅速增加,导致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社会培训机构也在承接政府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在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难免发生市场失范行为。
(二)培训机构良莠不齐,无法保证培训质量
现在成立培训机构注册资本的门槛很低,有些培训机构以小型作坊式经营,既没有规范的管理,也没有足够的专业培训教学硬件条件。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很多社会培训机构没有一支与培养目标和培训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培训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临时聘请。有的培训机构甚至没有教师,只起承接培训项目、招生和中介作用,从社会上或客户那里得到了培训需求,组织到生源后,临时聘请几个教师,教师通常上课时来,下课就走。有的社会培训机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既没有标准化教材、课件,更没有符合教学要求的实验设备。有的培训机构有培训教材,但培训内容系统性差,缺乏有效的设施设备支撑,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培训机构为节约培训成本,随意更改培训计划,减少学时,偷工减料,缩短学员的实习时间和实习内容。这样的社会培训机构明显无法保证培训质量。
(三)多头管理现象普遍,无法有效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及社会培训机构实行多头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劳动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管理,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除了接受教育部门宏观管理,经营性的培训机构要由工商部门负责核发营业执照并管理,公益性的培训机构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事业单位性质的培训机构由编制管理机关管理。综观办学审批机关和执照核发机关就可以看出,政府有多个部门在负责管理教育培训机构。这种多头管理现象,管理制度不能统一,无法形成管理合力,以致出现各自为政,最终形成重视审批而忽视监管的管理松懈局面。
二、基于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承训资格认证的思路及意义
(一)认证思路
资格认证以专业为对象,而非整个机构。由愿意承接培训项目或任务的培训机构,根据自身条件,确定一个或几个专业,向培训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承训资格认证申请,通过专业承训资格认证的机构才有机会承办相关专业的项目培训。
(二)意义分析
1.有利于避免承训资格审批的随意性。培训项目主管部门目前对于有资格承办培训项目的机构管理比较宽松,由于没有具体指标要求,基本上有意愿承办的社会培训机构都可以通过资格审批,职业技能培训承训资格认证制度的执行,使培训项目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专业来审批众多培训机构的培训资格,避免承训资格审批的随意性。
2.有利于避免培训项目任务给予的随意性。目前,可以承接职业技能培训的机构众多,经常令培训项目主管部门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而以机构为单位的现行培训资格审批制度又进一步为培训项目下达的有的放矢增加了选择难度,在海量的培训机构申报信息中,项目主管部门很容易“中招”将某个培训任务下达给并没有相应专业培训实力的机构。有了职业技能培训资格框架后,通过资格认证,项目主管部门可以清晰地辨认出符合培训项目专业要求的培训机构,再通过培训任务招标确定制度,在这些有资格承办培训项目的机构中确定承训机构,下达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从而避免培训项目任务给予的随意性。
3.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监管的针对性。在施行资格认证制度后,项目主管部门可以依据专业标准对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作更为细致的验收,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监管的针对性。
4.有利于提高培训机构管理的有效性。职业技能培训资格框架中有比较完善的资格管理制度,可以帮助项目主管部门提高对承训机构的有效管理。
三、职业技能培训资格框架及其建构策略
(一)资格框架建构
1.资格准入制度。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主体(即承训单位)主要是各级各类培训机构。为了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笔者提出在现有基础上,构建一个资格框架,分专业进行承训单位培训资格认证,实行承训单位资格准入制度。资格框架构建以专业为对象,而非单个机构。通过资格认证的机构才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任务。也就是说,以后培训项目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资格准入制度,根据专业来锁定承训机构,进而通过其培训方案的筛选下达培训任务。
2.资格认证制度。资格认证是资格准入的第一环,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通过资格认证的机构才有获得培训项目主管部门相应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可能。以专业为对象进行认证,要认证的是培训机构中某专业是否具备承担相应专业移民技能培训所需要的条件和资质。
资格认证的对象为专业,可以采取两种认证办法,一是直接认证,二是评估认证。(1)直接认证。直接认证即采取依据现有第三方权威认证结果的办法直接确认。在具有招生资格的机构中,凡是经过国家、省市主管部门认定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均可直接认证,发给相应认可证明。得到认可专业的机构有资格承担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2)评估认证。除直接认证以外的机构,若要承接培训项目,首先必须经过评估认证取得准入资格(仍以专业为对象),获得相应认可证明,方可承担相应专业(技能)的培训项目。
评估认证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五个一级指标:专业基础教学条件、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实训条件、管理水平及培训质量。另有13个二级指标(场地设施、资源配置、设置原则、课程计划、课程实施、队伍情况、学历职称、专业素质、实训基地情况、实训方式、实训效果、机构管理、质量保障),34个观测点(校舍条件、教师配备、教学设备、经费保障、资源建设、教育技术、目标定位、培训理念、培训教学计划、培训教学内容、培训教材选择、过程质量监控、教学方式方法、训后评价、专业教师数量、专业教师资质、学历状况、教学水平、学术及专业水平、教师来源、设备设施及价值、实训设备使用情况、实训基地承担社会培训情况、承担方式、学员满意度、规章制度、工作规程、学员考核、档案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质量监控机制、培训实绩、学员收获、同行评价及社会声誉)。
承训单位专业资格评估认证工作(简称专业认证工作)由项目主管部门的顶层机构领导,其下各省市机构组织,聘请第三方专门评估机构具体实施。承训单位专业资格评估认证程序包括:申请认证、机构自评、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
第三方专门评估机构应根据认证结论,撰写认证报告,并以书面方式将认证结论及专业认证报告等材料提交项目主管部门的省市机构相关部门,如果这个部门未通过提交的认证结论,第三方专门评估机构须重新审议。重新审议之后,向其提交新的认证结论,由其再次审查,并以本次审查结论为认证的最终结论。认证结论的由项目主管部门的省市机构负责。
承训单位专业资格认证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监督与仲裁委员会(监督与仲裁委员会由项目主管部门顶层机构、其省市级机构、省市教育委员会、专门性研究机构等推荐专家组成,其办公室设在项目主管部门省市机构相关部门)对专业认证工作实施监督,根据工作需要参与或随机抽查专业认证的过程或环节,对认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
3.资格管理制度。专业认证结论为“通过认证”的,有效期4年。在此期间,其机构应针对第三方专门评估机构提交机构的认证意见,就专业建设方面的改进措施和新进展,每年向项目主管部门提交一次改进报告。改进报告采用网上公示方式。如果申请认证机构不能按时提交改进报告,则终止其认证有效期。
通过认证的专业在有效期内如对课程体系做重大调整,或师资、办学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应立即向项目主管部门的省市机构相关部门申请,对调整或变化部分进行重新认证。重新认证通过者,可继续保持原认证结论至有效期满;对擅自缩短培训时间、套取培训经费、满意度低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立即终止原认证的有效期,两年内不准重新申请认证资格。通过认证的专业如要保持认证有效期的连续性,须在认证有效期限满前一年的上半年重新申请认证。
(二)资格框架运行的保障措施
1.强化资格管理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各级项目主管部门应明晰资格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重视资格管理的重要作用,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格管理的意识,严格实行资格准入、资格认证和资格动态管理制度,为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服务。
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5
为进一步探索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东方物探职业技能培训部依托石油物探学校的师资力量和设备设施等资源优势,以提升培训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全过程实施项目管理,实施项目长负责制,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一、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是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提出的全球标准,它借鉴和融合了其他通用或专业管理领域的许多知识,集合了国际项目管理界精英的观点。运用PMP科学管理,能够提高培训效率,控制培训进度、成本,提高工作执行力,保证了培训质量。
二、项目管理实施
笔者面对的培训对象是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各类专业技能人员。多数学员是带着理论上的疑问和实践中的困惑来参加培训的,他们急需在培训中获得对理论和技能问题的正确解答,并能将其快速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这就需要在培训项目启动过程中预先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各受训人员的水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界定培训范围和制订培训方案,力求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更贴近企业实际。
物探职业技能培训部采用PMP项目管理模式,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公司主业、设备制造、国际服务和新兴业务,分类别、分专业(工种)、分层次、分级别地开发了11个大类63个工种(岗位)培训项目。
1.调查分析培训项目需求
通过调查分析,将培训组织的需求与受训对象的实际需求有效结合。在培训项目内容设计上,采用学员“点菜”、教师“掌勺”方式,按照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摸底考试、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摸清受训单位和学员的需求,为不同层次的学员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实现个性化培训。
2.制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在每个培训项目启动时,项目长要考虑师资配备(团队组织)、培训进度、沟通渠道、成本管理和培训质量等计划的制订。这些计划对不同的受训单位和工种是相互交织、复杂多样的,项目长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保证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1)做好师资配备。
根据各项目不同的培训需要,我们配备了不同的教师团队,在师资配备中做到选拔责任心强、知识面广、管控能力强的优秀员工为项目长;选派学校各专业顶尖的“三师型”(讲师、培训师、技师)教师;针对某些特殊培训项目需求,聘请集团公司、公司技能专家为兼职培训师,有些项目还需要聘请不同专业的高校教授、专家任教。
(2)提供设备设施。
根据培训项目的需要,为每个不同的培训项目提供不同的实训车间、演练室、教室和室外实训基地等。同时,对设备和场地进行编号,在培训指南上注明设备设施、场地所在的位置,标注室内、室外、校内、校外,便于学员提前做好准备。
3.控制培训项目全过程
在培训教学过程中,推行“教、学、管”一体化培训模式,考虑到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接受能力,在“教 ”的过程中,采用“模块、滚动、互动”的教学方法,强化学与做融合,学习与考试同步进行,形成“教中学、学中做、做中评”的一体化培训体系。在“学”的环节中,采用开放式教室管理、分组式学习模式、以考代训的教学手段,为学员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条件,促使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管”的过程中,实行项目长(班主任)负责制,在培训运行过程中,项目长负责计划安排、实施与跟踪、多部门协调与沟通及风险控制,通过考勤管理、跟班听课、学员座谈、档案整理等手段,确保每个培训项目的教学质量。
三、项目管理效果
2014年,共完成培训项目百余个,培训近万人次,覆盖了东方公司职业技能竞赛等六大精品培训项目和物探技术与设备、地震勘探、营地电工、计算机、管理等专业的项目培训,实现了培训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物探职业技能培训部逐步形成了公司主业、设备制造、国际服务和新兴业务,分类别、分专业(工种)、分层次、分级别地开发了11个大类63个工种(岗位)培训项目模块,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职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6
关键词:线下培训;资源整合;智能化生产
1 职业技能线下培训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与预期成果
1.1 职业技能网上教育与线下培训的具体建设方针 本文针对职业技能培训的线下操作,计划利用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维修电工训练中心为试点,与深圳大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深圳技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后的实验室将为高校实验室提供线下培训业务。
具体措施如下:①由深圳技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向社会网上招生,理论及基础课程学员可通过技成培训网进行网上理论课程学习,凡江门生源由本地职院或当地社保部门训练基地提供实际操作培训业务。②成立职业技能教研组,拟定培训资料和考核要求。建立考评员管理机制,落实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的培训学时和培训教师的调配。③建立网上评估机制,使学员对训练中心或训练基地进行打分评估完善培训监督管理机制。④落实做好培训机构对地方培训中心或训练基地的分成方案,落实实验室管理制度及人员的岗位责任。⑤加强对职业技能考证类或非考证类的培训管理,对非考证类的职业技能学习要求提供学员更多的选择。⑥设立竞赛管理机制,选拔优秀学员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⑦各高校实验室和社保培训基地联网,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互相学习。
1.2 职业技能线下培训的优势 ①由于与知名网上职业教育机构紧密合作,能及时地掌握培训资讯,使培训更加高效。经我们调查,现在国家在地方建设了许多规模不少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的公共平台,体现出国家对加强国民职业素质教育的决心,但由于没有很好管理与利用造成不少培训基地空置造成浪费资源。如能把这些资源合理地利用,这将是对职业技能培训有利。②职业技能线下培训要增强学员的就业竞争能力,使学员能以精湛技术服务社会。在当今的中国特别是随着今年7月份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15年税收保护期到期的环境下,大量外国商品和技术及非洲移民的涌入对中国国民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求更高。许多工厂步入机器人时代,职业教育线下培训设置课程是针对学员的就业方向安排的,一般情况下是对行业的各个工种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尤其在紧缺人才的行业和全行业工种进行大规模地铺开培训,可开设职业中、高级工等。也有对技术水平到了一定的瓶颈,需更深入学习的提高班如技师及高级技师培训等。目的都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希望通过此改变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从而从产能、效率、质量方面提升基础工业。
1.3 职业技能培训的预期成果 展望未来:我们将建成以深圳市技成科技有限公司为中心的网上培训机构下属各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和当地社保职业培训基地作为技成科技有限公司的线下实操培训支持单位。
2 职业技能线下培训的价值
2.1 职业技能线下培训的意义 本文提到的方案是创新性的思维,是一种新的尝试。它的实际意义主要是体现在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资源整合方面,而职教设备是教仪厂生产的,价钱一般比较贵,我们应要做到资源整合在国内最常见的是以合并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我们则采用线下合作的办法,而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于更为方便学员的学习,使其在本地就可以学到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而不用中断其工作去学习,有相当大的意义。
2.2 职业技能线下培训的必要性 ①发展包括技能培训在内的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②中国现阶段面临制造业转营,先进制造业以自动化取代传统的手工作业,这给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无疑增加了危机意识。③各地方政府对职业技能扶持力度不断增加。④是为适应工业4.0的需要。
3 合作办学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的发展
3.1 高职实验室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对外培训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针对职业培训,为升学与就业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技成培训网CEO钟武表示,传统的课堂授课难以配合每一学员的学习进度,但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建立新的学习互动体验。中国是教育大国,其教育环境独具特色。利用互联网平台的网上教育与职业教育线下培训的融合使得全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可能。
3.2 资源整合有利于政府节省财政开支 根据广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显示到2018年新增劳动力八成以上接受过中等以上职业教育。政府可根据考评数量的需要来进行设备项目经费拨付的依据比较合理。因为这样做就不至于出现有某些培训点虽然投入巨资但根本未见有过培训学员或甚少培训学员的现象发生,没过几年设备又因落后而被淘汰;这不仅浪费了社会的公共资源,更使有需要的培训点因设备不足而失去培训学员的机会。对此,整合培训资源可以从新盘活空置的培训设备,让这些设备动起来,服务社会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易峥英,段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2]刑辉.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N].中国教育报,2008-1-31.
[3]李卫红.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12(7).
[4]丁金昌.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
[5]侯新,罗倩.谁利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