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范文1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概况

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弄清心理健康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指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1989 年该组织又对健康的概念又作了新的补充,指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普遍认为,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的概念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下,即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以适应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的需要。”所以,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种固定的状态,而是富有弹性伸缩的一个相对状态。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接受教育、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他们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关爱与引导,代养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儿童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生命安全、心理需求等方面都面临着困境。

二、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及影响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有“跟随谁一起生活”、“父母回家频率”、“和父母联系频率”、“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喜欢学习”、“平时喜欢参加课外活动”、“解决矛盾的方式”等方面,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如下:

(一)长期的家庭缺失。家庭结构上的不完整、情感沟通和亲子互动的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和心理的健全发展会带来潜在的影响。抽样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低水平状态。自我意识低的儿童在挫折情境中很容易采用自我否定性的评价方式。

(二)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通过问卷发现,有71%的留守儿童跟爷爷奶奶居住,有18%的留守儿童跟姥姥姥爷居住,只有极少部分跟随叔叔阿姨居住,说明留守儿童的代管人是以隔代监管为主。代管人的文化素养较低,达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方面的需求,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关注不够,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谈心交心等交流很少,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三)学校教育重视不够。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缺乏与社会联席的主动性,大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大多忙于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对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不重视。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与监护人监管缺失之间出现了“真空”时段,事故就频繁发生。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由于假期留守儿童居住分散,且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祖父母监护为主,再加上自身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极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三、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建议

如何进一步缓解保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成长发展中,获得必要的情感慰藉和及时的家教指导,已成为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齐参与的社会话题。随着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等相关规划的出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化解路径已初现端倪。

从家庭方面来说,父母要正确处理好外出打工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一是家长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二是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三是加强与代管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

从学校方面来说,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并及时更新。学校根据留守儿童的详细档案,对监护环境差的学生进行不定期家访和定期辅导,使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温暖,学习上更加有积极性。二是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设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对其进行亲情教育补偿,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联系制度,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以及提高与留守儿童之间互动能力。

从政府层面来说,一是加快新农村经济建设进程,给农民提供在当地就业的机会,劳动力回流,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二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已经出台的《居住证暂行条例》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参考文献:

[1]韩晓明,李雪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2]徐爱东.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1).

[3]张帆,刘琴,赵勇,孙敏红,王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8).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范文2

学校和教师要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结合实际,因人而异,因事制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呵护,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小家庭亲情的温暖,学校应该给他们一个大家庭的温馨,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环境。首先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对处于青少年的儿童来讲,缺少父母正常的沟通和呵护,他们往往比较内向,性情孤僻、感情脆弱、缺乏安全感。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所以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情感上对他们进行疏导,经常主动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给予他们关爱。另外还要发动班上其他同学与他们处好关系,在学习生活上面对他们进行帮助,消除他们焦虑、抑郁的心理让他们乐观开朗起来。让他们觉得虽然父母不在身边,却也天天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另外学校还应该优化第二课堂,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吸引留守儿童,第二课堂是促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发展各种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二课堂的内容相当广泛,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举办各种社会生活类、心理卫生类、阅读类等讲座;开展各种书画展、文艺活动、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增进友谊、发现生活中的美,竟而使他们生活在校园中有幸福和满足感。

二、引导正确认定自我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有的甚至被寄放在亲戚家里。教育的责任便落在这些老人与“外人”的身上,老人们无论是教育思想或教育方式上都跟不上时代要求,他们过分溺爱偏护留守儿童或者对留守儿童放任自流,导致他们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因为缺少父母监管成绩比较差,便认为自己比其他学生笨,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不愿意与其他同学讲话、交往;还有些学生认为上学没用,父母也没文化,他们现在一样可以当老板赚到钱,所以便产生了早点出去打工,早点挣钱的想法。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学校纪律,厌学心理很严重;有的在校外和社会的小混混搅合在一起,做一些违法违纪的事情;还有一些留守儿童有些自卑,对学习生活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所以教师要多留意他们的问题,积极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定自我,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要充分利用赏识教育,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加强学习指导,做好课外辅导和查漏补缺,让他们在学习上找回自信;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表现自我,多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对思想不端正的学生,班主任要多教育引导,让他们回归正道上来,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需要教师长期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趋势,对于他们的改变,要善于发现、总结,并及时表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励他们继续前进。

三、铺设心理健康绿色通道

在农村地区,学校是家长和孩子心中最值得信赖的场所,学校自身的特点对留守儿童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教学人员可以利用现成的教学设施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因材施教,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爱心,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范文3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011-01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缺失

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都正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由于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且孩子大部分是由年迈而且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照顾,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精力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也会过于呵护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在他们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却缺少了父母的关爱,这势必会对他们将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缺位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通常会得到学校与老师更多的关注,由于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留守儿童投入同样多的关注。所以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一般,在学校里表现既不特别突出,也不调皮闹事的留守儿童,老师往往关注得较少。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农村学校中还没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组织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

(三)社会关注不够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社会环境存在一些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于城乡之间,给农民工子女教育造成诸多矛盾,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制度相伴而生的农民工子女入学须在原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无力承担子女在务工所在地普通学校入学的费用,而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孩子升学考试的问题;各地教材选用不同,使得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乃至壮大。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社会教育又跟不上,直接导致了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问题的产生。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

首先,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重视和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次,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保障体系,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有计划地配套筹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托管中心、心理咨询站;再次,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社会各方面和各层次人士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权利的关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共同解决;最后,政府要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在本地就业机会,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投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二)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当地有效资源,加大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配备心理教育教师,树立科学育人观念,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在精神上鼓励、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使他们与城市孩子一样身心健康、快乐成长。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学习辅导,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子女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并且要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再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的监管机制,强化心理教育。最后,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爱,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三)家庭方面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范文4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多样,一共有九个专题。

专题一讲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与途径。这个专题主要讲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途径,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专题二讲的是发展心理学。主要讲的是幼儿期的心理发展,透过游戏来看儿童的心理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给儿童玩耍的时间,提供好的活动场地和合适的玩具以及科学的指导。

专题三讲的是心理健康辅导理论与原则。通过什么是心理健康过渡到心理健康辅导的含义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同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我们片面认识的学生心理,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需要加强的一种教育。

接下来专题四讲的是中小学心理辅导良好关系的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是开展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也是达到理想辅导效果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们要尊重求助者,热情真诚对待、积极关注求助者,与求助者达到共情,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

专题五讲的是教师心理关爱。现在新时代的教师,随着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加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而且整天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未成年人,这些孩子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无尽的创造力,也经常会出一些“小状况”;另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情绪不高的低潮期。所以,关爱老师的身心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专题六讲的是留守儿童心理关爱。通过分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让我们知道留守儿童是特有环境下造就的特殊群体,关爱他们,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以及教育、帮助这一群体。

专题七讲的是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心理辅导。网络是把双刃剑,在这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对中小学生是何其重要,但若使用不当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为避免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我们应该学会爱孩子,家长也应努力修复好亲子关系;我们也应该正确面对孩子上网这一问题,要对他们积极引导。

专题八讲的是教授帮您助子成才。通过案列和理论相结合,让我们意识到每个问题孩子后面至少有一个问题家长,有的甚至是一群;每个孩子的问题后面至少有一个家长的问题,有的甚至是一堆;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当孩子改变的时候会反复无常,越反复越正常,越缓慢越巩固,家长要互相鼓励。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建议与对策

自从“留守儿童”这个名词在我不经意间看到,我便不断的留意相关报道。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安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提倡和谐社会、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很多媒体包括报纸、电视都对农村的留守儿童有所关注。据保守估计,留守儿童在各地农村不会少于千万。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度的进一步加快,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儿童”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么样使留守儿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这样一位农村教师正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背景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进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其结果必然出现人口流动。“农民工”在“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时候,绝大部分仍然把其子女留在自己的出生地,让他们继续在当地农村学校上学,从而在教育学领域出现一个新兴的名词――― “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即没有能够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而是被留在家里,在当地农村上学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故又称之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留守儿”、“留守学生”等等。

2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留守儿童存在的情绪问题。出于受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所迫,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过早地品尝生活的艰难。一方面,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家庭的温暖,他们在情绪方面极不稳定、固执、孤僻、为人处事不合群、多疑敏感,以致同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仇视一切。另一方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的开始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承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如“我们为什么那么穷?怎么才能挣到许多钱?”在经历由生活的贫困到父母的离别到生活的改观的一系列过程后,孩子的心理变的比同龄人敏感、早熟。因此经常产生消极情绪。

2.2 留守儿童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 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部分孩子在父母双方外出后,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在一段时间里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既使隔代监护或监护,这些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的心事无处说,只能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的问题,这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们自惭形秽,怕别别人看不起,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的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别人遗忘的角落里。这样交往问题就导致其他心理问题,内向一些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

2.3 留守儿童存在的自卑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比较起来,没有父母的贴身呵护,形单影只。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留守儿童有种被遗弃之感,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另一方面,他们总觉得是自己的原因,父母才离家外出,所以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这样也导致极度自卑。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他们没有求助的对象,不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有父母的指导,而只能依靠自己解决。出现错误和问题后,他们会后悔不已,缺少自信心。

2.4 留守儿童存在的逆反心理问题。有些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缺乏自身安全感, 对周围一切充满了怀疑, 他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他们拒人于千里之外,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了不信任感, 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 常表现为“不听话”、 “不礼貌”、“不谦虚”、 “恶作剧”等, 凡事喜欢背道而驰。

3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就我这就年对留守儿童的认识,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学校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3.1.1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内容。班主任不仅需要了解班级内留守儿童的一般情况,而且应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增加情感投人,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3.1.2 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农村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挖掘各科教材中蕴含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素材,加以利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各科教学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敌对性、焦虑程度上都高于正常儿童,加之无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排解不畅,往往会有严重的情绪困扰。在所有教师中普及心理知识,以增加他们的倾诉途径,及时发现和诊治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3.2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正如前面的原因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虽然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但学校仅靠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积极配合。

3.2.1 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实施全天候跟踪管理。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实施全天候跟踪管理。如建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建立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卡,以制度形式保障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经常性的联系。

3.2.2 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注留守孩子。学校可以把退休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组织起来成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加强同社区、村组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力量,启动留守孩子关爱工程、开设关注留守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热线等,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合力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厚粲.行为主义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Guy R.Lefrancois著,王全志,孟祥芝等译.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苏燕霞.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J]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4] 关于新洲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EB/OL].

[5] 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EB/OL].

[6]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谢高桥.社会学[M] .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

[8]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200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内容范文6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对策

0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迫不得已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里的儿童,这些儿童大多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还比较小,需要其他亲人照顾或自己照顾自己。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并且整体规模在逐渐扩大,这就给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再加上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父母的引导和关爱,很可能造成思想、观念、道德认知等方面发生偏颇,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下面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1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全面的思想政治观念

我国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那些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教育体制不健全,义务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也不够完整,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及时地了解国家的基本思想政治问题,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路线和重要的实事政治,学校在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荣辱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还比较欠缺,导致儿童思想政治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法律观念,再加上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和良好的自制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思想观念很可能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1.2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和价值观错位

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再加上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越加复杂,导致儿童在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方面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农村落后思想的影响,部分儿童存在“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导致这些儿童不愿意学习,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而这部分儿童的监护人往往对他们的监督教育不太严格,而服务又常选择用金钱和物质来弥补自己的孩子,造成部分留守儿童热衷于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更没有养成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了错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1.3 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又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学校也没有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和教育,非常容易造成儿童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祖父母,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要么放纵不管,对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关心也不了解,父母忙于工作也忽视了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心,这容易造成儿童在心理方面出现被遗弃的感觉,出现严重的自卑或抑郁的心理,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2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 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还能够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明确奋斗目标,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引导为未来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学习奋斗。

2.2 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是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学习的内容,是实现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既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之,还能够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所接触的事物和思想也比较落后,不利于儿童思想和身心的成熟发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帮助儿童学会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儿童艰苦奋斗、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3 有利于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来自于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很可能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国家的关爱,使留儿童的温情渴望得到满足,并引导他们对父母多一些理解。还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儿童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帮助留守儿童树立信心,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3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3.1 宏观方面

3.1.1 政府要积极优化农村社会环境

要想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使思想教育工作切实发挥作用,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作用,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相关部门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创造平等的入学机会,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教育资源,这样就可以使部分留守儿童可以留在父母的身边,享有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这样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能更加高效地开展。第二,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第三,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力度强化农村社会治安,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从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3.1.2 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要想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需要完善的法律政策作为保障。首先,国家要调整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切实帮助农村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受教育问题。其次,当地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完善留守儿童的发展、教育问题的相关制度政策,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3.2 微观方面

3.2.1 学校方面

农村学校是开展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基地,这就需要学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质量。第一,学校可以建立师生之间一帮一或者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引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减少孤独感。第二,农村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思想政治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教师来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第三,完善农村学校儿童寄宿制。针对那些无人照料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可以通过建立寄宿制学校来为儿童提供一个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环境,寄宿学校的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儿童的关心和照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3.2.2 家庭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要做到经常关心和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状况,加强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及时察觉到孩子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问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另外,留守儿童的父母还要加强与监护人、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发展情况,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价值观念等方面很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制度保障;同时,学校也要不断改善和优化工作模式,父母也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最终通过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加强儿童的思想教育,从而实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建设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李海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沧桑,2011(01):151-152+154.

[3]杨迎凤.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问题的探讨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18):100.

[4]张海东.浅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J].吕梁学院学报,2012(05):52-54.

[5]刘国新,谭会.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金田,2013(12):31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