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范文1

实行母乳喂养是保证母婴健康的基础,加强早产儿母乳喂养尤为重要。我院自1996年正式成为爱婴医院,凡在我院分娩的活产儿、病理儿,包括早产儿均由母婴同室统一管理。母婴同室病房设有重症监护室,派有专业水平高的新生儿科医师负责救治,本文就早产儿救治分析出现并发症与母体因素、出生季节、胎龄、体重、产前用药等围生期因素有关外,还与早产儿护理至关重要。特别是早产儿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吸吮、吞咽、觅食反射越不敏感,实行鼻饲喂养和加强保温等护理胜于药物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1997年1月~1998年5月出生的早产儿共98例,治愈91例。98例中男58例,女40例,其中双胎8例;出生在冬春季64例,有45出现并发症;出生夏秋季34例,有并发症5例。胎龄28~36周:≤34周38例有37 例出现并发症;胎龄>34周60例有13例出现并发症,体重<2500g与>2500g均为49例,前者45例出现并发症7例死亡,后者5例出现并发症无死亡。产前用地塞米松者62例有24例出现并发症死亡2例。未用地塞米松36例有26例出现并发症死亡5例。保暖肌注维生素K1及维生素E等共有50例出现一种以上并发症,黄疸21例,窒息12例,RDS 8例;6例死亡,34例患有不同程度的硬肿症,死亡1例,死亡率2.94%,与母婴同室前相比25/152(16.45%),χ2=4.6216,P< 0.005,差异有显著性。

1.2 典型病例 例1,产妇,34岁,孕3产2(在乡镇医院分娩2胎均早产死亡)。孕28周腹部坠痛5天,流羊水1天从区医院转入,经保胎治疗失败平产一男性活婴,重1100g,出生时苍白窒息,阿氏评分1min 4分,5min 6分,立即吸尽呼吸道分泌物。口对口呼吸、给氧、刺激足底3min后啼哭建立自主呼吸,抱入监护室即温箱保温、吸氧、静滴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补充能量合剂,消炎止血等治疗,住院28天,鼻饲20天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出院时吸吮可,大小便正常,体重达到1770g,平均每天增长24g,3个月后随访,体重增至4300g,发育正常。例2,产妇,26岁,孕1产0孕34周因胎膜早破平产一男性活婴,重1800g,阿氏评分1min 4分,5min 7分,抱入监护室,面色红润,哭声连贯。冬季出生,出生时及出生后同样方法保温、吸氧、用药及母乳喂养;出生后第5天病情慢慢稳定,第6天因当班护士未检查温箱,温箱调节失控。虽测婴儿体温不升已调高箱温至35℃,但箱内外温度误差17℃,接班护士检查温箱,实际箱内只有18℃,患儿体温仍不升,相继出现重度硬肿症、皮肤发花、四肢凉、哭声弱反应差、温箱温度过低的表现。即更换温箱及按新生儿硬肿症处理和护理等抢救无效,于出生后第7天死亡。

2 救治与护理

2.1 救治 (1)母体患有妊高征及慢性疾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等早产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本文发现产前用地塞米松3天以上者早产儿存活率高并发症少,与国外报道一致[1]。(2)新出生早产儿体重2000g左右,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哭声连贯,阿氏评分5min 8~10分,根据产前、产时情况用药,常规肌注青霉素,维生素K1,维生素E,地塞米松。(3)静脉高营养;国外学者主张TPN[2],但我院是母婴同室具备人奶库母乳丰富,再者农民和下岗工人对TPN费用的承受力差,所以母乳喂养为主。出生后第1天根据阿氏评分有窒息、呼吸困难早产儿静滴5%葡萄糖加抗生素,一部分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同时,用静脉营养治疗。(4)常规使用维生素K1 3天,可预防新生儿自然出血症。

2.2 护理要点

2.2.1 保暖 出生在寒冷冬春季比出生在夏秋季早产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所以在同等救治方法外,特别要注意保暖。对早产儿有效的保暖已成为挽救生命的重要内容。娩出后应在有辐射灯源的保暖操作台上护理。首先要擦干全身,用预热好的温暖柔软的衣被包裹,再送入预热好的暖箱保温。暖箱先置在34℃预热,待接入产房的早产儿再按其体重、胎龄大小给予调整适当温度(表1)。表1 早产儿暖箱温度、湿度调整 略

新生儿出生后24h复温在36℃~37℃之间。(1)每2~4h测体温1次并记录暖箱温度,根据体温的高低调节暖箱。(2)一切护理操作尽量在暖箱内进行,每2h换尿布更换一次以免局部及肺受压引起局部及肺循环障碍。冬天在暖箱擦浴、更衣、换尿布等。时间越短越好,动作幅度小而快。每日治疗操作要集中进行,避免反复操作以免增加散热。(3)在没有辐射台或暖箱的情况下,可采用电热毯、热水袋方法保温,并设法提高室温防止硬肿症发生。(4)每4h叩背1次,促使肺部血液循环及痰液排出,同时对硬肿症进行按摩。特别是冬天大部分早产儿出现程度不同的硬肿症,护士将手烤热伸入暖箱按摩硬肿处15min。用红花油按摩硬肿效果更好,有助于硬肿的消散。中重度硬肿症同用丹参加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与国内同行稍不同[3]。

2.2.2 营养与喂养 早产儿生理功能低下,表现哭声低微,吸吮无力, 无吸吮与吞咽反射,胃酸分泌不足易患胃肠道感染。肠道毛细管绒毛发育差,妨碍肠对营养物的吸收,胃肠道消化运动功能低下,更易引起腹胀、便秘及呕吐。因此对早产儿的喂养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

2.2.2.1 喂养时间 一般在生后6~12h开始喂糖水1~2次,12~24h开始喂奶,体重越小,胃容量越小应采取多次少量喂养。

2.2.2.2 乳液的选择 因我科有人奶库长期储存健康的人母乳,一般产后3天内乳剂不多,婴儿吃人奶库母乳,3天后乳计增多挤出存入人奶库消毒备用,以便暖箱早产儿24h都有母乳供应。因母乳有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适当等优点。

2.2.2.3 喂奶方法 根据早产儿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胃管法:吸吮及吞咽反射均差的用鼻饲管鼻饲。可减少低体重儿呕吐与窒息,又能保证摄入量。但每次注奶前应抽吸观察有无残余奶,残余奶重新喂注。胃管残余量超过上次注奶量的1/4则应考虑减少奶量。滴管法:有吞咽能力但吸吮力差的可采用滴管喂养,慢慢滴在舌尖上待咽下后再滴入。奶瓶法:吸吮及吞咽反应良好者直接喂哺母乳,必要时采用软橡皮以奶瓶倒竖时能呈滴落状的速度为宜。

2.2.3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测量体温、呼吸、心率、瞳孔大小及一般情况,如患儿面色、口唇、肤色、肌张力、尿便的次数、鼻饲或哺乳的次数和量并作好记录。注意呼吸的频率、深浅程度,发现呼吸暂停应采取托背、刺激皮肤(如弹足底)等方法,并及时清楚呼吸道分泌物。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随时观察暖箱中早产儿的反应,也是保暖治疗中最主要的环节,适宜的温度、湿度,早产儿会很舒适,体温正常。反之,暖箱温度过低,早产儿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本文典型病例2。皮肤干燥、无光泽说明温度不够。患儿体温升高、哭闹,说明暖箱温度过高应加以调节。早产儿病情复杂、变化快,应做到密切观察。

3 分析与讨论

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治疗方法虽然很重要,但对早产儿来说,合理的喂养和保暖等护理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关键。因为24h都是护士接触患儿,如能及早发现问题,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监护抢救措施,对于提高早产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是至关重要的。常言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很有说明力。本文病例2由于当班护士缺乏责任心,发现患儿体温不升,未检查暖箱内温度,未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也未向值班医师报告,造成严重后果。这是值得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Autret E,Jonville-Bera AP.Modality of use of vitamin K in France in newborn infants. Arch-Pediatr,1996,3(7):675-680.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范文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特点和护理观察要点。方法:对收治的40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在肺出血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缺氧、感染、早产、低体重、低体温是新生儿肺出血的高危因素;患儿反应差、烦躁、发绀加重、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及三凹征、SpO2下降、气道内吸出血性液是肺出血早期表现。结论:早期发现、及时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是抢救的关键;加强呼吸管理、保证营养供给、加强保暖、预防交叉感染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新生儿;肺出血;呼吸机正压通气;护理

The early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 (a report of 40 cases).Liang Jianhong,Yu Yongmiao,Li Guihua,et al.(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Guangdong 52602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arly features and nursing observation points of 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Methods: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nursing of 40 cases of 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Results:Hypoxia,infection,premature,low weight and hypothermia were the high risk factor of 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The early signs of pulmonary hemorrhage were poor response,dysphoria,cyanosis,dyspnea,apnea respiratory difference,three depression signs,SpO2 decreasing and bloody liquid in airway.Conclusion:Early discovery and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is the key to rescue the 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strengthening the respiratory management,assuring nutrition supply,keeping warm and preventing cross infection is the bases of successful rescue.

【Key Words】Infant;Pulmonary hemorrhage;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Nursing

肺出血是新生儿期多种疾病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我院新生儿科2003~2007年收治新生儿肺出血40例,由于重视早期发现、及时应用呼吸机正压通气和注重综合护理,抢救成功率达76%,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16例;体重

1.2 肺出血发生时间72h 9例。

1.3 早期临床特点及出血情况:40例患儿中发绀加重、经皮测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33例,反应差并有、口吐白沫、呼吸浅弱继而出现呼吸暂停28例,烦躁、呼吸急促、三凹征明显12例,皮肤发现出血点、瘀血、瘀斑8例,注射或抽血部位出血难止17例,从胃管内回抽出少量血性胃液15例,40例均从气道内吸出血性痰液,听诊肺部均闻及广泛细湿音。其中口鼻有血性液流出12例,气管插管内喷出血性液5例。

2 护理

2.1 警惕肺出血高危因素,早期发现:肺出血的高危因素是缺氧、感染、早产、低体重、低体温等[1]。本组新生儿肺出血中,缺氧37.5%,感染25%,早产儿60%,低体重儿70%,低体温65%。新生儿肺血管内皮细胞因缺血缺氧再灌注或感染后产生的氧自由基而损伤,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出血。本组病例发病第一高峰在生后24h内有62.5%,生后24~72h内发病15%,生后>72h发病22.5%。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儿的接触最密切,因此,要熟悉肺出血的发病特点,细心观察病情,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对肺出血治疗成功意义甚大。

2.2 根据肺出血的早期特点,加强病情监护:凡有肺出血高危因素的患儿均应进入新生儿监护室,尤其是生后3d内,应用心电监护仪严密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增加巡视次数,每15~30min巡视1次。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瘀血、瘀斑、注射或抽血部位难止血等;对患儿突然出现的反应差、烦躁、发绀加重、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及三凹征、SpO2下降,特别是气道内吸出血性液,应警惕肺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尽早使用机械通气。

2.3 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护理

2.3.1 插管前准备:调试好的呼吸机、吸痰器、新生儿喉镜、适宜的气管导管、吸痰管、无菌手套、复苏器、听诊器、胶布、生理盐水、1∶10000肾上腺素溶液等;将患儿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上,保持中性环境温度,吸净口腔及咽部分泌物,便于暴露声门,头靠近床沿,颈后垫小毛巾,头后仰,使下颌、气管、剑突成一直线以开放气道,保证插管顺利进行。

2.3.2 机械通气的护理:①肺出血急性期应保持患儿安静,减少搬动,气管内每次滴入1:10000肾上腺素溶液0.1ml/kg,如出血未能控制可重复滴入,给药间隙以复苏器加压给氧,通过扩张肺泡,压迫肺泡表面的毛细血管,起到止血作用[2];禁忌拍背,吸痰负压

2.3.3 脱机护理:当患儿肺出血停止,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全身情况稳定,可将呼吸机参数逐渐调低,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可撤机。拔管前充分吸净气管内、口腔、鼻腔分泌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阿托品,以减轻喉头水肿;拔管后即予肾上腺素0.25mg、地塞米松1mg、生理盐水2ml雾化吸入,头罩吸氧。呼吸道分泌物多、黏稠时,为了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应每2~4h雾化吸入、翻身、拍背、吸痰1次。

2.4 注重综合护理:①加强保暖:在护理新生儿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必须注意保暖,尤其是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基础代谢率低,肌肉活动少,糖原、棕色脂肪少,产热有限,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较薄,散热快,如保暖不当则容易引起体温不升、低血糖、酸中毒、低氧血症,应置患儿于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台上,设置温度30~35℃,保持体温在36.5~37.5℃。对于低体温者要缓慢复温,每小时测体温1次,并根据体温每次升高箱温0.5~1℃,经8~12h恢复体温至36.5~37.5℃,严重低体温患儿一旦给予快速复温并吸高浓度氧后,肺出血迅速出现[3]。②做好静脉输液及出入量的管理:肺出血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由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引起的出血性肺水肿。因此静脉补液不宜过多,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使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滴速3~4ml/(kg・h),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肺水肿,诱发肺出血;保持输液通畅,防止液体外渗,同时准确记录出入液量。③保证营养的供给:排除消化道出血后尽早给予鼻饲喂养,每次鼻饲前回抽胃液观察残奶情况,视消化情况逐渐增加奶量,同时配合静脉营养的应用,保证患儿能量的供给。④严防交叉感染: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吸痰用物每次用后更换;及时清倒接水器中冷凝水,防止倒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每天更换1次,呼吸机管每周更换2次。⑤注重基础护理:肺出血患儿病情危重,抵抗力差,应做好口腔、脐部、皮肤、会阴的清洁与保护。

3 结果

由于对缺氧、感染、早产、低体重、低体温等肺出血的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当患儿出现反应差、烦躁、发绀加重、呼吸困难、呼吸暂停及三凹征、SpO2下降、气道内吸出血性液等症状时能及早发现,报告医生,及早给予机械通气正压给氧、加强保暖、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本组40例患儿中治愈26例,死亡8例,病情好转放弃治疗6例。

4 讨论

新生儿肺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综合征,由于原发病因多,临床症状表现不一,病情变化快,临床上常因疏忽对新生儿肺出血早期症状的观察,而错过了早期诊断、治疗的时机,造成新生儿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具有2项以上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进入新生儿监护室作好监护,尤其是生后3d内,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新生儿肺出血的先兆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及早给予呼吸机正压通气、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抢救的关键。加强呼吸管理、适时有效吸痰,控制出血,加强保暖、低体温者经8~12h缓慢复温,控制输液量和速度,保证营养供给,预防交叉感染,做好基础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玉昆,傅文芳,许植之.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306~307.

[2] 池翠微.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和抢救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5):425~426.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范文3

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ICP)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又称特发性黄疸,它以妊娠期瘙痒及黄疸为主要特点,易引起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产后出血等。ICP病因不明,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雌激素升高是引起ICP的主要原因[1],目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因此,加强对ICP患者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围产儿成活率的关键。现将我们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16例ICP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6例ICP患者,平均年龄26.7岁;分娩孕周平均(37±2)周,初产妇12例,经产妇4例;主诉孕期出现皮肤瘙痒并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者13例;无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符合ICP诊断者3例,均为剖宫产,无新生儿死亡。

1.2ICP诊断标准 ①血清甘胆酸升高(≥6 μmol/L);②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伴有或不伴有黄疸;③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④患者无明显食欲不振、厌油、乏力等症状;⑤妊娠终止后,瘙痒、黄疸消退,血清甘胆酸及转氨酶逐渐下降至正常[2]。

1.3 胎儿电子监护 无负荷试验(NST)孕35周前每周监测1次,孕36周以后每周监测2~3次,出现异常情况随时监测。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ICP患者为高危妊娠妇女。为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整体化、动态化、人性化的临床护理和积极有效的心理安慰是护士的工作要点。ICP的孕妇多有焦虑、自责、自卑、紧张、担忧等心理问题。过度的瘙痒干扰和由于担心妊娠结局及药物治疗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或使胎儿畸形,患者会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孕妇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ICP相关的知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 主动与孕妇及家属交流,取得他们的理解,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给予孕妇积极有力的支持,使孕妇在健康愉悦的心情中度过孕期。孕32周来院待产。

2.2 孕期护理

2.2.1 加强产前孕期检查 大力宣传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在产前检查中,应详细询问孕妇的自觉症状,加强肝功能和胆汁酸的检测。将临床确诊为ICP的患者视为重点护理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护。详细讲解孕期的注意事项。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指导孕妇自数胎动,正常情况下12 h内胎动不得少于10次,并将此作为正常值的最低界限。

2.2.2 营养支持 由于ICP孕妇中晚期有轻度的肝损伤,影响营养的摄入消化和吸收。孕期要多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和足量碳水化合物饮食,多吃牛奶、新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B1、C、K1、瓜果、鱼类,并给予氨基酸、葡萄糖及能量合剂以利于组织的构成与修复。

2.2.3 皮肤护理 ICP孕妇因胆道分泌功能减退,胆红素升高,刺激皮肤而引起全身皮肤瘙痒,应做好卫生宣教,保持床褥清洁干燥,勤换内衣裤,剪指甲,忌用碱性肥皂水或热水烫洗皮肤。皮肤瘙痒用炉甘石洗剂涂擦。

2.2.4 治疗 除给予保肝治疗外,对于病情较重者给予强的松降低血雌激素和胆酸水平,以尽快消除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抑制子宫肌收缩[3],减少早产的发生。孕周较小时给予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静脉点滴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以促进胎儿宫内生长发育。遵医嘱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如苯巴比妥0.03 g)睡前口服以利睡眠。

2.2.5 积极主动的母胎监护 由于ICP会造成早产、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等不良后果,所以加强产前监护、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ICP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手段。患者入院后,密切观察胎心变化,每2 h测胎心,每日2次给予低流量吸氧30 min,左侧卧位。在确定胎儿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维持到36~37周之间,如胎心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防止胎死宫内。

2.3 分娩期的护理 分娩期的护理包括:①ICP患者行剖宫产术时,可根据患者的孕周和胎儿具体情况,助产士提前进入手术室进行新生儿抢救准备工作;②对于准备阴道分娩的ICP患者应加强动态观察,持续母儿监测,一是观察产程进展、破膜情况和羊水颜色变化;二是加强胎心变化监测,防止发生胎儿窘迫,以便及时处理。

2.4 产褥期防止产后出血 ICP孕妇由于胆汁酸分泌不足,维生素吸收减少,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而导致产后出血。所以分娩前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1 10~20 mg/d,这样可以减少并防止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及时应用缩宫素以加强宫缩,防止产后出血。

2.5 做好新生儿护理 由于ICP孕妇娩出的新生儿早产儿率高、低体重儿较多,因此特别要注意新生儿保暖并做新生儿的抢救,新生儿给予吸氧,提高血氧含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维生素K15 mg肌肉注射,1次/d,连续3 d,预防颅内出血。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到及时到位的护理。

2.6 回乳护理 根据具体情况,对于产后需回乳者,应采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口服或麦芽煎茶饮,配合皮硝外敷,1次/d,或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外敷次数,但禁用苯甲酸雌二醇等雌激素类针剂注射回乳,因应用大剂量的雌激素可造成并加重可逆性胆汁淤积。

2.7 出院指导 ICP患者终止妊娠后大多数在2~7天内瘙痒症状减轻或消失,2周内黄疸消退,个别可持续至产后1个月。应向产妇讲明,ICP在下次妊娠时还可能会发生,应遵医嘱定期产前检查,做好自我监护,严防胎死宫内的发生。并指导产妇产后不宜选用口服避孕药作为避孕方法,因其含有雌激素成分,可诱发肝内胆汁淤积征的发生。指导产妇对新生儿正确喂养。

3 讨论

ICP是一种严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加强孕期保健,自我监护,对ICP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和产后并发症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的总结,医护人员对其不仅加深专科新知识的掌握。而且配合医生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淑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原因.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4.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范文4

【摘要】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在儿科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的: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安全渡过新生儿期。方法:针对新生儿生活能力差,反应弱,抵抗力低下等。对547例新生儿进行认真的观察,发现其细微的变化。结果:掌握新生儿疾病的病种,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特点,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帮助新生儿顺利适应改变,提高新生儿医学及护理水平。

【关键词】新生儿;观察与护理

My courtyard near five year newborn common disease's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search analyze

Liu Jing

【Abstract】The newborn and newborn disease hold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son science. Goal: Cuts newborn's disease incidence rate and the mortality rate, the security has crossed the newborn time. Method: Is bad in view of the newborn viability, responds weakly, resistivity low and so on. Carries on the earnest observation to 547 example newborns, discovers its slight change. Finally: Grasps the newborn disease's sickness to plant, the disease incidence r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he treatment and the nursing characteristic, carry on omni-directional nursing, helps the newborn to adapt the change smoothly, enhances the newborn medicine and the nursing level.

【Keywords】Newborn,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小儿自出生至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发育不健全,生活能力差、反应弱、抵抗力低下,易于发病。与之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其微细的变化,给予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帮助新生儿适应生理生活及环境的改变,安全渡过新生儿期。

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于2005年12月至2010年11月收住的547例新生儿病例为分析标本 。男329例,女218例。出生1~3天101例,3~10天256例,10~27天190例。新生儿肺炎182例,占34%,黄疸156例,占27%,硬肿症96例,占18%,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62例,占11.3%,脐炎、皮肤感28例,占5.1%,颅内出血11例,占2%,自然出血症12例,占2.2%,在医生护士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3例因早产、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抢救无效死亡占0.54%,4例转上级医院治疗,6例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其余534例健康痊愈出院。

2观察与护理体会

2.1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新生儿正常的体温为36.0 ℃~37.0 ℃。体温低的原因有早产、低体重、室温低;体温高的原因有室温高、保暖过度、脱水。新生儿体温易随外界温度的升降而变化,气温低时新生儿不会寒战产热,仅靠棕色脂肪进行化学性产热,但棕色脂肪贮存量较少,早产儿更少;加以皮下脂肪层较薄,体表面积按体重比例计算相对较大(新生儿体重为成人5%,体表面积为成人的12%),故易散热。如不注意保温,体温很快下降。体温过低可影响代谢和血液循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并可诱发肺炎和硬肿症等严重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为了使母婴同室的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母婴同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每次30min,室温维持在20 ℃~22 ℃为宜,湿度50%。新生儿着衣和包被以四肢暖和为度,使体温保持在36 ℃~37 ℃。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给予保暖。用热水袋保暖,热水袋放置在婴儿脚部位置,不能直接接触皮肤,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对体温高者除散热以外,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弹性、尿量,如为脱水热,应增加哺乳次数或补液。

2.2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护士要随时观察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新生儿的呼吸以腹式为主,正常呼吸频率为40/min~60/min。另外,护士还应随时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口、鼻腔有无分泌物,呼吸道是否通畅。出现吸入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哭声弱、口周发绀,应及时清理呼吸道,让新生儿侧卧位,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3 体重变化的监测及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应测体重,以后每天或隔天测体重1次,便于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3]。在出生后3~4天,由于哺乳量不足,经皮肤、肺部排出水分相对较多,体重出现下降现象,下降范围6%~8%,但不超过10%。一般在4 d后体重逐渐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如果下降超过10%,或下降时间较长不能立即回升时,需寻找原因,如母乳是否充足、喂养方法是否合适。若有体重迅速下降,应仔细观察检查有无频繁呕吐、腹泻、全身性感染等,并注意有无失水,如皮肤弹性差、眼眶凹陷,提示有失水现象,应考虑静脉补液。

2.4 大小便的观察与护理

2.4.1 小便的观察与护理:新生儿肾脏的浓缩功能相对不全,出生后会立即排尿,第1天的尿量很少,10ml~30ml。在生后36h内排尿都属正常。随着哺乳摄入水分,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可达10次以上,日总量可达100ml~300ml,满月前后可达250ml~450ml。若每日少于6次,提示母乳喂养不足。

2.4.2 大便的观察与护理:新生儿的大便性质可以提示喂养及异常情况,消化不良时大便次数多,粪质与水分开;进食不足时,大便为绿色稀便;肠道感染时,大便稀、带黏液、脓性、次数多;先天性胆道闭锁,大便呈白色。新生儿一般在生后12h开始排胎便,胎便呈深、黑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3~4 天胎便可排尽,吃奶之后,大便逐渐转成黄色。喝牛奶的孩子每天1次或2次大便,吃母奶的孩子大便次数稍多些,每天4次或5次。若新生儿出生后24 h尚未见排胎便,则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若排胎便后连续2天无大便,提示吃奶少;大便干,应检查有无腹胀,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灌肠。

2.5 呕吐物的观察与护理:新生儿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甚至呕吐。因此新生儿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呼吸道造成窒息[4]。

2.6 皮肤的观察与护理:新生儿皮肤柔嫩,色质红,弹性好,角质层发育差,易损伤。因此对新生儿细心皮肤护理,每天早晨可给新生儿沐浴1次。新生儿出生12h~24h后,便可给新生儿洗澡,洗澡可以清洁皮肤、预防感冒、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婴儿健康成长。洗澡是一种简单、实用、自然的护理操作。首先,左手托起新生儿颈部,并用拇指和中指将其双耳廓折住以压住外耳道,防止水流进入耳内,将新生儿放入盛有40 ℃温热水浴盆内(盆内水位应高于平卧新生儿胸廓部),用右手依照头发脸颈部胸腹部背部上肢会阴、臀部下肢的顺序洗净新生儿,并进行皮肤接触抚摸。

2.7 脐部的观察与护理:脐部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应每天给予新生儿脐部护理1次,洗浴完毕,用大毛巾擦干全身,除去原有脐敷料检查脐部情况,用0.5%碘伏涂搽脐部,预防脐炎。

2.8 红臀的预防及护理:红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皮肤病,多因臀部皮肤长期受到潮湿刺激,或因腹泻粪便刺激,加上尿布更换不及时或使用透气能差的尿布所致。故大便后必须以温水洗净,吸干后局部涂消毒植物油,以保护皮肤。尿布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浅色棉布作尿布,最好在日常下暴晒干燥后使用。尿布必须兜住整个臀部和外阴,经常查看尿布有无污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更换。尿布包兜不可过紧、过松,不宜垫橡胶单或塑料布。如果已发生轻度红臀,每日2次或3次,每次10 min~20 min,将患儿臀部暴露在阳光下,但注意保暖;对于重度红臀除按轻度红臀处理外,同时应加强全身营养,再结合糜烂程度进行分级处理。局部皮肤潮红伴有皮炎可局部涂鱼肝油。

2.9 眼部的观察与护理:胎儿在子宫内受羊水中物质的刺激或通过产道时接触细菌黏液,出生后可每日2次眼部护理。若眼部分泌物较多时呈脓性时,应警惕淋球菌感染,提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症处理。

2.10 喂养的观察与护理:我科要求尽可能采用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品,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推广母乳喂养是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最好方法[5,6]。哺乳时,根据产妇的情况选择较舒适的,以坐位最佳,卧位最差,使婴儿头与身体呈一条直线,产妇一手托,大拇指在上方,其余四指在对侧,衔接时让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哺喂后将新生儿抱起竖立,头伏于母亲肩上,轻拍背部让吸进胃内的空气溢出,再换右侧卧位30min以利乳汁进入十二指肠,防止溢乳。

3小结

护理人员要全面、细致地观察与护理新生儿,及时发现潜在并发症,以起到防范的作用。另外,由于产妇对新生儿知识了解少,可能忽视新生儿异常情况,因此加强病房巡视,实行责任制护理,有助于异常情况的发现。加强对产妇及家属喂养安全、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宣教指导,使其掌握观察、护理喂养婴儿的要点,做到正确护理新生儿,达到新生儿健康安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由燕,邢英欣,刘静红,等.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2009(4):328

[2]王玲萍,冯亚丽.母婴同室的病房护理体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3):248

[3]赵丽红,刘艳萍,李文芳.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J].家庭护士,2008,6(2C):510-511

[4]赵桂萍,林慧娟.人性化服务在母婴同室工作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6(7B):1865-1866

[5]王彩萍,王俊英.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全科护理,2009,7(11B):2946-2947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范文5

1.1儿科护理的建设与发展

1.1.1儿科护理模式转变与工作内涵延伸

我省儿科护理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建设,经历80、90年代的发展,儿科护理模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以病人为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以患儿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按系统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进入21世纪,儿科护理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护士的角色特点从院内疾病照护者向全程健康促进者、专科疾病管理者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护士承担的不仅是对患儿的照顾,还要兼顾对患儿整个家庭的支持。让家庭参与对患儿的照顾,促使患儿获得生理与情感的最大满足,如设立母婴病房、家化病房,成立儿童哮喘病夏令营,早产儿延续护理、新生儿抚触、开展社区护理义诊服务等。

1.1.2儿科护理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医学的发展对护士专业照顾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护理工作以安全舒适为目标,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提供专科抢救、正确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并能真实、客观、及时地书写护理记录。与此同时,儿科临床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早产儿微量持续喂养技术、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桡动脉穿刺、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中的应用、高频机械通气护理技术、小儿肠造瘘全程管理规范、儿童皮肤伤口护理技术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技术(PICC)在新生儿、血液病、肿瘤等推广应用大大推动儿科临床专科技能的发展,促进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1.1.3PICU与NICU的建设与成果辐射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促使重症护理管理架构建立,特别2009年省卫生厅提出《福建省儿童救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省共建立县级以上儿童救治中心定点医院51家,新生儿救治定点医院45家,进一步健全儿科120院前急救,完善急救流程和转送措施,形成重症、疑难危重患儿转诊收治网络,提高抢救水平。全省重症监护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开展医疗下乡帮扶、护理技术会诊,每年定期开展全省小儿急危重症护理进展学习班、儿童PICC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班等,充分满足基层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基层儿科护士对儿童救治知识、儿童保健和急救知识的掌握,为培养基层儿科优秀护理人才,促进专科护理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1.1.4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近年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充分认识医学救援的重要,而医院是医学救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务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队伍中,护理人员占医疗队伍近一半比例,是参与医学救援的主力军之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儿童手足口病暴发、甲型H1N1流感暴发,儿童成为这些突发事件的主要受害者。为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对儿童造成的损害,我省儿科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里积极战斗在一线,应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配合医疗团队,合理安排抢救护理程序,做好预防处置工作。同时接受省卫生厅派遣任务,积极抽调儿科护理人员远赴安徽抚阳参加救援,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1.2儿科护理队伍与人才梯队建设

1.2.1儿科护理队伍结构的优化

护理队伍不断壮大,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我省从事儿科护理队伍人数达3034人,特别近几年,从事儿科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由单一的中专教育逐步发展为多学历层次并存,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及本科学历526人,占儿科护理队伍的16%,大专学历占40%,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护理人员799人,占26%。

1.2.2儿科护理队伍的培养

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梯队建设与医疗机构的发展紧密相连,国内护理学科发展大环境也影响着儿科护理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上世纪50、60年代,医院对儿科护士的培养以合格的临床儿科护士为目标,80、90年代以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为目标;随着护理各专业建设步伐加快,对先进的专业人才趋之若鹜,90年代中后期,儿科护理人员也有机会通过医院及省市护理学会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走出地区、走出国门进行先进护理管理理念的学习、专科进修和专项培训等,特别近年对建立以专科、专项培训为目标的护理人才培养及应用体系更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重点,让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发挥骨干作用,从而有力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年累计有数十名儿科护理人员前往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参观与学习,她们为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1.2.3儿科护理临床教师队伍的壮大

注重对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全省23所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与省市专科院校协作,40多名临床专业人才走上讲台,其中教授1名,硕士生导师1名,承担大中专院校儿科专业授课任务,使得院校学生能更好地将儿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儿科护理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临床儿科护士的基础理论水平。

1.3开展儿科优质护理

结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及国际儿科护理发展趋势,将儿科护理模式由“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家庭为中心”拓展。在全省三级医院儿科试点病房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共赢协作模式。在儿科护士角色行为中,不仅充当直接护理者角色,明确儿童住院只是很短一段时间,儿童护理范畴应由医院延伸至社会家庭,涵盖0~18岁年龄阶段健康与非健康所有人群的护理工作。因此,儿科护士在充当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角色等方面也能实施到位。如:加强住院期间对家长照护能力的提升,是新模式下儿科护士工作的一个新内容,通过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深入住院患儿家庭中,对患儿护理问题及家长护理行为进行诊断、纠正患儿家长的错误理念和方法,通过宣教、儿科入院指导、制作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家长参与关于患儿安全护理要点、监护、用药、营养、心理护理、卫生活动等合作性照护项目,并及时了解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和感受,及时进行评价和再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与技能,有效且持续地参与患儿的护理;让家长有能力在出院后持续性照顾儿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好的健康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发挥护士各自的能力与角色作用,使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产生良好互动、和谐沟通、角色互补、价值认同,提升家长疾病照护和预防能力,满足父母及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满意度,同时也体现护士专业成就感与社会价值。

1.4循证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推广儿科循证护理,伴随着儿童急重症监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儿科急重症护理工作中还需要将新的循证护理证据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儿治疗与护理结局。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力性胃黏膜疾病、儿童疼痛与镇静、儿童营养摄取,儿童皮肤护理、非计划性拔管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儿童监护室中关健性的医护实践质量指标,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儿科护士们探索执行以循证为依据的集束护理干预,如定时的儿童口腔护理,抬高床头30度,气道护理无菌操作的规范等,特别强调定时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保护性因素。

1.5儿科护理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医院临床科室,儿科护理信息管理已是一种护理管理新方向及保障护理安全的有效手段。已有3家三级医院儿科使用移动护理查房系统、采用电子条码扫描进行患儿身份识别、对手术或医疗处置的患者身份与手术部位在执行处置前的再确认、患儿用药、跌倒的预防等,通过信息化数据管理,保障患儿安全、实现临床护理管理科学化、工作流程人性化,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1.6儿科护理临床研究与适宜技术临床应用的拓展

我省儿科护理科研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近5年取得较快发展,在新生儿护理、儿童急重症护理、儿童康复护理、儿童生长发育及预防保健护理领域逐渐形成儿科特色护理研究领域。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及地市级课题9项,科研获奖3项、获得专利3项、小发明小创造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三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组织拍摄的儿科护理操作视频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辅助教材,并作为儿科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教学的培训教材之一。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不断拓展。从最初一次性密闭静脉输液技术代替开放式静脉输液;从钢针静脉穿刺到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新生儿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蓝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简易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PICC穿刺及维护;新生儿院前转运;高频机械通气技术;外周动脉穿刺及置管技术等,大大提高危重患儿救治成功率。

1.7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

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举办多场国家级的儿科及新生儿重症提高班,各地报名参加人员近1000人。结合“世界儿童日”和“六一”儿童节,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护理部组织开展深入社区及慈善机构的“世界儿童日”护理义诊与献爱心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都会组织一场医院内护理义诊活动,传授儿童家庭护理知识及儿童家庭护理急救技术等,深受家长的好评;每年定期开展儿科护理管理者联谊活动,有力促进了儿科护理管理者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2福建省儿科护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国际、国内先进省市儿科护理发展相比,虽然我省儿科护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与差距。为深入了解我省儿科护理存在的不足,由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向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护理部发放问卷,进行儿科护理工作现状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收回问卷101份,回收率90.1%。三级以上医院占34%(其中三甲医院占18%,三乙医院占12%,专科医院占4%),二级医院占62%(二甲医院占43%,二乙医院占19%);儿科床位设置:30家三级医院拥有儿科床位共2237张,占全省儿科总床位的50%,67家二级及以下医院拥有儿科床位总数占总床位的50%,说明二级以下基层医院儿科建设还未完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儿科护理队伍不稳定,人才梯队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儿科护士3056人,编外护士1856人,占儿科护士总数的60.7%。编外护士多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护士流失率高,增加医院人力成本支出,同时也不利于医院护理队伍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规划,造成护理人才的断层。职称聘任方面,全省儿科护理高级职称111人,占护士比例3%,护理高级人才比例小,主任护师占0.5%,副主任护师占2.2%,主管护师占15.8%,护师占27.2%,护士占54.3%,与医疗人员相比有较大差距。高级职称配比少,造成护理职业生涯的瓶颈及护理研究人才短缺、护理科研能力薄弱,同时也影响儿科护理学科的发展。单一繁重的护理工作量让新护士甚至不愿意到儿科病房工作,给儿科护理工作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2儿科护理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不平衡

相对三级医院,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较全面,而对于二级以下医院,由于医院本身规模限制及对儿科投入不足,且儿科产生经济效益少,基本只作为医院的二级分科。专科的不细化造成专科护理的很多新技术不开展或应用少,达不到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能力要求。从社会到家庭,普遍认为护理就是给小孩打打针、换换屎尿裤,是保姆式工作,没有发展前途。

2.3家庭社会需求与儿科护理存在差距

儿童作为特殊的人群,其生理、心理各方面发育还未成熟,不同于成人,不是成人的缩影,受疾病影响,小儿对家长、家庭依赖及心理影响更大,而家庭也因儿童住院这负面性生活事件受到影响,家长感到压力与负担。据相关机构调查及文献报道,住院家长的压力主要是对患儿疾病担忧、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的影响及家庭护理照顾能力的不足等。目前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繁重,人力配置不足,护士常无暇兼顾家长及儿童的心理需要及家庭变化,忽略了家长的参与,造成家庭信息沟通的不通畅,难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2.4循证护理在儿科应用还不完善

儿科护理人员队伍年轻化,临床经验不足,护士专业技能不熟练,提供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不完善、缺乏科研意识。

3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3.1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方面

(1)保障编外护士同工同酬,2014年~2015年完成实施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

(2)按福建省护理“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三级医院儿科护理人力配比病房床护比达1:0.6。

(3)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发展专科护士、培养护理骨干人才梯队。2015年完成儿科专科护士人才库建设,为儿科护理队伍建设贮备护理人才。

(4)开展护理帮扶互助。每年不定期组织儿科护理管理专家和专科护士下乡,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及接收基层医院进修等方式促进基层儿科护理队伍人才培养。

3.2专科建设方面

3.2.1建立儿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015年完成申请并组织建立新生儿专科护士、儿童急救专科护士、儿童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3.2.2建立福建省儿科护理质量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2015年前完成“护理敏感性指标”,如跌倒率、静脉外渗率、压疮发生率、给药正确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士离职率、护士工作满意度等。通过这些指标把关护理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及管理评价目标,从而促进儿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3.2.3建立省级儿科护理网络信息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共享儿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及疑难护理病例探讨。2014年~2015年开展分层次继续医学教育和儿科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扩大与兄弟省市的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的经验,开阔视野及思路,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及专科护理水平。

3.3护理服务方面

重视家长、家庭对患儿疾病康复的影响,满足家长护理需求。以“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中的应用,2014年~2015年在三级医院试点推广;2015年~2016年在二级医院推广;至2017年全面推广“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让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庭之间建立起合作、尊重和支持的互利伙伴关系。通过加强儿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促进家庭维护儿童健康的积极作用,达到全面、全程、连续、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目标,让患儿及家庭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3.4社会责任方面

积极拓展护理延伸服务,加强社会责任承担,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借助媒体,联合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预防儿童伤害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与社区、学校配合,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社区提高儿童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灾害和紧急事件中对儿童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和心理康复等服务;关注儿童保健服务及慢性病管理。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4政策支持与建议

首先,重视对儿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满足儿科发展需求,减少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第二,加快城镇儿童医保及新农合保险覆盖,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让基层儿科护理得到发展。

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要点范文6

【一】

回顾在儿科实习的这二星期,使我获得了不少见识,例如在二组中,为儿科中的孩子作雾化,以及一组的测肛温,使我学会了如何地去测肛表。在儿科的实习是受益匪浅的,从理论中,我学习到了新生儿黄疸的辨别,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患儿轻、中、重度缺水的划分等。

在儿科的实习中,同样跟着老师上了中夜班,以至于在中夜班中应注意到的事项,在新生儿中,了解并掌握了早产儿在暖箱中的注意点,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时需要注意的几方面,以及蓝光疗法的目的,新生儿各个年龄阶段的划分,实际操作中,学会了如何给新生儿喂奶、换尿布等等。

总之,在儿科的实习中,所学的、所做的、所领悟,都是有所收获的,在此同时,也同样和患儿们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也能很好的配合老师完成各项任务。

相信: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有实习过的科室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儿科,因为能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

【二】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儿科实习生自我鉴定。

在学生心理辅导员和高一年级班主任的实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学生如此的渴求有一位知识比较丰富、能力比较全面的、能倾听自己心声的朋友。作为他们的朋友,我惟有仔细倾听、耐心询问、认真思考,最终协助他们增强认知正确看待和科学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作为语文老师,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精心备课、认真组织,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同学,用清晰的话讲解好每一个问题,用深切的情表达每一个核心思想。

这一个月来,我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切关注。他们以真诚而友善的眼神看着这么一个身材矮小却能力突出的老师充满自信的走过,走过令我难忘的实习。

同学们在我的讲座上积极提问、仔细听讲,尔后以热烈的掌声鼓励,鞭策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创新开拓,不断进步!

我,以一颗真诚的心、朴实的情,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打动了学校的领导、老师和亲切、可爱的同学。

在此,我衷心的向他们表示感谢,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老师、分管领导;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大学老师、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同学.

实习完毕了,这个实习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一开始的时候很怕,现在想来,日子还是过去了,而且可以拿到优秀实习生,所以,得到一个启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

【三】

本人在儿科实习期间,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早退。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新生儿的各项生活护理,以及新生儿培养箱,蓝光箱,心电监护仪的使用。希望在接下的科室能更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带教老师评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该生在妇科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无菌观念强,基本掌握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短短的1个月儿科实习即将结束,回想这期间的点点滴滴,似乎在尝试无味瓶里的味道一样。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我们倍偿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儿科是一个独特的科室,面对的是个个脆弱的小生命。这更让我意识到医生不仅要医术高,更要懂得如何和他们沟通。对待患儿和蔼可亲,态度良好,虽然有些时候会遇到很多焦虑的患儿家属口不择言,而我们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宽容。我们可以体会他们的心情,孩子生病,谁的心里都会着急万分的,说一些伤人的话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为患者服务,力争做到最好。每天接触很多患儿和他们亲人的时候,我明白了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生命和健康,而我们的职责正是捍卫健康的生命。

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儿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1个月的实践我基本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儿科的特点及儿科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

今后,我会继续以"热情、求实、尽职"的作风,持着主动求学的学习态度,积极各科室的老师学习,秉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吸收医学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追求,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努力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是我崇尚的理念。

【四】

儿科是一个独特的科室,面对的是个个脆弱的小生命。这更让我意识到医生不仅要医术高,更要懂得如何和他们沟通。对待患儿和蔼可亲,态度良好,虽然有些时候会遇到很多焦虑的患儿家属口不择言,而我们医护人员能做的就是宽容。我们可以体会他们的心情,孩子生病,谁的心里都会着急万分的,说一些伤人的话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为患者服务,力争做到最好。每天接触很多患儿和他们亲人的时候,我明白了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生命和健康,而我们的职责正是捍卫健康的生命。

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儿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1个月的实践我基本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儿科的特点及儿科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

今后,我会继续以“热情、求实、尽职”的作风,持着主动求学的学习态度,积极各科室的老师学习,秉着“健康所系性命相 托”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吸收医学知识为日后的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即将结束内、外、妇、儿四个大科室的实习,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在儿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五】

送走了20xx,迎来了20xx!这时我们开始了为期两周儿科的实习!这里的护理对象跟妇科一样,都是特殊的人群。因为面对的是小儿,所以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当今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每一个治疗都要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