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文1

摘要:简要论述了案例教学的本质,着重探讨了现代船舶控制课程案例教学中案例选择的原则,案例教学的实施和应用,及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现代船舶控制;工程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94-02

一、引言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因此,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点是实践能力的提升。现代船舶控制专业课程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现代船舶控制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W,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把案例与有关理论相结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兴起于西方国家的法学和医学领域,后逐渐应用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案例教学法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首先应用在管理学学科领域特别是MBA教育方面,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于案例教学法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在工科特别是在船舶控制学科中,案例教学的应用不是很普遍,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现代船舶控制”课程中,探索案例教学的步骤和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的选择

现代船舶控制课程案例的选取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教学案例内容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案例教学实施的效果。优秀的教学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复杂性、问题性。根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案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难易程度。真实性是指所选案例应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发生的,而不是教师凭空杜撰出来的。典型性是指该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启发性是指教学案例应能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性是指所选案例应设置一些合理的问题,能提供给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案例还应有新意和趣味,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的热情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根据现代船舶控制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选取图1所示的MR-Ⅱ型电动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作为教学案例。首先,此系统广泛应用于实船,具备真实性和典型性。其次,此系统相对独立,是典型的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最后,此系统内容丰富,既涉及到各类仪表和电子元器件,又有控制系统,通过本案例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柴油机气缸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有关内容,还可以通过本案例学习反馈控制系统。此外,控制系统和各种自动化仪表在船舶电子电工技术和轮机自动化基础等课程中均已学习过,因此学习本案例,学生不会觉得太困难。

三、案例的应用

案例选好后,教师应在课前对教学案例进行组织和设计,准备好基本素材和设置的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进而展开教学活动。首先,向学生传授船舶主机气缸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理论知识,借助实船系统图讲述船舶主机冷却水系统,引入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原理,带入问题:如何实现自动控制使得冷却水出口温度保持恒定?其次,引入案例――MR-Ⅱ型电动气缸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何实现冷却水温度的自动控制。让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自由讨论,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次,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模式,带领学生到轮机模拟器实验室对船舶柴油机气缸冷却水系统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冷却水温度自动调节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更直观、更生动。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撰写一个学结报告,总结自己在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的学习心得,并且根据教师的点评分析自己的解决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经过学生的反思和教师的讲评和总结,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四、案例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高质量的教学案例,现代船舶控制课程内容复杂,对于选择的案例来讲,既要体现出全面的知识点,又应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准备,紧跟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前沿,选取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案例。

2.科学设计案例教学方案,案例教学方案的设计要围绕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来进行,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进行。在案例教学设计中需根据不同层次的授课对象明确教学目的。拟定好操作步骤和相应的要求,并坚持按照拟定的计划执行。

3.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进行讨论案例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深入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案例。教师要确定讨论的组织形式,明确讨论的内容,要针对学生在讨论中的不同表现,采取合理的方式予以引导。在意见不能立即达成一致时,教师要冷静处理,并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陈述,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创造出和谐的讨论氛围。

4.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意识,从现代船舶控制课程的特性看,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是教学中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案例教学具有实践性,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弥补纯理论教学的不足,但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图例、视频、实物等,使学生能全方位的参与案例教学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实践知识。

5.做好评价和总结工作,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教学总结应包括单次案例教学总结和对整门课程结束时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案例选取的合理性评价和案例教学效果评估等进行总结。

五、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现代船舶控制课程教学中创造了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独立的解决案例设置的问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借助模拟器实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混合学习;混合式教学;分层教学;教学设计

1学习者特质分析与分层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多半来自普通高中,另一部分来自中职院校,还有少数偏远地区,其学生原有的计算机技能差距大。将班级的学生分为初级和中级二个层次,普高学生属于初级,中职的学生属于中级。考虑到个别学生的情况,允许普高学生通过在线测试的方式申请升级。

2学习环境资源重构

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点重新组合,按照难易程度,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同时,结合各专业对Office办公软件使用的频率和需求,增加至少一项综合应用能力:外语外贸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增加Word综合应用能力;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增加Excel综合应用能力;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增加PowerPoint综合应用能力。而笔者所带的国际贸易专业,强化了Word排版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设计的能力要求。通过重构学习资源,将资源的等级划分为三个阶段:基本操作阶段、会应用阶段、会设计阶段。基本操作阶段和会应用阶段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能力要求对应,而会设计阶段与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应。因此,阶段越高,计算机的能力越高。

3学习活动设计

混合学习是一种基于web技术的结合,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结合,共同实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是教育技术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2]。合式教学则是学习理念的一种提升,要求教师在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实际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3]。笔者所在的学校采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支持学生在线自学、自测,所有的基本知识点、技能点均已提供测试功能,可以自动评分,学生可以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教师在后台可以统计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如果没有教师督促,部分学生并不会自主完成学习。对此,笔者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计算机机房的教学环境,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进行重新设计,通过“二层三阶法”,将教师引导和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有机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在整个学习活动和教学环节中,课程的自主学习平台被合理安排和充分的运用,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的后台管理可以实时监控整个课堂的学习进度,把握课堂的节奏。学生则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被动的灌输式、训练式学习,转换为因兴趣而学习,为问题而寻找解决办法,学习的目标从原来的掌握老师规定的知识点变成升级、再升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从枯燥变为有趣的探索的过程。

4教学案例素材的选取

“二层三阶法”的教学模式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教学案例的选取,在导学时,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案例,以及恰当的提问方式,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学习效果。笔者以“创建和编辑图表”教学单元为例,介绍“二层三阶法”中的案例选取与尝试。(1)课堂的导入。导入案例选取关键在于尽量用热点案例,如无法找到可以涵盖课程知识点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案例,则可以用通识案例,用于普及知识点。(2)实例练习。实例练习平台的案例需要比基本操作增加一到两步的设置,关键考察学生能否将基本操作综合应用的能力。(3)拓展练习。拓展练习的案例应尽量与专业的岗位结合,增加关卡或陷阱,以提高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5结束语

采用“二层三阶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结合起来,改善了教学效果。但以上教学设计只处于实验阶段,学生尚未毕业,缺少企业反馈,仅仅根据学生学习态度还不能全面的验证此模式在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徐宁,刘清堂,赵呈领.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1):78

[2]DriscollM.Blendedlearning:Let’sgetbeyondthehype[J].LearningandTrainingInnovationsR,2002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 钳工工艺学 课程改革 案例教学

我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设立已有八年,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毕业生已遍布全国,主要从事机电设备产品的维修、管理和相关服务工作,受到社会和各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为满足社会发展对机修专业人才的需要,本专业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方法改革等途径,使本专业有了新特色。《钳工工艺学》课程改革是其中一项,作为案例教学试点已初见成效,后期其他课程将全面跟进和推开。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求,通过具体实际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活动,让他们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以培养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效果,促进高职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高职高专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模仿能力和丰富想象力,本课程是在《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金属材料与成型工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课程及钳工认知实习基础上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助于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通过安全案例分析与引导,对学生产生较大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进而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三、案例来源

每年我校都有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内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在社会实践中,教师一方面学得很多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另一方面收集大量来自生产一线的教学案例,通过收集、整理和分类,用于课堂教学,增加教学的真实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有趣、起劲。本课程案例主来源于湖南兵器资江机器有限公司、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铜冠机械有限公司、安徽铜冠电工有限公司、铜陵南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社会劳动保障部等。

四、课程目标

1.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该课程W习,培养学生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一定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方面的信息搜集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

2.职业能力目标

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备机修钳工、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在钳工工作岗位上必须的相关知识、技术标准、工作规范等。掌握工件画线与加工、机器装配与调试、设备安装与维修、工具制造与修理等理论知识,通过中级钳工理论考试,最终取得中级钳工职业资格证书。

3.职业素养目标

充分利用上学期钳工认知实训的实践教学环节和该课程理论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队协作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

1.课程总体内容描述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钳工工艺基本知识和钳工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用钳工方法进行零件加工、机器装配、调试及精度检验等,并能进行有关工艺计算;通过理论学习,结合之前钳工认知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钳工工艺问题的技能,为后续装配钳工实训,并取得中级装配钳工证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内容描述及实施

应用收集的教学案例于教学各个章节,对教学过程重新进行设计。

例如:千分尺的识读和使用保养案例片段展示

(1)案例分析:通过视频的实物测量和典型零件讲解,学生掌握了千分尺的结构、刻线原理、读数方法、测量范围和精度;通过视频的现场操作,学生学会了千分尺的使用和保养。

(2)任务实现:学生按操作步骤用千分尺测量长方体工件;学生现场展示千分尺的保养过程。

五、钳工实训教学环节建设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建设有校内钳工实训教学基地,并于2015年对部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在环境氛围、实践规范与要求等各方面满足教学要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使学生受益匪浅。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钳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创新实验,探索并实施了《钳工工艺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值得在机械类相关课程教学中加以推广且效果明显,以此为机械类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电工电子专业是当前高职高专当中工科类的重要专业之一。该专业当前毕业生就就业率高、薪金水平高、稳定性高,并且能实现宽口径就业,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也在不断更新技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在技术更新、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新时期,应该如何发展专业是当前专业教师们应当探索的重要课题。

1高职电工电子专业现状

电工电子专业是当前高职高专当中工科类的重要专业之一。该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强弱电结合的具本应用根据地方需求差异化教学。当前高职高专办学通过程当中学生的就业主要服务于地主产业,随着高职高专办学的规范化、企业化,很多院校的电工电子专业学生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人才培养当中会选择企业所需岗位人才需要的主要技能,作为培养的重点。例如,有的院校会选择家用电器维修为重点教学内容,而有的院校则以工业电气设备维修维护为主,还有部分院校选择汽车电气修理修配、轨道客车电气设备维护维修等。但是,如果按就业方向来进行归类的话,可以分为电子电工产品应用与维修类与电子工厂流水线操作员、质检员相关人员两大类。而这两类当中,前者在北方地区为主要就业方向,而后者属于南方地区主要就业方向。在教学当中,由于此专业的应用性较强,因此,在教学当中大量彩实训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接触真实工作环境,通过工作中的实践操作来提高专业技能,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2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半导体电子技术已形成两大技术领域,即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微电子技术和以电工半导体器件为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包括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两个方面,电工电子专业的主体为变流电子技术方面的内容。电工电子技术用于电力变换和控制,电子技术用于信息处理。当今,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相互技术的渗透,电工电子与信息电子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所以电子基础知识也成为了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必备基础之一。

3高职电工电子专业发展方向

3.1教学内容发展方向

前面我们分析了未来电工电子技术的方向,那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电工电子是弱电控制强电的技术,可以说是强弱电的接口。各种先进的控制方法正是通过电工电子技术这一接口,与强电系统或机械系统融为一体,实现高性能的控制效果的。因此,近年来强电弱电结合,机电结合的技术一直在迅猛发展,但由于电气元件本身也朝着新的领域扩展,表现在提高元件的性能,生产新型的元件,实现机、电、仪一体化,扩展元件的应用范围上,但有些电器元件有其特殊性,故不可能完全被取代。所以,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应以电工知识为基础,以变流电子技术为核心。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教学内容当中一定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的储备。

3.2实训模式的转变

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训模式在未来有两大发展方向。一方面是基于信息技术通过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实训,另一方面是下厂实习。虽然说下厂实习是最好的训练方式,但是随着未来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实习生下厂需要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下才可。而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各种实训平台、模拟仿真软件来进行实训,而这类实训软件其真实程度将会越来越强,实训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3.3教学思路的转变

长期以来,高职电工电子专业都处在一个培养“蓝领工人”的角色当中,毕业生就业率高、薪金水平高、稳定性高。教学中教师十分注重职业技能标准,很多以职业资格证书为主要参考标准进行教学。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但是,学生就业后很多都在流水线上做工人,其后期限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当他们想在工作当中有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基础薄弱,前进空间不大。而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在高职阶段的教学中给予解决,可能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更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学的思路应当从强化技能向强化专业认识发向方面,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使他们具备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小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专业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中,必将会迎来重大变革,而作为这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到专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据此进行专业发展方向的合理设计,更新办学思路,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期更好的应对未来变化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英,李震.探索职电子专业学生研究型课堂教学案例[J].职业.2010(23)

[2]曾建华.建构电工电子知识强化专业技能[J].科技信息.2010(21)

[3]余跃海,谭凯,张新全.论电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J].河南科技.2010(14)

[4]龙安国.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5]张涵.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16)

[6]阚雨沐,杨晓东.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32)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法创新;电工技能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军事职业教育的深入推进,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士官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基本技能是士官装备操作、维护保障等专业技能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对《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方式上,注重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使用维修、安装测试、故障分析处理等技能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案例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搭建开放性网络学习平台、自主研制特色教具等方法和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综合应用,对培养学员的操作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依托案例教学,学习由被动“注入式”变为主动“吸入式”,培养学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剖析案例来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员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精心设置教学案例,引导学员通过主动参与案例分析来获得其中蕴含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其它相关问题。重点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培养学员的兴趣,由传统的“被动注入式”教学转变成“主动吸入式”,让学员在“案例中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通过特定案例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

在安全用电模块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学法,以工程实际中发生的跨步电压触电和机壳漏电触电等事故案例为切入点,引出常见的触电种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安全用电保护措施等内容。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学员由被动接受教员的知识灌输到主动自主学习,让学员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提升学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技能训练水平的提高。

三、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培养学员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主线、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实践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员学习的原动力;知识传授与任务实践紧密结合,学员独立进行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并参与最终评价,全方位的⒂胂钅康恼个实施过程,不仅操作技能得到训练,更重要的是综合技能得到训练,做到学以致用;让学员在操作、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融会贯通,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这一技能实训思想,培养学员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员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适合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如图2所示。

项目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必须改革传统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岗位工作中实际应用的技术为主,以“够用、实用”的概念与原理的内容理解为辅,本着“用什么、训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开展教学。在教材的编写上,既要体现应用能力的培养,又要体现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打破传授知识型教材的章、节顺序的编写模式,采用项目教学和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编写模式,将电工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训融合为一体,紧紧围绕完成实训任务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将全部教学活动分解为若干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每个项目再分若干任务,每个任务按照任务说明、技能目标、知识链接、技能实训、综合评价的顺序组织内容,体现了基于任务驱动法的编写模式,体现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的主要思想,同时也给出了实践训练的整体思路,有助于学员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搭建开放性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或局域网的集教学组织、自主学习及相互交流等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对传统教学模式起到支援、配合和拓展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训练过程中,学员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网络学习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将各种教学资源配置在网络中,为学员间讨论交流提供网络学习环境,有利于学员的主动自主学习和综合知识拓展。为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员提高电工技能水平、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建设了《电工技能实训》网络学习平台。在网络学习平台开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学习特征,体现“学为主”的重要思想,注重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和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学员可在平台上定制个性化学习内容,并进行模拟训练与操作,增强学员实践操作的熟练度,让学员通过多种方式在多种工程实践情境下去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开展在实际教学中难以进行的危险现场演示和复杂实验环境搭建,让学员如临其境,增强学员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技术手段的理解与掌握,引导和帮助学员主动学习、自由交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训需求,电工技能网络学习平台配置了电子教材、讲授视频、教学课件、重点剖析、识图训练、教法创新、模拟实操、工程教学、拓展学习、综合使用、在线测试、问题答疑、学习论坛、共享资源等多种教学模块,使“内容讲授――虚拟仿真――工程实训――拓展学习――讨论答疑”等环节深度融合、多位一体,激发学习兴趣,拓展视野和知识面,使学员置身于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环境中,大大地提高电工技能水平。

五、创新教学保障模式,通用设备和自研特色教具相结合,培养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

完善配套的硬件教学条件是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有力保证。课程组在实践环节系统化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教学任务精心进行教学内容设计。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分析国内同行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明确教学条件需求。按照选购技能实训通用设备、自行研制特色教具与实训设备便携化改造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开展教学保障条件建设。尤其是在自行研制专用教具和实训设备便携化改造时,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把学员的思想融入到自制教具中,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鼓励学员全程参与专用教具的可行性分析、总体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方案、试验样机制作等,提高教具的针对性、实用性,实现了教与学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学员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实践的需要,自行研制了电子元器件认知板、仪器测量板、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板、双点温度计教学板、线缆通断测量仪以及便携式电工技能实训箱等一批教学器具,充分满足了开展电工基本操作、常用仪器仪表使用、电子线路焊接与调试、电气照明和配电电器等技能训练的教学需求。

六、结语

根据岗位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结合任职岗位特点和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对《电工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教学实践。依托案例教学法,学习由“被动注入式”变为“主动吸入式”,激发学员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培养学员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应用能力;搭建开放性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教学保障模式,师生共同开发教具,培养学员的工程实践能力。实践表明,多种创新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学员的电工技能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士官奠定了重要基础。

电工基础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电路分析 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

前言: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利用管理实践中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性案例,在我们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来把学生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深入事件中去,在现出当时的情形,还有再现案例的情形,在案例中去探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发现出新的问题时应该及时的给解决掉,并且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这便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实践的证明案例教学法以及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案例的主要类型

1.1分析决策性案例。即利用收集整理的问题性管理案例,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性质,充分运用已学的管理理论知识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2叙述性或印证性案例。这类案例是通过筛选大量实例,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意义事例,结合学科理论知识点分析和判断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这类案例,有助于加强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理论知识点,摒弃传统教学中呆板强迫性学习的弊端。

2.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方法中的目的以及案例的设计原则

在电类的专业中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电路分析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即使和后面女的课程以及实践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有目的、有计划且系统地将案例教学引进课堂还不多见。因此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案例教学原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

2.1 设计的相关原则。我们的案例设计要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必须是具备一些综合性知识,来运用案例的教学方法来分析指导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在选择案例的内容上一定要选择一些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进而来增强感性的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一些爱好,案例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因材施教,承上启下;案例内容选取要能够扩大专业视野,要能使学生养成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专业知识的职业习惯;案例设计应反映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和前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2.2 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目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为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的矛盾,以及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专业素养,为后续课程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3.1 教学现状。近年来,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些创新,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但依然没有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建立一般电路系统的数学模型,训练必要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分析后续课程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发现该课程是90%以上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电气信息类多个学科考研的必考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

3.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首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基本素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中概念、理论、方法较多,因此需要针对出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不同的“教学案例”并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电桥是电专业应用较多的电路,以前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材及教师授课中只强调电桥平衡的条件,要求学生在复杂电路中能看出电桥。通过设计案例,引入传感器的概念,学生不仅仅对电桥的应用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入有关电量传感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础课知识点的重要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未知的“黑匣子”,怎样确定其数学模型,即网络函数,以便对其进行分析、设计或改进。我们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在输入端加一个冲击量,从输出端得到的冲击响应就是网络函数。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带着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案例教学法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除了满足教学条件,学生的积极配合外,教师的主导尤为关键,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学课时不增反减,教学内容不减,教学要求提高。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仅对授课课程内容很熟悉,更要了解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更要求教师能敏锐地洞察现实中的问题,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适宜教学的案例。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在课堂中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敏华 贾仙宇.电路分析基础研究型教学初探[J].电工电子教学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