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文1

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各种方便,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相对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类大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该课程的教学。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课程教学经验,针对教学设计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分析、课程教学系统设计和课程评价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和探索。

1.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师为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一种手段,是对所授教学内容如何传递给学习者的整个过程的一种设计。教学系统设计包含了多个教学要素,教师需要详细考虑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教师和学习者以及教学环境的联系,通过运用教育理论、系统理论并探讨教学系统中的各个教学要素,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根据课程和教学大纲制定好相应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进行相应的学习特征分析,再根据教学目标进一步确定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最后通过对教学整个过程的评价,完成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分析。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学习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课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学习到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把学到的网络知识迁移到其他课程中去,成为其他课程的前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能够培养学习者本身的网络素养,把计算机网络当成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该课程着重培养学习者在TCP/IP协议以及局域网中的实践问题的动手能力,能够搭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网络环境,并具备相应的对于新技术的自学能力。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课程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为:(1)以计算机网络理论为基础,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大纲的相应的教学要求。(2)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应用不断涌现,积极地把计算机网络的新技术、新理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拓展学习者的视野。(3)以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思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积极为学生创建“情境”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系统过程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包括4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教师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时重复考虑到这4个步骤以及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点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活动中,应首先调查、了解学生整体的网络素养水平,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通过调查问卷、征答等方式来了解。该课程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讲授,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已经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和相应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课,也有了相当丰富的上网经历,已经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有了一个表面层次的认识,对于年轻人,计算机网络本身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也使学习者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一种探索的向往。

由于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所以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相对较高,学习者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进行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包括网络技术架构以及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程序开发技术进行网络程序开发。为了使学生工作后能够较好地运用网络技术,笔者认为网络技术的实践应用应该适当扩展,课程应该延伸至园区网搭建、常见的诸如HTTP,DHCP,FTP,SNMP等网络服务架构、网络程序开发等内容上。

该课程内容和其他专业课程联系紧密,且地位重要,在教学设计时,既要考虑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情景教学和协作教学积极创建相应的环境。教学活动重点包括:从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来构建网络知识体系结构,向学习者明确教学和学习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设计各种学习情境,激发学习者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兴趣,并使其热情长时间保留;积极营造可视化感官刺激的情景,比如网络设备实物展示,网络实验室配置交换机路由器设备,参观学校网络数据中心,对学生产生感观上的刺激,取得并维持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关注;运用网络媒体和材料等学习素材进行多方位加工,并适度应用计算机网络作为教学手段;“任务驱动”式课程教学,教学环节需安排学习者任务,学习者通过分组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对分组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应放在TCP/IP协议的理解和应用上。TCP/IP协议是一切网络设备和网络终端互联的基础和标准,不管将来学习者从事网络架构还是网络开发都离不开对TCP\IP协议的深入理解。而教学的难点这应该放在TCP上,这部分内容是网络可靠传输的基础,涉及的内容和概念较多,比较不容易理解,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考虑通过动画展示和WIRESHARK软件抓包分析来完成整个内容的讲授,通过抓包的操作,学习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TCP的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增加学习者对协议的理解。

4.《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分析

课程良好的评价机制将持续不断地优化教学过程,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评价机制分成2种:一种是形成性评价,一种是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两者都是该课程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手段。

为了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积极地与学习者互动,这样才能及时获取反馈,进而调整教学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过程后,要求学习者分组协作完成实验报告即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教师通过对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习者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完成都要对学习者进行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习者掌握的程度,也可以评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笔者认为课程的考核不限于试卷作答,可以尝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让学习者完成有关的计算机网络的预设问题来考查学习者对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程度。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文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93-4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十分实用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学科,包含了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等几方面的专业知识。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我国信息化的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工程师、网络设备工程师等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并且逐年增加。在我国就业市场上,计算机网络人才远远供不应求。因此,针对计算机网络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全身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关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不仅包括专业理论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实践操作。理论结合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同时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了解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才是现在我国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当务之急。

1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以至于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遇到不少的困难和麻烦。各类问题纷纷涌现,影响着学员们的学习和发挥,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计算机网络教学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多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尚没有得到全新的改观,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性和操作性,为授课而授课,注重记忆却不注重理解。为数不多的上机操作课也不重视全面性和系统性,更不用谈创新性了。面对实际问题,学生们自是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学习无法和实践结合,无法学以致用,学生遗忘速度也随之加快,严重影响力教学质量。

1.2 过于依赖教材。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是近几年的事,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授课教师也多是年轻教师。他们刚刚脱离学校,缺乏实际的授课经验,在授课中只能过分依赖教材,讲解理论知识。而教材中多注重讲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品、硬件介绍,但对于实际操作介绍一般都较少。过分依赖教材势必使学生们的学习只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无法深入到操作中去。

1.3 教学观念传统,无法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要的远远不是熟读课本、牢记概念的书呆子,而是有能力有创新精神能在实践操作中有自己独有的见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型人才。但是,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教师们并不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无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授课,一味说教理论,势必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更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1.4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践实用价值较低

查阅相关文献,在目前,国内众多高校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教学手段目前还停留在还“老师板书学生记录”的阶段,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了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无法从源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在开设的实践课程上,也只是模块化的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要求,填写实验报告,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践课是理论课枯燥后的一种放松方式,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

2 对改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几点建议

当今社会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化,只有提高教学质量,理论培养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出真正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人才,才能真正服务于信息化,也为学生们自身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要想提高计算机网络授课质量,保证授课效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变革和创新:

2.1 从教材层面上讲,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也是学生们学习的样本。我国学生从小接触的教育模式都是知识来自课本,在这一模式下,我们对课本有着极大的依赖。如果真正脱离了课本,不仅教师的授课,连学生的学习都会变得被动。因此,在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既要注重理论性的描写、技术性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实际操作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的目标从来不说对理论和技术的把握,而是在事件操作中的应用和创新。为此要建设优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呈现出多种形式,如文本、视频、动画等媒体素材;题库(包含行业资格认证题库);案例(具有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工程实践项目案例);课件;电子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通着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使教学主体进一步由老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使教学形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使教学内容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造、创新意识培养转变。建设优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学习,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材层面的改革中,将实际的操作真实可感的展现,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本的要求和呼唤。

2.2 从教师层面上讲,要注重教育教学方法和自身素质的培养。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授是学生学习最快的渠道和方式。因此教师的素质和授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教师首先要加强对自身的要求,对于所要教授的知识必须自身有着十分娴熟的把握,并且做好总结和创新,在授课中为学生尽可能生动形象的展示,并且注意对学生操作创新的引导。另外,要改变传统授课模式,要积极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拘于形式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拓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效果作为最终的授课目标,而不单单是考试的通过,要着力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开放性的课堂,将师生的交流从传统的课堂逐步拓展到网络课堂、网络讨论、电子邮件、实验室和机房之中,同时,引导学生去公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参加网络相关产品会、技术讲座等,增进学生对市场的了解,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除此之外,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多样化教学,化解无聊的课堂氛围。注重多媒体的使用、注重实际操作的讨论,重视探索和创新。

2.3 从学生层面上讲,应当注重理论实践的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不是一个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学科。实际操作要求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的鲜明特点。因此,学生除了在授课时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外,还要注意总结和反思。在课下的时候要多加强实践的操作,在操作中理解理论,用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形成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功夫在课外,教师和教材的引导只是抛出的砖,所谓抛砖引玉,玉的磨砺和成长还是需要自身在实践中不断的操作。

3 结语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捷。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不断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从源头上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革新才能为计算机网络人才的涌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正宝,王胜.告知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10(13).

[2]张爱军.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福建电脑,2010(12).

[3]任福利.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思考[J].科技创新论坛,2010(10).

[4]吴舜.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3).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弹性教学模式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41-02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对实验和实践的要求较高,需要合理规划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注重按照课本结构向学生传授生涩抽象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对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深刻的认识,加之实验和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较低,实现方式较为简单等原因,这就使得“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弹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将授课、实践以及考核等多个环节弹性化处理,可以有效改变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1.弹性教学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课程包含较为广泛的知识体系,不仅涉及计算机相关部分内容,还涉及通信相关部分内容,是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产物。鉴于计算机及通信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计算机网络课程需要随着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而变化,这就使得其知识体系具有了弹性这一特性。为配合该特性,在实际教学中更适合使用弹性教学模式。

2.课程教学的弹性定制

2.1弹性教学内容制定

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中,不需要拘泥于课本结构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规划,反而可以根据互联网的特性进行弹性调节,将多种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条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向学生开展教学活动。

如实际的Internet网络包含两个主要结构,一个是实现,另一个是应用。而在Internet的实现中又分为物理实现和逻辑实现两部分;应用则存在多种成熟应用方式以及多种新兴应用方式。每一种实现和应用中又包含了诸多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可以将教学内容整理成一个清晰的、层次分明的树,这样学生不仅会对计算机网络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还会多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弹性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时间让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应该进行弹性化改革。一方面,学生应该对课程做一定的预习和准备,无论是整理不同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还是总结归纳问题,对提高教学效果都是有积极的帮助的。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课堂时间进行规划和分配,改变传统的“你教我听”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讨论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增强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学习广度,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涵。

3.课程实践的弹性定制

课程实践对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最核心的教学主体,因此在这门课程中实施弹性教学时必须将实验、课程设计以及实习等实践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环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引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中学到的知识。

首先,随着教育资源投入的不断加大,大部分高校都具有能够满足教学实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在于:实验题目落后。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涉及的教学内容及相关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只有与社会需求相符的实验内容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验环节中可以依照弹性教学的内涵选取或引入CCNA、CCNP中与社会关联较为密切的实验题目,或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

其次,课程设计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其并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度,只是按部就班的制定和完成一些较为容易实现,与课本教学内容没有较大差别的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本质在于激励学生对已经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与老师沟通,在自己最大能力范围内,将多个相关内容进行串联和综合应用,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方案,结果是失败还是成功并不是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科研积淀以及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分析,通过与学生讨论,扩大课程设计的内容,增强课程设计的弹性。

再次,对于有能力的学校,教师应该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实习或邀请与本课程关系密切的从业人员对其工作内容或他眼中的计算机网络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更为生动、更为真实的计算机网络认识。

4.课程考核的弹性定制

实行弹性考核方式更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消除学生只为应试而学习的心态。

常规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由学生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两部分内容组成,但是这两部分内容并不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应用水平。对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客观性。若改变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将其做弹性化处理,按照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作用调整考核比重,增大课程设计、实验等实践内容所占比例,甚至加入现场实际操作考核等,让考核成绩更加客观、公平、真实。

5.总结

总之,弹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种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极具操作性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杰民,马玉春,程绍辉.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弹性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6(10)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科学界定

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方式,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形式,将传统的抽象的书本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起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的同时,掌握先进的社会技能,从而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二、当前中专院校中计算机网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中专教学中种种优势表明,计算机网络教学将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根据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的分析,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弊端,课程安排不够紧密,教学内容选择困难,教学资源良莠不齐,教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不大等。我们对其归纳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没有明确的整体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教学因为随时随地的“随意性”也使得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知识的讲授存在模糊性,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都需要教师的集体备课,把握准其中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计算机网络教学给了大家更多自由的同时,也逐渐淡化了教学目标。对于一些年轻的教师来说,没有这一环节的整体把握很容易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教学偏差,在课程的设置上随意性比较大。此外,教学内容与计算机教学存在断层,教学内容与教学案例常年不变,并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两者之间存在的断层让学生不能与时俱进接收新的东西。在中专的实验教学中,对实验指导书的依赖性比较大,学生的自由发挥思维被束缚,思想固化,长期下去,逐渐丧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存在的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效果,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反作用,适得其反。

(二)教学自由散漫,教学时间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

计算机网络教学虽然在部分中专学校开展实施,但是作为一项新型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一起学校教师的重视,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来开展,教学时间短。此外,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学生因为自主控制力不强,学习坚持度不高,往往造成学习的半途而废。综合说来,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时间自然影响到教学。

三、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的改革措施分析

(一)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明确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目的是提高中专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把教学真正落实到社会的实践中去,而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导,这就要求中专教师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时要精心选择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而不是只选择那些形式多样理论性说明。尽量选择和课堂授课内容有关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正弦定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索探究余弦定理。注重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多开设实验课,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学会理论知识的运用。此外,我们前面提到,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部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并不适用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选取与时代结合的热点事件作为课堂的导入素材,例如在讲解国家科技发展时可以多举神舟飞船系列,使学生在思索时更形象。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最重要的就是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他们课堂学习的兴趣。单纯的导入知识是每一位学生都不愿意面对的,更不用说兴趣所在了。而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化手段――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起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我们可以把枯燥复杂的知识放置到生动活泼的情景教学模式中去,既有声音的感染又有图片的形象化展示,加上适合中专学生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的动画教学视频,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欢乐氛围中热情高涨,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教师要充满耐心与爱心,培养学生的网络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勇于从既定的理论中发现不足,在多样的思考与探究下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在中专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大胆设想予以鼓励,充满耐心与爱心,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对于基础比较差的中专院校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课堂中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一同合作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很多中专院校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对于这些想法教师要肯定而不是否定。其次,要多培养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查资料、做实验,分析现象,自主掌握理论性的知识。

(四)利用网络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W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大大减少,学生的合作意识降低,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增强集体与团队意识,可以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实践中,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集体协作探究,彼此借鉴沟通,在锻炼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同时,实现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事物、问题的正确认识。学生在合作中解决疑难,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教学应用日渐普及,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越来越成熟,计算机网络教学正逐渐影响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的改革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定义到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再到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的改革措施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计算机网络教学将是教学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专教学中的优势尤为明显。计算机网络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节约时间,减少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教学光明前景。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151-0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实践为主线,集教、学、做于一体,使学习和实践直接对接,实现了教学与工作岗位间的“无缝连接”。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一两门课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有很多,但如何把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贯穿到整个专业,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还是专业建设待研究的课题。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确定

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是专业需求分析的重点,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本地区以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企业的市场调研、顶岗实习学生反馈意见及毕业生回访调研,召开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如图1所示。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在总结归纳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基础上,召开由企业专家、行业领导、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专业老师和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专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建网、管网和用网”,提炼“建网、管网和用网”的典型工作任务,探索该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形成相应的学习领域,从而得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对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社会跟踪,找到与企业需要存在的偏差,进一步修正课程体系。

(三)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确立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是用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描述的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也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在该步骤中,确定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便对该职业进行准确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通过邀请企业的能工巧匠、项目经理剖析各自的职业成长历程,总结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具有代表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并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的框架。再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具体内容。

(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划分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它是对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和归纳。以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结合我院特点和实际,对行动领域进行重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大致可以分为13门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可以作如下划分(见表1):

(五)以项目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指从企业的某一个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一个具体的任务(项目),教师采用诸如行动向导、任务驱动或项目引领等教学方法,实现任务的制定、相关知识介绍、相关操作的演示、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一体化教学。下面以Windows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进行介绍(见表2)。

总之,积极开展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深化“工学交替、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命线和立足之本。

【参考文献】

[1]莫足琴,梁铭,夏德洲.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庄城山.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樊伟,王从局.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1年新世纪教改工程课题

计算机网络学习总结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教学;教学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也逐渐独立发展成一个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目前,社会很多领域急缺具备高素质网络建设、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开发与应用、网络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很多院校纷纷开始独立开设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实践性、理论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也要求过硬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但是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基本概念较多,包括很多抽象的专业术语,学习难度较大,且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非常枯燥。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且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因此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1.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计算机网络是在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融入了通信技术、数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刺激下,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已经发展成为电子与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各院校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于该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教学不仅应重理论,也应重实践,强调两者之间的高效统一。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想要与时代保持同步,必须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不断引进新的知识。

但是目前该课程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和社会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明显滞后,教材内容老旧,与时展脱节。同时,目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你讲我听”的形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思维受到很大的禁锢,学习效率低下,且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机会匮乏,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2.提高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1 应进一步优化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内容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猛,不断涌现出一些新协议、新概念、新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以及应用方向方面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能够使学生们紧跟时展潮流,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教师平时应注意密切关注国内外关于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新知识、新技能。

比如,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传统教材中的基本内容主要以OSI七层协议模型为主,教材中详细讲解了关于OSI七层协议模型的相关概念以及完整的理论知识,但是这些概念和内容非常繁杂,且实用性不高,并没有成为流行趋势。TCP/IP协议是目前相对较为流行的内容,在各行业网络通信中广泛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的OSI参考模型尽可能精简化,适当扩充关于TCP/IP 协议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们更加深刻、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原理和技术。

2.2 应积极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将复杂的问题简单明了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学习“局域网中不同类型的连接方式、传输介质、网络拓扑结构”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广泛收集关于电缆的各种实物、图片,精心选择各单位部门或者家庭的实际网络拓扑图向学生们展示,这种直观教学有利于刺激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慢慢的学会发现问题,并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应加强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通过网络模拟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比如目前应用较广的Packet Tracer就是一款网络模拟仿真软件,为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大便利。

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生共同研发一个以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为载体的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室平台,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为学生们创设一种真实模拟性计算机实验环境,然后让学生切身体验实验设备,熟悉实验过程,使学生们能够不需要真实的实验条件即可动手实验操作,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开发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各大院校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庆南.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12(6):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