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证券市场的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证券市场的风险范文1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正逐步加快推进证券市场开放的步伐。然而,证券市场开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市场开放意味着有利于证券市场发展,吸引国际资本,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市场开放也有一定的风险性,甚至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本文就我国证券市场开放可能带来的效率和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 证券市场开放的内涵
通常意义上的证券市场,应该是包括构成这个市场的一切要素以及维护这些要素运行的规则和观念的总和。所以,证券市场的开放,当然就意味着其构成要素的开放和维护它运行的制度的开放。
1、表面层次的证券市场开放——结构要素开放。这其中包括了:(1)、证券和相关衍生品的开放,即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开发和推向市场。(2)、证券投资者的国际化,即国内外投资者可以方便地出入国境进行证券投资。(3)、证券筹资者的国际化,即国内外筹资者可以自由地出入国境进行筹集资金的活动。(4)、证券中介机构的开放,即国内外证券中介机构也可以方便进入对方的证券市场从事经营活动。
2、深层次的证券市场开放——制度开放。这主要包括了运行规则的国际化和证券市场观念的国际化。
二、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效率分析和风险分析
(一)、效率分析
国际经验表明,证券市场的开放毫无疑问既影响着微观经济,又影响着宏观经济。所以,证券市场开放所带来的效率也可分为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两个部分。
1、 宏观效率分析
从宏观角度看,证券市场开放带来的效率无非就体现在它的经济增长效应。那么证券市场的开放到底对经济增长有怎样的促进作用呢?它们之间的传导机制又是如何呢?到目前为止,解释证券市场开放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层出不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帕加诺模型,若将其运用到中国实际也是同样适用。
(1)、帕加诺模型
帕加诺模型(pagano)是现代金融理论中说明证券市场开放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内生经济增长为基础,认为总产出是总资本存量的线性函数:
其中y表示国民经济产出水平,k表示存量资本,a是资本产出率。
假设人口规模不变,并且总体经济只生产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可被用于投资或消费(如果被用于投资,每期以δ的比率折旧),则总投资等于:
在一个设有政府的封闭经济中,证券市场的均衡条件是总储蓄st等于总投资it。假设φ比例的储蓄在融资过程中留存于金融体系而没有漏失掉,则有:
根据(1)式,可将t+1期的经济增长率表达为:
其中st/yt是社会平均的储蓄率,设为s,则真实经济增长率g可表示为:
从(6)式可以看出,证券市场开放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促进经济的增长:
第一、增加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φ。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在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金融体系需要资源以维持自身的运作和实现本部门的营业利润,从而实际转化为投资的储蓄比例总是小于1,差额部分以存贷利差的形式流向银行,或以佣金、手续费等形式流向证券经纪人和交易商。当证券市场开放后,由于海外高效率的证券中介机构的进入,竞争的加剧所导致的证券机构降低成本,使得以佣金和手续费等形式表现的储蓄漏出降低(即φ增大了),从而提高储蓄转化为实际投资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提高资本边际生产率a。证券市场开放后,可以以四种方式达到这种效果:首先,信息的传播更加公开有效,从而便于收集信息进行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提高投资的准确程度;其次,海外投资者的进入也带来了国际化的投资理念,对国内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具有很强的示范引导作用,这种先进的投资理念也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即也就是资本边际生产率a;再次,海外券商带来新技术,促使国内券商进行金融手段的改革和金融工具的创新;最后,证券市场开放使投资者处于一个风险更大的环境中,从而可以投资于风险更高但是更具有生产性的技术,这些都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
第三、提高私人储蓄率s。帕加诺认为,在证券市场开放之前,由于对利率进行管制,必然导致金融中介机构的低效率,增加它们占用的资源量,这样既会引起储蓄不足,又减少了由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数量,所以一定会造成经济增长率降低。然而,当证券市场开放以后并且随着其开放程度的加大,私人储蓄率s就会增大,一方面因为证券市场开放必然导致利率管制的放开,利率自由化后,实际利率由负变正,储蓄者实际收益提高,就会提高其储蓄水平,另一方面,利率水平的提高,会引起部门间的资源转移,将资本由低效率部门转向高效率部门,这将提高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益和利润水平,从而间接性的使得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φ也增大了。
帕加诺模型从广义上解释了证券市场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当我们着眼于中国,具体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时,还可以运用国际上另外一个著名的模型来进行分析,即双缺口模型。
(2)、双缺口模型
该模型最早由钱纳里和斯特劳共同提出(chenery and strout, 1966),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的理论,讲的是如何利用外资来发展本国经济。双缺口模型基本上可以由下列的关系式简单地表示:
以上是国民收入恒等式的变换。其中y=国内生产总值;c=最终消费,i=投资,x=出口,m=进口;s=储蓄。
式(1)表示,国内投资受到s与(m-x)的限制,前者是储蓄(s)限制,后者是进口大于出口所形成的贸易限制或外汇限制。
为了进一步考察外资进入的影响,可以引入经常账户盈余ca。
其中nfi=收益项目盈余(这包括外国直接投资收益汇出),ntra=经常转移项目盈余。为了问题讨论的方便,我们忽略上式中的后两项,即忽略收益项目盈余与经常转移项目盈余。这一处理,不会影响基本结论。于是我们有
我们再引入资本账户(中国称资本与金融账户)ka。显然有:
其中 fr=外汇储备变动。
(4)式表示,储蓄缺口(i-s)可以由资本流入(ka- fr)来弥补。
接下来我们考察中国的外资引进,看是否符合上述的双缺口模型。
衡量是否存在储蓄缺口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中国的储蓄率与投资率进行比较。这里:
投资率=固定成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
储蓄率=(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法gdp
证券市场的风险范文2
一、固定收益证券市场风险的种类及其面临的影响
1、利率风险
1962年,B.G.Malkiel系统地提出了债权定价的五个原理,在定理一中描述了债券的价格与债券的收益率成反比例的关系。虽然债券价格的变动受太多因素影响,但基本上这样的相互联动关系还是存在的,这表明典型的固定收益证券价格与利率是反向变动关系。对于打算持有固定收益证券到期的投资者来说,不必关心到期之前证券的价格变化,但对于到期日之前可能不得不出售固定收益证券的投资者,或换言之以买卖固定收益证券以求在二级市场上获利的投资者而言,利率的上升就意味着资本利得的损失,这种风险就被称为利率风险。
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固定收益证券的主要风险之一,现在投资者评价固定收益证券的信用风险主要依靠专业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一般情况下,公司债券是有信用风险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可以用该公司的信用评级来反映。另一方面,金融债券的信用风险一般较低,因为金融债券的发行者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信水平相对较高,这也是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3、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是指固定收益证券的可交易性,流动性风险便是指固定收益证券引起流动性不足而在交易证券时所可能遭受的损失。尤其在我国债券市场为首的固定收益证券市场发展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固定收益证券的流动性也是让众多投资者和交易员头疼的问题,流动性风险也必然会市场出现,再加上收紧交易规则等政策随时出台的可能,流动性风险在我国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上必然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4、通货膨胀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又称购买力风险,起因于通货膨胀下固定收益证券现金按购买力衡量的价值变化。例如,如果投资者购买了一个能实现息票利率9%的3年期债券,而现在的通货膨胀率为10%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并没有回落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现金流的购买力就降低了。
二、衡量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风险
首先金融机构每天所面临的市场风险由以下三个因素组成:所投资的金融产品的价值、金融产品受市场收益变化的价格敏感性、金融产品市场收益的潜在不利变动(即市场利率的波动)。那么,某种金融产品每天的市场风险=金融产品的价值*金融产品受市场收益变化的价格敏感性*金融产品市场收益的潜在不利变动,而金融产品受市场收益变化的价格敏感性*金融产品市场收益的潜在不利变动=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性。
债券的久期是用来衡量债券利率风险的。我们知道当利率下降时,债券的价格将上升,而再投资利率下降,再投资收益下降。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将下降,而再投资利率上升,再投资收益上升。那么,在一个时点,当利率上升或下降时,债券价格的下降或上升与再投资收益的上升或下降将达到平衡,即在这一时点上,利率的下降或上升对债券本身的收益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债券对利率的变化是免疫的。对于积极型投资者来说,他需要时时关注所持有债券或债券组合面临的价格风险,而久期对利率变动可能引起的债券价格变动的反映不够直观,而且忽略了收益率变动的历史信息。我们知道修正久期是直接衡量债券利率敏感性或弹性的工具,即金融产品受市场收益变化的价格敏感性,它的计算公式为:MD=D/(1+R)。我们可以通过修正久期作为金融产品受市场收益的价格敏感性来计算金融产品的VaR。而债券VaR值在一定置信水平上直观地给出了所持有债券资产可能的最大损失,而且考虑了收益率波动的历史信息。
由于风险计量模型要假设资产收益属于正态分布,显然,目前国内债券收益分布不一定符合正态分布,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或回归模拟法来计算市场风险(VaR)。所以较为简单的计算债券VAR值的方法为:通过债券或债券组合的历史收益率日波动数据,在一定置信水平上估计出下一个交易日到期收益率可能的最大波动,再由债券价格变动的近似公式[债券价格变化(%)≈修正期限*市场收益率变化(%)*(1)]来计算债券VaR值。对于单个债券计算t日VaR值的公式为:
每天的金融产品的VaR=金融资产价值*金融产品受收益变化的价格敏感性*当天市场收益的不利变化=金融资产价值*(MD)*当天市场收益的不利变化。
三、规避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风险
规避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风险,其根本途径是需依靠金融创新,在我国这样比较特殊的环境下,固定收益证券创新的推进主要有以下几种对策:
1、强化微观金融主体并相应弱化政府在金融创新供给中的作用,这与我国不断强调的金融自由化是相吻合的。政府应减少对微观金融主体创新活动的干预和限制,充分发挥微观金融主体在金融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证券市场的风险范文3
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一)我国证券市场管理模式和方法发展现状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我国证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管理完善的全新市场组成之一。具体来看,国家各种证券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先后制定了《证券法》、《证券公司管理条例》、《上市公司管理条例》等多项制度,同时与股票发行和上市公司收购等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研究中。在我国不断完善的证券交易法规制度的规范下,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发展迅速而规范,并逐渐成为企业获取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成为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的主要手段。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为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在组成成立证监会等证券管理部门的同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证券市场管理办法,并在证券市场日益变化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落实着全新管理办法,使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规模现状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之下,市场中,由于资金来源渠道不断丰富,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稳定,这就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对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更好发展。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后,金融领域进一步开放,许多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人到我国证券市场当中.这固然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但同时由于外资证券市场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都比较先进,因此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从长远来看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外国银行的不断增多,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不断成熟,这对于证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在上述背景及大环境下,我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已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上市公司数量多、资金流量大且参与投资人数庞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经济组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企业获取投资、投资者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渠道。
二、证券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基本构成
建立完善的证券市场风险补偿机制是证券市场实现风险控制、降低市场风险的方法之一。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风险补偿机制构建来看,为保障有效控制市场风险,我国市场风险补偿机制采用的是一种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特点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特点建立的风险补偿机制,该机制从证券收益补偿最低收益角度出发,建立必要的补偿机制标准,将补偿资金及补偿主体纳入其中,结合法律法规政策,搭建必要的风险补充机制基本构成。
从证券收益补偿最低收益补偿“保障线”角度来看,我国证券市场收益补偿机制中最低收益补偿保障主要以以下两种方式存在,一种是相对值形式,该形式将证券市场中的投资平均收益作为基本指标,并以此确定最低收益补偿的保障;另一种形式是相对值形式,该方式以证券市场投资收益率达到一定数额后进行补偿。两种方式是针对证券市场中收益不稳定状况而制定的,但是由于证券市场易受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因此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补偿最低保障线以相对值为主。
从证券市场风险补偿标准角度来看,由于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性较高的投资市场,其风险来源常存在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直接影响了证券市场收益。就目前来看,我国证券市场风险补偿标准,主要以证券市场中通货膨胀率对证券收益的影响作为控制证券市场风险,进行证券市场补偿的标准之一。另一种方式是在证券风险控制过程中采用平均收益率作为补偿标准,这一标准主要来源于市场中证券产品在市场运作过程中证券产品的平均收益率。
从证券市场补偿金及补偿主体角度来看,证券市场中实现证券市场风险补偿的重要组成中补偿金来源及补偿主体定位是保障证券市场风险补偿的主要构成。证券市场补偿主体的定位主要以证券市场中进行证券交易的相关交易人,而补偿金的来源,主要以各上市企业在证券上市过程中预留的准备金,这也是国际证券市场进项风险补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现阶段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商业担保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对准备金作为补偿金的缺陷进行了补充,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补偿金来源的多元化。
从证券市场风险补偿法律法规政策角度,及在现阶段证券市场风险补偿过程角度来看,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较快,证券市场交易规模也逐步变大,所以建立完善的风险补偿法律法规政策在保障证券市场风险补偿合理性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证券市场能够规范化发展,对证券市场而言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是实现证券交易健康长远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
三、我国证券市场风险补偿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配套法规与证券市场发展状况的不契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证券市场风险补偿难度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证券市场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迅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数量激增,证券市场交易额不断增加,但是,在国际经济环境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证券市场也极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风险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相关证券交易管理部门为加强市场监管,不断的推行相关的政策法规以维护证券市场管理,但是由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较快,证券企业在证券市场中的影响不断增大,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管理相关配套法规与日益发展的证券市场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证券市场风险补偿难度,针对这一情况,与时俱进的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我国证券管理部门要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角度入手,前瞻性的预测证券市场发展方向,并依此构建证券配套法规,以实现风险补偿方式的作用最大化。
证券市场的风险范文4
关键词: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证券市场风险;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1.引言
证券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证券本来的收益和风险。证券未来的收益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证券的风险可以界定为,在给定情况和特定时间内,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如果证券未来收益仅有一种结果是可能的,则其收益的差异为0,从而风险为0.如果证券本来收益有多种结果是可能的,则风险不为0,这种差异越大,证券的风险也越大。
产生和影响证券投资风险有经济、政治、道德与法律诸因素。就经济方面而言又可以分成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对证券市场来说,上述风险大致可分成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类。市场风险就是内生风险,它仅仅由证券市场内在机制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其余风险可归入外生风险类,它由市场以外的因素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证券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角度研究证券投资市场风险形成的市场内在机制。
2.预期和决策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的调节对所有新的、公开的信息能作出迅速反应,其信息集合除包括市场本身的客观信息外,还包括公开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场外客观信息。简而言之,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场内外相关客观信息都能在上市证券的价格中得到充分迅速的反映。因此,通过证券市场价格计算的证券收益同样能够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证券市场场内外相关的客观信息。
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总是通过证券收益客观信息的识别,获得证券未来收益的预期信息,提取证券投资的决策信息,然后选择证券投资行为。
根据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模式的差异,可以将预期分成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预期两大类型。
理性预期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有关证券未来收益水平明确的预测。其中包括不直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落,而直接研究证券市场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通过博弈模型进行证券本来收益的预期。
有限理性预期指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经济模型,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收益的经济预测。
类似的,根据证券投资主体决策形成途径的差异,将决策也分成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两类。
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通过合适的证券投资决策模型或者通过证券的技术分析,然后选择投资行为的证券投资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也不采用技术分析,仅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中,完全不考虑证券未来收益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完全非理性证券投资主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研究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的预期和决策两个环节中都具有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3.两类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两个主要环节上是通过经济模型或者技术分析独立获得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故称他们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有限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在两个主要环节上都是凭借自身证券投资经验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他们也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如果,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或者有限理性决策信息,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自身投资行为,称他们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
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可能采用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技术分析,也可能凭借各自相似的证券投资经验,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产生客观相似的效应。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基于自身认知的内涵、认知的结构和认知的层次以及投资的经验。投资的偏好和投资的心理的局限,不足以从客观信息中独立获取证券未来足够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对各自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置信程度不足以独立选择投资行为。他们不得不通过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以便获取各自足够的预期信息,提取各自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达到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置信程度,客观上模仿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证券投资。因此,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模仿的效应。
模仿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比独立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客观上非理性含量更高一些。通过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分析,特别是证券投资博奕分析可以得到,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选择的投资策略是随大流的从众策略。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定存在模仿从众性。
4.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证券市场所有场内外相关信息。所有证券投资主体都能任意地、不断地获取有关上市证券价格、涨跌幅度和交易量的客观信息。因此,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投资主体的客观信息是对称的,证券市场的竞争对所有证券投资主体是公平的。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两类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的模式和决策形成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未来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证券未来收益的波动也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引言所述,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就是投资证券的风险,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风险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就是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通过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独立获得各自的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通常是大致相同的。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凭借各自的投资经验大体相同,他们独立获得的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也大体相同。
上述情况下,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便具有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对称性,通常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产生客观相似的作用。否则,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是非对称的,其证券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桑塔弗研究所(SFI,SantaFeInstitute)通过计算机模拟完全由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组成的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即证券投资风险和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程度及其变化速度有关。
综上所述,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不妨称为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其客观相似程度以及所持资本资产结构的变化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会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出现复杂现象,价格大幅波动,交易量增加,泡沫形成,甚至累积成危机。正如桑塔弗研究所模拟的股市一样。说明形成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各自独立获取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的决策信息,通常是非对称的。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需要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以便选择各自的证券投资行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也就是从众选择各自证券投资行为。这种模仿从众行为会在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传染蔓延,他们个体的有限理性投资行为演化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极度剧烈地波动,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大幅度增加,证券市场风险增大,甚至风险累积成为危机。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模仿从众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内在非线性机制。不妨称为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5.结束语
证券市场的风险范文5
关键词:证券市场;结构;风险
一、我国证券市场结构分析
证券市场的结构是指证券市场的构成及各部分之间的量比关系。按品种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衍生产品市场;按交易场所结构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市场结构层次存在缺陷
成熟的证券市场通常是由发行市场、交易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构成的多层次结构体系。这种多层次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回报和承担不同风险以及利用股票期权与股票现货等进行组合投资的机会。但这种多层次结构却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无法发挥风险转移等功能。
2 证券市场过度投机气氛严重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尚处于以中小散户为主要市场投资者,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并存的初创阶段。由于个人投资者缺乏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倾向于短线投机操作,使价格波动过大、市场起伏剧烈,这样本来就不稳定的证券市场进入混沌状态。
3 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普遍太差,没有投资价值
我国证券市场现有的上市公司中有70%左右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灵活,社会负担又比较重,所以资产质量不够理想,因而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欠佳。
4 我国上市公司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配情况:一是部分经营状况欠佳甚至现金流为零的上市公司也派现;二是不少公司虽然有派现,但是每股派现金额很少;三是很多公司在派现的同时推出配股和增发方案,部分公司的大股东享受了派现带来的利益,却在再融资时选择放弃或以固定资产折价入股。以此作为背景,上市公司的高派现分红方案所隐含的信息复杂,并不被一致看好,有的甚至还引起了股价的下跌。
二、证券市场风险分析
证券市场风险本质上是风险因素、风险事件、风险结果递进联系而呈现的可能性。风险因素是风险结果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风险事件则是它的充分条件。学者们一般将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分为系统性风险因素与非系统性风险因素。系统性风险因素是指由政治、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对市场整体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非系统性风险因素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变动而对证券市场上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的证券带来收益波动的可能性因素。这种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体包括公司财务风险因素、企业的经营风险因素、违约风险因素、流通风险因素和偶然事件风险因素。一种非正常非合理变异了的风险因素在时间上的累积或多种变异了的风险因素聚集必将产生风险事件。
证券市场是一个涉及筹资者、证券商、证券专业服务机构、证券交易所、投资者等代表不同利益主体的复杂系统,而且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筹资者通过证券商向投资者筹集资金,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上通过实施配股方案筹集资金。投资者可以在一级市场上从证券商手中买人股票、债券,也可以直接进入二级市场买卖,以获取红利。证券商是连接筹资者和投资人的桥梁和纽带,证券商作为机构投资者又可直接进入市场进行操作。因此,筹资者、投资者、证券商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操纵者,任一主体行为的不规范,都会引发风险事故,同时,证券市场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系统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证券市场风险的形成原因有来自系统内部的也有来自系统外部,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如何规避市场风险
一是要掌握趋势。对每种股票价位变动的历史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了解其循环变动的规律,或收益的持续增长能力。二是搭配周期股。有的企业受其自身的经营限制,一年里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停工停产,其股价在这个时间里太多会下跌,为了避免因股价下跌而造成的损失,可策略性地购入另一些开工、停工刚好相反的股票进行组合,互相弥补股价可能下跌所造成的损失。三是选择买卖时机。以股价变化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算出标准误差,并以此为选择买卖时机的一般标准。四是注意投资期。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呈一定的周期性,经济气候好时。股市交易活跃,经济气候不好时,股市交易必然凋零。
证券市场的风险范文6
一、银行证券投资概述
证券市场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具有筹资投资的功能,还有定价、资本配置的功能等。证券市场在筹资投资的功能上的表现是它一方面为资金需求者提供通过发行证券筹资资金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为资金提供者提供了投资的对象。而证券市场在定价功能上的表现就是证券能产生高投资回报的资本,所以市场的需求就大,相应的证券的价格就会高;反之,证券的价格就会低。还有就是证券市场在资本配置上的功能表现为它是通过证券价格引导资本的流动从而实现资本的合理优化配置的。通过介绍证券市场在这三个方面的功能,我们不难看出银行证券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分析一下目前我国银行证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目前我国银行证券问题的对策,从而促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我国银行证券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证券市场规模偏小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正在越来越好,很有潜力,但是相比于国外证券市场的发展规模来看,我国的证券市场的规模还是偏小,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就拿股票市场为例,全世界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平均是8%,其中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这些国家的比重就更是高达20%以上,而我国的股民投资者是3300万,占我国总人口的2.7%。如果我们在从股票市场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上来比较的化,那我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差距就让人担忧了,所以从这些数据上,我们都不难看出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规模还偏小的现状。
2.国家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监控力度不够
完善健全的国家法制制度,是确保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公平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我国的国家法制在规范银行证券的交易市场上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不能够很好的保障到我国股民的利益,让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较大,从而造成我国的股民不断的失去信心和积极性。我国的证券交易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并且在执行能力上也存在不力,一些证券交易的法规还有脱节的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又好又快发展。
3.国民主见意识缺乏,存在跟风性
我国银行证券市场还存在的问题就是,我国的国民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比较的缺乏,国民缺乏主见意识,存在跟风的现象,羊群现象比较的普遍,例如:一些股票或者是基金等,一旦一些人买了赚了,就会造成很多人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购买,在股票涨的时候,舍不得卖,股票在下跌的时候又不能做出让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能力,国民在投资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没有自己正确的理财方案,很多人都是盲目的跟风,从而造成自己在投资上的失误,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4.缺乏避险工具,系统性风险较高
我国的证券市场在风险管理上还有很大的缺乏,缺乏避险工具,没有现代意义上真正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体系,对此银行的高层管理们的风险意识还是有一定的形成,但是在行业中的大部分员工还是没有形成很高的风险意识,没有在行业中形成大家都能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对风险存在的认识还不够,没有系统的宏观的风险控制方案和工具,甚至把风险的存在看作是一种投资上的理所应当,而没有想出一套能够成功避免风险或者降低风险的有效法则,这其中部分的业务人员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阻碍业务发展与拓展的绊脚石,他们在面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上的认识上还仅仅局限在理性的认识上,没有一个全面的,统筹兼顾的宏观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就使得我国在证券市场的交易上的系统性风险还比较的高的问题。
三、对我国银行证券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1.挖掘我国国民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的巨大潜力
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虽然还存在偏小的现象,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潜力却是巨大的,对于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偏小的现象,我们其实也不必过于的担心,我国证券市场规模明显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其实也是和我国的国民在投资概念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国民普遍的认为证券投资,这种赚钱的方案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对此我国应该帮助我们的国民树立起正确客观的理财意识,协助我国的国民成功走出在投资认识上的误区,我想如果能成功的将我国国民的投资意识引到一个正确的认识上来,那我们的证券市场一定会有很大规模的增大。我们的国家在引导国民在投资意识的认识上需要做出努力的同时,国家还应该规范好上市公司的证券交易活动,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推动资本主体市场的发展,从而保证我国国民的利益。
2.完善我国银行证券市场法制,加强市场监控
证券市场讲究的是高度的信用化,而只有建立起完善的银行证券市场法则制度,让我们一切严格按照证券市场的法律制度来办事,才能让证券市场得到充分的保护,让我们的证券交易安全可靠,从而才能确保好证券交易市场双方的利益不受到侵犯,确保好他们的基本权益,进而使得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能够正常的运行和发展,逐步让我国的证券市场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
3.普及银行证券理财知识,提高国民自主选择能力
在关于我国国民存在跟风性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国民之所以有大面积的跟风现象存在,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理财不是很清楚,在理财上不专业,所以才会没有主要,才会盲目的跟风,对此,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普及银行证券理财的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在银行里面多放一些证券理财上的杂志,方便人们阅读。也可以在银行里面多增加一些专门为投资者讲解证券理财理论的专业人士,甚至还可以让这些证券的专业人士成为那些证券投降者的贴身财务管家,不断的正确的引导证券投资者避免好风险,从而获得利益,增加证券投资者的信心,提高他们的自主选择能力和避免并承受风险的能力。在普及证券投资的知识上,我们的国家还可以做的就是,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东西,如电视、电脑等来宣传证券投资的知识。
4.建立避险工具,降低系统性风险
为了使我国的证券市场更够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必须建立避险工具,降低系统性风险,从而才能有效的保障到我国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对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树立全面的风险管理观念,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让所有的风险都有专门的部门来应对,从而让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同时我们还应该在证券行业中,让每一个从业人员都有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有全面的、整体的抗风险理念,并对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