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1

 

21世纪让人们进入多元化生活,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时代正在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及生活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四级阶梯”理论下,已逐渐成为学生们所能广泛接受的新教学模式,如何将计算机信息课程与教学有效的相结合,成为国家教育部门和相关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四级阶梯”理论概念

 

“四级阶梯”理论的教学模式是指对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且逐阶向上的形式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教学方法,进而在最大程度上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科研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以及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在“四级阶梯”理论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教学的程度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阶向上,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占据不同阶梯的体系中,但主要的教学主体不发生任何改变,从不同的教学角度对学生进行具有理论水平的讲授,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四级阶梯”理念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到国内众高校中,此种教学模式避免以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讲授形式,摒弃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

 

(一)知识面广,理论复杂

 

众所周知,计算机信息课程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双重标准且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更是一门学科大集合,集中交叉的学科,主要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有效的相互融合、密切结合而成的重要信息操作学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面较广泛、知识众多,不仅涉及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还对网络通信技术的知识有所涉及,正因如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就显得更加复杂、难懂。

 

(二)应用广泛、实用性很强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在获得巨量信息的同时,同样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作用更加体现的面面俱到、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组网”、“用网”、“管网”的技术方面,只有通过熟练操作和亲身体验才能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

 

(三)技术更新快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发展,更成为全球更新、换代最为迅速的主流技术之一。由于技术更新的速度较快,这在很大程度上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进度的掌控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被国内所普及。在如此大好形势下,国民已基本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当前阶段,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进度进行有效地安排与控制,进而建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可以运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进行计算机操作并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在重点难点方面,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并通过各种计算机信息技术向同学和教师寻求有效帮助。

 

(二)有利于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

 

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在教学流程方面都是遵循着“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形式。然而,这种老旧、单一的讲授方式以及讲授的内容都不能被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则是将讲授和学习的主体进行位置调换,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完成,而学生的疑问和难题可以留给教师,教师再给学生进行专业化的解答,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改革传统教学流程,而且还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创新。

 

四、“四级阶梯”理论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具体实现

 

(一)第一阶梯:理论教学

 

当前阶段,计算机网络信息课程已成为计算机信息技术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基本分为64~72学时左右,经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后,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教学课时缩减至48~54课时,但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却依然保留原有的教学内容,反而所涉及的理论内容更加繁多,这更是一种从量变向质变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体现。再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品类更多、功能更全面的科学设备和科学技术被投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而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消化所掌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重点知识。

 

(二)第二阶梯:实验教学

 

实际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第二阶梯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就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只有通过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之所在。

 

(三)第三阶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试验教学相对较为独立,其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手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和解剖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及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实际操作的运用程度,并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主体设计,以此满足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的需求。

 

五、结束语

 

目前,对于“四级阶梯”的教育模式给予的定义较为广泛,依然无法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应用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因此,只有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分阶梯、分步骤进行讲授和学习,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从而为国家提供更多的专业化的计算机人才。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单元教学设计;制作个人求职简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各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其中计算机应用能力则是其培养的基础和重点。《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和常用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为其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

2 教学背景(Teaching background)

Word是微软公司旗下Office办公软件的重要组件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最流行的文字处理程序。它提供了许多易于使用的文档创建工具,使用户能通过自行摸索就了解和掌握基本功能;同时也提供了丰富而强大的功能集,能提高用户处理复杂文档的效率。

表格是Word文档中常见的处理对象。在Word中,不仅可以用表格来组织和管理数据,还可以用表格实现不规则排版的效果。

一份好的求职简历对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每年高校求职的高峰期,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收到的简历往往都在成百上千份以上,在筛选的过程中,不可能对每份简历都做到详细了解,因而求职简历一定要简洁大方,并充分体现自己的优异点。

3 学情分析(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这门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速度快。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家庭的普及,以及中学阶段许多学校基本都开设过计算机课,使得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属于非零起点的教学。学生们对枯燥的讲授型教学兴趣不高,喜欢从实际的案例中体会理论,学习知识,得到结论[2]。针对以上特点,本教学单元以“制作个人求职简历”为教学项目载体,实施融教于做、做中促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

通过本次课2学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表格的设计与应用,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4.1 知识目标

(2)掌握合并和拆分单元格的方法。

(3)掌握表格内容排版的方法。

4.2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完成表格插入和编辑的基本操作。

(2)能够根据内容需要修改表格结构。

4.3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善于总结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 教学过程设计与时间分配(Teaching process

design and time allocation)

5.1 项目描述与分析(5分钟)

某同学今年6月份即将毕业,他希望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且福利待遇较好的工作。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就得从制作个人求职简历开始。

制作表格首先要明确所设计表格的基本要求、内容和结构。可以在纸上设计好框架,然后按照框架样式来制作表格[3]。本项目将通过创建表格、合并表格和设置表格属性三个任务来介绍制作个人求职简历的方法。

5.2 项目实施(45分钟)

任务一:创建表格

(1)初始化页面:①新建一个Word空白文档。②在“页面设置”对话框的“页边距”选项卡中,将上、下、右边距设为2.4厘米,左边距设为3厘米。

(2)为表格添加标题:输入标题内容“个人求职简历”,设置标题字体为宋体、小二、加粗、居中对齐,并在“调整宽度”对话框中设置“新文字宽度”为8字符。

(3)插入表格:插入一个4列19行的表格,并输入相应内容。

任务二:合并单元格

(1)对表格中的“个人介绍”“教育背景”“求职意向与工作经历”“专业技能及特长”“兴趣爱好”及“获得证书”所在行进行单元格合并。

(2)通过拆分、合并单元格,调整贴照片的单元格,在其中输入“一寸免冠彩照”,并将其“文字方向”设置为竖向文字。

(3)完成“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的文字方向设置。

(4)对表格中其他需要合并的单元格进行合并处理。

任务三:设置表格属性

(1)将整张表格的“单元格对齐方式”设置为“中部居中”。

(2)将“个人介绍”“教育背景”“求职意向与工作经历”“专业技能及特长”“兴趣爱好”及“获得证书”设置为“仿宋”“小四”“加粗”,在“边框和底纹”对话框中设置相同的底纹。

(3)设置整个表格的边框。

(4)根据内容的多少对整张表格进行适当的调整。

(5)完成后(如图1所示),将之保存在桌面上,以“学号+姓名”的方式命名。

图1 个人求职简历最终效果图

Fig.1 The final image of personal resume

5.3 项目升级:制作课程表(30分钟)

操作步骤包括:(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将“纸张方向”设置为“横向”。(2)插入一个5行7列的表格,合并后调整单元格列宽,在表格中输入相应内容。(3)采用“样式三”绘制斜线表头,并对其参数进行设置。(4)对整个表格进行边框设置,并将整张表格的“单元格对齐方式”设置为“中部居中”。(5)对课程表中的文字部分进行设置。(6)完成后(如图2所示),以“学号+姓名”的方式命名,将之保存在桌面上,并退出Word。

图2 课程表最终效果图

Fig.2 The final image of curriculum schedule

5.4 项目小结(5分钟)

本次课通过对两个项目实例制作过程的讲解,初步掌握了用Word制作表格的基本步骤,学会了拆分与合并单元格、斜线表头设置、根据内容对表格进行排版等表格编辑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5.5 课后练习的布置(5分钟)

给出课后练习的内容“制作出国留学并保留学籍申请表”,提出练习的要求,对关键步骤给予提示。

6 教学效果评价(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因学生完成项目的结果已保存至桌面,老师将对每位同学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算做一次平时成绩。在评价过程中,可掌握学生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待晚自习时统一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校正与提高。

7 结论(Conclusion)

本次单元教学设计的特色在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运用,依托实际应用的真实案例为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融教、学、练于一体的教学需要。当然,如果学生能作充分地课前预习,那课程的教学效果将更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聂俊航,夏奕,刘宗旭.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13.

[2] 张娜.机械基础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分析――以“平面机构运

动确定性的判定”教学单元为例[J].职业,2014,(5):109-110.

[3] 孙海伦.办公软件应用教程(项目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2010.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3

《基本要求》的编制工作历时三年,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吸收了一线教师的意见,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基本要求》从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关于深化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能力素质需求的基本信息素养,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体系,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和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评估五个方面,详尽、透彻地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阐述了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必须认识和坚持的教育教学原则。《基本要求》还按理工类、医药类和农林(水)类,分别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并简洁、明了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各知识单元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各实验单元所包含的技能点。《基本要求》是新形式下规范我国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1《基本要求》建立的背景

我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进入普及阶段,21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155号文件),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课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同时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等五门课程及其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教学手段、方法改革要求和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归口领导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条件建设的建议。155号文件的贯彻执行,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到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教司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例如:确立“4领域×3层次”知识结构的总体构架,构建“1+X”的课程设置方案,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划分为“一般”和“较高”两个层次,以及设置“大学计算机基础”等6门典型核心课程等。这个文件被认为“是一项大规模深入的研究工作,对基础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对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

经过前三个发展阶段,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相对完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三十年来,国家教育部先后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了多份有关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其他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大量教学研究活动,对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信息技术继续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表明,当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必须进一步同其他各个学科专业交叉与融合,迫切要求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指出:面对大学计算机教育不再是零起点的现实,面对其他学科专业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极大期望,面对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和信息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实需求,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着手,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与梯队建设、教学测评与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基本要求》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将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被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越来越呈现出“面向应用、突出实践、着眼信息素养”的特点。

(2) 计算机基础教育本身将进一步呈现出“多元化、模块化、融合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3)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能力模型”和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基本要求》指出:一门能够凝聚信息科学概念、技术和方法,能够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并有效支撑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或者称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建设,将成为发展的关注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会逐步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意见

在多年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基本要求》提出了深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1) 进一步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它不同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培养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规划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2) 不断探索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分类分层次教学模式,重视与相关专业的沟通与融合。

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面非常广,后继专业教学中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类别有不同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探索分类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融合。

(3) 加强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建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设置要围绕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以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为基础,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课程体系。要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研究。

(4) 加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实践教学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课教学形式讲授。

(5) 统筹全校教师资源,加强高素质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建设。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个关键。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层次教学内容与专业结合紧密,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统筹全校教师的资源,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和相关专业教师的力量。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大学教育中有其基础性的一面,因此也需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热心于基础教学研究的教师团队。

(6) 加强教学环境建设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及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施需要有良好教学环境的支撑。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7) 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机制。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各校应建立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评价机制,制定具体的检查内容、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高校的各级主管部门也应关注并检查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3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的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考虑到高校不同的办学层次及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不同需求,为了更好地指导高校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基本要求》在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和所涉及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基础教学所涉及的知识结构归纳为四个领域和三个层次。以此为依据,针对理工、医药、农林等类别各设计了一组基础核心课程,作为构建不同专业类别计算机基础课程组的选择依据。为加强指导的可操作性,还给出一些典型类别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主要涉及的四个领域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其中“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以及“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领域的内容与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密切相关,而“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领域主要涉及解决专业问题的所需要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相关技术与知识,“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则涉及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需要掌握四个领域所涉及知识的范围和深度也有所不同。

每个领域的知识又涉及不同的层次,主要是三个层次:概念与基础、技术与方法、相关专业应用。其中“概念与基础”偏向于通识教育的内容,而“相关专业应用”与专业类别直接相关,更可能成为专业课程的内容;“技术与方法”层次则界于两者之间。

4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

根据国内外计算机教学状况和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基于知识结构的分类分层的体系。

为了规范和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教学环节,《基本要求》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研究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体系,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体系涉及与知识体系同样的四个领域,包含了操作性基础、综合性技能、专业性应用三个层次的实验内容。

(1) 实验教学体系结构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面向理工、农林、医药等多个学科,每个学科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与本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密切结合的,因此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理工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值计算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潜在的软硬件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医药农林类中许多专业侧重于培养数据的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另外,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学科专业背景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应该分层次培养。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由若干实验领域组成,每个实验领域包含若干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技能点。根据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计算机能力,将实验体系划分成四个领域,分别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S)、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 (P) 、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D)、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A)。每个领域又分三个层次,分别是:

① 操作性基础(B):常用软硬件基本操作,基本原理的验证。

② 综合性技能(S):技术与方法的实现。

③ 专业性应用(A):涉及专业的应用技能,有关的专业软件应用等。

(2) 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的实验教学体系由领域和层次组成,实验单元列在由领域组成行由层次组成列的表格中,它是计算机实验的基础单位。实验单元由“技能点”构成。

5 理工类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举例

为了分类、分层次指导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理工、农林(水)、医药等不同的专业类别,分别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给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建议方案,同时针对每门课程都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大纲,供学校选择和参考。

下面,以理工类为例做一简单介绍。

(1) 核心课程

《基本要求》建议理工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核心课程有六门,即: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内容涉及上面四个领域的概念性基础层次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领域的大多数内容。该课程应该类似于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其他基础课程,内容较为稳定、规范和系统。与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相比较,“大学计算机基础”更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原理的讲解,而原课程中一些工具的使用与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可通过实验课完成。

“程序设计基础”是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学习计算机的主要基础课,建议作为大多数专业(特别是技术类院系)的必修课。

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程序设计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例如从课程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以按下述方法进行选取:

①C或C++。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

②C++或Java。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

③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

另外,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程序设计课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重在语言 (如C++、C)级程序设计技术与原理;工具级程序设计,重在利用工具(如VC++、VB)开发应用程序。

无论选用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领域中两门典型的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内容主要涉及“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知识领域的内容。

(2) 课程设置建议方案

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建议各校在课程设置中采用“1+X”的方案,即:大学计算机基础 + 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学生所在专业的不同需求,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

下面,从应用计算机的特点出发,对专业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课程建议方案。其中X部分没有分必修或选修,可自行选定。

① 电子信息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侧重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网络与通信等内容,同时需要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基本知识。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等。

② 科学计算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需要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值计算与处理技术和(或)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

③ 信息管理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性知识与应用技能;在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方面应有较强的能力;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分析与决策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信息分析与决策”、“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④ 辅助设计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具有较好的程序设计知识与技能;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软件平台方面的应用技能;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

⑤ 基本应用类

知识结构特点与要求:在“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方面,掌握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方面重点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分析与决策技术等。

建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常用软件的应用”(如办公应用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等,课程内容与名称根据专业实际要求确定) 。

以上类别是根据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进行分类的。大部分专业可以直接参照某种类别,选择对应课程;部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可能会涉及多个类别,请各校根据相应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参考各相关类的课程建议方案自行选择合适的课程。

6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加深远的计算机教育。回顾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计算机基础教学从无到有并逐渐形成规模,是广大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时至今日,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走过了它的初级阶段(带有普及性质),开始步入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段(更具大学教育特征和专业应用特征)。

(1) 在《基本要求》的形成过程中,计算机基础教指委、许多知名院校和一些出版社等组织不少资深教学专家做了大量和细致的工作。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课程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那里”的问题。如何让更多的教师共享这样重要的教学指导意见,进而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最终受益于广大学生,值得我们思考,值得学校领导费心关注。

(2)《基本要求》不仅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教学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也是资深教师编写好的课程教材的重要依据,在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建设中,教材编写者应该首先积极领会这个文件的主要内涵。

《基本要求》提出在教材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① 对于重点核心课程的教材,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的讲解要准确明晰。在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国外教材以及计算机专业类教材。

② 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技术性、应用性的内容更应如此。要让学生能学到一些先进的开发工具和开发方法,而不要再讲一些过时的概念和实用价值不高的技术。

③ 要鼓励专业课教师(或与基础课教师协作)编写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教材。教材内容不是一般性地讲解计算机的技术与方法,而是将它们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

④ 要重视案例课程的教材研究。教材从内容到结构要能反映案例课程的特点,要能适应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⑤ 要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鉴于上机实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应做到主教材和上机实验教材配套,教材内容合理分工。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本要求》把我国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必将开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全新局面。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课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3-645-02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n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and Course Group Construction

SHANG Le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inan 25001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for reforming its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curriculum settings,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odes in detail.

Key words: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settings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教育阶段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其目标是“面向应用,结合专业,注重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大学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的工作需要。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决定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但是,当前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即使完成了大学阶段的相关课程仍很难适应工作学习中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同时,由于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群体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建设都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1.1 明确课程定位,调整教学目标

长期以来,《计算机文化基础》一直是高校中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概念与理论,Windows 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简单的网络知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教育类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和普及,原有的计算机课程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都已不再适用目前高校学生群体的状况以及社会工作岗位对毕业生信息技能的需求,必须改革和创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设计的,具有学生基数大,非零起点,专业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要求知识性与应用性兼备,使学生在知识中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最终获得信息素养的提高[3]。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注重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其专业发展,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需要以强化学生信息素养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突出实用性,构建完整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建设系统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1.2 计算机基础课群建设

1.2.1 课程群介绍

课群建设是对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1+X”课程设置模式的实践,对过去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作了系统化的丰富和扩充,应用性更强。课群是指多门属于同一学科的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所学专业选择某个课群中的一门课程学习。[1]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我校(山东政法学院)专业设置的情况,以及计算机学科自身的规律和发展设计了以下五个课程群(见表1),每个课群覆盖一个计算机知识领域。

1.2.2 教学组织与安排

基础课群在知识上和技能上是对中学信息课程的延续,在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需要突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后续课群学习的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将取代现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就是“1+X”模式中的“1”。

软件课群和多媒体课群是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的限选课群,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在两者之中选择其一,作为自己专业应用中的工具课程,才能完成教学计划中对其计算机课程的学分要求。软件课群覆盖程序设计领域的知识,将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从应用的角度掌握一门适应自己专业学科需要的编程工具语言。同时,软件课群也包含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和软件系统开发、软件工程知识领域,以理论+实践的方式教授软件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内容。多媒体课群的设计主要体现计算机在媒体应用方面的技术如三维动画设计、动态网页设计、计算机图形处理等,既考虑到某些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要,也兼顾了学生的兴趣发展。硬件课群覆盖计算机硬件知识领域和网络技术知识领域,本课群以硬件及网络为主要内容,介绍主要的硬件设备、设计原理以及应用情况。应用课群,是一些与专业结合比较密切的课程适合在高年级时由专业教师和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实施联合教学,全面体现专业领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

课群的建设将是一个动态过程,设计和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我们需要不断的根据学生专业和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对课群系统进行周期性的调整和管理,使其设计更加合理、应用更强,才能真正有效的推动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效果。

1.2.3 特色建设

计算机课群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仅是对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也是学校特色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计算机课群的建设是以高校的专业设置为基础和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只有紧紧的围绕专业需要设置相应的计算机课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专业背景下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以突出专业建设的特色化。特色的体现,不仅是在课程设置的选择上,也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尤其是实践教学的设计。例如,针对我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将来文案性工作多是法律专业文档,在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无论是课堂实例还是实验练习都采用规范的法律文档,使学生不仅掌握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积累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1.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果,必须要正确认识计算机教学规律,在改革创新中求发展,为体现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性和应用性,需要有效的统筹规划计算机教学,在进行基本的基础教学的同时注重与专业相联系,把计算机教学贯穿整个大学过程,加强计算机技术与具体专业相结合,实现“面向应用、结合专业、注重能力培养”的目标。

1.3.1 创新教学模式

在课群系统的应用上,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专业需要打破专业限制,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机课程,改变过去被动安排的状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某些课程中通过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组合,组建完成较大项目的团队,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各尽其长,发挥专业优势,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具体专业方向和基础不同,在教学要求上也不要再“一刀切”,可以根据具体是文科还是理工科,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安排上,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理论教师搭配实验教师,计算机学科教师搭配应用专业教师共同完成上课过程,帮助学生更系统深入的学习课程,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提高效率。

1.3.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实验教学是整个计算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导致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对计算机失去学习兴趣。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有机结合需要做到课上课下同步走。

首先,教师在授课时要避免“照本宣科”,不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用”,掌握“什么时候用”,“怎么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任务驱动,研究型学习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综合度和难度,既要解决大多数学生计算机知识普及的问题又要照顾到一部分学生提高计算机技能的要求。例如,对于软件类课程,可以通过项目型作业,让学生得到从分析问题、收集资料、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实际方法、实际操作反复调试直至问题最终解决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第二,建设“课上课下结合”的全开放型实验环境。考虑到课堂实践课时有限的情况,校内计算机实验室开放是有效的解决方法。近一年,我校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大胆的开放尝试,实验室安装了丰富的教学软件和实验素材,如:Office、Visual c++、Visual foxpro、Visual Basic、Photoshop等,以及应对各种计算机考试的模拟环境、模拟题库,方便了各系学生上机实验,节省了学生下载安装软件的时间,避免了实验环境与课堂教学不匹配的情况,学生利用开放时间上机作为对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计算机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开放实验室的模拟考试系统,同样的系统、同样的环境,学生通过仿真的模拟考试,提高了应试能力和考试通过率。[5]

第三,建设专业实验室。不同的计算机课程对机器配置、软件环境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所有的实验室都采用统一的安装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可能导致机器过慢、系统冲突运行不稳定,因此根据课程需求建设专业实验室是非常必要的,如在网络实验室安装网络仿真软件,多媒体实验室可以加强机器的显卡、显示器配置以配合图像实验、视频类实验,针对硬件课程建设单片机实验室等,为学生创造更专业、先进的实验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1.4 考核测试方法改革

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测试考核上,也应更具公平性和科学性。实验课程的考核可采用设计型作业和网络考试的形式替代过去的传统考试形式。设计型作业重在考查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组合,设计2-3个学期中作业,要求学生独立或者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网络考核以学校的网上课程中心平台为基础,实现计算机题库出题、改卷,真正实现教考分离,既考查了学生的上机应用能力,增强了考试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结束语

教学研究和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推动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建设具有特色的立体化教学资源,锻炼和提高教师队伍仍将是我们今后课程建设和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春华,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于课群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8(15):58-59.

[2] 傅向华,王志强,李延红,杜文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9):64-66.

[3] 李勇帆,廖瑞华.基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为例[J].计算机教育,2009(12):68-70.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5

1 计算思维简介

自从2008年美国部分高校已经在大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思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英国计算机学会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也对计算思维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讨。在我国,2010年7月,教育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组织九所首批“985”学校举办了“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并发表了“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的会议决议。此次会议报告中明确表示引入计算机思维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并对计算思维进行详细解读,深入研究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契合点,分析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方法与具体应用,成为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关键[1]。

著名学者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及你想那个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理解人类行为等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CMU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enter认为计算思维意味着通过创造和使用不同层次的抽象以有效理解和解决问题.;计算思维意味着算法化思维(thinking algorithmically),通过应用数学概念(如归纳)寻求更高效、公平和可靠的解决方案;计算思维意味着从效率、经济和社会等角度理解规模的重要性。

计算思维不仅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而且影响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创造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需求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着“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常用软件操作的一门课程”等观点,老师也主要讲解常用办公软件的具体操作,而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没有引起关注;教学内容采用模板式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未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专业紧密结合,为专业提供服务;教学方法也只着重重要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训练。

1)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片面认识

大多数人存在计算机只会常用办公软件操作就可以,计算机就是一般程序设计等不全面的观点,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重视,学时一度被压缩,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配置,其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也不重视,觉得可学可不学,有的学校教师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有可无。

2)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知识体系庞杂,内容更新快

当今是信息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知识构成庞杂,教学内容需要紧跟时代脚步,更新变化非常快,这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对有限的学时和有限的教学目标形成了矛盾。

当前形势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多样化要求,和计算机技术内容新颖化也提出了更鲜明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需转变以前的观念,需要选定相对合理、能够体现计算机本学科核心思想及方法的重要内容,更加突出思维方法的训练,用以满足有限的课时应对教学改革的压力和不断更新的技术,摆脱以“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造成的“危机”,更好地诠释课程建设的目标,更好地体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特征。

3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内容重组设计[2]

为了更好地将“计算思维”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遵循教学内容要“再组织与优化”的指导思想,增加计算理论基础的教学、加强算法与程序课程讲解、计算机系统基础突出重点,例如重点讲解计算机组成、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等,进行典型案例设计、进行符合思维习惯的教学内容重组。兼顾原有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具体见如下表所示:

4 以“二进制计算”教学内容为案例设计

1)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中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为主,增加少量的问题求解,通过对传统框架下进行改革与提升,通过案例、研讨、活动等手段推进计算思维的改革。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3]: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不同的观点并得以进行知识的碰撞,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参与式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以团队协作的方式,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完成任务。

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引入相关单元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思路,讲解讨论核心内容,自学拓展知识内容,让学生融会贯通。

2)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第一,进位制的概念及各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第二,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及二进制表示方法;第三,二进制计算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教学难点我们设定为数的表示范围与计算思维的培养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中具体教学过程:

① 提出问题:以“二进制计算”教学内容为例,提出问题。例如:什么是进制的概念?同学们了解过二进制的概念吗?

② 明确教学目标:掌握二进制与计算。

③ 学情分析:提问评估学生学习本知识的背景知识。

④ 案例剖析:引入案例,进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参与式学习,以“二进制数值表示的范围和换算”为例,课堂可以设置数模转换、进度管理、CPU工作方式等任务驱动。学生在这个环节为主体地位,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参与进来。

⑤ 问题求解:重在算法和程序的体验

⑥ 总结反思提高: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布置课后作业拓展提升。

课堂主要教学片段设计思路如下[4]:

5 小结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教学CM;教学平台

0 引言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中所讨论的计算机基础类精品课程主要是指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精品课程建设已经经历了六年的时间,共评出2151门国家精品课程。虽然国家精品课程数量众多,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其建设也有持续性,但计算机基础类国家精品课程数量并不多,一共只有14门,其影响面却很大,取得的成果不容忽视,值得回顾总结。纵览2003开始国内已评选出的计算机基础类国家精品课程,比如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王移芝教授曾提出了数字教学资源,哈尔滨工业大学自主研制了c语言编程题自动评分系统,杭州师范大学计算机教育与应用研究所开发了信息技术开放式考试评价系统等等,可以看出,每个课程团队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 综合分析

教学资源研发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教学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资源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优质课程资源体系

计算机基础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给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多启示和帮助,各个课程团队都竭力研究和探索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手段,研究成果各有千秋。那么,精品课程到底应该有一个怎样的资源体系呢?考虑到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专业特点,我们将优质课程资源体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基于教室的教学资源体系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我们将网络教学系统归为自主学习系统、答疑系统、作业管理系统、在线练习与测试系统、虚拟实验系统五大类。在这五大类别当中,每一类均可再进行细致分类,比如自主学习系统可包括课程信息与课程资源。课程信息包括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课程大纲、电子课件、配套教学素材、教学案例、学生优秀作品展示、知识要点演示、实验模拟视频、应用讲座、教学视频、参考文献、课外虚拟实践活动等内容。另外,网络教学资源还包括精品课程网站上的优质课程资源、各高校间的资源交流平台、国外优质课程资源等。

(3)考试与评价。

开放式考试平台。开放式考试评价系统是一个集命题、测试、监控、阅卷于一体的计算机技能评价平台,拥有独特的自主命题、智能阅卷技术,其强大的安全机制,灵活多样的评测模式可以满足各层次计算机教学、测评的需求,解决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评过程中出题难、评价难的问题。

面向无纸考试的评分系统。面向无纸考试的评分系统突破了传统评分模式,可根据程序的结构和语义,衡量实现编程任务的正确程度,实现学生主观编程题的自动评分,为程序设计语言的考试提供一种全新的模式。它不仅可以提高阅卷效率,减轻教师负担,还避免了人工评分时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了评分的客观公正。

(4)实验。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目前所有高校各个专业都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许多知识只有通过上机实验才能掌握。目前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实验类型主要分为四类,如图3所示。

1.2 重视实验教材建设,加强实验教学CAI的研究

目前所使用的实验教材并不多,特别适合教学使用的更少,因此,学校在工作量、教学科研立项等方

面,鼓励有经验的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编写与教学配套的高质量实验教材,学生上机就选用老师自编的实验讲义。这样的教学方法有优点,但缺点也很显然。学生缺少了创造性的练习、教师参与控制性不强。由于一个教师往往是指导十几个学生同时上机,学生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同时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及实验内容都要不断更新,但实验教材内容更新往往滞后。在现代教学体系中CAI教学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也可以应用CAI教学系统,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来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由教师自己增加或删减实验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关联帮助,较快地获得指导,提高实验效果。这种方法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紧密结合,减轻教师指导实验的劳动强度。

1.3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是资源建设的整合

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中,资源建设是核心,尤其是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更加显得重要。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课件、参考资料、疑难问题的视频、重点难点解答、自我试题自测等学习和帮助信息等多种资源,还要为任课教师提供素材库、试题库等备课资源,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力支撑环境。网络教学平台依靠教学资源的充实实现网络教学,进而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基于Web的网络教育资源库是实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基础。

(1)构建资源库系统主结构及媒体类型――明确体系结构,构建在线课堂、教师平台、学生平台、资源平台和支撑五大平台。在线课堂主要分为教学信息库、课程信息库和前沿信息库;教师平台主要提供教师备课的个性需要、提供教学需要;学生平台主要提供专业知识共享学习及重组,可以选取资源、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线测试、交互讨论、查询、上传、下载等;资源平台就是微教学单元库;支撑平台包括搜索引擎、资源管理及CMI系统、支持在线测试、评价策略等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方式的资源检索功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2)整合网络教学和资源管理平台,确保网络教学建设与素材资源建设协调一致。针对目前网络教学和资源管理平台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互不兼容的现状,国家教育机构应该组织力量进行整合,把那些优秀平台比较成功的设计思想和成熟的技术吸收进来。参考《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推荐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体系结构,可以明确看出网络课程与素材资源之间互相依托的关系。课程需要素材资源作为支撑,而素材与学科知识点相关联。所有的设计开发模式最终还是要靠技术手段去实现,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支持,就不能保证网络课程与素材资源协调一致。

(3)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要有开放性。技术的开放指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课程设计要留有必要的技术接口以备以后的技术升级。内容的开放主要是针对教师的,一方面由于学科内容和相关知识在不断更新,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的特征也是一个常变的量(不同时期的学生有其各自不同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也要对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灵活的调整,这些都要求网络课程对教师一方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1.4 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是完善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

积极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精品课程网络共享发展较快,但是资源浪费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在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校际之间仅限于成果的交流,或者说是成果的宣传,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精品课程的开发和提高阶段的合作较少;精品课程建设阶段校际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教学硬件和经验等资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借鉴和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也不够,不能达到建设高质量课程资源体系的目的。对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后续应加强系统建设。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