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社会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与社会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与社会经济

法治与社会经济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互动发展 经验 启示

[作者简介]熊翔(1966- ),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高教管理。(湖南 长沙 410004)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职院校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ZK3093)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21-0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应用型、高技术性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的不同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互相促进、不断完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我国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的大环境,调整其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启示。

一、经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顺应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概况

1.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使得学徒制走向衰落的同时,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取代学徒制的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形式的发展。工业革命前,以农业为主的家庭手工业和逐步发展的城市手工业在英、美、法等国盛行。这些手工业作坊以师傅、工匠和学徒为基本构成形式,接受行会的控制和管理,工匠负责生产,师傅负责学徒培训。学徒跟随师傅在作坊中边学边干。在英、美、德等国家,近代学徒制由行会或直接由国家管理,被认为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缘起。发端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手工制作机械化,以及由之而来的生产方式的改变。随着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手工制作由于生产效率低而受到排挤,手工作坊不得不转向工厂化生产。生产过程被分化,工人被安排在分割后的工序岗位,只需要短时间培训就能较熟练地掌握某道工序的规定动作,学徒制开始丧失依托的基础,并走向衰退。

伴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到来,英、美、法、德等国先后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同时纷纷开始建立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的教育机构。如18世纪末,法国各地创建了一批商业学院和矿业学院等。这些专门学院由政府各部门管理,主要以某一特定学科领域为主或按照某一职业开设相关课程,内容多为近代新兴实用性科学和技术。专门学院的建立是对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们被统称为“大学校”,为法国工业化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专家型人才,直接推动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19世纪初,德国建设了一批多科技术学院,开设包括工程、农业、建筑等课程,直接服务于工业发展需要,同时为国家政府部门输送人才。日本的工业革命起步最晚。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一边学习、移植先进国家的文化、技术和近代产业,招聘外籍技术员;一边在工矿业界及其他业界设立矿业学校、教育机构,培养技术人才。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的移植紧密相连,通常一个产业兴起,就有为其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随之开办。职业技术教育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国力迅速增强。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变革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密切了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涌现了电力、化学等崭新的工业。随着大工业文明的建立,产业化队伍迅速扩大,欧美各国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行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将原始的学徒制转为正规的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形成“双轨制”。同时,各国兴起“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纷纷开办了培养新式人才的“新学校”,重视手工操作,采用实际工作的方法训练学生,推动教育面向社会生产实际,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如德国早在19世纪前半期形成的“双轨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到20世纪后逐步制度化。1919年德国颁布《魏玛宪法》,把职业技术教育纳入了义务教育的框架之内。同时,由于大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开始实施有计划地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培训。1900年,许多大城市将学徒期青少年的学校补习教育定位义务教育写入法律,并决定让企业参与职业培训,承担培训的主要责任,使独立于生产的实训工场及跨企业培训场所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以职业学校教育补充企业实训。这样,一个以工作岗位、实训工场及跨企业培训场所为依托的企业实训培训体系逐渐完善,企业和学校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二者互相合作、互相补充,形成了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并发展成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形式。

在1904~1914年的十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增加了1.5倍,职业技术人才缺乏与日益发展的产业革命之间产生了尖锐矛盾。日本先后颁布《实业补习学校规程》《实业教育费国库补助法》等法律,推动职业学校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并于1899年颁布《实业学校令》,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于体系化、制度化,从而建立起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培养产业界需要的中等技术和管理人才。1903年日本政府颁布《专门学校令》,促进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迅速发展,以顺应产业界加速发展和技术更新对更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求。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中期,日本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获得重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各产业部门造就了大批专门技术人才,加快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

3.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促使各国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来振兴经济和社会。“二战”成为各国展示技术实力的一个大舞台。各种新式武器的使用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战后的恢复与重建,物资匮乏带来的市场需求旺盛,大批退伍军人离开战场进入劳务市场,这些都使得职业技术教育成为首选的措施和途径。因此,各国都把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加速战后重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二战”后期军事科学技术转向应用于民用工业,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技术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化。美、日、法等国先后经历了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及各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变化。职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规模和结构。战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人们对教育与国家命运、科技和工业的关系有了清晰的认识。各国为了迎接技术革命,努力推进教育的现代化,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发展国家经济的一种重要措施。

“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技术得以空前发展,同时推进了相关工业如电子、航空等的发展。军人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二战”后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亮点。社区学院纷纷参与其中,开设短期训练课程,为战时军队培养大批技术人员。战后,大量退伍军人进入社区学院参加职业课程学习。因此,战后社区学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为了满足战后重建的需要,日本改革高中教育,设置普通和职业高中,加大对职业高中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基本适应了日本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对人力的需求。日本还通过颁布法律,规范学徒、年轻工人的职业训练,引入终身训练体制的理念,设置了养成训练、提高训练、能力再开发等,使企业的培训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企业内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使得日本能够保持极高的工作效率,赢得竞争。1952年,日本打破高等学校的单一结构,开始增设理工科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理工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了许多高、中级技术人员,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贡献。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转向低速增长,其产业结构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集约型转变。为此,日本政府调整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和设置新型职业技术教育专门机构――专修学校,使日本的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向综合化、基础化方向发展,使专修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发挥更大的作用。

4.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资本、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也日益频繁。新的职业领域不断涌现,原有领域的硬件设施及生产组织方式发生变化。生产技术的更新周期加快,对较高文化素质和较高技能的知识型工人的需求更加迫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职业技术教育开始成为支持区域国际联合经济行动的重要措施。各国失业青年人数的增多,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等等,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面对挑战,美国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战略,先后实施《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教育法案》,增加经费投入,并开展了一系列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使教育界、产业界合力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德国政府制定和颁布了相应的改革计划和法律,要把青年人和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期待纳入一个能确保其人口、质量并具备动机与创新能力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承认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等值等。同时,德国还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认为关键能力是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关键能力的培养成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并渗透在职业分析、培养目标、教学过程和考试中,在欧盟各国和澳大利亚得到广泛应用。澳大利亚为了解决部门间协调不力的问题,把教育部与劳动部门合为一体,于1987年成立了联邦就业、教育和培训部,对职业技术教育、训练、就业工作的政策和资源进行了整合,从体制上解决了协调不力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高度重视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美国设立了“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以促进产业界推出全行业的技能标准体系,负责确认七类职业的技能标准供学校和企业采用。英国政府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NVQ),90年代又创立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制度(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GNVQ),各类职业资格课程成为综合中学和继续教育学院、技术学院中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主体。1995年澳大利亚实施国家教育培训证书框架(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AQF),规范了全国各行各业的教育培训证书,并把职业资格分为12级,从半技术工人到技术员证书,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全部列入证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在各国内部推行,而且逐步走向世界。欧盟制定了适用于欧盟各国的“欧洲职业技术教育通行证”,个人只要持有用英、法、德三种文字印制的证书,就可以在欧盟各国的劳动市场通行无阻。

二、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经验

1.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干预,是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衰通常与国家的干预有着直接关系。尤其在工业化初期,即职业技术教育产生、发展的薄弱时期,政府的积极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制定和实施法律是政府干预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手段,它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从制度建立到快速发展,各国先后采取立法的手段把职业技术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每当经济社会发生大的变革、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发展的关键时刻,政府通常都要实施立法。进入20世纪尤其“二战”后,各国相继扩大职业技术教育规模,调整学科结构,以适应产业结构变化。如英国颁布《1944年教育法》,推动了战后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日本1951年颁布《产业教育振兴法》,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适应产业振兴的需要而发展。1963年美国政府根据国内产业结构急剧调整,继续大力推进劳动力再培训的社会现实,制定了《职业技术教育法》,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的适应性。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立法既注意到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同时注意结合各自实际及时稳妥予以修订。通过立法,职业技术教育有了资金保障,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必须有物质保障的原则。1963年美国政府颁布《职业技术教育法》,对职业技术教育注入大量资金。财政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又促进了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各国通过立法明确培训企业和受培训者的关系,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培训机构与人员资格的规定;对实施培训条例的监督和考试;对职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和职业教育研究的规定等,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违法必究的法律体系,以法律形式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促进了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2.学习和借鉴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19世纪中期的世界博览会既是各国经济和技术互相交流的重要场所,又暗含着竞争和较量,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推进器。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职业技术教育。1870年在彼得堡举办的博览会上,俄国提出了技术教育新方案,其教学组织严密而细致,运用分解技术,并按顺序进行教学。“俄罗斯法”直接影响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日本代表团从“俄罗斯法”中大受启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日本的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在其经济社会振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擅长对别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和借鉴。如果说日本对别国教育经验的学习模仿多于创新,那么美国在学习的同时则更注重结合本国实际加以更新创造。南北战争后,美国大学致力于向德国学习,并于1862年通过《莫雷尔法案》,创办农工学院,面向工农业实际培养专业人员,适应了各州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

3.产教结合是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唯一途径。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和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其共同特征就是产教结合。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企业和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办学中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了政府、社团、产业界、学校共同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的机制。企业负责提供职业训练场所,开发提供实习教学大纲,同时选派精通业务、受过职业训练的实训教师负责实习教学,使得产教结合在“产”的这一环节取得实效。

4.面向大众是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归宿。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国通过举办各种社区学院、职业训练、就业培训、老年大学等形式,承担了职中和职后的职业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得以扩展,成为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大职业教育”。

三、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方向调整,高职教育的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契机。笔者以为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补充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立法,确保立法的可实施性。1996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虽然也明确了企业、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但没有给实际操作带来法律依据,难以在各界推行。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立法要把产业、行业、企业纳入到办学主体中,统合教育、培训及就业资源,改变由教育部门独打包唱的现状。纵观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无不以立法的形式对职业教育经费进行明确规定,并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

2.实施二个“准入”,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第一个“准入”是指通过合理设计,严格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在德国,要成为职业教育理论课教师必须在普通大学毕业后参加两次国家统一考试。第一次考试为知识和技能鉴定,合格后经历两年预备教师期和1年企业实践,再参加第二次考试,对经验与能力进行测试,通过后才可以获得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资格。这样教师既受过教育教学训练,又具有行业和社会工作经验,可以为学生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担任实训的教师更要具备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并不要求大学毕业。德国政府还制定法规,要求职业院校各类教师每年参加进修培训,并作为应履行的义务。当前国内高职院校没有实施教师准入,师资大都为普通高校毕业生,理论略强,实践能力和经验缺乏,不利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第二个“准入”即通过立法规定企业用工必须持有职业教育证书。我国已经实行了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对初中后实行分流的学生除升入高中,其余应全部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规范的职业教育。实行企业用工持证准入,既有利于普及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也有利于防止企业推卸职业教育责任。

3.改进现有的评价体系,严格考试制度。设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组成的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采取统一标准,实行教考分离。德国的职业资格考试很严格,由各类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实施本行业职业培训考试,与培训学校无关。我们现在也实行了“双证制”,但举行考试的方式和程序都不同,有些证书在一年级下学期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不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行业、企业对证书的认同度不高,致使各方对待考试不够严肃。

4.加强政府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建设,发挥其咨询决策功能。政府可以通过设立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或职业教育促进会等阶段性机构,从产业界聘请各行业专家与学者、教育家组成委员会,负责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状况、成功模式、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本国职业教育是否充分适应了当前经济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等,提出解决对策或措施,为政府进一步立法提供决策建议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高育奇.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7(7).

法治与社会经济范文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机制紧密相连。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经济发展是基础,同时社会保障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不断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而且,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也是相互制约的,社会保障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阻碍作用,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本文将对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进行简要研究与探讨。

关键字:

社会保障;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正确处理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它既不可以赶超经济发展速度也不能滞后于经济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之一就是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工业革命后资本社会主义发展的结果。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化。由于长期以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始终持续不断,资产阶级为了阶级统治,于是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来缓和这一局面。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可以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2、社会保障的结构

一个国家的政治、人口、文化习俗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根本因素。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能力和政府的支付能力等都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以欧洲国家为例,欧洲的高标准社会保障制度是以雄厚的物质作为基础的,究其原因还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再以日本为例,在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了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让日本成为了一个富裕社会,这也使得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制度的设置和完善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国民经济和国家财力不断得到增强,社会保障事业才能顺利发展。相反,如果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国家所提供的社会保障也只能是低水平的,同时也就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低层次和不完整,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国民需求的增长。

3、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在遭遇国际性的经济危机时,经济会出现发展缓慢或者停滞的现象,然而社会保障却需要庞大的开支,面对此种情况,各国政府不得不对社会保障制度做出重新部署。一些国家会把完全公费医疗改为国民支付一定费用比例的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显而易见,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

二、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当然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制度项目的设置健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它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社会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由于社会成员的自身条件、劳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都不同,有些劳动能力弱的群体收入相对较少甚至是没有收入而生活贫困,而有些社会成员则收入颇丰,生活富裕,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贫富差距,激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第二,社会保障在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帮助促进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此外,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总需求规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工具之一。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消费结构与社会需求进行合理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第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不仅可以起到调节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同时也为劳动者提供了多方面的保障,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为促进劳动者技能素质与自身素质提供了有效保障与重要途径,从而实现直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第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局面也有很大帮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就业率。社会保障事业既可以解决社会成员面临的生活困境,同时缓解了当前就业难的局面,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保障和良好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保障力度与经济发展应当在同一水平线上,社会保障力度发展过快,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担,从而会破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但是如果社会保障发展过于滞后,就会阻碍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影响社会稳定,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从总体上讲,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相互促进发展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就需要保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不可否认,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承受力弱,所以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还需要从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大局出发,进而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换言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共同推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与其他经济制度相互呼应,共同协作,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波.论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杨亮;丁金宏;郭永昌.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04)

[3]孙祁祥;肖志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中国经济内外再平衡[J].金融研究.2013(06)

[4]丁建定.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兼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9(11)

法治与社会经济范文3

关键词: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一、在新农村环境下进行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保障基层群众的民利

进行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不但能够提高农村会计的管理水平,增进村民对村会计的监督力度,从而使得村民的民利进一步得到加强。另一方面,通过农村会计职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村民的参政意识以及其主人翁思想。

2.调控农村集体资产

农村土地资产以及一系列集体收入构成了新农村时期的农村集体资产。目前,多数农村存在村领导私自出卖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甚至将政府发放的粮食补助经济款进行私吞,如此一来,不但损坏了村民利益,而且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此,通过进行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使得农村会计的管理水平得到全面强化的同时提高了调控农村资产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党和政府在村民心目中的公信形象,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的意义。

3.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

现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深层次阶段,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拉近城乡距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保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农村会计管理水平的强化,通过农村会计职业化的发展,实现对村级资金进行统筹规划以及监督管理,确保资金的花费是为农民服务,以此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持续性的发展。

二、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的现实状况

1.农村财务工作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现阶段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管理层次以及程序不规范等。在当前,农村财务多由村干部一人管理,由此使得农村财务即得不到科学的专职会计核算,而且使得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缺失。部分农村的现金开支非常随意,特别是在某些经费开支方面表现出无需审批、不记账或不结账的现象;在某些农村虽然有专门负责管理账目的会计,然而因为这些会计缺少专业的管理水平,从而造成账目模糊以及原始凭证不规范等问题。

2.农村会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培养

因为我国二元经济体制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加之农村的基础条件较差、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待遇水平相对偏低,使得稍有专业会计知识以及技能的从业人员拒绝在农村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排外思想的影响,使得外来人员难以在本村顺利开展工作,由此形成了较多的村会计均来自于本村村民,而这些人员的会计技能以及从业经验均达不到规定要求,且无证上岗现象较为严重,这些是造成农村财务混乱的主要原因。

3.农村财务缺乏规范化管理

形成农村财务管理落后的原因除了因为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而且还需要让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在实际中,农村会计人员多数会随着书记的变更而转换,此是因为农村制度的特殊性造成的,当前,农村会计的选用还没有行成法律化和体制化,具体的会计选用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传统的管理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村财会制度的发展。会计选用的随意性不但影响农村会计业务传递,而且影响农村会计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开展,甚至为村干部进行腐败造成了可乘之机。

4.农村财务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农村干部队伍的基本素质较低是财务工作出现松散管理的主要原因,某些地方财务工作甚至由书记直接指挥,而村民由于对财务基础知识的缺乏,使得村民在监督方面表现乏力。当前农村虽然实行了财务公开,然而由于无人监督使得财务的造假现象普遍,从而使得财务公开只是表现在形式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由于财务交接的账目不清,造成遗留问题难以落实责任,继而形成死账。

三、进行新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路径的规划

1.实行乡镇委派村会计的委派制度

(1)促进村级会计服务水平的提升。在具体中首先应建立独立的行政村会计服务中心,且对相关人员进行统一配置,同时将镇政府会计服务中心办公电话向外公布,由此就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若村里有问题时,相关人员应及时赶到,如未及时赶到需进行电话沟通。另一方面,对于村民上报意见应及时进行汇总上报,通过逐步改善村级会计的服务水平,从而使得村账代管的会计委派制度的开展打好基础。(2)对村级会计资金使用机制进行完善。为了保证农村集体日常资金的使用便利,可考虑与辖区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进行辖区村周转账户的设立,以此更加便利于工作的开展。(3)要求定期检查村干部以及村级会计助理的资金往来情况,以及村级集体资金的收益等,同时应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意见,以此加强集体资金的管理效果。另外还应对农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落实,从而取得农民群众对各项工作的支持,继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2.通过会计聘用制度促进农村会计职业化目标的实现

为了使农村会计职业化目标的实现,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1)为了稳定村级会计的人员队伍,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公开招聘,可推行考选聘任、联村记账等多种会计职业化的管理模式。可面向全社会进行招聘,若有必要可到相关高校进行专业的优秀人才选拔,以此不但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问题,从而也使农村会计职业化水平得了有效提升。(2)通过完善农村会计人才的档案管理制度,对相关的具有资质的农村会计人员进行全部归档,继而形成由镇政府统一管理的农村职业会计人才库,通过这种途径使得具有优秀专业知识的中青年会计人才步入农村的会计工作岗位,从而解决了农村会计素养过低以及老龄化等问题。(3)对农村会计的激励考核制度进行完善。通过对农村会计竞争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的完善,使得农村会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责任感得到激发,从而使其自我职业生涯以及人生价值得到跨越,继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4)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工资发放制度进行完善。只有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的发放落实了,才可能实现农村会计职业化进程的实现,因此建议村级会计工资可由镇政府统一进行管理发放,从而有效避免了村委拖欠农村会计工资现象的发生,使其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保证。有了稳定的工资发放,才能将农村会计人员稳定的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以此使农村会计的职业化发展得到实现。

3.提升村级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在农村会计职业化进程中对村级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不断提升,此包括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1)完善农村会计人员的准入制度,且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杜绝村委会成员的直系亲属担任该村的会计。(2)当前,对现任村级财务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制度以及与邻村会计的交流制度,从而逐步实现村级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体制,对业务水平不达标的会计人员进行淘汰。(3)可将村级财务助理人员纳入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对象,且对其进行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管理,以此使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4)在针对相关农村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中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能够增进相关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可操作性。(5)对村级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可由镇政府定期进行组织,以此增进相关人员的手法意识,使得村级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4.完善村级财务的监督体制

可由乡镇财政所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以及检查,对村级资金支出实行授权审批制度,从而提升村级财务的管理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实行村账定期公开制度,对村账公开日进行设定,且对村民疑点进行解答,对于无法解答的问题可进行上报,同时要向村民承诺具体回答的时间,从而使得村级财务透明化。为了改变一直以来所有资金由村干部全权管理的局面,避免集体财产流入少数村干部的口袋,问题严重时,可选举村民监督小组对村财务进行监督,以此杜绝村干部的腐败苗头,使得党以及政府在基层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得到恢复,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发展。

5.通过提高村民素质增进其行使监督作用

进行村级会计监督力度的强化还需要依靠基层的大众力量。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使得我国农村较多的群众的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基本的民主意识、对相关的财务知识一无所知、对法律知识了解较少。由此使村民对村干部的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使得某些村干部在村上成为“土黄上”。对此,应全面对村民的最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以及法律知识进行培训,推选有文化、有威望的村民代表对村财务进行监督。

四、结束语

进行新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过程,为了实现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的农村会计职业化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求相关人员提高对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然后对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农村会计职业化发展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使得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会计实现职业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徐翾,康胜.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事务的创新发展探析[J].中国软科学,2011,(02):125-130.

[2]徐翾,康胜.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会计事务的创新发展探析[A].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第八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中国软科学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6.

[3]陈顺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12.

[4]刘晓敏.关于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商,2015,(28):155.

法治与社会经济范文4

1. 职校教育 职校教育对象是那些没有考上一级学校的学生。

1.1 对这部分人应该首先进行成才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考大学不是唯一的成才道路,不要自己瞧不起自己。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专业技术的拔尖人才。约知百行,不如精通一行。世界上的每个人懂得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不知的知识是无限的,只要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发挥到极致,那就是这个领域内的拔尖人才。学习专业技术是职校学生成才的捷径。向他们介绍那些没有考上一级学校创业成功的人成才事例,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增强他们创业成才的信心,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家庭有贡献的人。

1.2 职校的课程应根据农村和城镇的需要设置种植、养殖、林业、水产、经果林发展、家电维修、计算机应用、汽车修理、电焊、装璜等实用技术课。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所谓系统性就是与技术对象有关的内容要全面。比如:辣椒种植技术内容应包括:种子的选择及识别、种子消毒、育苗方式,移栽技巧、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储存、销售等内容。养猪技术包括猪种的选择与识别、饲料的选择与配制、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市场分析、销售渠道的选择等内容。而且每一个技术环节的知识都一定要浅显易懂,具有可操作性。学生掌握了系统的技术知识,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在农村或城镇自主创业或就业。

1.3 职校的教学方式应该把向学生赠送科技资料、观看技术光盘、电视教学和老师讲课结合起来。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较多,实用技术较少,不便于操作,老师讲课有语言感染力,但不易记下来。文字资料能详细说明技术内容,但没有动感效果。把文字资料、语言教学、观看光盘、电视教学结合起来,可互为补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告诉学生怎样搜集自己所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注意技术市场动态,不断更新技术知识,学会技术创新,成为这个技术领域的拔尖人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把老师的讲稿编印成资料送给学生,向学生赠送技术光盘,让学生带回家去,不但学生自己可以看,还可以帮助家里的人学习,起到教一带十的效果。

1.4 建立职校示范基地和实习基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把农村经济中发展得较好的种植、养殖、果林场作为职校的示范基地。农村学生也可以把自家的种植、养殖项目划出小部分来开展实践活动,把所学的技术用在自家的种植、养殖项目上,并写出试验报告上交学校。带学生到种植、养殖、果林场、观光农业、立体农业示范点参观,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国家实行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下,引导学生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高效农业组合模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农村利用荒山、空地、田土、林地、水域、滩涂发展适度农业规模经济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1.5 聘请社会科技指导员对学生进行现身教学。把农村有名的种植能手、社会上创业成功人士聘请为社会科技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实用技术教学和成才教育。用技术能手的技术专长、创业人才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术创业的热情和感受创业的艰辛和快乐。

2. 中学教育 中学教育主要是以初高中学生为培训对象。这部分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对他们培训应以实用技术为主,课程设置不能太多,每周开设几节实用技术课,每个学生每学期掌握1~2门实用技术。特别是农村学生,应针对农村种植、养殖、果林等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开设实用技术课程。让学生学习了实用技术后,可以回乡帮助父母发展农业生产,开展科学种植、养殖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技的好习惯。

3.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以社会上的成年人为教育对象,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应是引导为主,帮助教育的培训方式。所谓引导为主,帮助教育的方式就是向社会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请技术专家向他们传授实用技术,引导他们到创业基地、种植养殖场参观、成功人士向他们作创业经验讲解,利用党校对他们进行脱产培训。在城镇、农村人员集中的地方建立科技文化信息阅报栏,引导他们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脱贫致富的道路。社会教育应首先抓好农村大中专毕业生、打工回乡青年、退伍军人、农村种植养殖能手、中青年党员、村民组长、民选村干部、下岗职工等人的培训。这些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眼界开阔,有奋斗精神,热爱科技,有创业意识,是社会上比较优秀的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攻坚力量。对他们进行培训,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定政策帮助他们自主创业就业,以他们成功的创业和就业来带动更多的社会人员创业和就业,形成一个全民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开展技术竞赛活动,鼓励引导社会人员专研技术,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搞好职业教育,政府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职业培训是解决农村人才缺乏的一种有效措施。加大职教宣传,让广大农民、各级干部、教师及全社会都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在身。学习专业技术是培养学生成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特别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条件下,学习专业技术,走自主创业就业的发展道路,是培养青年成才,解决社会技术人才缺乏的一项有效措施。

3.2 建立农村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国家实行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的条件下,鼓励农村学生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高效农业组合模式、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农村发展种植、养殖、果林适度农业规模经济是很有前途的。但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的影响,没有多大的经济投入,靠自身家庭经济,发展农业规模经济是较困难的。建立农村大学生中长期创业基金,对学生创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既可以解决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又可以带动一部分资金投向农村,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户农民种一亩地会穷,种十亩地不会富,但种好一百亩地一定会富。有一定文化和专业技术的学生在农村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3 加强对职校教师的培训。要搞好职业教育,除改变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外,还要有一批知识渊博、道德高尚,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优秀教师。加强对职校教师的培训,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开展调研活动,把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一套实用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学起来不显得空洞无物。把技术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走出学校可以凭自己的一技之长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3.4 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参加实践活动,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利用学生所学的专长技术帮助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利用农村的资源,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生产优质的原料。比如说辣椒加工厂,可以与职校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利用学生的优势,开展辣椒技术培训,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种植辣椒,生产无公害辣椒产品,企业包回收,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经济来源,又可以为企业建立优质的原料基地,也可以扩大辣椒加工厂在社会上的影响,对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及当地辣椒产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法治与社会经济范文5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迫切要求

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各种各样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要为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提供急需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保障。随着海西资源开发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呈现出比较快的增长态势,特别对技术工人有明显功需求。海西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没有数量足够的,质量比较好的,素质比较高的高技能型的人才是不行的。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为我州特色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为我州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转移创造条件,提高西部地区劳动力输出的技术层次,在加快推进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互补融合的同时,缓解我州的就业压力。“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州大力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州以特色经济体系从培育阶段转入自主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推进我州新型工业化,加快全州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培育出大量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使之尽快投入到特色资源开发的生产第一线,根据海西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尽快形成适合本州经济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据测算,全州还有1万多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尚待安置。随着海西资源开发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呈现出较快的态势,特别对技术工人有明显的需求,企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的培养又需要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撑。就业市场需要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的培养又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十分显著。但是由于城乡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观念也比较落后,也存在着岗位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承担起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责任,提高劳动者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就业,促进就业,职业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很重要的要求。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

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要切实落实农科教结合,要整合各种政策资源,要统筹产业的结构调整,要把科技兴农,金融支农,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城镇建设以及一些具体的涉农工程都要结合起来,使海西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计划和工程能够相得益彰,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齐头并进,互为依托,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从我州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情况看,必须把转移农牧区劳动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按照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全州15万农牧民至少有5万人需要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并且城镇劳动就业人口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职业教育是提高农牧民素质、转移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压力、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这就必须对农牧民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只有提高农村牧区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才能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为此,加快建立州、县两级农牧民培训基地,加大对农牧民劳动技能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适应现代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是发展职业教育根本性的突破。制度创新的框架,主要突出20个字,“政府统筹、部门合作、市场运作、整合资源、校企合作”。

首先,政府要统筹,在建立部级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要实质性协调各个相关部门,由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协调和落实,整体化推进职业教育。去年七部委在南京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提出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在统筹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要有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来协调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政府统筹和理顺机构,是解决分割和交叉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二,部门合作。搞好职业教育必须强化部门合作、行业支持和社会参与,相互配合,互惠互利,比如教育部门的学历证书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互换,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相互衔接沟通,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社会培训资源相互整合,打破隶属关系的限制,进行资源整合。

第三,市场运作。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创建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搞活机制,自主办学,可以采取社会化、集团化、民间化、市场化运营方式进行资源重组,在国有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职业教育。

第四,整合资源。把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加强职教的一个战略选择。

法治与社会经济范文6

 

一、现状产生的原因

 

中职德育课程的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的内容不接轨,内容落后,时代感不强,学生上课不喜欢,有些案例用的素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生压根不理解、不明白,导致上课不带劲。

 

教学方法单一,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案例教学法,那么教师在备课时所做的准备就会相对少许多。然而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导致德育课在学生的心目当中是枯燥无聊的政治理论课。

 

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学思维观念不能及时更新,以生为本不能够做到,担心学生问的问题自己回答不出来,所以希望用传统的讲授式上课,甚至连互动都很少。

 

二、合作式教学的内涵

 

我们所讲的合作式教学,其一应该是教师创设一个情境,然后抛出问题,学生在这之中创造,最后共同达到教师教学设计中的这一个环节的意义,这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其二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合作式教学讲究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小组间进行沟通与合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思考、沟通以及合作的能力。

 

三、合作式教学法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学科中的运用

 

1.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教师抛出一个适合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的参与度、活跃度会得到空前提高。所谓适合学生的问题,即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个班学生的文化程度、年龄层次、性格特点以及结合生活实际。因为太复杂的问题,学生没有思考的动力,而简单些的问题,学生又会觉得幼稚,不愿作答。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投其所好”。

 

学生在情境中所要思考的问题来源,可以是普遍学生身上存在的现象,历届毕业生及低年级的学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假设问题的存在;可以是教师的自身经历;更有甚者是就在本堂课当中所发现的问题。

 

2.创设情境,开展合作式教学

 

我们抛开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开始照本宣科地讲授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这一本书当中,例如第一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教师可先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平时都喜爱去哪里购物呢?所购之物是不是都可以称之为商品呢?”在学生做出初步思考并回答之后紧接着引出知识点:“什么是商品?”然后结合知识点帮助学生解决之前所提出的两个问题。

 

接着根据已经分好的小组,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买了之后的东西还是不是商品?”“请同学举出这个教室里面能称得上是商品的东西。”“钱、肾、人都是不是商品呢,为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对知识点不理解的情况可以向教师请教,激发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这样一门课程当中感受到思考所带来的喜悦。教师也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合作式教学法在与本班学生接触时所产生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也是合作式教学法中学生与学生合作的一个意义所在。

 

四、合作式教学法的意义

 

学生需要在游戏中,在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中得到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德育课程应该是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参与过程当中学会思考,学会沟通与合作。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因为如果是旁观者的话,他可以随时离场。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合作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合作,也就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合理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