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1

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专业,在科学定位和课程设计上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本文在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基础上,从总量、结构的角度,分析了课程开设与学生就业去向不匹配问题,提出课程设计模块化建设思路,就经济学课程模块建设提出具体设想,并就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提出思路。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就业;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1998年教育部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时减少了近一半专业,却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边缘学科诞生后,很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凭借自身原有相关学科,比如,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等的师资优势,办出一些特色,走在了前面。江西师范大学校2005 年设立该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多届学生毕业。

二、就业总量分析为了解毕业生实际就业去向,笔者对江西师范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0届、2011届、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包括电话、短信、委托本班同学对未能联络上的同学补充联系。其中2013届和2012届有效信息获得率分别为100%和56%,而2011届和2010届毕业生获得的有效信息不足50%。表1给出的是2013届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就业岗位的情况。(表1)

总的来看,2013届毕业生中就业单位为企业的占比为60%,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占比为40%,即便把其中的大学生村官部分删掉(按协议他们极有可能将来需要面临二次就业,大约占其中的17%),即真正属于公务员及机关事业单位的部分为23%。虽然相比一些重点大学,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比率仍属较高水平(后者2013届毕业生该项比率仅为6%)。而去往企业的比率高达60%,中国人民大学为86.5%。

在岗位方面,去往企业就业的21 人中有15人前往私营企业,其中10人从事经营类工作;3人前往国有企业,其中1人从事经营类工作;2人前往地方银行,均为经营类工作。按此计算,从事经营类相关工作的比例占32%,高于预期。意味着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事的是经营类岗位,在所有类别岗位中比率最高(在所有类别中占比最高的是行政类岗位,但如果除去大学生村官部分,则占比和经营类岗位占比相等),远高于我们对从事经营类岗位的学生数量的预期,偏离了我们最初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或企业人事、工资与福利部门工作的判断。这种误判体现在就业比例与和服务于相应就业类别的课程或学分比例之间的对比关系上。2013届毕业生培养计划共开设了25门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不含公共必修课),其中经济学类课程7门(不包括相关课程,如高等数学等),占28%,略低于经营类岗位就业同学的占比,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二次就业问题,则两者差距可能会更大,经营类岗位就业比例将显著高于经济类课程的比例。

三、就业结构分析

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开设和学生就业选择情况并不匹配,即经济类课程安排落后于学生就业需求,不仅体现在总量上,在结构上也很明显。

根据就业反映情况,经营类就业全部集中在企业,没有人在政府相关部门从事经营类工作,但为这些部门就业而开设的经济学课程却占全部经济学类课程的43%,主要有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它们没有给学生就业带来直接的促进作用。其他几门经济学类的课程情况稍好,除西方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性课程外,其他课程如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原理等都有服务对象,即可以在毕业生就业岗位中找到其影子,如有学生从银行业务工作,有同学从事劳动保障工作以及企业人事管理工作。

在2013 届毕业生就业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升学比例非常低。在41个同学中仅有2个同学选择升学或升学成功,比例为5%,远低于中国人民大学的37.1%,南京农业大学的17%。从升学方向看(2012届类似),这个专业主要有两个去向,一是经济学,可以选择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一是社会保障。对升学选择经济学方向的同学而言,现有经济学课程安排对他们并不利,主要表现为课程杂、方向不明确、缺少核心课程,导致学生在向经济学专业升学过程中遇到障碍。如果升学方向是社会保障,其相应课程则开设较为齐全,一共开设了7门核心课程。但在这种“完美”的课程设置下,选择社会保障作为升学方向的同学仅有1人(2012届为2人),和选择经济学作为升学方向的人数相当,令人质疑其价值。

四、学科建设科学定位

根据以上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可发现,经营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总的占全部就业的比重高达78%,而社会保障类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类等其他岗位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不到22%,这种反差显示出当前学科建设定位不够理想等问题。首先体现在办学单位设置不合理。据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设立了专门学院外,其他高校,比如,福建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均则将其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依托管理学平台办出了特色,对学生培养和就业有利。省内某高校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前身为经贸学院),定位为培养学生向劳动与人事、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及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为此开设了共计10门经济类课程,也办出了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则把它放置在了政法学院,目前状况难以显示该平台为专业特色建设带来帮助。当然,新办学科问题在所难免,关键是要面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基于目前收集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可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培养计划中应该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管理,通过模块引导学生明确对未来的定位。根据历届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在某些岗位类别上的集中趋势,可考虑设置若干模块,比如,经济类模块、行政管理类模块、社会保障类模块等。这里仅关注经济类模块建设。

五、经济类模块建设

对就业信息的纵向比较,有助于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不苛求严谨,可以把历届学生培养计划中,经济学课程的变化与历届学生中经营类岗位就业和升学情况作个对比。这里仅以信息收集情况稍好的2012 届和2013 届毕业生为例。2013届毕业生从事经营类有关工作占就业学生中的比例高于2012届毕业生。相应,2013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经济类课程的门数为7 门,比2012 届毕业生多1门。同时,部分课程的学分也有所增加,如果算上一些外围课程,则相差更多。经济学课程的变化和学生在经营类岗位的就业存在正向相关性,建设好经济类模块有助于学生就业。

经济类模块建设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服务和致力于经营类岗位的同学,一是服务于在其他岗位的同学。两类同学就业目的不同,对经济学课程体系的需求不同,因此可分别设立两类经济学模块课程供选择:经济类模块I和经济类模块II。

经济类模块I。主要面向将来准备在就业或升学时向经营类岗位或经济类专业发展的同学。该模块在原来经济学课程中进行整合,主要对原来一些就业贡献小且内容非常相似的课程,比如,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概论和政府经济学进行精简,同时增加一些核心课程和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该模块具体包括以下课程: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劳动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从课程数量上看,该模块所包含的课程数量与原来的经济学课程数量相比并无变化,但从就业的现实角度看,则显然设置更加优化,且更贴近当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或旁听其他课程,再如,消费者行为学等。

经济类模块II。该模块旨在为往其他方向发展的同学提供经济学基础知识,传递经济学思想,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工具。具体开设的课程包括:西方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原理、公共财政学、劳动经济学。从课程数量看,该模块包含的课程比原来培养计划中的经济学课程减少3门,学分数量减少9分。这些课程主要是经济学思想、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普及,它们或者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决策的思维。这个模块课程尽管精简了,但传递经济学基本知识与经济学思想的目的更突出,反而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六、结论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新设置专业,各高校兴办该专业的时间差距不大,关键在如何结合高校自身资源办出自身特色。作为文科院校,江西师范大学在资源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重视新专业的建设。

平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政法学院这个平台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贡献并未显现出来,对学生就业非常不利。另一种选择是设立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学科实力并不弱,但却分散分布在商学院、教育学院、文旅学院和政法学院中,无法发挥规模办学优势。

第二,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重新明确学科建设定位。就业不能仅依靠学生毕业时学校搭建的各种平台,关键还在学生自身素质、知识和能力。因此,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未来方向。要实现这一点,学科建设定位必须科学合理,并建立在以就业为导向基础上,只有全面综合分析学生就业情况,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这种科学合理的学科定位必须最终体现在学生培养计划和课程设计上。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有益于学生定向培养。在当前学生课时不断被压缩背景下,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助于缓解课时紧张现象,避免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下降,达到培养有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凤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探索[D].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3).

[2]谢勇,李放,周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04).

[3]宗惠.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D].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

[4]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04).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2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价值;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全面收益;产权功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增加、长期通货膨胀、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工具的大量创新应用,使得原来的以受托责任为主要目标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计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允价值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1969年以来,美国APB及后来的FASB逐步了大量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从而使公允价值步入了实质应用阶段。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中涉及运用现值和公允价值的比例约占60%(谢诗芬,2004);2006年9月,FASB发表了SFAS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为公允价值及其运用建立了完整的计量和披露框架。我国也于2006年2月了新的会计准则,其最大亮点就是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反应了国际会计趋势。

1对公允价值的认识

真实和公允是人们评价财务报告的重要标准,强调财务信息的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即公允地表述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但要做到公允表述,就得借助于公允价值计量。

1.1公允价值(FairValue)的涵义及实质

IAS32号(1995)认为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FASB157号(2006)对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

中国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1.2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通过以上几大会计体系的比较,我们发现公允价值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公允性。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价格对企业各利害关系人来说往往是最为公允的。而公允性特征来于其形成的重要前提——公平市场,这意味着买卖双方都是平等自主的主体,其交换目的是出于正常的商业考虑。

(2)熟悉情况的,自愿的当事人。交易双方对特定交易的性质,特征,用途及计量日的市场状况都有相当的认识,而且交易是出于对己方利益最大化考虑,无外来压力的迫使,从而确保买卖双方能够在交易中各得所宜。

(3)现时性。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在于满足企业众多相关者的决策需要,因而应当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所发生的一种价格确认或预计。

2公允价值计量的全面收益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经济学收益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量”,并将收益视为“财富的增加”(亚当•斯密,1776);后来的英国经济学家J.R.Hicks(1946,ValueandCapital)将收益定义为“在期末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个人或企业可以在该时期消费的最大金额”。

而传统收益是基于收入费用观和当期经营观的,以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为基础,按照配比原则计算当期结果。而经济收益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和总括收益观。将收益视为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经济资源或资本的净增加;企业收益既包括本期营业收益,又包括非正常收益和资产重估收益。用公式表示为:

经济学收益=期末净资产公允价值-期初净资产公允价值-本期投入资本+本期收回资本

由于净资产市场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经济利润的应用收到很大的限制,全面收益的概念最为接近经济收益。FASB在1980年发表的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中提出了利润(earings)和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1997年,FASB在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全面收益》中要求企业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报告全面收益。用公式表示为:

全面收益=利润±其他收益(包括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

用全面收益代替传统收益已成为当前收益计量发展的总趋势(陈美华,2006),作为一种复合的计量手段,能够使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转变的计量属性只有公允价值。

3公允价值计量的产权功能对企业价值的积极因素

产权会计理论认为会计从最根本上讲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伍中信,1998)。产权功能是指产权制度所产生的社会效用。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契约集合体,面临着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诉求。通过产权的设置、界定、安排及变更可能影响各利益主体的决策,最终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产权功能主要有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资源配置功能和激励功能,公允价值计量使得产权功能更为有效的发挥,而这些功能的发挥最终会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创造。

4结语

从长期来看,会计计量属性的天平逐渐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向公允价值倾斜,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发达和估值技术的完善,未来公允价值将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2006年的新的会计准则虽然只在金融资产、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等项目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但一定程度上已反映了国际会计的趋势。企业价值来源于劳动、资本、技术等各项资产的有效结合,反应了企业能给股东及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大小,受其资本结构、技术创新、品质服务、营销体系、管理文化的限制。作为一种复合性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比传统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更能有效的反映企业价值。虽然计量方法不会对企业价值构成实质性改变,但公允价值却会能全面有效的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和盈利状况等价值评估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人的判断,影响企业发展,最终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公允价值最能有效实现企业的产权功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激励作用会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北京: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6.

[2]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用.会计研究,2007.

[4]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讨论.会计研究,2007.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3

能:熟悉本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工作思路清晰,掌握有关政策法规,能顺利的开展工作;严格履行了岗位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开创了本职工作的新局面,工作效率高。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对工作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路,把工作做的有条不紊。

勤:对于分配给自己的各项任务,不管有什么困难,从不推委,能够自觉、主动、积极、出色的完成。并且能严格的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早退或无故请假旷工,出勤率高。

绩:####年第一学期我负责了《公共管理学》(103个课时)、《政治学》(58个课时)两门新课的制作,以及旧课《思想概论》(48个课时)的修改和更新工作。在学期末又接手了由于教师文档提交晚和录课延时等问题,而导致不能按时制作的《规制经济学》(53个课时)和《教育行政与督导》(28个课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难度系数为2.5的《规制经济学》,由于是金融方面的课,老师提交的文本很多,还有非常多的图表(曲线图)、符号和专业术语,给制作的第一步文档校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并且图片都是很不规则的扫描图形,因此,每个图都需要用Photoshop进行修改,有的甚至需要重新画图。最后还要将图片用Dreamweaver处理成网页的形式,以弹出窗口的交互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可以看到形象的曲线图,使整门课重难点突出,知识点丰富,表达清晰易懂,便于记忆和接受。虽然这门课在制作中是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比较顺利的在要求的时间内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并且没有影响进度。####年第二学期我被分配了《管理理论与方法史》(68个课时)、《社区管理》(54个课时)以及还在录制过程中的四学分的《社会学》的制作工作。随着开发中心内部网站的建成,还负责了网站中“美好瞬间”和“精品课程点播”两个板块的维护和更新工作。曾在八月份被评为部门的月明星。

课件的制作过程也许很枯燥,但作为编辑的我们却可以赋予它生命,看着每门课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到整齐的格式和动画;从一章一节到整门课程的完成,每个细节都需要认真的态度不得有半点马虎,并且这个烦琐而复杂的过程和开发中心每一名员工的辛勤付出都是密不可分的。面对这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心里有一份收获的喜悦,而这份喜悦也激励着我在下一年更加努力的工作,力争取得更高的成就,做出更多的贡献。通过两年的课件编辑工作,使我的操作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有很多不足。因为负责的是课件编辑工作,所以相比较组长和策划而言不用与老师联系,因此就没有太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自己的协调沟通能力很欠缺,甚至在人多的时候不敢讲话,不会讲话。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用更多知识丰富自身的内涵,提高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锻炼多方面的才能,成为一名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员工。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4

 

0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大同小异,这也是中国长久以来中小学和本科教学的习惯。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大,然而弊端也非常明显,即以牺牲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代价。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性的一面,在讲授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向同学们传授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法,这样更符合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因此我们认为经济学的教学要改变以往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应该在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传授经济学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下文分六个部分具体讨论我们的教学改革。其中将重点谈到四川大学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 的教学改革,以及这个改革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1 何为“西方经济学”

 

在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之前,有必要对“西方经济学”这个概念做简单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词是中国人独创,事实上不存在所谓“西方经济学”,也不存在“东方经济学”,经济学即是经济学,和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一样是一个无国界的概念。有人认为“西方经济学”是和“政治经济学”相对而言的,然而在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学就叫做政治经济学。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经济学就是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相对而论,像钱颖一教授说的那样“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当今世界上被认可为主流的经济学称为现代经济学”,①经济学通常以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和现象为核心内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又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比如国内常见的萨缪尔森版的《经济学》, 有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高鸿业版的《西方经济学》也是分为上下册,微观和宏观两个部分。

 

一般来说,“西方经济学”的知识内容包括市场价格的决定、消费者的行为选择、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包括生产要素的选择)、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竞争(包括初步的博弈论)、初步的一般均衡论、福利经济学、国民收入相关概念及决定、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和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2 参考教材及阅读书目

 

由于过去的教学理念是围绕考试的“知识传播型”教学,所以老师和学生们在选择教材方面偏重简约和单一,即一本教材解决全部问题,而且偏爱那种知识罗列(一目了然)型的国内教材,②不喜欢循序渐进引导型的国外教材,这其实是偏离了教学的正轨。教学应该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不单是学会原理,还要学会应用。因此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一套多媒体课件,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作者那里可能有不同的表述和观点,老师有义务告诉学生、学生也有权利自主思考。因此在课程参考教材的选择上,本文作者所担任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这样安排的,除了平时的习题练习以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第5版)为主外,我们还鼓励同学们查阅其他教材,比如:《经济学原理》(第6版,曼昆)、《经济学》(第18版,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4版,斯蒂格利茨)、《微观经济学》(第8版,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宏观经济学》(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2版,克鲁格曼)等等。

 

除了教材的阅读多元化以外,我们也注重经济学经典著作的阅读。教材里面提到的知识、原理、思想都是来源于一个个经济学家的贡献,他们最初是怎么研究的?得出那样的结论有什么背景和前提?这类问题可能在以说教为主的教材里面找不到答案,因此直接阅读原著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经济学原理,也是养成经济学素养的必要环节。同时我们也推荐同学们阅读有关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著作,比如:《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讲演录》(罗宾斯)、《经济理论的回顾》(马克·布劳格)、《经济分析史》(一、二、三卷,熊彼特)。另外,有关数学在经济学上应用的相关著作我们也推荐同学们多读一读,比如《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蒋中一)、《经济学中的数学》(西蒙)、《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等。

 

3 教学理念的改变

 

教学理念来源于教育理念,大学教学受高等教育的影响。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成立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和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百年的历史。高等教育在民国时期的理念是自主发展, 而在1949年后主要是服从发展的需要,后者可以称之为“适应论”,即突出强调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理念。在“适应论”的理念下,大学课堂只讲授对社会发展“有用”的,而不讲授“无用”的,比如1949年后全国大学院系调整,突出理工科,削减文史艺术类,为的就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发展。不可否认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适应论”破坏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追求片面的“有用”而忽视所谓的“无用”,造成了经济发展与国民素质的不和谐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不统一的局面。

 

因此我们认为教育理念要破除“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与此同时教学理念上也要打破“适应论”、“功利主义”的束缚。对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来说,经济学原理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学会用经济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所以在课程讲授上我们突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上我们采用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即主讲教师负责讲授主要的知识内容,助理教师负责同学们课下的研讨。

 

4 四川大学“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介绍

 

四川大学从2012年春季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用更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具体实施措施是设置“研究生助教岗位”,由主讲教师设计课程改革方案并承担大班教学工作,研究生助教负责组织小班研讨。授课和研讨均在正常课堂教学时段进行。主讲教师负责研究生助教的指导、任务分派和业绩考核。助教工作职责包括:(1)根据教师要求随堂听课,并协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2)组织学生进行小班研讨、集体自习、集中答疑、辅导习题等与课程相关的形式多样的活动;(3)日常学习管理,包括协助教师批改作业、批阅试卷等。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是首批纳入“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期末平均成绩明显提升,在由研究生助教负责的“小班研讨”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十分出色,课下积极准备,课上积极发言,热烈讨论,充分说明我们实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会继续深入开展,还要向更多的课程推广。

 

5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实例演示

 

2013年秋季本文作者担任四川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宏观部分的主讲教师和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大班教学,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是每周由主讲教师讲授一次课程(三个小节),由助理教师负责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和答疑,并在每周的周末开设习题(答疑)课和研讨课,习题课主要以同学们的作业为主,做适当的延伸,同时负责解答同学们关于课程学习的疑惑;而研讨课是“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每次研讨课之前,助理教师负责把讨论的主题告诉大家,讨论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中的所学内容,也可以是所学内容的延伸或者运用。

 

举例来说,宏观经济学首先介绍经济数据方面的内容,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等以及相关数据,其中重点是关于GDP的部分,即国民收入核算。主讲教师循序渐进地讲授宏观数据对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这些数据的算法、含义、优缺点等,并且结合各种教材的说法,分析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这样的讲授思路清晰、内容丰富,且留有思考的空间,课下同学们可以对课上的内容作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关于经济数据的问题,我们的讨论题目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缺点”,事先跟同学们定下这个题目,留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在准备期间同学们可以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也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组成小组进行内部讨论,在讨论课上50个同学被分为两组,分别谈论“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优点”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缺点”,在同学们发言之前助教老师做一个引题,简单介绍这个问题的含义和一些注意事项,接着就是同学们的具体讨论。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从发言的内容看他们确实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且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他们的发言内容整理如下:

 

针对GDP核算的优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把经济运行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定量化了,使我们能够判断经济运行的好坏,而不是停留在表象的观察上。虽然GDP不是完美的衡量指标,但是没有比GDP更好地反映经济运行好坏的指标了,GDP这个指标是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论证,国内外一致认可的,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它。GDP的测算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每一种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范围。比如支出法包括: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针对GDP核算的缺点,同学们有以下一些看法:GDP测算时容易忽略一些经济活动。比如家庭生产性劳动、农村瓜果蔬菜交易(不交税,无法测算,只能估算)、黑市交易、官员贪污受贿等,这些活动不容易测算,即使纳入考虑范围,也只能依靠估算,误差较大。经济运行好坏不能只看GDP的大小,还得结合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具体的分析,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政府和民众特别重视的不是GDP的多少,而是失业率的大小,每一个劳动者最关心的是自己能否很好地就业;再比如一些非洲国家,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这时候他们关心的就是把通货膨胀率降下来。所以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GDP掩盖了一些民生问题,使得一些地方官僚唯GDP是从,不顾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就业、住房、入学、医疗等等,为了一个GDP上的数字忽视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是可悲的,造成发展观念上的扭曲。

 

经过对这个问题的激烈讨论,同学们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关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问题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叙述层面,也不再仅仅是同学们的死记硬背,而是经过一番研究、思考、讨论之后成为同学们自己的知识。这种“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不但是西方经济学这种基础课程,其他专业课程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6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前后的对比

 

在我们实施教学改革以前,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是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由主讲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学习,由于教学任务量大,时间紧迫,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课堂讲授上面,应有的师生互动和讨论往往被忽视,同时由于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课程的所有工作,因此在批改作业、答疑等方面效率很低,效果很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期末成绩平平。

 

而自从实施“大班授课,小班研讨”以来,我们的教学工作焕然一新,助理教师的加入大大减轻了主讲教师的任务量,使得课堂讲授能够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基本的师生互动和交流也频繁起来,由助理教师负责的批改作业、答疑、组织研讨等更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成效显著。

 

因此我们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实施的“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是十分成功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这种教学模式应该继续实行,并在不足之处进行更进一步的改革,另外从整个四川大学来说,我们认为“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应该推向全校更多的课程。

 

7 结论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学科,甚至被认为是社会科学之首,社会科学的本质是思想与方法,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过去那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授课方式为传授思想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授课方式。这样的做法符合经济学的本质规律,而采用“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符合教学规律也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

 

总结起来,教学改革有以下几个好处:(1) 改善教学质量。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是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一人讲授、学生听课这种模式,而是采用了“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更科学。(3)为川大精英教育计划作出贡献。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提出了“精英教育”理念,“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这种模式正是精英教育的具体体现。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5

关键词: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理论经济学,是我国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高理论经济学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案例教学引入到理论经济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案例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在理论经济学中,最早使用案例教学的美国哈佛大学,随后在欧美国家的大学逐步被推广使用。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经济教学中的问题

1.1传统教育机制和理念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应用

我国传统的教育机制是应试教育,传统的教学理论是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形式,这与案例教学的理念是相悖的,给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机制和教育理念下,一些学校对案例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鼓励和倡导实施案例教学的机制。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闭卷考试是主要考试方式,理论知识是主要考试内容,这些都无法全面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在教师的日常考核中,一些高校并没有将教师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纳入其中。这些不利的因素都影响了案例教学在理论经济教学中的应用。

1.2不健全的案例库限制了理论经济学教学案例的选用

实施有效的案例教学最主要的支撑是要有科学、合理的理论经济学教学案例,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一套健全的案例库。然而,构建理论经济学案例库是一项时间长、难度大的工程,一些高校在案例的收集、分析、研究和整理等方面还很落后,多数是从一些文学作品、期刊、报纸上照搬而来。以这种新式编制的案例,虽然在内容上与教材有一定的联想,但是缺乏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对学生的启发较小,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教学质量。

1.3落后的教学手段降低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案例教学是需要一些高科技技术支撑的,如多媒体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等。这给很多高校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一些高校并没有设立专业的案例教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工具、信息传播和案例课件等方面的资源还比较匮乏。同时,案例教学实质是一种实验性质很强的教学方式,需要有专业、规范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这同样给高校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缺乏完善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限制了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施,降低了教学效果。

1.4不完善的师资力量阻碍了案例教学的发展

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在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现实是很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的,虽然在理论知识上有一定的素质,但是在实践经验上还比较欠缺,而且在应变能力、判断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上都还比较稚嫩。由此可见,我国理论经济学的案例教学还需要构建一支经验丰富、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2.案例教学在我国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对策探讨

2.1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高校要注重案例教学,开设更多的案例教学课程,编制更为完善的教材;学生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以往的学习习惯,要勇于探究、敢于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如在导论部分第五节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经济思想史上代表不同结局利益的政治经济学”为教学案例,通过介绍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耳・马尔萨斯、蒲鲁东等不同的经济思想,深化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经济学这一主题。或者教师可以事先设置问题,如社会主义经济学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中国经济学发展应该如何体现其阶级性?让学生先自主研究和分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教师在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2科学创建,丰富教学案例

创建科学的案例库,保障教师在教学中有丰富的经济学教学案例可用,进而保证理论经济学中案例教学的发展。一方面,编制案例时,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案例的内容要真实、合理。另一方面,编制的案例要有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空间,要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通过网络获得利用更为丰富的经济学案例资源,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如在《劳动价值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和使用案例“北大方正界定资产构成中的价值创造争论”;在《经济人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和使用案例“盗窃者与雷锋:不同经济人理论的阐述”等。此外,对高校而言,还需要加大对理论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资金投入,构建完善的案例教学教室、实验室及其他教学设施,完善教学手段。还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构建一支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经济学教师队伍。

结语

总之,我国理论经济学中的案例教学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如教育机制和教学理论落后、教学手段落后、案例库不健全、经济学教师队伍不成熟等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劳动经济学课件范文6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4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项目(2014KG50)其他项目――“促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项目”(PXM2014_014224_00009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戴东红(1968―),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金融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大纲要求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引导学生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价和讨论,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原理的认知和对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性强、理论繁杂且抽象,是学生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课程之一。在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选编与使用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原理理解的深浅,进而决定案例教学的成败。本文就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编与使用技巧展开探讨,以期提高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达到教学改革的预期目的。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的基本原则

不是任何事例都可信手拈来当案例使用,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的甄选和编写应围绕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做到深入浅出的同时,遵循如下原则:

(一)案例要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

典型性是指案例必须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紧密相关,最能反映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而且在众多可选案例里最具代表性,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例如,在讲授“资本的本质”时,可以选择“不幸的皮尔先生”作为教学案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地理论》中,为了说明资本的属性曾转述过这个真实故事:皮尔先生带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货币及劳动力去澳大利亚的斯旺河,企图在那里赚取剩余价值,可是到了物产富饶、极易谋生的澳大利亚,工人都跑光了,皮尔先生连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也没剩下。究其原因,马克思指出是因为皮尔先生“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这一案例突出反映了资本的增值及社会生产关系的属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针对性强调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来选编案例,力求每个案例都能充分地体现教学所对应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使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与案例结合得更充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例如,关于海尔“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资料非常多,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也很多,但如果选编为政治经济学案例,组织资料时就必须有所取舍。针对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这一知识点,以《孙子兵法》“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飞”说明速度快可以让石头在水里“漂”起来,而减少库存、加速资本周转也可以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这就是被广泛使用的“海尔是怎样让石头‘漂’起来的”经典案例。

(二)案例要体现逻辑性和本土性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科学,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知识整体,共同构成了学科的知识系统,案例教学不能把它分割开来。在选编案例特别是综合型案例时,由于案例可能涉及学科的多个知识点,此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知识点间的前后关系,突出其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统一清晰的脉络,防止案例的引入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破碎。

由于学生对国外的经济政治环境不了解,分析讨论国外的案例常常难以切中要害。而本土化的案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因此在选编案例时要更多地使用发生在国内的、身边的案例。例如价值理论中有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教学,就可以选用中国的“民工潮”“民工荒”作为案例。通过本土案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关心本国的经济发展,用经济理论指导实践。

(三)案例要突出实用性和时效性

实用性是指案例的选编要贴近现实生活,多引进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热点案例或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结合在一起,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时,可以选取学生接触最多的水果市场的价格变化作为案例;在讲授资本积累理论时,可以选取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企业扩张的例子,使学生理解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区别。

时效性强调的则是案例选编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师要凭借自身对经济现象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尽可能从社会实践中搜集、整理最新的或者第一手的资料,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热点、统计数据等,以提升案例的吸引力和新鲜感。比如,在介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时,可以采用当年最新的“中国大陆财富排行榜”作为案例。对这些经济现象,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和直观感性的认识,能够从中获得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乐趣。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的正确使用

如果说高质量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功能实现的基础,那么正确使用教学案例就是案例教学功能实现的关键。

(一)案例呈现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可以通过印发文案材料、教师描述、课件演示甚至模拟表演的方式呈现,让学生熟悉案例并产生疑问。这一环节可以安排在一节课的末尾,以留给学生充裕的课后时间去思考案例、展开分析和交流,为下节课的课堂案例讨论做好充分准备。案例呈现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案例。例如采用文字、图表、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呈现案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要精心设问。教师要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案例的深度和涉及的理论知识来设计让学生思考的问题。问题难度须适中,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过于艰涩则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讨论分析重在激发学生交流和研讨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是集中学生集体智能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案例讨论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学生个人准备,小组内讨论;也可以以组为单位,展开小组间辩论;还可以让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分析案例,其他组的学生随时提问。这个过程的关键是教师如何通过启发引导、组织调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

一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明确学生是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要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述为主,教师点评为辅。二要营造宽松民主氛围。在师生平等,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予所有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促使学生运用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三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让学生大胆发言,对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予以肯定和鼓励,尊重学生的观点,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四要加强引导。教师在案例讨论中要善于因势利导,当讨论冷场时,要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当讨论气氛过热时,要会“降温”,以防陷入无谓的争论;当讨论相持不下时,善于化解僵局;当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把讨论带回正确的轨道。

(三)总结评价应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教师最后对案例讨论的总结和评价是对前一个教学环节的概括和提升。教师既要结合案例做出理论上的阐述,指出其中的关键知识点,又要恰如其分地对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优缺点做出评价;既要给出分析案例的思路或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又要给学生留出进一步思考的余地,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而广泛的探索。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方面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从个别扩展到一般,从而掌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了解所学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学会学以致用。

三、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和使用成效的关键

影响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选编与使用成效的关键是教师、学生、教学条件、课堂规模等因素。

(一)实现案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唱“主角”,而教师则由原来的知识讲授者变为案例讨论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作用在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果教师对此缺乏清晰准确的认识,不能及时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就可能在教学案例的选编和使用中出现偏差。

(二)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教师只有对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有非常透彻的理解,对教材、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才能甄选和编写出恰当的教学案例;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水平和个体差异,才能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案例教学中有效参与;只有具有很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才能把握学生的思维进程,主导讨论方向。因此,现阶段要努力提升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这样案例的选编和使用成效才能得到保证。

(三)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学过程始终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关于案例选编和优化使用的所有努力最终都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过程,教师要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心理感受、给予学生积极评价等方面做出努力。当师生间情感距离逐渐缩小时,学生能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理解、信任和肯定,其内在发展潜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

(四)改善案例教学的教学环境和设施

教学环境和设施的局限性制约着案例教学的效果。传统的学生面对讲台“秧田”式的教室布置不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案例讨论,交流互动。为此,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设专门的案例教学教室,其设施摆放和环境布置要与案例教学的场景要求相适应。在现有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案例声像并茂地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以求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控制大小适中的课堂规模

课堂规模是制约案例教学实施的外在条件。适当的课堂规模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欧美国家长期的案例教学实践证明,实施案例教学最佳的课堂规模应是25~30人之间,人数过多或者过少教学效果都不好。人数太少,可能会因为没有足够多思维方式的碰撞和不同观点的充分交汇,导致案例无法得到充分分析和讨论;人数过多,又会影响到一些已做充分准备但没有机会发言的学生,其发言积极性会因此受到打击。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课堂的质量,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张君玉.浅谈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2] 陈前军.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的选择和使用[J].教育与职业,2007(11).

[3] 李珍,王伯达,闫放.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