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

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范文1

(一)国外经验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经验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其对城市建设、城市经营、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德国高等职业教育采用“双元制”和“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为中高端制造业输送人才,既满足了德国产业结构的现实需求,又保证了德国城市化建设的人才供给。瑞典职业教育被视为普通教育的等值体系,其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瑞典制造”提供了大量的实用人才。澳大利亚制定了《通向未来的桥梁———1998-2003年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强调加强产教结合,建立适应学生和就业者需要的,为终身技能培训打基础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美国职业教育经历了赠地学院到社区学院的发展过程,始终为美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各阶段的需求。

(二)要求1.提高人口素质。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技能水平上比中等职业教育高,在培养时间上比应用型本科短。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承担起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提高人口素质,培养现代服务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民的历史使命。2.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求大部分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由农村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农民的市民化要求农民在城镇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帮助他们找到稳定的工作从而增加其留在城市的可能性。3.适应产业结构发展。城镇化导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就业结构随之改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承担“人”的教育职责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并促进就业结构调整。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仅安徽省就有74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已经占到高等教育的一半左右。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社会偏见造成高职院校被轻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潘懋元先生说:“中国也是很奇怪,人人都要找职业,但职业两个字出现在校门上就感到不光彩。”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导致社会上重学术轻应用、重学历轻能力、重普教轻职教,视高职教育为“次等教育”,学生不愿上,家长不支持,用人单位不重视。社会认可度低制约了高职院校的正常发展,在高中毕业生人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面临招生难的问题,大量的教学资源被闲置。近几年来,我国各地高职院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高职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规模不经济”成为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不强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共有19个专业大类78个专业类983个专业,其中目录内专业531个,目录外专业452个。根据2010年、2011年安徽省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统计情况,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制造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在校生人数位列前五,占所有在校生数量的74.75%。这其中,只有制造大类是服务于第二产业的,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医药卫生大类均服务于第三产业。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三大产业中的劳动力分布结构发生变化,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中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偏多,第二产业专业设置偏少,导致人才供需失衡,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存在。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许多高职院校忽视高职教育自身的内涵建设,套用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压缩或简化理论教学内容再增加一些实习实训环节,把高职教育办成了“本科压缩加实训型”的职业教育。这使得高职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比不上本科生,在实际操作能力的熟练程度上比不上中职学生。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然而,现阶段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并不高。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导致高职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比率偏低;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培训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方面质量不高,造成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

(四)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与文明文化教育发展不平衡现阶段高职院校普遍采用“2+1”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技能实训的时间为两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为一年。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学安排都力求充分利用在校四个学期的教学时间,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以外,几乎全部被专业课程所占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以文明文化为核心的素质能力遭到忽视。高职学生知识技能水平与文明文化素质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其在进入社会以后会遇到就业难、离职率高、晋升空间小等等问题。对于国家来说,城市文明的发展进步是以人的文明进步为基础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占到高等教育毕业生规模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在推动城市文明进步方面责无旁贷。

(五)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存在困惑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基本上是在近十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来的,发展时间短,基础相对薄弱,在许多方面存在困惑。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资金、人才、政策各方面的保障,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蓬勃发展。相比之下,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有限,重本科轻高职的现象普通存在,高职院校承担的教育责任与其得到的教育资源不成正比。底子不厚、保障不足造成了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经费投入不足,校企合作难以深入。

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对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人的城镇化”将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送进城市,离开了土地的农民要成为真正的城里人,除了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身份融入各方面都要重新适应。从“农民”到“市民”,谋生技能或者说职业技能的转变是关键,城市文明、文化观念的养成是根本。高职院校需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承担起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口的职业培训与城市文明文化教育的重任。

(一)高职院校要放下身段,打开门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高职院校应发挥其在办学规模上的优势,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承担起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人的城镇化”教育责任。这需要高职院校放下身段,打开门办学,开拓思路,创设以进入城市的青年农民为教育对象的专门化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进行自主招生的尝试,未来“注册制”的入学方式将成为发展趋势。注册制为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培训提供了途径,同时将为高职院校打开新的局面。从国外高职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重要力量,美国相当于我国高职院校的社区学院没有入学考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或学科,不存在招生定员。

(二)结合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当以就业为导向,适应产业结构,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点发展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对与第三产业对应的专业要进行优化调整。农林牧渔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土建大类、水利大类、轻纺食品大类专业设置要扩大规模,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大类、旅游大类、文化教育大类的部分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各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保证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防止少数专业重复设置而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三)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摆脱重学术轻应用的思想影响,培养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改革。“2+1”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的时间分配比例上是合理的,但是采用一刀切的前两年在校学习后一年到岗实训的方式,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对部分高职毕业生的调查,学生课堂教学习得的知识与实际岗位技能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加拿大高职院校在两年在校学习中间安排两次为期各一个月的岗位实训,让学生通过短期岗位实训了解自己对专业技能掌握的不足,回到学校后进行反思和修正,再在实践中去检验。从课堂到岗位,从岗位回到课堂的过程对于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至关重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训时间,保证学生有机会从实训岗位回到课堂,在总结与反思后提升技术技能,这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四)文明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并重职业技能培训教授的是谋生技能,帮助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们掌握谋职就业的一技之长;城市文明文化教育教授的是城市生活的观念,帮助城市新移民了解城市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摒弃农村生活的陋习,适应城市生活。文明文化教育是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日本的短期大学都有教养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功能。我国高职院校要在课程设置上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将文明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范文2

关键词:林业教育;生态环境;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13-03

江苏的森林覆盖率、林用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在全国分别排在第27位、29位、26位,是一个“资源小省”。但江苏人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把江苏变成了“产业大省”:2004年,江苏林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五位;苗木,面积全国第一,产值全国第二;“十五”期间,全省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杨树成片林面积和蓄积量、林木种苗花卉面积、银杏面积、以杨树为主的人造板年产量,列全国第一位,其中,林业技术人才功不可没。

生态环境是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国民经济发展基础,2004年,江苏省开始实施“绿色江苏”行动,这是我省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其主体是植树造林,目标到2010年左右,全省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0%和40%。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支撑。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人才严重不足。由于种种原因,江苏的林业人才已出现断层现象,有的地区40岁以下的专业人才几乎为零,有的林业场圃甚至没有技术人员。因此,培养生产一线的林业技术人才已成为重要课题。据江苏省林业主管部门估计,“十一五”期间,全省共需各级各类林业人才14700人,其中企事业管理人才1800人,专业技术人员4100人,专业技能型人才8100人。

这是江苏省林业职业教育建设、发展的机遇。作为江苏省内高职高专中唯一的专业,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江苏林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责无旁贷,也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一、已有基础与存在的不足

1.已有基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林业专业创建于1978年。我院是江苏除南京林业大学外,唯一开设林业技术专业的学校。经过近三十年的办学,目前在省内外已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毕业生遍布县、乡林业部门,是江苏省基层林业队伍的主力军,为江苏林业发展做出了公认的贡献。专业拥有一支产学研结合的师资队伍,积极从事科研推广和产业开发工作,已拥有3项国家发明和新型实用专利,获得江苏省、镇江市科技进步奖3项,开发形成了“无土草毯”、“彩叶苗木”两大产业,并积极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近5年来,培训已达1000多人次。现为教育部林业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林业职教分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林学会化学除草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林学会理事单位。

2.存在不足。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②实践教学条件的先进性和工位数需要进一步提高;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建设目标与重点、内容

1.建设目标。坚持“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创建“五段递进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本专业建成国家重点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同类专业中起引领示范作用。

2.建设重点。①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职教集团、校外合作企业三个平台,创建“五段递进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②园林植物栽培教学工场、植物工厂化育苗技术实训中心,建成国内一流。③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建立一支“双师”教学队伍。④以“技能包”为核心,以4门优质课程为重点,构建课程体系。⑤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三农服务能力。

3.建设内容。①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植物工厂化育苗实训中心:A建设目标:示范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建成特种园林园艺植物的种苗中心,成为引领“彩叶苗木”等地方特色产业升级的龙头。B建设地点:校本部和农林科技示范园。C建设内容:总投资290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140万元。新建4000m2智能温室,分为:设施播种区(200m2)、微体扦插区(600m2)、组织培养区(700m2)、种苗嫁接区(500m2)、设施栽培区(2000m2)等部分。D建设功能:本中心集实训教学、技能培训、科技研发、种苗生产等为一体。满足专业的植物种苗工厂化繁育、设施环境调控、管理养护等实训需要,具有80位学生同时实训的工位数;成为植物品种开发、繁育技术研究的场所,并向社会提供技术培训和优良种苗。园林植物栽培教学工场:A建设目标:示范实训基地。建成国内同类院校中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库和教学标本园,成为江苏省“彩叶苗木”、“室内空气净化植物”、“观赏草坪”的引育中心。B建设地点:主校区和农林科技示范园。C建设内容:总投资440万元,其中省财政资金140万元。分植物引种区和栽培开发区两个部分:植物引种区,200亩,建设期内,实现林木种质资源1800种(品种)、观赏草种质资源220种(品种)的目标;栽培开发区,100亩,分设施栽培和大田栽培两个区域,重点围绕“彩叶苗木”、“室内空气净化植物”、“观赏草”三类植物,建立较为先进的栽培技术体系。D建设功能:具备园林植物引种、示范、推广和产业开发等功能,成为集教学、实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基地。具体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满足园林技术和林业技术以及相关专业教学实训需要,具有120名学生同时实训的工位数;二是开展园林植物引进、扩繁和乡土树种开发等科研活动;三是向社会提供园林实用技术培训和优良苗木。②师资队伍建设:以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为核心,坚持“专兼结合”的建设方针,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项目期内,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如下:A专业带头人:要求具有博士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双师”素质。能正确把握专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地区和行业企业对专业发展的需要,能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具有全面实施专业教学的能力。B骨干教师:分别为《林木种苗生产》、《林木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清查》等4门专业主干课程负责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及以上职称,“双师”素质。能配合专业带头人实施专业教学,制定计划,能把握本课程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并负责相关课程年轻教师的培养。C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等兼职教师:通过学院“茅山能人”计划聘请能工巧匠。要求在创业教育、企业运作管理、苗木培育、森林测绘等方面中具有一项专长。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或技师。其中“创业教育”必须具有成功创业经历者;“企业运作管理”为企业管理阶层人员;“苗木培育”、“森林测绘”必须为第一线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实践水平,能独立承担实践教学任务。D“双师型”教师:每学期选派教师,通过校内实训基地锻炼、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企业挂职、新农村建设蹲点等途径,切实提高实践水平。实现“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

1.建立“五段递进式”的全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提高就业竞争力,本专业在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上,借助职教集团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实施全程实践教学办学模式。

林业技术专业“五段递进式”全程实践教学模式:

第一段:1~3学期。校内实训基地。以“管好一棵树,护好一片苗”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管好责任苗圃;根据行业岗位技能标准要求,理实结合,开展专业实践实训教学,切实掌握职业技能。

第二段:4学期上。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根据“高级种苗工”要求,开展实践实训。

第三段:4学期下至5学期上。进入递进式提升阶段,并开设新内容。

第四段:5学期下。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根据“高级营林工”、“高级森林管护工”、“森林资源检测技术人员”的要求,开展实践实训。

第五段:6学期,校外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2.构建以“技能包”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参照国家林业行业工种以及江苏就业状况,确立了构建以“技能包”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以及目标岗位(表1)。

3.课程建设目标。根据本专业就业岗位面向,确立《林木种苗生产》、《林木培育》、《森林保护》、《森林资源清查》等为项目课程,按照学院“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建设,制定课程标准,编写以“技能包”为主的工学结合活页教材和技能实践训练方案。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公共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其具体目标见表2。

专业核心课程实行以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制定技能训练项目以及考核标准;理论考核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采用开卷、论文写作、口试、分析考察报告等形式。

4.服务“三农”能力建设。①推广林业实用技术,致富当地农民:依托专业技术优势,展开“红叶石楠繁育技术规程”、“无土草毯生产技术规程”研究,实现生产标准化;依托“植物工厂化育苗实训中心”、“植物栽培教学工场”,进行绿化树种研究开发,选育1~2个优良乡土树种,进行扩繁技术和栽培技术研究;筛选室内空气净化植物,为“室内绿化”产业提供技术支撑。②开展林业职业技术培训:项目期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开展林业技术人员和新农民培训,通过三年努力先后为江苏省培养了1525人林业人才。③开展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工作:与西部地区5所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对口支援,为其提供实训、专业教学资源等服务。④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组织本专业师生积极参加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进行村镇规划设计和农民培训,提供绿化苗木繁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检专业

1改革基础

1.1专业教学团队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专业2009年12月获准招生,至今已招生8年,已有毕业生6届。教学团队有教师8人,专业负责人1名、专业带头人2人(其中企业1名)、骨干教师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硕士学位教师6人。教学团队中5人具有双师型资格(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团队教师具有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科研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

1.2校企合作

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8个(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基地6个),校企合作工作站1个,提供实验、实训、实习岗位400个。在国防职教集团办学委员会指导下与21个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为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广泛的研究对象,为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提供了有力保障。

1.3建设成果

(1)遵循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完成了专业人才需求、就业范围、就业前景与岗位的调研与分析,制订了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2)教师团队校企合作开发教材并公开出版本专业教材2部,自编校本教材2部。今后陆续会编写一批既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先进水平,又符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适用性强、质量高的教材。(3)学院的实习实训中心能完成钳工实习、热工实习、车铣刨磨实习、数控实习等实习项目,热处理实验室、金相实验室、力学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能完成相关课程的实验项目,可以满足质检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需要。近年来选择了一些生产规模适度、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生产企业与之合作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如中航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通过定期和用人单位及毕业学生调研,获知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够胜任所分配工作,部分学生在工作能态度、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团队协作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表象的较为突出,得到用人单位的切实认可和良好评价。

1.4存在问题

教材方面。针对性不强,深度过高;文字叙述方面繁简不当,缺少具体的实践内容;案例分析过于笼统和概括,缺乏对质量分析及控制各个要素及环节系统全面的阐述和展示;与机械产品质量的改进及生产工艺过程改进衔接不够紧密。教学方面。学生学习实践量不足,特别是校外实训、工学结合不足;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衔接不足;缺乏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2改革目标

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满足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双证书”为特征,改善专业课程内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1)与行业或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达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的互动对接,使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更加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2)课程体系改革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以“双证书”为特征改善专业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以生产和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为标准,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3)完成部分专业课程“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施,体现“做中学”。(4)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开展与企业共赢的深度合作。(5)在原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完善精密测量实训室相关仪器与设备,开设新的实验实训项目以满足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的要求。(6)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梯队层次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

3改革内容

在传统教与学方法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练和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3.1培养目标。培养了解国家机械产品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认证体系;熟悉机械产品设计原理,能处理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掌握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各类计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具有产品质量加工中间过程控制能力和运用相关方法与仪器对产品进行测量控制,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质量管理与检测检验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3.2课程建设。3.2.1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1)课程体系改革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明确教学内容,通过基本理论、技术知识、技能训练、工具使用等学习和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以形成,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基本职业素养得以形成。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明确岗位功能与特性,邀请企业专家,论证和参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将核心课程建成符合岗位技能要求、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优质核心课程。课程体系改革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以“双证书”为特征改善专业课程内容,使教学内容以生产和技术岗位的技能要求为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2)教学模式改革除了教与学,更注重学生的练和做。推行“教、学、练、做一体化”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讲、学生的学、练、做融合为一体,将“做中学”贯穿于整个项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教、学、练、做”中提升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完美结合。3.2.2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根据课程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授专业核心课程时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老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提高教学成效。在教学手段改革上,融入现代教学手段,运用PPT、投影仪等,穿插图片和视频相关内容,将生产过程、产品结构、工作原理等生产情境重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3教学团队建设。3.3.1培养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围绕建成一流的专业教学团队目标,强化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鼓励支持提高学历层次,特别是支持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优化教师专业知识,提升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年轻骨干教师培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力争三年内培养1至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3至4名骨干教师,建成一支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较高、产学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3.3.2建设兼职教师队伍。聘请相关企业一线及离退休的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建设一支拥有多名机械产品检测的中高级工程师的优秀兼职教学团队,使专兼职教师队伍比例合理。建立科学的兼职教师评价机制和聘用制度,充分激励兼职教师创造性工作。3.3.3建设双师素质队伍。通过教师进修学习、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承担相关项目开发、企业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使所有专职教师获得中级工以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及基于企业生产过程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水平,力争3年内使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超过80%。3.4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根据专业建设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具有产品质量加工中间过程控制能力,和运用相关方法与仪器对产品进行测量控制,以及能从事质量管理与检测检验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线,在原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新建机械产品检验实训室1个,完善精密测量实训室相关仪器与设备,加强实训管理,注重实训实效。力争两年内实训室测量设备基本能满足职业标准要求,同时容纳实验学生100人,实训项目从检验与试验为主扩展到编制检验技术规范、测绘、检验技术管理等多个模块、更高标准上来,服务对象从本校学生扩展至兄弟院校的相关专业及社会的相关企业,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开放式实训平台,提升学院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努力实现机械学科理论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实现实训室机械产品检验实践教学与职业标准要求的现场检验、综合检验、检验技术管理的对接。3.5深化校企合作。按照校企相互提供服务、利益共享的原则,依据学校为企业解决技术瓶颈,企业为学校服务现场教学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健全校企共赢合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如通过企业员工培训、教师赴企业锻炼等,构建运行良好的校企合作新机制。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提升师资队伍,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进一步探索、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作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学习、锻炼的场所,与国防科技工业等企业开展深度的人才培养合作开发。

作者:严朝宁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汪龙生,张娜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3):93-95.

测绘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外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施过程中,两个很关键的问题制约了该模式向纵深发展。第一个问题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尚不规范,劳动力供过于求、政企体制问题等因素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很多校外实训基地实际上仅能进行参观式的实习,导致工学结合程度不够深入。第二个问题是指导实习的教师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甚至认为把课备好、上好就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学院领导的事情,与他们关系不大。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仍然忽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和长期合作,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构建双元化教学主体,设计“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某种标准构造模式和运行方式。教学主体的双元化体制构建就是学校和企业要密切结合,在改变学校办学思想定位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互动;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产品业务推广上互动;在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改善企业人才结构上互动。学校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而学校的老师到企业开展相关的理论咨询和技术服务,参与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企业学校协作攻关,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等。加强双方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形成“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切实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与企业一道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精密机械、电子、轻工、模具等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模具设备的调试与管理及相关产品的营销等工作。主要就业岗位如下:模具钳工、模具制造工、模具(机械)制造工艺员、助理模具设计师;次就业岗位如下:机械产品的售后服务、品质管理、产品检测等。针对行业人才需求、职业资格要求和企业岗位要求共同设计出“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与考核,如图1所示。通过创设校企结合的内外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作模式上比一般的工学结合模式有更为深刻的内涵。

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是以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分析所获得的工作项目为单位设置课程,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为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开发了《使用手工工具的简单模具制作》、《模具拆装与测绘》、《使用数控铣床的模具零件编程与加工》、《精密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精密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数控铣床的模具件编程与加工》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课程与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项目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来展开。项目课程教学通过描述工作任务、教师演示,并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动手制作和师生总结与评价四个步骤,最终要达到能力要求。这比传统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以《AutoCAD项目化课程》教学――“五角星的绘制”为例,要求学生会设置点的样式,会设置对象捕捉的设置与使用,会运用“取消”、“重做”、“删除”、“重画”等命令,并能正确理解他们的含义。其工作任务是能独立、熟练地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图和一般复杂程度的装配图包括撰写项目报告。通过亲手操作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需的识、绘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严谨细致、探究务实的职业精神和技术意识。把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纳入项目课程及生产性实训之中,通过技能训练,经过学院和企业共同考核合格,由校企联合颁发工作经历证书,提高了其就业能力。学院通过推行项目课程改革,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就业率达到了95%。

三、围绕“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编写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材

教材编写要根据工作岗位,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围绕“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以“工学结合、项目引导、‘教学做思’一体化”为编写原则,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尽量采用图示、表格、文字等多元表达形式,切忌长篇大论、文字冗长繁杂。应着力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学校自编教材,开展配套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目前该专业完成了《机械零件与结构的分析与选用》、《使用通用机床的零件加工与工艺分析》、《使用特种加工机床的零件加工》、《使用数控铣床的零件编程与加工》、《精密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精密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具有本院特色的企业岗位培训自编教材,实践一条独具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之路,对形成自己特色的实践环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创建双证认证制度,实行考核方式与教学方法双改革

双证认证制度就是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对接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的必然要求。应将职业认证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所),为职业资格认证积极创造条件。

改革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应以岗位需求作为质量考核标准,可以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实际教学中,要强化过程考核,可以尝试用职业资格考试取代传统的考试;上岗达标测试取论考试;完成规定项目取代课程的考试。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推行项目管理教学法、行为引导法、激励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五、注重兼职教师机制,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为不论是专业调整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并实施,还是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谓“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就不仅仅要注重提高校内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比例,更为重要的是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始终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始终与前沿的技术与工艺保持着最迅速的对接和应用。我们在学院的定编、教学人员的聘任、兼职教师管理等方面都加大了政策倾斜,促使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师”结构的团队优势。

六、密切校企关系,为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实训基地

为了加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步伐,本院同富士康科技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投资1.2亿元在校内建成了年产值达5000万元的富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学生在校期间深入该企业进行为期8周的生产性实训。经过多年建设,还形成以电子精密零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为主线,以工作过程项目化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电子精密模具实训基地,如图2所示。该生产性实训基地拥有先进的生产型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四轴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数控电火花成型机、注塑成型机、三坐标测量机等设备,多次承接市下岗再就业人员培训工作和技能竞赛工作,同时为其他兄弟高职院校提供了多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发挥了基地应有的辐射作用。目前本院各主干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分别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先后与富士康、夏普电子、三星电子、飞利浦电子、百得科技、中兴科技、西子奥的斯等18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设立了三星电子班、西子奥的斯电梯班、联通3G班等多个企业定向班。打造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已经基本满足学生的生产性实训教学需要。

该实训基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有力地推进了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并取得了丰硕的教改成果。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在本院举办全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现场会,2008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遴选为江苏省品牌专业,2008年与富士康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被批准为现代制造人才培养创新基地,2009年“引企入校、校企合作、人才共育――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的探索与实践”被省教育厅评为教学成果二等奖。依靠本基地培养的学生毕业设计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

总之“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取得成效,关键是找准双方利益共同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一旦合作后校企双方必须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应措施来保证“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正常进行,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 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3] 胡坤.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2).

[4] 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5] 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2006,(8).

[6] 曹晔,邵建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J].职教论坛,2006,(9).

[7] 张尧学.端正思想,建设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J].中国高等教育,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