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显微镜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的显微镜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的显微镜知识

生物的显微镜知识范文1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显微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32-01

十一放假返校,校园里师生热议2014年诺贝尔奖,课余时间到办公室向教师咨询的学生也不少,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时机。其中的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与高一生物显微镜内容最贴近,如何因势引导借力诺贝尔化学奖给学生一次适时的教育,笔者决定以此为契机,草船借箭,以刚学的显微镜内容为载体,升华知识为能力,在高一掀起一次学习生物的小。

在诺贝尔化学奖刚公布时笔者就在生物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任务:网上搜集2014年诺贝尔奖的内容,找出与我们高一生物所学知识最密切的奖项,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该奖项,并写出该奖项给自己带来的体会,小组或班内交流,奠定了知识升华的基础。最后同学一致认为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与高一生物内容最贴近,并概括如下:斯特凡・黑尔(Stefan W.Hell)、埃里克・贝齐格(Eric Betzig)和威廉・莫尔纳尔(William E.Moerner)共同荣获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理由是研发了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

一、以观察工具每一次改进催生新的理论成果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增添学习动力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与显微镜内容相关,这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从肉眼看不到到放大300倍左右的简易显微镜到放大1500倍左右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再到放大一百万倍左右的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观察工具的改进, 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也取得了相应的理论成果,从发现并命名细胞到提出细胞学说再到现代分子生物学,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升,说明对细胞本质的认识是随着显微技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科学等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每位同学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高中阶段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必须志存高远,热爱科学,学有所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来设置疑问,培养规范严谨的习惯

在显微镜的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针对与显微镜相关的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串:如何判断细胞死活,如何区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异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在腌制白菜的过程中,白菜形态在宏观上有什么变化?制作装片后,显微镜下观察白菜细胞在微观上液泡大小、颜色有什么变化?能否辨识原生质层,是否与细胞壁脱离?导致此现象发生的内部因素是什么?白菜腌制前和腌制后的细胞结构图有什么变化?制作临时装片对比观察并绘图。通过多角度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动手又动脑,逐步养成实验操作中规范严谨的良好习惯。

三、以荧光显微技术为背景,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对比辨析能力

结合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发明的荧光显微技术问学生:荧光显微镜属于电子显微镜还是光学显微镜?这时可适时的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查阅,学生发现荧光显微镜属于光学显微镜的一种,由于二者激发的波长不同,荧光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在结构和使用方法上也不同。这时再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的区别,通过差异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在用显微镜观察比较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异同时,学生尝试从分布、形状、材料选取、是否染色等多方面对比辨析,从宏观上学生有了深刻认识,再引导学生从二者的亚显微结构上比较差异,再对比辨析二者的功能的不同,进而得出结构决定功能的结论。

在学习渗透作用内容时,让学生将动物细胞与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的渗透作用作对比,比较二者发生渗透作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比较后有学生发现植物细胞失水或吸水后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对比辨析生成了问题,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二者细胞结构特点,得出植物细胞壁的伸缩性小的缘故。

四、以简化实验步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的能力

显微镜是高中生物常用仪器,必须熟练使用,要将实验步骤要点化,易懂易记易操作,多次训练后学生动手操作才会规范。学生在操作高倍镜观察标本时常常动作迟缓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文字叙述内容多,学生抓不住要点,只有善于化繁为简才能抓住要点。比如高倍镜操作步骤简化为:找物像,移中央,换高倍,调清晰。观察制作的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步骤简化为:擦干净 ,滴中央,撕表皮,展平,盖缓放,染标本。实验步骤简化为操作要点后,简单扼要,易于理解记忆,规范了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都得益于化繁为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五、以生物图引导学生读图说图,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显微镜是高中生物重要的观察工具,课本上的许多图形都来自光学或电子显微镜。结合显微镜来锻炼学生识图绘图能力,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观察各种细胞形态大小、观察植物细胞液泡和叶绿体的流动,让学生绘出细胞的示意图;绘制各种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的简图,加深学生对不同细胞器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的理解。通过绘图,微观的图形变得直观生动,生物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学生叙述时也变得轻松生动得心应手。在学习细胞增殖内容时,结合各时期特点和显微镜观察,让学生绘出各时期细胞的示意图,通过图文结合,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呼之欲出,知识水到渠成。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是众多科学家长期合作、不懈研究的科研成果,生物学习中需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会带来更高的学习效率;还要学习科学家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不断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不断超越自己。

生物的显微镜知识范文2

关键词:显微镜;七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动手能力差、生活经验不足,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细致探究精神。要想激发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用好显微镜、开好头显得尤为重要。

一、用好显微镜的意义

(一)激发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需要

苏教版生物学七年级新教材一般在开学第二周即安排“显微镜的使用”相关教学内容,这正是培养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关键时期。

又到了新学年开学第二周,按照教学安排,我们进入了显微镜相关教学内容,为了能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显微镜有一些感性认识,我准备用一定的时间进行相关指导。我让班长到实验室领了一台显微镜放到班上以备上课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显微镜放到班上以后,学生没有对它“进行探究”,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上课的时候,我对同学们说:“这是什么箱子啊,里装的是什么呀?”大家一起说道“显微镜”,有一个女生却说:“百宝箱”,引得班上其他同学大笑,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成”教育机会,我略加思索,说道:“同学们,这里面装的是显微镜,但它也是一个“百宝箱”“万花筒”,也可以说是“魔术箱”,因为在我们打开这个箱子认识和学会了使用显微镜以后,它将为我们打开探究生物微观结构的大门,看到你所看不到的世界,在显微镜下你将看到神奇的生物世界,它会将我们领进一片神奇的世界。来,让我们用掌声感谢这位同学。老师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只是把显微镜当做教学的工具,一种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实验器材,今天这位同学的想法让我对显微镜有了新认识,她的想法赋予了显微镜“生命”,她的想法激起了我们用显微镜探究生物世界的兴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魔术箱”,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

(二)提高全体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需要

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生物学教学应提高全体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学课程标准“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这就为用好显微镜找到了理论支撑。

(三)终身学习的需要

显微镜是初中生物学学习中最重要的观察工具,在整个七年级生物学教学中,显微镜的使用贯穿始终,对学生认知和理解微观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或者说对于某些学生来说,用好显微镜甚至是一辈子的事。显微镜规范操作对于培养七年级学生规范操作的自觉性、严谨细致耐心的实验态度、开发探究精神、爱护器材用具等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为终身致力于生物学学习的学生奠定基础。

二、如何用好显微镜

(一)教师放手,学生动手

我们的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害怕上实验课,未进实验室之前,把种种不利情况考虑再三,最后退避三舍。我们的老师怕这个怕那个、怕出各种状况,学生进实验室后动都不能动,像机器人一样,完全按程序和指令来操作和使用显微镜,一点学习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不到,还怎样谈显微镜的使用,还谈什么激发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在对学生进行规范操作培训之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探究,但要加强巡视指导。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观察对象

常见的显微镜使用教学方法有:先通过课件进行理论指导,然后再进入实验室;对照显微镜实物示范规范使用指导;学生先自主学习,进入实验室后,师生共同探究显微镜的规范使用,及时纠正使用偏差;每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当然应根据学情等进行不同选择。七年级学生还具有许多小学生的特点:对活的、能动的对象感兴趣,所以可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在第一次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可以观察池塘中的一滴水,改变课本中的观察对象,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从而做到循序渐进。

(三)拓展第二课堂

为了用好显微镜,激发七年级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光靠几节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拓展第二课堂――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显微镜进行“亲密接触”去探究。七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多,兴趣容易培养,这是内部因素;国家投入加大,标准实验室的建设在增加,这是外部有利因素;现在几乎所有学校都配有实验员,许多还进行过专门培训,这是对学生进行规范指导的有利因素,当然我们生物学教师更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现在各校都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放一些书、张贴一些照片、制作一些展板。班级中放显微镜,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训练、观察、探究,这难道不是一种班级文化建设吗?当然要想使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一定要选操作规范、乐意为其他同学服务、管理能力强的同学来管理和辅导。

三、反思

生物学教学要想真正“突出重围”,就必须从生物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紧紧围绕生物学课程标准,教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找到最好的方法,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使生物学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生物的显微镜知识范文3

关键词 细胞 显微镜 多样性 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1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1.1 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

(1) 课程标准要求: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2) 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其中技能性目标动词“使用”为独立操作水平,即“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具体内容要求是“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首先要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在此基础上学会操作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等重要的实验技能,来观察不同细胞的结构。

1.2 教材分析

(1) 内容分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可用2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较细胞来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是高中生物的第一个实验,是初中显微镜操作的进一步延伸,也为之后学习细胞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高倍显微镜的操作使用。

1.3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在本章的第一节课中已经学习了生命系统的层次,了解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生命科学研究历程,也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但学生对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了解还不到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是否完全相同”,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虽然,学生在初中使用低倍显微镜来观察细胞,但是时隔两年,已经遗忘了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过程。

从学生的心理接受角度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可以利用低倍镜观察,非常想知道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愿意到实验室里进行操作。

从能力要求上看:高中一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需要教师师不断引导。

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视频及观看实验室里已有的装片,能独立操作显微镜。

通过观看自制临时装片的视频及亲自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种类生物的细胞,总结不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 评价设计

3.1 课堂评价

目标一评价:通过学生电脑屏幕显示的物像及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评价学生对显微镜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

目标二评价:通过学生对所制作的临时装片的观察情况,评价学生对临时装片制作的掌握情况。

目标三评价:通过学生对相关问题的回答,评价学生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理解情况。

3.2 课后评价

设计课后练习题,要求所有学生准确完成针γ扛瞿勘晟杓频牧废疤猓并根据批阅情况进行改正。

4 教学设计

4.1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导学案,课后延伸的拓展资料;多媒体课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有关实验仪器;大肠杆菌细胞(细菌)、酵母菌(真菌)、草履虫(原生动物)等单细胞生物和水绵、蛙血涂片等多细胞生物的观察材料;组织各组组长录制有关临时装片的微课视频。

学生准备:准备制作装片的实验材料;学生组长课前录制临时装片的微课程视频。

设计意图: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课前培训各小组长,以便以后协助教师指导同学正确使用显微镜。

4.2 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初中生物学习中所观察到的精美细胞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这些细胞的名称及形态、它们的共同结构及最好的研究方法等。

学生认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呈长方形,位于外部保护内部细胞;保卫细胞由两个半月形细胞组成,控制进出叶子的气体和水分的量;肌肉细胞呈长梭形,有收缩功能;神经细胞呈星状,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传递效率,红细胞呈圆盘状有利于气体的交换。这些细胞的共同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最好的研究方法是用显微镜观察。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初中有关知识,导入新课。

4.3 教学过程

(1)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显微镜的知识,讨论正确使用低倍显微镜的步骤;教师播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视频,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视频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过程(低倍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安放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的使用方法: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收镜。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并讨论使用方法。学生再通过视频的收看,明确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步骤,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使用高倍镜观察标本。

教师将已准备好的标本,如大肠杆菌细胞(细菌)、酵母菌(真菌)、草履虫(原生动物)等单细胞生物和水绵、蛙血等多细胞生物涂片发放给学生。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小组讨论,在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学会使用高倍镜观察各种细胞,明确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并填写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利用装片进行高倍显微镜的操作练习,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并派代表展示交流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感受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并锻炼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3) 制作并观察临时装片。

教师播放各小组组长录制的临时装片制作方法的微课视频(黑藻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菠菜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总结不同生物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用单个细胞或单层细胞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起一小块材料放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涂匀或展开,盖上盖玻片;多细胞构成的器官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用双面刀片在叶的上表皮划一个小方块,用镊子撕取方块中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盖上盖玻片)。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之后组内学生分工,分别利用不同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每一组成员先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再交换观察、交流制作的体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并通过亲手制作,在观察中学会分享、交流。

(4) 实验结果记录。

教师在导学案上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表1。

学生边观察边记录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观察能力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

① 试归纳观察到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② 大肠杆菌与本实验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什么主要区别。

③ 从上述记录表中,能得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① 不同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大小上千差万别,细胞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

② 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认识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6) 评价反馈。

教师要求学生比较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真菌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表2)。

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在光学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真菌细胞、植物胞、动物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的列表比较。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学习情况获得教学效果反馈,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铺垫。

5.4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总结、归纳、交流和表达能力。

5.5 板书设计(略)

6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实验与观察的方法,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

(2) 通过这次实验,学生掌握了临时装片的制作和高倍镜的使用方法,规范了操作程序,培养了归纳和总结能力,也为后面的实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 教师重视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突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从教学方法上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

(4) 实验材料的准备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良好机会。在过去的教学中,笔者一直把现成的实验材料直接分发给学生使用,忽略了这一重要资源的利用。

生物的显微镜知识范文4

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其目的在于加强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所谓实验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操作能力:熟练使用显微镜、解剖器、安装实验装置、自行设计各种实验步骤、采集制作植物、动物标本。

②获得知识的能力:即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聆听、观察、阅读、质疑、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等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

③整理分析能力:通过表解、图释记录实验的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找出实验成败原因,并能解释实验现象,写出实验报告。

④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用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寻求解答问题的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采取以下不同的组织形式,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模拟实验: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好奇心强、好动,他们做实验时,注意力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品上,不注意听讲、看老师的示范,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此时,我一般采取模拟方式进行实验。

如《显微镜的作用》一课,先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操作显微镜时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模仿操作。这样模仿操作完显微镜后,再让学生独自操作一两遍,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后,学生就基本上学会使用显微镜了。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2.分段实验:在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再以分段实验的方式训练学生。如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一课,把实验分为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并观察蕃茄果肉细胞、观察叶表皮永久装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实验过程是老师先讲实验操作的要领、做示范,然后学生再独立操作、观察。学生操作观察时老师巡回辅导,一个阶段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各个阶段完成后,老师以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洋葱表皮细胞近似长方体,蕃茄果肉细胞近似球体,叶表皮细胞形态不规则,但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老师再补充说明,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但由于它太薄,而且紧贴细胞壁,用光学显微镜是不易观察到的,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的细胞形态不同,但它们都有相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分段实验不仅给学生提供独自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资料,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主动获得知识。

3.独立实验:经过一段时期分段实验的训练后,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操作实验。方法是实验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熟悉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所需的药品、材料。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讲清要点,然后再让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若发现带共性的问题,要让全班停下来,统一纠正后再继续实验,最后总结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样就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通过以上的组织训练后,学生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能用解剖器解剖小动物;学会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初步具备了独立实验的能力。

4.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地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使他们有机会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从八四年以来我和其它生物教师一道,坚持组织开展了学生生物知识竞赛,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野生动植物邮票集邮,农业林业经济植物的调查等一系列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写了不少的观察日记和小论文,他们采集制作的《植物蜡叶标本》、《野生动植物集邮》、小论文《什邡主要经济植物种类调查》等作品,分别获得了市级奖。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由于初中阶段重视了实验教学,学生渐渐获得了学习生物的方法和能力,使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为高中学习《生物》打下了基础,高中生物教师反映:我校升入高中的学生与其它学校升入高中的学生相比(以前我县乡村初中学校的条件差,开展生物实验很困难),我校学生使用显微镜熟练、实验能力强、实验效果好,理解掌握知识速度快,学习效率高。

参考文献:

[1]刘保华.浅析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J].法制与社会.2013(01).

[2]吴若梅.高中生物新教材与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整合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生物的显微镜知识范文5

关键词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显微镜;虚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161-02

1 前言

在生物实验教学当中,显微镜、样本等实验装备的引进,丰富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为推进素质教育,生物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本文主要分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当中实验装备如何实现正确使用及充分应用,以期提升生物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 建立数码互动显微镜教学系统

生物实验教学开展显微镜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微生物的观察,并能够了解生物的生活和繁殖的规律,是一种让学生亲自进入生物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显微镜实验教学当中,教师无法在学生的实验过程当中与之形成有效互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和推广,在显微镜实验教学当中,建立了一种将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数码互动式显微镜教学系统,与传统的显微镜实验教学相比较,这种新型方式实现了实验的即时性,并能够完成实验结果的保存和共享,对于提高生物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支持教师与学生的实验互动。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刚刚接触实验,其内心带有对实验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会影响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正确判断。另外,在进行实验之初,学生很可能会出现遗忘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的现象。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失误。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提醒告知学生,很可能会造成实验课堂宝贵时间的浪费,影响课堂实验安排,也无法实现预期的实验效果。而数码互动式显微镜实验教学,为教师提供了透过屏幕观察每一个学生实验情况的可能性。一旦发现某个学生操作不当,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如在教学“单细胞生物”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细菌革兰氏染色”的实验,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处理染色图片的环节有些许争议,而这种争议的存在会导致实验无法顺利进行下去。这时教师就可以检查视频记录,查找学生发生争议的原因,之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染色环节,并将染色的要领告诉学生,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第二,记录学生实验过程。在传统的显微镜实验教学当中,学生虽然能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呈现给教师,但是教师和学生都无法了解实验的过程。而数码显微镜实验教学却能够将学生的实验过程实现实时地存储。这样,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就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观看自己的实验过程。之后,教师在实验小组的成员之间,以及其他小组之间形成相互的实验质量评定,并最终找到自身实验的改进方法。

以“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实验为例,教师为学生布置通过血球计数板记录酵母菌数目,但是酵母菌的数目多,分布密度大,学生无法实现准确的计数,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实验过程和方法是否达到标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后直观分析自己的实验质量,了解自身实验的缺点,学习其他小组的实验优点,最终形成一个最佳的实验。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学生首先有了直观的显微镜观察实验,之后又在图像或者视频的检验中,形成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学习,最终又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最佳的生物显微镜操作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生物实践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对于提升生物实验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展示学生实验成果。数码互动显微镜实验教学,将传统的显微镜实验、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地糅合在一个系统之内。因此,在实验过后,教师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网络社交工具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展示出来,帮助更多人进行相互的学习和讨论。不仅能够满足初中生对于实验成果展示的心理追求,同时还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对于他们今后的生物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3 建立样本展示实验

样本展示是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另外一种重要的形式。对于初中生来讲,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比较新鲜的学科,对此他们会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加以积极引导,使用样本展示实验,让他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在教学“探究种子萌发内因――种子的结构”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准备一个种子萌发的视频,将学生引入到课程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实验解剖和终结结构的认知[1]。之后,教师将探究种子萌发内因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放大镜、蚕豆、镊子、解剖针等实验装备分发给各个小组。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探究要求进行样本的培植,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由于样本展示实验,是由小组合作的探究形式进行的,这就需要小组成员之间形成具体分工,并能够相互合作,以形成积极的氛围。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立即询问教师或者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互动式实验学习,让学生在样本展示的实验过程当中体会到生物实验的乐趣。而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并展示他们的种子样本成品。然后结合小组内的实验记录,对种子的机构以及种子萌芽的原因形成小组的总结分析报告。当所有的小组实验报告提交之后,再由教师组织一个主题性的实验结果汇总班会,将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必要的更正,并对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最后再将实验的意义告诉学生[2]。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人际交流能力之外,还能够让教师更加深入认识学生在实验中的不足,对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引入虚拟实验

虚拟实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支持进行传统实验方法难以实施的实验科目,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教学设备的消耗。在生物实验教学当中,实验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将枯燥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实验的过程,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3]。而对于虚拟实验,它依托于计算机,也就是说学生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完成对某一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这相对于传统实验来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也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效率。在初中生物实验的教学中,正确充分应用好实验教学设备设施,可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率,在整体上提升生物实验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有伟,鲁中华.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的眼神拓展[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5):33-34.

生物的显微镜知识范文6

【关键词】基层检验科;显微镜技术;检验技术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79-02

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检验设备,在病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是检验科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成分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显微镜往往被认为检查操作难度大或者检查时间长,不受检验科重视。在采用血尿常规分析仪进行分析过程中,忽略了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导致漏诊现象。因此,加强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是检验科,尤其是基层检验科应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基层检验科中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 加强对显微镜技术的重视度

基层检验科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显微镜技术对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性,熟悉检验医学的各专业,并明确专业特点以及发展方向等,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等。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指导显微镜检验。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检查除涉及体液、血液以外,还涉及了微生物以及免疫学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诊断由高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腹泻中,通过显微镜直接涂片以后,即可快速作出初步鉴别。进行分泌物的培养时,在接种之前进行涂片染色检验,当发现阴性杆菌或者革兰阳性球菌时,即可报告临床,临床医师便能够有目的性地选择用药,从而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因此,基层检验科管理人员应重视显微镜技术的应用。

2 完善显微镜管理制度

显微镜具有结构复杂、技术先进、测试精度高等特点,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仪器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完备率,有利于提高显微镜的检测准确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定,制定并完善科室显微镜专项管理办法,对显微镜的选购、建档以及使用操作等制定明确的准则,并明确人员职责,确保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有章可循。同时,应建立科室显微镜管理负责人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并严格相关操作规程,要求使用人员认真、翔实地填写使用管理登记簿,包括使用记录、使用人及运行情况等,并提高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心。

3 加强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显微镜检验技能

应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显微镜专业知识教育,使所有检验人员均认识到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的重要性,并牢固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明确检验质量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作用。加强显微镜检查技术,避免发生假阳性或者阳性漏报等情况。可组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检验人员指导低年资、检验水平相对较低的检验人员进行实践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显微镜检验基本功。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显微镜知识、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效果等,总结并分享显微镜技术应用经验;积极开展科室内关于显微镜的学术活动,以深入探讨显微镜的临床应用,并提高检验技术人员对于显微镜及显微镜技术的认知,全面提高检验科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显微镜检测准确性。

4 加强显微镜的日常维护保养

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设备故障,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加强其日常维护保养,可有效减少或者避免偶然性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显微镜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首先,应确保显微镜的工作环境良好,以免不良环境条件影响其性能、测量可靠性以及寿命等。测试现场应严格防尘、防潮、防蚀、防热、防磁、防震等。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并应严格按照显微镜的维护说明清洁显微镜。控制其存放环境的温湿度,通常温度在20-25℃左右,湿度在85%以下。同时应远离热源,并避免阳光的直射,以免仪器因光照射而老化、使用寿命缩短或者灵敏度降低等。使用或者存放显微镜时,均应避免接触酸碱等具有腐蚀作用的气体或液体,以免各元件被侵蚀。应在远离电磁干扰作用的工作台或者减震台上操作,以免影响显微镜的性能以及测量结果等。应定期进行计量鉴定或校准,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5 加强检验质量管理

显微镜检查项目均需进行镜检。在尿液干化学分析中,如显微镜复检中,蛋白、亚硝酸盐、白细胞等任何一项指标呈阳性,均应进行镜检。在进行血细胞检查时,对于任何一项异常提示,均应进行染色镜检,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其他镜检项目,应明确镜检视野限度,确保不漏诊、不误报等。

近年来,各类血尿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类尿沉渣分析仪以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逐渐应用于临床。但这些仪器设备多只具备显微镜检查所具有的过筛作用,尚未达到显微镜的形态学检查效果。血尿常规检查中,形态学检查是临床检查的重点内容,也是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之一。形态学检查、分析是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对部分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显微镜在检验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用血尿分析仪时,更应加强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对于异常标本需要及时进行涂片镜检,避免误诊、漏诊。

总之,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积极推进显微镜技术在基层检验科中的应用,加强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全面提高形态学检查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自坤,方乐,姜碧霞等.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7):411-415.

[2] 徐云峰,刘松坚.临床检验需重视显微镜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1022-1022.

[3] 李敬.显微成像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