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风险管理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风险管理课程范文1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教学;专业能力;案例教学;项目模拟
0.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的计算机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计算机高等教育要以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尽快完成从知识型教育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的转变。要培养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必须首先准确地归纳出专业人才的学科或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把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载体”。在具有了良好专业能力的情况下,可以顺利地学习和应用新的知识,而完全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则忽视了学习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且难以适应计算机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现状。
软件项目管理是一門软件工程专业课,对软件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了普遍重视,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均开设了该课程。但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例如,软件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较为庞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筛选;另外,软件项目管理知识是从大量的项目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原则和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而在校学生普遍缺乏真实软件项目的实践,因此以推理和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课程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者大多只是在教学方法上作一些局部改进,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研究。笔者首先分析了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应注重哪些专业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导向系统地探讨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教学方法。
1.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要求
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2011年3月)提出工程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必须具有10个基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其中第8个要求是:“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该标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具体能力要求中也明确包含了“软件过程改进和项目管理能力”。由此可见项目管理能力对工程型人才的重要性。我国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把计算机专业的基本学科能力归纳为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其中系统能力是指“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项目管理能力要求,但绝大多数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和开发不是一个人的短期技术劳动,而是以项目形式实施的群体行为,涉及团队的组织和协作、进度和成本的控制、产品的规划和运营、风险的识别和规避等。因此从构建系统的动态过程来看,为了提高系统能力,不能仅注重系统开发技术能力的培养,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把项目管理能力归属于广义的系统能力。
以上对项目管理能力的要求作了宏观上的描述和界定,但具体到某一門课程,必须对其能力培养要求有明确的定位和详细的描述,才能对教学提供指导。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是为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高等院校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一般是在软件专业的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阶段开设,在此之前的各門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已基本完成了软件开发技术能力的培养。前导课程软件工程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上的重点一般也是技术层面的,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工程活动的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从事大规模软件开发所需要的管理能力。具体来说,该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产品规划。识别市场和用户需求,对软件产品进行定义和市场定位,根据市场营销策略和用户需要,制订产品计划,适时推出新版本。
(2)技术策划。根据软件产品的特点确定项目的技术路线、开发方法和过程模型等。
(3)项目工作计划和监控。制订项目的进度、成本、配置管理、风险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计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控计划的执行,通过度量和分析发现计划和实际执行的偏差并及时调整。
(4)人员组织和团队协作。组建项目团队,分配人员职责;确定项目的组织形式;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人员沟通、绩效考核和激励;解决冲突,保证项目成员的工作协调一致;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人力资源的调配。
(5)质量保证。确定产品的质量标准,通过测试、评审、缺陷预防、质量度量、过程和产品审计等手段保证软件达到质量标准。
(6)过程管理。软件过程的定义、剪裁、过程度量和监控、过程改进。
以上几种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软件人才在从事软件开发(特别是大规模软件开发)时所必须具备的。
2.教学内容的选择
软件项目管理既包含传统项目管理学科的许多知识,也包含软件项目的特殊规律和方法,因此内容广泛,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另外,国内外各种软件项目管理教材的内容都有所差别,这就为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带来了一定困难。怎样避免教学内容选择的随意性,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软件项目管理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对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筛选,按照上一节所述的能力培养要求确定了该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和可选教学内容。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及其所针对的能力培养要求见表1。
我们根据表1中所列内容编写了《软件项目管理》教材,使其更适合本科阶段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要求。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一般应保证完成表1中的核心内容的教学。除了这些内容外,表2所示的可选教学内容对能力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可根据课时的多少灵活选择。
3.案例教学的应用
实践证明,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如果只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方法进行授课,不仅非常枯燥乏味,而且无法完成专业能力的培养。管理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第2节所述的各项专业能力必须在分析和解决真实软件项目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加强。因此在软件项目管理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实例的讲解。此外案例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案例教学在法律和医学领域已有长期的应用,而在管理类教育中最早应用该方法的是哈佛商学院。该方法在哈佛商学院的商业管理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之后被逐步推广到全世界,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但有关案例教学在软件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在软件项目管理教学中的使用,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开始。
案例是对实际情况的描述,通常包含了一个组织中某个人或某些人遇到的决策、挑战、机遇、问题等。案例教学方法同时与案例的教与学有关。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前要向学生布置案例和相关阅读材料,并完成备课,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在课后要评价学生的参与和案例的使用效果等;对于学生来说,要设身处地站在某个决策者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完成资料阅读和分析、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回顾与总结等学习环节(有关案例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文献[5-6])。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在课堂和实验室的环境中实践管理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担当起某个组织中某个人的职位和责任,深度参与解决真实组织中真实软件项目管理的问题,从而很好地测试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熟悉产业界的情况,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案例教学富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但案例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建立高质量的案例库。案例必须是对已发生过的实际情况的描述,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使用一个不真实的案例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创建一个优秀的案例,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详尽的研究,制订案例计划,并在企业或组织中进行现场调研,完成案例的采编和写作。案例在使用前还必须得到当事人的许可,并经过课堂测试。因此案例库的建立是一个耗费时间和资源的工作。目前商业管理领域的案例库(例如,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案例库)已经比较完善,包含的案例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很高标准。但在软件项目管理领域,目前还不存在这样完善的案例库,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动手编写案例,积极与软件产业界交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平台来完成案例的调研和采编。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和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对科研方面的调研有足够的重视,但对教学方面的调研则缺少支持。此外,应借鉴成功的商业管理案例库的组织经验,在不同教师甚至不同院校之间进行案例共享,节约资源,共同提高案例教学水平。
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是可行的,但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案例库的建立、课程计划的制订、课堂流程的控制、课堂评估、反馈与辅导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经验积累。案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4.实践环节教学
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有相当一部分课时属于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怎样选择,实践过程怎样执行,同样需要从专业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探讨。
为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环节教学应尽量让学生参与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从项目立项到项目收尾的全过程)。但一些高校的软件项目管理课程采用了规模很小的项目作为实践对象,笔者认为这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不够的。小型项目和大型项目在开发方法和管理过程上通常有较大的差别。软件项目管理的许多原则和方法在规模较大的项目中能充分体现出其作用,但对项目人员的要求会更高,而小型项目容易把问题简单化,因此在实践环节中宜采用中到大型项目。但这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即在一門课程极为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约束下,学生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中到大型项目。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采用“项目模拟”的方式,即在软件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进行真实的演练,但忽略软件系统的具体技术实现过程,使学生把精力集中在软件项目的管理过程,避免过多的资源消耗。
与案例一样,作为模拟对象的软件项目也应该是真实的,是产业界软件组织曾经完成的一个真实项目,而不应是一个“设计”出来的教学项目。真实项目能够反映产业界千变万化的项目环境。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项目管理问题时,才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实践能力,积累经验,而假项目有可能对学生造成误导。另外,有实际的项目情况作为参照,可以更客观地判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否适当。最后,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真实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选择的项目在规模和复杂性上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此外教师在项目模拟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引导,将实际项目情况与学生的处理方式作对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
劳动风险管理课程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教育 比较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和政治全球化,企业对人力资源(HR)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是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方式,人力资源职业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由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HRM)与职业教育的先进性,我们对HRM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美国思想的巨大影响。然而,HRM有着文化和经济的适应性,我国的HRM职业教育也拥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通过比较可以有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一、美国人力资源职业教育发展
美国的人力资源教育起源于20世纪早期,首次出现了人事管理的教科书和课程。人力资源职业教育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人事管理学会(ASPA)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作为开端。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代替传统的人事管理,HR作为一项职业最早在美国提出并得到认可。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如今高校的人力资源教育已是连续性和变化性的结合体。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教育的重心从独立的产业向商学院转移;几乎每所大学或学院的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人力资源教育保持着对人事管理职能的重视,比如人员招聘与筛选、薪资福利、培训等等;HR教育变革的前沿是从战略和系统的角度出发的。
不同高校的HR教育计划存在很大的差异,人力资源管理学会(SHRM)的主要工作是完善与统一人力资源课程指南和模板,其在HR教育领域具有领导者地位,因此本文把SHRM的人力资源课程指南作为主要的比较对象。美国的人力资源教育针对不同的学历水平的学生,课程内容设置也有所不同。表1-1分别指出了本科、研究生以及MBA学生的教育内容,也反映出高校对不同学历的学生,知识能力要求的差异。 表1-1 美国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力资源教育内容(必修)
学历层次
本科
研究生
MBA
课程
内容
HRM导论
报酬
HRM概述
配置
全球化
管理人员
劳动法
劳动关系管理
团队绩效
培训与开发
人员配置、绩效管理和培训
变革管理
工作健康、卫生和安全
分析、测量和解决问题
风险管理
领导和组织行为
培育与开发
变革管理(新增)
战略HRM
资料来源:SHRM人力资源课程指南(2013)
在HR实践中,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相匹配是必要的。学生进入HR领域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毕业时应该具备的技术和能力。美国对人力资源课程的评价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的,表现在美国的职业教育设有由工商界人士和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委员会。
二、中国人力资源职业教育发展
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逐步引入中国,由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在相关的规章和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当时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的缺乏完备知识体系。1992年,中国的人事管理专业被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替代。全球进入21世纪,社会对人的重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逐步得到学校的重视,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数目不断增加。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是最早设立劳动人事专业的学校,南京大学是最早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校。近几年,高校培养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数量不断增加、学历层次逐步提高,人力资源教育师资队伍更加专业化,教材建设也在逐步加强。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企业管理等专业下所设的人力资源方向(研究生居多)。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教育。由于中国的人力资源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指南,因而本文选出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的人力资源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本科的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基础课程包括一些必要素质的培养,如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必修课主要是HR理论和实践的相关理论,专业选修课是与专业相关的拓展课程。
在中国,人力资源职业能力的证明有二个标准,一是毕业文凭,二是职业资格。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中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共设四个等级: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助理级职称以及人力资源专员。考核内容均以六个模块为基础,根据等级的不同,各板块的要求所占比重也相应有所不同。
三、中美人力资源职业教育的比较
1.教育内容大致相同
人力资源(HR)作为一个职业,在不同的国家工作内容与范围几乎相同,因而两国涉及的人力资源职业教育的内容比较一致。中美两国的人力资源教育都包含了六个基本的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福利,绩效考核与劳动关系,它们是人力资源职业教育的核心。
表3-1 中美人力资源教育内容异同
必修内容
美国
中国
薪酬管理
有
有
测评与HR测量结果
有
有
员工的招聘与选择(包括组织进入和社会化)
有
有
培训与开发
有
有
工作分析与职位设计
有
有
绩效管理
有
有
员工和劳动关系
有
有
劳动法
有
涉及
HR在组织中的角色
有
涉及
战略性HR
有
涉及
管理多样化劳动力
有
涉及
伦理
有
无
劳动力规划和人才管理
有
无
变革管理(仅限于研究生)
有
无
全球化(仅限于研究生)
有
部分高校涉及
内部咨询(仅限于研究生)
有
无
组织发展(仅限于研究生)
有
无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SHRM指南中必修内容有十七个领域,其中包括研究生层次必修的四个领域。二级内容包含七项内容,分别是:组织规模缩减与规模适宜、HR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兼并与收购、外包、可持续发展与公司社会责任。美国的人力资源教育内容相较于中国更加多种多样,整理出了表3-1所示中美人力资源教育内容的异同。
2.教育模式不同
2013年,美国的人力资源教育内容分为四个阶段,随着等级的提高,层层推进,纵向深入。第一阶段是必修内容;第二阶段是补充知识,类似于选修内容;第三阶段是第二级管理,为高级内容;第四阶段是额外的技能清单。中国的人力资源教育必须要掌握的内容,总共分为六大模块,横向加深。教学内容与这六个模块息息相关,根据学历层次的不同,内容要求的深度与广度也有所不同。
3.能力要求不同
HR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和从业人员对六大基本模块知识的应用能力。美国职业教育中还列出了额外的技能清单,包括360度全面反馈、事件预防、HR实践与组织顾客战略匹配、分析定量决策、评估方法、评估与HR决策有关的风险、态度构造、数学基础等。中国人力资源教育将有些内容(如360度全面反馈)也作为必备能力,但是总体来说,第二级管理和额外的技能清单对专业要求进行了分类,更加清晰和全面。
4.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的不同
美国的HRM教育有继续培训等方面的要求,而我国HRM继续教育相对不足,一些HR从业人员不能完全保证曾经所具有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也不能满足不断更新的知识要求。同时,我国的HRM职业教育对大多数的HR从业人员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模板,因此造成了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差异明显。此外,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源职业没有建立适当的人员退出机制,还不能确保HR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满足从业的要求。
5.跨文化和国际化的不同
美国的HRM教育增加了全球化的内容,突出了对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重视。表现在SHRM的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模版已经被俄亥俄州立大学等高校采用,此外,其他国家的某些高校(如印度和意大利)也采纳了这一课程体系。尽管中国学者翻译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教科书有全球化的内容,但是纵览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十分具有中国特色,很少或是没有涉及全球化的部分。随着全球对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中,人力资本已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四、启示
HRM教育与各国的制度、经济和文化等直接相关。由于中美两国的制度、经济和文化的不同,也由于产业发展的阶段不同,两国HRM教育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国内的人力资源教育从我国社会性质、劳动者职业技能特点出发,更符合我国国情。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我们应该学习美国人力资源先进的职业教育方式。
1.涉及广泛领域
人力资源教育应该涉及广泛的的领域,不仅只是传统人事管理的内容,还应该新增一些随着时展的内容。HRM教育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术,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传统的人力资源职能;其二,变革管理或领导艺术,如沟通、协商等;其三,商业技巧,即理解商业用语与工作伙伴有效合作的能力。借鉴美国多样的人力资源教育内容,我们需要进行新增与完善。针对目前人力资源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国内学者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专业课程体系知识图谱设计(彭华涛等,2014),设置与学科专业素质相关联的课程(王怀明,2012)。
2.注重能力教学
HRM教育还需要考虑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技术的能力。组织中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正在从行政角色向必须承担组织目标的新战略角色转变。由于人力资源工作性质的变化,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应该随着外界的变化而改变。中国的HR职业教育需要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相匹配。国内学者也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彭十一,2014),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王全纲,2014),进行理论与实践双向嵌入式教学(彭华涛等,2014)。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大多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课程与职业教育的联系,促使人力资源的大纲与社会需求更加匹配。
3.公司与专业协会教育
HRM教育应该通过多样的资源进行,如大学、公司和专业协会等。无论中美,依然存在学生缺乏商业头脑、学生没有得到充分教育等问题。除了商学院以外,社会上还有其他类型的组织同样能够对人力资源人才进行职业教育。比如Barber提出,HR专业最好的维持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足够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类型组织的多样的需要。HRM教育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对需要学习的人传递知识,这些人可以是传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也可以是扮演其他角色的人员。传递知识的机构可以是商学院,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组织。公司可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人力资源从业者一部分靠培养一部分靠引进,建立长期培训机制,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公司与专业协会可以发挥相关的人力资源教育的职能,对HRM的教学与实践有指导作用。
4.终身学习
HRM教育应该存在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多个时期,而不是只局限于特定的职业阶段。HRM教育应该包括知识体系、服务意识、道德守则和专业协会的支持,HR专业人员应该拥有教育背景,通过测试或获得能力认证,并持续的进行专业发展和学习。由于每个HR的知识水平差异、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他们在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职业素质也不同,因而HR专业人员需要进行后续培训和继续教育,以确保他们拥有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人力资源从业者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好的职业技能,与工作相匹配。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从业者,或是不能继续胜任HR工作的人员建立适当的人员退出机制,以维持HR领域工作良好的运行。
参考文献
[]彭华涛,张光磊,苏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嵌入式教学模式实践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0)
[2]彭十一. 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 人力资源管理. 2014(01)
[3]王怀明,王君南.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A]. 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2
[4]王全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4(02)
[5]赵曙明.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三十年的转变历程与展望[J]. 南京社会科学. 2009(01)
[6]Barber, A. E. Implications for the desig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Education,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 2007. 38(2),177C182.
[7]Bruce E. Kaufman. Evolution and current status of university HR program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J]. Summer99,38(2), 103.
劳动风险管理课程范文3
2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未全面规范;施工组织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人员的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编制手段落后。
2.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未全面规范
管理规范化,就是要体现管理过程的系统性,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合理性,管理功能的有序性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性。而现阶段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仅仅规范了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未对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全面系统规范,不符合现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管理原理,使局部脱离了整体,管理整体功能处于无序状态,这将对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整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2施工组织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尽管有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技术组织措施的内容,但也仅从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证措施,工程技术性措施较强,管理措施较为薄弱,可操作性差,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不力。因此,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工程技术性的施工组织文件。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还缺少施工部署措施、风险管理措施、全面的技术组保证措施和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2.3设计人员的理论知识缺乏、经验不足、编制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多数是大中专以上的学历,除工程管理专业外普遍存在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缺乏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管理思路。加上编制人员工程经验不足,有的甚至出资请人代编,这样对设计意图难以达到统筹兼顾;有的不熟悉施工规范规程,对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及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知之甚少,难以协调贯通。
当前,所累积的建筑施工技术资源得不到有效、充分的应用,特别是其中的智力资源,造成这种现象主要由两个方面引起:一方面是编制人员自身素质和经验不足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播渠道不足不畅通所致。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多数以手工编制为基础,人为影响因素多、差错、漏项层出不穷,编制组员庞大、耗时长,工序、工艺安排、劳动力、设备、材料供应与消耗等无法达到协调统一,且组织系统自相矛盾,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难以达到指导施工、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和提高质量的目的。
3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它忽视了技术组织措施、忽视管理、忽视风险,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因此,只有把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措施,才能使工程施工方案和各项计划实现项目的目标,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1建立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规范系统
为了减少编制人员重复劳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应对建筑工程的大中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收集,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建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的标准,从而推广先进经验。
施工企业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时,应改变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包揽的做法,而应实行谁主管项目实施,就由谁负责主持编制并执行的方法。这样的施工组织设计才能根据不同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创造的施工条件,从技术及经济上互相比较,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技术上的可行性同经济上的合理性统一起来。同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目标,要具有竞争性,能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誉。
设计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规范的内容可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修改制订。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所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可以从中截取,小项目可用施工组织设计代替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3.2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给我国建筑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工程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国内、国际激烈竞争的形势,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上。为了适应这种形势,我们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必须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编制中应予以体现,并在技术组织措施中予以规划。选用科学方法见表1。
3.3规范和推广应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规划标准程序软件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辅助管理功能的不断加强,现代施工企业的管理方法已从过去的简单的靠人处理信息转向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处理信息的高智能化阶段过渡,计算机辅助管理手段已深入到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方面。
目前,有关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软件的应用开发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如:施工平面图布置的智能化处理软件;工程计划管理软件:清华大学开发的自动生成网络图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同望软件公司开发的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种软件等等。
3.4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培训
项目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由于知识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项目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因此,有必要对项目经理经常进行继续教育。今天的工科大学生就是今后的项目管理者,让他们尽早地熟悉和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对于今后无论是从事施工项目管理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将非常有益。为了提高整个项目管理人才队伍的管理能力,大学阶段有关知识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提高对项目管理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设置;搞活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4结语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化是当前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树立现代科学管理的系统管理思想和规范化管理的思想,充分认识和掌握“规范化”的概念。从而通过规范化,使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项目管理规划能有序、有章可循地进行,能真正起到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作用,从而取得最佳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