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1
关键词:创造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1-0121-02
创造,是提出新观点、新发明,形成新事物的过程。创新,是创造新事物的过程。创造与创新能力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国家之间的竞争评价指标之一就是创造能力的强弱。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摆在社会、学校的一道难题。从创造活动的过程出发,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继而形成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是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改造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创造思维,又称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度发展的人类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的高级形式,不仅具有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表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的自身特有的思维突变,亦即不是在现有概念、知识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逻辑推理,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的非逻辑形式。创造性思维往往超越惯常的思维模式与方法,给人以“特立独行”的印象,但是在遇到原有理论知识体系、在传统思维模式下所不能解决的难题,创造性思维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此时,也就是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下所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情况,恰当运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应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具体问题的表现因人而异,但是作为人脑的高级思维形式,产生于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实践的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有效运用这种思维的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超出常理、超越已有的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创造思维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加以培养的。
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知识与技能等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新活动中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创造思维能力。
二、创造思维能力构成及其关系
创新,一般是指创造新的事物。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创造过程的三要素,三者有机结合,引发、促进创新的产生与发展。在创新活动过程中,这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发挥作用。
(一)创新意识
意识,在哲学意义上,指的是精神。在思维学中,意识是人脑认识活动的保持和认识结果的保存状态,是一种思维状态。创新意识,指的是在创造过程中指向创新结果的思维状态。正如匠人所依赖的手感、音乐家所依赖的乐感、球类运动员所依赖的球感、翻译家所依赖的语感一样,创新意识是在大量的客观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从事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经验积累,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创新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创新欲望、创新思维模式或方法、观察及分析问题能力的集合,是上述几种心理活动的综合,是对创新活动过程、创新思维状态的整体把握与思考。有时,创新意识直接表现为直觉、灵感、顿悟等。
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创新意识起着导向性作用,是创新的关键。创新意识唤醒创新者的创新欲望,形成创新动机,开始创新活动。在创新过程中,创新意识不断激发、鼓舞创新者去探求、思考,运用不同的观点、角度观察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途径以及思路,直至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从而产生新发现、新发明。
(二)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或者说是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模式,是创新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不同于传统思维模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例如,辐射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等等。
创新思维方法在创新活动中起着工具性作用。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选择与运用,创新者寻找可行的问题解决思路、评价与检验可行方案,最后完成创造活动,实现突破。从方法论的角度,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思维方法就是一种创新。但是,与创新意识相比,创新思维方法只是具有工具性作用,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在创造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体现在创新具体方向、方式的选择,不是创新意识贯穿于创造活动全过程的导向性作用,而且,创新意识还有启动创造活动、激发灵感的产生等作用。
(三)创新知识与技能
创新知识与技能指的是创新者在创新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它在创新活动中产生着基础性作用。创新者运用一定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往往又是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在创新过程中是一种基础性作用。
创造思维能力三要素的关系可见下图。
创新意识处于创造思维能力的顶端,是最为重要的导向维,贯穿于创造活动全程,是创造活动的方向性选择;创新思维方法是工具维,在具体的创造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创新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基础维,观察、分析、解决问题都需要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知识与相应技能。
或者,以三维坐标的形式表达为如下的关系:创新知识与技能和创新思维是基础性能力,创新意识是高级能力。
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创新意识是关键维,没有创新意识,创造活动无法开展。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是基本维。
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在《思考的行为》中提出了创造活动的“四阶段模型”。 创新思维过程分为:第一阶段,准备期——明确问题状态。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活动是发现问题、搜集资料、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和启示。第二阶段,酝酿或潜伏期——初步进行研究。运用传统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提出各种试探性方案。第三阶段,明朗期——问题得到解决。在这个阶段往往需要摆脱既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突破常理、一般性方法,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求得突破。第四阶段,验证期——检验所有结论。
在这创新四阶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意识的作用轨迹:准备期是创新的起始阶段,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意识带领着创新者从普通思维状态进入创新思维状态。这是一个转折点,创新者从惯常的、工作的一般状态进入创新状态,进入一个高度紧张的思维状态,即创新思维活动状态。第二阶段,创新意识指引着创新者进入研究或发现过程后的初步思维活动。第三阶段,是创新活动的最为关键、最为艰难的时期,在创新意识的作用下,创新者不断思考、观察、发现、提出解决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用方案,摒弃不可行方案。一般地,当灵感或顿悟出现时,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反复寻找可行方案的过程,是创新意识在发挥导向性作用。
最后阶段,创新意识的作用仍然继续,只是没有在第三阶段中明显、强烈。在验证期,创新意识结束创新行为,旧的创新行为消退,创新者回到正常的行为状态,或者,问题解决方案导致产生新的创新行为,或者进入新一轮的创新活动周期。综上所述,创新意识引发创新活动,指引着创新结果的产生,在创新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创新思维方法所产生的作用是工具性作用。在创新中期,在酝酿或潜伏期和明朗期创新思维通过变换、选择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指引着创新方向及选择。酝酿或潜伏期是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选择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明朗期需要运用不同的创新思维方法,寻找恰当的突破口。综合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方案,在创新意识的带领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后方案。
创新知识与技能所发挥的作用是基础性作用。在创新初期,创新知识与技能是运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问题,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阶段里,创新知识与技能的运用对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寻找可行方案;然后,某一领域、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经过艰苦的探索与思考,选择、评价可行方案,最后确定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法、创新知识与技能三者作为创造过程的创新三要素,是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与途径。
(一)创新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问题的认知、分析问题、提出可行方案的思路及方法需要有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这是基础性环节、必要环节。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获得,通过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获得。另外,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多学科的知识,文理兼融并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用。因此,应该坚持“通才”培养,培养拥有复合型知识与技能的人才。
(二)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
创新思维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创新思维课程,同时加以必要的实践。培养创新者多方面的兴趣,增广其见识,培养多角度、多层次、不同方式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在创造活动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创新的关键,但是,它的形成也最为复杂。创新意识与道德、意志、思维方法有关,来源于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素质,是一种纵观全局的能力,是创新知识与技能、创新思维方法的有机结合,又高于二者,是一种能力素养。所以,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是建立在崇高的道德情操基础上,建立在坚强的意志上。同时,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形成创新意识。在以社会利益为先的前提下,创新才有源头,才有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田 运.思维辞典[K].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2] [英]保罗·特罗特(Paul Trott),创新管理与新产品开发[M].吴 东,严 琳,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2.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2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数学思想过程的教学,而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培养创新意识主要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于探索,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应该有计划,有条理,科学地组织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数学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创新思维
思维从疑问而来,创新从思维中来,学生学习中有疑问,才会有求知欲,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设计,巧妙提问。创设一个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从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授“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节时,教师出示三根铁丝棒,问:以这三根铁丝棒为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吗?(学生回答:能。)接着教师又换掉其中一根铁丝棒,使其中两根之和不大于第三根的长度,学生发现这不能构成三角形,教师便继续提问:为什么有的三根铁丝棒能构成三角形,有的就不能呢?由此引入新课,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思考“能构成三角形”与“不能构成三角形”的过程中,会提出自己独创的见解和分析,通过一问一答,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中巧设悬念,巧妙提问,不仅课堂气氛好,效率高,同时,也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去思索、去创新。
二、精选习题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而精选习题教学是将所学知识得到运用的最基本形式。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更应该注意精选习题,习题选得好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出示习题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辩论,在辩论中尝试创新。
首先,可以改变问题的题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已知.当①时,求的值;②若时,求的值。
其次,改变问题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感受创新。
例如图1:在ΔABC中,AB=AC,DB=DC,DFAC,DEAB,求证:DE=DF。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三角形全等知识即可证明,接着老师提问:此条件下还有哪些结论?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精彩的发言,便知:①BE=FC,②AE=AF,③∠EAD=∠FAD,④∠EDB=∠FDC,⑤∠B=∠C,⑥ΔAED≌ΔAFD,⑦ΔEBD≌ΔFDC,此时教师可顺便要求学生说出这些结论的理由即证明。
第三,教师还可以在习题讲解中,让学生任意变换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思考,去寻找,去创新。
如图2,已知∠ADE=∠C,求证:AD·AB=AE·AC
证完习题之后,教师顺便引导:交换已知和求证,即已知:AD·AB=AE·AC,求证 :∠ADE=∠C。通过以上问题中的条件与结论的互换,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注重实践操作,发展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挖掘教材,寻找素材,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操作,通过观察,自己寻求解题思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学中思维,在思维中创新,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俗话说:“话说千遍,不如动手做一遍。”通过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刺激,比单独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像爱迪生、牛顿等许多著名科学家,正是有了平时动手实验的基础,才有了后来惊人的伟大创举。教师先让学生画一个任意三角形,再作一个满足一定条件(如有两条边及夹角相等)的三角形,观察两个三角形纸片能否互相重合,由此学生即时归纳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公理”,同时引导学生,假设不是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两个三角形还会全等吗?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增强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又如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纸片,采用拼凑的方法,要求学生至少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拼图。学生拼完以后,通过作图,用几何语言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此举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改革检测方式,提高创新能力
俗话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处于被考、被检测的地位。学生谈考色变,这种不恰当的气氛约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并不是抛弃考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作为数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检测,才能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必须改革检测方法,既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让学生能处于主动思维地位。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学完一章之后,自己命题,互相检测。如我在授完“有理数”以后,让学生自己命题检测,要求既含有五种运算,但计算不能大繁。此时,每个学生兴趣大增,都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全面构思设计,然后互测,加于讲评。这样,学生既品尝到创新的乐趣,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
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同时,教师的教学活动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产生准备必要的条件,我们要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3
1前言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SDMSDtp
创新意识3.540.863.270.673.03**.003
创新能力3.420.923.280.761.41**.159
竞争心3.680.973.430.722.60**.010
3.3.3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BR[2]Betatp
创新意识学习压力-.183.032-.1804.315.000
创新能力学习压力-.210.014-.1953.436.001
适应不良.376.055.3065.534.000
抑郁-.185.066-.1562.612.009
竞争心学习压力-.242.047-.2185.255.000
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4
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强化学生心理图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它更应是情感的艺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并感染大众,而优美的音乐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感人的。优美的旋律通过歌词的直接引导,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每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基调,如亲切、自豪、神往、风趣、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再在审美之中产生相应的联想记忆。这种记忆体现在心理结构之中,并形成音乐的心理图式,运用这种心理图式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我们聆听《十五的月亮》那种温柔、令人陶醉的旋律,会产生崇敬战士的情感;又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那质朴自然、富于想象的歌词,从容舒展、节奏自由、回环起伏、清新优美、具有云南特色的旋律,使学生陶醉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因此,不断地聆听、欣赏和熏陶,优美动听的旋律一旦化为想象力,就会学生就会形成对低级趣味的音乐旋律进行排斥和否定的力量,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心理情感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勤于思考
浓厚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发明的前提,只有创新意识强的人,才可能对每件事物进行思考,并设法改进它,才可能有创造发明。因此,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意识潜于每个人的头脑之中,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让创新思维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那么,怎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学生看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看书时,要求学生对课本中所述事物问三个问题:第一,事物为什么处于这种状态?第二,事物这种状态有缺陷吗?第三,事物的这种缺陷怎样弥补?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多思考。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懂得创造,因为艺术就是创造,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是独创新颖,不可重复。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可随机应变,思维开阔,不局限于某种形式,不受消极定势的桎梏,以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音乐创作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一个四小节的音乐动机,让学生动手、动脑创编音乐旋律,每个学生积极开拓思维,在这一思考、分析、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促进了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当编出各种不同的旋律后,让他们唱一唱、奏一奏,再议一议,哪一条最好听,最具终止感。通过分析,训练了学生集中性的思维能力,这样长期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进而由勤于思考发展到善于思考,达到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稳定学生的创新心理
在教书育人方面,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不怕困难和勇于战胜困难,而且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稳定学生创新心理。这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进行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会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如乐理知识记不住,好的方法掌握不了,和声习题做不出来,不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等。有的学生一遇到困难就缩手缩脚,甚至产生退却心理。教师既要启发他们解决问题,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特别是在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中,不要用“标准答案”束缚学生。同一个习题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教师应采用以“激励为主”的方法,在关键时刻,教师哪怕只是说一句“我相信你能解决”,都能给学生力量,给他们增添信心。这样他们就会从书本上、从同学那里、从一切可能达到的途径中找出克服困难的办法,学生的创新心理也自然得以稳定。
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的方法
一、磨炼学生意志,打造学生的创新毅力
创新活动是人类一种最伟大最艰辛的劳动,历史上每项发明创造都包含发明者的心血和汗水。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历经几十年才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因此,磨炼意志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何磨炼学生意志?我认为只有找出学生薄弱环节,才能打造学生创新毅力。如欣赏一些音乐作品时,教师应有意多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然后通过钢琴演奏、声部演唱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实际音响的效果。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解决音乐教学问题。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创编活动,对学生而言,既攻克了一道难关,又是一次创新活动的尝试。在创新尝试中,学生既经历了艰辛,又品尝了苦尽甘来的滋味。通过不断磨炼,学生真正认识到:“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二、鼓励学生善于动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为社会提供新的精神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集思维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培养与提高。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着重体现在动手与音乐活动上。
音乐实践包括创作、表演、欣赏三大环节。在音乐创作中,创作者主动寻求和创作符合自己审美意愿的音乐,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从乐谱变为生动的音响,必须通过演唱者、演奏者的表演活动。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融汇了表演者的心血和对音乐的再创造,即音乐的“二度创造”。因此,教师应从各方面为学生提供渠道。
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相关文章:
1.如何提高个人音乐修养
2.浅谈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3.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方法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5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指出:"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要准备未来的生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需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创新能力是指能够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和新事物的各种心理特点的总和是指能够独创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诸多因素有关,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社会急需的、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人才。自觉的进行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物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如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等,这类内容极易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能转化成为他们创新活动的动力。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能引发创造性成果,它是人类智慧的核心。人类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制度的不断完善,都离不开创新意识这个核心。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如果整个社会的氛围是循规蹈矩的,如果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因循守旧的那么特立独行的人也很难脱颖而出。精英队伍也只能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相反只有真正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整个民族的活力才能真正焕发出来。因此创新教育要面向全体。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之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永远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自有一套理解计算机的独特方式,有一种与计算机沟通的先天的灵性。创新并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素质,我们不能总是把眼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不能进行所谓的精英教育,似乎只有少数天才才能培养成创新人才,大多数学生是庸才。创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存在超越知识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关键是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学生又如何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学会学习"实现创新教育。当然,教育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应有不同的创新教育,中学物理创新教育必须重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为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创新教学应该是有趣的、现实的、具有针对性。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意愿上,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挖掘创新因素,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培养。由于创新不能与知识分离开来,所以我们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就必须仔细深入的去研究,物理作为自然科学,它是研究构成自然界的物质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从教育教学的全局来考虑,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须经过这样三个阶段:课堂创新教学环境的构建、学校创新教学环境的构建、开放的创新教学大环境的创设。因此,我们还必须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
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物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新的科学技术,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具有创新的精神 ,这样才能激发物理教学的活力,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展开针对性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做"动滑轮省一半力"实验时把此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测出拉力大小后,发现测出的数值与课本结论有出入,从而产生质疑,教师注意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置疑,敢于提出新的问题。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
创新意识的基本构成范文6
一、营造宽松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允许学生打断教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话、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时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就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会自然得到培养和发挥。同时,教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的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具有独创和革新的精神,那就必须承担犯错误的风险。
例如,演示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缩小的实验,同时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会有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都会缩小呢?有没有增大的呢?构成固体的微粒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空隙?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我们应高度赞扬其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虽然他提出的这个问题不利于分子间有空隙的解释,但不能制止学生提出不相关的问题,因为这样就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滋长。
二、创设多样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去合成新物质,发现新元素,而是要通过训练使学生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发现未曾学过的化学知识、对一些教材上没有介绍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有说服力的见解。教师的任务在于抓住教材中的每一个可利用的素材,去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概念、原理、反应规律,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例如,在“原电池”内容教学中,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组实验:
①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②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同一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③在②的导线中连入电流计,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④用干电池确定指针偏转方向,以确定电子流动方向。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到:②中的装置是一种能够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导线上有电流通过且电子是由锌片经外电路流向铜片的。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出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负极(锌片):Zn-2e- === 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片):2H++2e- === H2(还原反应)
电解液:稀硫酸
电池反应:Zn+2H+ === Zn2++H2
此时设疑:比较①、②中的反应,其反应实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相同,为什么①中无电流,而②中有电流产生呢?经讨论,学生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得出结论:在外电路上,由于锌铜活泼性不同,产生电势差,电子由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在内电路中,溶液中氢离子向铜片移动,锌原子和氢离子分别在两极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之构成闭合回路。 转贴于
三、灵活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创新能力可分为两种:一是特殊才能的创造能力,即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他们的发明创造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二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即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中小学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 想象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甲烷气体燃烧的焰色时,联想到氢气、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的火焰也是淡蓝色;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联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如何处理等。学生这种新奇的想象,教师要加以肯定、称赞,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 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等,其主要体现是灵活性。一是思维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二是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进行综合分析;三是迁移能力,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式思维。在教学中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就是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能力训练。例如,将一个铝制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二氧化碳,然后向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分析物质发生变化,从加入的物质考虑,这是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所以一般学生只分析NaOH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而忽视了容器本身铝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漏掉了“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的现象。
3.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
创新观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是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部分。周密、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与创新的桥梁。培养这两方面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要留有空白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
四、指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主动探索自然,接触社会,选择课题,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调查本地区的生活污染情况,并提出几种解决方案等,倡导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写小论文,在书写过程中,指导学生查资料,搜集数据,形成一定的文稿,这样就可以大大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