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1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舒适护理。方法:对40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在心理、、睡眠、以及输液等方面实行舒适护理。结果:患者住院期间生理、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未发生压疮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实施舒适护理可提高其在住院期间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舒适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25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是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活动度,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一种方法。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其目的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2008年2月~2010年12月对40例患者在心理、、睡眠以及输液等方面开展舒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收治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68~90岁,其中合并其他3种疾病者9例,2种疾病者16例,1种疾病者11例,对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前均常规治疗,使血压、血糖、心率维持在手术许可范围内。
护 理
心理舒适:心理舒适是指心理感觉,包括满意感、安全感、尊重感2。患者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对疾病的担忧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另外经常与患者交流,真诚的替患者着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同情、理解和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说出心理感受,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消除被动消极的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舒适:术后患者取仰卧位,为防止脱位,取外展30°中立位,输液中使患肢膝、髋关节屈曲15°,禁止患肢内收、内旋,防止患肢过度外展、外旋。适当更换,受压处垫以软枕,并辅以局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安置心电监护仪的患者,避免血压计的袖带长时间捆绑同一肢体,定时更换捆绑肢置,交替测量部位。
输液舒适:患者多为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静脉穿刺难度大,因此,护理人员应苦练基本功,针对患者不同情况,掌握穿刺技巧,静脉穿刺力求一针见血。穿刺前应和患者沟通解释,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减少穿刺次数;输液中加强巡视,保持输液通畅,用温和的语言和患者交流,交代输液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感到舒适。
睡眠舒适:患者睡眠,病室灯光要适宜,减少对视、触等感觉器官的不良刺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消除人为噪音,避免睡前长时间交谈,谢绝探视。护士做到“四轻”;医疗护理操作避开睡眠时间,避免大声传呼。视病情,可听一些曲调优美舒缓的音乐,可用温水泡脚,消除焦虑、紧张,促进睡眠3。
饮食舒适:本组患者均采用腰麻联合硬外麻醉,麻醉清醒后,患者常有口干、口渴等症状,可用棉签蘸水,湿润嘴唇,以缓解口腔干燥引起的不适。术后6小时可以进食少量流质,第2天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病情许可时,鼓励患者进食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镇痛舒适:疼痛是影响患者舒适的主要原因,是限制肌肉活动的重要因素,影响患者的睡眠,也能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情绪及食欲缺乏等不良反应,这影响患者康复4。护理过程中,评估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遵医嘱给予口服、肌肉注射止痛剂或使用自控镇痛泵。观察镇痛药物的使用效果,最大限度地减轻疼痛,避免并发症,增加舒适感。
功能锻炼舒适:术后6小时患者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屈伸各关节及足部活动,以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极度屈曲,内收、内旋而造成髋关节脱位。病情允许下床后,指导患者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骨折完全愈合后患肢方可持重。
并发症的护理:患者多为老年人,且伴发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阻肺等疾病,加上手术及麻醉的影响,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保持情绪稳定、勿饱食、不用力排便,进行深呼吸锻炼肺功能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讨 论
舒适护理涵盖了整体护理和个性化护理的全部,它的目标是使患者减轻痛苦,获得舒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广泛的相关知识,更专业、更科学地对患者进行护理。笔者在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中,以生理、心理舒适为前提,以精湛的技术,耐心细致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舒适,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促进早日康复,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宏,朱光君.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2 隋书英,王秀兰,李一飞.舒适护理用于肺心病患者护理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9):686—688.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2
【关键词】老年人;静脉留置针;护理
1前言
静脉留置针可较长时间的留置在血管内,是由于静脉留置针对病人血管的刺激性小,而且导管的柔韧性也好,在临床上已经广泛的使用。患者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过程中,可自由活动,并且没有感到不舒服,这样既能减少病人由于重复的穿刺而导致的疼痛还能很好的保护患者的血管以及如果发生输液意外时,能及时的进行抢救措施,特别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2临床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119例老年患者,其中男65例,年龄59一87岁,平均年龄 ( 70.33士7.5 8 )岁;女54例,年龄59一83岁。119例老年患者的输液和输血都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在输液的过程中,排除含有对患者血管有较大刺激性的药品。所有老年患者的静脉留置针时间最短的d2,最长的为16d,平均时间为 (5.91士3.42) d。
2.2 方法
对于一些血管较脆并且缺乏弹性的老年人,一般应选择那些弹性较好、比较容易固定的、又直又粗的,而且要避开关节部位,最好为头部、肘部静脉等,还不能有静脉瓣的血管。首先要在患者注射的部位严格的消毒,静脉穿刺时最好使针与皮肤成15。一30。角。旋转让留置针外套管松动,然后在进针时,速度尽量放慢, 在沿血管进针之前,要先使针管内回血后再进针。用拇指和中指将针芯固定好, 再慢慢的将针芯退出,直到套管全都进入静脉,最后将止血带放开,拔出针芯。将无菌贴膜贴在穿刺的部位当穿刺成功时,这样可以使留置针更好的固定。
3结果
在这119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套管堵塞,占全部患者的3.36 %;有6例发生液体渗漏,占5.04 %;有4例发生皮下血肿,占3.36%;有11例发生局部静脉炎,占9.24 %;有7例发生穿刺部位感染,占5.88%。
4讨论
4.1 套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
在护理静脉留置针时, 管道冲洗必需要彻底,在输高营养液、血液制品及大分子药物时就要使用较大直径静脉输注。此外,与留置针导管堵塞密切有关的有糖尿病患病的实际、性别、凝血酶原以及封管时间等 [1]。糖尿病患病的时间越长, 导管被堵塞的机会就越大,血管被破坏的程度就越来越高。而且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时间越长,血管堵塞的情况就越多。此外,引起导管堵塞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封管输液的类型和用量的多少以及推注的速度选择不当等所导致的 [2] 。因此,在完成输液时,要将管道严格的彻底冲洗干净,封管时应选择合适的封管液,然后再缓慢的推注。如果发生血管堵塞就不能用注射器推注,应该马上将管回抽,预防凝固的血栓进入血管内,导致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
4.2 置管处皮肤的护理
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应使用茂康碘来消毒,既可在通过皮下的通道时能预防细菌反向进入血液,也可观察注意到针头是否有滑脱和移位的现象,穿刺点的部位有没有渗液或者发红以及皮肤的周围有没有过敏和潮红。如果皮肤没有消毒或晾干,就会影响到胶贴的粘度。
4.3 拔针的护理
因为老年患者的皮下组织比较松弛,如果拔针的方法不正确,就非常容易导致血管的附进出现淤血,部分的地方会出现疼痛,因此在拔管时,在穿刺点的前方使用无菌棉签进行按压,然后的拔出静脉留置针,到没有血流出就停止按压。如果按压的方法不当,会妨碍血管的修复以致血管壁收到损伤,影响再次穿刺,造成穿刺的地方出现淤血。因此在按压时,要记得只按住皮肤的进针点,血管壁的进针点是不可按压的。告诉患者在举高输液的肢体的同时一只手可按压进针处,这样可降低患者针眼以及血管周围出现淤血的症状。
4.4 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
一些到老年人患者的血管很脆并且还没有抗化学的性能, 还有机械性的损伤以及弹性较差,因此容易引起静脉炎。因为在进行穿刺的时,患者的血管壁收到了损伤。血管的内皮受到二次损伤是因为一些刺激性药液的输入,最终导致了管的尖端汇集了血小板,放置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血栓,最后演变成静脉炎。因此, 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套管针留置的时间成正比。等 [3]认为留置时间最后以d 6以内。
4.5 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造成感染的因素是护理人员不严格遵守医院的无菌操作制度、对于静脉穿刺的操作不熟悉、留置的时间过长以及患者自身的的抵抗力太弱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护理的章程来进行操作,在操作时要保证进针部位的洁净无菌,要适当的加强患者机体的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和抗炎能力。
在临床上,对于老年患者的使用效果非常好,并且静脉留置针已广泛使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置管后所引起的静脉炎和出现一些针头堵塞的现象,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临床输液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无菌技术的流程来操作,熟练并且掌握穿刺的技术,并且正确无误的选择穿刺的部位,这样就可以预防针头阻塞,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东梅.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堵塞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13 19-132 0.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3
【关键词】优质护理;血液透析;透析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我院成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单位之一。
1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和方向
“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的展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示范的平台。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的方向及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在我科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行优质护理,保证了治疗效果,使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轻松愉快地完成透析治疗及能回归社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2 优质服务的方法和实施
2.1实行护士包干责任制,每一名护士分管5-6名老年透析病人,包干所管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等等。包干责任护理强调把患者全面看待。老年患者年龄大,子女工作繁忙,无时间顾及,透析期间多有焦虑不安甚至孤独感。责任护士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力满足,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耐心细致的回答。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如饮食、活动等,责任护士要熟悉分管的每位患者的整体情况。
2.2 因患者每周接受血液透析2~3次,每次4~5小时,因此在透析前帮助患者清洁穿刺侧肢体,做好个人卫生,生活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老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进食,上厕所,护士协助患者,保护好穿刺针不脱落。
2.3医院积极配合,大力改进护士的工作条件,使用移动电脑、多功能治疗车。使护士能更好落实床边工作制,时刻能在病人的身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医院并规范了服务用语,公开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内容,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社会及病人的理解支持与监督。
2.4在护士的培训上,也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护理培训制度,并界定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层级护理。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考核,科护士长对护士长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护士长进行考核。
3 优质服务的效果
比较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后的病人满意度。2011年1月~6月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每月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回收96份,回收率98%。2011年7月~10月,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后,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问卷调查回收84份,回收率96.5%。两组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4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通常都是由几种疾病因素导致的,诸如严重的气喘、咳嗽以及咳痰等都是患者经常表现出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后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现阶段,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自理能力较弱,因而心理和生理方面出现的不适较为明显,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加之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使得仪器测量无法正常使用,进而让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难度大大增加。本文就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51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16例,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72.1±3.50)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33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75.4±3.7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摆放好各类物品,做好室内通风,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同时对室内的温度、湿度进行调节,将湿度控制在50-60,室内光线也不应刺眼,进而让病人在舒适环境中接受治疗。在患者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要提前将晨间护理工作完成,以免尘土飞扬给患者带来不适。同时,若病人需要,也可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或者适宜的电视节目,并把遥控器置于患者近旁。另外,也可为病人准备杂志、报纸,以便于患者了解更多的健康教育知识。
1.2.2心理舒适护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因为患病时间长,不仅遭受了长时间的疾病折磨,更要承受医疗费用的压力,所谓这类患者易出现心理障碍,其中发生几率最高的又以焦虑和抑郁为主[2]。老年患者因为生理功能已经逐步衰退,且治疗治疗时间较长,治疗效果又不甚理想,因此,紧张、焦虑情绪在这类病患中更易发生。护理人员在每日的巡视过程中,应主动和病人交流,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帮助患者解决身心问题,更好的接受治疗。相关研究表明,服务态度是病人首先选择的心理舒适需求,如果护理人员能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微笑,投以关切的眼神,注意语言温柔,患者的心理也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有利于病情恢复。除此以外,护理人员的形象,仪态也会对病人的情绪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熟练操作,尽可能避免碰击声的出现以及对患者造成刺激。若发现意外情况,不能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避免给患者带去不良影响,使其感到恐慌。
1.2.3生理舒适护理。诸如咳嗽、胸闷、气短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当患者出现这类症状时,会感到非常难受,严重情况下甚至难以忍受。这是可以让病人持续吸氧,但需注意低流量,同时帮助患者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躺卧,并轻轻叩其后背,帮助患者排除痰液。大多数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都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因而护理人员要对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重点关注,多询问患者的情况,帮助患者解决进食、饮水等问题。如果患者精神状态较好,就可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但方式应选择老人容易理解的。另外还要时刻提醒患者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1.2.4饮食舒适护理。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饮食,了解病人的饮食喜好,为老年患者提供的饮食应以细软,易消化的为主。同时和患者的沟通要进一步加强,让病人了解各种营养知识。针对不同的病患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患者患有糖尿病,为其提供的饮食则应避免过高的糖分。
1.3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对相关计数数据进行比较,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5
关键词:脑梗塞;老年患者;康复护理;应用价值
在老年人群中脑梗塞的发病率较高,该疾病会引发血管内膜损伤等症状,使患者神经功能出现缺损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以及肢体功能[2]。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运动以及语言功能得到改善,本文研究了康复护理在脑梗塞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9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老年患者,通过抽签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45例干预组患者中男性为26例,女性为19例,年龄66~98岁,年龄均值经计算为(86.27±3.78)岁,这些患者中有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5例;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25例,女性为20例,年龄65~90岁,年龄均值经计算为(85.43±3.44)岁,这些患者中非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有18例,心源性脑梗塞患者有27例。为了使研究结果能够为患者疾病的康复提供理论依据,使用相关软件统计分析其上述数据间的差异,结果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以及差异均不存在。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比如评估患者病情,询问其病史等情况,记录患者药物使用剂量以及方法等,定期为患者翻身防止压疮产生,除此之外还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3]。另外干预组患者需要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其主要方法为心理康复护理以及肢体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显效:患者症状恢复正常,肌力在三级以上;有效: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较为明显,肌力恢复到2~3级;无效:患者症状以及肌力等均没有明显变化[4]。
使用相关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同时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前者分数与神经功能呈反比,后者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比。
1.4数据统计分析 对观察指标中提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SPSS 17.0对其进行χ2或者是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2.1护理效果对比 干预组45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40例,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45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有效总人数为34例,总有效率为71.11%。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的人数多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χ2=4.4444,P=0.0350。
2.2相关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12±1.13)分,干预组患者为(4.37±1.15)分,t=15.6027,P=0.0000,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5.29±1.78)分,干预组患者为(8.69±1.52)分,t=9.7441,P=0.0000。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上述差异,结果显示P
3 讨论
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脑梗塞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对其生命安全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生存下来的患者会出现肢体、语言以及认知等障碍,因此需要通过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改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3.1心理康复护理 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评估,根据结果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使训练强度能够被患者所接受,避免超负荷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情况[5]。另外,在进行康复训练之前,患者及其家属会对训练效果产生一定的预期,但是当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效果不符合患者期望,可能会使其产生焦虑、失望以及不安等情绪,甚至有部分患者会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护理人员要在整个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告知其坚持训练的重要性,及时询问患者对治疗以及康复训练有何疑问,耐心、详细地对其解答,从而提高患者信心和依从性。
3.2肢体康复训练 相关研究显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神经以及肢体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且实施时间越早越好[6]。因此在患者卧床时,就应该引导其对肢体进行锻炼,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康复训练的顺利实施,防止肢体关节变形等情况的产生。在进行卧床训练时,护理人员需要对强度以及训练时间进行控制,防止增高患者的颅内压力,通常情况下训练次数为2~3次/d,训练时间为30 min/次,在其肌力恢复了一定程度之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初期由护理人员引导进行,并使用软垫等支撑其背部,在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让患者自主进行坐位练习。
其次,需要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通过各个方位的旋转以及物体的拿取,来提高肌肉活动能力,另外还可以适当训练其反应能力。如果患者在有物体支撑的情况下可以自主平衡站立,那么护理人员可以训练其行走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训练过程从抬腿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物体支撑状态下的行走,以及在训练时使用相应的辅助器械,直到患者能够独立行走为止。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保护,防止跌倒,并对训练强度进行控制。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通过辨认图形等方法训练其认知能力,通过词组以及句子的练习训练其语言能力,通过训练其喝水以及接递物品等行为训练其日常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沈设芬,李瑛,毛云英,等.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98-99.
[2]刘威,张千,颜秋媚,等.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4):31-32.
[3]刘雪莲,蒋茶英,陈闯宏,等.社区综合康复护理路径在脑梗塞导致偏瘫老年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753-755.
[4]吴雪婷.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认知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4(15):124-125.
老年失智的护理知识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93-02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护理模式,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不愉快的程度。随着社会发展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日益增多。由于老年病人生理机能老化,自理能力减弱,加上病痛的长期折磨等,使这部分病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理及心理不适,影响治疗效果。每个人要达到舒适过程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用任何仪器来测量,这就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科2012年起将舒适护理运用到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治疗护理中,使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减轻了不适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龄50岁~92岁,平均66岁;1年内反复住院2次以上者23例,反复住院3次者12例,反复感染住院4次以上者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E2]评估两组病人焦虑度,
2舒适护理
2.1环境舒适护理
创造一个良好的诊疗环境,各类物品摆放整齐。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光线柔和,地面干燥防滑。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湿度保持在50%~60%,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感。进行治疗前完成晨间护理等工作,避免灰尘飞扬。另外可根据病人的需求,放轻音乐或调好适当的电视节目,并将遥控器置于病人便于取放的地方。为病人准备报纸、杂志及健康教育宣传册,使其了解相关健康教育的知识。
2.2 心理舒适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由于长期受疾病的反复折磨和医疗费用的压力,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其中抑郁和焦虑发生率较高。高龄病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治疗时间较长,疗效较差,更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每次巡视都应主动与病人交谈,耐心倾听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积极帮助病人解决身心问题。有学者调查表明,心理舒适需求中服务态度始终是病人的首选。护理人员微笑的服务、关切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能让病人感到温暖、亲切,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早日康复;另外,仪表、姿态也会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各项护理操作应做到稳、准、轻,尽量减少碰击声,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发现意外保持冷静,切忌惊惶失措,大声呼叫,以免产生消极暗示,增加病人恐慌。
2.3 生理舒适
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常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产生极度不适,甚至难以忍受,此时可以给病人低流量持续吸氧,协助其采取舒适卧位,轻叩后背,帮助其排痰。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病人一般自理能力下降,护士要注意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亲切询问,主动帮助解决问题。协助病人进餐、饮水、方便等。在病人精神较好的情况下,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随时提醒病人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2.4饮食舒适护理
护士要关心病人在住院期间的饮食,了解病人对饮食的喜好,提供细软、易消化等符合老年人特点的饮食。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讲解有关的营养知识,告诉病人饮食多元化的方法。对合并其他慢性病的老年病人,在饮食上要结合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调整。如病人伴有糖尿病,则应避免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主食以米、糖类为宜。
2.5健康教育 护士要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将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规律和防治知识告知患者,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促进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如介绍该病相关知识、
用药原则和预防措施, 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让患者明确治疗的目的,争取患者能配合医护工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2.6输液的舒适护理 因老人的心肺功能低下,因此对其输液要求较为严格,特别是要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如输液速度过快过多,因前负荷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加,会导致急性肺水肿,心衰发生,加重病情。所以护士要严格掌握用药速度,宜以30 ~ 40 滴/ m i n 速度滴入。同时要加强巡视,有异常情况即停药并通知医生处理。为了避免多次穿剌,可给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
2.8给予社会支持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因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反复住院,昂贵的医疗开支,常常抱怨、自责。社会支持是对老年慢性病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因此,应定期召开工休会,让病人及家属之间互相认识、互相交流,营造一个互相鼓励、支持、轻松的交流氛围。同时,对家属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让家属能以坚强的毅力面对现实,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经济支持,使病人感受到自己仍是一个整体的人、社会的人,满足爱与归属的需求。
3结果
3.1 两组病人焦虑程度比较
3.2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治疗组满意率达到 98.12%,对照组满意率为8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