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农产品安全;问题;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如此。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全市瞩目的热点问题,更是全市现阶段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满足城乡居民绿色安全消费需求,提高农产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全市在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进程中,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就整体而言,农产品质量与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满足人们的需求,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问题。
一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二是对农民的安全生产培训不全面。三是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容乐观。四是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不到位。五是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六是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机制不尽完善。
针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向农民和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观念,提高种养加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自觉地按标准化、无害化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生产源头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氛围。
二、加强培训,安全生产
要把农业污染的危害和原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农民引进使用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良种,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大力提倡有机肥料施用,搞好病虫测报和综合防治工作,鼓励农民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来防治农业病虫害。已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控制污染,改善环境
要加快制定出台全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办法。对已有的农产品质量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做好宣传贯彻和执法检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统一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工业项目,控制污染源。提高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推进乡村工业的“三废”集中治理,努力提高“三废”达标排放率,尤其是要提高废水、废气和粉尘的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量,降低酸雨等有害气象的发生频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做到清洁生产、健康养殖。
四、抓好源头,加强监管
要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农药、兽药、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加大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建立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进货、销售台账登记制度,尤其是做好蔬菜、果树禁用农药的进货、销售登记,严禁向菜农、果农销售禁用农药。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工作。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协同动作,组建一支由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农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现有农资经销情况全面进行检查摸底,不符合规范的限期进行整顿,达不到要求的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取缔。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大处罚力度,营造生产、销售和使用安全农业投入品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五、抓好基地,规范标准
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对各类经营大户、科技带动户和龙头企业的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要组织有关专家尽快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建立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综合示范区,强化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技术普及与推广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国家现有农产品标准和全市地方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并相应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保鲜、储运的标准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全面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要积极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充分利用农产品“三品”品牌效应。大力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2
1.1生产前采购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通过对整条供应链进行有效分析,生产要素的购环节是首要环节,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在开展农产品生产前,必须要重视采购环节的质量安全,才能保障农产品质量达到相应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种子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种子的质量是农产品质量达标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当前的农产品种子种类非常多,其中还会出现很多假种子或是转基因种子等,这些种子本身质量并不合格,如果农民选择这样的种子,不仅无法提升农产品质量,甚至会对其经济带来影响。其次,对化肥与农药欠缺了解。化肥和农药,是保障农产品良好生长的重要物资,选择好的化肥和农药不仅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而且能大大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但是,在实际农产品生产中,有些农民由于欠缺对化肥和农药的正确认识,很容易应用到质量差的化肥和农药,而劣质化肥和农药会对农产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1.2生产环节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者欠缺良好的产品安全意识,在实际生产中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开展工作,并且监管工作不到位,甚至在农产品进入流通市场时也欠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质量不达标的农产品出现在市场中,严重影响农产品市场的良好发展,对农业行业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影响。其次,欠缺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在农业生产者开展相应工作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主要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开展相应工作,使得在实际生产中不能保证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并且对于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没有被广泛应用于当前的农业生产工作中,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2增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的有效策略
2.1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要素采购策略
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工作,首先要明确种子、化肥及农药等采购环节的重要性,严把质量安全关,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达到相应标准,增强整体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选择农产品种子、化肥和农药时,必须明确所选择的是否拥有相应的国家合格证和许可证等,也可以通过市场调查来选择良好的产品;并且应对所选择的种子、化肥和农药进行全面检查。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准则,来监督和管理所有的农业生产产品,从而保证其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降低生产者在选择生产产品时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为农业生产者谋得更多的利益和收入[1]。
2.2重视生产环节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对于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其质量安全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指导的重要性。所以,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工作中,应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科学技术的指导,不断提升其科学生产意识,从而让农民能够正确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才能保障在实际的农产品生产中质量安全达到相应标准。社会应加大对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且为农业生产者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提升其农业生产能力,从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国家监管部门也要提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在农业生产中强化农民的法律意识,让农民能够有效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对农民生产带来保障,为推动农业领域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
2.3加强流通环节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在农产品供应链中,流通环节是保障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中,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产品的重要环节。所以,必须重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应制定农产品流通检测和标准体系,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流通环境中要保障农产品流通时的新鲜,由于农产品具有易腐烂、不易保鲜的特点。所以,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一定要重视对农产品物流运输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在流通中保障其质量安全。在运输前应对农产品进行检查,保障其质量达到相应要求,并在运输过程中确保其质量安全,在运输后对其新鲜度进行检测,从而保障在其运输过程中质量安全达到相应标准。
3结语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和促进社会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国必须要重视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并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解决策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良好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作者:魏亦山 单位:青岛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参考文献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江苏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14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安全愈加关注。但是,近年来,国际上先后出现了口蹄疫、疯牛病、O-157病原菌中毒等事件,国内也陆续曝光了瘦肉精、农药残留、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抛光大米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频频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状况,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质量问题的担忧和对食品安全信心的丧失。
基于分散和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模式,如何确保“从田头到餐桌”整个流通系统中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实践经验表明,从源头上提供高质安全的农产品将显著影响到终端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也就是说,农户的生产行为将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产生显著影响。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户提供高品质安全农产品的行为呢?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多个城市葡萄种植农户的实地调查,运用Stata软件对影响农户提供高品质安全农产品(指按照无公害食品或者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质量标准来生产的农产品)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建议。
1 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相应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系统。如美国经济学家David等人[1](1996)通过研究消费者对普通农产品消费需求和安全农产品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以及人们愿意为食品安全所付出的费用问题。Holleran等人[2](1999)对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交易费用以及产生的个人激励进行了探讨。而Klein等人[3](1981)通过提出质量保证和价格模型,深入分析了市场力量在保证契约自我实施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在没有政府执行机制的情况下,企业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不低于契约要求的产品的条件。Grossman[4](1981)研究了企业信誉机制的形成与食品安全的关系,论证了真实、准确信息的重要性。此外,Buzby和Frenzen (1999),Henson和Hook (2001),Goodwin和Shiptsova (2002)等人对安全农产品供给动机、质量安全管理规制对生产者成本的影响以及生产者对质量安全管理规制的反应等进行了研究[5-7]。
国内学术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随着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发也越来越深入。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不仅仅是生物学、卫生检疫学方面的问题,更是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所面临的难题。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倾向、交易成本等是引起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8-9]。其中,信息不对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管理层面上的根源所在,因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的难以形成和农产品生产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10-11]。不同交易模式的交易成本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胡定寰等[12]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比较了不同农产品交易模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并在对山东省莱西市和栖霞市苹果种植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农户是否参与合同生产模式、苹果种植面积、苹果种植成本以及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有明显影响。孙庆珍通过对农户的实证调查,也得出农户生产的产业化程度、受教育水平、种植成本以及种植规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显著[13]。谭晶荣和杨文慧对浙江省个体农户的分析表明,观念、经济、生产技术因子和环境等因素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14]。此外,有研究表明,农药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15]。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作用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16]。由于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成员间相互监督的机制能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17],以及合作社具有横向整合分散的农户、降低质量监督和违约追究成本、方便农户以较低成本和快捷方式与市场对接等功能,因此成为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困境的重要出路[18]。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自2012年3月份对江苏省南京、镇江、淮安等多地葡萄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由调查人员在选定的城市(南京、镇江、淮安、扬州)随机抽取一个县的部分农户进行访问,调研共获得有效问卷396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数等)、葡萄种植情况(种植规模、种植年限、平均种植成本、平均收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农户收入结构以及是否参加合作社等相关信息。
2.2 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调查数据的基本情况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调查农户的平均年龄为51岁,近65%的农户年龄在40~60岁之间。农户平均种植葡萄年限为14年,平均种植规模为0.87 hm2,其中近一半农户种植规模在0.67 hm2以下,生产规模普遍较小。葡萄种植农户的平均生产成本为29 685元·hm-2,葡萄销售收入大多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平均占比是家庭总收入的68%左右。
同时,调查数据表明,葡萄种植农户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农户的教育程度为小学,仅有不到5%的农户具有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葡萄销售渠道主要有三种,59%的农户主要把葡萄卖给私人商贩,近49%的农户选择自己零售的方式,只有23%的农户通过葡萄专业合作社销售葡萄,虽然调查中有近50%左右的农户是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调查中,达到质量安全农产品标准的农户共有236家,占全部调查农户的60%左右。在达到质量安全农产品标准的农户中,按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来生产的农户有48家,按照无公害标准生产的农户有188家。在提供安全农产品的236家农户中,已经参加葡萄专业合作社的有149家,占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农户的63%。而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中,提供安全农产品的比例高达76%。
2.3 分析模型的选择
农户是否提供安全农产品是一个二元选择变量,所以我们选用Binary Logit估计方程。Logit模型是一种分类选择模型,采用的是逻辑概率分布函数,模型可表述为:
Pi=F(Zi)=F(α+βXi)==(1)
式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Pi为对于给定的Xi个体做出某种选择的概率。
在本研究中,我们定义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取值为1,反之,农户如果生产常规农产品,取值为0。影响农户提供安全农产品的因素有:农户年龄、受教育水平、葡萄种植年限、种植规模、葡萄种植成本、葡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是否参加了葡萄专业合作社、销售渠道等。
3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证模型分析
使用Stata软件(版本10.0)对农户提供安全农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二元逻辑回归(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示。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农户提供安全农产品(葡萄)的行为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葡萄种植成本、葡萄收入占比以及是否参加葡萄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显著。这个研究结果与胡定寰等(2006)、孙庆珍(2008)、徐翔等(2009)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
农户的种植成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显著影响。一方面,农户进行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时,需要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的高效低毒的投入品,因此从事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直接投入品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安全农产品除了需要支付高于常规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以外,还需要承担与生产安全农产品相关的监督成本和信息技术成本,进而使安全农产品的总体成本要高于常规农产品。此外,有关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培训或学习获得,也间接地增加了农户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成本。
农产品销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大,农户就越倾向于提供高质量的安全农产品。一般来说,家庭农业收入占比重较大的农户大多属于专业种植农户,农产品收入是其家庭的主要收入。出于保障家庭收入稳定性的考虑,此类农户更愿意从事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此外,此类专业种植农户对于与自己所生产的农产品有关的各方面信息的了解渠道要远远优于其他农户,也使他们有能力从市场上得到更多有关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信息和技术以及更加迅速、准确地掌握安全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信息。这些优势都使农产品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较大的专业种植农户更加有动机和有能力从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
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提供安全农产品也有显著的影响。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其生产高质安全农产品的可能性更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之所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源自合作社行为的声誉取向的需求。合作社农产品的供给是一种长期的博弈过程,在长期博弈过程中,人们倾向于放弃机会主义行为,牺牲短期利益以便赢得长期的经济利益。农民合作社作为一类企业组织,要想持续盈利就必须着眼长期利益,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声誉,而良好的品牌和声誉是建立在提供安全农产品的基础上的。因此,基于市场的需求,合作社会采取多种措施对农户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和规制,以保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供应。
4 结论和建议
笔者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地区葡萄专业农户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影响农户提供高质安全农产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业收入占比重越大的农户家庭,越倾向于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事实上,农产品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大,表明该家庭对于农产品的依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越高。实践经验也表明,此类专业种植农户会更愿意采用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新技术、新品种,如安全系数更高的化肥、农药等。因此,政府应该鼓励这种专业种植农户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引导土地流转为此类专业种植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机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专业种植农户的带动效应,通过他们来实现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和推广。
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投入与其质量安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常规农产品而言,提供安全农产品是需要额外成本的,而这额外的成本必须要得到有效的补偿,才能保持农户持续提供安全农产品的积极性。补偿提供安全农产品的额外成本,除了靠市场的价格机制以外,还需要政府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政策对农户提供安全农产品的成本进行部分补偿,比如政府可以对安全农产品的认证和监测费用、特定商标的使用等进行现金补贴以及给予市场信誉好、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的企业或农户现金奖励或补贴。除了现金补贴方式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方式,降低提供安全农产品的成本,鼓励农户进行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农产品优质优价的价格机制的形成,防止柠檬市场的出现。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监测,推广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规范质量安全标志使用,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外显化,便于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识别。
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政府应该鼓励和扶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政府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中的组织和制度优势。要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屏障。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政策的支持,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测制度,全程监控合作社成员的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应该组织农户进行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Variyam J N, James B, David S. Modeling nutrition knowledge,attitudes, and diet-disease awareness: The case of dietary fibre [J]. Statistics in Medicine, 1996,15(1): 23-35.
[2] Holleran E B, Maury E, Zaibet L. Private incentives for adopting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ce[J]. Food Policy, 1999,24(6): 669-683.
[3] Klein B, Leffler K. 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ractu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89(4):615-641.
[4] Grossman S J. The informational role of warranties and private disclosure about product quality[J]. J Law Econ, 1981,24(3): 461-483.
[5] Buzby J C, Frenzen P D. Food safety and product liability [J]. Food Policy, 1999,24(6): 637-651.
[6] Henson S, Hook N H. Private sector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Public regulation and the role of private controls[J]. 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1,4(1):7-17.
[7] Goodwin H L, Shiptsova R. Changes in market equilibria resulting from food safety regulation in the meat and poultry industries[J]. The 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 2002,5(1):61-85.
[8] 周德翼,杨海娟.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02(6):29-32.
[9] 周应恒,霍丽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3):91-95.
[10] 王云霞,曹建民.基于经济视角的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71-7172,7244.
[11] 范毅,薛兴利.试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控制[J].农业质量标准,2004(1):26-28.
[12] 胡定寰,陈志钢,孙庆珍,等.合同生产模式对农户收入和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山东省苹果产业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17-24,41.
[13] 孙庆珍.农户生产安全农产品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15-17.
[14] 谭晶荣,杨文慧.影响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因素分析——以浙江省农村为例[J].北方经济,2009(5):18-20.
[15] 李燕,胡志鹏.关于农药使用管理与农产品安全的思考[J].农药市场信息,2010(5):11-14.
[16] 李廷友.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主体作用[J].理论探讨,2009(2):26-27.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4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按照省、市、县整体工作部署和要求,近2年内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及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工作。及时下发上级部门的公告,并大力宣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利用会议、培训、印发宣传资料等对企业、基地、农户开展了多种方式的宣传,主要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进行了发放。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宣传,强化了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两年来共印发宣传资料10000份,张贴公告800份,出动宣传车50辆次,培训3200多人次。通过两年的大力宣传百姓反响强烈,认识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2.强化有效措施,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近几年,长岭县认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大了农产品(蔬菜)农残的跟踪监控力度,大力开展地产棚膜蔬菜、露地蔬菜、秋菜等专项监测,每年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在全县重点乡镇共抽检1200个样品,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进行重点检测,检测种类达8种。同时,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工作力度,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农残速测),确保了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两年内没有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连续两年被省农委评为先进单位。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5
1优化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
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下属的二级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的监管工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主要从事常规农作物产品检测,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负责动物疫病监测、动物产品检测,县种子管理站负责农作物种子检疫检测,县植保植检站负责农业植物检疫、病虫检测。就目前的现状看,农产品检疫检测人员分散,检测设备建设维护成本高,检测设备利用率低。可以考虑将相关机构具备检测的职能合并,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扩大检测范围,充实技术人员,统一开展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进一步明确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室职责范围,创新机制,做到检测有人员、检测有经费、检测有手段、检测有重点。
2提升检验监测能力
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是防止有害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有效措施。落实监测抽查制度,做到例行监测与突击抽检相结合,形成防范管控高压态势。建立本地生产企业分布,生产经营情况档案,不断扩大监测的品种和范围,逐步做到监测全覆盖。落实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在检测上实施责任追究制,提高检测人员树立责任意识。政府财政每年要预算农产品监管专项经费,改善检测条件,增强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信息畅通渠道,定期公布检测结果,让群众知晓市场农产品的质量情况,引导群众放心消费。加快建设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实行产地自检、产品抽检直传直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事件应急预案和风险监测方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
首先必须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加快制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二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三要加大改造农业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确权颁证,鼓励和扶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紧密型农业生产模式,以“三品一标”农产品为主导,大力开展绿色原料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实现生产有标准、管理有规范、质量可控制。
4推行产地准出和追溯管理
加强产地准出管理,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开展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生产自查、委托检验等措施,把好产地准出质量安全关,做好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和顺畅流通。制定和完善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全环节可追溯。推进规范包装标识管理,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充分发挥包装在农产品贮藏保鲜、防止污染和品牌创立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加强对重金属、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管。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农产品实施跟踪监测,努力提高风险预警能力。
5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凡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无论企业或个人都必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承担责任;凡发生农产品安全事故的,或经有关机构检测达不到质量标准的,都要承担相应责任。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者的法律法规、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布“红榜”企业、“黑名单”企业,接受社会监督。鼓励企业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等品牌,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生产出更多符合人们要求的农产品。实行项目淘汰制,对企业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两年内不安排农业扶持项目。严格执法,整治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放心菜”“放心肉”。
6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农药市场;监管措施;农业安全
中图分类号:S-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12
1 红河州的农药监管
红河州是一个云贵高原上典型的多山、多民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边疆自治州。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来源。一直以来本州对农药监管方面尤其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632号公告精神和《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源头上控制高残留高毒农药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本州农产品安全总体水平,使农产品步入良性发展、健康的生产快车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农业部门对农资经营销售进行监管,由于存在人员素质低、经费欠缺等问题,使整体工作效能不能正常的发挥。 执法人员未进行正规、系统的岗前培训。 缺乏化验、检验等基础设施。没有化验设施,对劣质农资不能进行检查和化验,缺乏农业执法的证据,对农资市场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做出依法处理。 办公硬件设施滞后。执法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摄像机、照相机等设施,应该在承担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职能之后配备。 农资经销人员及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如果因农资或农产品质量而出现事故,理赔工作就会有很大的难度。
农药监督管理是执法工作需要有思想上的高度重视。为适应当前日益复杂的农资市场形势的需要。对农业综合执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全体执法人员要有足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3 建议
为进一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及农业信息网加大对农民群众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加大对广大农民群众尤其是种粮大户、果业大户、蔬菜专业户、及农药经销户的教育,以提高其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自觉性;进一步抓好源头治理工作,禁止在农产品收获或销售15d前还滥用化肥和使用高毒高残留高污染农药及其相应的刺激素、膨大素、生长素、防腐剂等对人体身体健康存在明显或隐性损害的物品;进一步抓紧相关法规配套措施的制定,以夯实贯彻实施的法制基础,县农业主管部门将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和细化符合实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及相关惩处措施”,以确保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农药质量安全,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自身能力,对其要通过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从认识、业务水平、执法能力得以提高,更好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应急机制和体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按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就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应急措施、人员调配、各部门协调机制等进行细化,以提高管理能力,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方案的实施;同时农药监督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并将检查内容、检查时间等保存至管理系统中,便于后期查询和证据保管,同时为上级部门提供详细的监管依据。
4 结束语
为了保证农产品及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农药管理,加强农业安全教育指导工作,确保进入市场农产品的安全性,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的完善性。
参考文献
[1]朱春雨,李健强.基于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使用现状分析研究:来自农药使用农户群体的调查报告[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4(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