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现状 现实意义 改革启示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humanism)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

二、培养人文精神在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人文课程教学时数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达到20.0%~25.0%,英国、日本也占到10.0%~15.0%。而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的教学时数大约占到总教学时数的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相对而言,中国的医学生接受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思修、基本原理概论等都是基于理论学习,却也占据了人文精神在医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有一项针对我国10所护理院校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中开设人文课程最少的仅有6门,仅占教学时数的6.2%,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人文必修课程。对医学生缺乏人文社科知识的系统性培养,也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1]可见我国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课程建设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情况更是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与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相比,我国医学教育的师资水平依旧比较落后。殷小平曾以“对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教师人文素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仅占25.3%,认为‘一般’的学生占55.2%,‘不满意’的学生占19.5%。”此外,在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中,作者指出:“学生们反映,即使是人文科学类的课程,许多也是徒有虚名,教室并未讲出有吸引力的内容。”“学生们最期望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73.9%)、交互式(61.2%)和小组讨论(44.2%)。事实上,枯燥的理论不仅很难将鲜活的人文精神点燃,而且必然促使医学最终对医学精神本身的背离和异化。”时代与生命的对医学生的要求是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医学科学、医学人文、医学社会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医学精神。

三、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略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之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人文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未能收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少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更是带着这个行业在社会中有着高收入的功利色彩。“救死扶伤”这四个字后面的精神内涵,并不是他们在踏入这个业甚至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阶段所强调的学习内容。专业知识是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伦理实践,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更加关注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利用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的相辅相成,让病人感受到来自医者的温暖与关怀。可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滞后,“医者仁心”的传统道德已经与现实生活脱节了。

目前社会上医疗逐渐远离对人和生命的关爱,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紧张,人们对医生越来越多的不信任,医患纠纷屡见不鲜,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如医疗条件有限,医疗卫生政策不完善, 社会舆论的偏激报道等,但其最根本原因是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校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一组组震惊人们眼球的数字,一个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都是对我国医学教育敲起了警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尊重,更是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呵护、关怀。

四、人文精神对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启示

首当其冲,是要调整人文精神的课程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主要是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建立科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味。第二层面是使医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医生职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珍视人喝生命。第三层面是融人文精神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课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充分发掘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的同时,发挥人文力量对专业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把这种提升带到今后的实践中,把握医学这一生命科学的社会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只讨论医学人文精神是不够的,需要让它作用于我们的信念,在医疗实践中得以实现。因而各医学院校应该发动各项可利用资源,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投身与课后的实践中,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两者互相促进,培养出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优秀医学人才。

医学人文精神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医学科学只有在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摆脱医学技术主义的诱惑,肩负起人类赋予的神圣使命,二者的融通才是现代医学发展之未来。期待着医学发展的历程会进一步朝向人类寻求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治愈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朝向人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尊重思想、尊重灵魂、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2

1、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在西方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最清晰的展现,本通过把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镶入西方文化,力图清晰的展现科学和信仰的独特关系。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并非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的辩证关系。在西方文化的摇篮时代―希腊城邦时代,科学与信仰是一种水融的同一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一度攫取了绝对的专治权利,而这时科学与哲学只能够仰承宗教的鼻息,完全不具有独立的地位。随着近性精神的崛起,科学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二者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这时一种以科学为主导的新的人文精神重新产生出来,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变成一种共生互补的新关系模式,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1.1对科学与人文信仰进行重新反思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对科学与信仰,尤其是信仰中包含的宗教精神抱着一种过分简单的看法。一般认为信仰在过去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占主导地位,是因为科学理性精神的不发达,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壮大,信仰也会被科学所控制。然而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这种科学与信仰之关系的传统观点正在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当今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可争议地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美国的文化以及精神在世界上占有非常强势的地位。今天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疑是大大地提高了,但是中国人对于人文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面对科学与信仰同步发展而非此消彼长的新现象,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应该采取一种无视现实的自欺欺人的蒙昧态度。

自从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低位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在本质上就采取一种拥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文化倾向。这里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中国人从来未真正经历过宗教的暴虐和理性精神的跋扈这两种相反的极端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往往采取的是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即简单的把二者看作是一种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

毋庸置疑,科学与宗教在西方曾一度处于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之中,但是正如他们曾经也在其他的历史阶段中呈现为一种水融的统一关系一样。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关系,我们只有用这种辩证的眼光看待二者之间关系,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性与人本主义信仰之间表现出来的微妙的共生关系。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3

论文摘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相关,则表明可以互通、互补,区别,则表明应该互动、互补,以求共同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功能上的互补性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而和谐的协调则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一、现实的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

现实的需要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内在动因,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物质生活作基础,而物质需求的满足则要靠人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创造和索取,即人是靠一定的物质创造能力与物质享受来维持其自身自然生命力的存在与发展的。人的物质创造能力与享受能力,是指人认识物质世界与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获取物质财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占有这些物质成果发展自身的能力。它包括人对自然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人类的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水平上,或者说,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与技术发展水平是人类物质创造与享受能力的文化表现形态。人生存与发展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另一个基本需要,即精神需要。满足人自身的精神需求同样需要人具备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获得幸福体验和幸福享受。人的精神创造与享受能力是指人们在对一定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关系的基础上,去形成、发展和巩固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把这些观念渗透在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以及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中,用这些已有的文化成果指导自己改造社会、改造人的精神世界,使社会发展和人的追求向着合乎道德与人类理想的方向发展。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正确享受生活的人。一个人若只知科技而不知人文将是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在当今,不懂科技而侈谈人文将是游离于时代的“边缘人”。“空心人”、“边缘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有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对生活的理解,有善于调节人生酸甜苦辣的人文修养。不管科技如何发展,不论知识经济如何受到人们的关注,人永远不能将物质化为自己的思维与情感。总之,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呼唤人文精神,高技术、高情感的平衡才是现代社会的特征。科技与物质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需要人文文化重建对社会生活的指导、对社会生活的正确理解、对人生酸甜苦辣的调节。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推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二、功能的互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前提

从教育规律来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所以能融合,是因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存在着功能上的互补性。首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象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要求,主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能被学生理解内化,以学生的外显行为综合表现出来,并含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内容虽不相同,但却有交叉,且交叉渗透的成分愈来愈多。科学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方法,又受到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制约;人文教育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形成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将会更加自觉,人文知识有了科学内容,将会更加完善。再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相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目的都是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教育侧重人的理性和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培养,人文教育侧重人精神的提升和灵魂的陶冶,两者最终目的都是高扬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发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两者的完美结合能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塑造一个完整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构成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不能用人文教育去代替科学教育,也不能用科学教育去排斥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种“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尤其是科学理论方法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理性、科学精神及科学品质的熏陶与培养。所谓科学精神,是指我们在长期的科学活动、社会实践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其中求实、理性和创造性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文知识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获得道德的完善、价值的实现、精神的昂扬、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臻美。杨叔子就曾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何况是高级人才;器是物,物是死呆呆的,再高级的器材,即使是高档的智能机器人,也不过只能具有人所赋予的复杂而精巧的功能或程序,其一切都不可能越过人所赋予的可能界限性这一雷池半步。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就失去了一切”[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和谐的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现路径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整个人类生活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使物质财富得到巨大的增长,它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人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得以较为充分享用闲暇时间,扩大受教育的时间与机会,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然而,在现时代,人们在充分享用着科技所赐予的丰硕成果时,却也感受到了种种科技异化的恶果。如它曾被滥用于军事与战争,使人与人之间的自相残杀达到毁灭性的程度;当它被当做一种资本为少数人所掌握时就成了一种牟取私利、剥削他人的工具,成了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手段,使人为科学技术所奴役,导致人的异化;当它被滥用于征服自然时,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自身的生存以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当人们把科学技术作为把握世界的唯一准则,它也就成了一种“宗教”,从而排除了反映人类精神需要的文明成果——人文文化,导致人的发展的缺失,社会精神层面的失落,人在精神上变得“无家可归”。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施加全面的科学文化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获得科学的知识,获得科学技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精神的熏陶。美国哈佛大学实行的核心课程,我国台湾省各大学实行的通识教育,我国大陆大学尝试的人文素质教育等,这些教育方式的实行既满足了人们对职业追求的需要,又满足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需求。当然,这种协调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客观上的对立。比如,为了迎合社会分工,增强学生的职业造就性,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专业性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专、深、精;为完善学生人格,又不得不开设一定的人文社会综合课程,要求学生达到广、博、厚。而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既要专、深、精,又要广、博、厚,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分工盛行的当今时代的任何个人来讲,都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当代大学生应该而且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协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而收“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效果。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半人教育”性质的专才教育,实现科学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走进教育的“全人时代”。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让科学文化纳入人文因素,也让人文文化接纳科学精神,创建一种科学人文主义或新的人文主义。杨叔子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求真,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求善,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2]。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4

在中西方医学发展的早期,萌芽状态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是浑然一体的。祖国医学经典之作《内经》的作者,洗练清晰地表达了贵生思想:“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誓词中具体明了地阐述了仁爱信念:“吾将竭尽吾之能力与智慧,以己之才帮助病患;戒用医术对任何人等以毒害与妄为……吾将以纯洁与神圣为怀,终生不渝……无论何时登堂入室,吾都将以患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医学史记载着,早期医院是收容病人、老人、穷人、流浪者和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因为“没有什么能比医院这种新兴的机构更能显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了”[1]。在文艺复兴时期,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曾经有过一段融洽的“黄金岁月”。达•芬奇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进行的医学研究,充分显示了科学和人文和谐统一的魅力。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分化,是医学发展到近代出现的现象。从19世纪开始,显微镜、温度计、X线、听诊器、心电图仪、CT、核磁共振等医学仪器成为医学的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其显著效绩有目共睹。医学技术的冷峻和客观渐渐替代了原本与医学溶为一体的亲情和仁爱。医学向医学技术主义迈出了危险的半步。

这种倾向一开始就引起了警觉。19世纪的欧洲,兴起过“视病人为人”的运动。维也纳医学教授诺瑟格尔(Her-rmanNothnagel)指出,医学治疗的是有病的人而不是病”。美国霍普斯金大学医学教授鲁宾森(GeorgeCanbyBobinson)在其著作《ThePatientasaPerson》中告诫医学界不能以“科学的满足”取代“人类的满足”,要求医生“把病人作一个整体来治疗”。乔治亚医学教授休斯顿(WilliamHouston)认为是否尊重患者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20世纪,医学技术在医学中的作用继续强化,医学技术主义倾向发展的势头有增无减。学术界批评蜂起,但收效甚微。纵观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关系的历史走向,人们察觉到,正确理解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的关系是解读医学本质的基本前提。从哲学高度审视,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的关系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医学人文精神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指明了人文方向。在杜威的论文集《ProblemsofMan》(《人的问题》)中,有这样一段重要的文字:为人文学院确定它在民主社会中应有的功能,这个问题,就是寻求现在社会上需要的技术学科获得人文方向的问题”。

如果对杜威的观点加以引申,那么可以说:为医学科学确定其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功能,这个问题,就是寻求医学科学获得人文方向的问题。无疑,医学科学只有在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引下,才能够摆脱医学技术主义的诱惑,肩负起生命终极关怀的使命,从而追寻医学人文价值,回归医学人文本质。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医学科学为患者的疾患痊愈提供物质保证,医学人文精神为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精神支持;医学技术手段解决的是患者的生理痛苦,医学人文方法安抚的是患者的心理冲突;医学科学将患者从病魔的阴影下挽救出来,将活着的希望带给患者,使患者获得有限的具体的满足;医学人文精神将患者从心灵的煎熬中解放出来,将生命的价值赋予患者,使患者获得无限的永恒的生活激情。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对独立,各具特点。医学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临床客观事实、尊重医学规律、依循实证方法、遵循规范的程序;强调临床发现的客观性、精确性和效用性;强调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作用。医学科学精神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并不关心人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医学人文精神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尊重患者意愿、依循整体观念、遵照仁术的信条;强调临床客体的感受性、追问医学的价值性、追求医学的人性化,重视情感因素的倾入。医学人文精神以求善、求美和关注情感体验为特点,生命的价值被置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地位不同,凸现程度不同,但从来就不是截然对立的。当瘟疫流行、传染病肆虐之时,施展医术,挽救生命,维系健康,既是医学科学精神的张扬,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宗旨。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建构,只有实现两种精神的理想整合,才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2]。医学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医学人文精神交织着医学科学精神的维度,医学科学精神蕴涵着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二者形成张力,弥合分歧,互补共进,在“观念层次上相互启发,方法层次上相互借用,学科层次上共同整合,精神层次上相互交融”[3]。

2医学身心关怀与医学人文关怀:从基点走向终极

医学对患者的关怀包括对患者躯体健康的关怀、心理健康的关怀和医学人文关怀几个不同的层面,呈现着从基点走向终极运行的轨迹。对患者躯体健康的关怀是医学关怀的第一个层面和基点。从希波克拉底时代一直到现代,医学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使患者摆脱躯体疾患的病痛。对患者躯体健康的关怀是对患者生命整体关怀的物质基础,离开了对疾患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对患者的整体关怀是没有根基的,是苍白无力的。但是,仅仅将关注的焦点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的医学,往往把患者的躯体从患者生命的整体中剥离出来,医生眼睛里只有病原体、症状、病灶……活生生的、整体的病人渐渐地从医生的视野中淡出;医生更多地是关心这个病是否可治、能治,关注检验报告上的客观数据,而不是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和生命的价值体现。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怀是医学关怀的第二个层面和中坚。医学仅仅解决患者躯体病痛是远远不够的。人是躯体和心理的统一体,疾病过程同时体现在躯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在躯体受到侵害的同时,心理亦遭受到恶性刺激。在不同的疾病过程中,心理疾患和躯体疾患的关系可能有主次地位的互换,但不可能是有无状态的取舍。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的生理疾患的影响十分明显。患者心理问题处理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对患者躯体问题的处理结果。现代医学对患者心理高度关注,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怀是医学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患者生命的终极关怀是医学关怀的最高层面和极致。终极关怀是彻底的关怀,是医学的人文关怀。终极关怀最初是宗教学的范畴。宗教对人的关怀一直延伸到人的心灵,超越生命界限延伸到永恒,这是宗教充满魅力的原因之一,值得医学借鉴。医学终极关怀是对生命价值的高度体认:医学敬畏生命,而不是生命乞怜于医学,医学是生命的仆人,而不是健康的主宰。医学终极关怀,是将生命健康视为最终目的,医学本身退为手段。医学终极关怀的目标是让生命的黎明朝气蓬勃,生命的正午金光灿烂,生命的夕阳无限美好,生命的最后一抹晚霞庄重安详。医学终极关怀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精髓,是医学人性化境界的实现。

3戒备对峙状态与主客合一境界:从觉醒走向觉悟

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和介入方式,是医学人文精神切入实践的关键。以医学人文精神的法眼看医学,医患双方在法律和人格的意义上是平等的,并无强弱群体之分。医患双方的权利和尊严都应受到尊重。患者不再被视为医疗活动中被动的工作对象,而是掌握自我命运的自主、自律的独立个体。医生从事医学工作,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巨大的压力,医学的风险性、复杂性和未知因素众多是其他职业难以相比的,医生的尊严和人格必须有社会的保障。医患冲突和医疗纠纷与医学同在,并非当前所特有。现代对医患矛盾的处理往往是在法律的平台之上和在公众舆论的监督之下,医患矛盾因而成为关注热点。理智地讲,以诉诸法律和舆论介入的形式解决医患矛盾,是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一种觉醒。

但是,患者审视诊疗过程防备心理有余,信任态度不足、媒体关注“弱势群体”人为炒作有余、理智分析不足的现状,只能加剧医患双方的戒备和对峙。当医患矛盾的解决必须以惊堂木的厉声替代生命关爱的天籁之音的时候,我们离医学人文精神远矣。介入医患关系的人文基点应该是:医生眼里的患者是一个完整的人,是有尊严、自由、情感和需要的人,而不是被分割的机体组织、送检物、病原体、数据和物品。患者不仅需要客观检查和技术操作,更需要倾诉内心感受和获得精神抚慰。医生当以患者为本,以生命为本,呵护生命,远离利欲,尊重患者权利,尊重患者人格。患者眼里的医生是一个友善的朋友,是有责任心、同情心、可以信赖的人,而不是无法接近或别有意图的人。医生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条件的支撑,更需要患者认同和鼓舞的目光。患者当配合医生,理解医生,放弃成见,善意度人;要支持医生,信任医生,尊重医学规律,尊重医生人格。医学人文精神的当代走向必然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觉悟:医患双方是天成的共同体,从戒备、对峙走向理解、合作,走向和谐通融、主客合一,是医患关系由觉醒达至觉悟境界的必由之路。

4守护患者健康与守望精神家园:从世俗走向神圣

医学无法远离世俗生活,医生无法不食人间烟火,从医作为一种职业无法抹除谋生手段的烙印。医学人文精神与空洞说教格格不入,医学人文精神是宽容的。但医学人文精神从骨子里不媚俗。世俗的生活可以躲避崇高,抛弃理想,远离人文,医学不可以:人类对生命的热望不允许医学随波逐流、走下圣洁的殿堂;有的职业可以以利润为第一要义,以金钱为第一动力;医学不可以:人类生命的价值不允许医学抛弃责任、混迹于喧嚣的市场。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责任、义务和奉献,就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取向———医学人文品格。人文是一个可以有多种诠释的词:它可以是一种通古达今的教化,可以是一种人类文饰自身的方式,可以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可以是一种理想的人性的追求,可以是一种为人的完美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可以是一种关于人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可以是一种崇高永恒的价值取向……但无论怎样诠释,人文的灵魂是自由、独立、仁爱的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教育 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已经非常的熟悉,对于人文教育的真正涵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与认识。一般来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塑造高尚的人格。

人文教育的精髓所在是探索发现人文教育在科学之中的价值,它是沟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桥梁。人文教育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历史等之间的关系,还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科学、自然、历史的方法,能够从中得出其价值。人文教育是以教育人为基础,从而传播与发扬一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就是人们对于科学知识以及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是特别值得提倡的一种文化蕴涵。

2.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国正在普及素质教育,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高中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营造一个富有人性的、充满人情的、体现人道的高中语文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创造性,这是对于语文这一科目的重视以及对于高中学生的尊重。人文教育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这一学科区别与其他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其具有人文性,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更要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要加强激发和鼓励学生们潜藏的人文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深入剖析课本中的人物形象,内心活动以及人物情感世界,使得人文教育始终贯穿整个高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一要求是高中语文教育者一起奋斗与追求的目标。

二、如何构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内容的优化,教学制度的完善。

1.教学理念的转变

以前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之中,老师们大部分都是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这就造成了学生们不动脑经、死记硬背,学生不能深入了解文本中所蕴含的内容,更不能理解文本所讲述的人文知识。而在人文教育中,高中的语文教学要求老师能够深入剖析文本的人文文化,讲授对于文本内容的不同层次与不同程度的理解,重点培养学生们的人文个性与人文素养。

目前情况下,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形式仍然是以讲授为主,所以老师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导角色,学生们就处在了一个被动听课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只是一个接受外来知识以及外来观点的容器,而绝不会成为一个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主动学习者,渐渐地就会磨灭了对于人文精神的探索与灵感。高中的语文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们对于人性的追求,对于文化的渴望,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生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构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激发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与探索。

2.课堂内容的优化与情景创建

要使教育显得富有人文气息,那么就要让教育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要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倡导人文教育就要让老师在堂课上善于将文本内容与实现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课文中的内容,这样学生们更能贴切感受到课文中所讲述的情感,容易激发出学生对人文的感受,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们从内心真正感受课文的内涵和作者的境界及情感,能够正面引导学生去认识世界,感知世界,认识社会,探索人生的方法论,从而是学生能够在高中这一重要的阶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3.教学制度的完善

之前,我国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考试的范围来定的,这样就局限了课堂内容,使得课堂内容非常的枯燥单调,老师的教学形式也随之单一化,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所以要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的人性化,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要进行教学制度的完善。新的教学制度要充分主张人文精神的发扬,注重学生追求人文个性,是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向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所以要在这一重要的阶段通过人文教育来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高中语文中实施人文教育能够提供培养与发扬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平台。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建筑设计, 人文精神 ,相互关系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humanistic spirit is an organic whole, not only can make the nature harmonious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still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stic spiri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mutual relations,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humanities spirit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humanities spirit of mutual rel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building designer.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humanities spirit, mutual relation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影响,被现代主义奉为经典的名言“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曾风靡一时,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常常过分强调功能,忽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各种需求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而今,时代已不同于以前,人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复杂,人们的审美情趣,生活品位变得更高。单纯以功能主义的理性逻辑的态度对待建筑设计,已变得不合时宜。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如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建筑设计中更多的体现人文精神,成为当下建筑设计中应关注的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加强建筑设计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研究,认真协调建筑与人、与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建筑设计建立在各种需求和体验之上,将建筑设计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努力打造自然和谐的现代建筑。是建筑师在设计中应努力追求的目标。

当前人文精神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和重点是不同的,它反映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人性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要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将人文精神融进建筑设计之中,必须对当前人文精神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人文精神内涵可归纳以下几点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性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

人文指“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亦即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

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

人文精神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事。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的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在对待自身问题上,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转过身来,人们的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自我反省更加真诚,越是这样,人们对于精神层面追求就越强烈。在反思过程中,人们不但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反思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反思过程中,人类逐渐将思想定位于“和谐”,其人文精神也逐渐发展为“和谐”的人文追求,人是自然的人,人只有完全融入自然才能够生存,离开了自然人类简直寸步难行;作为自然的一分子,人只有和自然发生关系时才能真正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和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才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从这个层次上来看,人文精神最基本的核心内容就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二、建筑设计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

1、建筑设计与“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

中国“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源远流长,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所以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的思路中充满着这种思想,在设计时也遵循自然法则,将建筑的整体设计和宇宙和谐相统一,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但体现了人类的最高人文精神追求,而且完美体现出自然的秩序与和谐。例如: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师普遍将房屋设计成四方形建筑,并且面南背北,就体现出了“天圆地方”,采纳自然温度的人文精神。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在探寻“天人合一”的建筑设计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向着自然的深处进发,向着更加深邃的自然前进。这个过程,尽管是一个建筑设计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师的人文思想却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思想内涵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时展到了近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建筑空间具有了更大的想象力,原来不容易展现的内容得以轻松展现,原来无法进行的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的轻松,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使得建筑师可以随意展示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并在计算机内进行模拟验证建筑,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设计师一方面在设计中阐释“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又将这种精神的精髓不断地进行拓展。

2、建筑设计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

建筑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空间,是人们对生存空间的具体化,在建筑空间内,既存在着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又具有消极意义的空间。积极空间就是能够达到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空间。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项内容,努力打造适合人类生活的具有更多积极空间的现代建筑。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要深刻体会到建筑空间是一种充满秩序的空间,它不但具有几何性,而且还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一方面要在满足建筑基本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地将人们对于生活和世界的人文追求融入其中,张扬人的个性精神,完美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在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的时候,他们一方面要考虑整个建筑空间设计上的客观逻辑是不是合理,另一方面还要将人们对于整个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观感知融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师的目光常常越过普通人的头顶,将其投向更加深远的空间。为了完美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建筑设计师认真思考建筑设计中每一项活动是不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是不是能够让人们更加的舒适和惬意,从而在设计过程中尽最大可能让整个建筑空间与人的生活生产活动产生对应。在思考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其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发展。

三、建筑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实践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现代建筑最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其主要表现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创建能够满足人们各种行动的空间环境,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行为需求。

1、建筑设计要尽量满足人们的行为体验

①、建筑空间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空间的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关键性问题,这些空间就是人们生活的房间,由于每一个房间的使用目的不同,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其使用功能融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空间的大小、空间的形状以及空间的采光通风等基本要求,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同时建筑设计师还要认真注意使用功能的协调性,在空间的各功能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尽可能进行协调,按照主次矛盾,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在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还可以按照将不同的功能空间按照需要进行组合,从而设计出有效的群体性空间。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系状况,空间的特殊要求,例如:公开程度、私密程度等内容。

②、建筑设计的实用性

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不同的建筑功能诉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巧妙处理使用空间以及公共交通空间之间关系,充分认识到公共交通部分的辅助作用,在满足人们通行要求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设计出更容易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功能空间,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建筑的平面利用率。

2、建筑设计要尽量满足人们的感官体验

感官体验是人们在行为需求被满足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其主要内容既包括生理需求,也包括心理需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要尽量设计出既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建筑,又能够设计出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建筑。

⑴、建筑设计要尽量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首先必须努力打造接近自然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求。例如在针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首先要将人文精神放在第一位,在努力降低室内污染物的基础上打造人们舒适生活的内部空间。在设计时,设计师可以巧妙设计窗户,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的方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另外,在装修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同时,还可以采取种植绿色植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法不断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⑵、建筑设计要尽量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可以使用多种设计手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比如在建筑形态的设计上,独特的建筑形态能够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恰当的造型可以给人更加舒适的享受。为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要桥面利用多种设计技巧,努力打造形体简洁,造型优雅的现代建筑。

四、小结

总之,大力加强建筑设计与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系研究,认真协调建筑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建筑设计建立在需求和体验至上,将建筑设计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不但可以打造自然和谐现代建筑,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虹冰 胡玲.建筑的人文精神寻思.高等建筑教育.2005.09

2、敖长.以“人文精神”看待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