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范文1
住宅是人类由于生存的需要而建造的人为空间,这种人为空间从来就包含着住宅的室内空间和住宅的外部环境空间。随着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从业主,开发商,亦或设计方,都越来越关注外部环境空间的品质,并出现越来越多成功的设计作品。本文将从空间组织、绿化设计及居民的需求三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实例来谈谈住宅区的环境空间设计。
一、外部环境的空间组织
住区的建筑空间有其空间序列,而居住区的外部环境空间也有其秩序性,并与建筑空间序列相互制约,相互融合。
根据平面构成原理,平面构成中的要素是——点、线、面。点是环境设计中的基本构成要素。点与空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区分。通常由视觉决定点的视觉效果可以适用空间,同样空间的视觉效果也可适用于点。在实际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居住区的绿化特殊性、用地环境秩序、平面构成等诸多方面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绿化空间的关键点、中心空间、过渡空间。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景观视觉焦点。视觉焦点的选择应注意其在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中的地位以及所起的作用,运用对景作用、引导作用、吸引作用、影壁作用以及框景作用。
2.主体景观空间。应为环境空间的功能中心与审美中心,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用途特征进行重点设计,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的不同特性,成为小区的主体景观。
3.过渡景观带。过渡景观带在居住区环境空间中同样重要,它既要和视觉焦点相呼应,又要起到与主体景观空间过渡的作用。设计中可充分利用植物因素,注意乔、灌木在树种、颜色、树型、体量上的动感特征,以取得与主体景观空间的呼应。
4.路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区域内既要有“节点”,又要有“路径”,才能形成“场所感”。现有的一些住宅小区的绿地系统经常是组团绿地加上中心绿地,这种做法往往过份概念化,结果形成了一块块“邮票”式的方块绿地,景观不成系统,使用效益低。因此我们还应重视步行景观路线的设置。这种设置应着眼于“路径”的设计,它强调了人流路线和景观的结合,使得原有的自我中心式的绿地和人的行为方式联系在一起。空间组织也因此生动起来。
如北京顺义区的东方太阳城设计了一条流畅舒展的滨水步道。在功能上它起到了步行交通的联系作用,大大增加了中心绿地的实用性,在空间上它使总平面生动而丰满,它联结了公共设施中心、中心绿地、组团绿地、弧形带状绿地、河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地景观网络(图1)。
同时区内的主干道设计得蜿蜒曲折,形成了不同的居住空间特征和对景。小区沿主干道设置广场,水景、小桥,绿篱、雕塑等,创造了多变的景色,使得整个小区特色鲜明。这种设计手法通过空间流通和多层次组织使居住区空间环境融为一个整体(图2)。
二、绿化设计
在住宅的外部环境空间中,其主要部分,常常是居住区的绿地。久在城市里居住的人们,对绿地就具有天然的亲近性。居住区绿地是利用植物材料构成的一种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的生活空间。一方面,绿化植物本身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夕晒、降低风速;也能吸收噪声、减少灰尘、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卫生、美化环境,还起着组织空间的作用。
1.运用大片草皮快速形成绿化效应。许多小区的草皮面积与绿化面积接近,即做到基建工程完工一片,即以见缝插针的方式铺上草皮。真正做到了黄土不见天。这种种植模式,能较快的形成空间明朗的大面积绿化环境。
因为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往往是在建筑完工后才能进行。这种特定的环境使绿化工作者面对的是大片垃圾填充和覆盖的地面,绿化效果和环境改造要来得快,必然是首先大片的绿色掩盖地面、消除尘土,因而先植草皮,改善生态环境,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2.多草种混杂种植。目前国内使用的草种多达十几种,目前国内常用的以禾本科草种马尼拉草为主,另外有天堂、矮生百慕达草,并引种了黑麦草和高羊茅草;阔叶草有马蹄筋,红、白三叶草等品种,在不同的地块使用不同的草种,丰富了草皮的色彩感和质感。草皮为底色、为基调,在草坪上乔、灌木点缀, 地被花木组景;在花期上、色相上及空间组合上加以区别,形成不同特色的园林绿化空间。同时,也防止了某草种水土不服而导致大片草皮死掉的景观后果。如在花园很随意的在草坪边沿种植了成片成丛的红继木,花开时节,花红似火,气氛浓烈;又如在花坛内分片布置三叶草衬托的海棠和清新秀丽的细叶美女樱,组合得当,多而不乱,就会营造一种强烈的景观层次感。
3.景观小品的恰当运用。比如草坪以预制砖铺成漂亮的园林草坪小径,任其穿行。草坪中人们常常集中交流停留的地点,就设置小品性质的休息设置等。
天津万科水晶城重新利用废弃的旧火车头,形成了良好的具有历史意味的人文景观效应,是值得借鉴的手法(图3)。
注重对人的行为需求的考虑
规划设计必须结合人的行为规律,如今的许多设计往往只注重图案效果或仅满足于绿化的生态功能,而对绿地的休憩、活动、交往功能考虑不周,造成居民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在设计居住区绿地时还应注重对人的行为需求的考虑。
1.人看人的心理需求。许多居民到户外活动,并没有确定的目标,只是随意地走走看看,这时别人的活动很可能就会吸引他驻足观看,甚至加入其中,自发性活动就会变成社会性活动。绿地中的公众活动应该让路过的人、住在附近的人能够观察到活动进行的情况,以决定是否加入。
2.对空间区位的不同感受选择。居民在居住区环境中对活动空间的选择常常因为空间区位的感受不同而不同。对居住区绿地活动场所中活动分布的观察发现,在边缘的活动大多是相对静止的活动,如闲坐、聊天等,一般都选择在相对隐蔽的边缘地带;在中心的活动一般都是运动性较强、带表演性质的活动以及儿童活动。这符合人的行为心理:中心意味着众所瞩目,是演员或主角的位置;边缘意味着不受注意,是观众或配角的位置。
3.便捷的步行习惯。抄近路是人之常情,设计者不应该抱怨居民因为抄近路而损坏了草坪,而应该首先检查自己的设计是否为居民出行方便作出了周密的考虑。当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时,说明设计者的设计是失败的。天津大学四季村花园原有浓密的绿篱包围,出入口只有两个,且居中设置,从侧面来的居民喜欢抄近路穿过花园到早市和商店去,部分绿篱被逐渐去掉,既节省路程又使花园景观对外开敞。
在如今的小区环境设计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模式,城市住宅与城市空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商业空间与作坊、住宅交织在一起,宅前道路往往就是商业街,城市广场往往就是住宅区居民的休闲聚会点。它的优点是具有丰富多彩的街道生活,富有戏剧性的生活场面、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城市的扩大和机动交通的发展,居住环境越来越远离自然,人文环境受到交通的干扰而逐渐瓦解。现代小区出现后,小区设计受到功能主义的影响,为了强调阳光和绿地,住宅大都放弃以往沿街道布置的方式,呈现出组团布局的形式。居住环境的物理条件大大改善,但显然缺乏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如天津万科水晶城将城市空间的组织手法运用到住区环境设计中,住宅的山墙部分都作了L形的处理。既对内部庭院作了较好的围合,又对街道的形成作了贡献(图4)。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范文2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计 外部空间环境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exterior space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sign,combined with the example--Bantian New Factory of Xinli Industrial(Shenzhen) Limited Company.
Key words: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sign Exterior Spac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6-0025-02
工业是大多数城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以工业为支柱的城市中,工厂更是占据了城市的大量用地,它不仅是城市的造血机器,同时,也在以特有的方式塑造城市景观,影响着城市的环境质量。而我们以前常常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了这一点,片面追求经济实用,工厂设计很少考虑其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环境质量,建成的工厂常常显得简陋和灰暗,环境质量较差,甚至成为城市景观的污染源。由于我们在认识和规划上的落后,城市的快速扩展使得很多这样的工厂已置身于城市的居住区或商业区之中,带来巨大的搬迁、改造任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社会已注意到工厂(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为城市提供财富和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城市面貌、城市环境甚至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很多企业家也认识到工厂环境和工厂形象的重要性,要求设计师把工厂设计为企业最动人的"广告"和显示实力和精神的铭牌。所有这些都给予了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创造的动力和使命。
新利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坂田新厂(以下简称新利电子工厂)是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业主于1996年7月委托我院设计,当年10月破土动工,次年11月竣工,1998年初投入生产。工厂占地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工艺设计由日本索尼公司负责。我院负责土建、公用工程和总图设计。工程投产后,其厂区外部空间环境受到业主及当地政府、媒体的好评。
厂址位于深圳市布吉镇坂田工业区,建筑场地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条不规整的"刀把"形,厂址北邻深圳布吉镇至龙华镇的一级公路--布龙公路,南面背靠山丘,西与其它工厂相邻。通过与业主不断地沟通和方案的优化,最终形成了总图设计。建成后的临街景观如题图所示。在本工程的外部空间设计方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当然这些体会不仅仅源于这一项工程。
⒈工业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
建筑师要创造性地、负责任地做好工业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对其空间布置、群体组合、单体形象、道路绿化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在设计开始时就将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新利电子工厂由于外方坚持要采用单层厂房,致使用地显得非常紧张,通过深入研究,我们采
用联合厂房的形式,将办公、仓库、零件加工、整机装配有机地组合在一个300m×108m的大厂房内,以其庞大的体量构成厂区建筑空间的主体,既相对节省了用地,又满足了功能要求。通过厂区内高层技术中心大楼在空间上的对比以及与其它次要建筑空间的组合,构成了一组比较丰富又有其特征的外部建筑空间。
⒉工业建筑外部空间的序列性
员工从厂外进入工厂内部工作直到工作结束离厂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其建筑空间也是一组有序列的空间。环境设计应考虑到人的活动规律,做到主客体的和谐统一。
由于用地条件限制,新利电子工厂功能分区在东西方向上展开,生活区(单身宿舍、食堂)布置在不好利用的东端"刀把"处,厂区布置在用地较规整的西部,两者之间布置了技术中心大楼和楼前广场,正好作为两者的过渡,外部空间有序,功能分区明确。
⒊环境空间组织要注重整体性特征
从心理效应来讲,群体刺激比单体刺激信息量大、刺激强度高。所以工业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最重要的是抓住其功能空间的特性和城市景观要求、努力创造出一个整体形象,体现出一种工业建筑特质。本工程联合厂房沿用地展开,其庞大的体量显现出一种工业建筑的特有气质,生活区、生产区以及技术中心大楼的过渡区,在外部空间处理上是在丰富中统一,通过空间及色彩细部的处理形成本工程统一的建筑风格,强化其整体性。
⒋重视厂区边界处理和厂前区设计
厂区边界如围墙、大门是与城市街道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是工厂的第一景象,不容忽视。厂前区是工厂序列空间的起始点,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重要建筑空间,更是与城市景观取得协调、呼应的重要因素,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本工程对厂区广场、围墙、大门、门房均给予了认真设计,实用方便、造型简洁、色彩统一。业主也积极配合,甚至将厂外北面预留的道路拓宽用地也纳于厂区环境营造范围。收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
⒌增强建筑物(构筑物)的形象刺激和艺术感染力
形式是建筑存在的必然追求,工业建筑的美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种体现,工业建筑通过材料和技术满足其功能要求,构成特有的空间。其空间体现一种内在的美、技术的美。其建筑形象较之民用建筑从尺度上讲更具夸张性和表现力。
新利电子工厂的联合厂房平面尺寸是很大,但高度仅10m,必然给人感觉是扁平的建筑,为了丰富厂区外部空间我们将厂技术中心设计成高层建筑(15层),一是节约用地,布置出一个楼前广场,二也在空间上形成对比,使厂区外部空间较为丰富。整个厂区在风格和色彩上统一,采用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法,体现出南方特色和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联合厂房主入口做了重点处理,红色拱架在色彩上和造型上与主体建筑形成了对比,烘托了气氛,也营造出一种"中国气派"。白色的建筑在绿色山峦背景的映衬下,更富有一种气势和现代感。
⒍厂区的绿化环境设计
工厂绿化设计要克服那种"建筑加庭园"的观点以及在厂前区一隅之地热衷于修亭、建池叠石、点缀小品的做法。从城市景观和工厂环境要求出发,注重绿化设计的科学性、整体性、适应性和时代性。本工程通过厂外绿地、楼前广场、道路两旁不同形态简明实用的绿化设计,很好地烘托了建筑外部空间,营造出良好的厂区绿化环境,丰富了城市景观。
⒎厂区道路空间的处理
道路是人们体验和观察环境和建筑的路径,人们对工厂环境的印象很多是沿道路的活动而获得的,因此道路的设计除了考虑它的交通功能之外,也要考虑其线型、比例、质感以及与绿化和建筑的协调等环境功能。新利电子工厂的厂区道路结合功能要求和绿化设计,较好地处理了通行、停车、转运、绿化景观等要求,道路空间处理恰当而实用。
此外,本工程所有厂区外线采用埋地处理(因为采用联合厂房,减少了外管外线),使厂区比较整洁。构筑物也是建筑环境中的重要元素,原设计厂区构筑物(水塔)是配合厂区建筑外部空间单独设计的,后因时间和费用等问题采用了标准设计,稍有遗憾。
总之,工业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业建筑的美既体现技术美,也是艺术美。我们应该从城市设计和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我们以往对工业建筑的设计观念,让工业建筑也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说明:
⒈本工程为2000年度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湖北土建》2001年第1期误刊为三等奖,现予更正。
⒉本工程技术中心大楼尚未建成,为说明设计意图,找了一个类似的图片采用电脑技术插入的,特予说明。
作者单位: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院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范文3
关键词:外墙外保温;建筑能耗;系统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2 真正贯彻落实全面的建筑节能设计
(1)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2)合理选址。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3)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种植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
(4)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5)单体的节能设计。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3 外保温优于内保温
(1)外墙外保温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构造位置使得建筑物的外墙与内墙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内墙及楼板处于室内的温度环境,其年温度差的变化为60℃~80℃,使建筑结构长年不得安定。这种永远不安定的建筑结构会导致在多处墙面产生裂缝,并破坏沿外墙的屋面防水,引起地下室防水的渗漏等。同样这种不同温度环境会产生不同变形的原理也会发生在夹心保温和保温层表面的刚性厚抹灰层上,保温层上湿贴石材等做法其保温层外侧部分都面临同样的形变破坏。外墙外保温的保温材料保护了主体结构防止风吹雨淋和风化以及碱骨料的反应等对主体外墙的侵蚀,相对延长了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
(2)外保温是消除热桥的合理途径。外墙既要承重又要起保温作用,外墙厚度必然较厚。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后,墙厚得以减薄。但如果采用内保温,主墙体越薄,保温层越厚,热桥的问题就越趋于严重。在寒冷的冬天,热桥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热损失,还可能使外墙内表面潮湿、结露,甚至发霉和淌水,而外保温则可以不存在这种问题。由于外保温避免了热桥,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条件下,外保温要比内保温的热损失减少约20%,从而节约了热能。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范文4
关键词:节能构造设计;建筑设计;阐述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m2,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
2 真正贯彻落实全面的建筑节能设计
2.1 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2.1.1 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2.1.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位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主要方法为:①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还能遮阳、降噪;②创造人工自然环境,如在建筑附近设置水面,利用水来平衡环境温度、降风沙及收集雨水等作用。
2.1.3 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
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2.2 单体的节能设计
单体的节能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各部分的节能构造设计、建筑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隔设计,以及一些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设计与选择等,来更好地利用既有的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以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2.2.1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
建筑各部位的节能构造设计,主要是在满足其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的要求之外,通过对各部位(屋顶、楼板、墙体、门窗等)的造型、结构、材料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设计,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达到节能和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效果。
2.2.1.1 屋顶的节能设计。屋顶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节能措施为:①采用坡屋顶;②加强屋面保温;③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屋面(架空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种植屋面等)。
2.2.1.2 楼板层的节能设计。主要是利用其结构中空间,以及对楼板吊顶造型加以设计。如将循环水管布置在其中,夏季可以利用冷水循环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利用热水循环取暖。
2.2.1.3 建筑外围墙体的节能设计。墙体的节能设计除了适应气候条件做好保温、防潮、隔热等措施以外,还应体现在能够改善微气候环境条件的特殊构造上,如寒冷地区的夹心墙体设计、被动式太阳房中各种蓄热墙体(如水墙)设计、巴格达地区为了适应当地干热气候条件在墙体中的风口设计等;而在马来西亚,杨经文设计的槟榔屿州MennamUmno大厦外墙中,则外加了一种"铺风墙"的特殊构造设计,在建筑两侧设阳台开口,开口两侧外墙上布置两片挡风墙,使两通风墙形成喇叭状的口袋,将风铺捉到阳台内,然后通过阳台门的开口大小控制进风量,形成"空气锁",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通风。
2.2.1.4 建筑门窗的节能设计。据统计资料,在我国既有的高耗能建筑有40%的耗能是通过门窗散失的。因此,解决好门窗节能的问题相当重要。门窗的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①控制建筑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②设置遮阳措施,我国节能标准中规定,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寒冷地区中制冷负荷大的建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宜设置外部遮阳;③根据需要合理地组织门窗的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④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外门宜设门斗或采取其它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其它地区建筑外门也应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⑤选择高性能的建筑门窗和幕墙技术,建筑门窗和建筑幕墙要改变消极保温隔热的单一节能观念,把节能和合理利用太阳能、地下热(水)能、风能结合起来积极选择节能和用能(利用太阳能、冷能、风能、地热能)相结合的门窗及幕墙产品。
2.2.1.5 建筑物围护结构细部的节能设计。细部的节能设计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节能也非常重要,应从以下各部位着手:①热桥部位应采取口可靠的保温与"断桥"措施;②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罩、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③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④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⑤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宜采用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⑥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应填充保温材料。
2.2.2 合理的建筑空间设计
合理的空间设计是在充分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空间进行合理分隔(平面分隔和竖向分隔),以改善室内保温、通风、采光等微气候条件,达到节能目的。
2.2.3 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3 加强建筑节能设计方面的学习
3.1 学习现有的节能技术
当前,很多建筑师不太懂节能技术,以及如何把节能技术应用到建筑当中。建筑师不能只是设计时套用标准图,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节能原理,才能在设计中按照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部位,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所以必须加强建筑节能方面的学习。
参考文献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范文5
关键词: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设计 环境会计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023-01
1 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整个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是指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节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管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1.1建筑节能重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绝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m2,其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如果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将留下很重的能耗负担和治理困难。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
1.2整体及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1.2.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2 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在建筑地址确定之后,应研究其微气候特征。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有利于建筑节能的环境,如在建筑周围布置树木、植被,既能有效地遮挡风沙、提高空气质量,还能遮阳、降噪。
1.2.3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合理的建筑规划和体型设计能有效地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它包括对建筑整体体量、建筑体型及建筑形体组合、建筑日照及朝向等方面的确定。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同时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通常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适合这一地区气候环境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
2.环境会计
2.1 环境会计的发展背景
目前“低碳经济”的概念已深入人心,一系列环境灾难事件的发生使人们逐步感受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以环境污染和损害人类健康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飞速发展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持续的。环境会计在此背景下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而我国并没有对环境会计进行清晰的规范和界定。
2.2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
环境会计应为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环境财务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财务管理和环境审计。国际财务报准则中对环境会计有相应的解释说明。
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A)是很宽泛的概念。2005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定义就是,评估和披露与环境相关的财务信息的核算计量披露会计分支。
2.3 环境管理会计的概念及发展
环境管理会计列示实物和货币两方面信息。实物信息包括使用的数量,能源、水、材料和废弃物的流动和最终使用情况。环境管理会计重点关注实物信息的披露,因为能源、水、原材料的使用和废弃物、排放物的使用一样直接关系到企业组织的环境成本;材料采购成本也是许多企业组织的主要成本动因。环境成本可以被广泛的解释为分辨、收集、分析和使用两种信息:实物信息与货币信息。
环境管理会计核算需要在生产基地找到适合的标杆管理工具。通常生产管理会计集中关注材料损失减少的数量和各种不同情况下产出的信息,然而与材料损失相关的环境管理会计不必特别关注产品生产过程。同样,环境管理部门只关注环境控制相关成本,所以环境管理会计将国家宏观环境管理系统和企业环境管理责任紧密地结合成为统一的系统,可是同时披露企业管理、生产和环境方面的信息。
环境成本管理提供了进行环境保护和投资项目评估的核算工具,但目前我国的环境成本披露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完善现环境领域的成本核算结构与方法。企业的管理活动和国家宏观环境活动应该增加环境保护的时间、经济投入。
参考文献:
[1]张评衔.建筑节能及太阳能建筑.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7):20~22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范文6
关键词:装饰材料;材料运用;环境设计;综合性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25-1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可实现性。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任何功能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可感知的材料等体现出来,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正确的掌握材料,赋予材料以生命。包豪斯学校的教师伊顿曾经写道:“当学生们陆续发现可以利用的各种材料时,他们就能创造出更具有独特材质感的作品。”由此可见,设计师们对各种材料灵活而有效地应用,会让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材料在此也显得与众不同,使人们更加直观的体会到了材料在设计中的无穷魅力。
材料是设计方案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只有充分的了解或掌握材料的性能,按照使用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了所需材料,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长处,做到才尽其能,物尽其用,这样才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各项要求。
在国家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属于艺术设计下的专业,其专业内容包含室内设计和外部环境设计,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中,设计师们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体现人情味,把造境上升至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烘托民族的风格,抑或也体现设计者的个性。
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装饰材料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占有的重要关系。
一、 装饰材料与环境
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设施,这些环境和设施友必须通过土木、建筑工程才能实现。环境和设施一方面按照人们的所需和所想来进行设计,但同时环境建设又受着技术和材料的制约。
随着各种材料的不断出现和新技术额运用,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材料是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环境质量提高岁材料新需求。应该说,今天人类现代化的人居环境的创造是和材料的发展分不开。
二、 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
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的载体,任何设计想法都需要通过材料的构筑得以体现。室内设计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它受材料和构造的限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设计师只有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借助艺术审美对材料进行合理搭配,并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功能特征,精于选材,这样的设计才具有可行性和美观性。
材料是构成室内空间的物质要素,在室内设计中,室内环境的装饰及空间中物体的形成与组合、各种陈设等等,都是以材料为依托,因而室内设计与材料质感的具体应用有直接的联系。室内设计必须考虑材料质地与空间功能的符合、质感与环境氛围的适宜,以及材料之间的质感搭配、面积搭配等方面的协调。
任何材质都有其质感,质感体现着材质的性格,就室内设计中的材料而言,随着”轻装修,重装饰”的装饰风格和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流行,软装饰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整个室内装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充分了解或掌握装饰材料的性能,按照使用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了所需材料,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长处,做到才尽其能、物尽其用,才能满足现代室内设计的各种要求。不同的建筑部位,相应地对装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感观等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例如室内房间的踢脚部位,需要考虑易于清洁,家具底脚碰撞使得要牢固,粉刷、涂料、墙纸或织物包等墙面装饰材料一般都不能直落地面,而通常需要选用有一定强度、硬质、易于清洁的材料。
三、 装饰材料在外部环境设计中的重要性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是协调和过渡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条件与能源的利用、各种建筑小品的配置以及人流、车流的合理组织等,以丰富建筑的情趣。重要的是从人类环境需求和行为心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规划,城市绿化等要求,创造优美、舒适、安全、便利的外部环境。
用材不在多,也不在新,重在恰当。尤其在公共建筑方面,用普遍的材料设计出经典的作品,才见真功夫。中国的建筑师自古就有用材得当的传统,尤其在木材和石材的应用上更是轻车驾熟。比如故宫、颐和园为代表的木建筑,不仅外形美观,更经久耐用;苏州园林更是用材高手的杰作。对石材的应用方面,赵州桥更是一个杰出的代表。意大利罗马洞石,其色调以米黄居多,使人感到温和,质感丰富,条纹清晰,促使装饰的建筑经常有强烈的文化和历史韵味,曾被世界上多处建筑使用,从这也能体现出材料的使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越来越重视,材料在环境设计中发挥着其独有的内在意义,他可以提供安全、美观、舒适等等,并且还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吟唱绿色材料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成为当代材料发展的一大趋势。设计师或施工人员对材料知识的掌握,是完成设计与施工的必备条件之一,相同的材料用于不同的环境,或者不同的材料用于相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不同材料的组合更能形成丰富的艺术设计效果,所以设计师或者施工人员必须对材料运用环境及功能上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考虑,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长处,做到才尽其能,物尽其用,这样才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