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1
一、恰当遴选“新闻地理”,寻找和教学内容的最佳契合点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与学科相关的新闻素材引入学习内容,但往往容易具有随意性,形式大于内容较多。教师必须用心遴选而不是简单的照搬。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控下,基于教学内容选择好“新闻地理”素材并就设问角度做进一步的思考,确保其更加便于学生顺利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水到渠成的形成知识迁移能力。
如2016年两会期间,农业部部长就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玉米生产结构调整问题专门回答了记者问。据此,教师提出问题:我国很多地方商品粮基地地位为何会下降?东北农民应如何顺应国家政策发展农业?很多学生在已有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等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展开了激烈而有效的讨论,教师就某个角度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型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课堂容量因此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教师需要关注所选择的新闻不能只是时间新,而且要对应学习内容,可以依据以往教学时该部分内容所选择的素材,也可以借鉴很多根据“新闻地理”所原创的试题加以改编或原创。
二、重视备课组合作,在借鉴的基础上二次备课
很多教师均清醒地认识到若教师关注与学科相关的新闻素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确实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但囿于教师自身精力和能力的局限性往往很难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笔者常常喜欢将自己对和地理教学相关的新闻在集体备课时拿出来和大家讨论,分析一些国家政策提出的背景、一些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如何巧妙的将新闻素材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等。
如在高中地理“区域发展差异”内容学习时,结合近几年所提出的几个区域合作的重要讲话和出访,笔者设计了一个动画课件引导学生思考,但该内容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均很高,笔者选取了其中的“一带一路”部分,要求学生就我国和沿线国家的合作方向进行分析,教先展示分析思路,学生加以分析,在学生对我国东西部的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很快就能有所发现,他们也在更为理想的高度深刻理解了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前笔者参考了“蓝月亮”共同体打磨公开课的所得并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备课组同事们进行讨论,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避免走入误区。
三、关注学情,适时调节教学节奏
因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但教学内容相对较多,在充分把握课程标准和测试要求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情,适时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避免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出现。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思考时间,绝不可出现“低空扫描”的现象。
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内容时,很多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观察,若教师简单引入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要求学生分析天气系统类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学生们往往无所适从。笔者依据学习内容分层次安排探究过程,首先分析相对简单的锋面系统,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种不同的锋面系统,教师要求学生依据人教版教材中的图文内容分析其中一个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对天气的影响,在学习小组分析时教师主动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继续后面的学习内容。下一课在对锋面和气压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安排锋面气旋复合系统的分析,分析完北半球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南半球,最后再展示最新的电视中的天气预报,要求学生讨论分析天气预报的依据。很多学生在教师抽丝剥茧、由易及难的分析中逐步掌握了各种天气系统的成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2
媒介融合是2000年左右在发达国家逐渐呈现出来的各种媒介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包括“技术网络化、产品多媒体化、业务融合化、市场一体化、组织整合化,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媒介产业融合”由于去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来临,在国际范围内加速了媒介融合的战略进程,“在集中和融合的媒体集团中,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某种流程控制实现资源重整,电视台帮衬报纸、报纸联动网站、网站呼应广播电视,利用各自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在国内,媒介融合己是大势所趋,如广播、电视、报纸纷纷上网,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纸等相继出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合一的战略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这种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使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则与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国内外各高校新闻专业的教育专家也纷纷提出教学新举措。“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似乎是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必然选择。因此,美国许多新闻院系都在开设“媒介融合”专业,希望给予新闻业未来的从业者更全面的技能训练。”对此,专家指出:这种思路当然没有错,但是,要让每一个记者编辑都能精通所有类型的信息的采集、加工的工作,又是不现实的。要求技能的全面,也许是以牺牲技能的精通程度为代价的,是以降低报道的专业水准为代价的。”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挑战,以培养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为目标的新闻传播专业转而培养跨媒体全能型人才既正确又难办。更值得重视的是,新闻机构为适应媒介融合大趋势下的竞争,不能牺牲报道的专业水准和技能的精通程度,或许需要雇用大量粗通新闻传播规律、但精通各类媒介技能的人员进行新闻报道的辅助工作,也或许需要作为专业内容提供者与其他粗通新闻传播规律、但精通各类媒介技能的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在新闻业这种极其可能发生的变化趋势里,存在着擅长技能教育的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发展空间一培养新闻技工。
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新闻技工
新闻技工一直是国内本科类新闻传播专业刻意避免的办学误区。但笔者认为,这个人才类型恰恰应该是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如前所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业可能会大量青睐粗通新闻传播规律、又精通各类媒介技能的新闻技工。而且,在媒介融合的大势驱动下,特别是近年数字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以运用媒介传播信息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业态,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的价值在人类创造文明历史和实现人们各自追求的各项生活目标中凸显出来。以文化价值为灵魂,以科学技术和现代传播载体为支撑,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服务、文化交流所构成的产业链已经形成。”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该规划强调的八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就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这些来自政府高层的表态给我们开拓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办学思路提供了启示:超越新闻主媒介,眺望社会大媒介。大媒介的范围,包括了中国的出版业、报刊业、电影业、广播电视业、音像业、印刷复制业、广告业、会展业、数码产品制作业、网络传播业等各类文化产业。
因此,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可以坦然地抛开本科类新闻传播专业通用的“培养新闻采编人员,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记者、编辑职业,就业岗位主要是报社、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传媒机构”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去向从文化事业单位拓展至文化产业各行;专业领域从新闻传媒拓展至商业传媒、企业传媒、个人传媒;职业岗位从新闻采编拓展至产品制作、广告创意、公关策划;人才类型从知识型拓展至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学科视野从传统媒介拓展至新媒介、融媒介、泛媒介、大媒介。简而言之,以新闻技工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应该成为高职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区别于本科类新闻传播专业的办学方向。
三、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模式
面向大媒介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规划应是“平台+模块”型的。所谓平台由公共素质课和专业素质课构成,所谓模块由专业技能课构成。特别是专业技能课,是直接支持学生就业、体现新闻技工特质的核心课程,如何设置尤为重要。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分析覆盖文化产业各行业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网络、手机等主要媒介形态,从中选择了社会用途广且技术含量高的四种媒介作为教学方向,设计了报纸采编制作、电子杂志制作、电视节目制作、网站开发制作四个技能模块。每个模块由前期所设的一组技能课程群综合而成,并集中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实施中,每个模块都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学生进行该模块技能课程群的“应知”式学习,教师分别讲解相关课程教材的理论原理和知识要点;后期学生进行该模块技能课程群的“应会”式学习,教师综合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技能课程群的综合实训任务。这种模块式教学设计,纠正了原来把各项技能课程纵线式安排的松散和脱节,凸显了模块内课程群的互通和关联,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迅速掌握一组技能群,并逐年递进地掌握各种媒介的专业技能。
这里需要说明我们在2009年6月调整教学计划时新増的内容“电子杂志制作”模块。因为在传统的新闻传播理念中,电子杂志不属于独立媒介,不能与报纸、电视、网络等几大媒介并称。但我们注意到在近年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下,体现多媒体视觉艺术的电子杂志异军突起,“在电子杂志领域,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是,在国内产生了XPUSPOOQZCCMebokVK等多家专业从事电子杂志制作与的平台,他们所提供的技术,可以快速地生成丰富的多媒体杂志效果,而且,这些平台也形成了与“报摊”相似的批发产品效应。同样,传统媒体则退化为纯粹的内容提供者。”我们计划于第3学期完成电子杂志制作的技能训练,不但能让学生满足媒介融合形势下社会对多媒体视觉艺术制作技术的需要,也能为学生后续学习电视模块和网络模块培养影像思维和多媒体整合思维。另外,我们在第5学期设置了“网站开发制作”模块,是基于网站目前是各种介质的媒介产品终端,也是最能体现媒介融合特征的所在,这一教学模块发挥着引领学生与时俱进的重要作用。
由于这四个技能模块的建构,本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初步形成了“一专多能”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可以养成一种专业新闻素养、熟悉多种媒介操作技能,有媒介偏好的学生也可以突出发展专项媒介技能。在学生走向社会谋职就业之时,这类“一专多能”的新闻技工就可能左右逢源,更灵活地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状况。
四、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教学特色一媒介产品
任何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某种业务技能,掌握任何一种业务技能的目的都是产出具体的产品,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做出报纸刊物、电视节目、网络页面等具体的产品。为此,针对四个技能模块,我们设计了四种相应介质的媒介产品(见上图)先锋报、先锋时空、先锋电视、先锋网,以此作为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使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方法既合乎学院的教学规律又合乎媒体的生产规律。
尽管这些作为教学目标的媒介产品是粗糙的、幼稚的、可能不符合社会媒介标准的,但它能提供仿真性模拟实践的综合实训平台,使学生置于职业岗位的开放性体验中。这里的开放性主要是指职业岗位之间的相互开放,因为从事任何技能的职业岗位都有与其上游岗位、下游岗位、左右岗位的相关性与协作性,也决定了技能模块内的各课不能相互割裂与封闭,必须相互融通与开放。比如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采、写、摄、编、排、制等各项专业技能,都不能独立地产出最终产品,都必须依赖与其他岗位技能的合作,这就要求教学设计安排体现相互开放性的综合实训环节。我们几年来的办学实践已经证明,教与学都在媒介产品这种仿真性模拟实践的综合实训平台上展开,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迅速掌握相关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与社会合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学生一一通过制作各种媒介产品的综合实训,有利于形成各种介质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形成跨媒体的操作技能,为更好地理解与适应媒介融合时代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3
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大多数都是死记硬背,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个困扰,不少学生能背诵出很多新闻概念,能准确地将新闻名词与概念内容结合,可是在真正运用的环节中,却对不上号导致抓不住重点,直接影响到动手能力。通过案例进行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新闻报道策划”这一章节,对于“新闻策划”这一概念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如“新浪网”和中央电视台“神舟八号”飞船的报道来讲述,说明新闻报道策划能给新闻报道增添色彩,有图片有视频资料的引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引申出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又如,在新闻传播领域每年都会出现的假新闻系列,这些都是记者有意或无意为之的“策划新闻”,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分析其概念以及坏处等等,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区别开来。通过案例的导入,能使学生深刻地记住基本概念,同时也能使课堂活跃气氛。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教师为主导,但学生是主体,举例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维扩展,使学生在领会了概念的内涵后能够举一反三。
二、巩固知识的案例讨论
在本课程的教学当中,每一章节的知识讲述完毕之后都可以用案例讨论的形式来进行巩固。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佛莱雷曾指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2]课堂的讨论能进一步深化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的真正提高。为了加深学生的知识巩固,教师组织学生对于某一案例进行讨论,如在“记者修养”这一章节讲述完后,我们可以讨论相关案例,如对于公众人物的采访报道中,记者作为采访者应该是秉承新闻传播的报道原则进行常规报道,还是窥探其隐私挖掘八卦博取受众眼球呢?诸如此类的案例分析及探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判断是非也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更要接受来自于其他人的质疑和反驳,进而能在师生之间的讨论中得出结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不同的意见适时恰当地进行评析,加深学生对章节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中的案例模仿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4
一方面,文学语言是新闻传播的基础,文字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信息表达的准确性、真实性与客观性,避免出现文字上的传播歧义是对新闻传播“术”的初级要求。反之,新闻传播报道方式的变革也融合了大量的文学写作手法,穆青先生就曾提倡过用散文的笔法来写新闻,萧乾先生也曾经在与他人的谈话中自嘲为“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而今天,用文学的手法运用到新闻创作中,早已不是稀罕事,像穆青先生、萧乾先生一样,大胆创新,用散文化的、小说化的形式来进行新闻创作已经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传播者文学素养的高低是其判断事件价值的伦理依据。文学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是民族文化伦理价值的核心要素,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记者在对新闻的选择、报道的角度以及价值的引导上都会显现出固有的情怀与博大的气度,这些传统精髓的文化品质需要有文学的形而上的指导,才能在实际的新闻传播操作中得以实现。因此,提升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学效果,既是新闻实践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新闻伦理价值实现的依托。
二、新闻传播类文学课程教学的不足
目前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类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传统,教学途径单一、教学手段固化等问题,尚未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
(1)以“教——学——背”的传统灌输性教学方式为主。
1941年,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大学一解》中认为人格可以分“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偏重“知”的灌输,不重视“情”与“志”的培养,导致“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文学课程效果的最大化价值在于学生得到情与志的培养,而当下新闻传播类文学课程却将重心放在对“知”的传授,由于本身的年代感,特别是古代文学中对文字生涩的理解,使得知识的传授略显枯燥,加之传统的“老师教学—学生学习——课文背诵”的传统灌输型教学方式,让读图时代的快信息输入方式与传统的文学教学方式格格不入,连基本的文学知识都是填鸭式、应试型的学习,局限于人文知识的宣讲和介绍,缺乏师生间的充分沟通和广泛对话,课堂教学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入持久地塑造、影响学生的心理、人格和品行,更无法达到梅先生所期望的情志合一的状态。
(2)以文学史和作品赏析的硬知识教学内容为主。
以中文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惯例,文学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常常将文学发展史和作品赏析作为重点,有些高校将这两部分合为一门课程。如同温儒敏曾谈及现在中文系的情况:“比较突出的是理论和历史讲得多,上文学课实际上是跟着文学史读作品,容易造成观念先行,难得培养起文学感觉和想象力,压抑了创造性思维。而文学课程内容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要训练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通过文学课程,达到文字基本的语意畅通,描述准确。其二要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从美中体悟中华民族传承的思想精髓,积淀新闻人的社会和人伦价值。最后要有对文学精神的感知上升为普世性的人文情怀,从而在新闻工作中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发挥新闻工作灯塔的指引作用。而过多的文学史和生硬的作品赏析显然无法完整的实现文学课程的意义。
(3)以“PPT、影视作品”的二元结构教学途径为主。
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中不难发现,在多元化表现手段的当下,文学类课程的教学途径依然集中在PPT和影视作品的二元结构中,并以整段时间为节点,比如一节课讲PPT,一节课赏析影视作品,尚未将课程的内容与影视的内容进行细化精讲,往往使影视的赏析只停留在赏析的表层,文学与影视的结合没有深入和匹配,因此课堂的整体效率不高,知识点的讲解呈现的碎片化趋势,缺乏系统性。另外,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专注度大大下降,而图片与视频的吸引力远远高于文字,如何在PPT讲解这一主导性教学途径中创新出更多适合学生接受习惯,协助文学知识传播的渠道,是我们值得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1)创造“体验式”教学方法。
文化的实质不是物质形态的表征,而是让人为之向往的精神体悟。文学课程要达到文化教学的实质成果,就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老师教、学生背、考完全忘记”的教学状态,创造“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类型的互动途径,将体验转化成对文学知识的懂和文学意境的悟。比如以定期的作品诵读会、故事会为主题,增加师生的沟通机会,以主题互动的方式将文学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景教学,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和相似的场景中感受中国文学的意境,通过角色扮演、场景再现的方式用体验式教学感受文化内涵。教师从传授者向解说者、意境的创造者等角色转化,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主动去感受文学,接近文学,而非任务型的死记硬背,反而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排斥心理,更无从谈对文学美的感知。
(2)寻求新闻专业与文学知识的交叉内容。
在新闻传播类文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体现专业特点,摒弃中文专业中以文学史和作品赏析为主的理论内容,以文学与新闻传播的源头上看,两个专业的相似性颇多,在现实的运用中也有诸多交集。因此在新闻传播类的文学课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对于专业的热爱和兴趣,结合新闻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和负面案例,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特别是影视传播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教学设计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影视的资源,例如通过分析一些同名中国现当代文学改编的代表性电影,再回到纸质的文学作品,进行一系列的比较,更为容易显现我们所讲解文学作品的时代特质与艺术追求。
(3)充分利用音乐、美术等多样化艺术形态手段。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化,探究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者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学习的天性才能释放出来。当学习涉及个人意义时,意义学习才会发生,学习效率才高。”概括这段话的大意就是:大多数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从“做”中学到的,因此,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走向探索与实践的道路,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真正的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新课改中所提出的教学理念“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将学生推向讲台”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去探索化学知识,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着手,构建探究式的初中化学课堂。
一、利用生活实践设置教学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知识来源于生活,化学更是与生活生产实际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所喜闻乐道的新闻事件、所见所闻、生活实际来作为教学切入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倍感亲切,还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及学习兴趣,从而走向自主探究。例如在讲授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近期的重大事件,如“天宫一号”的发射、奥运圣火、上海特大火灾等新闻,引入关于燃烧与灭火的相关内容;用化妆品瓶、药品瓶、试剂瓶的标签引入化学式的书写;用“太湖蓝藻事件” 引入水污染;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从而引入水的净化这一节的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与感知紧紧地联系到一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在亲身体验中对平时司空见惯的事物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带着兴趣走进探究内容,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也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巧设疑问,促进学生动手实践
学起于疑,疑问是帮助学生走向自主学习道路的引路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要巧设疑问,促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问题,追寻真理。例如在教授燃烧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燃料燃烧对环境究竟会造出怎样的影响,教授可以这样来设计疑问:
昨天老师看报纸闻,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新闻――“汽车被逼‘喝’酒精”,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此时纷纷被老师提出的疑问产生好奇心,随后教授利用多媒体将这条新闻展现出来:“据《法制晚报》报道,从10月1号起,吉林省强制推行乙醇汽油。同学们想想,为什么政府要强制推广乙醇汽油呢?依据又是什么?
此时,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乙醇肯定要比汽油便宜,所以用乙醇发动汽车,更加省钱;
(2) 汽油是从石油里面提取出来的,是化石燃料,这是不可再生燃料,不利于我国长足的经济发展需求;
(3) 使用乙醇汽油对环境污染小。
老师先要肯定同学们提出的想法及见解,并且进一步做引导:大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究竟乙醇与汽油的燃烧情况有什么不同呢?使得他们对环境的影响也截然不同,要想知道答案,请同学们利用酒精灯和煤油灯来探究酒精与汽油的燃烧现象和燃烧产物吧。这时班上的同学们纷纷热情高涨地进去了课堂化学实验中来。利用这样巧妙的方法来设计课堂疑问,就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并且让学生全情投入到化学实验中来,自主探寻知识。
三、从活动中进行学习,探索化学真理
探究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小组活动,因此,教师想要学生热爱化学,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就必须通过小组活动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溶液酸碱度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形成研究小组,对课题展开自主探究:
[课题研究背景]:在电视广告上,各个各样的护发广告满天飞,去屑的海飞丝的、柔顺的潘婷、防脱的霸王,那么,各类洗发液的PH值是多少呢?PH值的大小,对头发又有什么影响呢?溶液的酸碱度对头发有什么影响?
[设计实验]
:(1)收集某人的5束头发,分别放入不同pH溶液的烧杯中,静置约30分钟。(2)将各束头发取出,用纸巾吸干液体后观察并实验,结果如下表:
设置这样的化学知识探究课题,可以培训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去了解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解决实践的困扰,让学会学以致用。
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学生获得的知识是较为零碎的,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相关知识点连贯起来,建构知识网络图。例如在二氧化碳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煤块燃烧的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煤炭刚刚燃烧;发生的反应有:碳和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过一会煤块表层有蓝色火焰,发生的反应有:一氧化碳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随后温度迅速上升,碳开始燃烧,发红、发光,并且煤块表层同样有有蓝色火焰,发生的反应有: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这些反应。一段时间后,火焰慢慢消失,碳的发红、发光减弱。学生观看这些影像后,不仅了解了碳的可燃性,而且将碳的可燃性、还原性、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硫的可燃性、氧气的氧化性、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结合起来,建构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 2002,(2),85。
新闻类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经济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2012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信息化这一大背景下,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高职经济学教学的现状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特点
1.理论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而且是一些理想化的假设,大多高职学生表示这样得到的完全数学化、模型化的理论不能够指导我们的经济生活。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不会根据无差异曲线来进行购物选择,生产者也不会按照成本曲线来进行生产决策。所以,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高职学生确实没有多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2.数学推导和图形分析较多。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多的数学函数、曲线、图形和方程,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来说,确实感觉晦涩难懂。比如,以“生产成本”一章为例,光是“短期成本理论”,就有七个变量七条曲线需要学生掌握,学生如不能理解其特点,光凭死记硬背,是不能完全掌握的。因此,从学习难易程度来说,高职学生肯定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
(二)学情分析
1.乐于实践,接受新生事物较快,但目的性较强。一方面,90后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创造性较强,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愿意尝试和研究,但不感兴趣或觉得与以后就业无用的内容,他们会表现出很大的惰性。另一方面,90后高职学生比较喜欢活泼、有趣的课堂,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课内外实践,“学中做、做中学”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
2.基础较差,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大多高职学生中学基础都不好,尤其是数学,有的学生连基本的微积分知识都未掌握,逻辑性强的理论再加上抽象的数理分析,学不懂是共鸣。相反,90后学生却很喜欢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的经济学案例和新闻,希望只讲案例不讲理论,自己也愿意收集一些例子进行分享,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和学习经济学。
二、信息化手段对教学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高职经济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遭遇挑战,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及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传统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从属,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地点一般是普通教室,主要通过板书教学的方式,教学资源多来源于书本或生活经验,某些教师仅仅只是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有些教学设备较为先进的院校也尝试了多媒体教学,但也只是把多媒体当作课件播放器,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图形和公式罗列在上,学生自然很茫然。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信息化环境下,课前,通过网络或资源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自主学习;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不仅限于PPT授课,还应包括合适的新闻、短片、电影等视频资料,以具备足够的课堂吸引力;课后,不同于以往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更多地运用邮件、微信、QQ等手段,与授课教师进行探讨。如此教学,既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力,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以《基数效用论》为例
《基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章节的重要内容,为消费者均衡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希望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教学创新,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教学思路
围绕“网上预习――下发任务――游戏导入――课堂翻转――实际运用――课后答疑――无纸化考试”这一主线,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及平台,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数效用论的基本知识,学会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二)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平台上观看视频《水和钻石――价值悖论》,通过发帖交流的方式,预习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教师在QQ群上“换客游戏”方案,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了解游戏内容,准备相关物品。
2.课堂教学:学生进行“换客游戏”,自主进行消费决策,对消费者行为有所感悟。教师讲授总效用、边际效用及二者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视频资料:吃面条),消费者剩余(新闻链接:阶梯水价如何影响消费者剩余)。针对课前预习资料《水和钻石――价值悖论》,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本次课所学内容进行分析。
3.课后评价: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平台上提问或发帖讨论,教师及时答疑解惑。学生在无纸化考试系统上进行自测,教师收集测试结果并汇总。
四、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必然将会越来越紧密,也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作为高职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潮流,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思维,吸引学生从被动听课向积极参与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12]5号《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
[2]吕超.浅论信息化环境下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4(1).
[3]黄学锦.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研究[J].教育学论坛, 2014(27).
[4]王寅龙,李前进,李志祥,王希武,林克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要点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