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害防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作物病害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作物病害防治

农作物病害防治范文1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保粮富民的紧迫感

    世界性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国内夏粮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我市粮食生产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威胁,加强粮食生产中后期田间管理既是保粮丰产的需求,也是农民增收的要求。

    从国际形势看,粮食主产国美国发生50年来最严重旱情,38%玉米和30%大豆已处于衰弱或极度衰弱状态,粮食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玉米期货7月19日升至记录高位,6周内累计暴涨48%。

    从国内形势看,南方前期干旱严重,范围广,目前又遇洪涝灾害,夏粮主产区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从目前气候形势看,我市已进入主汛期,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23日开始,我市将进入多雨时段,局部地方有暴雨并可能伴随短时大风、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和水库汛情,导致低洼地块农田内涝和玉米大面积倒伏。

    从粮食作物形势看,目前作物长势表面上看形势喜人,但实际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由于今年的特殊气候条件,导致玉米出苗不齐、不全,玉米二类苗、三类苗较多,虽较常年生长发育相对提前3-5d,但长势不强,秸秆脆弱,由于美系品种多,极易发生倒伏,特别是大斑病发生早,大发生趋势明显。水稻吉粳88系列种植面积大,稻瘟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明确任务,切实防范各种自然灾害

    一是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预报工作,特别是灾害天气的预测预报;农业部门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跟踪调查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强水稻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玉米螟、粘虫、蚜虫、双斑萤叶甲、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等重点病虫的监控力度;乡镇根据预测预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是做好防涝防倒工作。做好防汛工作,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增强根系活性,促进根系发育;玉米适宜地块喷施壮丰灵等植物生长调解剂,防倒伏。

    三是做好病虫防治工作。做好“二病二虫”防治,即:玉米大斑病、水稻稻瘟病和玉米蚜虫、水稻二化螟防治工作。目前,玉米大斑病、玉米蚜虫、水稻二化螟发生十分严重,应及时防治。对“吉粳88”水稻种植区域,不管现在有没有稻瘟病发生,都要尽快普遍施药预防。同时做好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四是加大肥水管理力度。玉米方面,对二类苗、三类苗地块要早追肥,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生长;对施肥过多地块要严格控制肥水,减少氮肥施用,增加钾肥用量,及时进行化控防止植株徒长;对肥力不足尤其是有脱肥迹象的地块,适当补追穗肥,以氮肥为主,如果底肥钾肥少的,也可以适当补些钾肥。水田方面,在叶色有落黄趋势的地块,追施二次穗肥。

    五是加大防霜促熟力度。玉米蜡熟后,采取打底叶、站秆推扒皮晒、喷施调节剂等方法进行促熟;水稻可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促熟。

农作物病害防治范文2

    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根据农作物的种植环境、农作物自身生长的特点以及病虫害的特点,在农作物种植之前以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定期的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如对种子进行提前的药物浸泡以及对田地进行提前的种植清理等,以此确保种植环境的卫生,预防虫害的滋生。与此同时,在每年的秋天定时的对耕地进行翻新,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耕地的蓄水能力,改善土壤的活性,还可以加快落叶枯枝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从而促进农民的增收。除此之外,农民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对农作物进行种植,提前避开重茬以及硬茬的位置,缩小病虫害的生存空间,做到提前预防。当病虫害已经发生时,农民则可以通过喷洒农药进行除害。在农药的使用上,要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注意事项、病虫害特点、农作物特点以及土壤性质等进行喷洒,在确保农作物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杀死病虫害。

    2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

    田间管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对农作物生长的各个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进,创造一个适合作物生长但不适合病虫害生存的环境。这主要包括:

    (1)加强耕地间的管理工作,如及时的清除田间的枯枝败叶以及杂草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卫生的环境;

    (2)对农作物进行有效地灌溉以及施肥,增强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如在相对干旱的秋季,勤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可以有效降低螨类虫害以及蚜虫等的存活率,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作物的生长;

    (3)实施合理的农作物耕作制度,如进行水旱轮作方式的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寡食性以及单食性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有效恶化了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且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3 物理方式的防治

    物理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借助众多的物理因素对影响农作物种植以及生长的病虫害进行处理的方法,如人工捕杀病虫害、晒种、药物浸种、毒饵诱杀病虫害、烧土消毒以及覆盖银灰色薄膜避免蚜虫侵害等。相对而言这种防治病虫害的方式简单易行,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且不用担心会对农作物本身造成伤害。

    4 植物检疫

    对植物进行检疫是众多防治病虫害方法中一种相对特殊的手段。随着农作物种植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作物品种的不断更新,病虫害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异,其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农作物的危害性也在逐渐的加重。因此,为确保农作物的安全,国家规定要对农作物进行整套程序的检疫。需要进行检疫防治的病虫害一般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对作物的危害性大,给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日常的防治工作对其无效,主要是通过人进行传播。随着国与国之间进出口物品流通的加快,对农作物进行植物检疫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有效预防境外病害侵袭我国农作物的有力手段之一。

    5 化学方式的防治

    化学方式的病虫害防治是现今农业种植中最为常见的方法,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等特点。但是,由于病虫害的种类繁多且数量相对庞大,在用化学药物对其进行防治时,很容易出现人、畜中毒的现象,且会影响土壤的质量并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当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时,病虫害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异,对药物产生抗性,造成更大的病虫侵害。因此,在进行这一方法的应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要求并结合作物生长特点以及虫害发生的规律进行防治,也可选用抗虫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方式的长远应用。

    6 生物方式的防治

    生物方式的防治主要是借助干扰激素抑或病虫害的天敌对病虫害进行处理的方法。主要有:

    (1)借助昆虫不育的原理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在作物上涂抹BT乳剂,可以有效预防食叶性病虫的的侵害;

    (2)借助昆虫激素诱杀病虫害,如昆虫的性外激素可以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繁殖并能将其诱杀,又如昆虫的保幼激素可以有效干扰病虫害的生长,从而将其扼杀于摇篮中;

    (3)借助脊椎小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借助鸟类以及青蛙等捕食病虫害;

    (4)借助益虫或其它的节肢动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赤小蜂、七星瓢虫以及草蛉等;

    (5)借助微生物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如借助病菌、细菌以及真菌等诱发病虫害感染疾病,从而降低病虫害的成活率。这种生物方式的病虫害防治,对人、畜以及作物都不具有危害性,且能有效地保护环境,能够起到较为长久的效果,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且不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农作物病害防治范文3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

1 抓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的重要性

1.1 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保障。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国家还是地区,粮食安全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于粮食生产过程而言,无论是农作物的育苗时期、生长时期还是成熟时期都必须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由于农作物病虫害具有感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程度较深的特点,如果不采取专业化防治方法,将会给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问题的出现,危及粮食安全。

1.2 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前提。

优质的农作物产品能够有效确保农民增产增收,优质高产的农作物产品一方面来源于对种子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在于农作物的生长管理。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如果把握好各个环节就能有效的减少或避免病虫害的发生,众所周知,病虫害一旦产生就会直接作用与作物的植株,导致作物的减产甚至是绝收,因此,要确保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就必须注重病虫害的专业防治工作。

1.3 能够有效的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对于优质合格的农产品而言必须保证不受任何外在或是潜在的病虫害影响。一方面,农作物的病虫害一旦出现,很多农民采取直接喷洒药物的方法,造成了农药残留,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另一方面,病虫害的出现既使不会给农作物造成灭顶之灾也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因此,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应该重视病虫害的专业防治工作。

2 农作物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2.1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缺乏的现象。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我国迅速崛起,农村有效的劳动力转向城市务工,农业生产面临着农村有效的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劳动力的素质普遍不高,留守的剩余劳动力多为“386199部队”,当农作物的病虫害来袭时,他们应对的能力有限。

2.2 农作物病虫害产生的又一原因在于技术的缺乏。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经营方式为主,存在着种植面积小、种植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的现象,最关键的是他们缺乏病虫防治的知识,出现了“有病乱投医”的现象,不仅不能准确的保证药量,还存在盲目用药,不仅不能根治病虫害,还适得其反,加重了病虫害的程度。最关键的是不合理的用药方式造成了农药残留,严重的影响了农作物的安全生产。

2.3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还存在信息匮乏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对农业信息的不关注,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仅管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断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有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缺乏信息的现象,使得农民不能及时的掌握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相关信息,有效地了解病虫害防治的方法。总之信息的缺失对农业生产而言将不利于防治病虫害的管理工作。3如何抓好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防治工作

3.1 培育专业病虫害防治组织。

植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成立预防小组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农作物的生产,建立和健全农村服务机制,协同各界为专业防治病虫害服务。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协调、相适应,全面提高农村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3.2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对于农业行政部门来说要有效地协同民政部门、工商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一道积极的扶持农村基础建设,尤其是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地引导农民采用专业科学的技术进行防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加大农业的资金投入,全面引导农业生产。

3.3 要强化农药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制造假农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药市场。不仅损害了正规农药生产企业的利益,还严重的影响到农业生产,农民由于缺乏识别的意识和能力而购买到劣质农药,给农民的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威胁。因此,要提高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就必须强化农药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市场监管措施维护企业和农民的整体利益。

3.4 要全面提高农作物病虫防治技术。

农作物病害防治范文4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084-02

Abstract:The pest has become an obstacle to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pursuit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target,how to carry out pes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is placed in a plant protection workers in front of the inevitabl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Xi'an,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trol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Crops;Pest control;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植物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工作,是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西安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在政府的科学管理和指导下,在业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总方针,采用先进的植保器械和手段,积极开展了病虫害监测、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一系列工作,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水平,为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现状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依秦岭。年种植小麦18.7万hm2,玉米16.7万hm2,主要农作物病害有: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土传花叶病毒病、玉米大小斑病及黑粉病等,虫害有:小麦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玉米螟、粘虫、双斑萤叶甲及地下害虫等。据2016年统计,全市全年共发生主要农作物各类病虫草害总面积82.772万hm2次,防治总面积131.63万hm2,平均防效达90%,共挽回粮食损失15.33万t,病虫实际损失率为3.53%。在2016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专业化统防统治起到了示范带动的效应,植保无人机、航空动力伞、多旋翼无人机、自走式喷雾机的应用,丰富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手段,降低了防治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防治,轻监测 病虫害监测是整个植保工作的基础,没有准确的监测预报,就无法对防治工作进行科学的安排部署。近年来,由于各级植保部门过多地承担了行政职能,加上专职监测技术干部人员较少,经费欠缺,有的区县甚至发生了“断层”现象,有的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强,病虫测报的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有的是对当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了解不够准确,不了科学的预测预报。另外,政府近年来大力投入的植保工作经费多用于“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等项目中,而对病虫害的监测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植保部门病虫害监测职能严重弱化。

2.2 种植结构和模式单一,病虫害发生呈逐年加重的态势 我市的农作物种植主要是“小麦―玉米”两茬轮作的形式,结构单一,模式固化,病虫多发。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逐步提高,由于连年重茬种植,一些传统的白粉病、根结线虫等次要病x害逐步演变成为主要病虫害,发生呈现出周期延长、范围扩大、种类增多、程度加重等特点[2],再加之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的异常变化、品种间抗病(虫)性的差异以及栽培技术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的病虫害的产生以及旧病虫害的逐步加剧,更是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以及成本投入。

2.3 综合防治意识不足,防治中盲目用药、滥用农药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当前的病虫害发生种类多样、程度加重的生产条件下,化学防治因其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受到了农民群众的青睐[3]。当前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80%以上仍是以化学防治为主,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为辅的生产现状。农民过于依赖化学防治措施,而忽略了综合使用生态、物理、农业等方法来防病治虫,而在药剂防治中,随意加大用药量、随意混用农药、违规滥用禁限用农药及施药时期掌握不准确等现象依然存在,导致费工费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等问题[4]。

2.4 农药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亟待规范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农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合理用药能有效的控制病虫危害,保障农作物产量,但农药也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如果农药质量存在问题,或者农民使用不得当,那么就很有可能危害到农作物的生长,污染周围环境,危及人们健康。当前在我市农药市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农药经营人员素质较低,专业知识欠缺,做不到对症下药[5];部分地方还存在私下销售国家禁止使用农药品种的现象,农药质量得不到保障。经调查发现,一些用户甚至还根据自己的理解错误配药,导致药效降低。一些经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农药执法认识不足,眼中只有经济利益,与管理部门打游击。特别是近几年,有的农药销售人员打着农药生产厂家、农科院等的名号,向当地经营者随意推荐售卖农药,有着甚至将“三无”农药产品送到田间地头,诱导农民购买使用。

3 对策建议

3.1 充实测报人员队伍,加强监测手段,提高病虫害预警 根据当地种植作物品种、病虫害发生种类、病虫害发病区以及区域气候条件等,在重点地区设置合理的病虫害监测预报站,设置预报点,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地开展病虫害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病虫害网络监测技术,拓宽监测范围,提高网络监测水平,及时病虫情报,使最新的病虫发生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内传达扩散,为开展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3.2 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对次要病虫发生规律的研究 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在干旱地区及塬岭地区改种大豆、马铃薯,逐步减少玉米种植,调整单一的种植结构。除了要重视常规病虫的监测与防治外,还要加强对次要病虫发生特点的研究,掌握和了解其发生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常规病虫可防可控,突发病虫应对有方”。

3.3 加强培训引导,提升农民科学用药水平 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对农民和农药使用者加强培训指导,培训内容要多样化,从作物各个生育期不同特点、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适期等方面对农民开展全方位立体培训,加强对无公害果蔬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试验示范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工作,引导群众主动少用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加大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扶持力度,逐步将防治工作中群众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转变成专业化防治组织的“群防群治”,减少施药次数和施药量。

3.4 严格农药管理,确保市场经营秩序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的执法职能,加大对农药市场的整治力度,对一些问题反复、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农药经营单位和个人要严查细查,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要对重要区域、重要品种开展“双随机”专项抽检工作,确保农药质量。要实施农药经营许可,提高农药经营准入门槛,对一些达不到要求、多次出现违规行为的经营人员,要彻底清理出@个行业,确保农药市场经营秩序向良性发展。

4 结语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并不单纯就是喷药防病防虫,它是一个专业技术非常强的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把各种潜在因素比如气候、种植结构等综合考虑进去,再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并通过先进的防控技术,做到全面而有效地防治。同时还要兼顾环保与安全,在确保农作物高产、高质的同时,也要对环境友好。

参考文献

[1]森文华.浅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南方农业,2016,10(03):46-48.

[2]孙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7,37(01):117-118.

[3]吴富明.浅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06):185-186.

农作物病害防治范文5

笔者认为综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是: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当地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和协调运用。其内容包括: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农作物病害防治范文6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药污染

农业发展涉及到国计民生,关乎我国农业的发展前景。在以往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民过度依赖农药,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环境污染,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这充分说明了农药污染治理的重要性。面对错综复杂的农药污染问题,治理部门首先要弄清农药的污染原因、污染路径,然后从污染的本质出发,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开发出低污染的农药品种。

1农药污染的危害分析

1.1对水源的污染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必不可少,如除草剂、杀虫剂等,这些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水源污染。农药中含有很多有机汞、有机氯等化合物,构成形式复杂,难以被自然分解,会经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中,或者是经过雨水冲刷进入到湖泊、河流中,对水源产生污染。美国环保局曾经在当地开展过井水抽样调查,从1000多口井中采集水体样本,共测出127种农药残留,这些水体污染加重了用水困难,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患病率。泰安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大,农药会随雨水进入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在所难免。农药制剂的主要类型及成分见表1。产物,空气、水源、土壤中的农药都会影响人类健康,对人类的身体危害是持续性的。

1.2对空气的危害

农药的使用大多采取喷洒的方式,这个过程会使大量农药漂浮在空气中,伴随气流进入大气层而影响生态环境。山东省泰安地区地形复杂,包含了山地、丘陵、平原、洼地、湖泊,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农药会经过蒸发进入空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空气污染不但会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对自然界的生物造成不良影响,人们需要高度重视。

2治理农药污染问题的价值

2.1有利于食品质量安全

农药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大量的农药使用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影响食品安全,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很多农药的使用量超出标准范围,农产品表面的残留农药过多,化学药剂会在瓜果蔬菜的表面积聚,然后进入人体,提高了人们的患癌率。除了农作物以外,农药对水体的污染还会直接影响鱼、虾等水产品,这些水产品最终会成为人们的“盘中餐”,危害人体健康。有些农产品被用来养殖家禽家畜,其化学农药也会转移,使肉类、蛋类食品受到污染。近些年来,很多农产品生产者无节制地使用化学肥料、杀虫剂、催熟剂等,使农产品外表光鲜、色泽艳丽,这些食品对人体的危害也是最为严重的。当前农药污染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农药污染治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绿色农产品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健康无污染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这些农作物的表面没有农药残留,有助于食品安全。

2.2有助于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农药污染治理,新型的生态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种农业生产模式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种植流程更加科学有效,能够对农作物生产进行全方位管理,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对传统农业种植技术的突破。农药污染治理对生态农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在生态农业试点区域形成了高效、集约的生产模式,推动了绿色农业生产。生态农业非常重视现代科技的应用,能够集合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发展优势,将“生态”“绿色”践行到底。生态农业可以运用现代技术减少病虫害,替代大量的化肥和农药,降低农药污染。

3农药使用污染问题的原因

3.1缺乏环保意识

农业生产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个体农户缺乏环保意识,农业技术水平较低,依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不了解农药对自然环境、人体健康、空气质量的影响。另外,很多农民在使用农药中没有佩戴手套、口罩、防护衣等用品,容易吸食化学药剂,出现过敏、呼吸道感染、慢性中毒等问题。有些农民对农作物的安全不够重视,忽略了农产品对人体的影响,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也比较差,将目光放在经济效益上,这也是造成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当前很多农业工作人员不了解用药操作流程,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方法不够科学,比如在下雨之前喷洒农药,没有提前观看天气预报,导致农药流失,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并且还需要重复施药,这些都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有关。

3.2农药使用量大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青壮劳动力流失的问题,农业生产活动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程度过高,出现了很多过量使用的现象。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但会增加农药污染,降低农产品的安全系数,还会使病虫害本身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不利于病虫害防治,降低农作物产量,危害整个农业生态。病虫害防治是一个复杂化、系统化的工程,农作物种植需要融入环保理念,应科学种植、科学管理,但是很多农民由于缺乏种植技术,遇到病虫害就立即喷药,导致农药使用过于频繁,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4月山东省化学农药原药产量达2.89万t,同比增长57.07%,同年5月份产量为2.24万t,同比增长27.27%,6月份产量为1.85万t,同比增长17.83%。在山东省泰安地区,农药和化肥是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销量巨大,存在农药超标使用、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这些会进一步加剧农药污染,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用药缺乏常识

农民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主体,针对当前农药污染过于严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农民的用药常识有关,如果农民缺乏对农药种类、使用方法的了解,就会滥用化肥和农药,无法真正提高作物产量,耗费大量生产资料,污染自然环境。当前很多农民在使用农药中分不清目标作物的种类,比如除草剂的使用,就要弄清杂草的种类,按照目标作物挑选药剂,做到标本兼治。如果用错药剂,不仅无法起到清除杂草的作用,还会伤害农作物幼苗,降低农作物产量[1]。另外,农药的使用还需要掌握科学的配比,把握好农药的喷洒浓度,将不同种类、性状的农药与一定比例的水进行调和,这样才能发挥农药的作用,防止农药白白浪费。当前市场上以杀虫剂为配方的农药市场占有率达到80%、杀菌类的化学品达10%、除草药剂为5%,其中将近一半的杀虫剂采用有毒磷药,具有较高的毒性,如果这类杀虫剂使用超标,没有经过科学配比,就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2]。很多从事农业活动的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农业知识,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方面缺乏经验,存在农药胡乱配比、使用过量、溶液浓度过高等问题,不但无法发挥农药的价值,还会产生农药浪费和面源污染。

4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的治理措施

4.1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有关部门需要做好农业环保工作,全方位加强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水平,提高农民在化肥和农药使用方面的专业性。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引导,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科学的药品使用流程,确保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让农药的使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其次,完善农药用量规范标准,从农产品安全的角度出发,通过制度标准使农民控制好农药用量,杜绝农药滥用问题。最后,相关部门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进行农药污染宣传,让农民认识到化肥和农药对自然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在农药喷洒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3]。

4.2创新病虫害防治思路

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不能过度依赖农药,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方法,制衡整个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作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从选种、催芽、育苗、除草等方面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培育优良品种,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培育天敌作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风险。“生物育种”能够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总产值达1.82万亿元,这充分证明了我国在生物科技方面的实力。另外,对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不同的作物品种、病虫害类型进行细致分析,选择个性化的治理手段,全方位加强农作物的养护,优化农作物的成长环境,最大程度地控制病虫害。针对区域内常见的病虫害,农业种植专家需要对试验田进行试验,测试温度、湿度变化,全方位整合试验数据,通过覆膜等方法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

4.3研发新型农药品种

农药污染的根本在于农药本身。当前很多杀虫剂和除草剂的毒性过大,并且其中的有机物无法经过自然分解,这是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技术人员需要开发新型的农药品种。一方面要提高农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农药的有效性,开发低毒性、易降解的农药,从根本上弱化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近些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得到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已经研制出环状类药物,这种新型的药剂针对性更强,具有低残留、高效率的特点,能够防止农药滥用。除了优化农药品种之外,相关技术人员还需要对农药使用机械进行改良,提高农药使用的机械化程度,全面控制农药的喷洒速度和喷洒量,降低农药污染[4]。

5结束语

病虫害问题是我国农业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为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药成为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然而,过量使用农药可严重污染水源、人体、大气环境。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降低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程度,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汇,刘永坤,李光伟.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6):135-136.

[2]刘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种子科技,2021,39(2):75-76.

[3]渠云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J].现代园艺,2020,43(20):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