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贸易的范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的范畴范文1
论文摘要:对国际劳工标准是否应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本文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挂钩的原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两种不同态度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概述
“国际劳工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一般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等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体现的旨在保护全世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国际规范。国际劳工标准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国际贸易竞争。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可追溯到19世纪,美国率先于1890年开始禁止进口囚犯生产的产品,并于1930年将禁止进口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强制性劳工生产的产品。
二十世纪末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极力主张将劳工标准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发达国家惴惴不安,因此发达国家将自身发展困境统统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2)wto多边贸易体制中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劳工标准所特有的复杂性、随意性、隐蔽性等特点迎合了发达国家设置新的贸易壁垒的需求。通过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不仅扼制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转嫁了其国内经济发展危机。
2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两种不同态度的理论基础
2.1支持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理论依据
在主要发达国家,认为国际劳工标准与国家贸易应予挂钩有“人道主义论”、“贫困进化论”、“移民压力论”、“社会倾销论”等几种观点,但其主流观点是“社会倾销论”。
“社会倾销论”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童丁以及囚犯来生产出口产品,导致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还有些发展中国家禁止劳工建立工会组织,导致工人工资被随意压低,工时被随时延长,这事实扭曲了产品的正常成本,致使生产成本降低。该情形使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大为减弱。这种因低劳动力成本形成的出口产品竞争优势使其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认为是对出口产品的变相补贴,违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宗旨。这种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劳动工资低下及其他社会条件恶劣形成的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就是社会倾销或日劳动力倾销、福利倾销。这种社会倾销现象会导致执行高劳工标准的国家将面临一系列负面影响。所以该理论认为应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挂钩,对低劳工标准的国家予以贸易制裁,而不能仅仅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利益。同时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以贸易制裁促进劳工标准的提高是防范不正当竞争、恢复和维护公平竞争局面所必需的。
2.2反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理论依据
对发达国家的劳工标准应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主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持否定态度。其否定的理论大致包括特“比较优势论”、“特定文化论”、“投资区位调整论”、“与贸易无关论”等几种观点,但其主流观点是“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认为,不同国家的劳工标准存在差异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发达国家的“社会倾销论”完全抹煞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即比较优势理论,否认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利益。有“优势”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目前的发展格局只能是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比较格局,国际贸易自由化也只能在此基础上的逐步自由化。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要求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逻辑思路,也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可以要求限制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的发挥。这样有违开展国际贸易的宗旨。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成本的国际差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劳动力成本如同各国的自然享赋一样是一个外在变量,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这种比较优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好处,不会对发达国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是两个领域的范畴,要真正提高世界的整体福利水平是通过贸易自由化发展全球经济,而不是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限制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3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1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实践
虽然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没有将劳工标准纳人wto多边规则中,但为了进一步促进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挂钩,发达国家正以双边贸易协定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国际劳工标准。例如。2001年正式生效的《美国一约旦的自由贸易协定》,首次将劳工与环保标准纳人其协议内容。此后,2003年,美国与新加坡、智利、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双边贸易协议中也都纳人了劳工标准。
3. 2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发展趋势
作者认为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必然趋势,其理由主要在于:
(1)它符合各国的长远利益。目前仍存在着生产商为获得较高利润而压榨劳动者的情况。低成本策略不仅损害了人权,更破坏了国际贸易中的公平竞争秩序。各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可能很难对某些不当的降低标准行为做出公正的处理,但各国对自己的进出口贸易都相当敏感,因此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有利于促进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最终更好地维护各国劳工的基本权利,它符合各国的长远利益。
国际贸易的范畴范文2
关键词:国际分工与贸易 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 基本范畴
当前国际分工与贸易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分工方式逐渐从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转变成为工序分工;二是贸易对象逐渐从最终产品转变成为中间产品。这种转变正逐步影响着当今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及实际贸易形式,影响着整个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前景,需要予以重视。鉴于此,需要对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基本范畴进行准确界定。
国际分工与贸易发展阶段回顾
国际分工与贸易是相伴相生的。最初,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实施的专业化分工,才产生了为专业化服务的交换形式―贸易;各国为了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参与生产的国际化分工,才产生了为国际化分工服务的交换形式――国际贸易。因此,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形式的变化也将导致贸易形式的变化,研究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阶段,需要先从国际分工的类型和内容入手。国际分工形式包括产业分工、产品分工和工序分工。
产业分工是各个国家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经济发展程度及产业结构特征,通过专业化发展自身优势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国际分工形式。各国通过产业分工,可以通过生产专业化和国际交换提高资源及要素禀赋的利用效率,促进本国乃至世界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分工实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向外扩张更是能够使各国在原有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享有更多产品。产业分工与贸易是以产业标准为基准、以最终产品的交换为贸易内容、以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为目标、参与主体是各个产业或部门的分工与贸易形式,也是传统的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关注的是各经济体专业化从事哪一种或几种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活动。
产品分工又称为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把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的生产分布到不同国家进行,每个国家只是专业化生产产品整个生产价值链上的特定环节的国际分工形式。因此,产品分工是同一产品在不同阶段的国际分工,是产业分工形式的进一步深化,既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在不同国家间的非关联企业间实现,也可以在跨国公司内部实现。产品分工是随着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分工细化而出现的,并且在二战后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步盛行起来的国际生产形式,自其产生以来,中间产品的交换开始逐渐盛行并逐渐在产品交换中占据较大比重,使最终产品交换不再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相应的产业贸易也不再是国家贸易的仅有形式,产品贸易逐步走上历史舞台。于是,原来的产业分工标准不再适用,国际经济学界开始使用“产品内分工”来描述现代国际分工的特点。产品分工和产业分工相互补充,共同描述了当今现实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并共同构成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基础。如果说传统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产品分工的边界则在于价值链。产品分工与贸易既可以表现为发达国家之间的横向扩展方式的中间产品贸易,又可以表现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延伸方式的中间产品贸易。
“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进行的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各类工序组合形成最终产品,并生成了一条具有相联关系的链式生产组织形式,这种生产组织关系在空间上延伸便形成了产业链(芮明杰等,2006)。工序分工与贸易是指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中,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始跨越国界,同时实现了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并通过工序贸易形成生产联系的新型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工序分工与贸易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生产工序;二是产品生产必须跨越国界,两个或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的形成提供生产服务;三是至少有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产品作为生产的中间投入品,并且生产出的一部分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必须出口到别国(Hummels et al.,2001)。
国际分工与贸易各发展阶段对比
从产业分工与贸易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包括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其贸易主体是最终产品,从事的是一般形式的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消费者偏好相似理论、产品异质性理论等经济理论;而产品分工与贸易也称为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其贸易主体是作为下阶段投入品的中间产品,从事的贸易形式从最终产品贸易转化为了中间产品贸易,现实中其具体的分工和贸易形式表现为加工贸易、全球外包与合同外包、OEM、ODM、公司内贸易和战略联盟等,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基础理论都是其理论基础。可以说,产业分工与贸易和产品分工与贸易既相互补充,又相互替代,共同构建了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基础。
与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序分工与贸易相比,产品分工与贸易在二战后盛行,其界定范围既包括跨越空间和时间界限的分工,也包括像斯密所描述的同一空间的生产分工;其贸易主体性质主要为中间产品,但是在一定贸易统计标尺下,它可能还涵盖一部分直接以满足消费为目的的具有中间产品性质的最终产品;其贸易主体是实物产品,具体形式不包括跨越工业或者行业的服务等劳务产品;其分工贸易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而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内涵小于产品分工与贸易,其界定范围与产品分工与贸易相比更具有专指性,它的出现是由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交易成本下降以及经济、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带来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下降;它所界定的分工范围仅仅限于跨越时间和空间界限的生产环节和工序分工;贸易主体范围完全是投入下一阶段生产所用的中间产品以及生产性的服务产品,不包括任何进入直接消费领域的产品;主体性质是生产环节和工序,主体的具体形式既包括实物产品又包括服务和劳务产品;由于其分工与贸易体系的复杂性和分工方式具有较高深度,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竞争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内部化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等理论综合构成了工序分工与贸易的理论基石。
综上,产业分工与贸易、产品分工与贸易、工序分工与贸易的比较可以用表1清晰地表现出来。
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界定
由上文论述可知,“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进行的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芮明杰等,2006)。工序分工与贸易是指在国际分工与贸易体系中,以工序分工为基础,某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开始跨越国界,实现在空间和时间上同时分离,并通过工序贸易形成生产联系的新型国际分工与贸易形式。
对工序分工与贸易中“工序”的进一步划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内涵。本文对工序的划分主要分为三类: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劳动密集型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和技术密集型工序;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其中,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将是研究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利益分配问题中重要的衡量标准。
根据工序投入品的性质和属性,工序可以分为实物工序和服务工序。工序分工与贸易最基本也最显著的特点是上游工序的成品成为下游工序的投入品。随着现代产品的品质和技术提升,生产过程也更加复杂化,不但物质产品成为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服务业生产的产品、特别是生产产品也成为现代产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区段和工序。
根据生产工序的比较优势,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的工序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工序、资本密集型工序和技术密集型工序三种类型。工序分工与贸易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国际分工,即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虽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通常被视为产业间分工的理论,但是其对于工序分工依然适用。由于在同一产品的工序链条上,具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各个工序环节是各国根据其要素禀赋、按照其比较优势进行选择的。因此,相应的工序也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按照生产工序附加值的高低,可以将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中的工序分为高附加值工序和低附加值工序。附加值原指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如果将生产工序看作中间投入品,也可以用附加值将工序进行分类。高附加值工序是指与一般工序相比“投入产出”比例较低、文化价值和技术含量较高、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生产利润较多的生产工序。而与之相对的低附加值工序是指投入产出比例高、文化价值和技术含量低、生产附加价值增值幅度较小、生产获利较少的工序。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值的高低是一个相对概念,高附加值工序也不等同于高科技工序,而只有高科技工序成为高效益工序时,才能称为高附加值工序。
综上可见,工序分工与贸易的概念范畴对于描述当代世界生产过程国际化,比产品内分工与贸易概念更加准确和具有专指性,更能够刻画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新格局,不但刻画出产业链分工的特点,而且将贸易主体界定为工序和环节,更加准确而形象具体地描述了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新特质,真正反映了国际贸易学分工贸易模式的理论内核(曾铮,2009)。
参考文献:
1.陈英.国际贸易类型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评述[J].学术论坛,2010(11)
2.代中强,梁俊伟.分工与贸易利益:理论演进与中国经验[J].当代财经,2007(9)
3.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梁碧波.工序贸易及其影响效应―一个基于工序分工的贸易模型及其政策含义[J].国际经贸探索,2011(12)
5.罗琳.国际分工、利益集团与贸易摩擦[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6.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曾铮.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研究―基于新兴市场国家视角的理论和中国经验[D].中国社科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8.朱廷,胡安亚.工序贸易的研究路径与进展[J].经济经纬,2010(4)
国际贸易的范畴范文3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新理论;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回顾
国际贸易理论作为现代经济理论的分支始于亚当·斯密。1776年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说。绝对成本说并不难理解,但是,它在国际贸易学说史上,乃至人类认识史上,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
1941年后,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说,克服了斯密绝对成本说的明显局限性。李嘉图比较成本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保罗·a·萨缪尔森称它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地基础”。
继而。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对上述理论的挑战。围绕里昂惕夫之谜所作出的种种理论分析,补充丰富了要素禀赋理论,增强了这一理论对国际贸易实践的解释力度。在雷布津斯基以及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的完善补充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流行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逻辑严密,形势完美。但是这也正是其缺点所在,毕竟现实世界并不如其想象的完美。
二、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内涵、产生、发展及特点
(一)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内涵
新贸易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它涵盖了paul·krugman等人创立的新贸易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制度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变量关系、环境问题与公共物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狭义上看,仅指以paul·krugman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克鲁格曼曾形象地概括说,如果要举一个什么是新贸易理论的具体事例的话,就可能是传统贸易理论将世界贸易看成是完全发生在像小麦这样的商品上,而新贸易理论则将世界贸易看成完全发生在像飞机这样的商品上。
(二)新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工业发达国际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2.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
3.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4.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
当国际贸易实践中出现如上所列等新现象后,人们首先往往希望能够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加以解释和说明。当贸易理论家们将这些新情况与传统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加以对照时,发现这些理论不能或者不完全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变化,因此,也必然会引起贸易理论家们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局限性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行现实修正。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保罗·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兰开斯特、赫尔普曼、埃西尔、布兰德(brander)、斯潘塞、伊顿和格罗斯曼等等。
17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了《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化》一文。该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者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d—s模型的假设前提是,生产中存在无止境的规模经济,而消费者则具有多样化的消费偏好。这二者实际上存在着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两难冲突。而从这一角度考察的结论就是,即便不存在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对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需求也可以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d—s模型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70年代末期,paul·krugaan首先将d—s模型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分析中并大有所获。克鲁格曼借用了d—s模型的分析方法并做了少许修改。首先较为系统地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嫁接人国际贸易中针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等假设条件,运用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差别产品等范畴来构筑新的贸易理论模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克鲁格曼在“以进口保护促进口”一文中证明,在寡头垄断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采取较高的进口关税这种战略性政策来保护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幼稚产业,当本国市场容量足够大,将会使其获得静态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边际生产成本,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出口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出口。这就是影响广泛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几乎与此同时,另外一大批经济学家也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著,这些论著都大大丰富了新贸易理论,使其实用性进一步增强,在贸易理论界引起了广泛深远的关注和影响。
(三)新贸易理论的若干创新特征
1.理论假设前提:逼近现实。首先,市场结构的假设由完全竞争转为不完全竞争,同时放弃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承认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按克鲁格曼的话说,“这种不完全是经济学家认识的不完全,而不是真实世界的不完全。”其次,将分工模式由高度抽象的2x2x2模式,回归到现实中,大胆地探索了j×n×m模式下的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格局。
2.全新的结论。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构成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在以上理论假设前提下,我们来看新贸易理论给出的结论:
首先,贸易原因。新理论从供给和需求的互动关系角度进行了解释。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的影响是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空白。林德尔的“重叠需求理论”运用“人均收入水平”这一概念,论述了需求偏好相似对于国际贸易的地理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影响。
其次,贸易构成和贸易量。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相比较,由于市场的规模变得更为庞大,产品变体种类增加,消费者可选择空间更大,为达社会福利最大(至少更大),两国必然互相进行对方的变体商品,于是,产业内贸易产生。而传统贸易理论则只考察了产业间贸易,忽视了产业内贸易,与现实相距甚远。就贸易量而言,根据林德的“相似偏好”或“重叠需求”假设,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
最后,关于贸易结果,也就是贸易利益的产生与分配。传统贸易理论不考察动态利益,是一种静态贸易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新贸易理论强调贸易的潜在动态利益:(1)基于规模经济的生产效率效益。贸易使报酬递增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提高了效率;(2)生产集中。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或地区生产;(3)生产的合理化。加剧不完全竞争行业的竞争,优化资源配置;(4)产品多样化。整个世界市场比之某一国内市场而言,其规模优势明显,全球各企业竞争的结果是相异产品种类增加,增进了世界福利。
三、新贸易理论的创新之处
新贸易理论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一系列新变化新现象时,传统贸易理论不能完全做出解释,需要理论创新的时候,一些经济学家对传统贸易理论继承修正并建立新的模型从而提出的。我认为,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考察:理论创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们不仅从国家的角度,更重要的是从产业和企业本身竞争的角度来考察国际贸易问题。新贸易理论的核心部分是垄断竞争与产品种类内生化的模型,这种研究方法的创始人是迪克西特,把它应用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的是克鲁格曼。政策创新:在贸易改策方面,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所谓的对策贸易政策理论或者战略性贸易政策,即以著名的“波音一空中客车”的例子为模型所引出的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提出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说是新贸易理论中重要的政策理论。
国际贸易的范畴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国际贸易;管理;创新
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和使用范围的扩大,电子商务的出现成了必然。互联网动行制度的交互特点给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供给了崭新的市场氛围和条件。现如今,科技研究的结论在人们日常活动中的价值越来越明显,电子商务的出现也成为国际贸易追求进步的道路上,不可跨越的步骤。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国际贸易必须落实对崭新的金融条件和经济模式的剖析,提高迎合度;国际贸易中商品构架必须持续进行改良,促进实际的国际贸易条件和网络贸易条件加以融合等措施加以化解。综上所述,怎么于电子商务条件中实施国际贸易的创新工作,让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都能获得盈利,成了目前国际贸易运作方探究的核心课题。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问题分析
国际贸易的出现被不同要素所干扰,例如购买者在消费方面的理念,社会律法体制的完善度等。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国际贸易在实施革新和创造的过程里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以下,我们将立足于各个方面针对电子商务中,针对国际贸易创新活动里产生的矛盾实施具体剖析。
(一)消费理念问题
固有的消费模式早已在百姓心中扎根,大部分人需要购物时,更愿意亲自前往超市,商店里比较产品的价位和品质。尽管选择这类消费模式,不仅消耗时间,也消耗精力,但因为购买者通常抱有怕麻烦,不想反复退换的念头,所以,这种模式依旧热门。反观电子商务贸易活动,购买者没办法直接接触产品,仅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挑选产品。产品无法被购买者真切感受到,这的确是购买者无法接纳电子商务的核心矛盾。不仅如此,若选择在互联网平台上消费,订购产品,产品的售后问题也有缺陷,一旦商品的品质出现瑕疵,购买者是无法迅速和商家进行直接沟通,退换产品的。还有,互联网付款平台的可信度问题同样是购买者不敢尝试的原因,互联网安全成了抑制购买者使用网上购物的核心要素。
(二)律法制度问题
即便是电子商务中实施的国际贸易行为,也依旧属于律法制度所限制和管束的范畴。按照律法制度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残留着一定的漏洞。产品证明和单据的真假无法辨别,这是个复杂的情况。使用互联网平台,自然会使得国际贸易项目的发展突飞猛进。可是产品的大量票据和有关内容的真假无法分辨,会导致律法制度里标明的规则制度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进行证明。
(三)物流契合问题
电子商务中的交易流程是处于虚拟条件下实施的。故而,电子商务行为要求具备物流公司的大力支援,而国际贸易则更要求可以和不同国家之间实施物流行业的高效结合。处于互联网平台的环境中,信息资源能够完成共同查阅和迅速输送的目标,同时交易金也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到账,可是产品本身则无法使用互联网送达。物流也恰是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出自己的行业优势,担负起更繁重的运送工作和储备责任。包装和递送,加工和转运,还有详细的递送流程,均属于物流核心经济行为相关项目,所有国家均需打造本国的物流链条,也需提升国与国之间物流链条的链接程度,这是电子商务环境中,国际贸易创新革新行为亟待化解的核心矛盾。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策略分析
电子商务形势下需要进行国际贸易的创新,此活动要求获得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的支援。故而,我们会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国际贸易创新战略实施简单的剖析”
(一)关注管理方面的创新
电子商务属于一类崭新的贸易模式,为社会金融的进步供给了机会,也导致困境的出现。尤其是针对管理问题,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方面处于上升阶段,现阶段要求具备科学的治理方式。固有的国际贸易管理模式早已无法迎合电子商务中国际贸易行为的实施。针对崭新的社会金融局势,实施国际贸易活动的创新治理,理当关注下面几个问题。其一,国际贸易牵涉到的所有出口公司必须了解自身主要载体的价值,充分展现其价值。其二,公司必须正面关注电子商务环境中,互联网平台的意义和用途,互联网平台不但属于业务普及过程的新通路,同时也属于日常贸易行为的实施区域。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司能够实施形象的打造和社会成效的提升。公司治理必须摒弃固有的交易治理观念,摒弃固有的公司进步策略,重新关注并评估公司的情况和困境。通过拟定针对性战略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
(二)提高政策方面的创新
电子商务条件中实施国际贸易行为的革新,必须获得社会和国家机关的政策支援。伴随网络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普通百姓对信息的解读程度不断加深。国家机关单位必须主动迎合普通百姓在观念方面的更迭,为迎接电子商务的革新打好基础。落实电子商务的普及化,要求公司在政策治理方面的主动性提高。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处在核心过渡时期,国家机关颁布的主动支援政策在推动国际贸易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而对发达国家而言,这也是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上,国际贸易成功的典范。
(三)关注物流方面的创新
物流即可以结合购买者和商家的核心链条。在电子商务中,物流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价值极高。提升国与国之间物流终端的融合,是电子商务中开展国际贸易的创新措施。不同国度需要将国际贸易的具体要求当作前提,联合探索和拟定物流产业的规则和指标,将金融行为在物流方面的需求程序化,使用规范化的物流链条推动国际贸易的开展。综上所述,物流项目同样属于干扰国际贸易品质的核心要素。
三、结语
总结来说,电子商务的局势给国际贸易的进步供给了崭新的机遇和难题。编者立足于电子商务局势中,对有关国际贸易的创新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采取的措施加以剖析,愿能用个人观点为推动国际贸易品质的提升尽绵薄之力,推动创新过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的范畴范文5
国际贸易新理论(NewTradeTheory)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看,仅指保罗•克鲁格曼等人创立的理论;从广义看,还涵盖了战略性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相结合的综合理论、制度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变量关系等[1]。本文拟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及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的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目前国内有关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研究资料,基本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相关著述及作品的一般性介绍[2];第二类是对现有研究进行深化发展,如从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面对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进行扩展;第三类是结合中国出现的实际情况来应用现有理论;第四类是对现有理论的评述[3]。鉴于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学术界的重要性,在此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是十分有意义的。
1.产业内贸易理论概述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理论,也称双向贸易(two-waytrade)理论。该理论体系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假定,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等方面来考察贸易形成机制,很好地阐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分成三大阶段:
1.1研究第一阶段:实证分析20世纪60年代初,一些学者在实证研究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关系时,已经对产业内贸易的现象有所阐述,从而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形成奠定了基础。例如,沃道恩(Verdoom,1960)首先系统地提出了产业内专业化以及存在着产业间、产业内两种贸易模式这一观点。巴拉萨(Balassa,1963)对欧共体内部发达成员国之间的制成品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产业内贸易现象作过统计研究。
1.2研究第二阶段:理论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业内贸易理论进入了理论研究阶段。其中,格鲁贝尔和劳埃德于1975年编写的《产业内贸易:差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成为了最早的一本有关该理论的专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首先提出了国际贸易的两大分类: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另外,Grubel和Loyd还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测算公式,即“G-L”公式。
1.3研究第三阶段:丰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产业内贸易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阶段。1977年,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模型)。随后,保罗•克鲁格曼创造性地运用了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产品差别等范畴构建新型贸易理论模型。此后,布兰德(Brande,J.)与克鲁格曼合作提出了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总之,这一阶段,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学者们利用多种理论与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形成进行了多样化的解释。其中,以企业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理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赞同。
2.克鲁格曼思想概述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领域名声显赫。国际贸易新理论的提出与其后续的不断完善,显现出了克鲁格曼的学术创新精神。
2.1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克鲁格曼承认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是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他认为不完全竞争可以长期存在于许多商品市场中,少数的垄断企业由于规模报酬递增而能增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进而产生国际分工,形成了国际贸易。具体而言,克鲁格曼主要通过建立规模经济模型、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相互倾销模型,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2.2历史偶然性的影响克鲁格曼认为,历史偶然性是形成国际贸易分工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些国际分工模式或许是因为历史上的偶然事件或者这个国家最初的经济特点所形成的,而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形成的竞争优势的积累,使得这种分工模式得以固定下来。
2.3技术创新的作用力国际贸易新理论所强调的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克鲁格曼认为,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将会失去其领先地位,而且这种速度将是十分迅速的。陈建斌(2004)指出,克鲁格曼的理论从技术这一最新要素的特点出发,寻找到了国际贸易与规模报酬递增之间的又一联系,并给予充分之证明。
3.评价与总结
3.1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积极意义
3.1.1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国际贸易新理论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创新。其引入产业组织理论,考虑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因素,用非比较优势贸易的观点来解释国际贸易,从而更好地揭示了当今国际贸易中的新问题。
3.1.2对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的揭示在克鲁格曼的理论中,证明了政府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性。其所倡导的战略性国际贸易政策,强调由政府来干预贸易,从而使经济福利最大化。该政策的重点是通过保护进口来促进出口,而其他配套政策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3.1.3对其他组织的借鉴作用虽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初衷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但它在随后的发展中,也合理地展现了当前的国际贸易现状,因而对发展中国家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际贸易的范畴范文6
[论文摘 要]在国际贸易人文化发展这种重要趋势的背景下,研究其对未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有着重大的意义;探讨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应对贸易壁垒列入“人文贸易”的系统化研究范畴,也有助于大大提高贸易政策的有效性、全面性。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内涵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贸的变化和发展,在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框架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正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悄然形成,即贸易的人文化(即人文贸易)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体现,它通过以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贸易与环境”等问题纳入wto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使国际贸易活动不仅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发展中的社会问题。
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指导思想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和对物质财富的最大限度占有为目的。不管是重商主义理论,还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h-o原理都只是重视贸易的总量,很少顾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导致人类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对立,使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贫富分化等。
现代人文主义思想从根源上改变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对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错误价值导向。以1995年建立的wto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旗帜鲜明地将可持续发展写入前言,作为一个重要宗旨,这是对gatt宗旨的重大发展。在发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牢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目标,是着眼于全球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幸福,防止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的倾向,防止由于一味地追求某一时期生产与贸易的发展,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以至从根本上动摇国际贸易的基础,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从gatt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演变成wto对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方面反映出wto寻求的人类对资源利用能力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利用质的提高,而非对资源利用量的扩大;从更深层次上讲,也是现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国际贸易的体现,是贸易人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的动摇
第一,对指导国际贸易理论价值取向的哲学思考。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的核心假设,是现代经济学产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核心与起点。经济学研究主要建立在人们受自身利益驱动并能做出理性决策的假设基础之上。现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国际贸易内形化的新价值取向。人文贸易的哲学基础现代人文主义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和意义的精神。其哲学价值取向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完全不同的,对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对传统自由贸易能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质疑。关于自由贸易可以改善经济福利的论断是经济学中最古老和最广泛接受的原则之一。它在构造国际政治、政府和制度框架(比如,单一市场地区,如欧盟和wto)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论证的条件假设中都没有把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负面影响计入生产成本。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其实是一种“虚拟”、“现时”的增长,其增长的背后忽略了“现实”、“延时”的补偿成本,如果考虑环境成本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损失,传统的自由贸易会增进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的结论实际上可能站不住脚。
(二)国际贸易人文化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随着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如何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对多边贸易体制的许多基本原则提出了挑战。如生产过程和方法(ppm)问题和双重环境标准的争论对现有国民待遇原则提出了质疑;环境补贴和与环境成本内在化有关的生态倾销问题使得人们重新思考公平贸易原则;发展中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能否享有特殊待遇等。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发展,将从新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协调问题。
三、建立以人文贸易为基础的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
(一)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目标
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必须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对外贸易的人文化发展。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人文化发展方向内涵是一致的。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应跳出传统意义上的片面追求贸易额的“可持续”增长,而是在关注贸易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贸易的实际质量,从以物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从追求短期利益的可持续发展到追求长期综合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可持续贸易发展模式的主要措施
第一,重新审视对外贸易效益来源,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必须重新审视外贸效益来源。首先必须建立人文贸易的评价体系,在衡量外贸效益的经济指标体系中增加生态指标和社会指标,客观评估外贸对国家经济、生态、社会带来的整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外贸效益的来源,对资源投入与贸易收益严重失衡的产业进行技术革新,减少其负外部性,促进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贸收益的现实增长。
第二,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贸易与环境的有效协调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贸易与环保法规、政策的协调,充分考虑贸易政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环境政策对贸易的扭曲代价,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双赢;其二是建立人文贸易措施保护体系,推行绿色贸易行动计划,合理建立中国产品绿色标准体系,既可以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的保障体系。
第三,构建应对国际贸易“人文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国际贸易的人文化发展伴随着“人文壁垒”的产生,为了防止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需构建相关的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对人文贸易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引起的“人文壁垒”的变化因素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测、预防控制并及时矫正不良发展的趋势,以保证国际贸易人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看
[1]ota sik, fred eidlin, william graf:for a humane economic democracy,journalof economic literature [m]vol, 24, no, 3 (sep, 1986), pp,1233-1234
[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马克a卢兹.经济学的人本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