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范文1

【关键词】 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效果

本文主要对2012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儿, 其中男108例, 女52例;足月儿120例, 早产儿40例;体重2500~4000 g, 平均体重(3424.00±106.24)g;住院天数7~15 d, 平均住院天数(11.00±1.45)d。其中病危4例, 病重38例。

1. 2 方法 对所有新生儿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分析新生儿病区的安全隐患 针对新生儿病区的护理技术操作较多、新生儿发病急、病情变化较快和治疗用药量小等特点, 详细分析新生儿病区的安全隐患, 如留置套管针脱、液体渗出、给药问题、臀红和溢奶误吸、查对制度未落实以及因沐浴水温过高而致使新生儿烫伤等。

1. 2. 2 完善护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医院定期召开护理座谈会, 将新生儿病区的护理的特点、重点、现状、安全隐患、避免方法等进行详细讨论。完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 制订新生儿专科的技术操作流程、新生儿护理的评估表和交接班的流程等。强化医院的感染管理和护理人员的手消毒制度。护士长负责科室的感染管理, 设置1名感染监测员, 每月对新生儿病区的空气、仪器、物面和工作人员的手等进行微生物监测。

1. 2. 3 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新生儿科室需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以护士长为组长, 2名经验丰富的护士为组员, 并对护理人员每日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进行讲评。

1. 2. 4 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实施窒息复苏的急救演练、专科技能的培训及考核,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急救技术;要求护理人员客观书写护理记录, 对危重的新生儿护理文书实施质量控制, 发现并纠正问题。

比较实施前后患儿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投诉和护理的质控评分等各项质控指标。

1. 3 疗效判定标准 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1]。该项的评定以本院自制《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为依据, 评定的内容有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技能纯熟度、耐心度、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时处理新生儿需求和满意或信任护士工作度等。每位产妇在出院前需完成评定, 评定人员主要为质控小组的成员及护士长。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比较 160例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 护理缺陷的总发生率为5.63%, (其中留置套管针脱出1例, 液体渗出2例, 给药问题1例, 臀红2例, 溢奶误吸3例)明显低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的护理缺陷的总发生率22.50%, (其中留置套管针脱出5例, 液体渗出8例, 给药问题3例, 新生儿窒息4例, 臀红10例, 溢奶误吸6例)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各项指控指标情况 160例新生儿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 产妇及家属满意度为96.88%, 无护理差错发生, 护理纠纷发生2例(1.25%), 护理质控评分为(98.00±0.78)分;明显优于实施前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81.25%, 护理差错发生25例(15.63%), 护理纠纷发生30例(18.75%), 护理质控评分为(87.00±1.26)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新生儿病情具有变化快、比较复杂等特点, 因此, 新生儿是风险管理的重点对象。对新生儿病区的潜在风险因素实施评估, 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安全护理管理机制, 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本文对本院的新生儿病区实行环境优化、预防感染和重视消毒隔离、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等措施, 达到护理风险管理有效干预的目的, 提高护理人员的避免风险能力。强化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后, 可发现新生儿病区内隐藏风险, 并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应急处理, 预防安全隐患, 提高新生儿护理的工作质量, 进而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2, 3]。

本研究表明, 本院160例新生儿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 护理缺陷的总发生率为5.63%, 比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的护理缺陷的总发生率22.50%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 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6.88%, 无护理差错发生, 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25%, 护理质控评分为(98.00±0.78)分, 明显优于实施前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81.25%, 护理差错发生率15.63%, 护理纠纷发生率18.75%, 护理质控评分(87.00±1.26)分。因此, 在新生儿病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 能有效降低护理缺陷总发生率, 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提升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 医护人员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新生儿病区实施重点干预后, 需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 并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降低新生儿病区缺陷的总发生率, 进而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曾蕾.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观察.医学美学美容, 2013(11):118.

[2] 汪秀华, 宋立弟, 刘恋.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1(4):292.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范文2

关键词: 新生儿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on the safety analysis in newborn baby guardianship room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Methods: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1002 cases with disease babys in newborn baby guardianship room from 2008 January to 2009 December and 1026 cases with disease babys in newborn baby guardianship room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1 December, It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 suspension safety warning labels predictive risk management.

Result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y falling out of bed, aspiration, scald, tube, switches, premature apnea and infected data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being "stuff"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the rest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KConclusions:Probability of safety accidents by the suspension safety warning labels predictive risk management is far below Prob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safety management.The new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coefficient an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新生儿监护室无家属陪护,由护理人员提供24小时连续性护理,收治新生儿的年龄范围是出从生后至28天以内的新生儿,新生儿病情变化快,需要随时进行抢救,并且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不会主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情观察、治疗、生活护理及预后基本上完全取决于护理水平的高低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尤其是新生儿的安全问题如洗澡时护理人员的失手造成新生儿的坠床;新生儿吐奶后的误吸;沐浴时水温控制不好或冬季在辐射抢救台保暖时皮肤保护不利造成的烫伤;新生儿烦躁、哭闹时四肢躁动造成的静脉留置针脱管;护理人员责任心较差,早产儿手腕、脚腕细,腕带松,集中洗澡时腕带脱落被调包;早产儿肺功能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呼吸暂停和早产儿抵抗力低,长时间卧床,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造成的肺感染等,一旦出现上述安全问题,将给新生儿及家长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安全问题能否预防,主要因素在于预见性的风险管理,在于护士长管理水平,如果管理到位、制度到位,将极大地降低新生儿出现意外的风险。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措施,消灭安全管理缺陷,为新生儿及家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在无患儿家属监督的情况下工作,有时难免会产生懈怠心理;监护室抢救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应急情况多,技术操作标准要求高,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早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新生儿的治疗、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我科成立以护理骨干为成员的质控小组,按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等分工,定期质量控制与随时质量控制相结合,每周讲评并每月分析工作弱点,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实施。我科从2010年实施安全管理以来,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的评估,并在醒目位置放上安全警示标识,采取风险管理对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02例为对照组,对新生儿室病婴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其中坠床1例、误吸9例、烫伤5例、脱管10例、被调包1例、早产儿护理暂停9例、院内感染5例。从2013年1月,我科采取了前瞻性的安全管理,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监护室的病婴1026例为观察组,两年中我们课题组成员每天深入在监护室中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与指导,并每周晨会讲评,每月进行汇总分析。统计结果:坠床0例、误吸2例、烫伤0例、脱管3例、被调包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2例、院内感染0例。对两组病婴从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早产儿的呼吸暂停和被感染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除了“被掉包”项无统计学差别外,其余各项(坠床、误吸、烫伤、脱管、早产儿呼吸暂停、院内感染)差别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管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以护理骨干为质量控制成员的前瞻性风险管理,统计发生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以及早产儿呼吸暂停及时抢救的发生率。我们的管理方法如下:

1.风险因素分析:①新生儿监护室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新生儿的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以及早产儿的呼吸暂停等。②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新生儿由于生理解剖和免疫特点,本身对病原体普遍易感,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1].

2.实施前瞻性的风险管理。①科室根据新生儿的特点设计出预防新生儿坠床、误吸、烫伤、脱管、被调包、呼吸暂停、院内感染等的护理评估表,表中设计出低、中、高度危险的分数值。②科室设计出爱心形状的安全警示标识牌,上面刻有“预防坠床、预防误吸、预防烫伤、注意箱内温度、预防脱管、预防被调包、注意呼吸暂停、预防院内感染”等。③接诊护士接到新生儿时,根据新生儿情况用安全评估表进行评估,达到低、中、高度危险时,分别用蓝、粉、红色曲别针e在分级护理卡上,用于课题组成员和护士交接班时确认有危险的新生儿。④评估出了新生儿有哪项安全危险,就挂哪项安全警示标识牌于床尾、暖箱或辐射抢救台等醒目的位置,用于护士在工作中起到随时提醒的作用,让护士随时都能看到安全警示标识牌,心中时刻想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⑥建立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2],成立以护理骨干兼课题组成员为核心的质量控制小组,及时发现风险苗头,成员4人,分别负责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等工作质量,根据科室实际工作特点,制定详细考核内容、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以及贵重仪器使用程序等,质量控制人员每周四、周五为质控日,把自己所管项目全部检查一遍,发现问题除通知本人外,还要登记在兜装的质量控制小本上,并定期质量控制和随时质量控制相结合,每个质量控制成员都是护士长抓好管理工作的一双眼。护士长每天检查护士和质量控制成员的工作,一个错误如果护士长查到了而质量控制成员没有查到,那么责任人和质量控制成员都要列入考核,但以责任人为重,护士长每周一例会上要对质量控制成员的质量控制内容进行分析,全员护士一起讨论分析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最后护士长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日后工作中做质量追踪;对连续出现错误的项目或个人进行管理分析,从中找出改进措施。

本研究显示,通过对新生儿监护室实施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明显降低了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对新生儿监护室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把经过评估后有某项风险的安全警示标识牌用细松紧带悬挂在新生儿床尾、暖箱或辐射抢救台的明显位置,让护士随时都能看见可能发生的危险提示,能及时杜绝和预防不安全因素,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新生儿的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范文3

【摘要】当前妇产科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护理中,常见的异常护理主要包括胎儿窘迫的护理 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本文从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的相关概念谈起,然后分别对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进行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就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措施就行剖析。

【关键词】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护理措施

一、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概述

1、 胎儿窘迫

胎儿在宫内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者,称为胎儿窘迫。根据胎儿窘迫发生的速度,又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于分娩期;慢性胎儿窘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产妇多伴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期加强检查及孕妇自我监护,分娩期严密监测产程进展和胎心变化,可以早期发现胎儿窘迫异常,为抢救胎儿创造有利时机。

2、 新生儿窒息

指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临床特点是新生儿窒息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与重度: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一)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评估

1、 胎儿窘迫的异常护理评估

(1)健康史/致病因素

首先,母体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心脏病、贫血、急产等;其次,胎儿因素:胎儿畸形、宫内感染、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等;最后,胎盘及脐带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脐绕颈、脐带打结等。

(2)身体状况

一是胎心率改变,胎心>160次/分,或

(3)辅助检查

主要包括胎动计数、胎儿电子监护、NST为无反应型、OCT出现晚期减速、胎盘功能检测以及血气分析、B超等。

2、 新生儿窒息的异常护理评估

(1)健康史

了解有无新生儿窒息的诱因如高血压、贫血、产程延长、前置胎盘等,产程中镇静剂、麻醉剂使用情况(药物、剂量、使用时间、给药途径)。

(2)心理状态

产妇因担心新生儿的安危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表现为分娩疼痛、切口疼痛暂时消失,急切询问新生儿情况,焦虑不安。

(3)辅助检查

查新生儿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新生儿头皮血PH值,了解缺氧和酸中毒情况。

(二)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诊断

1、 胎儿窘迫的异常护理诊断

一是气体交换受损(胎儿)与胎儿宫内缺氧有关;二是焦虑与胎儿有生命危险有关;三是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胎儿缺氧及抢救胎儿需要手术有关;四是预期性悲哀与胎儿可能死亡有关。

2、 新生儿窒息的异常护理诊断

第一、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道内羊水、粘液等梗阻有关。

第二、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肌张力降低有关。

第三有感染的危险与抢救操作时可能的损伤及缺氧引起的抵抗力下降有关。

第四、产妇焦虑与新生儿生命收到威胁有关。

三、 胎儿及新生儿的异常护理措施

(一) 胎儿窘迫的异常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首先,加强孕期检查,并增加检查次数;其次,指导孕妇自测胎动,有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最后指导孕妇左侧卧位,阶段吸氧,改善胎儿缺氧状况。

2、 医护治疗配合

一方面,要遵医嘱给药,遵医嘱可静脉滴注葡萄糖及维生素C,纠酸、补液、给氧等;另一方面要终止妊娠,产程中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有条件者可用胎儿监护仪监护,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及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工作;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助产。

3、 病情监护

严密监测和动态评估胎心音一般15分钟听取并记 录一次胎心或进行胎心监护。严密监测胎动、胎动时胎心率变化的情况。

4、 心理护理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向孕妇及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经过,耐心解答孕妇及家属的问题,减轻焦虑,使孕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5、 健康指导

宣传孕期检查的重要性,使孕妇主动定期检查,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教会孕妇妊娠晚期自测胎动,发现异常随时就诊。

(二) 新生儿窒息的异常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对复苏后新生儿加强观察和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面色、呼吸、心率、体温,按医嘱用药,预防感染,做好重症护理。侧卧、保暖、吸氧、延迟哺乳,以静脉补液维持营养。严密观察产妇宫缩、阴道出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

2、 病情监护

严密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呼吸、心率、喉反射、肌张力。待呼吸道通畅后给予氧气吸入。

3、 心理护理

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对于重度窒息患儿,应告知产妇新生儿可能因重度缺氧出现后遗症(智力障碍);抢救新生儿应有条不紊,避免喧哗、紧张,以免增加产妇思想负担。

4、 医护治疗配合

首先,准备:分娩前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包括人员、设备、器械、药物等;其次,医护配合:积极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A即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B即建立呼吸。C即维持有效循环。D即药物治疗。E即评价。

5、 健康教育

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观察新生儿的变化,如呼吸是否平稳、面色是否红润、哭声是否响亮,吸吮力和大小便是否正常,以便尽早发现新生儿异常,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程小红. 新生儿窒息110例的临床病例分析及处理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11(06).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范文4

摘要新生儿室是我院的重点科室,护理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护理水平。因此,护士长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掌握一定的管理艺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加强培训效果,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强化新生儿室环节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升护理水平。

关键词 新生儿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4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护士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护士长的工作内涵也越趋深刻,其覆盖面也越趋广泛,新生儿室护士长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从工作人员、新生儿室、新生儿三方面做好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工作人员管理

1.1护士长加强自身修养,掌握管理艺术新生儿护理单元的管理者既是医院各项护理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又是管理者,在护理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1]。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心理素质、科学的管理手段、严谨的工作作风,更要具备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公关意识、集体意识等多元化意识。在管理理念上,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重视对新生儿室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在管理模式上,要形成综合性管理的格局,实践中做到情、理、法相融合,治身与治心相统一;在管理方法上,要实现护理管理规范化,结合实践适时融入新生儿室护理工作。这就要求护士长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要不断钻研业务技术,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注意了解新生儿护理的新动向、新进展,丰富医学科学知识,护理理论,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自己的多元化意识,自己带头和督促护理人员学习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自然学、伦理学、行为学、美学、法律法规学等知识。同时,护士长要善于运用“人本”原理,充分体现管理人性化,做到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团结护士,使每一位新生儿科护士在团体中有归属感、亲切感,从而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1.2实行弹性派班,人性化管理新生儿室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操作难度大、精确度高、患儿生活护理多、病情变化快、抢救任务重,并且经常有多胞胎早产儿同时入院,护理工作频繁且忙碌。而新生儿室护理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有人员数量不足和年轻的护理人员占多数,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医院和科室加大护理人员的引进力度,建立层级管理体制,明确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待遇,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满足不同患儿、不同疾病及病情需要,确保护理质量,更重要的是采用合理的派班方法。我院采用APN连续性弹性派班,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由护理组长或组长带领本组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本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护理。A班:8∶00~16∶00,高危组和低危组各1名护士上班,高危组为二级或三级责任护士,低危组为一级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消毒班、电脑班、护士长班:8∶00~12∶00,14∶30~17∶30;P班:16∶00~24∶00,2名护士上班;N班24∶00~8∶00,2名护士上班。当患儿总数在18例以上时,消毒班上班时间改为8∶00~16∶00,此外,每天设付班,在多胞胎同时入院或危重症患儿多的情况下,可电话通知副班15 min内赶到完成本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明确分工,按劳取酬,充分体现患儿需求原则、工作量均衡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同时建立护士留言本,如新生儿室护士计划某天有特殊活动时,就在留言本上写上自己的要求并注明理由,护士长在提前1周派班之前看完护士们各自的要求,然后根据科室护士的在岗及人员搭配情况,尽量满足护士们的合理要求,顾全对方的处境,体谅他人的心情,严于律己、坦诚待人,形成“敬人之、人恒敬”的局面,以得到理解、认可、尊重和支持。

1.3新护士带教中PDCA系统的应用,保证培训的连续性和全面性新生儿室年轻护士多,新护士的规范培训是培养高水平护理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使新护士全面熟悉新生儿室的护理特点,独自胜任岗位职责,带教中采用PDCA系统。计划阶段(P):要制定不同带教计划,护士长对每个新护士的理论水平、实习经验和接受能力有一个详细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新护士带教计划,包括带教时间、目标、重点和安排合适的一对一带教老师,建立带教管理小组,形成护士长-责任组长-带教老师的三级带教管理体系,互相协同、配合,确保带教计划的顺利实施,如期完成带教目标。执行阶段(D):护士长在新护士入科的第1天,举行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进行相互介绍和交谈,减少陌生感,护士长进一步具体介绍新生儿室特点、制度、工作程序等。新生儿室收治的对象是处于襁褓中不会表达但会哭闹的患儿,护士长要采用激励机制加强对新护士进行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只有新护士真正喜欢这一职业,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尽心尽力做好。培养新护士爱专业、亲患儿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及稳定的心理素质。带教老师采取示范、练习、点评、再试范的循环方式,逐步提高新护士的专项技能、应急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特别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检查阶段(C):护士长采取提问、测试、观察等多种方法,对新护士的理论掌握情况、操作能力、病历书写、职业素质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只有顺利通过考试、测评的新护士才能独立当班,不合格者将继续跟带教老师上班。处理阶段(A):根据综合测评、考试结果反馈给新护士,护士长要注意与护士不断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倾听她们的问题,对其进行适时正确的疏导,同时为新护士创造学习条件,对高难度的技术操作,手把手给予支持、帮助与指导,以便新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新生儿心肺复苏等操作作为新护士培训的重点内容,从而强化应急意识,提高应急能力,并引导和提高她们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培训的连续性和全面性。

2新生儿室管理

2.1加强新生儿室规章制度的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新生儿室的护理管理者应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内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护理目标及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护理人员做到综合、安全、有效完善落实。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核心制度都是保证患儿医疗护理安全行之有效的制度[2]。具体做法:(1)新生儿探视制度。严格执行探视标准。(2)查对制度。治疗护理时应该核对床头卡、标志牌及脚圈上的姓名、性别。(3)交接班制度。(4)交接班写清、口头交班讲清、床头交班看清。(5)抢救工作制度。建立抢救记录本,抢救时明确分工、相互协作,抢救器械、药品定量固定放置,用后及时补充,损坏及时维护,并于接班时清点检查备用。(6)差错事故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防范措施,做好查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7)物品器材管理制度。建立账目专人分类保管,定期检查清点,每天各班次做好物品器材的交接班并有登记。(8)护理文件管理制度。护理单录入、打印、签字正确、清楚。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常规办事,使新生儿室的工作有条不紊,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3]。

2.2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针对新生儿室护理工作技术多、起病急、无家长陪护、病情变化快、新生儿不能表达,治疗用药剂量小等特点,分析新生儿病区存在以下安全隐患:(1)留置针脱出、液体外渗。(2)臀红、巡视不及时。(3)护理记录重点不突出。(4)脚圈太紧或脱落。(5)查对制度不落实。(6)新生儿用药剂量错误。(7)未及时调节沐浴水温,导致新生儿烫伤。(8)手消毒不落实,引起交叉感染。(9)急救设备维护不到位,导致性能不良。经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护士长在科内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通过伦理学习和护理道德教育,使新生儿室护士树立对道德义务的真诚信念和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在有人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按医德原则行事,积极参与护理风险管理,主动规避各种护理风险,将日常发现的护理问题及时向组长及护士长反馈,并详细记录在质控本上,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全体护士会议,分析护理过程中人员、物品、环境等安全隐患,进行案例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对新生儿实行精细化护理,制作各种温馨提示牌,如“我很娇嫩,请不要让我坠床”“叔叔阿姨,爱我请先洗手”等。排除环境不安全因素,及时通知设备科维修检查婴儿床、暖箱、蓝光箱、辐射台。经过风险控制、效果评价,达到持续质量改进,及时更新制度,使质量标准不断得到完善,管理手段得到更新,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实证分析,识别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4]。只有护理人员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专科知识水平,以安心、慎独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把新生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护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3新生儿管理

3.1给新生儿营造舒适环境新生儿出生时,从一个温暖的相对稳定的环境进入一个温度相对波动的环境,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当医疗护理操作接触患儿时要亲切、、耐心细致,对暖箱的患儿,制作一个温暖、柔软、舒适安全的“鸟巢”,使患儿能够感觉与子宫相似的环境,以免因患儿对环境不适而造成病情加重。舒适的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5]。患儿的四肢与躯干都不能暴露在外,这会导致患儿缺乏安全感、烦躁和哭闹不停。患儿的手足都戴上柔软舒适的棉布套,以避免患儿抓伤自己的皮肤。

3.2强化新生儿室环节管理,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不能阻止病原体在黏膜上黏附、聚集,故易发生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加强新生儿室环节的感染控制措施刻不容缓,要从各方面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首先制定各项制度、规范各项管理是前提。我院健全了《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室探视制度》《新生儿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等,其次根据新生儿病房的特点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新生儿病房的探视制度及外来人员入室,避免病区内人员过多,增加感染机会。重视医护人员手消毒[6],病室院感监控员定期对科室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自查,医院感染管理科人员定期组织全院的消毒隔离检查,确保终末消毒的质量。对新生儿接触的医疗器械如插管、雾化器、暖箱等的消毒必须规范;保持地面清洁,拖布专用,如有污染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擦,定时对空气进行净化,保持新生儿室空气清新。无论医师、护士、卫生员等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无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教育护士无论检查、操作均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任何人进入新生儿室均应戴口罩、帽子,洗手,有呼吸道感染的工作人员不能接触患儿。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做好患儿基础护理,增强抗病毒能力,做好口腔、脐部、皮肤及眼部护理,每天评估观察皮肤情况、皱褶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每次排便后做好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防止局部皮肤受压过久,新生儿用眼药水、粉扑、浴巾、治疗用品一人一用,加强低出生体重儿的医院感染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护士长应针对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有的放矢,采取全面正确的医疗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总之,作为新生儿的护理管理者,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应当

不断适应时代进步,在自我提高的同时,应用有关管理理论和领导技术,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在新生儿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时,新生儿护理质量、患儿家长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很好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高玉萍.病区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J].现代护理,2008,5(2):134-135.

[2]孟平,张瑞红.护士长在母婴同室病房的安全管理[J]. 全科护理,2008,6(12上):3185.

[3]王丽君.加强新生儿特护室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238-239.

[4]杨正丽.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新认识[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0):77-78.

[5]林妙丽.早产儿的环境护理支持[J].中国医药指南,2007,5(12):615-617.

[6]马现平,李殊娜.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693-695.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范文5

关键词:黄疸;早期喂养;游泳;抚触;护理干预;新生儿

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若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引起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威胁新生儿的生命。现将我院产科对130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王小环.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将2005年3月~2006年10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13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根据出生顺序,单号为干预组(65例),双号为对照组(65例),出生体重2.5~4.0kg,Apgar''''s评分≥8分,男婴69例,女婴61例,外观无畸形,新生儿出生时无窒息、产伤及感染,并排除ABO或RH溶血。母亲年龄21~33岁,无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两组性别、体重、胎龄、Apg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实行母乳喂养、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常规新生儿护理,并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指导、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生理特点介绍及科学育儿知识等。干预组新生儿在每次充分吸吮母乳后按需喂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直至母亲乳量充足,并增加游泳和抚触护理。游泳护理:新生儿出生4h后即进行游泳,新生儿脐部贴防水护脐贴,选择专为婴儿游泳设计和生产的游泳圈和游泳池,室温调节在26~28℃,水温控制在37~39℃,每日1次,每次10~15min。游泳过程分为被动游泳(护士在旁协助新生儿伸展肢体)和婴儿自主游泳。抚触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采用美国强生公司推广的抚触手法,进行全身抚触,每日1次,每次10~15min,游泳后进行。抚触与游泳护理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动态变化。胆红素测定采用经皮黄疸测量仪,每天早上6点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负责测定,取额部及胸部平均值并做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数据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见表1。表1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比较h(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干预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d内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比较见表2。表2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d内经皮测定黄疸指数值比较(mg/mL)(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干预组新生儿第2~6天黄疸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

三、讨论

在胎儿期,胎儿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但是体内为低氧环境,必须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出生后,新生儿必须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红细胞被破坏,分解产生胆红素。这时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这种胆红素象黄色的染料一样,随着血液的流动,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出现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尿嘧啶核苷二磷酸糖脱氢酶(UDPG脱氢酶)不足或受抑制,不能将非结合胆红素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以致非结合胆红素潴留血中发生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新生儿出生2~3d出现,4~5d天达高峰,1~2周逐渐自行消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增加喂养量及喂养次数便可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但创建爱婴医院以来,母乳喂养率明显上升,随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秦学玲等报道,临床上即便是实施早吸吮、勤喂哺,产后48h乳汁不足者仍占19.81%以上,因此早期乳量不足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原因之一。一般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后10~12h内初次排出胎便,出生后3~4d开始排黄便,如果早期乳汁不足,喂养次数减少,肠蠕动减慢,胎便排尽时间延长,可致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负荷增加,增加胆红素的重吸收。胆红素水平升高,造成新生儿胆红素在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异常增加,我们观察发现,干预组采用在母乳充足前添加配方奶,增加早期摄入量,每次添加均在新生儿充分有效地吸吮母乳后进行,不但能让新生儿获得初乳的高营养和摄入足够蛋白质和能量,而且可快捷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加快胎粪排出。观察结果表明,干预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的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提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降低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葡萄糖的喂入促进了新生儿的胃肠蠕动,有利于肝糖原的储备,肝酶的激活,促进血清胆红素的代谢,减轻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据报道,新生儿游泳与抚触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黄疸,因为水温具有扩张皮肤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进新生儿全身新陈代谢,且游泳过程活动消耗能量增多,消耗了一定体力,促进食量增多,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以及结合胆红素的及早排出,减少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抚触能使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刺激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消化和吸收功能,中医学理论认为,急摩为泻,通过摩腹,快速推下七节骨,且能健脾和胃,行滞消食,通过抚触,新生儿食欲增加,从而加速正常菌群生长,促进尿胆原生成增多,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减少,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胆汁分泌增多,胆红素排泄增多,也达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目的。我们的观察也证实,随着护理干预的实施,在同一时间段干预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早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确实能够降低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植之,钱家萍,李勇,等.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不允忽视[J].新生儿科杂志,2000,15(5):254256.

2秦学玲,刘秉芳.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J].护理研究杂志,2004,18(6):10761077.

3詹莉.新生儿婴儿智能开发游泳法[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4.

4张桂芹,孙晓娟.抚触对早收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2):6970.

5孙琳,于晓玲.婴儿抚触的国内研究现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5):109114.

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范文6

[关键词] 风险管理;黄疸;蓝光照射;新生儿;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124-03

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是新生儿黄疸最常用治疗手段之一,由于新生儿皮肤组织娇嫩和好动等因素,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明显增加,导致新生儿家属不满,甚至引起医疗纠纷。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操作规程,降低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护理投诉和护理事故,我院于2011年7月开始成立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系统收集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各种风险信息,根据收集的资料制订规避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7月我院768例接受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新生儿有典型的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表现;②新生儿有典型的病理性黄疸的体征;③新生儿经过两名副主任以上医师均诊断为病理性黄疸;④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为(240~589) μmol/L;⑤新生儿符合蓝光照射指征;⑥新生儿均为早产儿;⑦新生儿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新生儿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新生儿有蓝光照射禁忌证;③新生儿经过两名副主任以上医师评估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共302例,根据有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为常规护理组(142例)和护理干预组(160例),两组新生儿在性别构成、日龄、体重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1.2 方法

成立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系统收集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各种风险信息,找出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种类,分析主客观因素,根据收集的资料制订规避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组织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学习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种类并学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黄疸蓝光照射治疗过程风险意识和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护理质量。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3 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常见风险种类与控制手段

1.3.1 呕吐窒息 常见原因:①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②蓝光照射过程中喂养方法不当。控制手段:①加强巡视,观察新生儿意识、瞳孔、体温、心率、呼吸、前囟门张力、肌张力、尿量和皮肤颜色等情况,一旦出现呼吸、面色青紫等分泌物梗阻征象,及时处理;②使新生儿的头偏向一侧或者侧卧,头胸抬高15°~20°改善新生儿肺循环和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1.3.2 眼罩脱落 常见原因:①新生儿眼罩固定不牢固;②新生儿躁动哭闹、乱动;③新生儿在蓝光箱内头部汗多,易滑脱,导致意外拔除。控制手段:①加强对躁动哭闹新生儿的巡视,避免新生儿手乱动;②牢靠固定眼罩,利用宽薄棉弹力带制成固定全棉不透光的黑色眼罩,完全遮盖眼睛,避免眼罩脱落。

1.3.3 反复穿刺 常见原因:①护理人员穿刺水平不一;②新生儿哭闹不配合导致穿刺失败;③新生儿血管充盈度差。控制手段:①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静脉穿刺操作,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水平,做到静、慎、准和快;②对新生儿进行静脉穿刺前先与新生儿多接触,减少新生儿烦躁不安和哭闹现象。

1.3.4 针头脱落 常见原因:①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不牢固;②新生儿躁动哭闹;③新生儿家属护理未到位,新生儿自己拔除;④新生儿头部汗多,不易固定,导致意外拔除。控制手段:①加强对躁动哭闹新生儿的巡视,避免新生儿手乱动;②牢靠固定头皮静脉输液针头,必要时用弹力网状绷带固定。

1.3.5 皮肤损伤 常见原因:①身体突出部位保护未到位;②新生儿躁动哭闹导致保护措施脱落;③新生儿长时间保持同一。控制手段:①戴上柔棉手套和足套,以新生儿手指或者脚趾伸屈不受限为宜,手套以罩至腕关节为宜,而足套长度则以罩住踝关节为宜;②定时变换,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交替使用,尽量不要俯卧位,减少双膝关节与光疗箱玻璃硬板摩擦导致擦伤。

1.4 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

1.4.1 基础护理合格率[1] 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新生儿进行测评。

1.4.2 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2] 由新生儿家属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来评价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调查表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日龄、体重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性别构成、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绝对值及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护理干预组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

3 讨论

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病情重和黄疸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同时,新生儿还常常伴有贫血、呕吐、拒绝哺乳和大便颜色浅等临床表现,部分新生儿甚至出现“核黄疸”,预后差,给新生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3,4]。迄今为止,蓝光照射治疗是病理性黄疸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能够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然后经胆汁和尿液排泄到新生儿体外达到缓解新生儿症状的目的[5,6]。但是,由于蓝光照射给新生儿带来诸多改变,新生儿易出现哭闹、躁动等,明显增加了潜在的护理风险。因此,探寻减少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院领导于2011年7月开始成立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系统收集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各种风险信息,根据收集的资料制订规避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发现:护理干预组新生儿的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钟慕贤,黎俊红. 完善基础护理服务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21):115-116.

[2] 周晓舟,曾继红,赖志凤.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J]. 华西医学,2012,27(3):424-426.

[3] 郝英,王小莹,李梅,等. 新生儿黄疸对婴幼儿发育商的影响[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14):27-28.

[4] 许秀形.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合并护理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66-167.

[5] 毛英,钟丹妮. 新生儿黄疸治疗现状与进展[J]. 医学综述,2011,17(5):723-726.

[6] 郭丽军.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治疗[J]. 当代医学,2011,17(2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