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伦理学的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伦理学的案例范文1
案例教学是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典型的管理事件或政策问题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指出面临的困难和可供选择的方案,但不给出明确的答案,由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它强调教师在精心选择并具体描述案例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早运用于法学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并在管理教育中得到普遍认可。在西方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已有近百年历史,比较成熟,并已建成世界三大案例研究中心(HaivajdvyFCCH)湘其他一些较为著名的案例资源库。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MBA教育时就比较全面地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将其大力推广。
案例教学在旅游管理专业有关课程中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它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以案例讲述、分析、讨论、评价为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旅游领域的实战技术,成为学以致用的人才。这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旅游管理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专业技能技巧,巩固专业思想,树立职业意识。但不能否认,案例教学在我国管理教育中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中,由于旅游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阶段,理论研究有很多滞后的领域,实际案例进入课堂教学有较多的局限,因而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表现出本土化特色的缺失,教师较多地采用国际上较为著名的案例进行教学,缺少针对性和适应性。对于这一局限,许多管理学者和教育专家已经提出明确的意见,即要加快案例教学的本土化发展。本文将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来探讨推进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的若干问题。
2.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含义
案例教学本土化主要指教学案例的本土化,即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源自本土、地方特色鲜明、符合国情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评价的对象。与之相对的概念是案例教学国际化,主要指在案例教学中借鉴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和良好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分析、讨论和评价的对象。国际化不是国外化,本土化也不是本地化、模仿化,二者实际上是案例教学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本土化是案例教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本国、本地的行业发展趋势并获得相应的专业技能。国际化是案例教学提升的重要手段。可以赋予学生国际视野,使其深入理解该行业的国际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案例教学的国际化正是以各具特色的本土化案例为基础的,对特定的国家而言,只有本土化发展成熟了才能促进本国教学案例进入国际间的交流,提高其教育教学资源的国际化竞争能力,同时也可提高有关企业、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意义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意义不仅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职业素质这一微观层面,还体现在传播企业管理思想,促进企业发展更为广泛的领域。就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突破案例教学国际化的局限
虽然案例教学国际化有突出的优势,在案例信息组织、问题设计等方面较为成熟,教师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也有利于学生把握国际上旅游管理方面的经典经验和教训,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案例教学本身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过多地依靠国际化的案例将会降低其实际效用。国际化案例中的社会背景不同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因此从该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思想、技能技巧未必符合中国企业的需要。以之为教学材料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与实际需要的脱节,学生从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有可能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水土不服。其次,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这是引导学生充分讨论的前提条件。而教师获取国际化案例有关背景资料的途径相对较少,这就局限了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同时学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知相对要肤浅一些,即使教师提供了相关信息资料,学生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在信息获取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信息的不对称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案例教学的质量。其三,案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因而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国际化的案例从采写到引入我国,再到进入课堂的周期偏长,案例资源更新缓慢,其中包含的教学信息时效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相应降低。其四,国际化案例冲击了本土企业进入课堂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了解本土企业的发展,而国际化案例所涉及的企业往往又与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环境相隔甚远,不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意识。
推进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可以突破国际化案例的局限。首先我国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的发展与转型为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背景学习专业知识,教学双方都能获得较为丰富的背景资料,学生对特定事件容易产生共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案例教学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国内代表性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有助于巩固学生职业意识,优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学生对旅游行业、旅游企业的适应能力。
3. 2挖掘我国旅游企业的潜力
我国现代旅游业起步晚、发展快,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这样的快速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典型案例,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经典的教训,正是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的良好切入点。发展案例教学本土化的基础和关键是案例教学资源的本土化。旅游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以客观的立场来采写、评析、讨论案例,提炼旅游企业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可以给企业的生存发展注入更多的智力因素,挖掘企业的潜力,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良好的建议和意见,进而形成旅游管理教育和旅游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 3促进我国旅游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案例资源是人类文化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案例教学的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条企业走向世界的全新道路,即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播的途径走向世界。各国经典成熟的案例可以通过有偿使用的方式在全球通用,这是目前全球各大案例研究中心通行的方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捷径。我国目前已有三大案例库研究中心,即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其中北京大学管理案例中心是欧洲案例信息中心(BCCH)的会员,其采写和收录的许多案例通过该中心向全球销售。加快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发展可以加速我国优秀的旅游管理案例的积累,让更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企业案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为国际市场了解我国旅游企业创造机会,也为我国旅游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当前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障碍
教学案例的选用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否选择本土教学案例也是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标志。尽管目前发展本土化案例的重要性已有目共睹,但除管理学科外其他专业的本土化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企业在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大变化,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但是由于案例教学理论研究和案例采写不足的局限,大量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旅游管理事件还没有纳入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中来,已经进入课堂的一部分旅游管理案例由于信息获取途径、采写水平的限制,多数还是初级案例的形式,案例的潜在价值还没有充分地发挥。
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需要教育界和企业界的联动,需要大量的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管理体系下,高校教师缺少走进企业调研、采写案例的动力,极大地局限了我国本土化案例的积累和推广。
5.推进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的建议
5.1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深入旅游企业采写案例
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旅游企业本土化的教学案例,但从数量和层次上看远远不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教学案例有使用周期,国外案例库的资源是滚动更新的,一个案例的寿命大约是2到3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成专门的旅游管理学科案例库,多数已有的本土案例是以教材或教参的形式出现,更新速度慢,与旅游企业的发展步伐不匹配,所以要加快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资源。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开发本土化教学案例资源的理想队伍。而成功的案例采写除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职业技能等实践知识,这都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企业进行充分地锻炼。有关教学单位和部门应该建立激励机制(如将案例采写和案例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将案例采写纳入科研工作考核体系等)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积极参与实际工作,利用专业理论知识来采写案例,提炼有关旅游企业的管理经验或教训。
案例采写往往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内部信息,还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教育部门、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应该为教师提供支持,积极牵头与企业沟通联系,协调教学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消除企业的顾虑,使企业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接受客观中立的调研,为教师采写高质量的案例扫清障碍。
5. 2建立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资源库
加大旅游管理案例采写和积累的力度可以保证本土化教学案例的来源,但真正持久地发展案例教学本土化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借鉴国际上管理教育案例库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参照我国目前管理学科案例本土化建设的成果,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资源开发应该及时建立案例资源库,将零散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集中管理,以便于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案例更新。案例资源库提供的是案例资源集中管理和使用的平台,通过商业运作机制,向各有关的教育教学单位和企业培训机构有偿提供适用的教学案例,所获的经济利益反过来又可以投入到案例采编收录工作中,以确保案例能够滚动更新,保证案例资源库的生命力和时效性、适用性。专业的案例资源库建设和发展也可以为案例的质量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旅游管理案例资源的教育价值。
5.3加强教师案例教学法的培训
案例教学过程是实现本土化案例资源价值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本土化进程中,强化对教师案例教学方法的培训是确保实现案例教学本土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其方法和技巧体现在课堂设计、课堂组织和教学评价反馈等多个环节中。案例教学方法培训应该使教师明确有关案例教学的下列内容:(1)案例教学的含义;(2)案例编写方法和选择标准;(3)教师导演角色和学生主演角色的定位;(4康例教学过程设计技巧;(5)案例展示介绍的方法;(6)课堂讨论的引导和组织方法;(7集例教学评价标准。上述培训内容应当融入高校的师资培训项目中,由有经验的案例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高校教师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案例教学的设计、组织过程也是教师综合知识能力的展示过程,除了方法上的培训以外,教师还应主动地加强与旅游行业的联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案例、学习案例。有望建立起来的旅游管理案例资源库的管理机构其实在商业运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作为案例教学的培训主体参与到案例教学方法的推广中来,通过教学方法培训和案例资源信息的培训来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发挥旅游管理本土化案例的价值。
关于伦理学的案例范文2
关键词:安全 团队 积极管理 理论联系实际
4.8万吨级的育明轮是最为先进、功能最齐全的远洋教学实习船。具有全球航行能力,在船实现生产和教学一体化,可一次容纳30名船员、8名教师和160学生进行海上实习。承担航运教学实习、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以及散货运输四大功能。
安全是船舶不变的主题,育明轮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教学实习船,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和上海海事大学在执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方面,制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文件和措施。公司要求,作为一线船舶的管理者,不但要不断提升自己管理能力,还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使广大船员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精细管理,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和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营,同时,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对船舶管理绩效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发现优势,顺势而为,清楚不足,提升自我,不断提高船舶管理水平。有五点要求:一是加强团队建设;二是要增强责任意识;三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四是要依规科学管理;五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公司安委会明确提出要确保学生在安全、和谐、稳定的环境下顺利完成实习。作为育明轮的管理者,须以此为指南,不断更新管理观念,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营,为学生创建安全、和谐和稳定的实习环境。在船安全管理和培训就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本人结合船舶实际情况,浅析船舶如何全面提升素质,科学管理好船舶,望各位领导指正。
1.将准军事化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育明轮的管理者,要有团队意识,要学会与团队每一个人的沟通,因为我们需要将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和上海海事大学的要求,以及自己想法和意图,清楚地告诉他们,让他们正确无误的执行。有效的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沟通的基本问题是心态,人最重要的就是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沟通障碍;沟通的基本原理是关心,当与别人意见相左时,应以你的表情、耐心、所言所行向他证明你是真诚的;沟通的基本要求是主动,主动的支援,主动地反馈。沟通的目的是管理,积极管理,将育明轮准军事化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世界著名的喜来登酒店的管理理念是:我们的团队就是我们的财富。育明轮的船员和在船的老师及学生就是一个团队。船舶管理者,必须统一思想,积极的进行人性化管理,绝不逃避,同时,应让师生团队参与到船舶管理,用心工作,用行动感召学生,创造和谐的实习环境。船员和师生的行为影响船舶的整体形象和安全运营,要激发师生同舟共济的责任意识,激励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共同维护船舶的安全生产。让他们感觉到自身是船舶的一份子。对于所有的事情,解决问题的想法没有唯一答案,只有更好的方法。没有指责,只有包容;没有抱怨,只有行动。
船长在船舶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一是确保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船的运行持续、有效。各部门能够严格执行QSMS体系的要求进行自检、自纠,所有缺陷已全部封闭;能够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能够认真落实、贯彻公司的各项指示,按时反馈公司下达的任务和要求。在部门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案例分析等活动,同时也加强对船员和学员的教育和QSMS体系的培训学习和演练,促使和增强船员和学员的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根据相关的QSMS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各部门按照QSMS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认真进行安全/应急设备维护保养、测试和检查,确认各种安全、应急、防污等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各种记录完整,符合QSMS体系要求。其次是,安全航行的监控与管理:驾驶台值班工作的指导和轮机值班人员的工作指导;三是,对教学部的监督与管理:根据海大教学实纲,了解教学部老师的态度和建议,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进行规范指导,对船员意识形态的进行规范与管理。
在如何提高教学部团队的积极性和管理意识方面,船舶和教学部应统一认识:在育明轮首先是管理好学生,落实准军事化管理措施,因为每一位老师和船员的言行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船舶领导必须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部工作,每天列席教学部老师的晨会,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从侧面了解老师团队和学生的动态和思想状况;二是及时将船舶的安全要求和动态信息转达给教学部,避免船舶信息的混乱;三是从正面引导各种突发事件的发展,并划定红线,将各种不良的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四是对于90后学生的管理,考虑到人数多,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船舶领导列席会议,可以形成管理共识。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天晨会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其实就是一种船舶和教学部老师之间有效沟通的方式,每天可以喝喝茶,聊聊天,目的是保证沟通和交流的顺畅,将管理理念运用于无行当中,共促使育明轮形成安全、和谐和稳定的环境。
2.将学生视作自己的小孩一样对待
这句话不是随口说说而已,而是育明轮所有船员和老师应担当的沉甸甸的责任。因为只有形成这样的意识和氛围,在育明轮工作的同志才不会有打酱油的思想。对船舶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生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绝不敷衍了事。“开拓进取,求实创新”这块树立在育明轮五楼大厅的牌匾,不仅仅是育明轮的船风和每一位在船学习和工作的人的目标,还是关注育明轮的所有人的殷切期望。
用心才会有回报,才能感动朝夕共同相处的学生、老师和朋友。为提升每一位船员的职业素质和素养,规范船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在每个月的安全活动会议(学生在船时,教学部主任和生活老师应参与),我们提出每一位船员和老师都应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共同协商处理船舶的安全管理问题。真正的“威信”不是强压出来的,而是用自己的可爱人格催生出来的。威信其实是“公”信,一个人真正公了,威信不树自立。
对于安全会形成的共识,要求全体船员和老师学生,能够按要求落实。船舶领导有效的执行安全会制度,并能够针对当前航次特点及季节性要求、公司文件等开展学习和培训,就部门内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分析学校和公司的相关要求和当前安全形势,各部门都能每月均有针对性地学习QSMS文件、公司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文件、通知、指示等;落实“防船舶碰撞、防泄漏”和“防火防爆、防台防汛专项检查”措施及防台,雾航设备检查,冬防设备检查,落实安全生产活动月的各项措施,落实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各项内容,抓好防台、防汛安全,加强设备管理,抓好安全检查工作,抓好防工伤、防污染、防火灾工作,学习QSMS有关安全的文件,提出、布置应对的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同时,注重加强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各部门安全活动日开展正常,效果良好。
家长将小孩送到育明轮实习,交给全体老师和船员管理,就是每一个老师和船员的责任。海大和公司信任我们,才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要认真努力地完成。为提高船员和老师的积极性,船舶领导不但要身体力行,而且,应不断地向船员和老师灌输这种思维:要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看待学生。
育明轮是以服务学生为天职,外人的迷惑,家人的不理解,在船船员的困惑等等所有问题都有了答案,有了行动的指南。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一切以学生教育培训为前提和中心。作为船舶管理者,应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乐观态度,做好每一次航次计划,站好每一个班岗,协调好每一件事,处理好每一个船舶事务,执行好每一个航次任务,通过科学管理船舶,确保了船舶安全运输生产。
3.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船舶生产实践中
船舶一致秉承上海海事大学和中海散货运输公司各级领导的指导,宣扬和开展有特色的带教文化,打造学习型船舶。如何将近160名学生的海上实习生活与船舶的安全生产相结合起来,每一名船员都是老师,都必须有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船舶领导和教学部采取督促和监督相结合方式进行沟通、了解和管理船舶正常生产生活。
船舶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严谨,管船专业文件的多样化,如:安全信息、海务通电、中海安检、公司内审、PSC检查汇总等等。通过船舶的积极引导,提供给在校学生一个良好的实习教学环境,以发展的、积极的观点,来看待新世纪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学习意识和服务意识。船舶通过与老师的讨论和探讨,提供资源,配合教学部,开展更深层次的航海教学模式,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观摩,跟班,实操,课题组训练,等等这些项目都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拓展思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航海人才而努力。
船舶组织干部船员在平时和工作中,经常有针对性的给学生上课,传播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的管理理念和船舶的先进管理文化。普通船员在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带部分学生工作。在船舶的正常生产工作中,通过组织学生观摩船舶抛起锚、靠离泊等船舶作业,船员和老师现场讲解,学生逐步了解船舶锚机和系泊设备,锚链的知识,制链器的作用等,通过组织学生攀爬船舶货舱,了解货舱结构与布局,了解装运货物的操作等。在船实习期间,学生们个个感慨,书本上的知识,终于落到实处,在实践中,真正了解了船舶。在组织学生跟班实习中,加强了学生对航海的认知,深化了对船舶日常工作的学习和理解。
育明轮始终洋溢着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船员们要带教好学生,必须自身本领过硬,同时,要有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每一位船员要做到言传身教,杜绝不良作风。为做到这一点,在船船员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操作技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船舶的生产活动中,如在培训学生前,各船员要先了解和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在船舶组织的学习、培训、实操时,各船员态度要求严肃认真;学生喜欢问为什么,船员要会回答,这样的学习环境,也倒逼船员们主动学习。这是一种在其他船舶很难感受到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受这种气氛的感染,各干部船员和普通船员都能很快就进入角色。对船舶管理者来说,一方面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同时,要抓紧督促各干部船员和普通船员抓紧时间了解各相关设备的性能,熟悉其操作,边干边学,并根据船舶的统一部署,参加船舶的各种应急培训,此外,船舶要有针对性地对船员们的一些操作技能技巧和一些错误的或平时大家不太会注意到的操作事项进行集体现场培训或个人培训。在各种培训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培训,良性循环,彼此受益,船员能在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有效提高:首先在意识上,让大家都体会到自己确实存在各种不足,真的有培训的必要,培养了大家“我要学”的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气氛;第二,对船舶设备的操作明显熟练,且是从原理上的理解上的熟练,而不仅仅是只会开关那种简单的熟练;第三,除了常用设备操作的熟练外,对非常用设备和安全防污设备和非主管设备也做到操作熟练;第四,使低一级职务人员对高一级职务职责、设备有了较好的了解,为日后就职高一级职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五,通过培训,加强船员对设备的了解和认识,维修保养更加到位,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船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操培训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益的,一方面,学习、培训提高了船员的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纠正一些以往习惯性的或由于不熟悉引起的错误的操作,减少失误,为船舶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再有就是通过个人的专业技能能力进而能有效地提高维修保养能力,所节省下的不少维修费、备件费等费用,直接产生效益。船舶是船员和学生最好的培训场所,实实在在,学而致用,立竿见影,不会枯燥,可以做到活学活用。当然,关键在于,船舶和教学部首先要培养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大家都重视,然后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项目,避虚求实,不要让人有学之无用的感觉,之后贯切实施。
通过扎扎实实的培训、学习,全体船员和学生各方面都将有所提高,对船舶安全生产局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船舶管理者应一如既往地做好船舶培训工作,并在日后将好经验好方法传播开去,让大家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得到提高,以期取得多赢的局面。
4.学为实用,将船舶正常营运管理与教学实习融为一体
如何运用管理的智慧和经验,将船舶正常营运与教学实习,妥善安排好。在实践中,船舶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将船舶正常营运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如海船员工有丰富的航海操作经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有爱船如家的感情,有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有海员朴实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航海事业不可缺少的一环。在船的上海海事大学的教学员工中有经验丰富的船长,轮机长,教授,留学的博士生,硕士生等在航海教学和掌握最新的航海信息方面和先进管理经验方面,有比船舶在职员工多得多的知识和资源的积累,以及高水平的理论知识。有很多方面都是我们在职船舶员工学习的榜样。
船舶结合热点问题和相关安全事故,积极开展船员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高船员与学生的服从意识和职业素养。如:载有475名乘客和船员的韩国籍客轮“SEWOL”在韩国西南部海域倾覆,随后沉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失踪的事故发生后。船员和学生通过手机上网看到消息,都对事故的发生感到震惊,对伤亡人员数量如此巨大,感到痛心。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船舶领导和教学部就根据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组织船员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确保船舶安全管理和船员及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和规范化。船舶十分重视交通部、海事局和公司的相关指示和要求,相继严格开展各种弃船、消防、救生演习,开展各种学习和对航行要求、航行计划制定和落实、船员实际船舶操作的培训和教育。船舶圆满的完成“三个一”工作(一次水上弃船演习、一次船员安全教育、一次船舶关键设备和结构的安全自查)的工作安排。
育明轮收到公司关于各种事故险情通报后,会立即组织船员和学生学习,并坚决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事故的发生前因后果进行分析并反思,结合船舶工作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职责检查和训练,并要求部门在日常工作安排中的开展学习活动。在学习中,甲板部船员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专题报告,对事故损害及所带来的严重影响感到痛心。因而结合本轮实际及各自岗位职责,着重强调增加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要求全体甲板部船员引以为戒,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防患于未然。以严谨的态度对船舶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进行强化学习与巩固提高。对机械设备和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安全情况进行了再次评估,力求通过合理的风险评估以及风险控制,来规避风险,将各类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育明轮较为特殊,船上除船员外还有实习学生及老师,安全问题尤为重要。甲板部船员除自身学习与贯彻有关专题通报文件精神外,还带领实习学生一同学习与重视安全问题,包括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与消除安全隐患的问题,确保学员在甲板实习期间的安全。对全体船员与在甲板实习学生进行了新一轮的安全责任落实及安全教育培训,全船人员应相互监督,积极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及风险。轮机部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学习,结合机舱的实际情况,对机舱机械设备和工作环境的风险点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患于未然.机舱内温度较高,噪音大,工作环境恶劣,对事故险情和安全隐患需采取严密防范措施,并执行到位。考虑到机舱管路密集,机械多,空间狭窄,稍不注意就会碰头,轮机部要求船员和上船的实习学生,下机舱必须戴安全帽。发现易碰头风险点,及时采取措施如加装防撞胶垫;要求在机舱时必须穿防滑工作鞋,发现油迹及时清除;机舱梯道比较陡,上下梯道时必须至少一只手抓紧栏杆。平时注意检查栏杆紧固情况,发现螺丝松动,及时收紧;主辅机燃用高粘度燃油,需加温到120℃以上使用,并有蒸汽伴行管,温度较高,稍不留神就会被烫伤。要求船员和实习学生工作时戴好手套,袖口扎紧,避免皮肤在外。高温管系检查包扎隔热材料,并检查没有松动,张贴警示标志;进入封闭舱室,要严格按“进入封闭舱室检查表”进行检查,提前通风,至少2人联系配合,熟悉防窒息等急救措施;维修电气或机械设备时,必须确认已切断电源,挂上维修警示牌并固定好电气配电箱和操作点,放置绝缘垫,保持绝缘垫清洁干燥;每天的工前会上,对每项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并落实到位。
5.促成船舶形成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
作为育明轮的船舶管理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船舶管理必须不断创新,要促成船舶形成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持久的学习环境。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不断创新,从而让思想与时俱进。不同时期,船员和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模式,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船舶对于船员和学员的管理也必须有创新精神。船舶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各船员的主观能动性,将船员和学员融入到船舶安全生产生活当中,使大家都能愉悦地工作和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就是让每一位船员和学员有家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我们知道,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每天都以千万计的信息在迅速而广泛地流通着,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件都可能在瞬间传遍世界。宣扬学生和船员中好的风气和作风,引导船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安全氛围。规范船员和学生的言行举止,杜绝不良的作风和作息,积极引导船员和学员创先争优。创先争优,顾名思义,就是能把大事小事做好,把实事做实,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带领整个团队争优秀、当先锋、作表率。创先争优的过程,首先是每一个个体的争创过程。每个人都争着做好、做细、做优,把“争”和“创”的过程演化成为从个人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日常工作中,以自身争创的实际行动去谋求他人的认同,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去争创一流,奋力赶超,把集体打造成为一直不断前行的团队。
育明轮文化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和必须。每一批学生上船,船舶鼓励和主动参与和教学部一起开展的丰富多样的文娱节目,如歌唱大赛,船员与学生的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下棋比赛等,有兴趣的船员和学生还进行游戏联网赛。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航海技能比赛如撇缆绳、打绳结等比赛。船员曾特意邀请海大尤庆华教授就船舶文化建设做主题演讲,尤教授从理论的高度和层次,将实习文化和船舶文化相结合,阐述了海洋文化的渊源和发展,现代海洋文化的发展等方面,船员们受益匪浅。船员们深刻认识到海洋是人类的摇篮,也是航海文化的源泉。国家必须成为海洋综合力量强国,就是要最有效地利用世界大洋的能力。我们海员作为其中一份子,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的观念和知识,才能成为维护海洋的生力军。
育明轮要以“全面提升素质,科学管理船舶”为己任,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船舶”为目标,积极开展船舶安全管理文化教育,吸收各船员好的创意,成功地将一种促进船舶安全生产、宣扬船员和谐共处的船舶文化氛围展现在所有船员和海大学生面前,同时,也鼓舞和坚定了各岗位船员积极要求上进的信念,鞭策着船舶领导团结一致,安全管理的前进动力,逐步形成了“同舟共济,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谐并进”的船舶精神。
育明轮必将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指导和支持下完善船舶管理,加强安全教育,规范船员操作,做好船舶管理和规范学生实习工作,同时,加强船员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使育明轮的教学实习和船舶的安全营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促育明轮的安全管理工作有质的提升。育明轮全体船员必将尽职尽责,恪尽职守,在生活和工作之中更进一步提升安全警戒意识,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保障船舶安全营运,杜绝事故的发生。始终将船舶的安全营运作为首要目标,全体船舶同仁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6.结语
“育明”轮作为中国未来航海家的摇篮,由上海海事大学投资建造和中海散运管理运营的世界上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的远洋教学实习船,兼顾了安全管理、教学培训和运营生产三大块。船舶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在船每批次实习学生、教职员工和船员近198人如此巨大的安全压力,打造安全和谐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对船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伦理学的案例范文3
论文关健词:问题学生 问题归因 档案 教育策略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关于问题学生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问题学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较差,不遵守纪律,具有许多不良习惯和缺陷的学生。(2)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3)所谓问题学生是指有学习障碍有不良行为或者心理发展不健康的学生。(4)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将其定义为品行障碍学生。他们在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达不到班集体或者学校群体的要求,达不到课程标准现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标准和纪律、侵犯他人或者公共利益的行为。(5)问题学生并非指那些已经构成犯罪或者精神上已经发生了严重疾病的学生,而是指那些品德行为偏常,不思进取甚至于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6)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问题学生是指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自我心理因素和外在条件的影响,性格发生偏差,情感意志和思维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
上述六种定义,尽管认识的角度不同,但有两点共识:一是“问题”是指偏离常态的行为或表现;二是“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综合上述种种观点,可以界定“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但是“问题”具有普遍性,多数学生的问题,只要他本人意识到就能通过自我矫正,得到较好的解决。而“问题学生”是意识不到自己有问题,同时意识到了而又无力解决,等待他人的帮助。
二、问题学生的类型
按照心理学家赫伯特·奎伊提出的七个行为纬度划分的特征,我们可以把问题学生归结为两大类型。一是行为障碍,表现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负责任,不服从和人际关系恶劣等等。二是情绪问题,表现为恐惧和害怕、抑郁等。由此,问题学生可划分为行为障碍型的问题学生和情绪问题型的学生。
如果从问题所在领域的角度出发,又可以将问题分为下列四类:
(一)品行不端型。这类学生养成了横行霸道、好逸恶劳等恶习,在校内常常滋事,欺凌他人,不服管教。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大,但转化难度很大。
(二)纪律松散型。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智力正常,有的甚至还特别聪明,但学习积极性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差,对自己要求不严,纪律意识淡薄。
(三)学习困难型。这类学生在问题学生中所占比例也不小,约占10%左右。他们从人学开始成绩就一直较差,不但基础薄弱,而且无自学能力,对专业知识学习丧失信心。
(四)全面后进型。这类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他们在品行、纪律、学习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往往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综合上述分类,同时根据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我们又可以把问题学生分为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三类。如学习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厌学,经常不做作业,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马虎,成绩较差等;行为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多动症、攻击性行为、贪占小便宜、经常迟到、顶撞教师、说谎、离家出走、抽烟酗酒等;心理问题类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有早恋、痴迷网吧、自残、孤独、不合群、自卑、考试焦虑等等。
三、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理论,问题学生的形成,不外乎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外因条件包括社会、家庭、学校三个要素。内因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用表表示如下:
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还有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学校方面的教育因素影响,一是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影响;二是一些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偏低,只教书不教人,造成学生问题的产生;三是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厌学。家庭因素主要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对,只爱不管;二是父母文化背景不一,如思想愚昧,谈吐粗野,生活方式不良等;三是家庭结构使然,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使学生失去家庭温暖等等。自身的原因主要是不成熟,自我约束力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来的干扰和诱惑等等。
四、问题学生的档案设计
依照学习、行为、心理三个方面的“问题”,以系部管理为主,排查问题学生,建立问题学生“个人档案”。学习问题由任课老师提供,行为和心理问题由班主任老师提供。偶发事件、平时表现、阶段性考核都要求及时做好记录。
学生的“自我鉴定表”设计如下:
五、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就问题学生的转化而言,有两个原则,一是情境性,二是技术性。所谓情境性,即注意方法选择的情境性。转化方法因问题解决的需要而产生,因此对方法的选择总是要考虑具体情境。有时一种情境需要兼用多种方法,有时一种方法可以支持多种情境,各种情形不一而足。这就要求在选择方法时,既要灵活又要有针对性,更要充分考虑情境中的具体人物关系、人事关系、人际关系。二是方法使用的技术性。这种技术性主要体现在:转化方法要指向特定的目标,转化方法的使用需要把握一定的时机、分寸、火候或者尺度,唯有如此,所选择的方法才具有可操作性。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暗示法。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行为主体借助语言、手势、面部表情、动作或者其他信号和暗号,含蓄、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理解或者期待,以对其心理、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暗示包括他人暗示、自我暗示和环境暗示。
(二)榜样示范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展示典型人物或事件的教育价值或者成长教训,从而实现对问题学生正面引导的一种方法。典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种典型最好从学生的身边寻找,这样的典型可亲、可信、可学。
(三)事例指导法。这种方法是结合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具体事例,通过事例的起因、情境、情节、后果、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达成对个案问题的归因,进而具体指导问题学生找到科学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
关于伦理学的案例范文4
关键词: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C923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世界总数四分之一的人口数量,并且人口数量依然持续增长,管理好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是计划生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随着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也面临着工作方式的转化,由传统的管理方法向“高、新、严、准”的科学方式转变。探索科学管理新思维,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对更好的服务政府决策以及提高社会管理工作水平有突出的作用。高效利用档案,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效率和服务,在工作中发挥人的主动性是当前工作中的关键[1]。
一、当前存在问题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对档案管理认识不足、档案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管理意识缺乏、农村人口流动性大等等,这些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都影响了人口和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的效率,严重制约了政府工作的开展,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1.1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人口流动量的增大,给人口与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且在管理工作方面,管理者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足。在这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人口与计生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中不能全神贯注、尽职尽责的对待本职工作,忽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导致计生档案的管理工作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出现在民众,老百姓对计生工作往往存在偏见,他们认为计生档案不能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实质性帮助,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抵情绪,不配合相关人员的工作,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妨碍。
1.2 人员流动性
人员流动性大是人口与计生档案工作的管理工作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急剧增大,各地用人单位用工模式逐步完善,刺激了劳工人员的流动,剩余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大城市,同时人才的交流更加频繁,人口的分散性给人口与计生档案的统计和管理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2]。此外在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人由于工作调动、职位升迁等原因,使管理工作不流畅,存在着交接不清晰、档案的缺失、资料分管不清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人口和计生档案管理中经常出现纰漏,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1.3管理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
此外,人口与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也制约着管理工作的开展。由于工作性质繁琐、信息量大、管理方式不合理等原因,当前我国的人口与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一直都处于一个无序、不规范、放任自流的状态。基层工作人员在档案业务素质、档案意识等方面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管理者大都缺乏过硬的业务能力,对保管技术的专业知识也了解过少,很多从业者都是跨专业从事工作,因此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再者各级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部分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出现各部门推诿责任,出现工作的“真空区”。
1.4管理设备的陈旧
多数基层部门硬件设备上存在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保管条件简陋,没有升级保管设备,对档案库缺乏保护性措施。国家规定:国家、省、市级人口计生档案都应配备齐全的管理设备,并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和规章制度,目前县级档案室仍然存在着设备陈旧、档案室空间狭小、档案堆积、办公用品不合格等问题,造成档案的污损、遗失等严重后果。
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管理现代化
2.1 转变观念
档案工作人员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以往的工作观念,要从保管人员转为管理者,主动学习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和手段,增强信息分析能力和捕捉能力,从繁琐复杂的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简化信息量。并把提炼信息总结归纳,传递到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中,服务于政府决策,由保管人员转变为知识提供者和决策咨询者。相关领导也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给档案管理提供更多的工作支持,监督整治工作中出现的纰漏,杜绝人为错误的发生。
2.2 更新档案管理流程
档案管理工作是复杂繁琐的工程,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避免在人口计生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出现过多的资源浪费,就需要规范计生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方案[3],让计生档案管理工作保持有序、健康的发展。简化更新原有的工作流程,对管理流程进行重组,在工作流程设计环节中融入隐形知识,并使隐形知识显性化,在这过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参与者应该定义流程中与档案相关的基本概念,对档案的保存、流转、鉴定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流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2.3重视流动人员管理
流动人员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因此要重视流动人员管理,加强分散人员的统计归档工作。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流动人员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群体,因此必须重视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一方面,档案管理从业人员要对自己负责地区的流动人员进行详细的统计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流动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针对流动人员,成立专门的下属职能部门,统筹负责人口的管理,对流动人口的数量、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设立相关的资料库,为以后工作和决策提供咨询。管理人员要走入基层,定时走访调查,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透彻地分析问题的原因,以确保搜集信息准确及时。
2.4 加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网络系统化建设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强计生档案管理工作网络系统化建设可以节省了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计生档案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把计生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需要实现计生档案工作管理系统网络化[4]。实现网络系统化,能够有效地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不但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更好地起到资料的交流和共享作用。这个网络既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体系,同时也是计划生育档案收集、管理的系统体系,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可以实现更好的信息搜集和资源共享,同时也能更好的对计生档案工作进行分配和部署,把计生档案管理网络系统作为日常建档工作的重要依据,能够促使计生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三、总结
总之,人口和计划生育档案工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有重要的作用,是计划生育工作和人员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民生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国家的决策起到引导和咨询作用。因此,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该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彻底转变观念,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精简工作流程,利用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应给予必要的投入,解决所需经费,为科学管理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参考文献:
[1] 柳临.论提升人口计生档案管理水平与发挥档案作用.社科论坛,2012年3月.
[2] 潘真、何晓君、杨素红.浅谈如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探讨,2013年3月.
关于伦理学的案例范文5
论文摘要:加强学生团队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管理学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灌输和渗透效果明显,比直接的、正面的、枯燥的职业价值观说教方式效果好得多。主要探讨在小组协作法中进行合作精神职业价值观的培养方法。
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的内部标准,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在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别强调要加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学生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思想和选择,就决定着今后拥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己经意识到拥有更多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更多地得到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也可以满足自身的个人需求。但还有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价值观向“自我”倾斜,一味地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在思想上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把个人位置摆到最前面,忽视自己是属于社会的,抛弃了职业价值观的社会协作和团队精神。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团队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管理学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灌输和渗透效果明显,比直接的、正面的、枯燥的职业价值观说教方式效果好得多。对于还未走向社会,职业价值观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职业价值观的灌输和渗透,可以巧妙地避开学生心理上的逆反情绪,做到说教自然,不露痕迹,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要讲授的课堂内容与管理案例、小组协作的教学方法株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来完善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己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有诸多优点的教学方法,用在日常的讲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协作的方法。我国台湾学者林生傅在论及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时,直接将合作学习称之为合作教学,他指出:“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团体的荣辱。”这种方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职业以及职业价值观的要求,增强案例的针对性,选择恰当的、有深远教育意义的、又暗藏幽默的案例至关重要。小组协作的案例教学法是快乐的,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过程将所要传递的思想表达充分,学生接受起来也就轻而易举。
在此举一例说明小组协作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笔者在讲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时,精选管理十大哲学故事中的一个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有7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阉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3人的分粥委员会及4人的评选委员会,每次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大家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故事没讲到最后,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成一片,但问题同时出现了:故事本身给人们什么启示呢?用这个很笼统的问题来提问,目的是不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个框架内,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形成发散性思维,出现创新性的问题和意见。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笔者将班内50人分成7个小组分别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可委托一名成员做小组秘书,负责记录每位成员的意见和思想,当小组成员意见和思想有分歧时,可积极协调,并且将小组成员的不同意见拿出,进行新一轮讨论。结合头脑风暴法,鼓励成员创造性思维,最后总结出本小组的意见,并在班内小组间进行交流。当小组的意见和思想形成后,这份意见总结己经代表小组成员每个人的思想,其是否有深度和广度,是否有代表性,己经充分体现为小组自身形象。经过小组讨论后,案例本身已经引发出无数的问题,比如:同样是7个人,为何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呢?组建一个团队,如何建造组织文化?应该是学习型的,还是创新型的,还是竞争型的?在企业是经验重要还是创新重要?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能多长时间不过时?……无数的问题后面隐藏着无数的思想,在对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企业文化中软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还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价值观受到深刻的教育。
这种小组协作学习在职业价值观教育方面起到5大积极作用。
1)小组内各成员积极配合,相互依赖。在讲解西安杨森企业文化中,笔者重点给学生分享“大雁的启示”:当每只雁展翅高飞时,都为后面的队友提供了向上之风;当某只雁离队时,它立即感受到孤独飞行的困难和阻力,它会立即飞回队伍,善用前面提供的向上之风继续前进。
启示:分享团队默契的人,善于帮助别人,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能更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因为他俪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携手前进。
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时,小组成员有着一种共同的认识,即认识到做对组内成员有益的事或提出对大家有意的想法对全组也有益,做对组内成员有损的事或提出对案例毫无干系的思想和问题对全组也有损。小组成为组员的利益及学习共同体,组员需要在几次案例讨论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荣辱与共”的意识。提高小组积极的相互依赖方法有很多,在小组内可形成积极的目标相互依赖、积极的奖励相互依赖、积极的角色相互依赖、积极的资源相互依赖等多方面的相互依赖,这样学生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就能意识到团队对个人的重要性,而不会只是一味地崇拜个人英雄主义。
2)组员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沟通。为了完成整体任务,实现共同目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等对彼此会有很大的帮助。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沟通有以下主要特点:小组成员间相互提供有效帮助、支援;共享所需的学习资料并有效地加工这些资料:用挑剔的眼光审视彼此的结论和推理过程;提供反馈以改进日后工作。在沟通的过程中创建高效的沟通渠道,创建通畅、透明、多向、经常性的信息交流机制,创造一种小组成员无话不谈的沟通环境。
3)每个人均为责任体。小组成员需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完成分配的任务,为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使每一名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通常应注意几个方面:保持小组的小规模,最好介于3~7名组员间,如果人员过多,可能会使部分组员出现消极态度;在最后案例分析总结时对组员进行口头答问、情景测试、思想形成文字等个体评价;每组选派一名“检查员”或教师自己进行制度化的观察和记录。只有做到以上几方面,每位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在小组内既是小组成员,又是小组的主人。
4)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小组协作既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教学的目的,它可以表述为“通过合作,在协作中,为了协作”教学活动。与竞争学习和个人学习相比,只有协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把同学当成学习的一种资源,而其他2种学习方式则把他人当做学习的敌人或无关者。小组协作学习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技能。为了实现小组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应具备有效合作的技能: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建设性地解决矛盾与冲突等。要鼓励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应用这些技能,建立合作规则。合作是要学会高效沟通和倾听,这也是学生走上社会要具备的职业价值观之一。学会把“我听大家说”这一美好品德长久使用,真正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才能体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和合作。
关于伦理学的案例范文6
[关键词]分组讨论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实践教学互相学习
在“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分组讨论及协作开发和应用网络安全与管理软件资源,以“开发和编程”为导向,开展以自主学习根据算法进行编码为前提,以相互交流为形式,以培养进行网络安全与管理方面的编码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是对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分组讨论”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小群体内自己阅读、讨论、争论, 使学生之间有一互动链, 使小群体内建立学生之间互相答疑, 互相提问, 互教互学的联系, 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能。通过“做中学”唤醒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发展学生的主观探索能力,促进学生探索知识能力。
一、分组讨论教学的设计
1.分组讨论教学的理论基础
所谓“分组讨论”教学法, 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自讲、以讨论为主的一种教法。“分组讨论”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以往的教学只引导学生遵循同一标准、同一途径、同一模式, 以求达到同一目标。这种方法, 在教育心理学上叫做“求同式”, 或者叫“集中式”, 如果标准是同一的, 那只能按学生的平均程度进行“同步” 的讲授, 根本做不到因材施教, 更谈不到创造性的能力培养。(2)教学相互作用论。在学生集体学习和讨论中; 每一个学生既是主体, 又是客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目的能否达到, 最终取决于这个主体内的相互作用。传统的网络安全教学中同样存在这两个问题, 分组讨论教学法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主体只能是学生, 工作的焦点必须放在学生身上, 强调个性化教学的新观念。教师每节课给出的网络安全与管理方面的编程问题或提问是提供给学生自选营养配餐、是设疑, 教师除了提问、设疑外, 还要有服务意识, 既服务于学生集体, 也服务于学生个体。
2.案例教学模型构建
在准备进行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教学前,建议随机抽取学生,召开一次简短的由老师组织的学生座谈会,以达到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在进行分组时,在自由选择同伴的基础上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即每个讨论组安置几个文化成绩好或安置几个协调能力较好的积极分子,尽量是分组合理,形成大家参与、大家讨论的良好氛围。
①精心选择与设计高质量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是分组讨论教学法的基础,要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并取得实效,就应该广泛收集适应教学和有现实应用的高质量的实验内容。内容的设计要让学生感觉单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完成,必须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才能高质量的完成,同时又要能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较好地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每一个实验内容在呈现之前要根据学生对象不同加以适当裁剪。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和探索创新精神。
③分组讨论教学法在进行分组时,分的组一般由6―7位同学组成比较合适,并且选出一位有组织能力的同学担任组长。同时必须注意分组讨论教学法,因组内学生多,学生相对自由,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上应加强,如勤走动,及时掌握各组学生讨论问题的进展情况,学生讨论出错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纠正,起到对实验过程的检查、监督作用。
④学生遇上难解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提示,使学生继续讨论下去,尽量避免冷场的情况。
⑤在小组讨论时, 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发言。每次讨论时都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先发言。他们把容易说的先说出来, 这样就能体会到成功, 从而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交流中, 不少同学都能说出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
⑥对每个实验内容都要进行结合各小组讨论情况综合打分。如讨论积极性、每个人参与程度、主讲人的表现能力,分组讨论的分数作为平时分, 平时不再另做作。
二、分组讨论教学法的实施
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合理安排,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这种“实践性”教学看起来比较容易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实施教学。下面以“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课程为例,分析分组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当进行防火墙配置这一实验内容时,如果直接讲解ACL(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包过滤放火墙的工作原理,难以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因为相关内容枯燥,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利用分组讨论教学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学生先动手操作。教师不直接讲解课程相关知识点和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动手与教师同步进行计算机的操作,指导学生用packetracer工具软件,配置ACL限制远程登录到路由器的主机、ACL的路由器的过滤和ACL禁止特点的协议端口通讯。
2.教师布置任务。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学会使用packetracer工具软件,通过观察和思考如何配置ACL限制远程登录到路由器的主机、ACL的路由器的过滤和ACL禁止特点的协议端口通讯。
3.组织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认知表达出来,在小组中取得一致意见。这个环节可以抵消好坏学生的差距,理解能力强的好学生可以带动对问题探索能力稍差的学生,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沟通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4.提问小组成员。让每个成员回答一个任务中的小问题,如果有学生回答不出来,可以向小组内其它成员求助,此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不管学生回答的准确与否都应该予以引导和鼓励。
5.教师归纳总结和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把所有知识点讲解一遍,并且适当进行点评,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从学生明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渴望己久的知识得到充实的那种满足感。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在整个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合理利用分组讨论教学方法,设计趣味性强的实验内容来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索。
三、分组讨论教学法在网络安全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取得成功的总结
分组讨论教学通过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具独立性地思考、感受和行动;通过在小组中协同工作,促进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通过释放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出学生创造力。分组教学无疑是四种教学形式(全班、个人、伙伴、小组)中最有利于学生独立性、协同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但同时也是应用难度最大的。要取得分组讨论教学形式的成功,必须做到:
1.教师要事先就传授给学生小组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如何开展协作的能力;
2.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独立工作,以分组讨论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比全班教学或者个人或伙伴教学形式更适合;
3.教师和学生要为适应分组讨论教学形式,要积极尝试教与学行为模式的转变。
4.分组讨论的分数作为平时分,公平合理地综合学生情况进行评价。每个学生的平时分能够反映参与分组讨论以及主讲人表现等的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海龙,谷慧娟.案例教学法在网络安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3).
[2]李倩.分组教学形式的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2011(1).
[3]王俊奇.体育史课堂“分组讨论”教学模式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