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范文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老年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逐渐增加。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老年人比较特殊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状态,成为护理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面临新的挑战。患者的护理应做到腿跑勤一点,观察细一点,关心多一点,行动不便时多帮一点,做到对每一个病人心中有数。
1 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的减退,智力、记忆力、感觉均减退,呼吸消化功能、代谢功能、排泄循环功能均下降,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且病程长,康复慢,并发症多。
2 心理特点
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及疾病的原因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受限以及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变化易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且敏感多疑。有的因资历大、经验足,喜欢得到周围人的尊敬,所以对护理的要求高,一不如意就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不服老,固执己见。住院以后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就倍感孤独、寂寞或循环重复诉说一件事情,情绪反复无常,像常说的老小孩。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
3.1.1 生活护理
是各项护理的基础,病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房间清洁安静,使患者心情舒适,保证充足睡眠。
3.1.2 护理操作
操作前耐心细致做好解释,操作时尽量做到轻柔,准确熟练,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痛苦。
3.1.3 饮食护理
老人牙齿脱落,嚼而无味,消化能力减弱,食欲缺乏,因此饮食要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食多餐,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饮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1.4 安全护理
患者身体不适时,如头晕、头痛时应卧床,避免走动防止跌倒受伤,并发其他疾病,需有人陪护,交代改变动作宜慢,防止性低血压而摔倒。
3.1.5 用药护理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清除缓慢,血药浓度增高,易蓄积致毒性作用。因此,必须特别慎重合理用药,用药剂量间隔时间根据肝肾功能作相应调整,用药前严格查对,正确给药,尽量让老人熟悉用法,用药时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
3.1.6 锻炼指导
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适当进行活动以老年人能耐受为原则。
3.2 心理护理
3.2.1 加强舒适护理
老年人就诊最大的希望就是要求得到最舒适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应将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始终,使他们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降低因疾病带来的不愉快程度。
3.2.2 理解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始终以和蔼可亲的面容,热情中添几分平静的表情来接待他们,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消除紧张陌生感;尊重患者,让患者信任,需经常与其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全面沟通,使病人感受到温暖、诚恳以及自己被尊重[1]。
3.2.3 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有些老年患者对疾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要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面对及认识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不服老心理,患者对自己机体功能产生恐惧失望,对周围人的言语举止非常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其病情密切观察的同时,要做到给予病人积极的暗示,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给予指导,解除精神上的压力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
3.2.4 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老年患者的需求出发,让护士有足够时间贴近患者,使护理观察被动变为主动。
3.2.5 关心老年患者
关心老年患者需给予其精神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老年患者因病住院,可因原有生活方式改变而倍感不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他人,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更需要得到护士的细心关照。护理老年患者除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外,还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和习惯,如把物品放在老年患者的易取之处,考虑老人的饮食特点的同时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不勉强老人接受不喜欢的食物,安排好老人的休息、睡眠。此外,病室设备和布置也需考虑老年人人性化的需要,如病室放有轮椅,走廊和清洁室设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既要遵循医学护理原则,又要用个人心理特点和规律来指导工作,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使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
【参考文献】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范文2
结合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现将健康教育的方式及内容介绍如下。
1健康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预防疾病,促使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入院教育在老人入住时,详细地介绍院规章制度、作息时间及各种注意事项、房间设施、科室环境等。使老人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有利于提高疗养质量。
2.2心理指导根据老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健康教育。由于进入老年期,生理和环境的改变,其心理特点也十分复杂。如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常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消极情绪。通过与老人的交谈和沟通,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用和蔼、友善、热情的服务态度使老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在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把健康的信息传递给他们,利于他们接受,排除消极思想对心理的影响,改善机体的抵抗力,更快地战胜疾病。
2.3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有利身体健康。老年人饮食应清淡多样,粗细结合,定时定量,少食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蔬菜,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及谷类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2.4用药指导针对老年人生理衰退与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的特点及老年人在药物吸收、代谢、分布、作用、排泄过程中的一些特征,进行科学的循证指导。
2.5行为指导指导老人掌握一定的自我保健、自我治疗、自我调适、自我康复的行为方法。
2.6出院指导在出院之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疗养期间的健康教育效果,使其在出院后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做好老年慢性病的康复和健康维护,把健康知识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健康教育的具体形式
3.1集体授课定时举办慢性病讲座,分别组织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病等患者参加,利用讲座、放光碟、幻灯片等形式向老年人讲授慢性病的病因、治疗及保健常识等知识,指导他们了解、掌握,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3.2个别指导根据不同老人的情况,进行各种针对性的指导。对初发病的老人着重讲解饮食、运动、用药及自我护理知识。对慢性病患者则指导他们及时进行相关监测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范文3
关键词:老年人;老龄化;人性化;智能药盒设计
在我国,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慢性病患病率高,服药种类多且复杂,加上老年人生理、心理的改变,普通的药盒老年人并不适用,加上市场上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少量的智能药盒不仅价格昂贵,且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本文旨在为老年人智能药盒设计的功能、结构及情感化等方面提供一些设计建议。
1 老年人群体分析
1.1 老年人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发注重身体的健康。作为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于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118831709人,占8.87%。65岁以上的老年人里,约8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中有35%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通常80%的老年人需药物治疗,25%左右的老年病人需要同时服用4~6种药物,而且用药时间一般较长,但目前家庭中储药的地方一般是普通的抽屉,并没有专门储存药物的环境。在这样的储存环境下,药品无法区分,没有合理放置,过期药也不能很好的判断出来,很容易发生误服。特别是放在抽屉中的药物,小孩也可以拿到,很容易发生意外。另外,很多老人总是不能按时服药,忘记服药。面对如此庞大的用药人群,市场上能帮助老年人规范安全、及时用药的产品并不多,并且也没有充分的从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出发设计一款适合老年人用的药盒。
1.2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解剖上的退行性变化,导致老年人在生理上功能和心理上出现许多障碍和病变。主要表现为活动能力的降低,听力、视力的减弱,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营养吸收力降低;适应能力差,因而容易患病,患病后又容易合并感染,一旦患病,病程恢复慢,疗效差,易反复等。另外,由于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并不能时常陪伴父母左右,子女希望关注父母健康,老人容易受环境及社会等因素影响,心理脆弱、孤独、敏感,渴望得到关爱。由此可见,老年人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尤为重要。对于老年人智能药盒的设计,更是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而设计出符合老年人特点,让老人更容易操作、更贴合老人心理的产品。
2 老年人智能药盒的重新分析
2.1 老年人智能药盒国内外现状
目前,老年人用品小到老花镜、、按摩拖鞋,大到护理床、多功能轮椅等层出不穷但真正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产品却很少。相关调查显示,目前老年人产品逐渐增多,但还不能满足中国社会的需求,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也向与智能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质减弱,时常需要持续吃药,所以老年人智能药盒也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提醒老年人吃药的药盒种类多样,但智能化的药盒很少,许多药盒只解决了提醒吃药的问题,对于老年人吃错药、心理需要等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随着老年人产业的发展,老年人智能药盒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智能药盒起步并不是很早,且没有得到推广,主要针对的是老年群体。随着人们对这种刚性的市场需求认识的加深,市场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热潮。
市场上一开始出现的便携小药盒,造型、结构简单,容量小,只能满足基本的存储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随即又发展出现了大容量且功能齐全的药盒。逐渐更新完善,发展出现了造型多样的全新设计的人性化电子药盒,易操作,能定时,更简单,为更多人带来了便利。这样也拓展了电子药盒的消费对象,扩大了消费群体,提升电子药盒的使用价值。
以前大多电子药盒的电路通常由分立的数字电器件组成,功能单一,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大,特别是功耗大,提高了使用成本,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智能药盒成为新的需要。近几年,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各种产品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而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电路正是由于具有功能丰富,体积小,功能低等优势,符合电子药盒产品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
如今电子药盒在选择机型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单片机性能体积和产品耐用性等因素,正向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切可以都是为了服务人们更好的生活。鉴于目前不少老年人苦于用药的合理管理和定时服用,智能的药品管理系统正是大众所需。
现在的智能药盒支持数据传输功能,智能药盒的服药计划除了在设备上直接设置外,还可以通过PC、移动APP、进行远程设置,且计划执行的情况也以数据形式回传云端服药管理中心;且支持多组药盒闹钟精确设置,传统药盒只能M行时分的服药计划设置,而智能药盒可以支持到年月日时分秒的精确控制,并可以进行复杂的服药组合设置。
2.2 老年人智能药盒人性化分析
老年人智能药盒设计研究是具有前瞻性的。而人性化设计是产品设计的趋势,设计中应考虑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由于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的改变,在为其设计产品时我们不得不考虑他们本身特点,从而设计出更合适、更人性化的产品。如今市场上的智能药盒多数是简单的存储药品、简单提醒吃药时间,或者更智能化一点的药盒就是可以与手机APP、PC端进行远程服药设置,且支持多组药盒闹钟精确设置。但是作为一款药盒,并不能获取到用户身体的各项指标,不能给出针对性的用药提醒,也不能准确的监测到用户的实际用药情况,更没有促进老年人与子女的交流,没有从心理上满足老人,只是一款冷冰冰的药盒,没有人情,不够人性。
3 结语
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智能药盒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老年人智能药盒须具备的特性及需延伸的功能。始终坚持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具体到安全性、简单性、情感化方面。运用理性设计和感性设计相结合的思维,在追求功能与外观的同时,重视产品的内涵,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设计要素和注意事项,实现老年人智能药盒的系统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张璞玉.老年人药盒产品感性设计研究[J].美术大观,2015.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范文4
【摘要】通过对40例老年鼻出血患者的观察,总结出老年鼻出血患者的特点。有顽固性出血倾向,量大且反复;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脏病有关,有嗜烟酒史者。治疗多采取鼻前后孔填塞,动脉结扎。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并做好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了老年人鼻出血的康复进程。
【关键词】老年;鼻出血;心理护理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因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弹性,构成既易出血不易止血的特点,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复,患者可危及生命。加之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其免疫防预功能低下,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减弱,抗病能力下降,这些因素造成老年人与正常人的不同心理。我们以心理护理的科学指导,结合实践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做好整体护理。
1 临床资料
40例老年鼻出血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4-67岁;其中男患者有烟酒嗜好者占60%,发病春冬季居多,可能与寒冷风沙大的气候有关。
2 老年鼻出血患者的特点
2.1 鼻腔后部,无法明确出血部位及全身原因而致鼻出者较多。本组18例(45%)出血点位于鼻腔后部,14例(35%)无法明确出血确切部位。伴高血压,心脏病患者23例(57%),其它内分泌失调,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例(25%)。
2.2 老年鼻出血易反复,出血量大,有顽固性出血的倾向,除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外,应同时治疗原发病的并发病,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2.3 老年鼻出血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发病率有关,且大多有20年以上的嗜烟酒史。
3 护理措施
3.1 护士应首先稳定患者情绪,树立其占胜疾病的信心,由于年老体弱,发病住院时,各种免疫机能大大降低,他们易产生悲观,对全愈信心不足,护士应动作轻柔地安置患者半卧位,安静休息。缩短护患距离,沟通护患感情,使其情绪稳定,有利止血。进行鼻腔填塞后,嘱患者勿用力咳嗽,勿用力擦鼻挖鼻,尽量减少活动,并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血压、脉搏。
3.2 主动增进了解,加强角色置换,促进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高血压、心脏病引起的鼻出血患者应严格查房制度,经常巡视病房,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如发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口干脉快,血压降低等情况,提示患者进入休克前期,应立即协助医生做好急救措施。长时间鼻腔填塞,会导致头痛,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以低流量吸氧,减轻细胞缺氧,以免加重鼻出血及心脑并发症的发生,并嘱患者未经医生许可切不可自拔沙条。止血后,偶有血性眼泪属正常现象,对流入口腔的血液尽量吐出,切勿咽下,以免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加重鼻出血。
3.3 注意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多数老年病人住院后加重了孤独感和疏离感,常引起焦虑和烦恼,因此,要尽量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休养环境。保持病房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使患者感到舒适。有好多患者由于出血量大,并伴有严重失眠,头晕,我们除常规消炎,凡士林油沙条填塞外,每晚睡前给以止痛镇静药,鼻腔点复方薄荷油,保持鼻粘膜湿润。
3.4 生活护理,给患者温水泡脚,室内保持适宜的湿度,并给患者提供报刊、音乐、电视,转移其注意力,排除老年人的忧虑,减轻心理负担。
4 效果评价
我们对40例老年鼻出血患者心身护理的不同环节中,都始终如一地保持稳定健康的身心状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言谈举止都体现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将心理护理渗透到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了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范文5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老年中医护理;调查;分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49-02
随着国家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逐年递增,人口老龄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200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亿[1],占总人口数的10%,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贵州省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12.25%,安顺市于2006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是“老有所医”、“为老服务”。老年护理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健康老龄化社会[2]的建设。而中医护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在预防、保健、养生、医疗、康复等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再加上中医护理技术简、便、验、廉,能满足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及社会特点,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探索和建立适合边远地区的社区医疗及护理模式, 该研究2010年2月―2012年2月对贵州省安顺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及老年及中医护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1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进行社区问卷调查、个人问卷调查及在相关部门配合下进行的全面调查。调查走访了上百个家庭。社区调查采用自制的《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表》及《乡镇老年人情况调查表》,内容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口数、老年人的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劳动力状况、赡养情况等方面;个人问卷调查采用《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发出调查表共计600张,回收538张,调查内容真实、可靠。同时,在安顺市老龄委、民政局、统计局收集了相关资料。通过调查了解到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及老年人对养老护理的需求情况。
2 调查结果及资料收集
2.1 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1.05%,其中城市占23.37%,农村占76.63%;女性51.1%,男性48.9%;相对年轻男性占55.8%;城市大专以上的占7.3%、文盲16.4%;农村大专以上0.2%,文盲51.4%;空巢老人中城市3.91%,农村4.1%;在城市中愿意与子女同住37.2%、无所谓22%、不愿意40.8%,农村中分别为54.4%、24.5%、21%,愿意入住养老结构的占总数的20.3%。见表1。
2.2 老年人健康状况及老年护理的需求
健康状况:很好8.9%,较好59.7%,较差22.3%,很差9.1%,慢性病患病率79.1%;生活自理能力-完全自理82.4%,部分自理9.6%;完全不能自理8%;护理需求中-饮食起居照料58.1%,家庭保健及健康咨询41.8%,心理护理需求29.79%;护理服务方式-直接到家中服务5%,定期上门服务45.4%,随时提供呼叫服务49.6%。见表2。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从收集的资料分析
我国城乡均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发展的速度很快。据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12.1%;到2020年将进一步增至15.2%,呈加速增长之态势。但是,老年护理服务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健全。发达地区老年护理服务扩展较好,边远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较差,缺乏专门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经过专业培训及持证的专业护理人员。
3.2 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
城乡老年人需要日常生活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增大,家庭和社会对老人长期照料与护理的责任明显加重。调查发现,一方面,希望入住有偿服务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数比例并不高,另一方面,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众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社区养老护理的需求益加强烈,数量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社会服务需求也急剧增长。
3.3 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特点与需求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及护理范文6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医学新观念及“现代护理模式”的产生,整体护理取代了功能制护理,心理护理已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流,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达到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现结合临床多例老年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谈几点体会。
1 老年病人的一般生理特征与心理状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衰退,导致机体调节功能减退,慢性病多,危重病人多,抗病能力差,住院时间长,费用高[1]。在患病时,他们自尊心强,怕孤独,惧怕子女遗弃,病后希望尽快痊愈,不留后遗症,不给后辈增加负担,病重时恐惧焦虑,有些老年人在离休后,对失去原有的社会地位产生失落感。因此,患病后对治疗和护理不易合作。
2 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
老年病人需要人们尊重他,在平时交谈中和治疗操作前不能单号、姓名,对他们还要有恰当的称呼,使他们觉得处处受到别人尊敬,而不是老了无用。有的病人思维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对治疗用药要反复询问,我们就耐心解释,不因老年人的听力减退而高声讲话,也不因他们爱唠叨而感厌烦。在住院期间,要保证有直系亲属在身边,避免老年病人产生孤独感。孤独老人下丘脑活动增强,有害物质分泌增加,可影响血压、心跳和情绪,降低机体免疫力[2],影响疾病的康复。
3 老年病人异常心理的护理
3.1 轻生、不合作病人的护理 农村老年人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的健康观念陈旧,期待一旦生病,医生或药物治疗就能解决问题[3],很多留守老人在子女外出后,不但失去了精神上的慰藉,经济上的困窘已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在重病住院后,担忧较贵医药费无人负担,并为自己今后不能参加劳动,生活无着落感到绝望,有的拒绝治疗及进食,甚至产生轻生念头。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护理中用亲切的语言与病人攀谈,并和其子女进行沟通,唤起病人对生活的热爱,使病人及家属都感到医护人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让患者在病痛中得到家庭和社会所给的温暖,体会到自己对社会和家庭都非常重要,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积极配合药物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3.2 恐惧、焦虑病人的护理 老年病人适应力差,一旦患病非常恐惧和焦虑,担心自己的病能否治好,预后如何。这些心理活动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既为病情变化的反应,又是影响疾病转归因素,因此,必须将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放在同等地位。如一女性患者心绞痛发作时,面色苍白,四肢发凉,伴有濒死感,恐惧心理很强,至使反复发作,对此,我们首先避免过多的亲友探视和交谈,避免讲烦恼的事情,介绍治疗康复效果好的同类患者,用鼓励和保证的方法帮她树立信心,引导其克制异常情绪,保持平静的心理,配合药物治疗,在家属的协助下,使她很快转危为安。
3.3 期待心理的护理 期待心理对病人是一个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4],老年病人对于早日恢复健康的期待,对解除自身疾病的要求,往往会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感,这种心理状态为我们实施暗示疗法提供了良好机会,积极的暗示,会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体内自我调解、自我改善的能动作用,使病人获得较好的心境和情绪,从而使治疗发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效应。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病人的接触最多,往往一些交谈就能达到很好的暗示效果,如在做治疗时有意识地对病人说:“您今天气色好多了,您使用的药是对症的特效药,医生说您病情正在好转。”使患者感到精神愉快,改善他们的心理行为和机体的生理功能。但是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注意不了解病情自相矛盾的说法。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就是要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在信念上化悲观为希翼,在情绪上由悲伤变为喜悦,在治疗上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我们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心理学知识学习,以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措施、娴熟的业务技术,加强护理宣教,针对不同病人实施多种心理护理,为患者解除痛苦。
参考文献
1] 丘英琼,林冰,徐俏婷 .从老年人住院特点探讨医疗服务的改善[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 2008,12:447.
[2] 余桂珍,曾琨,陈慧 .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 , 2009,40(9):713.
[3] 李建平,周绍武 .健康教育农村老人健康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J].中华护理杂志 , 2007,42(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