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1
因此,在体育课中,系统设置足球教材,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基本足球练习迫在眉睫。根据多年足球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阶段主要落实如下教学内容及目标:
控球 原地控球 了解原地控球的两种方法:左右脚前掌控球和用身体护球,并能基本掌握这两种原地控球的方法。
运球 行进间运球 了解行进间运球的目的和两种脚法:正脚背和外脚背运球的方法,并能基本掌握这两种行进间运球方法。
传球 传、停球 了解脚内侧传、停地面和中低球在足球比赛中的实用性,并能基本掌握传准(两三人间隔10M左右)和中等偏下球速停稳。
射门 射门 了解正脚背大力射门和脚内侧外脚背巧射门的各自运用共同点(将球射进对方球门)和不同点(如正脚背距离门较远时采用;而脚内和外脚背距离球门较近6-8M时采用;并能基本上掌握踢球的脚的部位正确和脚背绷紧,以及脚内侧、外脚背能尽量推球门两个下角)。
比赛 小场地足球比赛 了解小场地足球比赛基本规则和进攻、防守的努力方向;并能基本掌握小场地足球比赛规则和进攻时如何形成以多打少,防守时做到快速回位形成以多防少的攻防战术局面,从而达到同学中能自己组织比赛,同时不断提高足球水平。
要完成实现以上教学内容目标,是必须落实的基本技术和素质,必须依靠多方指导才能达成的,光靠学生自己玩是远远不够的。
但伴随着课改,我们对足球教学的观念也要大胆革新。我认为在对足球教材教学过程中,必须走趣味拓展之路。即时主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趣引、趣导、趣练、趣赛。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我发现,自我创造,自我训练,自我超越。
趣引:即在讲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前,引发学生对其进行自我发现,使其强化认知。如:教材“运球过障碍”,引导学生过障碍。为了解决“两脚内扣外拨”这一重点问题,我没有运用常规的教与练的老办法,而是故意设置相关难题,让其不由得使用该技术,巧妙介绍该项运球技巧的方式进行。具体是这样设计的:
一、规定场地内集体自由运球(复习巩固基本技术)――二、女生散点踏球站立,男生绕女生运球听指挥变向绕障碍,交换角色(完成这一任务就不得不用“两脚内扣外拨”的技术)――三、引导学生互评分析,归纳技术要点,得出自己总结出的足球方式。
只是在学生无障碍运球感受很好的时候,适时引入固定障碍运球绕圈再变向的练习,促进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感受“两脚内扣外拨”的技术动作,再通过师生、生生交流对该技术得以深入理解。
趣导:即在教师讲授之后,设置一定游戏情境,巩固学生对基本技能领悟,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如:
有了上述学生自我解决过一个固定障碍难题的经历后,后部分的设置疑难就可顺水层层推进。现在学生都已具有“两脚内扣外拨”的技术意识基础,我又依次进行下列环节设计。
一、过四个固定障碍――二、过三个固定+1活动障碍――三、过2个防守人员。
通过练习逐步明确使用该技术的用处是:如何运球过防守人员。当学生知其用意后,学生练习中也会常现自己的过人智慧。
趣练:即在对基本技能大致掌握后,开展多种方式的练习,鼓励学生充分练习,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通过固定过障碍中练习的验证,更夯实了学生对运球技术的理解,能逐渐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在练习中,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自动生成,将运球练习的枯燥和辛劳,转化成运球乐趣的享受,教学实效强于常规教学方式。
趣赛:即在每一教学结束时就安排多种形式的比赛,如:3人制、5人制、7人制比赛,再如男女生对抗赛,还如射门比赛、传球比准比赛等。鼓励学生充分展现学习成果,加强彼此合作,全身心体验足球带来的快乐。
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2
【关键词】校园足球 小学足球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3-01
“校园足球”被越来越多的特色校园里成为必修课,这意味着未来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学习和掌握足球技能。小学足球教学更好地实现强身健体、阳光体育、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实施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的目标价值。
一、小学足球教学的目标设计
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育部制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可以将小学生的学习进程划分等级,并从运动参与程度、运动技能水平、身体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着手,设置不同等级的具体学习目标。可将小学阶段的六个年级,按两个年级一组,分别对应一至三的水平等级,做到符合小学生学习足球的性格特点。在小学生们熟练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了解比赛规则,用简单的游戏比赛和联系形式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素质,用比赛的成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力和道德品质。
二、小学足球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凝合了体育课堂、课外的体育活动、早锻炼等不同形式,是一切围绕体育教学开展的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所以,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的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营造一种积极上进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兴趣感,对开设足球课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积极做到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具体方法有:
1.重复练习情节化、示范动作正规化。处于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兴奋度与抑制力呈现不平衡状态,对传统的练习方法容易排斥,要注重练习内容的多样性和有趣性。在进行脚背的外侧运球教学时,在强调技能方面之外,要采用一些参与性更强的活动方式,如直线运球、“之”字运球、绕杆运球、看手势变向运球、运球接力赛或集中运球方式相结合的组合循环练习等等。在完成高脚背外侧运球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兴奋度。
2.语言儿童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儿童的发展特点,这一时期的学生词汇量少,对词语理解的正确度较低;对有趣的形象性语言领悟快、印象深刻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尽量讲孩子话。教学也可利用顺口溜,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在进行射门教学时,采用“站稳、看准、脚快、脚狠”的顺口溜,方便学生熟悉足球技能。
3.改革教学程序化。我国少儿足球教法深受前苏联教育方法的影响,采取从踢球到运球的模式。对我国小学生足球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小学生的足球入门练习就只踢足球,浪费了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正确的本体感觉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实现,而单纯的踢,是无法建立正确的本体感觉的。
4.教学规划要由易入难,科学安排。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是足球教学的基本要求。从简到繁、由慢到快,才能适应动力定型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项技术采取合理分解的教学方式。如练习带球的突破动作时,可逐步分解成原地带球、在行进中带球的两个环节,做到先慢速再快速的动作突破、从非对抗到对抗的比赛性突破。在整个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足球教学的育人与选材
1.在足球教学中育人
(1)健全学生的人格。小学生的惯常行为会在长期的足球教学中发生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安排竞赛类项目,千变万化的内容形式培养了学生敢打、敢拼、动脑、动脚的开拓能力,锻炼了学生在面对赛场上一次次险情时的应变能力,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性人格。
(2)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集体主义是学校德育的具体要求。足球运动是一项必须依靠集体配合的运动。它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集体观念,营造良好的集体主义氛围,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从人际关系体系和行为关系体系逐步发展而来的。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只有遵守规则、热爱队员和球队的人才能受到欢迎。这就是爱国主义萌芽的发端。
2.在足球教学中选材
发掘有运动才能的生力军,是选材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要求,通常会采用经验、模式、综合选材三种方法。从足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灵敏度、协调反应力、顽强拼搏的精神着手,在学生进行不超过一个月熟悉球性的和控球活动练习后挑出其中机灵、勇敢的学生,再进行内驱力的评价练习。就是对足球的酷爱程度的考验。只有内驱力较强的人,才能更具集体观念,努力拼搏,有更强的目标感,成为我国足球运动的后备军。
自2009年足球走进校园开始,已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的一大特色。在教学活动中,要依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目标设计和教育选材。提出的一些意见,希望对体育教学工作有所借鉴。
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3
关键词:课程改革;创新;校本教材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通过几年的试验,实践表明各地各校发展情况并不平衡,有的地方能脚踏实地,有的地主目前还困难重重。各种原委,有的对新课程标准缺乏全面理解的原因,也有学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原因。为了使课改能健康地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就应做好高中体育校本教材课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要对本校能开设的项目进行分析和确定
每名一线的体育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当他能在体育课上从事自己擅长的项目教学是多少幸福的一件事啊,但特长归特长,爱好归爱好,要想让学生经过三年的高中体育学习后顺利地衔接到大学体育甚至是未来的工作生活中是我们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让要开设此项目的教师进行竞聘述职,重点是自己的优势和计划以及在课程开展过程的自我培训等,这样给教师一个不大不小的压力,让他们更不断地自我总结、得以提高,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
二、要对场地和器材进行了解和确定
体育课的特点就是要在广阔的室外环境来进行,那么它对场地和天气等自然因素的要求就相对高一些,但具体的学校有具体的情况,要根据自己学校的现状进行合理安排。我们的经验是,对现有比较好的场地进行重点项目的开设,对项目开展有局限的场地和器材进行改造。比如:我们要开设篮球项目,学校有四块室外场地和一块室内场地,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分成男篮基础班的提高班、女篮基础班和提高班,使对篮球有兴趣的同学都能学到自己喜欢的项目。而要开设手球项目,由于没有规范的场地,我们就采取在足球场上进行青少年中非常流行的无身体接触的腰旗七人制手球,这样根据项目规则对场地进行相应简单改造,便使该项目也能顺利地开展起来。
三、要对要开设校本教材教学的学生人数和男女比例进行了解和统计
每一个学校的规模是不同的,甚至学校男女比例也是有很大区别,只有通过准确的调查分析我们才能给不同项目安排合理的教学人数,以便能根据场地和项目特点开展教学。如护校女生的小球和健身操等项目;而技校的男生相对较多,就要多开设力量和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因此男女比例调查是非常必要的环节。
四、要对学生选择的项目种类和期望达到的程度进行调查
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学最终目的,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为教师要开设的项目给予正确的指导,才能制定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对足球项目提出了学习判断知识,并能进行实习的想法;游泳项目要学习潜水和救生知识等,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和媒体的丰富,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速度要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就要了解学生所想,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合理的教学计划。
五、要对每个校本教材课要开设的必修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评估和确定
必修项目是新课改意强调的方面,因为往往有些教师过分注重项目特点进行教学,而忽略了基础的身体素质练习。最基本的练习,也是最有效的,田径和体操虽然是比较枯燥的项目,但它受众群众广泛,开展的条件也很简单,并且对身体的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的想法是根据项目的不同对田径、体操必修项目进行有选择的教学,这样针对性就比较强。如:足球项目,通过讨论我们在田径中选择了长跑、短跑和跳远而舍弃了投掷项目;体操中选择了技巧和支撑跳跃而舍弃了单、双杠。主要是考虑足球项目对奔跑和下肢力量要求比较多,所以这样选择后必修也为选修做了铺垫、相互促进,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综合测试和评定(分男女)
学生兴趣的偏好,往往是非常主观的,因此每名学生要选择的项目并不是最适合其本人的。这时教师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和建议。那么在选择项目上教师如何有依据地给学生建议呢?我们采取的是对每名刚入学的学生进行体育素质综合测验,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身体素质:速度(30米)、耐力(男1000米、女8000米)、弹跳(助跑摸高)、力量(后抛实心球)、柔韧(广播体操):心理素质,心理教师出的一份试卷(分男、女)。这样我们根据数据,划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档级的标准,然后让各个校本教材的教师根据自己的项目需要的等级素质进行制定,以便在学生犹豫不定选择项目的时候给以最科学的指导建议。
七、要对是否开设同一项目的分层教学班进行讨论和确定
这个问题是每个学校都会遇到的,因为足球、篮球这些大的项目学生都能广泛地接触到,通过电视、网络对NBA、世界杯等成功赛事的播报都是学生课余谈论的话题,自然他就会对这些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们对其技术掌握程度也良莠不齐。我们的经验是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开设分层教学班,其重点环节是要在基础班和提高班之间有衔接,采取灵活机动的“升降”措施,考核和流动随时进行,调整分层班,使学生在适合自身条件的环境中提高专项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八、要对学生选修项目的理论课开设内容进行调查
传统上我们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普遍不太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很多体育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顿时感觉到自己的语言素材匮乏,无从讲起,但现今的学生都不仅仅只想去跑跑步、踢踢球,还要在头脑上丰富自己的体育知识,这样我们以前的理论课,就显得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讲授和考试相结合,因为开设的校本教材课在项目的规划和裁判方面就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媒体上欣赏高水平比赛中往往也有这些方面的疑惑,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我们就抓住这个切入点在每学期安排体育欣赏课的同时,把录像中涉及的规则和裁判知识提炼出来给学生进行讲授,这样不仅不会使学生对文字性质的规则和裁判知识感到枯燥,也能使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融入学习当中。除此之外,我们每个学期末都要进行理论的笔试,针对在理论课中所学的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课外延伸的知识题,这样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的就不只是好身体,还拥有一个丰富体育知识的健康头脑。
九、要对选修项目的考核标准进行讨论和确定
目前的教育尚属应试教育,对于学生来讲考试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体育也不无例外。但新的课程改革对具体项目的具体考核内容和标准都没有做详细注明,这样就给了体育教师广阔的自主发挥空间。我们的经验是从对高中生具体的身体基础、项目特点、三年安排的教学时间等几个方面去综合考虑。如:足球项目的特点是“入门容易、学精难”,根据初中掌握的情况、再加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了三个考核的阶段:第一年是传、运、停、射综合技术考核(可两两组合)、简化型比赛考核、足球规则理论考核、必修内容考核;第二年是局部战术考核、简化型比赛考核、足球裁判知识理论考核、必修内容考核;第三年为比赛考核、裁判实习考核。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阶段性提高式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在三年的足球学习中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足球技术,了解足球知识。
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不再强调课程具体内容,那么任课教师就需要做好体育校本教材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长期规划和目标才能更完善地将体育课改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广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教李天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H].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4).
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4
【关键词】高职学生 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50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了“提高国民体质”的新目标,但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肺活量、握力等机能指标逐年下降,肥胖人数却逐年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缺乏运动兴趣和必要的体育锻炼,无法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高等职业院校是向社会输送技术和服务人才的主要场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顺利从业的必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身心素质。
一、强调体育教育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体育在学校教育进程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高职院校长期将技术和技能教学作为学校的教学重点,体育教学一直被学生视为是可有可无的,导致高职体育教学秩序混乱、课堂组织性不强、学生态度散漫、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必须改变学生“体育无用”的思维定式,使学生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高职体育的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外为主,但必要的课堂理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授体育理论时,不能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而要灵活变通,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联系高职学生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强调体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社会技术和服务行业的第一线人才,需要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这就需要体育教育发挥其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学生对体育充满兴趣必然是因为体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就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最好的动机。不仅是强健的身体和完善的人格,高职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所渗透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乐观的性格都将是他们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学生的未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在体育课程的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
大学阶段,随着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学生逐渐形成融合自身兴趣与实际需要的体育学习观念。针对学生这一实际情况,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不能简单、单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复杂化,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需求,学生只有从心里喜欢这门学科,才能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高职院校要想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上将学生的喜好纳入教学考虑的范围内,在依据国家体育教学大纲开设某些固定体育项目外,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校体育设施实情开设体育项目,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主人翁意识。这样的体育课程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学习他们真正喜欢的运动,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力,更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的差异,学生对体育项目的接受程度不同。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注意教学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在进行足球体育项目的教学时,男生足球基础好、对足球兴趣大,所以课堂表现很活跃;而女生对足球没有兴趣,运动基础差,对足球教学采取消极的学习态度,因为怕自己技术差被同学嘲笑,即使有不会的地方,也不会主动去请教教师,这种逃避心理只会导致学生对足球学习失去兴趣。
这种体育教学问题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基础和技术好的男生,给他们布置难度更高的传球和射门训练任务,激发学生对更高难度任务的征服兴趣;而对于足球底子薄弱的女生,则从入门的颠球开始,降低学生的练习难度,为他们学习足球树立充足的自信心,从而保持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另外,对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表扬;针对训练中的不足,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纠正。这种适应于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力,更锻炼了学生不同运动项目的技能。
除了在教学对象上的因材施教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遵循循序渐进、分层教学的原则,对项目的难度进行有效地评估,在教授体育项目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的训练,然后再进行项目的演示和练习。这样的分层教学既能让学生逐渐地掌握体育项目,又能有效避免学生因项目难度过大而受伤。例如,在学习百米跨栏的项目时,直接进行跨栏训练,对学生来说难度过大,既容易受伤,又无法完成,掌握不了跨栏的要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肌肉拉伸训练和往返跑训练,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向学生演示跨栏项目。
四、体育教学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高职体育教学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演示项目,讲解项目要领,然后学生进行重复练习,这种方式虽然容易出效果,但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普遍产生厌倦生理,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勇于突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改革教材手段,采用参与性强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教学兴趣。例如,在进行健美操项目的训练时,教师可以让会跳舞的学生进行部分舞蹈的教授,增强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互动,在舞蹈学习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音乐、编排舞蹈动作。这种自由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和合作能力。
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5
摘 要 随着体育健身日益兴盛,网球运动也逐渐发展,但其发展速率较低。本文通过调研成都市8所高校发现:目前成都高校网球氛围不强烈,部分高校网球场地数量较为缺乏。此外,高校虽然在网球教学方面提供了免费器材,但是在器材的选择上存在一些问题,并且网球课程相比传统体育课程来说缺少合理规划,网球教师在综合素质上有所欠缺,这些都制约了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关键词 网球发展 制约因素 网球场地
体育运动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健身逐渐发展起来了。网球运动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及广度方面虽然一直在持续,但是近些年发展速率却不如从前,尤其在作为大众体育代表的高校体育方面,一些高校网球人口的数量出现了负增长。
一、成都市高校网球发展制约因素
本文通过调查成都市普通高校网球发展状况,探究制约成都高校网球发展的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8 所非体育类普通综合高校的网球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发现,对成都市普通高校的网球发展产生制约的因素主要在七个方面。
(一)网球场地方面
高校网球场是学生进行网球活动的必要场所,网球场数量也反映出了该学校对网球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学生人数都是上万,然而大部分高校的网球课使用的场地都不超过4片,大大降低了网球课的教学质量。此外,各个高校的网球场地在正常教学日从早上8时至下午6 时基本只能满足教学需要,有限的场地限制了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网球活动。
(二)网球器材方面
网球器材是高校网球课程得以开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调查可知,非网球专项学生使用的网球拍只有35%是自己买的,通过向他人借的网球拍的人数占55%,学校提供或租赁仅占10%。另外,学生的消费水平低、主要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与网球器材的价格高、投入大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网球用球方面,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使用的国产品牌的低端训练用球,价格在每袋200元人民币左右。这些网球的结合线处所的橡胶部分都偏大,并且深度也比罐装球的深度要深,在训练中经常产生不规则的弹跳。在调查中还有学生反馈,一些训练球在开封时就存在球压不足的现象。种种这些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网球课堂上只能抱着“将就玩”的心态去面对,无法对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三)高校网球教师方面
网球运动相对于其他小球运动来说,入门难度相对较大,并且入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要想保证网球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需要综合素质优秀的网球教师作为保障。网球课作为一门体育技术课,同时考虑到学生在掌握网球技术阶段的不同以及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差异,网球教师必须能从理论及技术方面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这也就要求高校的网球教师不光需要坚实的专业素质基础,还需要丰富的网球教学经验作为保证。
通过对成都市各大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成都市网球教师的运动技能已达到一定水平,但是前沿运动理论基础知识相对缺乏。另外,调查中网球教龄在3年以下的教师人数仍然有较大比重,他们在教学经验方面的不足会影响整体学生网球水平的提高。
(四)高校网球课程方面
开设科学合理的高校网球课程是高校网球项目发展壮大的基础条件。网球授课形式主要以专项课和选修课为主,其中专项课针对体育专业网球专项的学生,选修课针对体育专业所有学生。由于各高校实际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的差异性,各高校网球课课时数也不尽相同。
在学生对与网球课程评价的反馈中,觉得网球课程数量偏少的占了大部分。大部分高校一个学期的网球课程一般在40个课时左右,同时考虑到天气因素如:雨雪、大雾、大风、高温等情况,真正有效的课时数量会更少。一个学期结束,学生学到的网球技术除了正反手击球和发球外,几乎没有额外部分。这样的情况不光使学生很难通过新技术的学习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还会给他们产生网球难学、枯燥的负面认知。
(五)高校网球人文方面
网球项目在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依赖,始终以高雅、格致、文明、向上的姿态呈现现在人们的目光中,网球运动所传递和释放的那种公平,智慧、健康、礼貌等内外表象无不吻合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题方向。
网球运动项目不仅扩展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总量蕴含,还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办学层次,提升了学校的公信力和社会知名度,使整体校园文化融进了更加健康、更加和谐、更加新颖的活动元素。
根据调研高校师生对网球运动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感知度情况分析,发现部分高校师生对网球运动对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认识模糊,认为网球项目可有可无,没有网球运动照样有校园文化,这说明一些师生还没有完全认知网球运动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说明传播媒体借助学校宣传现代网球的思路还跟不上时代节拍。
二、结论
成都已跨入全国一线城市,但是成都普通高校网球文化的环境相对较弱,网球氛围不强烈,相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足球等,还有较大的不足。虽然成都市几乎所有普通高校都有网球场地,但是部分高校在网球场地数量上较为缺乏,同时场地建设的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
此外,成都市大部分普通高校虽然在网球教学方面提供了免费器材,但是在器材的选择上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网球课程的有效进行。并且网球课程相比传统体育课程来说缺少合理规划,网球教师在综合素质上有所欠缺,师资力量需要加强。
参考文献:
足球基础入门教学范文6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 接受教学法 练习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77
初中体育教学作为诸多学科门类的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与意义。新课改后,初中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只有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的情况下,才算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其中,体育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之一,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体能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想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培养综合型人才,就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设计适应当下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采取合作教学法,培育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其体育合作精神
合作教学法是体育教学的必要教学方法之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合作意识已经在体育界产生巨大的反响,任何赛事的成功都离不开体育合作精神的支撑。而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进步,也都需要团队合作的参与。因此,教师要抓住体育教学的优势,组织合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育。在合作学习中,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一)设计合作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条件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合作参与,虽然也会学习体育技能和活动要领,但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进行详细的示范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体育运动要求,继而通过硬性的操作模仿和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片面的教学形式,导致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都不高。经过教学研究发现,教师设计合作式学习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使课堂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不单可快速掌握运动技巧,而且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彼此学习,运动能力和理解领悟水平能够得到快速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乒乓球技巧的时候,教师不要一味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学习,而是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有的学生对乒乓球兴趣浓厚,学习入门较快,但是有的学生学习能力稍弱,就需要学生之间的协作沟通,在合作中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升体育技能。
(二)充分利用学校的大型体育运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合作能力
初中体育合作教学中,需要教师善于利用学校可以挖掘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合作教学的熏陶。如果只是借助于日常教学体验,学生缺乏竞赛的实践与体会,不能在实践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就难以真正确立合作意识。体育教师要想真正促进学生整体合作能力的发展,就要参与学生的整个校园活动。例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校级运动会,这是教师开展合作教学的绝佳时机。体育老师要积极指导和配合班主任的组织工作,参与人员选拔和团队建设、运动员训练、赛事安排等具体环节,在参与中组织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配合、在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为团队出谋划策。通过实战竞赛的参与,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合作的特意义,树立科学理性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组织专门的班级小组竞赛活动,深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教学的开展要深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延伸到边边角角。合作必须成为体育课堂学习和体育运动的日常形式,学生才能顺利建立稳定恒久的合作意识。例如,教师在室外教学中,可以定期组织小组举行团队友谊赛。在合作竞赛活动开始之前,教师提出具体的合作要求和竞赛项目,提前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准备。在竞赛开展的进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小组内部的人员组织和合作默契度,在对小组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单纯看最后的竞赛成绩,还要对合作过程、成员配合度等进行详细深入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反思小组合作过程,在下一次活动中自觉提高合作度。
二、采取接受教学法,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基础
体育教学包括室外教学与课堂教学两种主要形式,室外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体能,学习基本的体育运动,以实践的形式展开。但是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那么实战训练的效果难以达到理想水平。体育课堂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以接受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尽可能掌握最多的体育运动规则、要领、注意事项等。接受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讲解、讲述、讲演等多种讲授方法,把体育运动的规范要诀传授给学生。如,学生可能一个月组织一次足球运动的实践教学,但是,需要教师在实际训练之前,对学生进行足球运动的理论教学,学生以接受的方式可以高效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参与实际操作的时候,尽可能降低失误的概率,正常发挥出自己的体能运动水平。
三、采取练习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专门的体育运动教学
练习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实际体育锻炼之素质有着关键性作用。初中阶段,学生基本都显示出自身独特的体能素质,有的学生擅长跳高,有的学生喜欢跳远,有的学生则专注于短跑,而有的学生耐力较好,在长跑上具有绝对性优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观察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长处,启发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进行专门化练习。在培养学生特长的时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练习、运动习惯,这是练习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之一。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者课间操空余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进行自主练习,同学之间相互指导学习,弥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