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1

【关键词】文学味道;文学视角解读;文学方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51-02

【作者简介】吴建英,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江苏海门,226100)校长,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潜心“情意课堂”的探索,“情意课堂教学范式及情意课程的构建”获江苏省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这“说明了文学作品在语文教育中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和珍贵的价值”(朱自强语)。的确,文学作品的情感性和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以激发他们亲近母语的热情;文学作品的审美性和独特性,又能提升学生对语言的个性化审美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文学作品丰富的人文内涵,能激荡学生心灵,提升品性人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教者未能明确其“文学”身份,而把它们附属于“文章”之中进行教学,把重心放在字、词、句的认读讲解上,或者思想意义的支离破碎的分析上。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文学作品被当作语言材料和应试训练的例文。久而久之,文学作品教学陷入枯燥、机械、苍白、乏味的境地。教出文学作品的“文学味”,应成为当下语文教师的自觉行为。

问题1:如何从文学的视角解读文本?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动态过程,文学作品的“意义”并不只是作家创造的,而是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接受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文学的视角来解读文本。

首先,要关注文体风格,要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点。例如:诗歌教学的重点是感受节奏感、音韵美、意象美以及诗人情感,童话教学的重点则是体会幻想的乐趣、故事的奇妙、童话人物的性格等。其次,要着眼表达特色。文学作品的语言典范、优美,蕴含丰富的表达艺术。解读时,着眼表达特色,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再次,要揣摩语言细节。文学作品的细胞就是语言细节。细节是具体描写环境、刻画性格、展示情节的最小组成单位,可能是一个标点、一个字词或一个句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语言细节去探寻细节后的“秘密”、细节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最后,要联系作者背景。文学作品是作者基于一定时代背景下的内心倾诉。解读文本的过程,是现实的读者与彼时的作者进行心灵交涉的过程,是对时代背景下文化内涵的解读和感悟的过程。联系创作背景,关乎到学生学习的范畴、感悟的外延和收获的程度。

问题2:怎样用文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充满审美精神的阅读,涉及言语表达、审美感受、情感体验、自由想象、心灵沉思、精神陶冶等方面。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当用文学的方式,全面有机地把握好语言文字与文学熏陶的最佳契合点,实现两者有机结合,互补互渗,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用文学的方式教学是多样的。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是“语言的艺术”。第一,要从语言入手。教师要善于捕捉语言意蕴,引导学生获得语言感悟,其中美读品味至关重要。第二,文学作品是用画面、形象感染人的。文学文本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多“空白”和“未定点”,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补白,或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或编织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勾勒一个逼真的形象,让文本的情感具象、立体起来,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共鸣。第三,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智趣和理趣。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阅读话题,引导学生冥思默想。所谓“冥思默想”,是一种沉入灵魂深处的默想。冥思默想的深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鉴赏领悟的深浅。第四,文学是“人学”“心学”,又是“美学”。教师可以通过进入文学作品本身所营造的意境,来把握文学作品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再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文学作品意象的理解与形象的再造,进而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另外,学生学习文学作品,还需要学习作者写作的“所以然”,懂得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所以,在教学时,适度拓展作者谈文章的创作感受和经验,能丰厚学生的文学内涵,对赏读文学作品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珍珠鸟》时,可以拓展作者冯骥才谈散文创作时的一段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这一拓展打开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了解了作者对散文创作的思考及散文的特点,同时促进学生对文本主旨有了更好的理解。

朱自强先生在《小学语文教育是语言教育还是文学教育》(《中国教育报》2011年5月10日)中的两段话,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文学教育”:

1.所谓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将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古诗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语言教育价值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能力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是一张纸的两面,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2.文学教育包含三个层面: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的培养、健全人性的养成。这三个层面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文学教育即语言教育。不仅如此,文学教育还是一种真正促进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语言教育,最能将语文学习落到实处的语言教育。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2

[关键词]知人论世;作者简介;隐;现“知人论世”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学批评原则,一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很多教师在教授前人作品时,一旦进入课文传授阶段,首先就是主动告知学生文本作者的人生经历、社会背景、作品风格等文学知识。长期以来,这种“知人论世”式的作者简介一直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必需内容。但这种近乎于模式化的教学内容符合阅读教学规律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笔者认为需要从阅读教学活动的本身来进行探查。

一、知人论世命题的提出与演化

知人论世是孟子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命题,后成为鉴赏文学作品的一种传统方法,即在欣赏前人的文学作品时,也要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通过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环境土壤、个人土壤,从而获得对作品尽可能接近作者心灵的解读。而这种解读方法,应该说是从历史的角度、实用的角度给阅读者一个窥探作品的宽泛视角,但这种视角只是后人解读前人作品的众多视角中的一种,而非唯一的一种。真正应该成为解读依据的,始终还是文本本身。

俄国形式主义大力倡导的“关注文本的文学性”和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法”,都在关注文本本身的这一点上殊途同归。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关注的是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而非作者和接受者的主观意识。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一旦脱离作者之手,就成为具有独立生命的艺术客体,解读应该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来研究文学的特征。由此,我们发现:跨越时间、地域、社会等阻隔的,成为我们教学材料的文本,具有坚强有力的艺术生命。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什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那就是文本本身。

二、知人论世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为了降低学生进入文本的难度,为了快速完成文本的解读,常常采取简单粗暴的“知人论世”的方式,在作者简介这一块中,仅仅通过依据时代背景给作者、作品贴标签,或者机械套用作家流派给作品定性,或者简单地糅合相关资料,一股脑地交给学生。这种不假思索的“知人论世”不仅不是辅助解读的手段,还间接地劫夺了学生自主进入文本的机会和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知人论世”式的作者简介这一内容不妨隐一隐。隐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提,“知人论世”的隐也是要依循解读文本需要来进行。

1.程序上的隐。

不要让作者简介(个人生平的介绍、时代背景的介绍、作品风格介绍)成为阅读教学必经途径。阅读教学的进入途径应该是打破学生与文本之间障碍的突破口,而不应该是一些固定的起到约束学生情感融合、堵塞学生思考的旁证资料或者结论。

2.内容上的隐。

对于一些重要的作者,在阅读教学中确实需要事先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文学常识。但是涉及到文学作品风格、他人评价之类的,就不应该以知识的方式事先、主动提供给学生。

3.文本内容中“人”“世”知识的隐。

任何文本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特别是那些具有时代深刻影子、个人独特色彩的文本。因此,在这些文本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之后有所疑问再释疑。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3

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这一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关于“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

这里表述的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强调教师教什么、如何教,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学习目标”,就是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制定目标,学习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会主动地围绕目标来学习。

学习目标的制定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目标要定位准确。

教师既要正确解读课标、深入钻研教材,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分析学生,设计有效的目标。

2.目标表述用语要准确具体。

要使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学习目标。

3.目标的容量要准确。

目标不能太多、太大,而且要分层进行目标的制定。

学习目标可教师制定,也可让学生自己制定,或者师生共同完成。制定好学习目标后,每节课要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开始上课时让学生读一遍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要达到的效果。一节课上完后又让学生对照目标,检查自己的目标达成情况。

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必修第三册“梳理探究”模块的一个专题《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为例,来比较一下课改前后目标的不同。

课改前:

教学目标

1.理解“文学个性化解读”的含义。

2.掌握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则和途径,并能结合作品加以灵活运用。

3.提高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

课改后: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学生都能够说出什么是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及产生个性化解读的原因。

2.通过对不同文学作品的解读,学生能够说出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的原则,能初步运用原则来解读文学作品。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课改前,目标的制定立足于教师,而且大而空,一方面学生难以达成,另一方面也没有可测量性。课改后的学习目标,用了确切的词语来表述,对学习结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给予学生学习途径的指导。这样的目标立足于学生,明确、有可操作性。

二、关于定向自学,要定时定量

定向自学是指教师通过多媒体及其他方式,让学生知道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用多长时间,解决哪些问题。有了具体的要求,学生自学有了明确的任务。

定向自学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让教师发现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使下一步的“精讲”更具有针对性。

例如《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我让学生做如下的定向自学:

1.阅读课文第一、二部分,说出什么是个性化解读以及产生个性化解读的原因。(5分钟)

2.朗读毕淑敏《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说说文章表现了个性化解读的哪种现象,并分享自己类似的体验。(6分钟)

定向自学中,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范围、学习方式、学习时间的限定,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学生更容易精力集中,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另外,通过学生自学后的发言交流反馈,教师就明白了该给学生讲什么。教师的“讲”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所以说定向自学是“一二一”新课改模式的关键环节。

三、关于“精讲精练”,要精确简练

定向自学结束后,就进入“讲和练”环节。那么,到底要讲什么练什么,怎么讲怎么练,“精讲精炼”又要如何“精”,这就要教师根据备课时对课标及文本的理解,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尤其是对定向自学中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来决定了。

关于“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或者合作能学会的不讲,怎么讲学生也不明白的不讲。其实要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容易的,这必须是建立在对教材和学生的充分了解上。

关于“练”,是在讲的基础上,对重难点、易混点进行训练,让学生的问题得以当堂解决。

精讲与精练相结合,真正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学中,根据课前的预测和针对学生在自学中反馈出来的问题,安排精讲和精练。

根据文本一、二段,可总结出个性化解读的含义及其原因为:

1.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解读不同。

原因:读者的经历、年龄、学识修养、阅读视野、关注重点各不相同。

2.同一作品,同一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解读不同。

原因: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境界、审美品味发生了变化。

引用一句话来总结个性化解读原则:

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情况不同,有不同的解读。)

精练:

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你的理解

篱 笆 那 边

狄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四、关于“当堂检测”,要针对落实

当堂检测是检测课堂教学中对学习目标达成的情况,便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检测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检测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书面练习,可以是背诵、提问、默写等,结果是本堂课的汇报成果。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我设计了两个当堂检测题。

1.填空。

个性化解读指 ,甚至 ,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可能不同。

个性化解读的原则是 , 。

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相关练习。

蝶 恋 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4

关键词:时代化发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课时比例不足、学生兴趣偏低、大学定位变化以及教育资源冲突等问题,阻碍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与分析能力。伴随着时代化发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调整成为重点课题,深入研究其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意义深远。

一、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比例不足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力倡导要为革命“立史”,因此,现代文学课程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课时安排相对较多,各大高校的课时大多均在200以上,与古代文学的课时比例基本处于持平状态。进入80年代后,部分高校逐步将现代文学课程进行分割,即现代文学课程与当代文学课程,两门课程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总共的课时在200左右。然而近年来,伴随我国各大高校陆续开设多样化的公共课以及通识课程,学生周六周日需要充足时间休息,课时时间逐渐减少,特别是现代文学基础课课时比例一再削减,相比以往而言削减近半成。伴随高校现代文学课程课时比例的不断减少,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发生了变化,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同样亟待改变。

(二)学生兴趣偏低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我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每年的生源数量均在不断上升,但是许多学生报考中文系并非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部分学生是由于接受专业调剂后被分配到中文系。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均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很难每周抽出充足且固定的时间来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进入高校后,学生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和未来发展,纷纷开始进行其他专业课的选修学习,甚至考取第二学位,大部分高校均鼓励学生这样做;部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期望能够出国留学、读硕等。这就使得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应付英语考试和其他选修课上,缺少较强的专业意识,无法完全投入精力深入学习文学。学生对文学兴趣缺失的现状,无疑加剧了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以及改革的难度。所以,想要推动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其适应时代化发展背景,需要教师对大学生的文学水平、知识结构有正确认知和深入了解,循序渐进地选取针对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必将会造成现代文学课程的不断衰落和边缘化[1]。

(三)大学定位变化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均将专业性人才培养作为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然而伴随现代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发展,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将大部分侧重点放在了素质培养以及通识教育方面,直至学生考取研究生后,才会进行精准的专业分类和人才培养工作。在以往的大学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常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专业划分,如汉语专业、文学专业,不同专业对现代文学课程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教师运用的授课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近年来,我国诸多大学的中文系入学阶段并未详细划分专业,大一和大二的课程处于通联的状态。立足于此,增设专属导读课程,学生进入大三后划分专业。这样的情况造成许多学生需要在大学完成的专业课学习内容,只能在深造后才能继续学习。大学教学定位发生的变化,要求基于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要高度契合实际变化需求,对现代文学课程的功能和专业性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其与时俱进,更好地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四)教育资源冲突现代文学课程发展的初期阶段,无论是教学还是研究运用的理论均十分单一化。然而现如今,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现代文学课程具有丰富多样的理论资源,这些资源在实际课程教学上的融入,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学生思维、开拓视野,并为其营造优质的课堂教学氛围,但也难以契合现代文学课程的知识稳定性特征。如何推动教学改革与实践,将这些丰富的理论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与课堂教学实现融合,且符合学术规范性、内容稳定性的要求,已经成为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上所述,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均需要进行改革创新,结合时代特点与学生学习诉求,突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与时俱进。

(一)削弱基础课的历史性在以往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均十分注重现代文学历史的学习,在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削弱基础课对于史的强调,而是带领学生将侧重点放在文学作家作品和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文学现象上,逐步突破现代文学史的束缚,构建现代文学的新型课程体系。当前与20世纪50—80年代的思想灌输有所不同,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至关重要,这是提高学生文学解读、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关键。这与刚刚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高度契合,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化发展背景。在以往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运用1/3左右的课时进行流派以及文体演变的讲解,然而当今的实际情况是,现代文学课程教师需要运用半成的课时时间,为学生讲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家,另外一半课时则用于讲解流派以及文体衍变。虽然当前的课时比例大大减少,但内容的讲解也更为集中化,有利于将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突出出来。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后,学生能够基本了解作家以及现代文学的变化进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与历史本身的距离并不远,所以“史”的线索不再是教学的重点,评论是更重要的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将“史”作为逻辑线索,重点带领学生进行文学现象的历史解读[2]。

(二)文学感受与作品分析结合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文学感受与文学作品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同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显示出差异性,诸多现代文学教师会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提出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展开作品分析。然而由于当前大学生的日常课程和活动较为烦琐,缺少充足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始前,诸多现代文学教师会为学生列出阅读清单,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按照清单阅读文学作品。虽然在清单中罗列的文学作品数目相比以往已经逐步减少,但仍然有很多学生无法按照要求完成阅读任务。因此,许多现代文学教师不再强调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而是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了严格把控阅读质量上,要求学生阅读重点文学作品。学生完成基础阅读后,教师会为学生深入讲解文学作品的内涵,结合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进行作品的系统化分析,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与文学分析解读能力,这已经成为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现代文学教师不能将“满堂灌”作为课堂教学手段,而是要引导学生展开探讨研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现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文学作品讲解时设置针对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和讨论,不仅能够强化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效果,同时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现代文学作品与古代文学相比,由于缺乏历史的沉淀,所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应注重文学性的突出,强调现代审美性的文学作品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感受与解读能力[3]。

(三)注重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感受与讲解落实到文笔中。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小论文,把握每个学生的文学写作基础水平,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局限性,将更多的侧重点放在论文训练中。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完成一半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小论文作业,将重点论文选出并展开讲评。在现代文学课程的期末考核时,也可以将小作文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文学问题为核心要求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这一过程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同时也是考核学生文学作品分析能力的有效手段。针对小论文的评价标准应更注重前后文的关联性,这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重点。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并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作家,而是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锻炼学生的观点阐述能力。

(四)协同建设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现代文学的基础课程通常在新生入学后即开设,然而此时学生对于文学理论和古典文学知识的了解甚微,如果教师为学生讲解较为深入层面的内容,学生很难理解,甚至会丧失学习兴趣。所以现代文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局限性,这也是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点。现代文学基础课的教学难度实质上更大,所以高校在教师配置方面应选取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充足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其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为其后续的现代文学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并且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应与专题选修课有效衔接,专题选修课通常具有更强的研究性和专业性,所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取的专题选修课应有所差异,通过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协同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五)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1.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时代化发展背景下,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制作丰富多样的现代文学教学课件[4]。这样一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课件演示,通过图片、视频、动画以及音频等方式进行知识呈现,进一步拓展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也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教师还可以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选取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带领学生共同观看。以现代文学作家鲁迅为例,可以选取其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在课堂中组织学生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如《祝福》《阿Q正传》《伤逝》等精彩片段,并在课堂中展开集体探讨交流,最终要求学生根据本次学习撰写文学评论。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现代文学学习兴趣,同时也从多种途径实现了现代文学的传播。2.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文学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实际感受其文学氛围,增强学生对现代文学的兴趣和解读能力。首先,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现代文学读书活动,以学期为单位,2—3次即可。该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思考,以及与读书同伴的探讨交流,通过读书报告的形式,呈现自身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和评论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锻炼。其次,组织学生参加现代文学学术讲座,学生能够在讲座中了解现代文学研究最前沿的学术知识,进而形成更加深入的见解,在后续的现代文学作品解读中,可以形成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再次,由现代文学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文学创作和改编,通过现代文学优秀剧目的排演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最后,现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特别是涉及毕业论文和考研的内容,教师的及时解答能够为学生拓展新的思路。

(六)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检验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环节,科学且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推动现代文学课程深化改革的动力。现代文学的学习,学生的自主感悟和体验十分重要,所以采取量化和客观化的考试,很难真正检验其学习成效。在构建和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将侧重点放在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考察中,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在学期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闭卷考试考察学生的基础得分,试卷中应以作品鉴赏和分析试题为主,为学生提供展示文学水平的空间;将学生日常课堂提问、读书活动、第二课堂的表现、文学评论和创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察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研讨式

我国历来重视语言文学的研究和教育。从先秦至清代,中国的传统教育就以语言文学为重要内容。及至清末“西学东渐”后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语言和文学也是最早设立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因此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很容易受到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容易出现教法陈旧、教学理念落后等现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学能够主动学习知识,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加强研讨式教学。下面以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为例来阐述这一问题。

一.从讲授式教学到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方法据说最早源于德国,现已成为欧美国家高校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在课前创设问题,布置学生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自主发表见解,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发现真理,掌握知识和技能。从教育心理学来看,通过认识过程是可以掌握认知结构的,因此,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参与研究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认知欲望,从而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步开始独立“行走”,从“学会”走向“会学”。研讨式教学方法就是要求发掘学生创造的潜力,使学生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占据主体地位。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只能充当课堂教学的“导演”,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演员”。这种师生、生生之间平等、共进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师生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和谐共进、教学相长。一般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面对面讲授,从而达到传道、授业和解惑的目的。诚然,这种忠实于教材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传播知识和弘扬文化,在教育史上也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现代的教育使命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探讨问题的兴趣和掌握知识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理念上进行大胆变革。事实上,传统课堂教学太过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教育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因为当代社会知识老化速度很快,过去陈旧的知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时代要求,所以学生必须要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具备有较强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能够适应迅速发散、升级,甚至是裂变的知识发展”[1]。所以教育理念的变革势在必行,即从讲授式教学向研讨式教学的变革就理所当然了,而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要想在新的时代继续保持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必须在课程教学方法上向研讨式教学转变。也就是说,通过研讨式教学,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探讨中国语言文学知识殿堂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自我探索知识规律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增强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另外,研讨式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的培养,在研讨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以及课外查找资料的自学能力等,都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甚至可以说,研讨式课堂教学正是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来达到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真正目的。

二.从教师中心论到学生中心论

在研讨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创设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和求知欲望。在研讨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对问题发表的各种见解,平等对待每一名积极参研讨的学生,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研讨,使师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摸索着前进。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的必要,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2]但是,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种“只管教”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在很多大学课堂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教师是一枝粉笔一本教材,学生是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教师台上只管不停076地讲,学生在台下只顾不停地记。到了考试的时候,学生不停地背笔记,考完之后,所以背诵的知识与笔记,一起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种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没有任何好处,也不可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学方法的最后结果是,学生在毕业时可能变成了学习的“板鸭子”。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一定要从教师中心回到学生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例如,在“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作品的解读,培养学生鉴赏不同体裁文学作品时良好的审美心态和纯正的艺术趣味。我们可以在课前告知学生要解读的经典文学作品篇目,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找资料,自己去欣赏和体悟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相互交流,从别人的发言中来汲取知识的营养,达到对文学作品认知和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文学课堂成了填鸭式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机械地记录一些条条框框的笔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学生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没有理会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微之处,没有以文学理论常识来深化审美体验,没有培养学生从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把握审美意蕴的能力。古往今来,所有先进的教育思想都告诉我们,教师的善“教”是为了学生的会“学”,或者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所以,“最理想的教学艺术不是如何讲授得生动有趣,而是懂得如何启发和引导”[3]。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欧洲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一个平庸的教师只懂得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知道教人发现真理。课堂教学的真谛不在于讲授的知识,而在于激励和鼓舞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教师应该指点他学生的,不是已投入大量劳动建成的现成大厦,而是指引他们如何去做砌砖的工作,从而带领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反复强调,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教学生学知识。与其把学生当作北京鸭填入大量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他们自己去开发中国语言文化的宝藏。因此,在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中,我们与其告知学生一些名篇名著中的“闪光”之处,不如告知学生欣赏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摸索、去探究、去揣摩。

三.从知识传授为主到问题分析为主

在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为如何把传统文化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要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研讨式教学不能停留于知识的传授,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对所要研讨的选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以“文学文本解读”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应采取以课堂讨论为主,辅以适当练习的方式。课前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指定经典文学作品,使学生基本熟悉所要研讨的对象,为学生的课堂讨论作为知识准备。课堂上,教师则以精选的经典文学文本为个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品味。讨论时,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该课程以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解读为单元,每单元安排学生的自我练习,充分突出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的实践性。具体来说,该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可以这样安排:其一,发动学生课前阅读作品。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发动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案例,让学生提前预习,对要所要讨论和分析的作品有所了解,这样课堂讨论才会深入。特别是长篇小说或戏剧,只有先布置学生课前研读,课堂讨论才会深入。其二,课堂精讲部分文学作品。为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和能力,在讲授过程中强调以审美的方式读解文学文本,通过文学语言、意象等层面的辨词、会意、识味、涵咏,给学生打开一个文学审美的天地,让学生体会一种新奇感,唤起学生进行审美探究的兴趣。其三,充分开展课堂教学讨论。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鉴赏,培养学生文学文本解析、鉴赏能力为目标,实践性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程讲授到讨论、阅读和课程考试,均突出对鉴赏实践能力的要求。其四,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文学文本解读”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而那些经过历史筛选的经典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开展经典作品解读实践,鉴赏不同民族和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研讨式课堂教学改变讲授式教学的单向度模式,使之变为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的双向度模式,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权,争取使每一名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甚至是“我会学”,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平等意识和对探索知识的尊重。“这种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定位,它要求学生象教师一样上台讲课,因而学习目标较高,有很大的刺激性和挑战性,可激发其高度的热情、强烈的参与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以求达到目标”[4]。研讨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强调学生以自我学习为主,迫使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风.教育理念与研讨式教学[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3):5.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J].乡教从讯,1928(1):2.

[3]郭汉民.探索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109.

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范文6

一、 情趣共赏――基于纯粹的观看

一听要写观后感,学生的兴奋劲头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这种对于学生观赏积极性具有遏制作用的做法需要我们进行反思与修正,要保持影视作品欣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以一种自由轻松的心态开始自己的观赏之旅。因此,在将影视欣赏与文学作品教学进行结合时,通常我会采用“迂回战术”,引而不发、顺其自然,让学生先沉浸到影视作品构建的情境中,心无旁骛地看完之后再适时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和主题。

如在学习“组歌”这一单元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我的》。在学生观赏影片前,我没有布置任何指导性的所谓“观影指南”,而是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看完电影片段。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当学生兴致勃勃地就影片中的某个情节进行热烈议论时,我以参与者的姿态启发学生:“影片中小王瑞饱受苦难,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心理也经历了战争的巨大创伤。可是为什么在我们关于的诗歌中却充满了豪迈和壮阔?”这个充满矛盾的命题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同一个焦点上来,形成了影视欣赏与文学作品之间的一个鲜明的契合点。他们能结合电影中的情节发展和诗歌中的文字描述展开合理的思考,有理有据地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最终学生认识到不是小王瑞的苦难根源,在途中,是苦难和磨砺让他变得更加成熟,是硝烟和炮火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学生这种深刻的认知,正是基于他们在没有包袱的情形下对于电影的纯粹观赏,正因为这宽松的观赏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后继的讨论中随时攫取相应的镜头描写,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做出合理的注脚。

二、 思维共鸣――摆脱视觉的束缚

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中视觉的满足上,一掠而过,没有引起他们的心灵共鸣,没有引发思索,那么这种影视作品欣赏与文学作品学习的结合是失败的,甚至有时带来消极的影响。要将影视作品给学生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变成他们品读文学作品的思维的翅膀或者创造的摇篮,就要引导他们摆脱视觉的束缚,从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出发,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在平等的交流中形成思维的碰撞,这样影视欣赏与文学作品教学就会相得益彰,获得新的意义。

比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结合电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展开教学,在学生观赏影片片断后,我引导学生跳出人物的神态、语言以及心理刻画等具体层面的束缚,根据自己的观影感受和生活体验走进文本,谈一谈对“救死扶伤”精神的理解。这样的切入点与课文的主旨相一致,以点带面,贯穿全文,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学生通过回忆影片中那一幕幕感人的片段,结合文本中对白求恩大夫崇高精神的真诚肯定,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将白求恩的伟大事迹作为人生坐标,经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三、 智慧互动――创造个性的解读

让影视欣赏与文学作品教学有效结合,要将两者进行转化。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小品,或者将影视作品中的具体形象诉诸文字,都是能最大化地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解读的方式。在这种画面与文字彼此的转化中,教师要发动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的个性解读在此环节得到充分的释放。

比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反复研读,将这则充满天真童趣和朴素真理的短文改编为小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改编和试演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领悟,并将这种领悟反馈于小品的设计和改进上,添加了许多恰当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在这样的智慧互动中渐渐释放出学生个性解读的独特魅力,各个小组的小品演出获得了大家既辛辣又中肯的点评。有学生创作了《“新”两小儿辩日》的剧本,加入了乘坐时光机返回古代参与“辩日”的现代人物角色,让观众们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