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网络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网络教育培训范文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现代教育理论更为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转变教学理论和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对于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计算机网络已经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析
第一,计算机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中屈指可数,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计算机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探索了诸多先进的培训模式。例如案件教育培养模式、行动效果研究管理教学模式、英特尔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不同模式的研究内容都有很多借鉴和参考价值。在整体的培训模式流程中,支撑、引领、组织机构都是为了主体性的培养结构做最基本的保障。在这些保障中,远程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和教育培训中心在资金、技术、资源保证、实践评价以及具体实践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教学主从领导培训案例、培训模式、技术资金保障以及其他社会保障资金等方面都能够从微观上具体结合广州市政府的具体情况开展网络教育的培训模式的分析。第一,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主要利用从上而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管理模式,培训的主要工作层级分为经理、专业化学者和工作人员等几个不同等级,每个不同等级的组织建设机构和实际管理机构,都应该有步骤地、有秩序地进行培训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演变。
第二,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主要采用的是动态开放的人才培养方式,创立培训的工作内容,利用远程化的培训管理方式实现真实的考场,主要依靠 “教育网络”以及“e时代”的网络教育平台,实现社会上教育资源的平等共享,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化和公开化,并且尝试利用个性化的培训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强教育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的创新途径。课程中利用现阶段大量生动的案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具体结合起来。计算机培训主要利用专业化的数据,让教学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轻易地实现分享,同时网络教学还能够快速地领悟学习重点和难点,了解学习进程。培训模式坚持实现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路线,以实际任务为主要的框架模式,将每个学习模块整合在一起,让老师能够在理论教学中更好地融会贯通实践案例,并且可以在专业化的专家指导下实现知识的领悟。培训时间的安排也应该按照“总体计划,分步实施,注意实际效果,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受教育学生能够在50节课程的训练中接受教育,实现提升。广州市计算机教学网络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信息化管理程度,采取不同的信息培养模式,组织学校学生共同上课。广州市区的教学中学建立了学校的教学网络信息中心以及“教育e时代”信息管理工程,教育信息部门、学校、学生家长立体化的宽带使用率促进网络教学的开展。在乡镇农村等机构则建立了中小学教学培训基地,主要提供了网络设施和多媒体设备,不定期地组织乡镇的中小学老师到基地对同学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培训。在广州市的网络教学培训中心,远程化的网络教学和网络任务是普及程度最广泛的教学方式。不同培训模式的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地发展,实验区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良好的发展,保持着很好的发展势头。最后,构建良好的资金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保障计算机网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构建高素质的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一支素质高、团队意识强的管理队伍。
2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发展
网络环境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不再是传统教学理念中的主导作用,更多的是一种辅助作用。新兴网络教育教学模式的出现,对传统以讲授模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网络的出现要求教师不能再依靠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必须要结合网络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努力为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整体上的管理教学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实现了省、市、区的综合化管理,管理人员经过这个平台具体地信息,管理通知、课程安排以及查找学员成绩。管理员通过自己身份的登录实现了相对性的权限的管理。这样的操作模式不仅仅为市区的学校学生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对学校下属的管理成员进行地更加具体化的管理,能够实现更高地判断和决策。第二,网络教学的监督平台的主要职能就是对整个网络教学进行监管,监督管理员对老师和学生进行监督管理,并且评估管理主要的教学工作进程和教学内容,不定期抽查学员的相关学习情况。利用网络教学的监督平台,有效地保障培训管理过程中的教学质量,监督老师和学生更好地交流和学习。第三,主讲教学平台的构建。该平台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各种类型学员进行统一学习管理和信息管理,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与评价。主讲教学平台在统计过全体学员的基本信息之后,能够根据学员与平台之间的交流,来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学员的学习过程加以引导,这对于学员而言具有事倍功半的效果。一个学习周期结束之后,平台能够给学员一个整体性评价,对后期学员的学习过程给出指导性意见。学员学习平台是其开展具体学习活动关键,学习平台的构建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给学员提供模块化学习方案,是否能够带领学员学到真正的知识,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是资金保障。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着重于加大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让全区的基础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设施都能得到大幅度地改善。建立专门化的经费使用,保障全体人员参加,重点扶植信息化水平较弱的地区和经济水平落后的乡镇农村地区,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专业化的信息网络教学活动和培训课程,免费提供教学信息支持。在实施的过程中,高质量、高标准的网络教学中心必须要重点研究的内容。计算机网络教学教育中心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机制上存在的优势,结合社会和国家教育部门给予的强有力支持,深入开展技术研发,重点分析网络运营、资源建设、学习管理等方面各个细节,不断完善整个计算机网络平台。首先,对网络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管理组织,同样网络教育资源的选择也要有非常系统的研究,网络课程必须能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必须是该学术领域中具有绝对权威的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对不同层级啊人员的严格化要求,保证了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的严格标准。其次是构建有效的信息管理机制,该机制可以有全面化的信息网络监督、计算机网络课堂主要讲师以及计算机远程化的信息管理机构。整体网络督导的主要职责就是对不同网络教学专区加以监督,通过分析观察结果来具体指导不同网络教学专区未来发展方向,制定下一步分培训计划或者培训方案,这样就能够实现引领的作用,能够明显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效果。计算机网络教学同样要注意教学效率,网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对学员进行及时指导,一方面对他们进行统筹管理,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效果。
3结语
计算机网络教学网络培训有利于对教学培训的完成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用低成本取得良好的教育、社会效益。本文在对计算机网络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该模式具有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高效组织管理特点,是一种在资金和技术支持基础上,开展的具有动态效果的教育教学活动。网络教育培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运行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培训,使学习模块的设置循序渐进;很多教学内容的设计、指导以及教学方法的实现均有参考课件作为模板,在当前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下,这种教育教学模式能够让每一个有学习需求的人,更方便的享受到海量学习资源,单单是这一点传统课堂教学就无法实现。所以分析并研究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推行全民教育全民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计算机网络教育培训范文2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终身教育;资源建设;远程教育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远程教育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教育形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兴起而进入的现代远程教育阶段,更是引发了全球的开放教育,正对我国国民教育产生着更广、更深远的影响。
一、中国远程教育的历史追溯
我国远程教育根据信息传送方式和手段的不同,其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以函授教育为主的远程教育形成阶段、以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教育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和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革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双向交互式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在国外也被称为开放远程教育。与前两种远程教育模式相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和优势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人机和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显示出来的,既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又可以激励和促进学生的自学和学生间的协作,其教育形态为网上大学、虚拟大学等。1999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重要建设内容。从1998年教育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全国已经有69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
二、中国远程教育的现状与成就
在我国的远程教育中,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并存。本文主要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所取得的一些成绩,从发展规模、教育模式、资金投入、资源建设和学习模式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模
我国远程教育基于技术的发展,其规模在不断扩大,根据教育对象的类别区分有以下几种:
1.高等教育型远程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的远程教育主办系统主要有广播电视大学和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两类。广播电视大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1 125所地市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1 827所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1]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已有69所,在全国城乡设立了上万个学习中心和教学点。截止2010年,网络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400多万人,年招生166余万人,毕业生110多万人,已开设高起专、专升本和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覆盖了10大学科500多种专业,成为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部。
2.基础教育型远程教育
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止2002年底,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已经达到了584万余台,建成校园网26 000多个。[2]自2003年9月正式在全国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现有面向中小学的网校约200多所,67 258个农村教学点安装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16 8793所农村小学安装了卫星教学收视设备、30 239所农村初中装备了计算机教室,为西部100多个县的13多万教师提供了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远程教育培训。[3]
3.职业教育型远程教育
职业教育型远程教育通常是指由网络培训公司、企业、电大系统和部分高校开展的各类非学历远程教育培训。2002年,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站率先建立,促进了我国职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模式的发展。目前我国有50%以上的省份都建设了省级职业教育网站。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趋向饱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呈现迅猛发展的势态。特别是在全面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正在由单一的学历继续教育转变为学历与非学历并行发展;高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与社会办学机构形成共同竞争市场的局面;在线教育门户网站、网络教育咨询公司每年都在迅速增长,它们自成体系并开展大规模网络远程培训。
(二)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
受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模式呈多元发展,以适应不同的人文环境和当地的经济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卫星电视远程教育模式。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而大量地接收优质教育资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利用“电大在线”平台进行远程教育。
2.计算机网络远程教学模式。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个别化学习、实时交互、非实时交互、虚拟教学和实验等。
3.有线电视网络远程教育模式。集成了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成果,通过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技术要求,扩大了服务功能。
4.天地网合一远程教育模式。即通过卫星电视网络、地面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两网一体化技术搭建远程教育平台,由卫星电视收视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
5.点对点网络传播模式。这一模式是我国教育部结合中国国情和东西部差距而提出来的。通过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和教学光盘的播放点,将经过精心组织的教学课程直接送到农村小学、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中小学的课堂。[4]
计算机网络教育培训范文3
关键词:远程网络 农村中小学 教育资源共享
同志在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上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网络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时至今日,远程网络教育已成为学生和成人接受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培训教育的某些行业,线上教育甚至已基本取代线下教育,远程网络教育在培训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
我区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经济条件的落后、教学设备的落后,导致了农村地区教学质量低下。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提不上来,经济的发展最终也是一句空话。这就决定了远程网络教育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无法替代,作用无比巨大,空间无比广阔。
一、什么是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从远程教育的上述定义和要素方面,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远程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可以适应于农村地区的师生进行时空分离的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要,通过相应的媒体从相应的社会机构组织获得需要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识能力,达到课堂知识不能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三种模式。
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需保留的教学点。
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所需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
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平均每点概算15万元。在按照三种模式完成基本配置的基础上,各地可结合实际确定相应的配置标准。
三、远程教育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
1、利用远程教育所能提供的丰富资源,使师生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远程教育让教师和孩子尽享先进的教学资源,帮了教师,活了课堂。过去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情景教师费尽了口舌,学生还是无法理解,现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找到相关资料,利用电脑课件以及电视教育节目展示各种抽象的实验和二维以及三维数学空间,使得学生们接受起来也容易多了。
2、有利于提高师资力量,推动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教师是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只有提高师资力量,才能最终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教育水平。为了让全体教师都得到培训,让广大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来,需要农村教育部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利用教研活动和教师会议集中的机会,播放各种课程改革具体实施的讲座及各种关于课程改革的最新信息资源,使广大教师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教师全面理解和掌握新课程体系、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教法和学法,以此推动学校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向纵深发展。
3、有利于激活师生的教学与学习行为。
利用“卫星直播”把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讲座和做课件的方法直接传播给教师和学生。通过观摩、研讨、交流和学习,许多内容成为教师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发挥整体优势,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环境,激活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在为数不多的利用计算机网络上课的过程中,主动从网络资源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获得比教材上更为丰富的资源,拓宽了视野,提高了鉴赏能力,转变了刻板的课堂学习方式,建立了新的学习理念,增强了创新意识。
四、因地制宜,加强管理,使用农村的远程教育能够获得长远和真正的发展。
1、行政部门落实教育资金渠道,切实解决进行远程教育缺乏资金的问题。解决了资金问题,才能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使得远程教育成为可能。
2、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经济条件,尽可能多建立一些卫星中心播放站和计算机网络教室,使之成为各学校教师或者学生进行远程教育的集中点。这样既照顾了农村的经济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进行远程教育所需要的硬件设施。
3、对于教师,在集体的远程教育培训结束之后,要趁热打铁,集合学习者进行讨论,将个人的经验结合他人的看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讨论,讨论如何将学到的理论彻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彻底深化远程教育的学习效果。
4、鉴于集体式培训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或者结合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教育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接受远程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达到通过个人途径提高师资力量的目的。
总之,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才能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而远程教育是目前最为有效和快速的一种方式,应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谢艳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研究》
[2]牙生.依斯拉木 ,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第8期
[3]傅钢善,网络远程教育
计算机网络教育培训范文4
网络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蓬勃发展将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成人教育公平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成人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网络教育的发展是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公平发展、缩小城乡成人教育差距的关键。发展农村网络远程教育,在我国当前已经具备了条件和可能。搞好农村成人教育、构建起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网络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一、网络教育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我国广大农村的信息传输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广播、电视、卫星通讯和互联网等基本的传输手段构成了网络教育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卫星通信技术和宽带技术在农村的广泛普及,各地区网络教育体系发展迅速,农村已初步形成覆盖面积较广的远程教育网络培训体系,这为广大农民的学习和培训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平台。其次,网络教育通过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机地融合的形式,对学习内容加以描绘,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从而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刻板和硬化,使平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更使成人学习的难度大大减低,这样就很容易调动农村成人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网络教育具有覆盖面积广、知识信息容量大、投入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等优点,其学习方式的灵活性,有利于农民在闲暇时间学习。农村成人学习者可以在种植农作物之余,在网络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既有效地填补了农闲时间,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充分解决了“工学矛盾”。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脱离出来,充裕的空闲时间为农村成人参与网络学习提供了便利。近年来,农村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使得广大农村人的追求不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他们也向往精神生活的丰富性,而网络教育刚好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丰富和完善自己精神世界的平台。可以说,在农村中开展网络教育的培训或学习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和可能。
二、网络教育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满足农民自身的学习需求,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各地区间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政府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存在严重不足,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机会不均等。网络教育的发展使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教育落后地区的人们可以和发达地区的人们共享优秀的学习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农村成人学习者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网络教育通过优化配置各种教育资源,把教育资源传递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使农村成人学习者也能够享受到教育机会。通过网络教育,农民们拥有了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力,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养,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新型农民的培养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农民素质的高低和职业技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网络教育为农村成人学习者带来大量新鲜的知识和信息,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为农民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多样化的网络学习方式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网络学习,农民的文化道德素质、法制知识、职业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全面提高,并逐渐成长为适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网络教育是全面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最佳手段。
(三)有利于对农民进行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已成为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存在着成本高、见效慢等不足,农村成人参与学习培训的兴趣也不高。与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育则具有成本低、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效果明显等优点,声情并茂、图文结合的展现方式让学习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农民参与培训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网络教育提高了农民培训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推进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
(四)有利于推进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进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就要求优化教育结构,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类教育资源,而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环节。网络教育覆盖面积较广,能深入到农村内部,这就为广大农民参与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农村成人教育的网络化不仅可以使成人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网络知识,还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对农村学习型社区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需要每一个农民的积极参与,而网络教育的趣味性和便捷性大大提高了农民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加快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区形成的进程。这样,建设学习型社区就不再遥不可及,构建学习型社会也不再是梦想。总的来说,网络教育是推进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五)有利于满足农民终身学习的需要,进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首先,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年龄和学制界限,面向所有有学习意愿的学员,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是一种终身性质的教育。其次,网络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这使得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障碍也降到了最低点,有助于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实现。再次,网络教育资源丰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就为农村成人学员提供了广阔的知识来源,并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另外,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使农村成人学习知识和参加技能培训成为可能,其终身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有力地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三、网络教育如何发展完善自己,以更好地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
网络教育在农村成人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广大农村开展面向成人群体的网络教育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可能,但这其中仍有大量的不完备的地方需要加强和完善。总的来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和完善网络教育,以使网络远程教育更好地为农村成人教育服务。
(一)加强网络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既了解农民教育,又懂得远程教育技能的教师加强农村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网络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强大的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网络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而我国当前的农村远程教育各个站点普遍缺乏既了解农村、熟悉农民教育,又能熟练操作网络教育设备的教师。网络管理方面的教师,只负责计算机的操作和维护,保证网络教学的正常运转,却对网络上有关农民学习的教育资源的选择、下载和组织工作不闻不问。那些负责对农民进行知识传递的教师,对网络知识的选择技巧和具体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了解甚少,不懂得寻找和下载有价值的学习培训资源。这样就导致负责网络维护和运转的老师与负责知识传递的老师“各自为政”,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脱节,不能很好地取长补短,严重影响了农村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对此,可以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来扩大农村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网络管理方面的教师也要丰富自己“三农”方面的知识,以便协助讲授知识的教师选择、下载相关信息资料;而教授知识的教师也应该加强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多了解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使计算机多媒体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此外,也可积极引进人才,面向企业和社会大胆吸收农业方面的技能专家进入农村网络教育教师队伍。
(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多管齐下”的信息服务模式,为网络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正确领导下,我国农村信息通讯和网络设施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但我们需要明确地认识到,农村信息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项艰巨任务,要形成覆盖广大农村、功能比较完备的网络体系,仍漫长的路要走。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决定着农村信息服务的质量,传统的农村信息服务采用广播、电视、电话、书籍报刊等媒介,为农民发送农业资源、实用技术、农产品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指导他们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这种信息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信息传播方向单一、需求者被动接受信息等不足。结合农村各地不同的生产发展实际,“因地自宜”地探索创新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化需要的信息服务模式,不失为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好办法。积极推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农村信息服务模式,让更多的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进入农村信息化领域。信息服务的主体根据农村用户的不同需求,结合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条件等,推广“多管齐下”的信息服务模式,如采用相应可行的“三网合一”、“三电合一”、“天地合一”、“三网一库”、“3G手机”以及近几年来兴起的云计算等技术模式服务模式,切实为广大农民提供准确、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为其传递有效的市场信息,帮助他们做好农产品市场预测,指导他们合理种植及销售农作物。不断探索和完善确保农民受益的信息服务模式,为农村网络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保障。
(三)建立健全农村网络教育资源,使网络教育真正走进农村,贴近农民生活,切实为“三农”服务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重点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优秀网络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资源并建立共享机制,确保广大农村能充分享受到优秀的网络资源。其次,要改变农村成人教育资源中那些针对性不强、缺乏时效性的网络教育资源,根据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情况,提供多种形式的“三农”方面的信息内容,如农业方面的专家讲座、农村实用信息、农产品技术人员指导等。要虚心地听取农民的意见,掌握他们的合理诉求,切实贴近“三农”开发小麦玉米病虫害防治、无公害蔬菜种植、瓜果优质高产等方面的网络资源,真正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需、为农民之所求”,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另外,针对不同的农村网络教育对象,网络教育应补充完善相关的教育内容。例如,针对村干部所应学习的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针对农村各种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管理、技术人员所应学习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针对各类种养殖大户所应学习的优质高产技术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网络教育只有针对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加强农村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断补充完善相关教学内容,才能切实为“三农”工作增砖添瓦。
(四)融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学方式为一体与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方式相比,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我们应该很清楚地认识到,网络远程教育也有其缺点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成人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把网络教学手段和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扬长补短,形成更加完美的教育形式,争取让网络远程教育更好地为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服务。农村成人学员可以把通过电视或网络学习作为重点,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再辅之以定期的专业教师、技术人员或专家的面授,辅导答疑,以身示范等,这样就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完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强,同时增强了农村成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计算机网络教育培训范文5
(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MOOC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资源平台,在为全球学生提供学习平台的同时,也为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师提供了一方开拓视野的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伴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自1989年到2013年,我国专职教师数量由40万增至143万,十年内专职教师的增长数量表明,当前我国专职教师中教龄在10年以下的教师达103万,占教师总数的72%。可见,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专职教师以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青年教师为主。以Coursera为例,这家公司原本已和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全球33所学府合作。2013年2月,公司再宣布有另外29所大学加入他们的阵容。不难发现,MOOC依托其强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优势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和最新知识体系的全球共享。就传统大学而言,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也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搭建了难得的平台。此外,由此带来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2]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二)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方向
理念是改革的灵魂,教育理念的先进与否同样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荣辱兴衰。与传统教育不同,MOOC不仅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对其理念的梳理无疑对我们传统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第一,自由的教育。现代大学之父洪堡认为:“高等学术机构是学术机构的顶峰……其全体成员(只要可能的话),就必须服膺于纯科学的观念。因此,在这一圈子中,孤独和自由便成为支配性原则。”[3]按照洪堡的设想,大学生应自主地从事其科学思考,可以接受教师的指导,也可独立研修,甚至“听课尽可偶尔为之”。[4]MOOC正是打破了传统教育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的中介和平台作用,为学生搭建了一方资源共享的平台,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育模式,能真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特征实现更有意义的学习。从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到高等教育的服务型高校建设,“生本教育”教育理念也应该实现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换,其中,自由教学、自主教育可以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课。第二,开放的教育。高深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高等教育作为高深知识的保存、传承、发现、应用和创新的载体,理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向最大化的社会群体。以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为代表的远程开放教育正是通过开放教育对象、开放教学时空、开放教学方法和开放教育理念来实现资源共享。[5]信息社会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推动了开放教育理念的实现。在传统远程教育发展基础上,MOOC不仅通过技术的更新、成本的降低等扩大了受众范围,还通过对学生结构、学习效果等的互动提升服务水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服务于受教育者。此外,以加州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师Ng和DaphneKoller创办的Cousera为例,它不仅与世界各地的著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以争取更多的优势课程资源,还增加了中文、西班牙语、发育和意大利语等语种,在整合区域资源优势,提升协同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不同区域、语种文化的受众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MOOC将传统远程开放教育理念做了升华,也为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公安网络教育训练改革的现实基础
公安民警培训作为公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公安金盾网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金盾网的资源优势,改革公安民警教育训练模式,大力发展公安民警远程教育训练,建立充分适合公安民警这种业余、分散式教育训练需求的网络教育模式,构建满足公安民警终身教育训练需求的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训练体系是创新公安民警教育训练模式的必然选择。
(一)公安事业的发展呼唤公安网络教育训练的开展
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公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趋重要。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为公安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进而为公安教育和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公安部部署推进“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这一理念从教育时间、教育对象、教育机构、教育方式和培训目的等方面对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给予了指导和规范,也对既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工训矛盾突出、练兵内容泛化、训练形式单一、施训教官不足等问题浮出水面。为满足“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和公安新形势对公安队伍的建设要求,公安教育训练改革工作应该借力网络教育平台从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条件等方面予以着手。
(二)公安信息化进程推动了公安网络教育训练的实现
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继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之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数量迅猛增加,并日益成为现代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远程教育步入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时代。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远程教育的开展、公安实战部门信息化办公等条件的逐步成熟,为公安网络教育训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在各级相关部门和政策推动下,不仅各级公安机关和相关人员对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和认可度大幅提升,公安机关的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普及条件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为网络教育训练的开展提供了硬件基础。与此同时,大量长期从事公安民警培训工作的公安院校,在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网络教育教师教官队伍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网络教育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软件支撑。
三、公安网络教育训练改革的战略转变
正如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所言,作为“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使全球各地不同人群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了可能,也使大规模个性化的学习成为了可能”的教育模式,将其纳入公安教育训练中来,不仅是教育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拓展,更是先进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落实和兑现。
(一)指导与监督相结合,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接收转变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必备要素,师生关系尤其是师生角色的定位,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20世纪80年代,在教学认识论框架内提出的“师生主导主体说”在当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为深刻,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师生关系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被看成是“主导主体”关系,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7]传统的教育训练过程,正是教师教官主导下的学习训练过程,公安民警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无不受教师教官的控制和约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绝对领导”,不仅“工训矛盾”难以克服,具有不同理论实战背景的公安民警也难以在固定的教育模式中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培训,进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培训质量。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互动过程,教与学是密切联系的两种活动,二者缺一不可。培训学员与培训教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仅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启发教育科研的有效途径。公安民警培训中应该更大程度地发挥公安民警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参训民警在与教官之间的互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与传统培训方式不同,网络教育训练平台在化解工训矛盾、解决师资问题的同时,还通过“网上答疑”、“视频面对面”、信息反馈系统等环节的设计,增加了师生之间、受训单位和培训单位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为公安民警提供了更为广阔、自由学习空间的同时,参训学员还能够在教官教学设计等指导下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此外,教师教官也可以通过考试和必要的档案管理等对公安民警的学习活动予以监督和规范。
(二)系统与分类相结合,实现由高度统一向个性具体转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知识背景、智能结构、认识兴趣、能力倾向必然导致不同发展道路,个体差异有必要使教育具有多样化的要求。因而,科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应该遵循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8]刚性的教学时间、统一的教育进度、有限的教学内容等特点决定了传统教育训练模式在保证基本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难以满足不同培训主体的多样化需求。为解决传统教育训练中的类似困境,改变“一刀切”的教育教学模式,网络教育训练通过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对不同警种、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的学习内容予以设计,形成了汇集上万份学习材料,通过分类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满足不同公安民警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为公安民警搭建了一方“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平台。与此同时,网络训练系统的搭建也为具备不同学习基础的公安民警创造了弥补不足、进行针对性训练的学习机会。此外,通过灵活掌握进度安排以满足不同基础学员的学习需求,使教育培训活动实现了由统一向具体的转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由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
借用“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关于产品质量概念的界定,“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与此相对应,教育质量也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通过对教育过程中成绩和问题的把握来指导教学过程的组织更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因而,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也应该由活动结果向过程转变,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价来代替单纯的结果评定。与以往的教育训练不同,在“干什么练什么”方针的指导下,网络教育训练平台考试系统对不同警种、不同岗位民警知识技能考察的分类和自动化设计,在有效降低时间、人力成本投入的同时,也使对培训民警技能的考核具有更强的时效性,能在训练过程中予以检测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补救。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变过程,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实现过程。
四、公安网络教育训练改革的未来走向和路径选择
伴随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公安民警教育训练中教师教官队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日趋科学化、规范化,教育办公条件也会有很大改善,在大教育大培训工作理念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下,公安网络教育训练模式将呈现科学化、规范化甚至普及化的发展态势,并逐渐发展为公安教育训练的主要阵地之一。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急需建立优质的保障机制予以支撑。
(一)资源优势是公安网络教育训练改革的基础
伴随信息化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海量的资源不断刺激着人们的视线,形形的教育素材、教育资料的获取在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挑战。为更好地适应公安教育训练的要求,教育资源优势成为公安教育网络训练的首要难题。第一,智力资源。公安教育作为一类极具行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特点不仅决定了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成要求,也对理论、实战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有所期待。可见,以专兼职教师制度为保障的双师型队伍是公安网络教育训练的坚实后盾。第二,技术资源。作为一种网络教育形式,课程的开发、教育活动的组织、平台的运行服务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和保障。因而,一只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力量也是公安教育网络训练的必备要素。
(二)安全保密是公安网络教育训练改革的前提
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问题的凸显和危害性也不得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公安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更加重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作为提升公安民警综合素质、提高公安队伍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公安教育训练中势必会涉及犯罪案件的侦查技术、公安管理部门的运行逻辑等问题,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后,不仅可能影响公安工作效率,甚至会威胁公安工作的正常运行。因而,安全保密工作是公安教育训练改革的前提,是网络教育训练模式得以推广的重中之重。首先,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教育培训的信息安全工作,提高部门和参训同志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根源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其次,参训部门做好信息安全教育和组织工作,尽可能以部门为单位做好申报等相关工作。再次,教育培训部门做好教学安排和组织工作,重视教学信息、教学组织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并接受上级组织及相关部门人员的有效监督。
(三)管理科学是公安网络教育训练改革的核心
较传统培训模式,网络教育凭借其资源共享、时间灵活、形式多样等特点在解决教师教官队伍紧缺问题、缓解工训矛盾、增加教育形式、降低培训成本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其教育管理活动的标准和要求。首先,系统全面的教学内容。针对公安民警警种和岗位特点,形成各具特色且有助于提升理论知识和警务实战技能的系统学习材料,搭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的多样性,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再次,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依据课程内容和性质的不同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的作用,并努力营造竞技性氛围以提升学员的积极性。最后,有序高效的组织管理。按照培训活动的需要,借助规范化的规章制度规范培训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四)平台互动是公安网络教育训练改革的关键
计算机网络教育培训范文6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开展农民远程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建设了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其管理体制比较完善、组织形式也比较有效。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今天,发达国家的农民远程教育与培训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知识化、个性化阶段。注重发挥远程教育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发达国家在农民职业教育和远程培训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完善中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现代职业农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国外农民远程教育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业信息获取及处理、农业专家系统、模拟农业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应用的远程设备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通讯、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3S”技术(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信息系统RS)等,这些技术具有网络化、综合化和智能化特征。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网络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农业专家系统,模拟农业系统,农业支持决策系统等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和应用。美国建立了国家、区域、州3级的国家农业信息系统,遥感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得到了政府的重点支持。德国的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计算机仿真和建模技术、遥感技术、精确农业技术都位居世界前列。法国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重点是实时监测技术,天气预报,病虫灾害预警,数字土壤和数据分析,农业生产、收获、储藏和加工等环节。日本信息和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信息服务,使每个家庭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是它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1.1美国美国是最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和农民培训的国家。随着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算机网络已经广泛接入到美国的农民家庭中,农民在互联网上就可以得到各类农业信息。在信息技术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美国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和培训方面,一直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和重视。比如,在农闲季节广泛地在农村地区对农民进行各种系统化的农业培训,向农民讲授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就出资建立了农村电话和视听教育电视台,通过这些基础设备大量的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起到了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搞活农业市场的作用。美国对农民的教育经费财年度达600亿,在2005年美国农业部就成立了专门为农村居民提供教育、培训和医疗服务的远程教育计划。美国的远程职业教育主要是由传统的大学组织实施,远程职业教育主要分布在“职业学院、私营企业机构和以国防部为主”的政府机构中,并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1.2英国英国是实施农村远程教育比较成熟的国家。在英国,通过政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业培训机构相结合方式实施农村远程教育,运用职业教育、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形式的培训教育,大学、研究和咨询机构的辅助,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教育培训水平。目前,英国农业劳动者的30%每年都会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农业培训。
1.3韩国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开展了农村远程教育和农民培训,韩国特别注重信息技术与农民教育相结合。比如,利用远程信息咨询系统来对农民进行远程培训,采用先进的摄像机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现场演示教学,通过互联网会议系统实现农村远程教育等等。农民可以在家里接受各方面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每年12月,韩国的种田能手还能通过网上会议系统参加农业新技术的讨论。到2004年底,韩国农民网上会议系统已经发展了70个地点,在韩国农村地区的计算机普及率从1997年的18.7%,提高到的47%。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管理体制、完善的法律保障、有效的组织形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展中国家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培训虽然不及发达国家,但是也有自身的发展特点,结合自身优势,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培训来促进本国的农业现代化。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国家虽然为农民建设了提供农业信息、电子商务、广告宣传等服务的金农网,但借助网络对农民进行远程教育和培训在中国则是刚刚起步,借鉴发达国家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经验,加强农民远程教育网络基础建设,使农业技术有效通过网络传播,通过网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中国农村网民发展现状及农民远程教育回顾
2.1中国农村网民及上网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了“村村通”,“金农工程”和“农村科技110”等一系列惠农信息工程,遥感数据获取,专家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预防、监测和预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2013年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中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相比2012年增长2101万人。2013年农村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13.5%,城镇网民规模的增长速度为8.0%,城乡网民规模的差距继续缩小。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梦想·行动”寒假社会实践之“农村地区计算机普及情况调查”,对安徽省、河南省和吉林省的4个县200户农家进行了入户访谈。调查显示,计算机普及率为32%。由此可以得出,目前中国农村手机的普及率为90%以上,计算机的普及率在32%以上。
2.2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现状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农业广播电视大学、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要依托,广泛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民间组织参加,从中央到省、地、县、乡村,相互衔接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但是,农民教育培训仍存在规模小、投入不足、制度和法律保障滞后等困难和问题。据测算,中国农业劳动力2.46亿人,目前每年能够接受系统培训只有100万人左右。
2.3目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壮年走向了城市,融入了城市。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人员数量急剧减少,40岁以上为主体,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劳动者素质低[27]。
2.4农村远程教育研究现状中国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研究,主要涉及到培训的特点、培训体系、农民培训、技能培训、绩效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等研究。其中大部分停留在理论上的论述和对培训的特点等进行总结,对培训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研究则研究相对较少。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又包括对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远程培训和对农村农民群众的远程培训,并且在文献研究中发现更多的是偏向于对中小学的研究,对农民的远程培训研究相对薄弱。在中国发达地区的一些省市已经建立起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站,比较典型的有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安徽省农村远程教育网、上海农村远程教育网和北京农村远程教育网等等,如表1所示。通过研究这些网站,他们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功能,有农民教育动态、政策法规、技能培训、网络教育、国际合作、技术推广服务、在线学习系统、视频点播、视频直播和课件下载等栏目。但是总体表现为利用率不高,缺乏交互性。
3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搭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平台
目前,中国远程教育主要由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级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来承担。这些教育机构在利用信息技术对农民开展远程教育方面,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例如,以网络为平台构建的“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培训模式、“音像教材”+“专家现场指导示范”模式、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培训网站”+“示范户”推动模式等,这些模式尽管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在实践中己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国家已经明确的交给了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有必要借鉴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经验,搭建中等职业学校与所在区域农村相互联系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平台。中等职业学校搭建远程职业农民教育平台,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学制特点和修业年限的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招生对象是“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工作的务农农民以及农村新增劳动力。招生重点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等”人员。学制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制,有效学习年限为2~6年,允许学生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年龄50岁以下的农民,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能力不高,能吃苦。
但农忙季节时间紧,家庭负担重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这时有些课程采用网络平台远程学习,远程与教师交互,在网上与教师和学生之间探讨,在网上与学校教务系统沟通完成学业,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效果,具有实用价值。中职学校搭建远程职业农民教育平台,是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的需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方式是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中职学校搭建远程职业农民教育平台,可以在集中学习的时候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的内容放在平台上,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讨论、在线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使用平台的方法。在分散学习的时候,可以将教学内容放置在网络平台,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自身学习实际,在网上远程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离线指导、辅导和答疑。中职学校搭建远程职业农民教育平台,是解决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需要。农村信息化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信息结构不合理,基本是单向传递,局限于把信息传递级到农民手中,不能把农民的信息反馈回来。信息资源整合不足、平台承载能力有限,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推广普及。提高了农民素质,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职学校搭建远程职业农民教育平台,是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学服务,完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需要。职业教育本来就包括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这两方面已经做的很好,取得了一定成绩。
如笔者所在的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辽宁省十大培训基地之一,自2009年开始承担辽宁省农委的各类培训任务至今,已经成功举办阳光工程蔬菜类农民创业培训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县农技人员培训班、蔬菜类农民科技带头人培训班等43期,培训学员达5261人。自2010年开始承担辽宁省科技厅下达的农民技术员培训任务以来,培训了设施农业、养禽、养猪等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1138人。辽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农业服务站成立于2009年,服务站下设园艺、农艺和牧医3个分站,对学校的毕业生及各类培训学员实施免费服务,并根据服务对象情况,建立了服务站定点帮扶单位。建站以来电话咨询千余次,下乡指导700余次。目前,3个专业服务站定点帮扶单位18个,其中对一些重点服务单位还实施了跟踪服务。这些培训和指导工作解决了大量生产实际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欢迎,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在此基本上,如果搭建网络平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会使培训和服务更加方便、快捷,更上一层楼。中职学校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开展远程教学服务,完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融合传统教育培训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传播方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职业培训方式上,一方面,要坚持做好面对面培训的“农民技术员教训班”、“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农民科技带头人培训班”、“农业创业培训班”等面授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培训班资源,让它们成为远程教育培训的引领者,让它们在农业技术上能够“可持续发展”。(2)建设农业远程培训网站,搭建远程教育平台。
利用涉农职业院校的网络中心设备,在校园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搭建职业农民远程培训网站,构建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最终实现资源共享。(3)开发中职学校所在区域的特色农业技术网络课程。这样的网络课程有别于传统的学科网络课程,要以解决区域农村实际问题、传播农民切实需要的技术和信息为切入点,针对中职学校所在区域,有地域针对性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利用中职学校的师资优势,开发名师视频讲座。在广大农村网络硬件设备已经基本具备的前提下,开发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视频资源,让职业农民在农村点播学习。中职学校的专家级教师具有多年农民教学培训经历,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有能力开展视频讲座,也有义务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5)利用中职学校的专家资源,开展针对职业农民的网上答疑。网上答疑可以使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例如,使用已经非常普及的腾讯QQ、YY语音、飞信、微信和易信等视频、音频在线工具,采用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在线答疑。也可以使用微博、E-mail进行离线答疑。解决职业农民在学习、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搭建这个平台后,农村科技带头人、种田能手,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帮互学。(6)利用中职学校的专家级教师资源,开展农业技术问题的远程诊断。解决农业种植、养殖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也为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实现产教结合,为职业农民提供远程现场教学的环境。(7)建立有针对性的论坛。中职学校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职业农民远程教育平台上搭建论坛,有针对性地开设农业技术专题版块,如果树栽培病虫防治、设施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食用菌栽培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繁育、农机具使用与维修、农村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等版块;也可开设其他相关版块,如农业法律咨询、农产品价格走势分析等版块。版主可以是职业中专的专家级教师,也可以是职业农民。(8)利用网络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民族素质是每一个教师的使命,作为教师,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尤其是中职学校的教师,在农业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更有责任和义务把农业学科的最新技术传播到每一位农民学生(学员)的身边。另外,农业技术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很多先进技术在传播过程中就已经被更先进的技术所取代,如何在第一时间把它们传递出去,为广大农民所用,也是中职学校要解决的问题。
4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