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1
[关键词]比较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一、优化教学内容,采取专题式授课
《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具备基本理论素养,能初步运用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解读中外文学现象;教学过程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联系、汇通等方法观察分析各种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跨国以及跨文明交流的意识,涵养“和而不同”的博大人文情怀,加深中华民族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影响《比较文学》课程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因素是教学内容较多和教学课时较少,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以知识讲授为中心,难免出现灌输式讲授,教师花费大部分时间讲授内容甚至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埋头记笔记,单向的知识输出很难得到学生积极的回应,师生之间明显缺乏教学互动,导致教学氛围较为沉闷,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不仅学生疏于思考,教学评价时忙于应付知识点,而且教师疏于更新教学观念[2]。为了增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参与度,教师需要运用多种办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比如鼓励提问培养质疑精神,针对关键问题发表见解,思考重要论题。比较文学属于专业综合程度较高的学科,涉及中国文学理论、西方文学理论、中国文学、西方文学等学科内容,可见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教师按照目录逐一讲授章节,不仅无法达成教学目标,打破学科边界,扩大教学范围,加强学科知识融合,而且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为了找到少量课时与优良教学效果之间的平衡点,教师必须建构高质量课堂,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开展专题式教学,利用有限课时最大限度整合相关内容。笔者将《比较文学》课程分为八个专题,分别是“专题一: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突出法国学派、美国学派以及中国学派的特征,介绍三大学派的主要观点;“专题二: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掌握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可比之处,凸显异质性和变异性;“专题三:流传学”,主要追溯一国文学流传到他国的演变历程,叩问流传背后的文学事实;“专题四:渊源学”,探索他国文学的终极影响;“专题五:译介学”,关注翻译中出现的语言文化变异现象;“专题六:形象学”,找寻他国形象;“专题七:主题学”,比较中西方文学主题的差异;“专题八:跨学科研究”,以宽阔的视野探究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亲密关系。
二、改革教学方法,讨论法和案例法相结合
“教师怎样教,学生怎么学”是教学改革的永恒话题,综合相关研究成果,讨论法是一种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专业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讨论法是通过沟通、交流、对话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学生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为此学生需要具备问题意识和批判意识,教师负责指导或者在旁点拨,鼓励有思想和想法的学生,推荐学生阅读专业书籍拓宽学术视野,引导学生培养独立学术思考的习惯。讨论主题侧重于选择同一题材在不同文化形态的演变轨迹及背后的文化差异,笔者以“灰姑娘”为例阐述教学过程。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讨论的准备工作,课堂教学前完成唐代小说《叶限》和西方故事《灰姑娘》的阅读。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1课时的集体专题讨论,要求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比如找出相似的故事情节,一是叶限和灰姑娘都有一个刁钻狠毒的后母,想尽办法折磨她们;二是叶限和灰姑娘都得到一样拥有无边法力的事物,前者是鱼骨,后者是鸟儿,帮助她们满足愿望;三是叶限和灰姑娘都通过宏大热闹的聚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叶限参加了洞节,灰姑娘参加了王子的舞会;四是叶限和灰姑娘都拥有一双独一无二的鞋子,这也是验证她们身份的唯一方式;五是两个故事都是大团圆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过上美满的生活。再次,讨论并总结两个故事的主题,善恶皆有报,通过鞭笞贪婪者的虚伪表达作者对于普通民众的同情,也反映出普通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大家的观点。最后,教师总结学习方法,即同一研究对象跨文明对话应该强调可比性、突出异质性、彰显对话性,当中西方文学与文化正面遭遇时,文明冲突的异质性与变异性无法避免;教师更要提醒学生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只是文学中常见的研究方法,比较上述两个故事不是单纯分析二者相似之处,而是探讨故事背后的文化形态以及导致的结局差异;此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中西方文学研究时发扬本国文化的优势,“如果不能在现代诠释中充分呈现自己文化的特色和独创,积极参与这一世界文化力角逐,一个民族的文化,即便丰富多彩、源远流长,也只能被同化,失却光芒以至衰亡”[3]。除了讨论法,《比较文学》课堂教学也可以使用案例法,教师介绍比较文学基本理论时可以引入实例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选题、选视角、选方法等文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文学方法和视野开展文学解读和具体研究,实现专业知识与创新精神的高度融合。以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为例,跨学科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写作者的学术素养要求较高,“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自己的学术支点,并在这一支点上尽可能对与之相关的学科作多而深的研究,这样才能避免那种空泛的、蜻蜓点水式的跨学科比较文学研究。对于青年学者来说,更应该具有牢固的国学功底”[4];此外,跨学科研究十分强调文学的主导地位,学生需要在厘清文学与其它学科边界的基础上突出文学的审美批评和分析,文学性才是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终极目标。中西方文学的影视改编研究就属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以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影视改编为例,此小说通过中、日、韩三国改编在电影中呈现出不一样的故事体验,课堂教学时,教师课前要求学生观看电影,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精彩的片段并引导学生对比小说与电影文本,主要探讨文本类型的差异与改编创新。
三、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2
曹顺庆(以下简称“曹”):我于198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考上四川大学研究生,拜在杨明照先生门下,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博士学位。在我的求学过程中,明照先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先生对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严谨求实的治学理念和博雅亲切的人格熏陶两个方面。
先说治学理念。明照先生曾师从著名学者郭绍虞深入研究《文心雕龙》,出版《文心雕龙校注》、《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等著述,被誉为“龙学泰斗”。综观先生的学术历程,其学术上的最大的成就是校注和研究《文心雕龙》,其爬罗剔抉、考辨源流之细致,其考证辩驳、辨章学术之严谨,足以堪当今人治学之典范。无论在资料搜集、文本校勘,还是理论研究、体系建构上,他都能独树一帜。这种严谨、务实、求真的精神,影响着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学人。我在做博士论文选题时曾打算以《文心雕龙》为研究对象,但先生说龙学研究佼佼者众多,建议我将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文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开辟新的古代文论研究路径。于是,在先生的指导下,我写出了中国第一部以“比较诗学”命名的专著《中西比较文学》。此时恰逢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积极复兴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从此,我便走向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再说人格熏陶。在一般人看来,先生对学问研究是严厉而苛刻的,对学术是敬畏而真诚的,对学生是高标准和严要求的其实,从内心来讲,先生待人是极其和蔼而坦荡的,而待己则是严格而严厉。每次和先生谈完话后,心中总会充满温暖和激情。先生已经真正达到学术即生活,生活即学术的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总之,无论是治学的严格,还是人格的熏陶,杨先生都在学生的心灵中都树立了~块值得崇敬而难忘的丰碑。如启功先生在《祭杨公明照》中所言,可谓“后学仰止,千载留声”。先生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先生的高尚遗风永远与我们同在。这让我又想起先生那琅琅的川音,那飘飘的白须,那激情的手势,那亲切的笑容,仿佛他又回到我们身边。
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股经久不息的“读经热”,包括《文心雕龙》在内的传统文化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您对此有何看法呢?国内出现“读经热”的原因有哪些呢?
曹:所谓“读经热”,又可称为“国学热”。“读经热”在199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出现和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继“五四”之后的又一次文化转折。这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三:
第一,对待传统的偏激态度和过激行为。中国知识界曾有人对传统文化持负面看法,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国被动挨打的“祸根”,是实现现代化的“绊脚石”,不打倒传统文化,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就不能繁荣富强。然而,抛弃传统文化的结果不仅没有达到我们当时的且的,反而使我们失去了文化之根,由此导致很多严重的后果。
第二,当代文化的失语与混乱。由于我们都对传统文化不熟悉,这就造成了我们文化上的“失语”时代,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创新能力的衰减。所谓”失语”,其根本的害处就是缺乏创新力,缺乏自主刨新性。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读不懂中国古代典籍,必然会形成“失语”现象,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的。
第三,中国文化的空心化趋向。在整个文化发展上,中国没有形成自己的特点,我们整个文化出现了一种”空心化”的趋向。当代中国人缺少类似于西方的“诗意栖息”的文化家园感,当下缺少精神文明的核心理念,缺少有民族特色又适合当代人的文化思想支柱,”文化失语”,学术缺乏刨新性等现象也都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简言之,从本质上讲,读经旨在创新。读经不是我们的目的,一如学习西方也不是我们的目的一样:读经只是一个手段和方式,正如借鉴西方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启发。今天中国需要创新,而要创新,就应尊重、学习中国文化经典和西方文化经典,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涂:毫元疑问,中国古代文论与古代典籍对当代文化建设和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下的命运并不尽如意,甚至令人堪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呢?
曹:中国古代文论与典籍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当下的语文教学同样有着无法抹灭的价值。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要“立足异质,融会古今”。在对“重建中国文论话语“命题的积极回应中,学术界开始注意和重视中国传统的根本学术话语规则,有许多学者则开始致力于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清理。
对于如何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命题,学术界的讨论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讨论,主要关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所谓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是立足于中国人当代的现实生存样态,潜沉于中国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文化内蕴,复兴中华民族精神,在坚实的民族文化地基上,吸纳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成果,融汇中西,从而建立起真正能够成为当代中国人生存状态和文学艺术现象的学术表达、并能对其产生影响的、能有效运作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第二个阶段的讨论,则主要集中于研究“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和“中国文论的中国化”问题。但中国文论因为没有自己坚实的话语资源,事实上又处于再次“失语”的状态。故应依据中国传统固有的主要文化规则,在“异质性”原则上走“古今融会”与“中西化合”之路,通过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最终实现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重建。
为了实现这一设想,对传统话语的发掘整理,并使之进行现代化转型的工作,将成为重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现在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是首先进行传统话语的发掘整理,使中国传统话语的言说方式和文化精神得以彰明然后使之在当代的对话运用中实现其现代化的转型,最后在广取博收中实现话语的重建。
涂:就文学理论而言,当下中国学界大致呈现出两种趋向:其一,普遍表现出对西方文论的偏好,而对中国古代文论则相对漠视,表现出典型的“失语症”:其二,普遍将中国文论和文学现象当作西方文论的注解,用西方文论来解释和分析中国文学,为中国文学界把脉问诊,即所谓的“西体中用”的变体延续。您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曹:的确,当下中国学界大致表现出“失语症”和“西体中用”的趋向。自我于1996年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以来,学术界就围绕
此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学理论争和哲理思考。赞成的、反对的都不少,我之所以提出“失语症“,主要是针对学术界的学术研究。
所谓“失语”,是说在中西知识的整体切换中我们丢失了自己的知识方式。一方面,我们坚信,只有现代西学质态的知识才是唯一的知识。20世纪,新知识之所以能够全面取代旧知识,是因为我们相信分析性质态的西学知识才是科学。旧知识被取代,是因为这种知识质态不行了,它在知识的质量和形态上都不科学。不行的不只是旧知识中某些观念过时,而是这样的知识本身。如果要以分析性质态为标志的科学知识为唯一的或标准的诗学知识,那中国人的命运只能是“失语”、“无语”,甚至“哑语”。
另一方面,经由一个世纪的演化,移植的知识已成为我们的新传统。我们被这样的新传统灌养成人,我们整个的知识立场和视野已全面系统地置身于现代西学的知识谱系中;我们对诗、对艺术、对事物,对一切可以用知识的方式来研究和理解的对象,都是用西学的知识原则和理论逻辑来处理的。如此一来,一、中国传统的诗学知识从现代中国的知识系统中逐渐疏离出去,成为“他者”。传统诗学由此而显得不科学,“模糊”、“含混”、“不清晰”、“不准确”、“无系统性”,成为异质性知识。与此同时,由于我们是用西学的知识原则和理论逻辑来理解传统,使得“研究”传统实质上就是将传统知识向现代西学知识质态同质化归,无论是阐释、分析还是评价,都是将传统知识“转译”为现代知识。
涂:您在1990年代末提出中国文论“失语症”的重要命题,可谓切中肯綮。经过十多年的探讨、研究和沉淀,您认为当下中国学界是否已经摆脱了“失语症”状态?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改变这种面对西方文论的失语状态呢?
曹:所谓”失语”并非指现当代文论没有一套话语规则,而是指没有一套自己的话语规则。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在于“何以失语“,“失什么语”。“失语症”与传统文化的失落有着必然联系。我们对传统文化隔膜了,当代学生甚至很多学者都不读经典,而经典就是决定话语规则的基本东西。我提出“失语症”已有十多年了,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在争论。应该说这种争论是有益的,但有一点必须弄清楚,“话语”的实质是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是怎么形成的?它是在我们的经典中形成的。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基本的“话语”,即“言”和“意”的关系问题。语言不能穷尽意义,这是我们的话语规则,与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话语规则大不相同。
中国文论的“失语症”、传统诗学的“异质化”、古代文论的现代化等现象,都是中西诗学知识谱系全面切换的整体综合症。其背后,是中国现代知识建构所面临的在某种意义上比西方更为深重的现代性危机。就知识建构而言,一方面,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秉承了西方现代知识建构的固有危机;另一方面,植八的现代性又极为深重地导致了移植知识系统与本土生活世界的紧张和疏离。诗学的话语危机和与西方对话的立场危机,不过是其表征。在对中国的现代性危机进行反省和调整的时候,除继续引进西方资源外,我们实际上只剩下中国传统的诗学资源。中国传统诗学的价值,不在于可以用来确证现代诗学知识的正确性,而在于可以据之从另一个“异质知识”的立场和视角来反省和调整现代诗学作为一种诗学知识形态的偏差。因此,对传统的诗学资源,我们必须在保有其异质性的前提下进行利用,要防止在对异质性的研究中将异质性篡改为同质性!。
涂:作为世界比较文学界的知名学者,您不仅撰写出《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比较文学史》、 《比较文学新开拓》、《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 《比较文学论》、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 《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比较文学学》、《比较文学教程》等煌煌巨著,也亲身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复苏和发展。您认为三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可谓蓬勃迅猛,成就斐然,有目共睹。进入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则更上层楼,新论迭出,佳作频现。关于这一点,通过我和王向远教授主编的《中国比较文学年鉴・2006―2007》和《中国比较文学年鉴・2008》即可管窥一斑。“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既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成就,也是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更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最有创新性的表现。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7年,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开创与奠基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学界主要关心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研究边界等学科内部建设问题。第二阶段从1988年到1997年,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方法体系的建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学界主要关注如何以其特色加入到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去。第三阶段从1998年至今,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研究继续向前推进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学界以自己的贡献积极推进着全球性普世理论的建构。
涂:的确,我们从您的等身著书中,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厚重成果。依您之见,中国学界的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着哪些不足呢?换句话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曹:中国学界的比较文学研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学界重视。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大致有三 第一,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方法论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孙景尧、严绍鎏、徐京安、叶舒宪、刘献彪、刘介民等大陆学者,李达三、古添洪、陈鹏翔、张汉良、苏其康、黄美序等港台学者都曾深入探讨过此问题。第二,比较文学的理论创新力尚待提升。比较文学在中国是一个年轻而蓬勃发展的学科,深深植根于中国深厚博大的文化之中,照搬西方的比较文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也是行不通的。第三,比较诗学研究有待深入。在这种背景之下,以跨文明和变异学为基础的比较文学学科新理论,将弥补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之不足,推动全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建设,有益于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涂:比较文学不仅仅具有天然的比较意识、比较思维和比较方法,而且跨越不同民族、国家、语言和学科。这样一来,比较文学对学习者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那么,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应该大致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曹:比较是构成学识、获取知识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元素之一。作为国际人文学科显学之一的新兴学科,比较文学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如今,它在全世界的影响目益扩大,欧美国家的许多大学早有了十分正规的比较文学系,北京大
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许多著名高校,也先后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所或比较文学系,这一切,表明了这门学科在20和21世纪的勃勃生机。
在这种宏观态势和学科背景下,一名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必须比其他人文学科具备更高的知识要求和素质。这要求学习者有献身学术研究的勇气,有甘于坐冷板凳的耐心,一如钱锺书先生所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同时,研究者还应具备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人文通识,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门以上的外语。
涂:这对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的确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沉潜学习多年才有可能达到。据我所知,您曾经编过《大学语文》、《中华文化》等普适性教材,对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充满7令人敬仰的热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呢?
曹: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并非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学者或作家,而是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的“学者精神”,在专业学习基础上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问题的“学者素质”。前者――学者精神,呼应着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后者――对应着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二者的密切结合构成一个合格而优秀的大学生素质。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基础牢、多层次、宽口径的通识人才:同时,要防止无边的宽泛,既不能搞成文、史、哲再加经、管、法,辅以理、工、农的平均主义,也不能是不论专业立足点的大杂烩。理想目标应当先博后专,太宽泛了不行。在博与专的问题上,重点应注意培养学生素质,高素质的学生应当知识博雅宽广,基础扎实。有的高校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好找饭碗,增加了许多实用的课程,这种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冲击了基础课程。就中文系学生而言,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人文学科,应当首先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其次才是研究能力提升。我很乐观地相信,兼具学者精神和学者素质的高素质的中文学科学生,不但适应工作面广,动手能力强,思维灵活,而且在工作岗位上更有后劲,更有发现问题,于问题中成长的潜力。
涂:是的,我注意到您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多年来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典籍”与“《十三经》讲读”等古典原著精读课程,我想这一定饱含您对高校中文系课程设置的学术理念追求,也体现您对如何培养高素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探索与创新意识。请您具体谈谈这种培养理念是基于怎样的一种学术考虑呢?就大学语文教育而言,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学科,才能合理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学科意识和研究能力呢? 曹:目前高校中文学科课程设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多、空、旧、窄。所谓“多”是指课程设置太多,包括课程门数多,课时多,课程内容重复多。不仅本科生与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开设的课程内容有不少重复,而且有的课程如大学写作课、现代汉语等课程还与中学重复。问题是,给学生开设众多课程,灌输系列知识,何以未能培养出钱锺书、季羡林那样的大学者々这并非意味着学生不努力,而应当从教育机制上进行反思。课程越设越多,讲授越来越空,课程越讲越旧,专业越分越窄,学生基础越来越差,恐怕是重要原因之一。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3
如何化解危机,使人类文化能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多元化发展与繁荣?最有效的策略应当是交流和沟通,即在全球化趋势观照下增强民族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理解,使未来的各民族文化既适应全球化交流、汇通的新需要,又发挥自身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创新特色。这一时代的使命必然地落到向来以交流与沟通为“立身之本”的比较文学的肩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语文学科的“教”与“学”过程中,就应该积极关注比较文学的时代使命,并且在为顺应时展的需要而全面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以比较文学的学科理念为视角开发学科的课程资源。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因为,“课程资源”的研究将为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加课程的普适性添加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应用前景。但应该注意到,目前在教育理论界,关于“课程资源”的研究还相对粗浅,并且“课程资源”对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还是一个较为生疏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更没能成为多数人自觉的要求和行动。因此,认真探究“课程资源”开发应当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其重大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课程目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开发课程资源,意在使课程资源丰富而适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与此同时,课程目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生应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很显然的,该课程目标一经实现,便意味着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语文素养,具有了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也因此得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无疑是密切呼应的。据此,可以推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果能以“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引领,开发丰富且适切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能促成课程目标更有效的实现。
三、以比较文学的学科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是必要而可行的
(一)把“比较文学”这一典型的人文学科理念引入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行动研究是必要和紧迫的
早在1995年,“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就提交给教育部三条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教学质量的建议,其中之一就是从“二十一世纪人才观”的角度说明了“中小学普及比较文学”的必要性。1998年,教育部下达的有关“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文件中,把“比较文学”列为师范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与此同时,教育部师范司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中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该包括“比较文学”,即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懂得“比较文学”。2001年5月,来自山东省胶洲市第一中学的姜悦亭老师在于潍坊市召开的“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有感于“比较文学”符合全球化新时代的需要,再次呼吁“比较文学”走向中学,引起了与会代表的重视。2002年5月,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由潍坊学院和潍坊市教育局联合承办的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比较文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研究”开题会议在潍坊学院召开,从此揭开了“比较文学”走向中学语文特别是高中语文的新篇章。
但时至今日,我们却遗憾地看到,把“比较文学”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呼声还未能汇聚而成激昂的改革号角,关于“比较文学与高中语文”的探索和实践还相对零散相对肤浅,我们能够查阅、搜索到的关于“比较文学与高中语文”方面的文章实在非常有限,至于以比较文学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就更少了。这是一片亟待开垦的沃土!
(二)以比较文学理念为视角开发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是可行的
“比较文学”是一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融、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架桥铺路,从而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做贡献的学科。所以,它以人文关怀为学科宗旨,以开放、前卫、综合、跨越为学科特点,以沟通对话、尊重宽容、互补共建为学科精神,以改善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为学科目的。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泰斗乐黛云教授认为,从“比较文学”的宗旨和目的上推论,在21世纪,“比较文学”已经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而且是一种生活的原则,一种人生的态度:它不仅是少数人进行的“高层次研究”的“精英文化”,而且是应该普及于大多数人的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笔者由此认为,如果能用比较文学的理念来观照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首先将进一步彰显作为21世纪最重要学科之一的比较文学的学科宗旨、学科特点、学科精神和学科目的;其次将使高中语文课程资源更加切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总目标;最后,它将使语文学科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承担起服务时代,推动人类迈向沟通、对话、尊重、宽容、和谐、和平友好的新时代的光荣使命。
四、比较文学理念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之探究
(一)正确解读“课程资源”
只有正确解读了“课程资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才有可能进一步有效地开发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
什么是“课程资源”呢?吴刚平教授在《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一文中,把“课程资源”界定为“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并按其功能特点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条件性课程资源”(物质资源)和“素材性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学校的教材、教师的数量、图书馆、活动场所、教学时间、教学设备和设施、学校环境等;后者主要指教师和学生的主动精神、知识结构和人格品质以及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等。
(二)建立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我们所应关注的物质与人力资源开发是“有开发价值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这就需要从课程理论的角度建立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第一,应通过教育哲学的筛选,使课程资源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第二,应通过学习理论的筛选,使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应通过教学理论的筛选,使课程资源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三)以“人本”理念为引领,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益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作为新课程的有效建设者和执行者,教师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的重任,而教师本身就是最基本同时也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益,教师首先应该以“人本”理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也就是以比较文学的核心理念引领课程改革实践,有效地为学生搭建终身发展所需的实践、体验和创新的平台,并与学生同行在个性发展的精彩过程中。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愿有更多用心于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同行加入讨论,尝试行动,分享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淳.关于比较文学与中学教育的思考,2002
[4].刘献彪,孟宪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2002
[5].刘蜀贝.比较文学:语文教学应有的开放视野.北京:人民教育,2003
[6].叶绪民,朱宝荣,王锡明.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7].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北京:教育研究,2001.9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4
关键词:日本古典文学选读 课程建设 实践
一.日语专业《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
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外语类人才培养的两大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中,对日本文学课开设的目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文学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其中,作为日本文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学日语专业普遍设有《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授课对象多为具备一定日语水平的高年级日语专业的学生,一般开设于本科阶段的第五或第六学期,是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日本文学知识体系,扩大知识面,提高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实践
解读非母语的外国文学作品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古代日语更加深了鉴赏的难度,学生会因为其晦涩难懂而觉得枯燥。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典文学的现实意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有所收获,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尝试,致力于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旨在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做到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日语运用能力。
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根本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文学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选择性,对一些知识、古典语法点进行详细讲解,以便对考研和准备过八级的学生有所帮助;一方面,会找一些有趣的、和课本知识、时事等相关的、大家感兴趣的内容;做到难易兼顾,让参与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古典文学的乐趣,感觉上这门课有意义。
改革教学模式:采取Seminar“演习”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小组按 “文献检索自主定题主题发表教师补充讲解师生讨论总结讲稿”的步骤完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地进行学习,不仅培养学生对日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读,写,说),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学生考核与评价方式:学生在完成课堂发表之后,根据讨论辩论的结果和教师的建议,在原有发表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出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期末学生在学期发表内容的基础上,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此来替代传统的卷面考试。另外,对讨论中提出独特见解和对课程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可酌情加分。
通过《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使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日本文化,并用开阔的视角比较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异同,加深对两国文学、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作为高年级的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面也得到一定的锻炼,可以为其写好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关于《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思考
首先,作为以鉴赏为主要内容的《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需要结合日本文学史的相关知识展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对作品的解读和鉴赏不能脱离文学史知识而独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历史和文学史知识,就作品周边(时代背景、文学概观、文学史地位)等方面展开调研,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文学作品的背景、意义和动机,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更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作品。同时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视野。例如,介绍《竹取物语》、《伊势物语》等平安时代的作品时,可以在讲解过程中就汉文学的隆盛,和歌及女性文学的兴盛等时代文学特征,以及平安时代的政治经济特色等方面进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
第二,扩展课堂知识,引导学生从比较文学研究的角度进行鉴赏学习。众所周知,中日文学间存在着极深的渊源,这点在古代文学阶段体现的尤为明显。从上代、中古,至中世、近世,日本古典文学深受中国文学影响,很多作品中都有中国六朝、唐代、直至元朝时代作品的影子。基于课程内容的这个特点,在《日本古典文学选读》课程的学生发表环节,除了作品本身的介绍,同时设置“中国文学とのがり(与中国文学关系考证)”一项,使学生在了解日本古代文学的同时,加深对本民族传统文学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在讲解上代和歌集《万叶集》时,引导学生从题材、作品风格等方面着手,对《万叶集》与《诗经》、《文选》等中国诗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一方面有益于学生从宏观上对日本古典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把握,同时可以敦促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本国古典文学作品。在“国学热”升温,古典文学价值重新被人们重视的今天,这种形式的研究性教学显然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在鉴赏过程中对常用的古典文法做适当的介绍和讲解。日本学者阪仓笃义认为,文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指导学习者关注一个问题,即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运用句子与句子的搭配或措辞的选择等表现方式而创作出来的,并使学习者有意识地去理解其效果。由此可见语言基本功对能否正确理解作品具有重要意义。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经过前期基础日语的学习,虽已具备阅读日语原文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由于还未学会和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以及日本古典语法,致使在阅读过程中,还无法解读出作者是借助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和技巧,来传达出其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在对作品内容及相应时代背景的介绍的基础上,可以就经常出现的常用古典语法进行普及和说明,一方面有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另一方面,也可对高年级学生顺利通过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士超.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思路新探[J].文学教育,2013(6):92-93
[2]刘劲松.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9):105-108
[3]韩春红,甄琦.试析比较研究在日本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J].语文学刊,2013(1):89-90
[4]占才成.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135-136
[5]苏萍.反思性教学下的日本文学教学模式试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71-73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5
关键词: 艾田蒲 《中国之欧洲》 欧洲中心论 比较文化
比较文学大师艾田蒲的《中国之欧洲》原名《哲学之东方》,是以根除欧洲中心论的偏见和殖民历史后遗症为创作初衷的两卷本比较文学著作。作者以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开阔的东方意识,从翔实丰厚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西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历史作了十分精当的描述和独到的研究,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批驳了“欧洲中心论”,有力地论证了中国思想、文化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以“给陷入高卢中心论、欧洲中心论而难以自拔的比较学科注入一点活力,指出一个方向”为主旨的《中国之欧洲》中,艾田蒲开篇便在序言中向欧洲中心论者发起进攻,就谁是印刷术的发明者这一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印刷术由中国人发明,在东方已是妇孺皆知的事实,但在西方,尤其是西方文化界对既定事实做出了另一番辩解,这显然是欧洲沙文主义无视中国文化的创造,曲解其价值加以受用的表现,而艾田蒲作为中国文化醉心的探求者和中国人民最忠心的朋友,他毅然迎接并回击了来自欧洲中心论的挑战,他专注于中国文化古籍和东方阿拉伯历史文献的考证,多方求索,终于以不可辩驳的历史佐证,推倒了人类文明史上一桩极不光彩的疑案。在某些沙文主义批评家指名道姓的谩骂中,艾田蒲坚定信念,誓要让世人了解狭隘的民族沙文主义和迷狂的欧洲中心论曾在西方文化界、学术界膨胀到何等恶劣的地步。因此,推倒陈说,荡除欧洲中心论的余毒,还中国文化以历史的本来面貌,便成了一个比较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该书富有创意和价值之所在。
二
在《中国之欧洲》中,艾田蒲向世人展示了独到的比较文化观,这首先体现在艾田蒲改变了以往从孤立的短时段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惯例,转而从全局、长时段角度考察东西方文化,将中国和欧洲文化的关系研究回溯到中国先秦时代。在《中国之欧洲》中艾田蒲将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流粗略分为两个阶段,即“中国之欧洲”和“欧洲之中国”两部分。前者是指19世纪以前,这个时期中欧文化交往是以中国对欧洲文化产生的影响为主的,此时欧洲从自身实际政治文化需求出发,对中国文化与发明进行较为全面与集中的介绍和引进,出现一股较为显著的中国风尚。就像中国古代经常将“西方”设想为极乐世界一样,欧洲也长期把远东的中国想象成一个富裕、和平的黄金国,因此1301年《马可波罗游记》写成后才会引发那么大的反响,自此在几百年内,这本不无夸大的游记就成了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主要、往往也是唯一的史料来源,也为无数人提供了前往中国找寻黄金的动力。艾田蒲对中国文化的偏爱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中国“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丰富着欧洲的思想、科学和艺术”,他崇尚中国哲学,“使我受益的中国哲学家如孔子、庄子绝不在蒙田之下、荀子可以与奥古斯丁媲美,王充胜过黑格尔”。这些观念虽仅代表艾田蒲的个人喜好,但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可见一斑;后者是指19世纪以后,随着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和欧洲的文化关系出现逆转,由此进入欧洲文化强势影响中国文化的时代。他指出:“此后,欧洲向中国人提供了不少类似的服务(哪怕是原子弹、卫星运载火箭,正在建造的空中飞船),完全可以毫不避讳地承认它所得之于中国的那微薄的一点点东西: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
透过艾田蒲对“中国之欧洲”与“欧洲之中国”两个阶段中中欧双方在文化上的相互给予关系不难看出艾田蒲本人在比较文化领域所坚持的另一个观念,即阐明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体、相互依赖且互为补充。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都应该平等对待,得到重视。艾田蒲以布莱尼茨在已有思考的基础上,参考中国《易经》八卦语言,进而创造出二进制算数为例说明:跨文化传播并非生硬地照搬照抄,而是相互借鉴、相互激励的过程。作为一名出色的跨文化研究者,他在斥责“欧洲中心论”的同时,也并未苟同“东方中心论”,艾田蒲既反对欧洲人出于一种优越感,曲解、藐视中国文化,更不赞成盲目赞颂中国文化,他认为欧洲文明并不是对东方文明的简单模仿,但也不能否认文化传播过程中信息量积累的本质问题。在《中国之欧洲》中,艾田蒲热情肯定了布莱尼茨和伏尔泰等前辈作家的开放精神,高度评价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独特性的重视与开发,他强调“倘若我们不把这两个迄今为止,各处地球一端的相互封闭的世界之互为补充的财富连在一起,那就没有全球性的普遍文化可言”。
三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艾田蒲提出不论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欧洲形象还是欧洲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都不是完全正确的,而是把对方理想化的产物。就中国方面而言,“中国人并没有被动地等待我们去发现他们,甚或创造他们”。中国人通过丝绸之路主动出击,寻求财富和机会的同时带回他国技艺,丰富了华夏文明;还有一些人跋山涉水去印度学习佛教经典,考察异国风情,丰富了炎黄子孙的精神生活。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输入和吸收,往往伴有明显的政治意图,具有实用价值取向。西方为缓解欧洲严峻的宗教控制,从而放大了中国皇帝的仁政和宗教宽容政策,有意回避其中残酷一面以壮大人本主义队伍;孟德斯鸠关注中国思想,着眼于自己的政治设想,伏尔泰崇尚儒家学说,是为了与天主教教义唱对台戏。艾田蒲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接受异质文化时都在奉行一种拿来主义,将异质文化重塑与变形为己所用。这种双向运动是人类文化自身的沟通与融合,给予或接受影响没有荣辱、优劣之分,是符合世界文化客观发展规律的,面对此客观现实应采取历史主义的宽容态度。
在创作《中国之欧洲》的过程中,艾田蒲克服种种压力与困境的无畏精神,以及突破沙文主义和地方主义局限性,深化对人类文化交流的认识,力求构建世界文化的创新意识都是值得比较文学研究者借鉴和学习的。他不像以往某些崇尚中国文化的思想家,仅止于对中国文化的盲目追求,而是采取多方求证深入其中的方法,寻求真切的了解;他不是对既成的事实作一般性的思考与陈述,而是在对研究对象抱有激情与真情实感的同时,以深刻的理性认识取代个人感情好恶,是以做出理性的判断。如在阐述西方对中国文化由仰慕转向排斥这一现象的原因时,艾田蒲认为除了西方社会里耶稣教会的解体和马戈尔尼出使中国致使中国声望在欧洲一落千丈这两个外在原因外,中国自身必须认识到闭关锁国所导致的文明的封闭与落后性的内在原因,不能自得于祖先辉煌的古老文明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中国文化只有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艾田蒲著.许均,钱林森译.中国之欧洲[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第1版).
比较文学研究素养范文6
【关键词】课外阅读 阅读指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85-02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小在他们心灵上播下攀登科学高峰的种子。因此,我们都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尤其是农村初中学生。下面笔者浅谈加强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策略。
一 以“项目管理的方式”组建成相容、互补的阅读小组
“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一门新的管理学科。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复杂、细致的工作,把“项目管理”引入课外阅读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低效性等问题。项目管理式阅读就是以课外阅读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课外阅读组织,对课外阅读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课外阅读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阅读目标的优化。在这种阅读方案中,语文老师负责班级课外阅读的运行操作,在兼顾方便性、相容性、互补性等因素下,由学生自由组合成阅读小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每个小组长对小组课外阅读的实施进行组织与协调,每个学生对自己所需阅读的书目进行安排,语文老师对课外阅读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即,在一个课外阅读的周期内,不断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做出科学决策,从而使学生课外阅读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在实践中,每个学期都设置几个不同的主题,开展主题式阅读。如本学期我就以体裁为分类标准设置四个阅读主题月:三月主题为诗歌;四月主题为小说;五月主题为散文;六月主题为戏剧文学。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确定主题后利用学校图书室或互联网自主寻找喜欢的内容,老师也根据主题推荐读物。如在三月主题诗歌阅读中,各组组长、组员和老师一起分类筛选,形成古诗词系统、现代诗歌系统等进行计划安排,展开系列式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同的描写内容,喜好描写“春雨”的内容很多,如“天街小雨润如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分组讨论这些有哪些异同点,各自的长处在哪儿,学生通过对比式阅读发现事物描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达到不同的效果,在对比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 结合课文推荐中外名著,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语感积累,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在农村中学进行课外阅读,从指导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情趣出发,推荐他们喜闻乐见的读物,引导他们进入课外阅读的大门,培养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广泛阅读中外名著,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名著是人类文化中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学科多、教学任务重的情况下,指导学生接触和阅读名著是结合课文推荐最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师有计划地检查督促。如教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就引导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呐喊》等,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和不辍笔耕、不懈探索救国的革命精神。根据《语文标准》编写的新教材,重视学生对中外名著的阅读,每一册教材都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安排一次“名著导读”,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利用好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时间、教学生方法,保障课外阅读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一部名著,日积月累,学生将受益匪浅,也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授之以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率
课外阅读并不是泛泛而读,而是要有目的地去读,同时要有阅读效率。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内外给予学生指导,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我认为教会学生阅读,主要可从精读和泛读入手。精读就是仔细研读,反复揣摩、品味,它是学生学习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可从几方面着手:(1)咬文嚼字。对文中碰到的一些字词仔细研究、推敲、辨析,通过教师的训练,让学生“习惯成自然”。(2)品味重点语句。如主旨句、呼应句、象征句、过渡句、修辞句等,体会句子的语意,从而培养学生的敏锐语感。(3)研究体裁、结构。(4)讨论文法、作法。(5)做读书笔记。(6)熟读成诵。泛读的特点是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泛读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语言、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启发智慧、发展思维、获取知识。
泛读的方法主要可采用:(1)扫视法。对文字用眼睛和思想一下子把握住,然后离开文字,记住文字并进行思考体会。(2)跳读法。即不按文字顺序阅读,主要捕捉自己需要的和感兴趣的内容。
泛读时重点把握目录、标题、语句的骨干、信息要点的标志处、文章大意等。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理解文章、陶冶情操、形成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阅读意志
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持久性、计划性。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订一个读书计划。开始时,标准应低一些,这样实行起来比较容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读书经验。以后,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把计划安排得更合理,使读书效果更好。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阅读的书籍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它,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一定要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情况,合理选择读书的时间。
2.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重视知识的迁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在读过一本书或一个故事后,让学生把其中的重点或基本内容写下来,掌握书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读完一本书后,我们还可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以提高其分析事物的能力。让学生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词或一句生动的话,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帮助。此外,我们也可让学生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培养认真积极的课外阅读态度
读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积极的活动,读书是把书本信息传给大脑再由大脑进行加工而产生的一种具有综合效应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我们要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使自己通过课外阅读真正地有所收获。
4.创设条件,构建课外阅读氛围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第一,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余时间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摘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第二,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天开设午读课,每周划出1~2个课时作为阅读课,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第三,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学校、班级经常开展相关活动,如读书节、朗诵会、手抄报评比、故事会等,发动社会和家庭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第四,帮助选择读物。学生求知欲强烈,但缺乏辨别能力。面对书山文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避免他们不加选择、不辨优劣地进行课外阅读。课外读物的选择应以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青少年阅读为标准。坚决杜绝一些非法出版物和不健康的书刊在学生中传阅,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课外阅读是我们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策马扬鞭”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