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概念范文1
南唐诗人李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这是汉语中“信息”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古义指消息、音讯,侧重于口头或书面传递的内容。随着近代报刊的兴起,本土“信息”概念勃兴,如1872年《申报》直接列出栏目,标明“丝市信息”、“陕西军情信息”等,此时,信息的近代含义仍指向消息、音讯、情报。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意义的信息并非从我国本土文化延续而来,而是西方思潮的舶来品。现代信息概念最早是1928年Hartley在《信息传输》中提出,他第一次指出信息与消息的区别,并设想用数学方法描述信息量。
1955年,在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热情支持下,数学家Weaver将信息论引入传播学,从此,信息成为统领传播学的核心概念。1984年,李良荣教授的《“信息热”和新闻改革》一文,正式将信息论和传播学中的信息引入到中国新闻学,并得出“新闻是一种信息的传播”的结论。
从信息的角度认识新闻本体及其本质特征,最早提出“信息是新闻的属概念”观点的是宁树藩教授,1984年他在《论新闻的特性》中提出“新闻是向公众传播新近事实的讯息”。1987年一本由国内20所大学联合编写的新闻学教材则称“新闻是一种信息”已是新闻学里无须证明的公理。
信息概念的引入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新闻观念,引发国内对新闻定义的重新思考,而且促成了理论研究更大层面的变迁。李良荣教授评价,信息概念的引进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闻改革的第二次跨越。然而,跨学科、跨语境关键词的导入与接收,信息概念也发生了意义偏转。
香农信息论中的信息是通信工程学的概念,用来研究信道传输能力,正如Warren Weaver1949年在《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近期成就》中所说,香农信息论解决的是技术问题,而不涉及意义问题和实效性问题。而我国本土文化中的信息侧重于消息、音讯,是指向内容的概念,有更多人文色彩,这或多或少影响了新闻学对现代信息概念的理解,直接体现在新闻的定义中,其内涵接近于事实,这就凸显了传播的内容,指那些对人有用、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其原有的技术特征似乎被遮蔽了。
信息对中国新闻学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新闻学的学科意识逐渐复苏,处于新闻无学到有学的艰难转型中,需要主动寻找到一个科学的起点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信息概念恰逢其时地导入,这是新闻学突破束缚的一次历史选择。具体来说,信息概念在以下几个层面起作用:
第一,确定“新闻的本质是信息”。即使不引进这个信息概念,传统新闻学中关于新闻本源的问题也依然能解决。但是,“信息才是新闻的本质规定”却能够修正“新闻的本质是事实”一说,因为作为新闻进行传播的并非是事实本身,而是事实中蕴含的某些属性的要件所构成的信息。“信息”显然要比“事实”更科学、更恰当,这个科学术语提升了新闻的本质。
第二,承认新闻学是科学。宁树藩先生认为,只有以新闻及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才能建构起一个科学的新闻学理论体系。信息概念反驳了过去存在的“新闻工具论”,以信息逻辑起点建构新闻本位的新闻学理论体系。新闻与宣传划分开,新闻本位的回归使新闻的本初功能得以彰显,体现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使新闻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过去强大的政治话语框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地位,体现了一种独立的学术精神,同时,搭起了我国新闻学与具有国际视野的传播学对话的桥梁。
第三,20世纪90年代,“信息”触发了新闻商品性的讨论。人们认识到,新闻除了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生成、传播、接收反馈过程还带有经济实践和商品生产、消费的特性。既然媒介把信息资源的开发、采集、传播当作主要任务,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知识和娱乐服务,那么,媒介本身也就具备社会第三产业的特性,这一特性强调的是信息的服务性。这一认识直接关系着我国“事业化性质、企业化经营”的传媒体制变革,为传媒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
信息与新闻学辩证看
20世纪80年代,信息概念刚引入中国新闻学,有学者认为信息论与新闻学科交叉,由此产生新的学科“信息新闻学”,甚至提出信息新闻有八种写法。这是种不确切的提法,其实质指向是新闻的信息量。这种提法体现了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但也反映了信息概念的引入对学科思维的冲击。
中国新闻学研究曾经出现过关于新闻的信息量的计算公式,这种做法参照了信息论的信息计量,但却并不可取,因为信息论并不关心信息的内容,并不能反映人的能动作用与信息处理的关系。新闻传播不同于机械的科技传播,而贯穿了更多的价值选择倾向和人文关怀,如果新闻学中的信息仍旧是一种冷冰冰的硬科学符号和技术指标,就会限制实践中新闻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制约了新闻人作为有思想、有责任的社会工作者的追求。
虽然并不认同运用信息论计量新闻信息,但这种思维方式却开创了另一番局面,新闻媒介努力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但随着信息泛滥的态势,其弊端逐渐显露。现代人陷入对潮水般信息的依赖,层出不穷的媒介事件又挫败了人们对媒介和社会的信任,最终变得轻信和缺乏安全感。事实上,零星的信息不能代表整体的世界,过度依赖人与机器的信息交流,反而钝化了人类的感知能力,并且,借助技术、集中渠道和传播渠道所形成的信息,取代了人人平等参与的、平衡的集体行为,即交流。
此外,一段时间里新闻商品性认识助长了有偿新闻现象,甚至被指为是其产生的理论根源。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知”的需要催生了新闻,与公共利益有重大、深远而天然的密切关系,担负着特殊而无可取代的社会道义和责任。商品化的新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闻作为准公共物品的作用,使新闻这个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资源被少部分人利用,从而减少了其公共利益的代表性,影响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正义。当前新闻实践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证明,对于商品化的特性渗透到新闻这一点,要持有批判意识。
新闻传播概念范文2
在新闻信息中,除了新闻事实信息之外,还存在着新闻情感信息。面对新闻情感信息,“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
一、新闻情感信息是附着于新闻事实信息之上而又有别于新闻事实信息的另类信息
由于情感、情绪、感情在内涵上有诸多重合之处,也鉴于使用上的习惯,笔者使用“情感”一词来描述人特有的心理感受,并采纳学术界对其概念较为通行的解释,即情感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体验。
情感的特点,一是带有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属于人的内心感受。依据冯特(wundt)的学说,情感(情绪)是在愉快-不愉快、兴奋-不兴奋、紧张-松弛三个维量的两极之间变化;每一种情感(情绪)发生时,都分别处于这三个维量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1)二是有它特殊的外显方式:即通过体态语言与类语言显示。前者如表情、神态、姿势、服饰等,后者如笑声、腔调、叫喊、等。
情感外显时,与狭义的信息一样,可以消除或减少人们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例如,婴儿用哭的情感状态表现饥饿或不舒服,这说明人类早在前语言时期就用情感方式,减少着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可见,情感具有信息的本质特征,当属于信息的一种,笔者暂名其曰:情感信息。
情感信息的传播,必须附着在事实信息之上,随着事实信息的流动而流动。例如,雪中送炭, 同时也送去了心理上的温暖。“心理上的温暖”这一情感信息,是附着于“雪中送炭”这一事实信息进行传播的。对于喜、怒、哀、乐这类相对单一的情感(情绪)信息,简单的事实、甚至事实的某一片断、某一局部就可承载。例如手舞蹈所传播的内心兴奋,是借助足与手的动作这一简单事实传播的。对于复合情感信息,需要复杂而完整的甚至有较多情节的事实承载,例如道德情感,往往是在舍己救人、或者拾金不昧、或者先人后己、或者大公无私等等具有情节的事实中展现出来的。所以说,没有事实信息的传播为载体,情感信息的传播则无法进行。
从上述情感信息与事实信息的逻辑关系,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论:当传播的事实信息是新闻事实信息时,附着于其上并随之进行有关情感方面信息传递的,则是新闻情感信息。下文论述“刺激与反应”几种传播模式时所举之例,则是新闻传播的实践为这种推论提供的证据。新闻情感信息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与其他心理状态一样,并不是实际发生的新闻事实,当然也不会产生新闻事实信息。因此说,新闻情感信息是有别于新闻事实信息的另类新闻信息。
二、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与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并存而且同步
(一)新闻事实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刺激物,它在传播时可激起受众的情感反应,引发出新闻情感信息传播与新闻事实信息传播的并存现象
在信息社会,人们处在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之中,对于外界的了解,主要是依赖媒体尤其新闻媒体。大量调查数据表明,受众在各类信息中,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与接受是占第一位的。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接受,也伴随着对于新闻信息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则会在新闻事实面前受到或轻或重的心理触动,这就产生了新闻事实对受众的心理刺激以及受众对于这种刺激的反应,形成了新闻事实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传播模式。在这种传播模式中,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是大体按照如下方式进行的:一是评价新闻事实的价值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受众对于新闻事实的价值评价不同,其情感反应的强烈程度相异。对于有关国家前途命运以及国计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新闻事实、对于所感兴趣的新闻事实进行评价时,其情感反应是强烈的;而对于其他新闻事实评价时的情感反应则平淡微弱。二是评价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所引起的情感反应。同样的新闻事实,引发的原因不同,人们的情感反应也有明显的差别。如果一个不幸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人力无法挽回的,人们往往予以同情,如地震带给人们的灾难;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或是经过主观努力可以避免的,人们的同情心理难以产生,如任意挥霍后的穷困潦倒,有劳动能力者的沿街讨饭。三是评价新闻事实发生的后果所引起的情感反应。新闻事实对于受众个人将产生什么影响,其影响是重要的还是无足轻重的,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是当前的还是未来的,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等等,因对影响评价的不同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四是感受新闻事实的刺激强度所引起的情感反应。新闻事实的刺激强度有大有小,有时差别还相当大。其大者接近冯特理论中三个维量的两极,其小者则处于三个维量的中间位置。前者如申奥成功、“神六”升天,引发了全国人民感天动地的欢悦与自豪;后者如一般性新闻事实,带给人们的是波澜不惊的沉稳与平淡。五是感受新闻事实的贴近性所引发的情感反应。因新闻事实发生在身边而兴趣浓烈,这是地域的贴近;团聚场面的报道让孤独老人情有所感,这是心理的贴近。像这样的情感反应,均是被贴近性所激活的。
由于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伴随着对新闻事实的评价,而在评价时又受到新闻事实的刺激而引感反应,导致新闻情感信息从新闻媒体向受众方向的实际流动。但是,因新闻事实刺激强度的不同、受众反应程度的不同,受众情感反应的表现情状也会有所不同。有的新闻事实,似乎没有激起受众的情感反应,这并非刺激的接受对象被置于新闻事实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传播模式之外,而是刺激与反应微弱,人们未曾感受到罢了,不等于这种情况并不存在。有时,受众对于有的新闻事实信息不愿接触,或者接触中途自动中止,这本身就是情感反应,是一种与新闻媒体传播意图相悖的情感反应。
有一种情况尚需说明:霍夫曼(hoffman)指出,并非所有的刺激都能与情感的产生相联系。笔者认为,新闻事实作为单纯的刺激物时,其所引发的刺激与此不同,因为所有的新闻事实刺激均可包括在新闻事实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传播模式之内。理由是:其一,霍夫曼所说的“并非所有”的另外意思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引感反应,不能引发的情况则是极个别的。而新闻事实信息的刺激对象与霍去曼所说的不同,它不仅成千上万而且形形,个别现象在某个人或某些人身上发生但很难在大多数受众身上同时发生。其二,一些学者认为,刺激物“一定会引起主观的评价,同时产生一系列的相应的心理生理变化……即对刺激(情境)做出相应的反应”。(2)新闻事实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因而能引起受众评价并激感反应。即使受众对于新闻事实信息的评价表面看是中性的,如一母生了多胎、天上出现流星等,好像不会引起受众的情感反应。其实这类新闻事实信息的奇异性,正是新闻价值之所在,它可在受众兴趣层面引发其情感反应。可见,新闻事实刺激,总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反应。所以说,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是与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并存的。
(二)新闻情感信息与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同步进行
转贴于
如上所述,在新闻事实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传播模式中,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与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是并存的。那么,是否同步?
新闻事实,有时就是单纯的刺激物,并不一定都有内心体验意义上的“情感”与其相伴,但并不是说它就没有承载新闻情感信息意义上的信息。这是因为,在新闻事实刺激——受众情感反应这一动态过程中,受众的新闻情感反应,在没有新闻事实刺激的情况下是不可能产生的,因而新闻情感信息的产生是从新闻事实刺激开始、其传播是落脚于受众情感反应的。可以说它的传播,作为一种信息流动,贯穿于新闻事实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自始至终。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情感信息是附着于作为刺激物的新闻事实信息之上的,也是与其同步传播的。
除了新闻事实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传播模式外,还有以下将要叙述的新闻情感信息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传播模式与主持人、播音员情感信息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移情式传播模式。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在这两种模式中,新闻情感信息与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是否也同步?
新闻情感信息因其疏密浓淡的不同,受众的感受往往存在差异。感受强烈时可达狂热的、不能自控的程度,感受微弱时出现浑然不觉的状态。当受众感受到情感信息时,自身的情感会被激活,这就形成新闻情感信息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传播模式。央视对于殉职的好公安局长任长霞的报道中,有一个任长霞听取百姓诉说时擦眼泪的特写镜头,曾使千百万受众为之心动。央视10套“公益行动”栏目中的一系列节目就善于运用情感信息,因而均有很强的感染力。如2006年7月9日《生命为你而美丽》,报道了一位小学生被沸水严重烫伤后,进行手术抢救的前前后后。其中,其父的无奈与焦急,其母的痛不欲生与泪流满面,医护人员治疗的耐心、精细与认真,患者颤动的声音与眼神中对生命的憧憬,所有这些附着于新闻事实之上的情感信息,使受众动心、动容、动魂、动魄,并引发了受众的同情之心与救助行为。新闻事实是通过语言文字与声音图像,分别或同时作用于受众的。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主持人运用语言文字与声音图像时,其协的体态语言、类语言等非语言,能够临场产生新的情感信息。这种新产生的情感信息以感染的方式使受众发生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了主持人、播音员情感信息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移情式传播模式。当主持人、播音员站在新闻人物的角度,用满脸悲痛的表情、声泪俱下的腔调播发新闻人物的不幸遭遇时,受众也会因主持人、播音员这种情感的感染而感慨唏嘘,新闻事实所负载的情感信息经过播音员、主持人的情感融入而得到充予,并以充予后的状态流向了广大受众心底。
在情感信息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传播模式与主持人、播音员情感信息刺激——受众情感反应的移情式传播模式中,新闻媒体情感信息的刺激与受众情感性的反应,在时间与空间上没有间隔与错位现象,是直接进行与同时进行的。如果新闻情感信息以新闻事实信息为载体而产生刺激作用,受众情感性反应也跟着发生;如果前者的刺激中断,后者的情感反应也就中断了。因而情感反应与刺激也是相始相终的。有的人在信息传播中止之后,内心波澜仍然没在平息,则应视其为情感以情绪的方式延续而已。可见,在这两种刺激与反应模式中,新闻情感信息与承载它的新闻事实信息的传播,是同步的(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上述三种刺激与反应传播模式,不能作行为主义s-r模式的理解,因为情感信息的接受者不是被动的)。
三、对于“新闻”概念的尝试性界定意见
新闻传播概念范文3
[关键词]电视 民生新闻 概念 重新 定位
一、电视民生新闻概念列举
1、表现形式说
从表现形式上界定民生新闻是最具代表性的。赞成此种说法的人较多。“表现形式说”认为:“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2、新闻题材说
“新闻题材说”是从电视新闻的题材来界定其概念。其中又包括“软性表达说”和“社会新闻说”。“软性表达说”认为:民生新闻是从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大板块中各划出一部分合成的,内容上与社会新闻相近,表达上基调与一般的市民新闻或西方新闻界的“软新闻”类似,采取“软性表达”。而方永明则在《电视民生新闻兴起的背景分析》中说:“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3、城市范围说
“城市范围说”则是从受众对象和题材两方面来界定电视民生新闻的,认为“民生新闻是以城市居民为传播对象,以频道主要覆盖城市为报道范围。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题材。”
4、大众新闻说
“大众新闻说”认为“民生新闻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大众化新闻。”
5、节目形态说
目前较为有名的电视新闻类栏目,如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天津电视台的《都市报道60分》等都是以独立的栏目形态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节目形态说”认为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主体的新型电视新闻节目。
6、人文关怀说
“人文关怀说”是这样理解的,电视民生新闻是媒体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最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评说百姓关心的人和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播报反映百姓欲望、情感和意志的同时,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
7、价值取向说
“价值取向说”从电视新闻价值取向的视角看待这一概念。“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个关于新闻题材样式的专业性概念,毋宁说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其中,民生新闻的核心是媒介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是报道者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定位,并且这一定位决定了他们采取何种立场,选择什么事件以及运用何种形式进行报道。”
二、电视民生新闻概念阐释
以上七种概念界定均从不同角度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了定义,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合理或可取之处。但也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
“新闻题材说”从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失偏颇。从理论上看。无论是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它们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这方面讲它们便都属于民生新闻;从实践上说,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既有社会新闻,也有舆论监督,还有生活资讯,甚至时政新闻。反映的都是平民百姓日常状态下的衣食住行,所以用任何一种传统的新闻题材分类来概括都是片面和不合适的。因此,从报道题材上说,电视民生新闻很难成为一个独立内涵的电视新闻学概念。
“软性表达说”强调了表述色彩而忽略了内容规定性。“社会新闻说”对内容规定性的强调很有意义,但其分类界定却有待讨论。将民生新闻做这样的分类和界定,总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印象。既不易把握民生新闻的特性,同时又不容易与经济新闻、社会新闻区分开来。
早在2003年6月的《当代传播》中,那长春的《城市电视民生新闻浮出水面――兼论等栏目的题材意义和传播价值》一文便提出了“城市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此说将城市居民作为传播对象,将受众范围缩小,剥夺了农民的话语权,忽视了民生新闻中对农村新闻报道的缺失,这样有失新闻媒体的传播目的大众性。
“大众新闻说”用大众化新闻来诠释民生新闻并不是科学的界定,但却强调了本土特色还是值得肯定的。民生新闻根本的思想渊源是与中国传统的民本观念和近现代以及当代先进的民生观念密切联系的。民生新闻是当代的、中国的这一特殊时代特定空域的新闻观念。随着社会转型,民众的公共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媒体逐渐由“意识形态”范畴向“公共事务”范畴转化,民生新闻在此历史流变中脱颖而出。
“节目形态说”只抓住了节目形态的表面,而忽视了内容,有点本末倒置。本质上说。假使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电视新闻节目,只是加上了“民生”这一定语,但“民生”限定的是内容而非节目形态。从节目形态划分,电视民生新闻与新闻消息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也不能构成同一逻辑层次,不可能与新闻消息类节目、新闻评论类节目等并列成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
“人文关怀说”对传播者的立场和内容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但这种界定所叙述的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目的,而非概念。此说虽然指出了民生新闻的某些特性,但没有概括其本质特征,没有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应有的政治特色。
“价值取向说”更多的是从新闻媒介、新闻工作者实践活动上的价值取向上定义的,强调了电视媒体和媒体工作人员从民本的立场、观点出发,对民众生活进行报道。电视民生新闻的概念在此得到外延,电视民生新闻既可以是一个栏目。也可以只是一条新闻。从理论上,此说值得肯定;但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意义不大。并且,此说受传统的传者本位的新闻价值观影响较深。对民生新闻本质有所误读。
相比以上六种界定,个人比较赞同“表现形式说”,此说展现了民生新闻的思想渊源,叙述了民生新闻报道的角度和方式。更清晰的对“民生”二字做出简单明了的阐述。
三、电视民生新闻概念的新定位
《南京零距离》的创始人景志刚最早提出“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在他看来,民生新闻的生命力在于它体现了这个平民时代新闻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他将此归结为“平民视角、民本内容和民本取向”三个方面,即始终用平民化的眼光看待生活,以平民化的心态来体味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针对这些理论的累积以及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笔者觉得从传者和受众双方面加以考虑,并将此概念置于中国社会这一大环境更妥帖,姑且将其称作“综合说”――电视民生新闻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深入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电视媒体和工作人员以民本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具有历史新形态的新概念新闻。
“综合说”从内容、形态、政治特色等多方面对电视民生新闻进行了阐释:在报道内容上显示其民本特色:从形态上讲,电视民生新闻是一种新形态,而非一条新闻:从政治角度看,它符合历史潮流的变迁,与党的路线一致。“综合说”提取了“节目形态说”、“价值取向说”、“人文关怀说”和“大众新闻说”等的可取之处,弥补了“表达形式说”、“城市范围说”的不足,使电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更加明确、完整、清晰。
电视民生新闻的基本定位是“民生内容,民众视角,民本取向”。“综合说”以民众、民意、民间为关注重心,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在新闻宣传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并且通过电视这一视听媒体达到交流信息的目的,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监督功能和中介作用。
新闻传播概念范文4
一、接受美学概述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在联邦德国的一种美学思潮,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学教授尧斯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美学概念。这一概念主要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的,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受众所接受的审美需求。
接受美学方法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尧斯和伊泽尔,他们主张美学研究应该把焦点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范围、对作品所做出的反应程度、读者进行阅读作品的过程和读者自己所拥有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研究美学的过程中还应该要通过问答的方式以及同时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作品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这就要求能够把文学史从实证主义的死路中引出来,并要把审美经验方在历史和社会的条件下去考究。
接受美学方法论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这是由于接受美学拥有自己的特的理论基础。由于接受美学的理论家是反对19世纪的历史客观主义的,其主要是反对文学作品具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含义或意义。他们认为这种历史性质的研究是一种随着人们认识的增长而在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历史研究者同样不可避免的被历史条件所制约着,这一历史观是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基础。尧斯在研究接受美学的过程中把结构思想与历史思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他认为作品的结构是文学创作整个过程中更高级的结构,而接受是在作品的历史系列与公众态度系列之间的矛盾运动中产生的一种过程,在此构成中形成了审美。不仅如此,尧斯还引进了许多不同科学哲学家的概念与观点,并把这些概念及观点融入到接受美学的概念里,扩展了接受美学新的范畴,这便为接受美学划定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研究领域。
尧斯认为接受美学是研究读者对文学的接受与读者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比如说是像对待作家和其作品那样,要深入并系统地研究读者在有效的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要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尧斯并把这些观点的主要内容分了几个方面:第一,接受美学研究者现在逐渐注意到了一个过去一直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其美学价值是要通过阅读表现出来的。尧斯用接受美学表述这个事实,就是当一部作品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才能算是真正的被完成,才能够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其所具备的文学生命力。第二,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不是在被动的接受和反应,而读者是主动的能动的推动着文学创造,所以说读者的接受与反应也是推动文学创造,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第三,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一部作品所取得社会效果是积极还是消极,是热烈还是冷淡,都是由读者的阅读活动所决定的,同时也会取决于作品的性质。即使同一个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他每次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由此可以看到,文学的接受活动,不仅被作品性质的制约着,也受读者的制约。最后,接受美学研究者认为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产生的影响是由个人因素所决定的。受众自身的生活经历具有其特殊性,受众的艺术修养、个人气质、艺术趣味、教养及知识程度、家庭环境等影响着受众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和审美层次。
接受美学强调着受众的接受与受众的审美,其反对形而上学的研究文学艺术,而是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的接受效果,其在此基础上开拓了注重读者对作品的影响与作用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接受美学使人们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一些基本问题,可以说是对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个重要贡献,而其也在处在一个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
二、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随着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对新闻内容的审美表达,由于新闻的真实与美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美感是新闻真实的较高品位,因此受众在接受新闻内容时就把美感也作为新闻是否真实的一个评判标准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受众理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接受美学把读者作为了一部新闻作品的主体,因为无论任何的文本只有经过了读者的阅读才能成真正意义上的成品。接受美学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就是读者受众学,在接受美学中受众的地位超越了作者的地位,如果新闻作品没有读者进行阅读,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作品,所以说读者在新闻作品的创造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信息并不是由传播者单方面传播给受众的,而是由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进行一定的互动过程而完成传播活动的,并且受众也不是全盘的接受新闻信息的,而是有选择有目的的进行接受的。所以我们要用接受美学方法论去剖析受众心理与新闻传播原理。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功能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接受美学非常重视审美接受与交流,因为新闻传播本身就是建立在沟通与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的。新闻传播功能是新闻媒体功能的一种延伸,新闻媒体要满足不同受众群对新闻信息的不同需求,就要把不同的新闻信息加以区分,因此也就要求新闻传播功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与变通能力来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如果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场真实感、时效性、更加贴近受众的生活、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也更为丰富,这样带给受众更为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受众更多的愉悦感,受众就越能够快速且容易的接受新闻信息,这样新闻信息也就更加具备审美价值。以新闻受众的接受效果和审美趣味与需求为根本取向,是更好的发挥新闻传播活动的审美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写作理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接受美学方法论的理论观点,受众阅读理解新闻信息的过程中,新闻文本中的不同情节或词语都有可能引发出与读者自身相似的生活经验,因而引起读者对新闻本身的阅读期待。文学创作与读者及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其实都是一种双向性的关系,因为从整个活动的全过程来看,文学、新闻写作和文学、新闻反馈也是一种双向性的同构关系。无论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前期工作还是其活动过程甚至是其工作结束时,都不程度的受到受众接受程度、接受效果及受众审美需求、审美意向的制约和限制。在接受审美的理论原则中,新闻写作必须面对受众的期待视野,并以此为出发点,在艺术形式上讲求审美创造,使受众能够在接受新闻信息时获得审美愉悦。
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价值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新闻价值指的是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社会效益强烈的新闻,其新闻价值较大。社会效益小,其新闻价值就小。”①从接受美学理论上说,新闻价值实质上就是接受效果的问题,也就是说新闻事实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新闻价值受到读者对新闻传播信息的接受程度和接受效应的影响,受众的审美取向也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因素。
接受美学对新闻传播学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潜在且深刻的影响,新闻传播学对接受美学方法论的借鉴,使其在发展上拥有了更大的空间。
三、接受美学方法论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与意义
接受美学方法论主张新闻传播活动一定要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受众放在主置上,要走向读者受众的内心世界与审美取向,这就为新闻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指明了方向。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受众审美标准,就一定要注意到受众群体的差别,受众群体的不同层次,因为不同的受众拥有不同的“期待视界”,进而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拥有不同解读方式。受众对新闻传播的信息内容的接受与理解符合了接受审美的理论观点,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过程是一种意义上的能动的艺术审美再创造过程。
转贴于
由于受众自身的差异造成了许多不同点,比如受众个人心理结构有所不同那么受众对新闻传播信息的要求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受众对待人生的态度及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那么受众就会要求新闻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受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或信仰不同就会要求新闻传播信息的方式、结构、内容、取向略有不同等等。这些差异与不同表明受众自身会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对事物会有自己的观点,这样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会有不同的反应和理解。由于传播工具能够让受众产生某种全新的观念或思想,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现有的观念或思想,这样就改变了受众已存在的态度。由此,传播工具就在一定的范围内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文化规范,人们在看待某种事物时,就会受到传播工具在某范围内所树立的文化规范的影响。
接受美学认为新闻传播效果是有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新闻传播信息本身的美学内涵,一个是读者受众能动的接受程度。新闻传播信息的审美内涵就是新闻内容所产生的功能与效果,以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程度。接受美学还认为受众的能动作用决定着新闻传播信息的地位和价值,还决定着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与影响。
新闻传播概念范文5
有一种传播方式,它可以引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度;有一种传播方式,它可以把品牌内涵及优势更好地传递给消费者,增强品牌的美誉度;有一种传播方式,它可以营造品牌的强势销售氛围,增加品牌力,这种传播方式就是------新闻传播。
在当前企业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的过程当中,有一种被普遍使用的传播模式是软文传播,当很多商家认识到软文比硬广告在某些方面更具效果时,便把更大的力量投入到软文运作。但软文一样是广告,我认为,它只不过是广告的转型或延伸,当软文满天飞时,它便不再具有神奇的传播力量,更主要的,软文与广告一样,同样要花钱,要投入。
名人一年来的传播运用中,在传播领域,通过建立有效的媒体通路,运用了比软文更具杀伤力,效果更直接的传播方式就是新闻。新闻可以不花钱对企业及品牌进行传播,但为什么这种传播方式没有被更多的商家运用或运用得好呢?
很简单,新闻是需要门槛的,不是任何一种商业活动都能成为新闻的关注焦点,同时,新闻也是一把双刃剑,与软文相比,软文是企业自己写的,贴金贴银由企业自己说了算,而新闻是由记者写的,里面的不确定性即可以对企业产生正面影响,同时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这就是软文与新闻本质性的差别与难度所在。
事实上,名人在价格传播的这个链条上,有时真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很怕稍有不慎,给名人来一个负面报道。个中滋味,也绝非局外人所能体会与理解。
总体来说,名人一年来,通过价值链的新闻造势运动是成功的,基本上完成了名人的品牌突围过程与品牌美誉度的建立过程。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名人的会议室里得到印证。全国大小媒体,上到“中央”,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下到市县,都能看到对名人的正面报道,真正在全国形成了包围之势。
同时,在与名人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当中,不断通过新闻把名人的技术因素渗透到品牌内涵当中去进行传播,使名人的品牌内涵更加充实有力,不但没有对品牌造成不良影响,反而在某些层面上提升了名人品牌的科技含量与销售力量。
2:瓦解概念,后来居上
在PDA行业里,商务通创造了一个概念行销的神话:“手机、CALL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给了当时迷茫的市场、迷茫的行业、迷茫的消费者一个清晰的定位,并从此座上了行业老大的宝座……
在名人进行整合营销传播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传播难题就是来自商务通的概念行销的巨大压力。“商务通即PDA,PDA即商务通”的概念通吃的策略,曾一度使行业内的其它品牌无法接招,一筹莫展。
在这样的情况下,名人要想突出重围,从传播的角度来分析,第一件事不是接招,而是拆招,对商务通的概念行销模式进行拆解与分化,重新澄清事实,让消费者清楚地了解到PDA还有名人的存在。
在我们分析研究的过程当中,拆的第一招式就是瓦解商务通赖以成名的“手机、CALL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为此,名人在借用其资源的情况下,直接了当地给了商务通第一个闷棍,并直攻心脏,提出另一概念:“手机换了、呼机换了,掌上电脑也该换了”。事实证明,这种“以毒攻毒”的概念模式,让商务通一时很难接招。
公司推出了“呼机换了,手机换了,掌上电脑也该换了”的概念覆盖式的广告语后,同时还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未播先热的大好时机,请该剧主人公的扮演者李亚鹏担任新款“智能王”掌上电脑的形象代表。公司在李亚鹏走红前就聘请其担任企业的形象代言人,不但有效降低了费用,而且有效集中了“眼球”。同时,以“酷”来拆解与分化商务通的概念模式,让消费者重新认识了名人掌上电脑。
3:技术传播,建立口碑
消费者购买的杰出的产品,而不是杰出的营销策略,而杰出的产品来源于技术,所以在传播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把技术因素渗透到传播过程中,就非常重要了。
实际上,一年以来,名人价格传播的背后,一直都在宣传自己的技术优势,先是向全世界掌上电脑厂家下“战书”,宣传开打技术战;接下来就是技术跳高,价格跳水等,并通过新闻等形式,进行有效地传播,建立了广泛的口碑效应。
当然,技术传播也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比如名人掌上电脑的核心元器件微处理器的开发步伐,做到应用一代、储存一代、而补足后两者的利器就是技术。这是真正能够拿得出手进行传播的“硬货”,因为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来不得半点虚招假势。
再比如“智能王”独霸市场这么久,其本身也是一种有利的传播。一节七号电池的技术本身,就已经在无形之中积累了巨大的技术传播资产。
4:终端传播,连续统一
如果你的PDA操作不够方便,功能不够强大,耗电不够节省,甚至样子也不够酷,那么参加名人的“PDA换机大行动吧”!
终端形象的统一已经不必再说了,这里我想提的是,在终端方面,从传播的角度上来分析,一年以来,名人完成了“通路上的传播”。
所谓通路上的传播,就是指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在产品流通与终端展示的过程当中,巧妙地进行传播,达到宣传产品,拉动销售的目的。
6月份“普及风暴”以及后来的双剑行动,从另外一个解度上来分的,也可以看成是一次终端传播的具体表现形式,这里就不再阐述了,下面我想列举个案例,供参详。
第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8月份“换机大行动”开始,在终端上形成了强烈的包围传播之势。而所谓的换机大行动,主要内容是指所有旧呼机、电子辞典,包括其他品牌掌上电脑都可以在购买智能王和智能王+时折价150元。
其实,这次终端传播主要目的稳定现有消费群,同时把竞争对手的消费者拉到对名人掌上电脑的消费上来,这除了能够达到一定的销售力度以外,还可以扩大名人的技术品牌优势,再次把价格传播进行到底。
新闻传播概念范文6
一、体育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区别
(一)旧媒体、新媒体的概念
任何新与旧的概念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进行互换,新旧媒体也不例外。例如报纸刚出来的时候,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来说报纸就是新媒体。但是广播出现之后,报纸就成为了旧媒体。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旧媒体。
(二)新旧媒体的区别
新旧媒体组成不同:就当下时代来看,旧媒体是指以报纸(第一大媒体)、广播(第二大媒体)、电视(第三大媒体)为突出代表的三大媒体。当然,它也有所外延,比如书籍、户外广告牌、杂志等都属于旧媒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演变产生,既继承了旧媒体的优势与特点,也更加具有时效性和交互性。新媒体在美国连线杂志中被这样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充分说明了新媒体传播的主体不在仅仅是新闻媒体工作者,普通大众也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新旧媒体优劣势不同:首先,新媒体将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融合于一体,它自然继承了这些技术的优势。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更具有时效性,能够让受众参与到新闻传播中去,普通大众也能够制造新闻,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但是由于网络的交互性,新媒体的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与此相对应的传统媒体就不存在这一问题,传统媒体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南非世界杯为例,仅仅派出的一线记者就高达400多名,这就为世界杯的转播与记录创造了良好条件,严格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也让新闻信息较为真实,可信度较高。
二、新旧媒体融合对体育新闻传播的意义
(一)大众参与到体育新闻传播
借助微博、博客、空间等互联网平台,观众可以自己对新闻的看法和感受,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给观众造成一种双向交流的感觉。同时,随着新媒体的推广,更多的体育明星和体育教练也开始在新媒体上分享自己比赛的感受,把最为直接的、最为真实的感受传达给观众,而观众进行评论和转发,让观众感觉到自己身临在这场体育赛事中。最为重要的是,新媒体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观众能够对赛场中的“突发事件”进行报道,这也被社会戏称为“草根记者”,正是由于草根记者的出现,观众能够更全面的了解赛事情况。
(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娱乐化
新媒体出现后,体育新闻变得更具娱乐性。娱乐化是体育新闻传播的趋势所在,娱乐化的赛事新闻不仅增强了大众对体育新闻的兴趣,也会让一些原本不关注体育新闻的人喜欢上体育新闻。传统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大多集中于赛事情况的分析,赛况结果的反思,严肃的报道形式使报道缺乏趣味性。但是新媒体对体育新闻的报道已经远远不满足与此,在报道赛事的同时也会关注体育明星的花边新闻、绯闻女友等,这大大增强了体育新闻的可读性,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
(三)有助于媒体体育产业的发展
21世纪的体育产业被称之为朝阳产业,体育产业与十几个产业密切相关,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传媒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推动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同理,体育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体育新闻的可读性,这将大大提升媒体行业的发展。在新媒体出现后,体育新闻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体育,这也带给了媒体体育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传媒巨头都纷纷引进多媒体进行新闻传播,这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单一视听传播新闻模式,让多媒体的网络传播被大范围的推广开来。
三、新旧媒体融合下,体育新闻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闻传播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
体育新闻传播要实现时效性、便捷性、交互性就需要与现代化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数字化技术为体育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存储库,可以使海量的体育新闻能够被实时传播。现代通讯技术提升了体育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可以使各类体育新闻能够被迅速。网络技术可以使新闻真正实现一个人对其他人的传播,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的制造者,能够评论和新闻。
(二)观众成为主体,转变了单向传播模式
要想让体育新闻有更多的观众,促进体育新闻的发展,就要积极转变原来传统的单一传播新闻模式,让大众也能够参与到新闻讨论中来,利用多种平台,让大众能够对体育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让大众也有权利发表新闻,关注受众的精神需求。让消费者满意,这是任何一个商业社会都不能违背的真理,体育事业也如此,要满足大众的需要,让观众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转变单向传播模式。
(三)体育新闻传播渠道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