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1

1.1挖掘思想之美

在教学中,应不断的引导学生挖掘美育素材。如选择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并加上简单的命题创作,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一些作品能够反映出积极的主题,如劳动之美。这样学生能够通过这一素材对美的认识和美的定义有新的理解,也能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并将这种认识运用的自己的美术作品中,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推广。美育素材不仅限于课堂上,教师应善于观察生活,将能够培养学生审美观念的素材整理或传递给学生,另外教师还应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挖掘好的素材,培养自身的审美情感。

1.2再现意境之美

发掘美术作品的意境美是学生认识美术作品的关键,因为只有真正体会到作者描绘的意境,才能够真正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音乐等手段再现作品的意境美,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美。另外,发掘意境美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如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时,可以通过一些同时代的视频播放,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蒙娜丽莎之美,同时可以配一些音乐和当时的背景介绍,或作者介绍,使学生深入到画的意境中去,从而了解画的内容和特色,了解画家的心态,有利于自己审美观念的培养。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审美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并且能够加深其对审美意境多元化、深入的理解。

2在艺术创造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1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美术创作是学生美术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十分重要。艺术创作是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总结,而其作品则是真实生活的体现,作品中包含着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品质。因此艺术作品只有与实际紧密相连才能算上是好的作品。而在审美观念的培养上,教师也应注重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其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够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同时,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多到室外去,这样通过长期与自然的接触,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的认知,并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社会、富有责任感的品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将学生的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够培养其审美能力,激发其创作热情。

2.2多元化的审美情感培养

实践证明,审美情感的培养是学生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的源泉。而关于审美情感的培养,很多学校和教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课堂上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增加了认识美、挖掘美的过程。但是实际上,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应贯穿始终,引导学生时刻发掘美的事物,培养作画灵感。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行业或领域。因此,对于现代美术教学来说,应将其课堂逐渐扩大,注重培养学生的终生美术观,使学生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够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只有美术知识丰富并且情感丰富的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发现美、创造美。

3结语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2

关键词:审美作用 情感审美 情感审美 音乐审美

对音乐工作者、音乐欣赏者来说,一定要对音乐的美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即使不能深入,也必将有助于他对音乐的理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来传播音乐的美,更自觉地、全身心地与人类整个音乐事业融为一体。因而对广大多数的欣赏者来说,要了解音乐的美、有助于提高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懂得音乐审美,丰富自己的音乐享受和精神生活,从而反过来也会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

在当今的音乐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音乐美、音乐审美的问题,例如,音乐工作者怎样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音乐作品、音乐形象、音乐美中的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内容与形式以及美和真、善的关系等等问题,都需要从美学上加以认真研究。通过美学研究可以推动和促进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美学的研究。例如,一部音乐作品能否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要,音乐作品音乐美不美,演奏者美不美,演奏者的服装美不美,甚至舞台设计美不美,化妆美不美,既要有时代精神又要有民族特色;既要贴近生活又要贴近观众,可以说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审美对象和美的创造。因此,作为音乐演奏者、音乐工作者、音乐学习者,掌握音乐美、音乐审美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对音乐美、音乐审美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怎能算是一个合格的音乐工作者。古人说得好“美都不知,何以为人”!

音乐对于人们所起的作用基本上分为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应该说,音乐的三种功能,首先作用于人的是审美作用,如果音乐首先不能使人发生美感,人们就不可能耐心聆听下去,也不可能仔细辩论其中的各种深意,其他两种作用就会落空。因此,音乐的主要魅力在于审美作用。音乐“形式”的定义是:“音乐音响的构成样式”。音乐的形式,是使精神内涵得以体现的声音样式,没有不包含精神特征的“形式”,是因为谈到形式时,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对音乐音响结构作客观审视的观照方式。而不是主观体验的观照方式。虽然观照音乐作品的形式时离不开主体的体验,但此时主体的目的不是力图从音乐作品中产生丰富的体验与广泛的联想,而是冷静地考察音乐音响的组织样式。这与以领会音乐作品内容时的主体观照方式与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当谈“音乐的内容”时,主体与音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我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此时主体的关注点在于主体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它更多的是将音乐作为主体感性活动的对象;当谈“音乐的形式时”,主体与音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音乐的音响是什么样的?此时主体的关注点在于把音乐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去认识。它更多的是将音乐作为主体认识活动的对象。正因如此,音乐作品中有一些主要以塑造完美的形式,表现出一种极为概括性的内容,可供人们自由联想,以一定的情感、气质、情境为主的乐曲。包括一些轻音乐作品。它们主要只具有审美功能,但依然能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其他乐曲自然也不能不注意其悦耳动听与人们的可接受性,否则就会失去听众而无法立足于乐坛之上。如何理解音乐的认识作用呢?例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命运交响乐》或者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乐》等作品中,并不描写具体的事件、人物、语言和行动,其中没有可视的形象,只是抒发了某种感情。因此,音乐的作用是偏重于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而达到“动员”的作用,尽管如此,音乐还是具有认识现实的作用。例如,人们听了《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就可以认识到当时革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以及他们战胜日寇的坚定决心和昂扬的斗争精神。人们听了《歌唱祖国》,就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各项事业在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应该说,音乐在帮助人们认识时代精神和人的内心世界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音乐正是通过饱含联想的音乐形象,突破了声音的范围,使音乐同样具有认识作用的。当听众具备一副“音乐的耳朵”时,便会感到音乐中,时代的思潮和民族的风格留下了多么鲜明的印记,使人们能够真切地体验到人民的心声和民族的气质。音乐与其他艺术结合时(例如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其认识功能达到最强。这时两种艺术相互补充,音乐成为另一种艺术的感情体验,这种艺术则成为音乐的具体化,可以使人们得到生动而相当准确的印象。例如,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音乐成为舞蹈的灵魂。在这种意义上来说,音乐的认识作用,也要取决于听众的能力,如听众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就可以在了解作曲家本人及其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从而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那么如何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呢?

音乐欣赏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欣赏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审美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欣赏中,作为音乐欣赏者,应当立足于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美学理念,注重作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把音乐的美育于音乐中。

一、审美感知,体验情感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化欣赏者,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

音乐审美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欣赏者是审美的主体,演奏者的音乐活动是欣赏者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欣赏者的听、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从“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演奏者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同时,演奏者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欣赏者的情。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和启发。当演奏者走下讲台,穿行于欣赏者之间,并随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辅之以得体的动作与欣赏者交流互动,欣赏者会感到特别亲切。演奏者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欣赏者的音乐感受力,对激发欣赏者的欣赏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欣赏者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实际就是演奏者与欣赏者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演奏者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立足于以情感人,使欣赏者在欣赏时对乐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以引发欣赏者的兴趣。只有演奏者动之以情,才能培养欣赏者的审美兴趣。

当然,音乐美感的获得和强化还需反复听赏,更需动画结合,利用视听媒体最为直观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对音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体验和参与,用心感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欣赏者全身心地融入音乐,在反复听唱、观赏画面的过程中,启发欣赏者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通过画面,配以生动的语言,每当听到它那优美的旋律时,就仿佛有一幅气韵生动、笔触秀丽的山水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把欣赏者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中,使欣赏者从视觉上和听觉上产生美感,情不自禁地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河山,并在这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境中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演奏使欣赏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从而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审美表现,深化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而审美与情感又是那样地密不可分。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对音乐的处理,就是对音乐情感和演唱(奏)技巧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各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调式和不同的曲式风格,各类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可见,歌曲的体裁总是与某种情感相联系的;歌曲的结构,大至整个歌曲,小到短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与美感,歌曲的调式、调性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的感觉,给人的情绪的影响也就不同;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能形成明暗、疏密、浓淡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现其特有的音乐情绪。在表现活动中,演奏者与欣赏者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对作品作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美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演奏者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悉心指导,并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升华,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引导欣赏者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欲立刻体验为快,产生愉悦情感。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活动,发展欣赏者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培养欣赏者以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当的速度和力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并与他人沟通进行艺术评价。要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适时地向欣赏者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因此,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培养这三种能力,就是培养良好的乐感;有了良好的乐感就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经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艺术情操,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三、审美创造,升华情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高尔基也说:“美,是人自己从它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强烈的审美情感,使欣赏者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融,加深了欣赏者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欣赏者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欣赏者的精神得到充实事业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创造性演奏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欣赏者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升华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演奏者应让欣赏者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到角色意境中通过自制节奏乐器,探索、发现、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通过即兴动作表现乐曲,重在引导欣赏者理解其内容,表现其感情;通过即兴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奏或即兴演奏,引导欣赏者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最终让欣赏者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想象的圣境。

总之,音乐审美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应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切实体现,要重视培养欣赏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力。坚持音乐审美教育在形态特征上的情感体验,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激发与培养欣赏者的音乐兴趣,抓住重点,使欣赏者的审美情感不断升华,提高欣赏者情感外化的表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综合所述,音乐的三种社会功能,互相渗透,因而或可统称之为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这种审美作用主要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因此,不能对它采取所谓“立竿见影”的要求,也不宜作狭隘片面的理解,而应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要求,对于不同性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音乐的审美作用以及音乐的三种功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宋祥瑞.西方音乐美学史讲稿及课堂笔记.

[3]宋祥瑞编(教材).西方音乐美学史原著选读.

[4]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修改刍议.杨业冶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5]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3

以美育德模式是指为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在一定的德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用以组织和完成教育任务的美感教育理论、手段、途径、程序、机制等有机结合起来的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笔者在此提出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利用美育和德育在育人目标、育人内容等方面的内在统一性,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创设审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在美和善的感知、体验、实践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自觉接受和认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并付诸道德行动,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以美育德”模式下开展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一)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理想信念淡薄,热衷于追求薪酬和待遇,缺乏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有所减弱,等等。因此,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显得尤为迫切。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人们欣赏优美的事物时,也就不能不受到其崇高的内在意蕴和精神的熏陶,这势必会促进人们内在道德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在“以美育德”模式下,将艺术和现实生活的美与职业道德要素相融合,学生通过愉悦的审美体验获得感知、感悟,进而深化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传统“灌输式”、“说教式”的职业道德教育难以真正被学生所接受,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而以美育德模式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优势,正如所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在该模式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美育“以美导善、以情化人、寓教于乐”的特点,使职业道德教育生动形象、直观感人。把职业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让学生在“美”和“善”的熏陶中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职业道德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并形成内在的道德需要,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以美育德模式下艺术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以美启知,树立理性的职业道德观念

以美启知即用美的艺术启迪学生,使其在对“美”的鉴赏、感受和体验中,获得职业道德规范、原则的认知和理解。任何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都富有独特的内涵和人文情怀,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来认知和理解艺术形象,在分辨善恶美丑的同时自身的思想也得到感化。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从德育的角度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利用艺术教育和艺术作品的直观性、形象性、愉悦性等特点来陶冶和教化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活力。(1)要充分利用艺术类专业课程的优势,发挥艺术教育本身特有的德育功能。利用美术、动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在专业课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介入职业道德规范的指导,用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产生对是非、善恶、对错的认识判断和评价,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了解;(2)要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在美的艺术学习中加强对专业、职业、行业的理解,增进对未来职业角色的认同。例如,开设各类艺术选修课、组建各类艺术社团、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觉参加,由被动的“知之者”变为主动的“好之者”,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

(二)以美怡情,激发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感

以美怡情以艺术类大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审美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借助一定具体、有形、可感的审美对象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寓教于形,以形悦目,以情感人,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践行某一职业道德观念时获得内心积极的情感支持。

1.高校要努力营造美的教育环境。“大学是一个‘大染缸’、‘泡菜坛子’,其构成的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高校可以在工作室、艺术展厅、作品陈列室等艺术专业场所中植入职业道德要素,渗透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荣誉感、耻辱感等。另外,充分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优势进行校园环境化设计。如美术、艺术设计类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教室走廊、宿舍等进行手绘创作,开展“图说职业道德”系列活动,将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精神教育融入精美的画作中,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得以形象化、生动化、立体化,能够极大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完善教师形象,以美好的人情人性浸润大学生的心灵。“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示范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特别是艺术类专业教师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加上他们与艺术生接触多,关系密切,学生容易“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对艺术理想的追求、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言传身教中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三)以美炼意,培养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以美炼意,即在情动于衷、辨识道德的基础上,通过“美”和“善”教育和感化学生,提高他们的道德自觉性,锻炼道德意志,使其能够在处理职业生活矛盾和问题时产生支配行为的力量。学校可以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艺术类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广泛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可以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和锻炼,逐步培养对活动或事业的责任心、荣誉感、使命感。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磨砺职业道德意志的过程。如邀请知名企业家、艺术类行业领军人物、优秀校友举办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介绍有感染力的成才、成功的典型事例,让大学生在聆听“真、善、美”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崇高的职业道德情操。大力开展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漫画、海报设计等课余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知美、爱美、创造美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将“诚信”、“责任”、“创新”等职业道德理念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和感化。另外,针对艺术类大学生成长特点,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工作坊、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帮助他们克服实用至上、个人至上、物质至上等不良社会思潮和职业道德观念的影响,提高分析于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引导他们在择业、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以美导行,调控自觉的职业道德行为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4

[关键词]小学美术;说画;高效课堂

人们常把“美术课”称之为“图画课”。的确,我们很多时候把一堂美术课的重头都放在学生“画”这方面,重在美术技巧、技法的训练,而忽略了“说话”这一环节。其实,“说画”对于学生“绘画”也很重要。新课标强调“美育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表达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的提高的过程”。表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说话”,巧妙地说话,既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也能增加对于“画”的领悟,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绘画”。

一、引领学生的感知器官,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美术从某一方面来讲,它是“说话”的“产物”,古人把要传递的信息用图形的形式记录下来,而后逐渐演变成单纯的“绘画”。孩子在婴幼时期就开始涂鸦,成人往往难以理解,但孩子却能滔滔不绝地诠释出很多的想法,由此可见孩子的“说”与“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时候孩子的“说话”能力高于“绘画”的能力。

例如,在上二年级《画感觉》一课时,由于是低年级的学生,美术技巧技法还比较薄弱,但他们拥有无穷的想象。因此,教师在课堂可以更多地让孩子说自己对于颜色、线条的感受,说别人的画面的表现。和学生多交流,把他们感受到,但是“画”不出来的说出来,教师适时地辅以“画”的表现技法。让孩子在愉快地交流中渗透技法,先从感官上喜欢美术,培养绘画的兴趣。

二、推进学生的内部消化,提高学生的美术理解

美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首要是对于美的理解,技法技巧的掌握是其次。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美的含义,方法就是要教会学生先发现各种各样的美,而后才是理解。通过“说话”的环节,能更好地让学生先发现后理解。

如在上六年级《亲昵》这堂课时,主要就是让学生体会各种亲情的“美”,进而描绘出这种“美”。刚开始,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图片,对人、动物单个形体的塑造有了一定地掌握,但对于画面整体的把握还是一头雾水,表现出来的作业内涵也比较单薄、僵硬,显得比较苍白。教师可以在修改作品环节中改变策略,先让学生说和父母之间的乐事;说和同学、朋友之间的秘事;说和家里宠物间的趣事。学生相互交流,再去看图片,看先前的作业,发现自己画中的不足,进行适当的修改,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画中。这样,学生的画面表现得更具人情味,也更有内涵更温馨。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亲情的美,对于“美”的含义有更进一步地加深。

三、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促进学生的美术创新

儿童欣赏的过程中,会依据自己的理解,对画面产生新的与众不同的联想和想象。如何利用好学生的这种特性,让美术欣赏课真正深入他们的心理,进而转化为内在的美术动力?最好的办法是:开阔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实际的美术创作过程中展现自己独特的一面,有个性地塑造形象。想要更好地欣赏,光凭教师唱独角戏似的说是完全不行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角色,学生才是欣赏的主体,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于梵高的《向日葵》、康定斯基的《梦中的笛声》等抽象画的欣赏,简单的做法是老师讲学生听。但这容易扼制学生个性的发展,即便是学生认真听了还是转化不了他自己对画的领悟。其实,学生本身对一些色彩明亮的东西就很感兴趣,画面中鲜亮的色彩就足以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何况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不如让他们大胆说,说自己的理解,对《向日葵》明艳的色彩、《梦中的笛声》独特构图形式、“点彩”表现技法的认识;说自己的想法,画面内在含义;说自己欣赏后的收获,有时学生的“独特见解”会比教师的更出彩!

四、开阔学生的审美视角,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5

数学史 教学 渗透

一、数学史知识融入中学数学教育中的意义

1、充分发挥数学故事的启迪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教师若熟悉数学史,可以结合教材实际,选插有关史实,深入浅出地授课,创造悬念,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促进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是以概念为起点,以公理、定理为依托,用各种思维方法总结出来的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概念只有在与其历史背景联系时,才能容易被人所理解、所接受。数学课本中的数列概念,经过人们多次加工,为了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那些刀斧的痕迹随处可见。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利用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来理解现在的新知识,才能达到最深刻的主体建构,才能真正地理解。教师只有把课本的内容放到历史的背景上考察,才能求得自己的理解,然后,才有可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史可以提供各种数学历史背景,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原始思考、来龙去脉,获得真正的理解。

3、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学史,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当代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数学史可以引导教师创造一种探索与研究的课堂气氛,通过数学史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一个专题、―个概念和一个结果的发展过程;通过数学的学习去发现和认识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形成深刻的认识,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中学生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数学史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美能力

数学中处处存在美。数学中只要认真发掘就会发现相当可观的美育资源。数学科学的严谨结构,完美的体系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技巧,都是人们审美、鉴美的极好窗口。数学家们追求在极度复杂的事物中揭示出极度的简单性,在极度离散的事物中概括出极度的统一性,在极度无序的事物中发现极度的对称性,在极度平凡的事物中认识到极度的奇异性。在这样的活动中,数学家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美。而数学问题的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也让学生在学习中觉得心旷神怡。

5、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概念、方法、思想的理解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中所要求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由于数学抽象的特点,其概念、方法和思想大都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乃至应用这些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是数学教学中需要关注和值得探讨的问题。有多种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方法和思想,这方面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而数学史在此可以发挥非常有效的作用。一些历史的例子可以古为今用,可以被开发出来作为阐释某些深奥数学概念和思想的教学载体。

6、数学史在教学中具有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空洞地说教只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数学家艰苦创业、献身数学研究的光辉事迹,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将使学生的人格成长受到启发。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渗透策略

1、强化数学教师培训,提高数学史修养。

数学教师不仅要明确数学史专业知识、数学家故事等素材,还要能够把数学家的故事融合到数学教学中去,用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展示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就要求学校应当加强对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力度,提供较多的进修机会,能够为各个地区的学校搭建教法学法研讨的平台,鼓励教师提高其知识技能水平。通过借鉴和研讨,教师才能更好地把数学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2、渗透要全面

我们有辉煌的数学史,数学是璀璨夺目的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伟大的数学贡献不仅是当今进行爱国注意教育的绝佳材料,而且古代数学家实事求是,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攀登高峰的高尚品德,也可以激励后人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而奋斗的自强精神.但从元代中叶开始,中国的古代数学逐渐衰落,即而被西方数学赶超。近代成绩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应了解外国数学史,科学无国界。综合起来看一定会对数学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结合教材内容,和谐地融入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点都有它的起源、发展及数学家为之付出各种努力的一些轶事。教师可以仔细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适当的地方挑选一些相关的奇闻趣事及其来源、发展,引起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了解和兴趣,也为新的课程的展开作好准备。

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将数学史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求知欲。

4、在习题解答中感受数学史

历史名题直接提供了相应数学内容的真实背景,或者揭示了实质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于学生理解数学内容和方法都是重要的。通过对历史名题的解答和探究, 可以使枯燥乏味的习题教学变得富有趣味和探索意义,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 历史上的问题是真实的,因而更为有趣、可信。在现行数学教材课内练习或作业题中引入了许多数学史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发挥数学史的作用。

美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6

一、出示美图,初步感知对称美

感知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开端。学生审美观的形成离不开对审美对象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主要在学生大脑中建立对审美对象的清晰表象。为了加强感性认识,教学时我首先设计了生活化、情趣化的情境,运用多媒体,形象地把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飞过了一棵棵对称的大树、一幢幢对称的高楼……最后落在美丽对称的花瓣上。我随之提取蝴蝶平面图,问:“大家说这几只蝴蝶漂亮吗?”这时学生们都发出由衷的感叹:“哇,真漂亮!”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从感知觉开始的,而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多半是运用感知提供的信息,达到学习理解的目的。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媒体,抓住时机穿针引线,能很好地诱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并实现从感知到认知的转化。所以,生动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把学生带入诗画般的美景中,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其感知、记忆、理解都处于最佳状态。

二、引导品图,启发学生评价美

学生初步感知蝴蝶美后,我抓住时机,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动口说一说,评价美在何处

师:同学们,你们说说这蝴蝶美在什么地方呢?

生1:它的形状很美。

生2:它的色彩很美。

生3:它左右两边一样,有一种对称的美。

(2)动手折一折,概括美的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中天安门、奖杯、战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几种物体,然后组织交流,这些对称的物体如果把它们画下来,就能得到这样的一些平面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吗?请你将115页的图剪下来折一折,看能发现什么,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在学生充分动手的前提下,揭示出特征:像这样“对折两边能完全复合”的图形我们把它叫“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吗?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3)动手画一画,得知美的主轴

“刚才同学们把天安门、奖杯、战机图都对折了,并发现了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那你们对折的这几个图形折痕叫什么呢?我们就把这个折痕叫做“对称轴”。幻灯提示折痕是对称轴。再画一画折痕,老师指导画法。

(4)引导辩一辩,生活图中是否对称美

轴对称图形具有的特点是:一是沿某直线折叠,二是两部分互相重合。因此,我设计了以下问题,并组织学生通过辩论强化理解。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通过辩别和辩论,自然了解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图案:英文字母、多国国旗、交通标志。以加深对“特征”的认识。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图例理解和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另一方面,又用所学知识来评判生活中的图案是否对称,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配音赏图,培养学生欣赏美

为让学生学会欣赏,培养他们的欣赏力,让他们为美而感动,为美而震撼,我精心创设了欣赏的情境:

(1)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调节一下心情。对称产生美!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都是大师们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设计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并感受它们的对称之美吧!

(2)配上轻松愉悦的音乐,认识著名的建筑

师:你见过这些建筑吗?各是什么建筑?

生:我见过“人民大会堂”,我见过南京“中山陵”,我见过……

(3)总结这些建筑的共同特征

师:这些建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美在何处?

生:共同特征是对称,它们都具有对称之美。

同时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些对称建筑的图片,进行交流以此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精心构图,激发学生创造美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学会欣赏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美,引发他们的联想,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根据想象进行制作,以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