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瓜的常见病害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瓜的常见病害防治范文1
关键词:黄瓜病害;症状;防治
林甸县近年来棚室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棚室黄瓜栽培越来越多,给菜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保护地黄瓜的周年生产,也为黄瓜病害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给蔬菜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黄瓜猝倒病、蔓枯病、疫病、灰霉病、霜霉病、角斑病等黄瓜病害曾大面积发生过。为了识别和便于防治,现将常见的黄瓜猝倒病、蔓枯病、疫病、灰霉病等几种病害的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黄瓜猝倒病
1.1?症状
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状,后变成黄褐色干枯,缩为线状,往往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有时瓜苗出土胚轴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变褐枯死。湿度大时,病株附近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初现水渍状斑点,后迅速扩大呈黄褐色水渍状大病斑,最后整个果实腐烂。果实发病多始于脐部,也有的从伤口侵入开始腐烂。
1.2? 传播途径
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 cm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营腐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
1.3 ?防治方法
床土消毒。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应消毒。每平方米苗床用50%拌种双粉剂7 g对细土5 kg,配制药土。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育苗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严防瓜苗徒长染病。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发病初期喷70%普力克水剂400倍液。
2?黄瓜蔓枯病
2.1?症状
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有的自叶缘向内呈V字形,淡褐色至黄褐色,后期病斑易破碎,病斑轮纹不明显,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片上病斑直径10?35 mm,蔓上病斑椭圆形至梭形,白色,有时溢出琥珀色的树脂胶状物,后期病茎干缩,纵裂呈乱麻状,严重时引致“蔓烂”。
2.2?传播途径
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中,或附在种子、架杆、温室、大棚架上越冬。翌年通过风雨及灌溉水传播,从气孔、水孔或伤口侵入。种子带菌引致子叶染病。平均气温18?25 ℃,相对湿度高于85%,土壤水分高易发病。连作地,排水不良,密度过大,肥料不足,寄主生长衰弱发病重。
2.3?防治方法
实行2?3年轮作。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充分腐熟有机肥。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混合硫悬浮剂500倍液,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显著。
3?黄瓜疫病
3.1?症状
苗期至成株均可染病,保护地栽培主要为害茎基部、叶及果实。幼苗染病多始于嫩尖,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萎蔫,逐渐干枯呈尖状,不倒伏。成株发病,主要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缢缩,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大病斑;瓜条或其他任何部位染病,开始初为水浸状暗绿色,逐渐缢缩凹陷,潮湿时表面长出稀疏白霉,迅速腐烂,发出腥臭气味。
3.2?传播途径
该病为土传病害,以菌丝体、卵孢子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粪肥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长出孢子囊,传染寄主。寄主被侵染后,病菌在有水条件下经4?5 h产生大量孢子囊。在25?30 ℃下,经24 h发病,病斑上新产生的孢子囊及其萌发后形成的游动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迅速扩散。
3.3?防治方法
选用耐疫病品种;嫁接防病,可用黑籽南瓜作砧木与黄瓜嫁接,可防病,尤其对茎基部发病的更适用;药剂浸种,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浸种30 min后催芽;采用配方施肥,增强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苗期控制浇水,结瓜后做到见湿见干,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4 ?黄瓜灰霉病
4.1?症状
主要为害幼瓜、叶、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淡灰褐色的霉层,进而向幼瓜扩展,致脐部呈水渍状,幼花迅速变软、萎缩、腐烂,表面密生霉层,先变黄并生灰霉,后霉层变为淡灰色,受害部位停止生长、腐烂或脱落。叶片由脱落的烂花或病卷须附着在叶面引起发病。严重时下部的节腐烂致蔓折断,植株枯死。
4.2?传播途径
病菌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随气流、灌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蔓延,黄瓜结瓜期是该病侵染和烂瓜的高峰期。连续阴天,气温不高,棚内湿度大,放风不及时,发病重。
黄瓜的常见病害防治范文2
论文摘要黄瓜生育期内常见病害种类多,危害重,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根据多年来生产实践,介绍了利辛县黄瓜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技术,以供黄瓜种植户参考。
利辛县每年种植露地、保护地黄瓜面积在1500hm2以上。由于黄瓜生育期内病害严重,部分农户不能掌握病害知识,防效差、损失重,病害严重的瓜田减产30%以上。现把我县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简述如下。
1黄瓜霜霉病
霜霉病属真菌病害,借气流传播。发病适温15~25℃,相对空气湿度83%以上。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子叶被害初期呈现褪绿色黄斑,后扩大变成黄褐色。真叶染病后,叶缘或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因受叶脉限制病斑扩大后呈多角型淡褐色或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使叶缘卷缩干枯病斑破裂,但不穿孔。防治上以生态综合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健壮苗和植株,阴雨天到来前(大棚栽培)用30%百菌清烟剂每次5.25kg/hm2熏烟,或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次15kg/hm2进行预防。发生霜霉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乙磷铅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d喷1次,喷药后遇雨,雨过后重喷,发病较重时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霜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2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毒25~28℃繁殖最快,湿度越大发病越重。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果实。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型,病斑灰褐色或淡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斑有乳白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月痕,病部质脆易开裂或穿孔。发现病害可用30%DT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
3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属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里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昆虫传播,发病适温20~24℃,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尤以生长中后期较重。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圆形淡褐色病斑,其上着生橙黄色点状胶质物。幼苗茎基部受害时,变色缢缩,幼苗猝倒。成年叶片发病后,病斑开始呈红褐色,有一圈黄纹,叶上病斑多时合成不规则大块斑。叶片干枯干燥时中部破裂穿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红色黏质物。瓜染病后,病斑近圆形,初呈淡绿色,很快变成墨绿色并凹陷,病斑中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表面溢出红色黏稠物,干燥时开裂。在防治上,用55℃热水浸种20min进行种子消毒,发病初期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400倍液喷雾防治,阴雨天保护地栽培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7%克炭疽粉尘喷粉防治,每次15kg/hm2。
4黄瓜白粉病
白粉病属真菌病害,发病适温16~24℃,湿度大于75%,在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时易发病,病菌借气流传播,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和叶柄,初发病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小斑点,条件适宜时病斑逐渐扩大,连接成片,甚至布满整个叶片。后期白色霉变成灰白色,叶片枯黄卷曲。发病后选用42%粉必清悬浮剂600倍液或12.5%烯唑醇600倍液防治,也可选用27%高脂膜100倍液或小苏打500倍液防治。
5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也叫萎蔫病,病菌属真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或菌核在土壤和未腐熟的有机肥中越冬。病菌从根部伤口或根毛顶端侵入,后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发育,堵塞导管。病菌发育适温24~28℃,相对湿度90%以上,酸性土壤和重茬地发病重。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尤以开花结果期发病重,特别是在连阴雨、低洼积水、重茬、土壤干湿变化大等条件下易发病。幼苗发病时茎基部呈黄褐色并缢缩,子叶萎垂,引起立枯。成株发病,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并缢缩,后期沿茎发生纵裂,裂口逐渐向上蔓延。被害株最初部分叶片或植株一侧叶片中午时萎蔫下垂,似缺水状,早晚恢复,后萎蔫叶片增多,直到整株枯死。病茎维管束变成褐色,病部有琥珀色胶状物流出,湿度大时病部生出粉红色霉状物,最后维管束干缩成麻状。在防治上,实行茬口轮换或嫁接栽培,进行种子、苗床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定植7d后用高锰酸钾800倍液灌根。每株每次灌100mL,7d灌1次,连灌3次。发病初期用10%治萎灵水剂或用60%防霉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参考文献
[1]翟广华.日光温室黄瓜无公害防治技术[J].山东蔬菜,2007(2):41.
黄瓜的常见病害防治范文3
年褐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
年秀山县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浙东沿海的发生与防控措施
水稻秧苗疫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综合治理
脱毒马铃薯无公害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
盘县马铃薯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措施
价格成为高毒农药替代的关键
闽北山区油菜主要病虫发生种类及防控措施
烟草病虫害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烟草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何首乌病虫害防治技术
思南县地产中药材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
山药病虫危害及其防治
忍冬白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农药说明书应通俗易懂
贵州苏铁白盾蚧的发生与防治
竹子煤污病的识别及防治
九里香白粉病及其防治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农药代销既要规范又要方便
年高坪区稻瘟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雷山县稻秆蝇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年盘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米粗缩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高山大白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大棚蔬菜主要根病及防治对策
莲藕腐败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设施黄瓜化瓜原因及预防措施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辣椒白绢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赤水市瓜实蝇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夏秋粮食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目标确定
贵阳市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果树病虫害非药剂防治技术
氟虫腈从月日正式停用
乳山市花生蛴螬综防技术
九叶青花椒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白术的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年黔东南水稻矮缩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稻飞虱在中稻上的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韭菜主要病虫害诊断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南瓜常见病害的田间诊断与防治关键
辣椒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及其防治
海南:建立严格的农药监管制度
葡萄园金龟子的为害及防治
柑橘芽枝霉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枣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重庆市万州区行道树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园林苗木常见病虫害防治
克胜集团一项目获得年度国家火炬计划立项
烟叶主要病害识别诊断要点和综防技术
永泰县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强抓提升型管理 争做正效益员工
黄瓜的常见病害防治范文4
关键词 辣椒;病虫害;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18-02
1 辣椒疫病
1.1 病原
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 属于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疫霉菌属。
1.2 病害症状
疫病可侵染辣椒幼苗、成株、叶片、果实、根等。幼苗期常引起倒伏,成株期叶片受害,初期水渍状病斑,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病斑软腐,潮湿时长出稀疏白色霉层[1-2]。果实受害,一般先从果蒂开始,水渍状,病健部分界明显,后迅速扩大至果腐烂,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干枯后长久挂在病株上,不易脱落。若根茎部受害,表现根皮腐烂,地上叶片萎蔫,青枯。
1.3 发病条件
低温阴雨、田块低洼、土壤潮湿、土壤带菌、茄科植物连作等利于病害发生。海南每年12月至翌年2月为发病高峰期。
1.4 防治方法
一是起高畦种植,避免田间积水;二是控制氮肥,增施磷、钾和有机肥,提高辣椒抗病能力;三是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70%百菌清600~800倍液,或70%耐尔800倍液叶面喷施2~3次,在发病中心或发病中期使用50%氟吗锰锌2 000倍液,或50%安克2 000~3 000倍液,或72.2%普力克600~800倍液喷施2~3次。
2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2.1 病原
病原菌P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ptata(Brown et Jamie-son)Young.Dye&wilkie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适合致病型,属细菌。
2.2 病害症状
近几年该病在海南省发生较为严重。感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黄绿色小斑,后病斑扩大或愈合连成一片,病斑红褐色呈透明状,病斑边缘黑褐色,有黄晕,严重的大量落叶;枝条或茎部感病,初期病部腐软,后迅速变黑腐烂,导致枝条或植株死亡,用手挤压病部,溢出菌脓。该病发生蔓延迅速。
2.3 发生流行条件
适温和连续阴雨时,容易发生流行。海南省每年11月至翌年2月为该病害的发生高峰期。
2.4 防治方法
一是调整种植密度,降低田间湿度;二是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3];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使用3%克菌康1 000倍液,或33.5%净果精1 000倍液,或2%春雷霉素(加收米)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叶面喷施2~3次。雨季时施药,先在药箱中加入少量的“柔水通”等展着剂,增加药效。
3 青枯病
3.1 病原
病原菌Pseudomonas solanaceacearum(smith)smith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
3.2 病害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为个别枝条和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期整株萎蔫死亡。剥开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坏死,用手挤压维管束,可溢出菌脓(有别于枯萎病)。
3.3 发生流行条件
在连续阴雨或大雨后,排水不良的田块容易发生流行[4]。
3.4 防治方法
一是改良土壤,降低土壤酸度,注意轮作。二是起高畦种植,做好田间排水。三是容易发病时期,使用3%克菌康1 000倍液,或77%多宁500倍液,或50%绿乳铜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连续灌根2~3次,每7~10 d喷1次,灌药前首先要降低土壤含水量。
4 炭疽病
4.1 病原
病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和辣椒持盘孢。
4.2 病害症状
炭疽病是辣椒的重要病害,危害辣椒的果实、叶片和枝杆。若果实受害,果实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凹陷病斑。后期病斑扩大明显凹陷,其上密生小黑点。若枝杆受害,病菌多从嫩枝侵染幼皮层,初为褐色水渍状圆斑,中央凹陷,成长后不规则形,病斑上有小黑粒并排成轮纹状,干燥时病斑表皮干缩呈羊皮纸状,潮湿时病斑和小黑粒溢现粉红色黏液状分生孢子团。若叶片受害,出现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后期长有小黑点[5]。
4.3 发病条件
一是辣椒品种抗病性差,易发病;二是越冬菌原多;三是缺肥或N、P、K失调,缺少微量元素;四是高温高湿天气。
4.4 防治方法
一是合理施肥,增施多元微肥,如斯德考普8 000~10 000倍液。二是化学预防:苗期以及发病期使用25%凯润1 800倍液;初期使用70%甲基托布津(纳米欣)500~800倍液,或80%大生500倍液;发病后使用50%施保功3 000倍液,叶面喷施2~3次。
5 病毒病
5.1 病原
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
5.2 病害症状
发病症状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①花叶型:主要表现为叶片嫩叶驳褪,向内卷曲,后逐步变黄,果实感病畸形。②蕨叶型:主要表现为嫩叶缩小、扭曲、畸形,植株生长缓慢,果实较小。③坏死型:嫩叶开始出现坏死条斑,新叶、新梢逐步脱落,呈“枯顶”现象。果实表皮或内部坏死,且整个果实硬化,易落果。
5.3 发生流行因素
辣椒长势较弱以及高温、干旱,蚜虫、蓟马发生较为严重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
5.4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强肥水管理,提高辣椒的抗病能力。二是注意防治蚜虫、蓟马等。三是椒园周边避免种植黄瓜和烟草等农作物。四是从苗期开始,使用2%好普600倍液,或5%氨基寡糖素(海岛素)1 500倍液叶面喷施2~3次,诱导辣椒产生免疫力。
6 蚜虫
6.1 形态识别
体长1.7 mm,宽约1.1 mm,无翅,暗绿色,复眼红褐色。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1.9 mm,夏季黄绿色,春秋深绿色,腹管较短,长圆筒形,尾片黑色,具刚毛4~7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2~1.9 mm,黄色或浅绿色。前胸背板黑色,背面两侧有3~4对黑斑。腹管.尾片同无翅胎生雌蚜。若虫:无翅若蚜,秋季为灰黄色,后半部为黑色,其他同无翅蚜。
6.2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和嫩梢、嫩茎上吸食汁液。嫩叶受害后,叶片卷缩,植株生长缓慢萎蔫,甚至使植提前枯死,老叶受害,提前枯落,降低产量。此外,还能传播病毒病[6]。
6.3 生活习性
海南省终年发生,无越冬现象,发生高峰期为每年3—5月和10—12月,蚜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7~20 ℃,当温度超过27 ℃,湿度大于75%时,不利于蚜虫的发生。雨水过多或刮风季节也不利于蚜虫的发生。
6.4 防治方法
一是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减少虫源。二是物理防治:用银色地膜覆盖避蚜。三是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如各种蜘蛛、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四是药剂防治:在蚜虫发生期使用25%噻虫嗪(阿克泰)400倍液,或3%啶虫脒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500~2 000倍液连续进行叶面喷施2次,每5~7 d喷1次。
7 斜纹夜蛾
7.1 形态特征
学名prkdenia litua(Fabricius),为鳞翅目夜蛾科。寄主为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茄科、葫芦科、豆科等多种农作物。幼虫食叶、花蕾、花和果实。为害叶片,造成孔洞或缺刻。为害后排泄粪便,造成污染和腐烂。成虫体长14~20 mm,体色呈深褐色,前翅呈灰褐色,中间有白色条纹,在环状纹和肾状纹间,自前缘向后缘外方有3条白色斜纹,故称斜纹夜蛾。卵呈扁半球形,初期为黄白色,后转为淡绿色至紫黑色。低龄幼虫绿色,老熟幼虫头黑褐色,体部有黄色、青黄色、灰褐色、暗绿色等,从中胸至第9复节在亚背线内侧有三角形黑斑1对。蛹15~20 mm,灰色至赭黄色,常在叶片背后。
7.2 生活习性
成虫具有趋光性,并对发酵的胡萝卜、豆饼和牛粪有趋性。幼虫群集取食,3龄前仅食叶肉,4龄后进入暴食期。发育适温为29~30 ℃。
7.3 防治方法
一是利用振频杀虫灯、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成虫。二是在幼虫高峰期及时使用化学药剂防治。三是在低龄幼虫期选用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或5%锐劲特喷杀。四是老龄幼虫,使用1.5%甲维·盐乳油,或6%阿维·氯苯酰(宝剑),或5%氯虫苯甲酰胺(普尊)2 000倍液进行喷杀。喷药时间选择在傍晚以后。
8 参考文献
[1] 胡荣丽.辣椒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措施[J].致富天地,2007(2):22.
[2] 鲁召军,苏广艳.大棚辣椒冬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9(1):31.
[3] 刘忠,杨飞,宋满刚.辣椒炭疽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115-116.
[4] 涂祥敏,杨红,赖卫,等.贵州辣椒常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0(12):1594-1595,1597.
黄瓜的常见病害防治范文5
冠县斜店乡一直都重视将蔬菜产业作为地方特色经济予以支持和引导。1993年注册成立了江北蔬菜第一批发市场,1996年注册了“冠”牌无公害蔬菜品牌,2007年通过国家权威机构有机蔬菜转换认证。全村现有蔬菜大棚1870个,蔬菜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蔬菜3000万公斤。其中温室黄瓜,是冠牌蔬菜中的主要产品之一。因为黄瓜生长周期长,产量高,也是农户最常种植的蔬菜之一。在温室大棚中,种植黄瓜,在高产稳产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新农业要求的无毒无害,保证食品安排。需要农业技术部门和农户在栽培和耕作方式上,学习新技术。
2日光温室黄瓜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2.1品种选择
在日光温室中种植黄瓜,与在大田中种植黄瓜不同。日光温室里种植黄瓜不能像在大田中一样容易换茬轮作。因日光温室投入较大,不能随便迁移。日光温室中的地块,不能像普通大田地块一样便利,经受自然的风吹日晒。虽然现在的日光温室,可以很好的拉开顶棚进行晾晒,但是当温室关闭的时候,大自然的风雨是不能直接作用在地块和植株上的。日光温室黄瓜,在品种选择上要有明显的侧重。第一,应该选择耐重茬、耐土传病虫害的品种。例如博杰1号具有很好的耐重茬性能,而且生长速度快,能够有效的利用大棚提供的温度条件快速成长,而且对于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是大棚的首选品种之一。第二,在斜店乡,农民越来越喜欢长季节的黄瓜品种,也就是延长生长周期和采收周期,进而提高了每亩单产量。长季节的黄瓜意味着播种较早,就要求品种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而夏秋季节任然要保持产量,就要求品种要具有抗高温能力。因此前期耐低温弱光、后期耐热并且早熟的津优5号、30号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2.2日光温室黄瓜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黄瓜的常见病害防治范文6
1、霜霉病。子叶由褪绿黄斑变为黄褐色。真叶叶缘或叶背出现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色霉层。其发病条件是田间始发期均温15-16℃,流行气温20-24℃。
防治方法:可用70%疫病克星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2%克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霜喷雾防治,连喷3-4次。
2、疫病。幼苗嫩尖呈水渍状,逐渐干枯秃尖;成株发病时,在茎基部或嫩茎节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斑,后变软,病部以上叶片萎蔫或全株枯死。其发病条件是:土传病害。发病适温28-30℃,雨水多或浇水过多发病早,传播快,为害重。
防治方法:在雨季到来之前先喷药预防,雨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后,立即喷洒或浇灌70%疫病克星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72%克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7-10天喷灌1次,连续3-4次
3、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秆、果实。开始时叶正面病斑呈淡褐色多角形,潮湿时呈水浸状或在背面溢出细粒状乳白色菌脓,干后呈白色粉末状,老病斑呈薄纸状,易穿孔。该病在多湿低温下发生严重。温室内秋冬或早春定植后的黄瓜,如遇连阴天,容易大发生。另外,秧苗徒长、浇水多、密度大,磷钾肥不足,都易诱发该病。
防治方法:(1)选无病种瓜留种。种子用40%福尔马林处理。(2)采用无病土育苗。(3)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4)加强放风,降低湿度。(5)药剂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一般冬季遇连阴2―3天,气温低于12℃时,用医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喷雾,隔5―6天再喷一次。(6)农业措施。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密度适中,阴冷天不浇水,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4、枯萎病。多在开花结果后茎叶上发病,病叶呈失水状萎蔫下垂,植株的一侧或部分叶片先发病,逐渐蔓延到全株叶片。病茎基部纵裂,茎的维管束变成褐色。潮湿时病部表面有白色或粉色霉状物,并有琥珀状胶状物溢出。
防治措施:一是实行5年以上轮作;二是对床土消毒,用8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平方米;三是加强田间管理,预防高湿;四是嫁接换根(用黑籽南瓜做砧木),预防发病。五是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恶霉灵液灌根,250克/株,1次/8-10天,共3次。
5、黄瓜叶片白网边。保护地黄瓜生产中植株中、上部叶片出现白色网边,多从叶尖开始表现症状,并且沿叶缘向两边发展,严重时还向叶片内部发展,后期叶缘干枯。这是由于钾元素过剩而引起的镁元素缺乏症,因为在土壤中当钾的浓度过高时,就会影响黄瓜对镁的吸收,据有关试验证明,当土壤中钾和镁的比例达到8:1时就会引起镁缺乏,导致白网边叶片的出现。
防治方法:首先要平衡施肥――底肥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氮、磷、钾等肥要合理施用,尤其是磷肥不能过少。再就是注意镁肥的施用――砂土及砂壤土一般会缺镁,所以应加强镁肥的施用,可选择钙镁磷肥、磷酸镁铵肥等;还要及时叶面喷施2%的硫酸镁水溶液。
6、黄瓜黄化叶。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连阴天之后,黄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中上部叶片,而且是从黄瓜摘瓜期开始,叶背在清早呈水浸状,随着气温升高至中午即可消失。一般是在连阴天5天左右会出现这种黄化叶,最后严重的全叶黄化,叶脉仍可保持绿色,拔出植株观察可发现毛细根系明显减少。生长势弱的品种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土壤偏碱性棚室发生较多。还有黄瓜生长前期肥水过勤、过大,根系量少,叶片较薄的,若后期遇到低温或连阴天就会容易导致叶片黄化。
防治方法:在黄瓜生长前期适当控水控肥,特别要控制氮肥的使用,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性;另外,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棚温和大棚光照强度。
7、根结线虫病。黄瓜被害后,生长缓慢,植株比较矮小,营养不良,叶脉不舒展,变弯曲状,结瓜小而且少。高温时植株萎蔫,早晚或浇水后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不能恢复正常直到植株枯死。拔出根部,可以看到侧根和须根上有许多大大小小不同肿瘤,也叫根结。一般初为白色,后渐长大变为淡褐色,排列成串,严重时密密麻麻。剖开根结,病部组织有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内部。
防治方法:一是采用无病土育苗:选用大田无病土育苗。二是在病地用过的农具如铁锹、瓜铲等和人穿的鞋子擦洗干净,防止扩大传染。三是药剂防治:播种或移栽前,用辛硫磷、米乐尔、丁硫克百威、二嗪磷等杀线虫药品全田撒施。定植后用阿维菌素或毒死蜱灌根。每株灌0.5升,连灌2-3次,可控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