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商务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商务内涵范文1
关键词:商务谈判;语用策略;预期目标
随着国际贸易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经济组织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越发频繁,贸易往来不断增加。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谈判双方利益共赢,掌握商务谈判技巧,我们就商务英语谈判策略和技巧等加以分析论述,希望通过谈判的方式更好地实现谈判目标。
1商务英语及国际商务谈判的含义
常言说得好,商场如战场,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经济交流合作也越加频繁。作为当前国际应用最广泛的通用语言,商务英语谈判已经成为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手段,商务英语顾名思义就是在商务活动当中所使用的英语,而其又涉及语言运用、文化背景、国际惯例及交际技巧等多方面内容。商务英语内涵极为丰富,如果能够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充分发挥商务英语作用,就可以利用英语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减少沟通上的障碍,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国际商务谈判并非浅显的一言一行,而是一项复杂的交流沟通过程,如何在谈判过程中取得优势,得到满意的谈判结果,这是每个企业都将要面临的全新课题。商务谈判的成败直接影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谈判人员除要掌握商务业务、法律法规和谈判原则外,还应掌握必备的谈判技巧和语用策略,谈判人员还应了解世界各国文化,这样才能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更好地达到预期谈判目标。
1.1商务英语的内涵
商务英语是指交易双方在商务活动中使用的交流语言,它是英语在商务活动中逐渐适用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其针对性较强。之前商务英语一直被用于对外贸易活动当中,被称作外贸英语,含义简单。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商务英语的运用也越加广泛。由 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较快,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不同以往,现代商务英语概念也有了全新的含义,商务英语的内涵、外延均有了极大的拓展,所涉及内容也越发全面。随着我国市场国际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国内大多数企业与国际市场的交流逐渐加强,这为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和挑战。目前,我国国内企业与国际的商务活动更加密切,经济活动也越加频繁,企业所要接触的商务谈判也更多,应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更好地挖掘市场商机,更好地发挥商务英语谈判作用,推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1.2国际商务谈判内涵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不同利益主体为完成某项劳务或商品交易,对各项交易条件加以协商的过程。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品概念外延逐步扩大,传统的交易商品主要指有形产品,而概念外延扩大后也包括了技术、资金、信息和服务等无形产品。不论是何种商品形态的交易沟通,都可以称作商务谈判,例如投资谈判、技术引进谈判以及供求谈判等,以上内容均属商务谈判。商务谈判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谈判双方的观点、要求等进行交流和沟通,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达成协作关系。这一过程相对较为复杂,各方谈判人员根本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己方利益,从中寻找双方的利益平衡点,谋求利益共赢。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商务谈判是必要环节,同时也是合同订立的必经阶段。商务谈判内容既包括技术和商务问题,也包含法律和政策等方面问题,该项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及策略性。国际商务谈判双方各自隶属国家、地区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背景、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风俗习惯都有极大的不同,这就增加了谈判双方的交流与沟通难度,因此国际商务谈判的难度较大。谈判人员出自各方立场和追求目标的不同,难免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冲突,双方也会就此进行协商。商务谈判人员应严格遵循平等互利原则,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尽可能地降低彼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谈判人员要考虑双方利益,取得两方的共同认可,最终达成满意谈判结果。谈判结果对合作协议内容有着直接影响,商务活动开展受其影响较大。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恪尽职守,更好地解决谈判中出现的各项问题,确保谈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构建公平合理的谈判平台。
2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从字面意义来看,商务英语可以理解为商务和英语两方面内容的结合,专门用在商务活动当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商务英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商务英语具有基本信息交流作用,其商务性角度也决定了在商务谈判中的特殊作用。商务英语作用主要体现在谈判的针对性和谈判的灵活性、融洽性两方面。第一,商务英语有效提升了国际商务谈判的针对性。作为商务活动当中的专用语言,商务英语有别于普通生活用语,其内容主要有商务理论知识、商务交际技能,其对话内容涉及金融、管理、营销、经济等方面,商务英语专业性、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第二,商务英语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国际商务谈判的融洽性和灵活性。商务谈判人员利用其特点,缓解谈判场上的氛围,营造轻松、融洽的谈判环境,减少利益双方的矛盾冲突,避免商务谈判陷入僵局。
3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3.1条件句的应用虚拟条件句应用。在国际商务谈判当中,虚拟条件句常被用在请求、询问、反对、赞同等较为委婉的情况下,给对方一种体谅与尊重之感。例如,在谈判双方进行初次洽谈之时,对于谈判双方而言,约定的时间都是极为重要的谈判要素,在预定谈判时间时,谈判者一定要询问对方意见,选定在双方都比较适宜的时间内进行谈判磋商。通常,虚拟条件句的使用都是让对方感受到尊重和认可,谈判人员应根据谈判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虚拟条件句,进一步促成谈判。真实条件句应用。在商务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利益冲突,谈判方想要真实、准确地表达商业信息,应考虑谈判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因此,谈判双方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认清双方利益所在,准确掌握对自身有利和利益的根本点,同时还要掌握对方的目的所在。谈判者可以利用己方无关紧要而对方极为看重的利益、己方看重而对方无关紧要的利益作为交换条件,从而取得利益共赢的谈判结果。在国际商务谈判当中,语言文化差异常常会造成交流误会,英语条件句的使用就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谈判者应适当运用真实条件句,进而促成商务谈判。
3.2语用策略应用谈判人员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应当采取婉转表达方式,尽量不用语气过重、措辞直白的语句。当谈判中拒绝对方要求时,可委婉地阐述“你提出的条件很有道理,但是有些微的差异”,让对方能够在情感上接受的同时阐述自身看法,最大限度地给予对方宽容和尊重,避免谈判双方陷入谈判尴尬的境遇,使双方能够平心静气地听完观点阐述,为谈判留有回旋余地。一个高明的谈判人员,通常会运用委婉的方式向对方表达自身见解,使得己方的意见更易被对方接受。幽默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也是一件谈判利器,诙谐幽默的谈判语言能够将谈判双方从尴尬、不利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将紧张严肃的谈判气氛变得更加融洽、轻松。语用策略的有效利用能够给谈判人员予以心理上的语言享受,营造良好的气氛,将错综复杂的商务谈判简化,提高谈判效率。幽默的语言将会予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进一步提高谈判成功的几率。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采用模糊语用策略能够极大限度地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这样就不会在谈判过程中将话说得太死,给谈判双方留有余地。模糊语言能够有效提升语言表达效率,利用最小的代价尽可能地传递信息,进而做出高效的处理和判断。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某些难以说明的问题,模糊语言具有一定的掩饰和回避作用,避免谈判双方出现正面冲突。
3.3礼貌原则应用人际交往过程中,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友好和谐关系的根本前提,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活动,礼貌原则也会对每名谈判人员产生一定的束缚。不论是谈判当中的任何一方,都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礼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商务谈判的成败、结果的好坏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礼貌原则运用。谈判人员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应当将交际礼仪运用得当,尽可能取得谈判双方的认同和赞同,谋求双赢结果。谈判双方要注意谈判场合、时间和对象,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合理恰当的商务谈判语言需充分考虑社会政治各方面因素,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一种礼貌用语换做另一场合意义却未必相同。谈判人员应当了解合作方的文化背景,确保谈判的顺利进行,实现谈判目标。
3.4语言环境应用语言表达与领会需要结合语言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提高谈判语言表达效果。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就要采用相应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够左右逢源。而商务谈判就是通过语言表达、交流的方式实现己方利益最大化,矛盾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气氛的紧张和敏感更是常见。因此,在特殊的商务谈判环境下,谈判双方更需要一个缓和的环境,商务谈判人员应准确掌握商务英语灵活性,利用语言技巧营造舒适、融洽的语言环境,进一步帮助谈判双方进行沉着、冷静的处理。
4结语
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正确的决断将会直接影响商务活动的开展,谈判人员应当充分挖掘商务英语语言的效用,灵活运用商务英语,营造良好的谈判环境,取得最佳的谈判效果。
参考文献:
[1]汪含.浅谈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综合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0,(28):108-109.
[2]薛正花.浅谈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10,(16):135-136.
[3]魏亚婷.顺应视角下商务英语沟通中委婉表达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0.
[4]袁娅娅.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功能与表达[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09-110.
[5]王维金.浅析商务英语谈判技巧[J].科技信息,2008,(35):132-133.
[6]丁树亭.国际商务英语谈判策略探析[J].科技信息,2009,(26):141-142.
[7]朱洁.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10-111.
[8]朱斌.浅析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策略运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4):193-194.
国际商务内涵范文2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与distefano(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国际商务内涵范文3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影响;策略
1.前言
近些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也随之逐渐增大,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使得各个国家间商务谈判可能性得以大幅度提高。作为国际贸易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商务谈判不但涉及到经济领域,并且还需要对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意义以及文化内涵加以充分了解,要熟练的掌握国家之间的文化组成和谈判技巧,熟悉各国的语言特色与风土人情,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商务谈判的成功实现。由此可见,研究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国家商务谈判的进行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文化差异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够得到利益,文化差异影响着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以下从几方面分析了国家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
2.1文化伦理方面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伦理会成为谈判中的一大障碍。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往往均有着自身的文化伦理底线,尤为关注的是获得利益的基准线不得发生抵触与自身的文化价值存在形式。简单的来说,这些文化伦理价值主要的存在形式包括功力价值、审美、道德、科学以及宗教等、对于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地区或者国家,其在制定法律制度上必须严格的按照宗教教义,而对于行为的认可,则需要看是否与国家宗教精神相符合。
2.2语言行为方面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主要的文化差异的影响体现于谈判双方所采用的语言沟通形式上。众所周知,不同民族的语言均是按照本民族的文化而不断孕育得出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要知道国际商务谈判双方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人,他们之间有着显著的文化差异存在,这便会使得谈判语言受到明显的制约。然而,语言是各个国家之间沟通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项工具,不同的国家均有着自身尤为特殊的语言文化。因此,只有有效的对不同文化差异加以掌握,才可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防止交流上的问题出现,才可以有效的确保顺利的完成谈判。
2.3价值观方面
从总体上来看,价值观差异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客观性。客观性具体指的是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当中,谈判主体区分事物与人的程度。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地区及国家的人们均很难区分看待人与事物,尤其是东方国家。正是因为受到传统东方文化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感情观念的影响,因而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均是家族企业所掌控。而西方国家则有着较强的“客观性”,特别是美国人,他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会区分看待人和事物,更为重视的是实质性问题;其二,平等观念。平等观念也就是在商务谈判中要始终坚持合理、公平的基本原则,保证谈判双方均能够有利可图。在此方面,英美等西方国家做的比较好,他们的平等观念相对较强,因而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实际的谈判双方利益,不管是所提出的报价还是条件,都有着较强的合理性。
3.国际商务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文化差异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际商务谈判的进行,影响着国家商务谈判的效果所以,为了有效的保证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为了能够获取商务谈判的成功,那么就应当采取有效的谈判方法。以下提出了国际商务谈判中应对文化差异的有效策略:
3.1克服民族中心论,树立文化平等观
各个民族及国家均是在各自的客观条件下得以发展和形成的,他们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应当明确的是,跨文化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互相汲取、互相了解,不仅不可以妄自菲薄,也不可以夜郎自大,这才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正确态度。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将民族中心论克服,必须树立起文化平等观。
3.2掌握谈判技巧
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文化下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方式便会有所差别,这就会出现谈判风格上的差异。一般在东西方谈判中,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心态和文化背景差异等,通常会被谈判人员所忽视,而正是因为受到文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决定了谈判活动的成败。而为了将国际商务谈判的目标实现,那么就需要全面的对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加以掌握,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以便于使国家商务谈判能够逐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逐步发展。
3.3,互相尊重
在商务活动以及国际经贸过程中,要想将跨文化沟通的目标实现,那么首先就必须真诚的对待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其中,尊重他人具体体现于对别人的风俗习惯、价值观、人格以及信仰等诸多文化差异予以充分的尊重,也包括对利益关系的尊重和对别人看法的尊重。往往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持不同的看法对周边的世界,会有着自身独特的行为方式。商务谈判人员切勿以本国文化的标准来对异国文化中的行为方式进行衡量,切勿强制性的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观念加给别人,以便于实现有效的沟通,在商务合作或者经济合作中达成共识。
3.4克服沟通障碍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有时难以避免的会有僵局出现,这主要是由于在某些问题上谈判双方未达成一致,因而便争论不休,这样不但会对双方的关系带来负面性影响,而且还会导致谈判无法继续。但是,如果静下心来回想可知,双方所争论的问题并非只是一个,导致此类后果出现的原因就在于沟通障碍。沟通掌握也就是谈判双方在洽谈合作意向、交流观点及情况、交易条件等过程当中因遇到主客观原因所导致的理解障碍。因国际商务谈判是跨文化性质的一种谈判,因此,在谈判中极易出现沟通障碍,这便需要尤其注意语言的运用,但凡发现沟通障碍,那么就应当想方设法的克服,以确保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落后亦或是先进。所以,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谈判者应当树立文化平等意识,要接纳对方的文化,明确彼此的利益,有效的进行沟通,想方设法的淡化文化差异,正确的接受及认识文化差异,以此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实现快文化谈判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之松.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差异[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卓瑛,郑平坪.国际商务谈判中应注意到的跨文化问题[J].统计与管理,2012(6).
国际商务内涵范文4
关键词:国际贸易 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因此高职院校应有效利用各种载体,推进“职业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营建与职业教育相匹配、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校园文化。
实训室的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实质,从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方面,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实训的效果的高低,也关系到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出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高低。
我国际商务实训中心综合贸易大厅文化建设将围绕着教育部〔2006〕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使实训室文化建设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训文化的建设对形成我专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国际商务实训中心综合贸易大厅文化建设内涵应是以实训室为主体,通过主体在对实训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中不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实训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实训室的文化内涵进行建设。
1、实训室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一种以显性为主的文化,是指实训室的物质基础、环境布置、物质条件、实训内容等方面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总和。物质文化的特点就是看得见、摸得着、很直观。现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物质建设的重要特征就是实训环境具有真实性,实训条件可重复性,实训任务或项目规范性。
国际商务综合贸易大厅在物质建设过程中主要体现了国际贸易业务过程的真实性,大厅一共安排11个柜台,柜台上根据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所涉及到的部门,分为设置为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国家税务局、出口地银行、保险公司、报关行、中国海关、货代公司、进口地银行、贸易促进委员会、外汇管理局、外经贸局等11个在贸易业务中的关键部门,且每个部门配有两台电脑,完全按照真的国际贸易流城进行操作,通过实训,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具体过程的熟悉程度,有助于学生更快的适应贸易类的工作岗位。
2、实训室文化建设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实训室行为文化具体表现在学生行为养成、实训教师教育行为、实训室的管理行为等方面。
2.1学生行为养成
我实训室将制定严格的学生行为规范,学生是有学习需要并参与到实训活动中的人,学生形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是行为文化的关键。如在实训期间学生应以一名企业职员的身份进入实训室,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并接受管理和考核,按实训任务或项目组成班组或项目小组时,小组之间的沟通、协作以及工作分配调试等都应严格执行国家或国际标准规范。
2.2教师教育行为
我实训室将制定严格的教师行为规范,实训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包括教师形象、语言表达、行为礼仪和工作作风等,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细节,往往对实训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实训教师是学校和企业的代表,负责指导学生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承担着设计、组织和管理实训活动的职责。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和语言对学生行为养成、职业技能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2.3实训室的管理行为
对于实训室的管理行为,我们也将有严格的规定,根据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和国际贸易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制度。
3、实训室文化建设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实训室制度文化是要求全体教职工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学校办学经验的结晶和反映,它对规范实训教学秩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保障作用。
3.1建全实训室管理制度
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实训室的管理制度,根据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和国际贸易行业发展的实际,制定一套合理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制度;根据实训室的教学功能制定严格操作规程,各种实训器材实行专人管理,使实训教学、器材物资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措施要得力,执行要到位,使实训教学正常有序。
3.2建立实训室专业文化
国际商务综合贸易大厅的建设与国际商务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密不可分,根据实训室所面向的专业建立实训室专业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国际商务综合贸易大厅的建设,除了环境模拟真实的国际贸易流程的各个部门,墙上张贴贸易业务的流程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以外,还包括了实训室功能介绍、项目实训内容、学习目标以及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简介等,资料柜除了项目任务书还应有学习指导书,其中应描述学习目标、学习途径以及考核内容、形式、标准等。
参考文献:
[1]姜汉荣.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J].交通职业教育,2008年05期
[2]刘佳,袁耀宗,唐原.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功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8期
[3]董贵胜,刘万韬,李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付海龙.引入优秀企业文化,顺利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陈莉雯.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意义[J].警官教育论坛,2008年01期
[6]杨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管见[J].教育与职业,2008年11期
国际商务内涵范文5
关键词:国际商务;工作过程;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34-02
熟悉并掌握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基本流程是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类教学的首要目标。进出口业务流程作为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架构的主线,贯串了国际商务专业的各个子专业,包括国际商务、报关与货运、国际航运管理、物流管理、涉外会计、商务英语、商务日语专业。如果继续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理论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则会出现教学内容理论强于实践,学习氛围枯燥,学生厌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让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的要求。要实现这个培养目标,必须加强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探索专业与工作岗位、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专业课程改革,而专业群的构建则是一个重要切入点。笔者试以构建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实证研究为题,结合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建设进行探索。去到企业,与行业专家一起对课程的任务,进出口对应的工作岗位,以及与工作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技能与知识点的分析与归纳,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探索构建合理的国际商务专业群,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一、探索国际商务专业群的研究方法
(一)试以协同学方法论为指导
协同学是以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有序与无序之间相互转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分析系统功能的内在机制和结构,优化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系统由无序向有序状态转化。协同学的鼻祖哈肯教授认为,事物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动因,是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协同效应的规律。这个规律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系统协同性。协同学认为,一种事物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从而成为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又自成为一个特定系统,其中也包含着本系统中的子系统,尽管子系统具有千差万别的属性,但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有机联系,并推动事物的发展。二是结构协同性。协同学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
试以协同学将宏观与微观的研究予以有机地结合,强调有机层次与功能互补的高度统一,揭示事物从旧质向新质的转变规律,对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论为路径
企业向终端客户提供最终产品及服务的产业链称之为工作过程,其涵盖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能力和工作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现代职教理念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规律,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也是专业群构建的重要基准。其主要路径为两个层面。
1.以工作过程集群专业或专业方向为依据。专业群所涵盖的若干专业或专业方向可以是同一专业目录内的,也可以是不同专业目录内的,但必须是面向同一个产业链工作过程中的岗位群。通常是一个工作岗位针对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而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岗位链,则对接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
2.以工作过程关联性知识技能作为专业群的基本教学内容为依据。专业群的教学内容是面向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根据共性与个性的特点将其区分不同的课程模块,依据课程模块设置课程,形成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以产业链工作过程作为集群的主要依据,以产业链工作过程所要求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作为专业群的基本教学内容,是培养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和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根本前提。
二、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
(一)构建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架构
构建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架构要重视实现教育目标各专业要素的协同关系,发挥各专业子系统的教育功能,确立专业群的主体专业和两翼专业的架构,形成合理的结构层次,发挥群内不同专业的集聚效应。学院商贸系开设(含新申报)国际商务、连锁经营管理、会计、金融事务管理、工商管理以及商务英语,商务日语7个专业,根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商贸系的专业设置及师资队伍情况,基于协同学方法和工作过程导向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协同要素、对接工作岗位链,探索形成以国际商务包含(商务英语,商务日语)的主体称为一体;工商管理专业与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左翼;会计与金融实物管理作为右翼的国际商务专业群的“一体两翼”结构。
(二)明确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及岗位群
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是基于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中为完成最终产品交易服务所面向的若干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一个实施教育目标的教学系统。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及岗位是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建设的基础,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解。若根据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一体两翼”架构,可确定国际商务专业为主线,明确其主要工作过程、岗位链和主要相关课程(图1)。
(三)建立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必须以协同学方法论为指导,要重视专业知识的点与面的合理布局、专业技能的层与面的有机组合、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协同衔接。国际商务类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以商贸服务链为纽带的课程模块体系,通过课程模块对接基于工作过程中的相关岗位,通过课程内容链接相关岗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指向性培养目标。
(四)建设国际商务类专业群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在研究课程体系结构的同时,还要建设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教学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群管理责任制度、专业群专业“双带头人”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机制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完善师资结构的合理性,增强人才培养的多元性。
三、探索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构建方法
(一)协同工作岗位、课程性质和授课对象的三者关系
1.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匹配度。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再是按照学科逻辑体系来建构,而是针对商贸服务链工作过程岗位群的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设置相关课程。学生完成全部专业课程的学习后,不仅能掌握工作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且能习得迁移的学习能力。
2.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与通识文化课程的整合度。专业课程主要是职业岗位工作中指导行为的专业理论知识、业务过程知识和业务操作知识。通识文化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经济数学、心理学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等文化课程,教学目的是提升人文素养。设置通用文化课程不仅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还要重视与专业课程的适度整合,立足点是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持续的学习能力。
3.加强专业群模块课程教学与高职学生认知特征的吻合度。高职学生不擅长抽象的概念、原理和逻辑思维的学科体系知识,而是擅长形象思维、动手等感性活动。因此,高职专业课程的知识形态、结构和施教要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论为实践服务,实践性课程以过程性知识与技能型知识为主,融教、学、做一体,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仿真业务操作、综合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功感,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
(二)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协同的课程模块
国际商务类专业群的培养目标是多元的、复合型的。反映在教学目标上,有对接工作岗位的、适应工作岗位变化的直接要求,还有为学生提供终生学习条件的间接要求;反映在课程性质上,有通识课程、专业群核心课程、专业群独立模块的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反映在教学管理层面上,涉及到不同的专业的学生和任课老师。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要满足多元要求,必须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协同的“模块”架构。“通识模块”是商贸类专业群的人文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课程,由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专业群模块”主要是针对不同岗位要求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其分成必修模块(核心课程、独立课程)和选修模块(拓展课程)。“必修模块”是共性与静的属性,主要实现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选修模块则是个性与动的属性,是专业培养的迁移目标。构建动与静、个性与共性互动结构的国际商务类专业群课程模块体系(图2),有利于不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学管理的实施,还有利于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群的构建,应该以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流程和岗位需求为基础,让学生学到更多实用的专业岗位知识,运用专业实训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近岗位,走近企业。国际商务专业群的建设需要工学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让学生去到基地,积极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何 静.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72-74.
[2] 黄盛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
[3] 吴小蕾.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3)28-29.
[4] 刘 方,何玉宏.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路径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8-30.
国际商务内涵范文6
关键词:国际商务英语;物流英语;语法特征;翻译策略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物流行业在各个国家中已经构成了一个蓬勃的全兴行业,诸多国家与地区已经相继将其规划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下,物流行业已被归到十大振兴规划产业当中,变成我国重要行业,正逐渐实行国际化。在国际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下,诸多物流专业名词和术语时常通过英文的方式出现于商业文件当中。通过长期发展,国际物流英语已经变成专门用途的英语,具有本身的语言特征,具备专门的语体特点。
1国际商务英语中物流英语的语法特征
1.1物流专业术语较多
国际商务英语中涵盖物流层面的专业术语较多,在国际商务中可以通用,所以对所有词句进行准确的理解才能够真正了解国际商务内所有业务的关联,这对不同国家相互间在贸易以及物流方面的互通十分有利。自从我国颁布了物流标准以来,就详细规定了物流业务中的相应属性。对于国际商务英语的物流专业词汇翻译而言,则需将相应国家的标准当作根据,从而能够令物流专业术语相协调,业务人员也能够依照相同的标准给予操控。例如,涵盖到物流基本业务的一些术语,配送distribution,托运人shipper,接收人recipient,供应链supplychain,库存inventory等。并且,在物流技术与业务持续更新下,还产生了诸多物流专业词汇,例如条形码扫描技术barcodingandscanning,虚拟物流virtuallogistics等。随着物流智能化技术的使用,也引发出诸多与智能化有关的专业术语,例如:自动配送系统automaticdistributionsystem,智能交通intelligenttransport,动态监控dynamicmonitoring等。对于新衍生出来的物流专业术语而言,在翻译和实际使用中应当更新知识,了解句法的意思[1]。
1.2广泛使用缩略语
缩略语作为国际商务英语内物流英语极为关键的构成方法,具备了使用便利、简单、较易理解的特质,所以在物流英语内大量使用了缩略语,具体方式包含了首字母缩略词、截割词、部分缩略词等。首字母缩略词是通过短语内的所有单词的首字母形成的首字母缩写词,这成为了物流英语词汇内重要的构成方式,有的缩略词包含两个构成方面,其一,前端几个单词的缩写与最终一个单词的完整构成,例如美国海关舱单的申报费用AutomaticManifestSystemcharge进行缩写时则为AMScharge。其二,通过第一个单词的完整方式与接下来几个单词的缩略方式结合而成。截割词则为对构词字母偏多的单词依照发音方式分成几个大写字母的单词,例如金额amount的缩略词则为AMT。对于国际商务贸易而言,还会涵盖到与物流相关的货币以及货物的计量单位,这些均透过缩略语进行表述,例如人民币则为CNY,英镑是GBP,公斤是kg,吨为t等。
1.3名词化短语与结构偏多
国际商务英语的物流英语源于经济与科技的进步,所以诸多专业词句在结构方面均为科技性文体,大多使用了名词连用的合成词构造。名词连用构造则为名词+名词的方式,具体则为诸多不变形态的名词后接上名词中心词,不变形态的名词则为这些名词中心词在前置方面形容词的修饰语,在英语语法结构中被称作扩展的名词前置修饰语。对于物流英语专业词汇而言,名词化短语能够令语言构造更加简单,以免产生过多的从句构造,在国际商务实践中能够令沟通更加便利。例如报关customsdeclaration、运输单据shippingdocument、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班轮运输linertransport等。对于物流合同条款而言,也使用了这一名词结构,应当对所有名词化短语与结构在涵义方面通过专业的方向进行理解和翻译。例如:“Theshipperisresponsibleforcomplyingwithallpackingrequirementsandappropriatemarkingandlabelingofthepackage,documentation,aswellaswithallappli-cablelocal,stateandfederallaws,regulations,ordinancesandrules”,此段话中对于托运人的衣物给予了明确的规定,可以翻译为托运人要遵守所有包装标准的衣物,正确标注包装与文件,并且须依照所有相应法律条例执行。在此句内使用了诸多名词性短语及名词化结构,例如:packingrequirements、markingandlabeling。
1.4跨学科与行业的词汇较多,产生诸多新词
因为物流行业归于新兴行业,在国际商务范畴中存在诸多业务涉及国际贸易、国际运输、仓储、配送及包装等跨行业、学科的词汇,例如磁悬浮列车:maglev;国际运输内的直达运输:throughtranaport;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freightstations;保税仓库:bondedwarehouse;报关程序内的承兑交单:documentagainst。对于物流技术的使用而言,还应当涵盖到机械装备等一些专业词汇,例如电缆吊线夹板cantilever、旋臂起重机jibcrane、带式输送机beltconveyor等,所以在解释物流英语行内的专业词汇时,应当大量涵盖到所有行业的专业词汇。依照词汇学的理论来讲,词汇自身则为能够不断引发新的词汇。物流行业是全新的行业,在国际商务当中的物流技术更加为持续更新的产物,所以在物流的所有环节当中均衍生出诸多新词汇,例如:数据仓库dataware-housing、国际多式联运internationalmultimodaltransport、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等。在新出现的词汇当中,有些是透过复合方式衍生的,有些是新创造出来的,还有的是对旧词汇给予全新的含义。想要较好地理解且掌控这些新词的真正意思,则应当在平时随时关注国际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尽快做到对词库的更新[2]。
2国际商务英语中物流英语的翻译策略
2.1以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与渊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为根基
物流英语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包含了诸多专业与学科,主要涵盖到物流管理、关税、仓储、包装、交通运输、装卸、流通加工等方面,包括管理学、互联网、经济学、保险学、金融学、文学乃至法学等不同专业的词汇与术语。所以,翻译人员不但要具备雄厚的英语专业基础,还应当具备充足的物流知识。如此才可以真正读懂相应的文献,了解物流术语,从而依照上下文进行正确的理解。比如在翻译ItisobviouslyoutofquestiontoeffecttwoshipmentsofcrudeoilbytheendofOctober时,一旦译成十月底发运这两船原油显然是办不到的。则会与真正的意思迥然不同,这是由于“outofquestion”与“outofthequestion”属于两种并不相同的意思,前一个意思是“不成问题”,而后一个意思则为“办不到”。所以,如果没有坚实的英语专业基础,则会在翻译时出现错误。比如对于total一词而言,其本意为总额、总数,可是在物流当中则被翻译成“理货”,意思是在货物的装卸当中,与货物运输的票据进行对比点数,查看是否存在残缺现象,进行核对和标注,对包装进行检查,并现场进行签证。第三方物流的正确译法则为“third-partylogistics”,假如翻译成“third-part”则为“第三部分”。所以,在翻译时,应当积极主动了解相应的物流知识,提升语言在理解方面的能力以及在翻译方面的品质。物流英语翻译不但属于中西文化的沟通,还属于对具备这两种文化的读者运用文字给予的交流。翻译人员需要熟知将英语当作母语的国家在社会中的文化,比如宗教、经济、科学、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民族习惯、军事、外交、科学等方面。只有真正进行分析,才可以深切体会原文,感受中英文化的差别,以此了解原文所要表述的内容。显而易见,汉语词汇的意思十分严谨、精准、固定,并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英语在词汇的意思方面则较为充裕,追寻语境,上下文具备较强的依赖感,独立性较小,两种语言在词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别。被文化差异所影响,中国人大多通过综合的思维方法追寻形象及整体,加强主体性。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其大多通过分析性思维方式,偏向抽象、个体,重视理性与客观方面的意识。例如在汉语词汇中的“码头”在英语中则具有各种说法,比如“landing,shipside,dock,pier,wharf,jetty,marina,quay”,西方文化更为偏向以个体出发,透过各种词汇传达功能有别的码头[3]。
2.2以用词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为原则
物流英语翻译是对物流活动提供服务的,物流英语语言存在规范性与严谨性的特征。物流翻译的人员需要严格执行物流英语语言的两大特征,才可以有效展现出原文在精神方面的实质,以此令英汉版本展现相应的功能,且完成了最终的交际。物流活动在合同文书内涵盖的时间、金钱、规格等数据,如果处理不正确,则会为交易双方造成严重的损耗,因此物流英语在翻译时必须做到规范和严谨。这是指以专业词义为根基,真正了解原文传达的语境,让人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对于“PartyBshallbeunauthorizedtoacceptanyordersortocollectanyac-countonandafterDemcember15”的翻译,则需译成“自12月15日开始,乙方已经无权接受任何定金或收据”。对于这一句话的翻译而言,英文运用“onandafter+时间”,这一双介词短语实则指的是包括当天日期以内的时间,因此在翻译时应当说明自12月15日起。在物流互通当中,金钱翻译较易产生一些错误。$不但指美元,还指其他国家乃至地区的货币,相互间由于具备了较大的差别,在翻译时可以将US$译成HK$港币,一定会对交易双方带来庞大的损失,形成贸易纠纷。因为英语在名词中有单数与复数,进行翻译时,假如未严格分析,则会翻译错误,特别在物流活动当中,比如“exports”与“imports”可以翻译成“进出口额”及“进出口商品”而“export”及“import”则翻译为“进出口业务”,“import”与“export”的意思是“进出口业务”,“shipment”是装船,装运的意思,而“shipments”则是“装运的货”的意思。
2.3加强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灵活掌握翻译的内容
国际商务英语的物流英语,虽然包含诸多专业性的词汇及短语,进行翻译时应当加强文本的规范性,可是物流英语自身也属于一种英语语言的传达方式,词汇以及短语处在十分灵活且稳定的辩证统一方式。特别对于超语言环境而言,物流英语的使用中也会具有词句意思不精准的状况。翻译时可以依照意思而表达出其中的内涵,且忠实于原文含义。可是对于物流英语而言,时常会产生相同单词在不同逻辑关系乃至语境中的不同含义,从而需要加强知识的积累与更新,灵活掌握翻译的内容。例如对于物流中的shipping一词而言,在物流实践中具有较多的含义,而在shippingagency里则为船务的意思,在shippinglabel内则为运输的意思,而到了advancedshippingnotice里则为运货,对于shippinglocation而言则为发货[4]。
2.4加强物流语境内的英汉差别
在翻译国际商务英语的物流英语时,则需注重英汉词汇的差别,不但要正确传达出英文原本的意思,还应当依照汉语传达的形式对翻译的句子构造进行二次转变。例如在英语中,会把定语或状语进行后置,假如直译则无法与汉语意思相符,所以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把后置问题进行转变,主要包含了转换成汉语的主谓结构或动宾构造。比如“Theinvoicedatebeginsthecredittermcycle,andpaymentfortransportationchargesisduewithin15daysfromtheinvoicedate.”其中的fromtheinvoicedate则将时间状语后置,假如直译则与汉语意思有别,所以翻译时需要把这方面给予前移,把原句转换为主谓结构,从而应当翻译成“付款期限自发票日期开始计算,运费应在发票日期起15个工作日内付清。”
总而言之,翻译作为人和人相互间透过介体而执行跨文化、有目的地交际。从而需要翻译者依照翻译功能目的论,且融合文本的类别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学习把握物流词汇和特点,挑选适宜的翻译方式,对物流从业人员具有较大的提升,清除了跨文化交际引发的问题,从而加快我国物流业在国际中的进步。
作者:井伟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蒋文静.浅谈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多元化标准[J].英语广场,2016(2):43-44.
[2]拓葳.新时期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策略探析[J].英语广场,2016(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