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简单入门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简单入门知识范文1
关键词:公共英语教学;行业英语入门;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83-03
长期以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一直沿袭“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能力,背离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于2009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英语与行业阶段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在此背景下,本课题尝试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相融合,在夯实基础英语教学模块的同时,以岗位需求为核心来确定第三学期英语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为教学目标,开设行业英语入门,通过三个英语教学模块使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衔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连续性的同时使学生的英语得到实际应用。
一、公共英语教学组织模块化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需求,结合教育部对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要求,课题组从2010年9月开始,对2010级、2011级和2012级机电专业的学生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依据学生的学院英语水平达标测试成绩或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层次教学,并相应设立了三个公共英语教学模块:水平达标模块(第一学期)、分层教学模块(第二学期)及专业入门模块(第三学期)。使学生通过三个模块的英语课程学习,一方面达到学院要求的英语水平,满足不同层次的英语需求;另一方面增强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意识和驾驭专业英语的职业技能,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一、二学期的两个模块属于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具有公共通用性,如:休闲娱乐、交通旅行、兴趣爱好、日常饮食、运动健康、求职面试等话题内容,侧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在职业领域和日常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际。第三学期的专业入门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实现公共英语教学与机电专业相融合,为专业服务的目的。本着“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专业英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翻译、写作、沟通等能力”的原则,根据机电专业的需求,开设行业英语入门课程,为学生平稳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岗位需求为核心确定教学内容
就三个英语教学模块来分析,我部门近年所选用的教材《新编实用英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选材多涉及文化、社会、常识、科普等通用性内容,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通用基本素质,缺少与机电专业相结合的选材内容,仅适用于第一、二学期两个基础阶段的教学模块。而机电工程系所采用的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多与该专业理论紧密结合,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公共英语和机电专业英语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缺少衔接,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延续性。第三学期的专业入门教学模块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设立的,然而由于缺少适用的教材难以有效开展。因此,编写适合该专业的校本教材便被提上教改日程。为编写出实用而又适用的教材,课题组教师深入该系进行调研,借鉴专业教师的意见,以岗位需求为核心,结合各岗位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市场定位来确定教学内容,最终设计并编写出适合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校本教材《行业英语入门——计算机及机电工程类》。
在围绕岗位需求确定《行业英语入门》的教学内容时,公外教师始终牢记公共英语课程是为全院各系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所需的英语教学服务的。因此,专业入门模块的教学计划与实施、教学内容的建设与改革必须建立在广泛调研、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并多次修订的基础之上,并需通过校内外专家组的审核与鉴定方能实施。就机电类《行业英语入门》校本教材建设来说,在公外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深入机电工程系,先后与机电一体化、汽车类专业英语教师及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到机电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对于学生英语技能的要求侧重于阅读,而汽车类则侧重于阅读和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共同点在于《行业英语入门》的教学内容需有别于该系的专业英语课程,侧重讲解与专业相关的基础性的、一般性的知识,专业性无须太强,避免给学生造成枯涩艰深的印象;语言要有代表性,包含该专业的常用词汇、常见的句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等。既要注重教材内部的知识衔接,又要注重与基础英语知识的衔接,更要注重与专业英语的衔接和过渡,为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继续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经教材编写组的多次讨论与修订后,本着“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原则,机电类《行业英语入门》选取了工业革命、数控机床保养与维修、汽车如何省油、大众汽车发展史、西门子公司简介等专业通用基础性文章;同时,在该校本教材的附录中,还收录了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通过实施这一教学模块,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渗透,另一方面通过文章的研读与学习也可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及表达方式,实现借助工具书基本读懂技术资料、说明书或相关英文信函等各种本专业英语原文材料的教学目的,为后续专业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公共英语改革
现代职教理论认为:职教的着眼点应从一个职业岗位的就业转变为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职教已不是终结教育而是终身教育[2]。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强调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课题组教师通过查阅资料、外出调研,并在机电专业教师的协助下,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职业发展的跟踪调查。从近几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很多用人单位选人重才更重德,把职业素养及科学文化素质放在了首位。强调毕业生要具备较高的事业心、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团队意识,同时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我国职业教育实践,课题组分析了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借鉴建构主义、自主学习、行动导向、过程性评价等教学理论与实践,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贯穿于三个教学模块,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在课内外的英语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顺利就业及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模拟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构建获取职业岗位知识的教学情境,并根据学生专业需求,将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整合为真实并有挑战性的应用型主题教学单元,使其涵盖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语言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情感态度结构,并渗透应聘求职、企业文化、职场沟通、个人规划和职业发展等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适用性。教学以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展开,以学生专业+英语的综合技能的形成告终。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实现课堂社会化、交际真实化[3],引导学生在完成各主题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建构并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在专业情境中学会交际,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磋商、交流、协作等社会能力,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课题组还将形成性评价引入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中,引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英语语言知识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素质以及磋商交流等社会能力)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总之,高职英语教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学科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的结合[4],这是学生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四、结语
与专业相融合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宗旨是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与专业英语自然衔接,强调语言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等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与岗位规范零距离,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张燕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中行业英语的教改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2]吕鑫祥.“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思考[J].高中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997,(2).
[3]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4.
电工简单入门知识范文2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能 教学改革 改革的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电工电子技能课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2年或3年内,机电专业的学生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达到中级工应知、应会标准。要通过技能教学来完成。笔者根据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特点,在技能教学实践中,讲究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1 电工电子技能课程的特点
1.1 电工电子技能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电工电子技能课是理论性较强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概念多、公式多、原理抽象、知识含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而中职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如果不在教法上下工夫,学生就有抽象难懂、枯燥无味的感觉,最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畏难情绪,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我们应结合学生喜欢动手,感性认识敏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上进行多方面的
探索。
1.2 电工电子技能课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电工电子技能课是电工电子、机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具有明显的工程性质和很强的实践性,涉及的半导体器件多,内容杂又难理解,抽象概念多,大部分的学生普遍认为入门难。
2 电工电子技能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加强学习兴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技能课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有了兴趣,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活动和激发学习积极主动,促进学习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回首电工电子技能教学的实施,反思教学,最优化的课堂教学策略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快乐课堂;以科学探究为方式,双向多边交流与合作;贴近生活,联系发展,注重过程的多样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多种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实验法
电工电子技能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通过做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验在电工电子技能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电工电子技能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学生潜能,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设疑法
“学则须疑”,通过设疑引发学生兴趣,然后经过讨论分析,明白道理,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3)竞争法
学习需要营造竞争的氛围,使压力变为动力。例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电工电子技能实验比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2 巧设实验内容,培养创新能力
电工电子技能课最重要环节就是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可以巩固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仪器仪表使用和一些操作技能。同时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最好设计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构建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1)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动手机会,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把部分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改为学生课堂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把课本中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仪器易取易读的演示实验改为堂上实验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2)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物实践和善于创新的精神。
2.3 引导自行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自行探究,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实验、思考,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指导探究,丰富感知:实践、探索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去创新,就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勇于
探索。
(3)启发思维,讨论探究: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加工事实,进行思维加工。
2.4 分阶段实施技能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在实际操作教学中可以把整个教学目标分阶段实现。
第一阶段,以最基本、最简单仪器仪表及元器件的一识别和熟识为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仪器仪表测试电路正常与否,会对元器件极性、管脚进行判别性的测量,会对元器件性能的好坏进行
测试。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安装及检测实际电路,使学生掌握规范操作的基本要领及借助仪器仪表检测的方法步骤。
第三阶段,设置故障教学,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电工电子技能课教学质量的好坏,必然会影响学生在以后的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在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设备的情况下,需要教师与学生互相合作,通过实际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提高电工电子技能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丽娟,王平安.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6).
电工简单入门知识范文3
【关键词】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方法步骤
维修电工的职责就是保证一个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的用电安全,通过对电力系统的检测,把出现的故障故障及时解决,一个合格的维修电工要能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迅速的排除故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居民的用电正常和生产的用电需求。
一、常见的电力故障简介
电工是每一个生产工厂都不能缺少的人员,电工要能够对电力系统出现的故障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这就要求电工对电路维修的知识非常熟悉,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的选择问题处理的办法,事实上,对于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内容包括安装的电线和设备是否合理、线路的调试是否正常以及平时的维修和养护等。电工可以通过观察照明灯的零度是否稳定与正常,从而判断电力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健康,以及变压器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另一方面,就是变压器的故障,变压器会由于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过热、绝缘等,电工应该在平时注意观察,经常对变电器进行检测,可以采取油保护或安装绝缘陶瓷管的方法避免故障发生。最后就是电动机的故障,电动机的故障包括转子弯曲、轴铁芯磨损、轴裂纹等等,当转子发生弯曲的时候一样要将转子取出,还要根据不同的电力系统的不同结构进行维修,确保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二、排除电力故障的方法
(一)电压、电流及电阻测定法
所谓电压测定法就是合理的使用万用表,根据实际的用电电压将万用表的电压档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便于准确的测量,判断是否出现故障的标准就是看测量的触电及电路是否发生通断,或者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电流测定法也是利用电流表测定电路中的电流值是否稳定,大小是否正常,这需要根据实际地区的用电情况来判断,电流测定法较为方便,但是容易出现测量误差,因为不同时间段用户的用电强度不同,给电流的测量带来一定的困难,一般常用于工厂或生产车间的电力测量。电阻测定法通常是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来判断故障发生的具置,同电压测定法的道理类似,也是看触电或线路的异常现象,这种方法较为安全,通常用于不太发达的地区的电力测量。
(二)短接法与替代法
短接法通常使用于电压比较低、回路的电流也比较小的电力系统中,根据电工的丰富经验来判断发生短路的大概位置,再用导线进行短接确定电工判断是否准确,这种方法要求电工的经验丰富、技能高超,而且比较麻烦,目前我国已经较少使用这种方法,但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仍然沿用。替代法就是在不能确定故障发生的具置或故障原因时使用,电工可能会怀疑电力系统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个零件发生故障,这时就可以尝试用其他的零件替换原有零件,看电力系统能否恢复正常运行,替代法的效率较低,适用于少部分电力系统结构简单的故障排除当中。
(三)直接检查法与仪器测量法
直接检查法顾名思义就是明确故障发生的原因,电工根据经验很快的判断故障位置,直接的对电力系统进行检查,这种方法常用于一些电力系统“通病”中,如果是一些特殊的不常见部分出现运行问题,还要配合使用其他方法做出故障诊断。随着我国对于电力维修的重视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仪器检测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中,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不仅能够准确快速的判段故障发生的原因和位置,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电工对电力系统的检测提供了方便。
(四)调试参数法与逐步排队法
调试参数法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原件不曾发生损坏,而且线路的接触正常,就是由于用电者不正确的使用点或者不正确的调试电压所导致的供电系统不正常工作,由于电力系统所负担的电量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能无限度的使用,因此,调试参数法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逐步排队法顾名思义,就是当电路出现短路的时候,通过逐步切除,逐一分析故障发生的具置,从而排除电力系统的故障。工作原理及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加强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技能的措施
设备是企业形成生产能力的物质基础,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际运行中,应遵循预防为主,使用、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设备的故障种类较多,问题较为复杂,专业性较强,个人或者单位都应该注重不断的加强高级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技能,最大化的减小损失。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提升高级技工的能力:(一)扎实的专业知识。信息不断的在变化,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高级维修电工不应满足目前的知识水平,应该多注意先进科技的出现及使用,参加专业讲座,进行技能交流等增强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的故障排除,在工作中多创新多改革,将理论知识融入到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二)崇高的职业道德。对于设备出现的问题应该善于听别人的意见,及时与他人进行沟通,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报告与维修,如实的填写设备检修报告,做好每个时期的记录。对设备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故障处理方法,增强自己的能力。
四、电工故障排除的注意事项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及人身故障的发生。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熟悉新设备。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更快的解决处理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实际工作中,往往动脑筋的时间比动手的时间长,一旦找出故障点,修复是比较简单。所以维修电工的故障排除技能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补充的,这个过程没有终结,只有一步步去更好的落实和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解决故障问题的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电工排除电力系统故障时的方法步骤做了叙述,并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电工的故障排除技能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技能是维修电工在长期生产实际中积累起来的,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学习新技术知识,熟悉新设备,适应新环境,用理论指导实践,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浅谈维修电工的故障排除技能[J].石河子科技,2004.
电工简单入门知识范文4
关键词:PLC;学与教;体会;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64-02
PLC知识进入我国职教教材只有十多年的时间,可是在国内许多大企业PLC技术早已得到广泛应用。
笔者的PLC知识是五年前培训学来的。学完后,又开展了PLC课程的教学。通过学和教,笔者有了许多体会,现介绍如下。
整合教材内容,理清授课思路
现有很多关于PLC的教材或书籍编写得杂乱无序,各种版本的所谓的PLC精品课程无标准、不规范。这使得刚接触PLC的人很难入门。实际上,通过自身的学习过程,笔者觉得PLC比老式继电器更容易学习。笔者将PLC教材整理后应用于教学,可使学生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入门了。
笔者认为编写教材,一要简洁,二要有序。编写的顺序,应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想得到知识的迫切性为顺序。学生最想了解的知识首先讲,然后,再讲学生最迫切知道的下一个问题。此外,还要注意内容简洁。例如,学生初次接触PLC课程及教材,首先想知道什么叫PLC,这个问题应该先讲。笔者仅用一句话,就将这个问题交待清楚了:“PLC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可理解为一台工业计算机。”这个问题对刚开始学习PLC的学生多讲也没有意义。要想让学生了解得更深入,等学生对PLC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再讲才可以。
这个问题讲完后,根据笔者自己的学习经验,接下来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就是PLC是什么样子的。根据这个思路,笔者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PLC的外观。PLC根据外观来分类,可分为内装式和外装式两大类。外装式像一个吊扇的调速器;内装式像一块线路板,像电脑主机中的显卡。
第三个问题讲PLC的用途。这个问题也可用一句话高度概括:“PLC可用来替代老式继电器电路的控制电路部分,替代后性能可大大改善。”
第四个问题讲PLC的优点。笔者认为讲清PLC的优点,主要要讲PLC电路与老式继电器电路相比较而产生的优点。有些教材认为:PLC编程简单,易学,易懂。笔者认为这个优点是相对于电脑编程而言的,如何编程及精通各种程序语言是计算机专业人员重点要学的,而PLC是电工专业人员重点要学的,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可比性。有的教材认为:PLC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但这个优点老式继电器电路也是具备的。笔者认真总结了PLC的优点:(1)实体(硬件)安装方便。控制电路上没有多少电线和元件,大部分工作在虚拟连接(软件连接或编程)上进行。(2)改变程序时,无须拆装硬件。(3)可靠。因为采用了大量软触点,抗干扰性能强,使得出现差错或事故的概率大大降低,可延长硬件寿命。(4)可节省许多继电器,相应地省下了许多元件,省下了安装时间与劳动力,硬件体积也变小了。
这样,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PLC概述”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接下来,就可以讲第二节内容:PLC的安装。PLC安装可分六个步骤:(1)输入输出分配,要求画一个I/O分配表;(2)画硬件连接图;(3)画梯形图;(4)写出指令表;(5)将程序输入PLC;(6)试车。其中,前四步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步骤讲完后,举典型实例――自锁控制电路。这个电路只需着重讲清LD、OR、ANI、OUT、END五个指令即可。但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迅速地适应实验室的仿真实验环境,再增添LDI、ORI、AND三个指令,这样就讲全了最常用的指令,不太常用的指令可以先不讲,以免学生学习抓不住重点或因指令过多记忆困难而出现厌学情绪。
第三节课和第四节课讲PLC安装步骤中各步骤的规律或要求。例如,第一步写I/O分配表可归纳出以下规律:通常是一个按钮需一个输入点即X点,一个限位开关需要一个输入点;一个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需要一输入点,通常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需要一个输出点即Y点;一个电磁阀的线圈需要一个输出点;一盏指示灯需要一个输出点。自锁控制电路的I/O分配表如表1所示。
第二步,讲画硬件连接图的要求。画硬件连接图的要求如下:所有按钮都采用常开触头。按钮一端接相应的X点,另一端接COM点。接触器的线圈通常一端接相应的Y点,另一端与所有接触器的线圈连接在一起,然后,与熔断器串联,再接到220v电源上。220v的电源另一端,再串联一个熔断器,熔断器的另一端与PLC的COM点连接在一起。对于三菱出品的PLC,一个接触器的线圈有一个COM点,要将所有的COM点连接在一块。如果是正反转控制电路,那么其中的联锁触点要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自锁控制电路的硬件连接图如图1所示。
第三步,写梯形图。这是大家都会注意的问题,笔者就不赘述了。第四步,写指令。先介绍前文所述的指令的具体含义。如LD通常的意义是将一常开触点与起始母线联接起来。以此类推,通常用四个小时时间就可以把已有老式继电器电路知识基础的学生引进PLC知识的大门。许多PLC知识、如PLC工作原理、PLC内部结构、PLC发展历史、PLC发展前景等内容,笔者认为可穿插到后面的章节讲授,也可作为选学内容或自学内容。对PLC知识,应使学生先增加一些感性知识,即先入门再逐步深入。另外,PLC结构与工作原理不容易学习和掌握,对很多学生而言,学完这些后,对于实际应用PLC没有多大意义。
在学生有了PLC入门基础知识后,就可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引导他们自己做改造老式继电器电路的实验。如用PLC进行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实验、正反转低高速启动实验、正反转能耗制动控制实验、一些液压装置等电路的改造实验。做完这些实验后,就可带领饱尝成功体验、信心满满的学生进一步学习新指令了。
PLC控制电路设计方法新分类
绝大多数有关PLC的教材书籍,关于PLC电路设计方法的分类都不够科学和标准。各种书籍分类方法不统一,方法种类很多,使得初学者一下子搞不清楚,哪本书最好,哪种方法最好,哪种方法最易学,各种方法相比较各有什么优点,整个知识体系是怎样的,各种办法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例如,有些教材将PLC电路设计方法分成经验法、原有电路改造法、逻辑设计法、步进顺序法等。除了设计方法分类之外,还将步进顺序法分成启保停方式、STL方式、TL方式、以转换为中心方式等。还有,用不同指令编写实现同一种功能的程序,每一个相同功能的电路都不尽相同,每一本书中的介绍也不尽相同。笔者初学时感到一头雾水,不易掌握。笔者还感到这些分类方法过于繁琐,有必要重新整理归纳一下。笔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看了许多同类书籍以及许多网上的所谓精品课程,自己也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后,认为正确的PLC控制电路设计方法分类应该是分为时间空间隔裂法(简称为时空分裂法)和时间空间统一法(称为时空统一法。)两大类。大家最熟悉的红绿灯PLC控制电路属于时间空间隔裂法。它先对时间顺序和红绿黄三色灯工作持续时间进行编写程序,然后对每一盏灯,即对在空间存在的PLC控制对象编写程序,如图2所示。
从第二行到第九行,再算上倒数第三行和倒数第二行,共十行,属于对时间编程;从第十行到第十五行就是对空间编程。从空间来看,有六种灯,东西绿、黄、红三种灯,南北绿、黄、红三种灯。从时间来看,有东西红灯持续时间、南北红灯持续时间、东西绿灯持续时间、东西绿灯闪光时间、东西黄灯持续时间等共十种时间。在时间段多、空间工作对象多的场合,宜用时空分裂法,而时间段多、空间工作对象少的场合宜用时空统一法。所谓的时间空间统一法,就是编写程序时,对时间顺序和空间存在的PLC的操作对象(如接触器的线圈)同时考虑的编程方法。用PLC改造老式继电器成熟的点动、自锁、正反转、星三角降压启动的电路属于时间空间统一法,经验法和步进指令也属于时间空间统一法。
使用时空隔裂法编写程序和阅读程序较容易。因为它可以先考虑时间,再考虑空间。在同一个时间内考虑的因素变少了,注意力比较集中。化复杂为简单,不易出错。一次性编程成功的几率较高,可用在情况较复杂的场合;时空统一法的优点是程序较短,可使PLC的扫描时间变短,可用在情况较简单的场合,例如机械手的梯形图,虽然有许多时间段,但每一时间段只有一个空间存在的PLC控制对象在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可采用STL指令进行编程。
这种分类法,不但清楚地将PLC知识梳理得一清二楚,而且还将PLC知识中哪些知识是必要的、重要的,哪些知识是可有可无的分辨得清清楚楚,还揭示了学习PLC知识的进程及其每一进程的目的性。如红绿灯PLC控制电路,要想轻松地读懂图2或设计类似的梯形图就必须搞懂时间继电器、计数器,及用PLC中的时间继电器组成的振荡器等知识。如图2中倒数第二行与倒数第三行的梯形图就是由PLC中的时间继电器组成的脉冲振荡器。如这个基本电路搞懂了,就看懂了这两行的梯形图。PLC中的时间继电器与老式继电器不同,其常开触点同时俱有启、保、停三种功能。对何时启、何时停、何时保要搞清楚。这个搞清楚了,图2基本就看懂了。这样,就使学生明白了学习PLC中时间继电器章节的目的意义,增强了学生学习这一章节知识的自觉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讲STL步进指令时,可告诉学生学STL步进指令的目的是达到掌握时空统一法应用的最高境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的优点在于一个STL常开触点同时俱备了启、保、停三种功能,大大减化了梯形图。
此时,学生对两种方法基本都熟练并掌握了,剩下的就是PLC联网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不属于高职的研究范围。如要研究,有以上基础,学生可以临时自学一下。
综上所述,编写有关PLC的教材,应以学生想学会知识点的迫切性为编写顺序,并且讲课内容要简洁。PLC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可分成时空隔裂法和时空统一法两大类。这种分类法,揭示了整个PLC的知识体系、学习进程以及学习的终极目标,每一进程与最终目标的关系明确,使学生容易明白清楚,并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伟.机床电器与PLC[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李胜多,张还.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逻辑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杨思国,江力.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4]邓则名,程良伦,谢光汉.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5]阳胜峰.可编程控制器及其网络系统的综合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电工简单入门知识范文5
论文摘要:由于电工电子涉及知识面比较广,强调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阐述了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电工电子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较强,涉及的一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用语言描述起来也非常复杂,某些规律学生难以掌握,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电工电子的概念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来加以佐证。具体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如何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需要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下面针对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及实践经验,给出相应对策。
1 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
1.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鉴于电工电子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烦琐、原理抽象,相关知识点也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主要课堂教学方法——板书,这种授课方式虽然节奏比较合理,使学生有时间理解、吸收知识,有足够的思考、练习以及讨论空间,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不形象、不直观、教学面比较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普遍感觉该课程知识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自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这与目前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以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1.3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学生操作能力普遍比较差
在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验实习课程安排比较少、平时训练针对性不是太强。
(2)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没有很好地整合起来。
(3)由于相关专业课程多,所需实验实习设备投入大,受学校经费的限制,无法很好地完善地提供实验实习场所及设备。
可以看出,以上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操作动手能力比较差的主要原因。
2 应对对策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及实践经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
2.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精心设计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及有趣的实验上好入门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在有效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扩大了视野。所以,对于前几节课,务必要精心设计新颖创意的新课导入及有趣的实验以便上好前几节课,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学生就会乐意上这门课。可以看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动力就成为了“绪论课”的首要任务。笔者觉得此时多说不如多做,因为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是较为枯燥乏味的,但是如果让他们自己动手的话兴趣就大多了。鉴于此,可以在刚开始安排几个较为有趣的实验,如:欧姆定理的论证,如何在测量电阻使误差减小等小实验。以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2)增进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
电工电子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根据这一特点,利用直观教具及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最大程度地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可以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各种器官之间的互相协调作用。例如,在教授到电容和电感时,可以在电视机的主板上让学生自己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相应的型号。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形及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
②重视演示实验。通常情况下,演示实验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完全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由学生自己动手,如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器材及设计实验方法,以期在实验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独立地思考,并能够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够完善的猜想,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课件
在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常常有很多情景学生很难想象,想要进行实验也是无从下手,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就有一定的困难了。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实验虽然演示起来较为容易,但其过程无法看到,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模拟课件,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教整流电路的时候,做实验的话,可以看出其中的奥妙,但是波形失真较为严重,这样,学生可能认为是旁边信号输入。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PROTEL将实验装置画出来,再运行一下,就能够看出输出波形了。通过使用FLASH技术来制作出动画,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完成,这样一来,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更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性、积极性。
(4)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有趣的提问,不但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觉性。
在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课堂效果,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新鲜好奇上,任何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需要紧紧结合教学内容。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要求教师在重视实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及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某一知识是否乐学以及能否学得好,重点在于学生能否对该知识产生兴趣,肯花心思去研究它。由于电工电子方面知识内容比较深,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想方设法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说是电工电子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2掌握课堂教学规律,讲究节奏鲜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究节奏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课堂规律有很好的把握,教学过程中能够分清主次、轻重缓急,能够节奏分明地将课程教学内容融为和谐的整体。具体实现方法是将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裁剪,做到突出教学重点、分清主次以及处理详略。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做到疏密相间、有起有伏,进而形成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任何一堂课教师都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水平,做到事先设计好课堂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能够非常准确地把握“火候”,让学生由浅入深,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2.3灵活使用教材,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一来,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应当遵循原则是:知识应当由学生本人积极主动地探索而获得,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灌输给学生。在学生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发现都激发着学生大脑的活动,能够使其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中,不断推动智力的发展,进而形成精细的知觉力,培养出良好的想象力,有效锻炼抽象思维力。在独立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按照机械的、固定的思路一成不变,而是有多种信息变换和组合的可能性,这对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非常有利,也有利于保持思维的敏捷、活跃。在教学方式上,要敢于创新,大胆设想,融入全新的教育思想,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务必要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科学的过程,进一步把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的任务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灵活,从而使他们对电工电子有比较深刻的主观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电工电子器件以及电工电子技术相关应用的发展,如手机、数码电子产品、LED节能灯、太阳能汽车以及数控车床等,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其学科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真正领悟到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创新过程以及创新精神,使学生知道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晶,学生要勇于探索,积极学习。
电工电子技术在飞速发展,新器件和新理论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之下不断涌现,电工电子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完善。为了进一步适应和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以及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应当根据其发展趋势,在全面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及组织。强化学生对电子器件及实用电路等的学习,合理添加一些反映本专业最新发展方向的相关内容,替代教材中陈旧的内容,重视教学内容的推陈出新。例如,以往介绍晶体管器件时仅仅介绍了场效应管、晶闸管相关方面的内容,随着电工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需要添加全控型器件及新型器件具体如大功率工业晶体管的介绍。为了学生能够真正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针对教材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相关工厂企业,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网络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以便和不断发展的电工电子技术接轨,在讲授单相整流电路过程中,在介绍了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以及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后,教师可以将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及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单独留出来学生自学,在此基础上对几个电路进行相关综合介绍。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
电工简单入门知识范文6
关键词:中职机电;实训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TH-39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对员工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尤其是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这种要求,必须进一步强化实训教学管理,把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看作是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机电专业教学必须加强技能训练,强化机电专业实训教学的管理措施。我结合自己多年来在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谈几点意见,与诸位同仁商榷。
一、加强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
1、制定实训教学计划
实训计划应根据实训大纲并结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合理安排制定。目前,机电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向:第一、机电设备制造与维修;第二、机床数控技术应用;第三、自动生产线的运行与维修。要按照不同的专业化方向,对主要基础实训作相应的调整。对于机电设备制造与维修方向,基础实训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机械方面,要加强钳工实训训练,使学生达到中级钳工的操作水平;对于机床数控技术应用方向,应加强学生的车工实训及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使学生达到中级车工的操作水平;对于自动生产线的运行与维修方向,应向电的方面适当偏移,加强电工及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实训,使学生达到中级电工的操作水平。强化学生的电焊操作技术和先进的焊接方法,使学生达到中级焊工操作水平。
我校机电专业主要是加强电机拖动和电工技术的实训教学,在制定实训计划时,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年级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训,补充一些操作技能的基本知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在第二学年结合专业课教学,每周按课程计划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尽快达到初级技能水平;在第五、第六学期开始,按企业要求派部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采用半工半读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接触现代企业生产与管理,并将所学专业技术运用于生产中。
2、实训补充教材或实训指导书
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学包括入门实训、提高实训、强化实训。目前,机电类实训教材尚不能与当前的实训教学需要相配套。因此,为加强实训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组织教师编写具有本校机电专业特色的实训补充教材或实训指导书。教材中要体现实训过程的连贯性、实训阶段目标的渐进性。各实训阶段要有明确的实训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考核要求等。
3、规范实训教学的管理
训教学具有生产性的特点,不同于理论课教学。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是指对实训教学过程中影响实训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使实训教学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实训教学管理包括对实训计划的管理、对实训教学设施、设备、工具、仪器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和对整个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等,其中对实训教学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实训教学不是将学生安排到实训场所交待一下实训课题、师范一下操作过程就可以了,而是要严格按照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的实训教学程序要求实施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巡回指导,是实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提高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规范实训教学过程管理对于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当然,技能训练进程安排的依据是掌握技能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新技能的形成依赖于旧有的经验。如果二者差距过大,便很难建立稳定的联系,不利于技能迅速地形成。所以,对于复杂的操作,首先应将其分解为简单动作环节,在逐步掌握后,再过渡到完整的技能。
4、实训考核要求
实训考核要求是实训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科学合理的考核要求能够增进学生学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实训考核要求应根据学生实际,采取分层次、步步过关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步步地达到考核要求。对于少数在规定实训课时内不能达到考核要求的学生,实训教师要适当安排其他时间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使其达到实训教学目标的要求。实训考核要求应与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考核标准接轨,达到中级工职业技能水平。
二、加强专业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实训教学目标的实现,实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职业学校要加强实训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目前,部分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实训教师仍存在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实训教学组织能力欠缺的现象。
我校一贯十分重视机电专业实训教师队伍建设,随着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从2010年起,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有计划派送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学习,目前有两位专业教师国培学习。我们将努力建设一支既掌握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又了解科学发展前沿技术,具有创新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以提高实训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设施、设备是实训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要提高机电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必须切实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
1、建好校内实训基地
按照我省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职业学校应建设相对完备的、具有一定先进性的,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添置的设备既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还要具备足够的数量。机电专业有了校内实训基地,就可以按照实训大纲和企业用人要求适时调整实训计划,根据学生的学训实际合理设计实训课题,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了保证。当然,专业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方法达到建设要求。
2、建立校外实训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