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褥期母婴的护理

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范文1

母乳作为新生儿最佳的天然食品,对新生儿于早期进行母乳喂养,其营养学、免疫学、心理学等方面有着奶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临床上在产妇孕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重视度,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有着积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足月顺产产妇104例,年龄在22-32岁,平均年龄为(25±3.13)岁;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单胎,乳房发育正常,沟通理解能力良好,且无其他合并症或并发症。将104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2例,两组产妇在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在孕期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孕期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①产前护理干预:产妇在入院后,由专门的产科护理人员接待并照顾,条件允许下住单间或双人间病房,室内保护干净、温馨、温湿度适宜。并根据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与教育,介绍顺产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对早期母乳喂养技巧、时间、次数、优势等讲解。②心理护理干预:大多数产妇在产前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对产妇进行耐心、细心的心理健康护理,鼓励产妇家属多与产妇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并积极地做好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的心理准备工作。③产时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时,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在分娩全程陪伴产妇,条件允许下,也可以让产妇最亲的人陪伴在旁,给予产妇温暖、安慰,使其能消除恐惧、紧张,促进分娩的顺利。④哺乳护理干预:产妇在产后30min便可进行哺乳,首先,护理人员指导产妇放松身体,取舒适,在哺乳前先用热毛巾将乳房热敷5min左右,同时帮助产妇按摩乳房,先挤出少量乳汁,在乳晕变软易吸吮后再指导产妇抱着婴儿开始哺乳,哺乳完毕后,指导产妇用食指轻压婴儿下腭,等婴儿不吸吮之后再抱离。其次,指导产妇学会自己检查乳房形状,观察是否有扁干、凹陷等不良现象,并指导产妇每日进行乳房按摩,以帮助乳房血液循环,促进排乳。再次,针对哺乳不顺利的产妇,专门的护理人员应采用科学、合理、安全的手段对产妇进行催乳,并鼓励产妇每日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以达到疏通乳腺管的目的,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能。

1.3评价指标护理措施对产妇早期母乳喂养影响的评价指标包括有:①开奶时间。指产妇能用母乳持续喂养新生儿的开始时间;②产后第3d泌乳量。泌乳量指产妇的乳汁是否能够满足婴儿的喝奶需求。包括奶量少、奶量中等、奶量充足。③母乳喂养成功标准。婴儿在每次哺乳之后,能够满足或安静入眠,睡眠时间保持在2h及以上,且婴儿大便正常。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妇早期母乳喂养的结果分析发现,实验组开奶时间、泌乳量充足、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范文2

中图分类号:R7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产妇由于妊娠和分娩的巨大应激反应,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家“坐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题,知识的缺乏和一些陈规陋习,特别是忽视婴儿的早期教育将影响母亲及儿童一生的健康与智力开发。观察产妇各器官恢复的情况及心理状况,实行健康教育,指导产妇采纳全面合理的营养方案及护理和喂养新生儿的方法,从技术上指导与精神上鼓励产妇科学合理“坐月子”,建立有利于产褥期产妇康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是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1 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

产褥期内,产妇的生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持续处在一个复旧状态,其中,生殖系统的变化最大,需从妊娠引起的所有变化中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主要包括子宫的复旧,恶露的排出及阴道盆底组织的恢复。而乳腺则在妊娠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旺盛的泌乳阶段。

2 产褥期妇女心理变化

在产褥期,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产妇的心理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各种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都可影响产妇的心情,如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因分娩和在医院睡眠不足而引起的疲劳;对出院后是否有能力抚养婴儿的焦虑;对自己失去魅力的恐慌;以及居住条件、家庭经济负担、夫妻感情、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产后医护人员照顾、产后康复情况等。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受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在农村性别偏好的现象还存在,孩子的性别会影响产妇的情绪,以上各种因素所致的不良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产妇身体的康复,而且还会抑制乳汁的分泌,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产褥期精神障碍。近年来报道,产后抑郁发生率在国外大多在30%-75%之间,在我国,有21.5%-61.1%的产妇经历过产后情绪不稳和抑郁症。大多数的病例需要医学专家的治疗,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常可导致产妇自杀。

3 产褥期保健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也在提高,但总的来说,人们的健康意识仍相对淡薄,大部分产妇仍遵循传统的“坐月子”观念。使产褥期保健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重点仍放在疾病的治疗上,对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健康指导投入较少。产褥期的保健工作主要通过产后42天访视来实现。根据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城市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6.4-61.8%,平均访视次数为2.6次,农村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0.4-61.8%,平均检查次数为2.1次,全国的产后访视率为53.3%,导致许多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健康保健从医院过度到家庭的过程中出现了脱节。除访视次数少之外,我国产后访视还存在着访视时间安排欠妥、访视技术欠熟练、缺少健康教育或者宣传力度不够,产妇满意度低等问题。另外,大部分产妇在产后仍遵循传统的“坐月子”观念:如禁吃水果、蔬菜,多吃肉;不洗头,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脚,不洗澡等;不能下床走动;同时要紧闭门窗,防止冷风吹入等,使传统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题,如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良、母乳不足、过度肥胖、精神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了产妇产褥期身体的康复。产褥期妇女的“健康”问题涉及到生理、心理、保健意识、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应该受到重视。但一直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忽视了对产褥期妇女卫生服务的投入,基层卫生机构常不能提供必要的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与保健需求也不断提高,她们不仅需要整个孕期及产时的母子平安,还需要产褥期高质量保健服务。

4 产褥期保健新模式

尽管产褥期保健对产妇和新生儿都非常重要,但相对于产前检查和分娩,关于产褥期保健的研究却很少,并且缺乏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均希望加强产褥期的研究。产褥期保健的新模式,正在逐渐形成。产褥期保健内容涉及到产妇的生殖系统恢复,形体恢复,心理干预、母乳喂养的指导,宣传正确的产褥期生活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家属进行个性化指导等。目前国内常见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现代月子中心”

汪锡文等报道产妇在医院月子中心?“坐月子”,环境安静,医护人员从技术上与精神上鼓励母乳喂养,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成功,专业营养师调配的食谱使产后饮食更科学,更合理,营养更均衡。多功能健身房及形体操的专业指导,让产妇体形迅速恢复,产后服务模式的改变,让产妇心情舒畅,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观察产妇各器官恢复的情况及心理状况,指导产妇全面合理的营养、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科学合理的“坐月子”,使初为母亲的产妇满月后,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特别是开展了新生儿游泳、抚触及体能训练,为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打下了基础。

4.2 产后家庭保健服务中心

李伟兰等报道通过自出院后第一天开始,由“产后家庭保健服务中心”派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士进行一对一的上门服务,为母婴继续服务2至5天。如母婴情况良好,保健服务结束,转为产后访视对象。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影响产妇及婴儿的不良习俗及健康问题,能及时帮助母亲纠正不良习俗,提高产妇自我管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离开医院嘈杂的环境,回到自己温馨、安静的家中,生活方便,利于休息,便于家庭成员的照顾,更利于恢复。

4.3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王善林报道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保健,在产妇出院后,按其需要的时间上门访视,一般每隔5-7天上门一次,访视内容包括评估产妇的康复状况和新生儿的生长及发育情况,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观察与护理、产褥期保健、产后活动等,通过家庭访视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健康教育和医疗指导,满足了母婴需要,并能在访视中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从而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4.4 产后恢复治疗中心

吴江平等报道为产褥期妇女提供包括生殖系统和形体恢复在内的人性化产后恢复治疗,内容包括乳腺疏通、子宫复旧、卵巢恢复、子宫颈阴道壁恢复、产后性和谐调整、腹部体恢复、臀部形体恢复、大小腿形体恢复、产后疲劳恢复等。安排专门车辆接送产妇来中心治疗,对少数来院有困难的产妇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通过一对一的服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治疗过程中,与产妇进行交流,解答产妇在产褥期内的常见问题,宣传健康的产褥期生活方式,不仅提高了产褥期保健质量,还提高了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4.5 产褥期多种形式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促进促进母婴健康

张缨等报道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产妇提供连续的多种形式的专业性的延伸服务,产妇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服务形式,产妇遇到问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通过咨询电话、发短信、网上交流等方式,得到母婴保健专家友善的帮助,获取低成本、高效率的母婴保健服务指导。根据需要也可以请母婴保健专家上门服务。

4.6 Orem自理模式在产褥期保健中的应用

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范文3

1 产褥期的易感因素

1.1产后体能的消耗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1.2产后十余天宫颈口尚未关闭。

1.3子宫内留有胎盘剥离面的创口。

1.4产后由于恶露的流出,分泌物较多,细菌容易生长繁殖。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主动向产妇做自我介绍,平时多巡视病房,关心产妇,耐心倾听其主诉,提后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并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对于极少数因孩子早产或疾病的产妇尽量安排单独房间,同情、体贴、关心、安慰患者,鼓励家属多陪伴,使其尽快度过和淡化这一痛苦时期。

2.2休养环境 给产妇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美观的环境,光线要充足,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夏天避免用风扇直接吹向产妇,可用空调保持室内温度在25℃-28℃。冬天注意保暖,每日开窗换气二次,被褥要清洁松软。

2.3饮食指导 自然分娩后即可进食适量比较热的、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红糖水、藕粉、粥、蛋花汤等。数小时后食用第二餐,就可食用正常膳食。剖宫产术后六小时禁食禁饮,六小时后进食清淡流质,如温开水、米汤、萝卜汤等,忌牛奶、豆浆、甜腻流质,以免引起腹胀。排气排便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及普通软食。平时应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注意荤素搭配,多饮水,防止便秘。

2.4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产后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正确估计出血量。查看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红肿发炎、有无疼痛硬结,了解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的色、量、性状,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及早发现产褥感染。

2.5卫生指导 指导产妇注意卫生,早晚用软毛牙刷刷牙,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产褥期应适时洗澡,保持皮肤卫生。勤换内衣裤,勤换卫生垫,保持会清洁。每日上下午应用1:2000苯扎溴铵棉球消毒会阴,清洁会阴时从前向后,以免将的细菌带到会阴伤口和阴道内。

2.6乳房护理 每日用温开水擦洗乳房及,母婴同室后就可以让婴儿吸吮,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喂奶前要洗手,养成定时喂乳的习惯,每3-4小时一次,每次哺乳不超过20分钟,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要二侧乳房交替哺喂,防止皲裂和乳汁淤积。

2.7活动指导 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分娩次日就可在床边或室内走动,并进行产后体操的锻炼,如伸伸腰、踢踢腿、缩缩肛等,有利于保持健康及尽早恢复体形。产褥期6周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以防子宫脱垂。

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范文4

【关键词】 产褥期;母婴健康;分娩后服务

产褥期保健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尤其是产后7~14 d的家访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褥期影响健康的一系列问题,了解产妇生殖器官、身体恢复情况、会阴愈合、恶露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状况,通过访视及回院检查,能及时指导,促进产科及妇女保健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源于妇产科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住750例住院分娩的产妇,对其进行7,14 d的上门访视和42 d的跟踪服务。

1.2 方法 采用统计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7,14 d的上门访视和42 d来院妇科检查。

1.3 结果 产褥期影响母亲健康的主要问题是:贫血占55.68%,恶露时间延长占24.02%,痔疮、肛裂占15.56%,乳腺炎占4.74%。文化程度高和受过系统健康教育者发病率明显减少,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孕产妇,其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

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范文5

关键词:产褥期;生理;心理;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41-02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在此期间,产妇心理、生理都处于脆弱阶段,需要很好地调适恢复,如产后保健服务欠缺,易发生产后并发症,影响正常康复,甚至危及生命。产后康复对于母儿的健康和妇女产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康复,从而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是产科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1产褥期生理变化

1.1生殖系统的变化。一是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宫底在脐下一横指,以后每日下降1~2cm,随着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宫内膜再生,子宫体复旧,子宫约在产后6周恢复至未孕大小,产后哺乳者子宫底下降较不哺乳者快。二是恶露。产后经阴道排出的液体称恶露。最初3d为恶露血性,持续3~4d后颜色渐淡转为浆液性恶露,血性恶露的时间过长表示子宫复旧不良。浆液性恶露持续约7~10d,以后逐渐变为白色恶露,持续2~3周干净。正常恶露持续4~6周,子宫复旧不良,或子宫内有胎盘或胎膜残留时,出血多而且持续时间长。如恶露有异味常提示有感染的可能.

1.2的变化。分娩后开始有乳汁分泌,吸吮刺激是乳汁不断分泌的关键。乳汁的质和量与产妇的身体状况、饮食、生活习惯及精神状态有密切关系,营养充足、生活规律、精神愉快都是促进乳汁分泌的有利因素。

2产褥期心理变化

在产褥期,各种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都较易影响产妇的心情,如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恐惧;对抚养婴儿的责任感到紧张;对自己失去魅力的恐慌;以及居住条件、家庭经济负担、夫妻感情、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产后康复情况等的担忧、焦虑。特别是孩子的外貌及性别不理想而产生的失望或自责,都会影响产妇的情绪,不良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身体的康复,而且还会抑制乳汁的分泌,严重者会发生产褥期精神障碍。

3产褥期康复治疗

3.1促进心理适应。对产妇的心理做正确的评估,帮助产妇完成心理、社会的适应。产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孕激素迅速下降,致脑内儿茶酚胺减少,影响高级脑活动而易诱发抑郁,当心理压力增加、身体疲倦过度时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因此,一定要让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关心、体贴产妇,给予生活上的照顾,生理、心理及情感方面的支持,使产妇精神放松,心情舒畅,既可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又有利于降低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生.

3.2改善休息环境。产妇休息、哺乳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居室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夏季保持室内温度为22℃~24℃。冬季保持室内温度为20℃~22℃。每日开窗通风,可先将产妇和婴儿送到另一间屋子,然后通风,每次30min,上、下午各一次,新鲜空气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健康。产妇白天休息宜半坐卧,同时用手轻轻揉按腹部子宫部位,每日2~3次,可促使恶露、淤血排出,还可避免产后腹痛、产后子宫出血,帮助子宫复旧.

3.3重视护理。产后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加速恶露排出,有利于产妇恢复和新生儿健康,的护理不可疏忽。产褥期的体积和重量增加,应穿着合身舒适的棉质胸罩,以防下垂并保证乳腺管通畅。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毛巾清洁,忌用皂碱或酒精擦洗,以防皲裂。初产妇易发生皲裂,哺前湿热敷3-5分种,如出现皴裂时用儿童鱼肝油涂擦。为促进乳汁分泌,可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通过电极对产妇内部进行低频脉冲刺激,模拟较强的婴儿吸吮,反射性地促进泌乳素及催乳素的分泌,同时改善微循环,使乳腺管通畅,改善肿胀、乳汁瘀积情况,使产妇自愿放弃人工喂养,起到支持促进母乳喂养的作用.

3.4指导运动保健。产后早期运动和形体训练对产妇形体恢复有很大影响。阴道自然分娩者应于产后6~12后起床稍微活动,产后第2天可在室内随意走动,并开始做产后保健操。如:脚踩踏板运动、交替踢腿运动、并腿伸展运动、仰卧起坐运动、缩肛训练等。

4产褥期保健新模式

我国传统的产褥期是在家大吃静养,俗称“坐月子”。出院后的产妇通过产后访视及产后42d门诊检查来实现产褥期保健。调查显示,我国的平均产后检查次数少,访视率低,产后出血、感染、贫血发生率较高,农村的产褥期疾病发生率更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与保健需求也不断提高,新的产褥期保健模式应是全面化、连续化的院外延伸服务。现代医院可开设“月子中心”,产妇在康复中心接受全方位、多层次的康复治疗,或医院把多种形式的母婴保健服务延伸到家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和人文关怀强度,指导产褥期妇女学会自我护理、自我观察,重视产后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产妇遇到问题,还可以随时通过电话、短信、网上交流等方式,寻求母婴保健专家的帮助和保健服务指导.

总之,建立产褥期保健新模式,科学地“坐月子”,才能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有效地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育华,王波.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0):589-590.

[2] 戴钟英,蒋式时.重视妊娠和产褥期妇女的精神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工作[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721.

[3]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60.

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范文6

关键词:产褥期;产妇家属;护理需求

产妇产褥期大部分时间均在医院外度过,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鼓励其家属为产妇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使其了解如何使产妇科学地度过产褥期,这对产妇的产后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产妇的家属进行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的研究极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产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368名产妇家属,其中母亲130名,婆母142名,丈夫96名;文化程度大专及大专以上68名,高中209名,初中及初中以下91名。

1.2 方法 调查表以问卷调查表为基础,指导被调查者对问卷充分理解后填写调查表;健康知识需求内容调查采用单项选择法,由调查者详细记录、分析、归总,统计时按每项累计人数计算百分比;健康知识需求方式调查采用多项选择法,依据每项内容被选择的人次进行统计后计算百分比。

2 结果

2.1产妇家属健康需求内容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70%~93%被调查者掌握了促进产妇康复的居住环境、个人卫生、适当运动知识,但饮食营养、恶露(阴道流血)、产妇同步休息、避孕时间及方法、母乳喂养情况的健康知识从调查表内容看,大部分产妇家属认识不够,存在误区[1]。产妇产褥期受传统观念影响,在生活行为上有不少的禁忌[1],严重影响了产妇产后康复。

2.2 产妇陪护家属健康需求方式调查结果 产妇家属有强烈的健康知识需求欲望,希望在产妇产褥期间,获取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科学知识,并希望能得到产科医护人员的家访。另外,家属的文化程度越高对健康知识需求越多,反之则越低。

3 讨论

3.1纠正误区,改变陋习 家属特别是长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认为产妇都要遵守“坐月子”戒律,导致产妇正常的自理活动完全被家属代替,产妇的自理能力不能发挥。医护人员有责任向陪护家属传授健康知识,帮助家属纠正。

3.2 满足产妇及家属需求,提供健康教育知识 我国一直延续着“坐月子”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轻则给产妇生活带来不便,重则导致产褥期疾病的发生[2],由于担心不遵从这些习俗以后会患病且循证医学未能提供明确的证据证明疾病与习俗有关,因此,“坐月子”习俗在国内还是非常盛行的[3];产妇自己无经验,主要听从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安排,而在家里则完全依赖家属的照顾与支持,因此,家属应提供科学的帮助;孕妇学校应邀请孕妇及家属同时参加,并针对妇女在“坐月子”中家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以保证母婴健康顺利地度过产褥期,这对完善护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作用;家属的关心及科学、细心地照料可使产妇心理上得到满足,品味初为人母的幸福感,会对自己担当母亲角色充满信心,消除一些紧张、焦虑情绪,使产妇愉快地度过产褥期,并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4]。

3.3因人而异,按需施教 陪护家属的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区域的差异以及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了解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对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也存在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产妇家属首选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家庭访视,即产后访视,即与护理人员的直接交谈、个别指导。为此,我科选派专人加强培训,对在我科分娩的产妇在产后1个月内进行2次的家庭访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科室工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同时又提高了产妇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产妇长辈作陪护时,由于她们在母婴护理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往往选择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等说教式教育方式;年轻人则选择观看电视录像、图画展览、阅读健康教育手册等多种现代化媒体进行学习。我科根据家属的不同知识层次,正确评估家属的健康知识需求,以家属能够接受为前提,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健康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家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晓莉,钟兴兰,康楚云,等.不同地区妇女产褥期卫生行为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3)175.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7-100,25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