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的作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课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课的作用

美术课的作用范文1

    课程在设置时由于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设,如果按照艺术专业学生的课程难度来讲授这门课,必然会增加学习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整课程大纲,把系统的美术史改为美术作品欣赏,以具体欣赏作品为主,没有系统的时代背景陈述、画派演变发展的朔源考究,虽然每一次讲授都非常认真和仔细,但学生只能知道某一时期有什么流派、画家及其作品,而对于各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各流派之间的起承关系,画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却无从知道。比如在讲到19世纪的法国艺术,古典主义艺术之后兴起了浪漫主义艺术,继而是现实主义艺术,而后的印象主义艺术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这种起承关系并不是说一种艺术灭亡后兴起另一种艺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某种新兴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艺术诉求,当然在同一个时期多种艺术流派也是共存的,19世纪60年代印象主义兴起的时候,在这个世纪早些时候兴起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同时存在。如果简单的欣赏19世纪的作品,那么对于古典主义时期的达维特,安格尔,浪漫主义时期的籍里柯、戈雅、德拉克罗瓦,现实主义时期的米勒、库尔贝、杜米埃必然是要了解的,那么这三个流派为什么在19世纪相继出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关系吗?如何去理解这三个流派的作品特点?这些都应是贯穿在课堂讲授让学生有系统了解的知识。系统的美术史是从文化背景讲述一件艺术作品的发生、发展和保存,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体系的文化认i只,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感,文化价值观。而且从文化角度去讲解一幅作品,还会穿插非常多的故事,从而能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环境氛围中将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传授给学生。例如米勒的《晚祷》、《拾穗者》这样的作品,虽然作者自己说就是一种简单地描写农村景致,但放在资本主义浪潮汹涌的时代,评论家就将其付诸了很多牵强附会的解释,甚至说可以从图画背景中感觉到喧嚣的资本主义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文化解读对于艺术作品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学生们一定会对艺术评论的客观性进行思考。

    二、拓展课程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相互交流中传递文化价值观

    这门课程由于针对的主要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思路方法就极为重要。需要大胆的尝试,找出适合非艺术专业学生接受的方式,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是兴趣学习。经过几年的尝试,发现实行实践与讲授相结合是可行的方法。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有亲自实践才能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融入其中。例如在具体授课时,每部分课题的讲授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从所授课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课题,以做调研写研究报告或亲自动手创作艺术作品的模式进行实践,从而激发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浪漫主义大师籍里柯的海难作品《梅杜萨之筏》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在这里的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灾难电影,纪实照片,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怎么的艺术表达方更能表现灾难场景的可怕和带来的伤痛。再者,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在课堂上进行图片讲解,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探讨,不假定一种学说或者审美观的权威性,而鼓励学生提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品,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欣赏元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我们不仅仅可以展示这幅图的高像素相片,更可以将济南地区的实景找出来,同时为大家提供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简历,从各个角度来审读这幅作品,挖掘它为何成为历代经典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我们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是有非常大的补益的。

美术课的作用范文2

2001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进行了新课程标准改革,初中美术设置四个板块的学习内容,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美术欣赏”这一学习板块,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是学习领域中较高层次的学习内容。通过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认识一些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感受美、体现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此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欣赏美术的渠道

美术鉴赏的基础是认识美术的种类及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怎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术语和专业名词,主要是运用现代多媒体组合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格尔尼卡》这一作品时,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的信息,来了解作品反应的客观事实和作者的主观思想,以及作品中物象的形态和构图特点等。这样一来学生对抽象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借助信息技术,扩大欣赏容量

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收集大量的图片,在欣赏中国画、西方现代美术等这些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备课的方式,从网络上查找适合的图片,以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课堂欣赏展示。如我在上《捣练图》这一课时要向学生讲解“周家样”的相关知识,课前查找了许多有关图片与介绍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既直观,又配有文字,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目了然。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丰富美术课欣赏的内容。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具体内容如《各式各样的门》、《中国建筑》、《中国古代作品》等和通过一系列的浏览、收藏,再运用语言、文字、绘画等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四、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美术课的作用范文3

一、学生可以通过美术课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他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还能鼓舞人们去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说明审美教育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可。如此,艺术的作用就众所周知了。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美的事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到美。因为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锻炼才能逐步得到和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同的人对美的内涵认识是不相同的,审美情趣和品味更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只有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才能增强审美素养。

中学生是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求知欲强、可塑性强,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早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审美教育的作用,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实际上就包含了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一直作为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在现代,审美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改革开放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美术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学生可以堂堂正正地坐在教室里接受美术教育,美术课也上了普通中学的课表。

为了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就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同时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的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

二、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审美教育来获得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只有通过美术课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才能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作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民风民俗等内容,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开发了学生的智力等,可以说有百益而无一害。

三、中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的掌握和美术技能的训练,有益于他们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美术已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其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很强的纯艺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如,产品的包装,除了货真纯正外,还应结合本产品的历史、文化等元素设计出一个与产品相匹配的包装,用它的款式和色彩首先打动顾客购买本产品的欲望。如果没有相当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是很难打动观众的。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货真纯正而在国际市场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广大中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他们在中学美术课中掌握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今后的工作将有积极作用和重要帮助。

美术课的作用范文4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之一。但是,期间,审美教育没人敢提,爱美追求几乎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那时,中学生美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学生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党的以后,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二 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 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面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

美术课的作用范文5

形成美术活动课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还是解决认识问题,要解决学校领导、美术教师和学生对美术活动课的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

美术活动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美术活动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美术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绘画特长等特点进行重点辅导和培养艺术技能的场所,参加美术活动课的学生,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文化成绩在班上处中间水平,但对美术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二是文化成绩在班上处中下水平,但有一定绘画特长的学生。前者学习目的明确,他们希望通过美术技能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以便以后能进入艺术院校学习深造。后者由于文化底子薄,但又有一定的绘画特长,他们参加活动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活动课发挥自己的特长,寻找一条升学之路。这类学生占活动课学生的大多数,由于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在班上得不到重视,因此,学习不稳定,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思想。针对这类学生,作为活动课教师首先要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怀和爱心,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通过努力争取进入大学的校门,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通过活动课教师的不断启发、教育和鼓励,大部分学生会很快从学习的低谷中走出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的甚至会比学习好的学生更发奋。三是参加活动课的更多学生,他们不一定要考美术,但一些美术活动对他们会有吸引力,如:听听美术讲座,看看画册或看看幻灯片等,或者是参与布置班级和学校的黑板报、写一条标语、参与校园的绿化、班级学习园地的设计、各种手工制作活动、文体活动会场布置等等。通过参加这些美术活动课他们得到了欢乐,自己在美术活动课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并且通过美术活动课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得到了运用,为学校或班级的各种公益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学校和美术教师而言,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高尚情趣的一个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创造能力

虽然美术知识和技能训练贯穿于美术活动课之中,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向学生提供成人的模式,让他们摹仿、比较。这样的后果是手发达了,但思维却退化了。我认为,美术活动课中技能的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要达此目的,在美术活动课中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观察与记忆

学会“如何观看”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一种特有的行业技能,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其结果不同。如,让学生就一姿态或事物,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后,把他们所观察到的姿态或事物默画下来,通过反复的训练,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这也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2.想象与创造

想象是一种扩散的形象思维,他的直接后果是创造。就如小孩在玩积木时,用积木“筑高楼”、“建桥梁”、“造汽车”等,这些无不与他们的想象有关。

3.空间与透视

绘画是对一种视觉空间在平面上产生的主观感觉。世界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绘画最大的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创造这个奇迹的不是别的,就是透视。作画遵循“透视”法则,古来有之,如“近大远小”、“近实远虚”,明暗调子和光影的处理,色彩的远近变化规律等。要使学生能够在平面上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掌握绘画的透视规律和明暗调子的处理。训练的方法主要是写生、观察和分析。

4.构图与比例

美术课的作用范文6

一、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以往美术教师全凭口头讲解,加上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就得不到发挥。通过范画和演示的应用,教师在对美术教材进行讲解时,可以将抽象的美术知识和专业性很强的运笔方式形象化地表达出来。范画是具有实物演示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总的来说,美术是学习绘画技能的一门学科,技能体现在美术作品的灵动性和逼真性上。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范画和演示的方法可以从视觉角度引导学生对绘画技巧进行学习,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具有直接的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除了培养学生亲手作画的能力外,锻炼学生美术鉴赏方面的能力同样重要,范画和演示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接触到小学课本之外的美术作品。教师通过给学生展示名家作品,或者是一些经典艺术作品,让学生受到良好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小学生艺术方面的修养。

此外,范画和演示突破了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束缚,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加自由开放,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上能更加得心应手,更加具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二、范画及演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范画及演示具有完善步骤性的作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一直是通过教师设置的画画步骤进行创作的,长期以来,在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按照教师的节奏和教学步骤学习,这在学生最初接触美术课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这会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教师在进行范画和演示教学时,可以提前将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步骤划分,然后在恰当的步骤之间穿插范画和演示应用,在美术课堂上边讲解边演示,将范画和演示的功能转变成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这样既增加了美术课堂的层次感,还能起到缓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2.范画及演示具有增强对比性的作用

引用范画及演示教学可以在课堂上对不同的美术作品进行对比,通过经典作品之间以及自身画作和经典作品之间的鉴赏比对,找出自身画作不成熟的地方,发现经典作品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从而经过教师的指导,认识到和经典作品之间的差距。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在对基本构图知识讲解完之后,让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创作。等学生都完成后,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幅优秀画作,挂在黑板的左边,然后随机抽选几位学生刚才创作的挂在黑板的右边,再对学生画作上普遍存在的缺陷做重点讲解,通过这样具体比对的形式,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问题所在,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3.范画及演示具有启示思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