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为保护其资产安全、保证信息的完整和正确、促进经营管理政策得以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效率、控制经营风险、防止舞弊行为发生进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措施、业务处理手续等控制措施的总称。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普及,企业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一、内部控制环境发生了变化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

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也更加广泛

电算化方式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性

在电算化会计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原始数据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账、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这就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规范化,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严格控制操作人员的权限

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会计电算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电算化功能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如果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个性操纵处理结果,加大出现错误的风险。

(三)要避免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使会计核算无纸化,修改数据不留痕迹。电磁介质也易受损坏,且有丢失或毁损的危险。所以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档案管理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存好相关的纸质数据文件,还要保存、保管好已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各种会计数据和计算机程序。如计算机机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安全保护、计算机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操作管理等。

三、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操作程序控制制度化

为了保证信息处理质量,减少产生差错和事故的概率,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主要指计算机业务处理过程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具体要求,包括各种操作命令、各种设备的使用说明以及非常情况的处理等。其内容主要包括:(1)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2)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3)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4)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5)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当然,这些制度还必须随着企业经营的变化而不断修改完善。只有通过完备详尽的制度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从源头上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组织控制

职责分工首先是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会计核算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后,原有会计机构必须做相应调整,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可包括:会计主管、出纳、会计核算、稽核、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岗位;电算化会计岗位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修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等工作岗位。机构调整必须同组织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或违法行为。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等。

不相容职责的恰当分离可以为避免单独一人从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提供合理的保证,但是,合伙即可避开这类控制,况且控制措施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关键还要取决于执行人员的实际行动。因此,在考察对发生故意错弊行为的意图进行控制的策略方面,可以考虑增加施行这种行为的难度,增加被逮住或结果失败的可能性,并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惩罚力度。实施这一策略的两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就是实行职责轮流制和内部审计制度。除部分组织程序有特别规定以及不能实行职责轮流制的岗位外,员工应该轮换工作。

(三)加强系统与网络的安全控制,严格系统操作环境管理

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主要应从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动用系统各种资源。保护程序和数据的安全,减少因外界因素导致计算机故障等方面入手。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1)订立内部操作制度,禁止非电脑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2)设置操作权限限制;(3)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4)数据存储和处理相隔离,严格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与修改,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查,系统被破坏时,要求系统软件具备紧急响应、强制备份、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的功能。

网络安全指标包括数据保密、访问控制、身份识别等。针对这些方面,可采用一些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U盘专用及防病毒感染,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等。网络传输介质、接入口的安全性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尽量使用光纤传输,接入口应保密。通过上述技术可基本确保财务信息在内部网络及外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四)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既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制度安排。加强内部审计能检查出发生的错误,打消作弊或犯罪的意图。内审人员应定期规则地检查与计算机有关的控制目标、过程以及遵照情况,核实数据和程序的完整性。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有关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等;审查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

(五)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同时,对会计档案的概念也就有所发展。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除了打印输出的账、证、表以外,整个系统开发形成的全套文档资料都属于会计档案的范畴。另外,对存有会计数据的有关介质也应妥善保管。

企业已有的控制措施一般都是为重复发生的业务类型而设计的,因此会对不正常的或未能预料到的业务类型失去控制的能力。企业处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之中,这就会导致原有的控制程序对新增的内容失去控制作用,在变化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和不合规行为。应建立一种例行过程的反馈机制,监督控制的功能。此外,控制所寻求的保证水平有必要根据其成本而定,一般来说,控制程序的成本不能超过风险或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当避免损失的努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时,商业保险是免遭过大损失或者是可能性小的发生不频繁损失的最好方式。购买承保保险总额大小取决于管理者偏好以及企业能够承受系统风险所引起损失的大小。保险并不针对普通操作上的薄弱点,但是,它能保护系统因破坏者、自然灾害、盗窃文件者、盗用者、能接近系统的员工以及因失去文件、软硬件或数据中断所引起的收入损失。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时代出版社,2002.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对策

与古老的会计核准方式相比,电算化背景下的新型会计管理方式使得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计算机系统本身也存在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才能顺应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趋势,为企决策提供最完整准确的信息。因此,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电算化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首先,在传统的会计操作中,会计数据都是用纸笔记录的,不同的笔记有时就能作为控制的手段,会计人员的工作很多都是通过交接完成,有很强的联系性,因而很容易就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而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业务都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缺乏可以辨认的审计线索如笔记、印章等,因此加强内部控制线的尤为重要。除此之外,手工会计信息每一笔都要经过人工核准,反复审查才能通过,在这种监督机制中,大量的信息传输和校验工作无形当中就完成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复杂、经营内容广泛、地理分布广阔、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实行电算化后,许多业务处理程序被大大简化,大部分处理由计算机完成,一些内部牵制措施无法执行, 会计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和控制, 控制效果有限。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这里所指的控制主要为两位即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一般控制是指任何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普遍使用的、为系统的安全可靠而对系统构成要素及环境实施的控制。可具体划分为:⑴系统开发、维护控制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开发、发展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资本预算等工作。⑵组织与管理控制。组织与管理是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

应用控制是对电算化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可划分为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和输出控制。数据输入必须根据原始数据准确无误的输入,输入的数据在一年内不得变更,且一般采用二次重复输入法,数据输入后生成的记账凭证的格式内容,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计算机生成的记账凭证必须经审核后才能登记机内账薄;审核确认后的机内记账凭证不能再进行机内直接修改。⑵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常用的控制措施包括:登账条件检验、防错纠错控制;重复或出错的控制措施、修改权限与修改痕迹控制等。⑶数据输出控制为保证合法、正确地输出各种会计信息而进行的控制。这种控制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使用。对于输出的纸介质的会计资料应由专人进行核对,检查其完整性、正确性、检查打印的账簿和报表页号是否连续,有无缺漏或重叠现象。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控制度的措施

会计电算化在国内和国外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从大量的实践经验中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数据真实、客观的最有力的保证。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现代企业在利用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利润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只有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才能防微杜渐,减少电算化舞弊的可能性,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会计电算化背景下企业内控制度呢?

首先,就是要晚上电算化程序的更新系统及程序修改的控制环节。当新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代替纸笔系统做账系统时,这个环节必须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对数据的结算、汇总、以及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初始化数据的安全导入等各个环节转换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系统的更新换代时,还应在特别注意新系统是否优于原有系统。这个检测时间通常为三个月,新系统在三个月内的需要进行具体的检测,此时旧系统应当保持原有的工作,两者同时工作,检测新系统数据运算情况是否良好、稳定,确保数据的交接工作顺利完成。

随着企业财务运行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软件也不可避免的会进行定期的更新换代,另外计算机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必定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漏洞,需要进行调整,因此程序修改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在对会计软件进行更新换代时,一定要注意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一旦在程序修改方面出现了问题,将会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企业可以要求系统维护人员对程序修改的必要性做成书面报告,并经过企业负责人和软件供应商签字方可进行更新。在对企业会计软件系统进行更换时,企业必须派监督部门的领导在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

其次,就是要确立好岗位责任制。在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职责岗位控制是指将系统中互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工,通过不同职责岗位的相互稽核、监督和制约,保障整个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岗位职责的控制主要指的就指开发与操作分离;日常操作人员与维护人员分离;数据录入与数据审核职责相分离;系统操作与会计档案管理职责相分离等。通过这种职责不相容的岗位分离,可以有效地防止舞弊的发生。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可以定期轮岗,这样既让员工熟悉了每个操作流程,又降低了合作舞弊的风险。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重视数据通讯和网络安全的控制。数据通讯及网络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该特别重视在数据传输阶段的保真、可靠,利用各种数据保密、访问控制或者身份识别等手段来对网络传输介质和接、入口安全做好安全工作。一般常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加密、管理员身份识别、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接入口保密等。从实践中看,这些技术能够基本保证数据的安全。

最后,企业还应该特别注意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对会计数据的破坏和盗取。在对会计系统进行维护时, 要特别注意计算机病毒入侵系统,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和泄漏,这将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绝对不允许会计人员在工作时间利用公用电脑登陆不良网站,玩游戏,禁止任何人拷贝电脑数据和软盘,定期安装和升级防病毒软件,同时对于外来软件和下载的数据必须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严禁使用游戏软件等,从而达到有效防范病毒的控制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昱.浅谈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5).

[2]佘浩,韩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11).

[3]杨盛.试论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企业内部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3

(一)加强对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

首先,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对煤炭企业会计人员电算化操作平台的掌握,通过定期为会计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和电算化软件应用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对电算化软件工作流程以及操作方法的掌握,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利用会计电算化管理,为企业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发挥作用。其次,完善会计电算化平台的操作程序,通过制定严格的规范的操作流程,加强对会计信息数据的输入、输出和数据管理人员的管理,防止其擅自改动会计信息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再次,制定会计电算化的口令管理制度,对会计电算化各个流程实行口令管理,会计数据管理员通过输入不同功能下的口令进入电算化系统操作,严格保护并定期更改口令以实现会计数据录入和管理的安全性。最后,制定规范的日常操作流程,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日常管理,会计电算化操作需要制定严格的录入和记账形式,加强对会计信息录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会计数据的管理,防止他人未经允许,擅自备份和窃取数据。

(二)防范网络安全

首先,必须加强会计人员对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通过开展对会计人员的安全教育,以提高其在日常会计工作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其次,通过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网络运行环境中运行,防止会计数据遭受黑客和不法分子的窃取泄露。最后,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安全性能的开发,通过用户口令设置、指纹辨认以及其他安全密码措施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防范,防止会计信息被泄露而给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管理,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及时的备份、加密管理以及存储。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软件不仅是高级的电子记账软件,更是高效的管理软件,必须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的发挥。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平台,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操作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岗位责任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以及机房管理等制度,形成有效的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充分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保证企业系统、高效的内部管理,促进企业管理效率提升。

(四)加强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煤炭企业需要制定系统的、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加强对高素质、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具备专业财会知识和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让他们在重要的会计岗位上发挥作用,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住人才,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另外,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会计电算化应用技能的培训,让会计人员充分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强化对会计人才的培训应该将培训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环节: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加强会计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和更新,加强会计人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会计电算化做好铺垫。

(五)加大对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投入充分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发需要结合煤炭行业的实际和企业需求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必须是适合本行业和本单位实际的,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管理模块应用的研发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促进煤炭企业电算化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管理功能,为企业的管理服务,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

二、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一)推动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的有效结合从当前我国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看,会计电算化的运行还停留在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层面,而针对管理会计系统领域涉及较浅,会计电算化未来应当向更高层次的管理会计系统结合发展,将涉及企业的会计预测、分析、规划、决策、企业内部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等内容。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由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推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增强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会计电算化的功能更加多元化

未来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运用要朝着功能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与物资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结合,发挥会计电算化的资产核算以及成本核算的功能,促进煤炭企业战略决策能够获得来自财务方面的更加科学、完善和系统的数据支持,促进会计电算化对企业战略发展推动作用的实现。

(三)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应面向国际化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4

摘 要 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实现财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会计电算化获得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完善。文章简要分析了当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 企业会计电算化 内部控制 现状 对策

企业会计电算化是将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会计实务中的财务管理方法。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是为维护企业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计划、调整和评价的制度、方法以及手续的总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革新,会计电算化以其简捷、实用、快速、准确等优点逐渐成为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主要管理方式。

一、当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控制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较差

当前很多企业无法满足采用会计电算化的财务体系的相关条件就盲目跟风使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或者有些企业虽然在岗位设置、安全保密、数据运行、系统维护等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管理体系,但却无法真正执行落实到位;更有甚者在进行电算化操作的计算机上操作一些容易导致出现计算机危险的内容,电算化数据档案保管力度不够,无法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了企业财务数据泄漏的几率。

(二)对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单纯的将会计电算化看做是会计核算工具的变化,看不到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中的巨大作用,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用计算机代替账册,仅把会计电算化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在企业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时,缺乏针对自身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的深刻分析和了解,从而缺少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大多数企业的看法中,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会计核算方式的该表,提高了核算效率,缺乏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重要性意义的认识[1]。

(三)缺乏适用于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

大多数企业在使用会计电算化之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仍然沿用此前的制度体系,没有从根本上制定适用于企业会计电算化条件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财务会计信息审核不够严谨,主观性依然强烈,不能保证基础数据的正确性;岗位设置上沿用基本的会计岗位,没有聘任专门的电算化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缺乏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有效监督,对相关工作人员是否正确进行操作、员分工是否合理、有无越权等现象进行监督。

(四)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十分匮乏

由于会计电算化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原有的财务人员中缺乏同时具有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财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兼备的综合性的财会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控制问题十分突出,会计电算化实际操作人员很难适应日常维护、电算化组织与管理等高层次的工作。

(五)数据保密性、安全性差,致使非法篡改现象严重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数据是处于绝对保密状态的。目前财务软件的加密措施,主要是针对软件系统而言,对企业用户会计数据的保密性操作较少,会计数据往往处于开放式的关系数据库格式保存。无法有效的防止客户财务数据的外泄、恶意篡改等问题,也无法真正起到保密作用,导致会计数据安全性受到威胁。

二、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1.企业会计电算化能够更好的完成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报表等工作,并且能够进一步进行辅助的分析、预测,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会计电算化使会计核算更加准确规范,会计核算更加及时,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2.企业会计电算化完善国家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宏观控制,使得企业更好的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企业只有通过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才能落实相关的财务监督政策,才能有效地防止出现较大的错误和弊端。

3.企业会计电算化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有秩序的进行,能够深入的影响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能够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控制、协调,明确分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同时促进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改进自身知识、技能结构,更好的进行系统操作。

4.会计电算化使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账目之间的明细关系加以核对的,以确保账目数据的准确性。而电算化系统所有的财务数据操作全部由计算机自动运行,从而使内控制度的重点转变为对于财务软件的安全维护、电子数据的审核以及财务人员的分工等[2]。

三、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建议和对策认识

(一)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需要强化企业对于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认识

企业需要充分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意义,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良好的正确的职业态度和道德操守。

(二)建立、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企业以自身现实条件和情况为基础,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结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通过严格的监督手段保证制度能够得到较好的执行。同时,合理地进行岗位分工,强化岗位职能,设计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充分运用财务软件的控制功能,形成实时监控与事后监督相结合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素质,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内部控制缺乏高素质的实际操作人员,将失去其固有的实际效用,甚至形同虚设。企业必须全面的提高会计人员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特别是加强会计人员计算机技能的学习,培养一批能够精通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时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管理风格、企业文化意识等,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由“核算型”不断向“管理型”发展。

(四)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控制

目前,数据的安全问题是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也是企业内控制度中最为薄弱何重要的环节。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控制企业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例如:引入安全核查机制,并进行必要的权限设置,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和内容检查;另外,禁不允许非操作人员操作财务专用电脑,设置操作权限限制,操作人员身份的密码控制,对系统软件进行定期的预防性检查,并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公司、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需要。在会计电算化中,需要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审计,审查账务处理是否正确,会计电算化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等。做到账表相符,电子数据与书面资料一致,对错误的账表信息及时的处理和进行调整,防止系统运行各环节出现较为严重的漏洞[3]。

(六)确保企业财会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会计核算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要部分,是会计预测、决策、分析的基础。因此,必须保证财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所有数据资料都必须严格执行审核,认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严格控制会计核算质量。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建设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本身处理出错的概率很低,其主要的偏差和错误是由人为造成的[4]。因此,制定严格的内控制度将使会计电算化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也会不断调整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5]。

参考文献:

[1]金秀波.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的分析.科技资讯.2009.

[2]赵书秀.对如何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海河水利.2003.

[3]王梅.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08.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5

关键词: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数据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学科相互结合后产生的综合性学科,其本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即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与报账,以及部分代替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手工记账是企业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的传统模式,手工记账的业务流程以及人员分工都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手工记账已经不能满足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需要,会计电算化逐渐发展起来,会计电算化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工作负担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问题,企业需要在管理目标的指导下制定本企业的目标控制策略,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的质量。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带来的变化

1、会计信息处理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电子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集数据处理工具、数据库、信息论和控制论于一体,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被简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会计工作逐渐实现现代化。会计电算化主要是通过电算化软件来实现,企业需要专业的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会计核算的效率提高,成本控制、财务预测和销售预测等工作成为企业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要实行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2、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

传统的手工记账只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财会信息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财务管理部门主要由财会人员组成。但是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财务管理部门主要是由财务管理人员、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组成,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熟悉,实现人机的交互,整体上提高会计信息的准度和精度。

3、会计档案发生变化。

传统的会计档案都是纸质的,数据的记录、更改和变化都需要在会计档案上进行。企业会计电算化模式下的会计档案都存留在计算机网络上,财会人员需要打印纸质的会计档案,对重要的磁盘和光盘进行保存,方便进行及时的检查。因此,在会计电算化的模式下,会计档案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是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企业在实行电算化管理之后,要向专门的机关进行报批,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数据的记录和管理。企业要聘请专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管理,整体上实现会计信息记录的准确性。但是目前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

许多单位在推行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着观念认识的片面性,只知道会计电算化处理资料十分快捷,注重在事务性工作方面的功能,忽视了会计电算化在管理工作方面的功能,忽视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及使用。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主要表现在认为从手工记账到实行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产生影响不大;另外还片面认为会计电算化是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对企业经营管理意义不大;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劳动强度,但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责任。目前,不少企业缺乏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对其核算结果的质疑,造成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导致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等基础工作比较薄弱。

2、数据信息失真。

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轻了数据记录和计算的负担,数据的加工、报表的生成以及经济业务的查询都在计算机上完成,数据传统的组织性受到影响,数据控制功能进一步减弱。会计电算化的典型特点是数据处理的集中化和自动化,但是数据信息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数据输入、程序和文件被篡改的现象严重,会计信息数据在反复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数据失真的问题,数据输入的错误直接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

企业在实行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管理之后,还要向相关的部门审批,运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的输出、输入和处理,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注册登记,用会计电算化代替手工记账。但是很多企业不能按照相关的程序实行内部的会计电算化,企业虽然有内部控制制度却不能真正的实行,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不高。

4、舞弊和犯罪难度控制的难度加大。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虽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负担,但是相应的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逐渐增加,犯罪控制的难度逐渐加大。企业会计信息的保密程度还比较低,存留在计算机上的数据信息很容易被不留痕迹的篡改,造成企业重要数据的复制、篡改和销毁,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创。计算机网络犯罪具有危害性大和较难发现的特点,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内部控制。

5、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有待提高。

会计电算化是专业化系统化的工作,会计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门的财会管理知识,还需要对数据库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简单的了解,在计算机系统出现错误之后进行简单的维护和管理。此外,企业还需要聘请专门的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和维护员,避免将有故障的电脑外出维修,造成企业财会数据的泄露。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企业会计人员很难对新知识和新的操作系统进行学习,企业会计信息电算化的整体水平较低。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中的内部控制策略

企业电算化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要采取一切措施,维护电算化系统的正常使用,减少和防止电算化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企业只有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审批,对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采取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电算化的优势才能整体上得到发挥,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才能降低。因此,企业要结合相关要求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避免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犯罪现象的发生,减少企业的可能损失。

1、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

受意识和成本的影响,很多企业还没有实行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在管理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会计信息管理的质量不高。因此,要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以及财会人员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以及电算化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在企业内部实行企业电算化管理。此外,企业会计人员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主体,会计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质量。

2、企业要加强企业职责的分工控制。

会计电算化具有数据处理自动化和集中化的特点,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功能比较集中,企业需要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实现职责的分离。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之后,企业要对财会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维护人员进行任务的分配,实现职权分离,确保企业员工职责之间的平衡和制衡,减少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此外,企业相关负责人要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对不同的岗位职责进行定位,提高会计电算化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3、制定严格的操作制度,避免信息的泄露。

企业只有加强数据处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数据失真现象的发生,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会计电算化相关人员才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管理与维护工作,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度,整体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水平。此外,企业会计信息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操作权限和操作职责,系统的外部人员未经允许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提高数据计算和处理的安全性,减少财务犯罪情况的发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保护。

4、对企业会计档案进行有效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模式下,企业会计人员不仅要对纸质的会计档案进行管理,还要做好磁盘信息的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的任务进一步加大。因此,相关人员要按照会计档案的管理办法进行纸质档案和磁盘档案的管理,制定妥善的保管措施,将磁盘放置在干燥的地方,避免数据的破坏和失真。此外,会计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的对知识进行更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5、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内涵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万能的,会计系统是由人来操作的,一个系统是否安全,不但取决于系统本身,更应该注意操作使用人员的素质,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各种规章制度也都需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加以执行,不然也只是流于形式。会计人员应接受所用系统在安全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使用管理好自己的口令,定期修改自己的口令,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要建立起良好的绩效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使拥有知识的人获得合理的报酬,实现知识创造财富,留住了解重要信息资源的人才,防止人才流失以及相应的信息资源损失。制度本身是否完善只是一个方面,只有全体员工共同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通过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会计电算化逐渐被企业接受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速度,还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成本的支出。但是企业会计电算化还存在数据信息失真和信息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企业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整体上提升会计信息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齐芬霞.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探析[J].会计之友.2009(01)

[2]张培,张建强.浅谈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J].现代农业.2008(08)

企业会计电算化制度范文6

第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失衡。在我国实施会计电算化受到传统会计理论、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区民族文化、不同行业发展状况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在各地区的发展进度。总体上看,沿海的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会计电算化普及度比较高,而地方企业和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普及度比较低。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之中,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工作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第二,企业会计软件发展局限在固有的模式之中。目前市场上的会计软件开发公司着重强调自身软件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其与众不同的模式,这使得大部分的会计软件难以实现兼容,使用方法也大相径庭。这给会计数据传输、数据查询、报表汇总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普及和深远发展。

第三,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忽视环境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电算化之前应该做好必要的环境准备,设置相应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只有具备了上述的环境条件,会计电算化才能为会计核算带来便利,也才能在财务管理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大多存在着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缺乏的现象,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较多漏洞,财务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意识和授权意识,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松散,使得电算化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

第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存在误解。统计调查研究发现美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为九成,而我国大中型企业只有六成到八成的企业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比例则远远低于大中型企业,而且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分布及其失衡。有一些企业工作人员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单纯地将会计工作和电子计算机融合起来,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而已,能够使会计核算的速度和准确度大大提升。他们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在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上的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数据。事实上,会计电算化一方面是会计核算方法的改进,另一方面则引起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责任和分工的转变,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和知识结构,使得会计工作效率全面提升。会计电算化对于推动会计理论发展、提升会计工作水平、展现会计工作职能、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增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策略

第一,企业应该转变观念,改变思想。企业应该从思想和意识上转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态度,以积极的态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的良好条件。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电算化形成良好的意识和正确的态度,那么企业上下才能不断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唯有如此,会计电算化才有本质上的保障。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管理岗位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计划和实施效果负责,并加大力度进行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建设,正确培养出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精通会计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企业应该为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企业不仅仅要为会计基础工作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要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便利的实施条件。如果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制度,那么企业不仅仅要完善本企业的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程序,还要针对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予以妥善准备,加强对其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保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具有稳定和安全的运行环境,从而增强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秘性。

第三,国家应该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在会计电算化上,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发展经验。发达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之所以做的比较好,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会计行业协会能够制定出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政府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行政手段规定特定行业使用特定的财务软件。国家的经济监察部门和管理部门能够便捷地进行财务监察,企业也可以实时地报送财务报告。所以,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上,企业不论是自行开发或者购买商品化软件,都要遵循国家有关部门和机关制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