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体育的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体育的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体育的途径

学体育的途径范文1

一、注重教师素养的潜移默化功能。

1、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时时处处以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师道德言行来教体育这门课程和影响学生。首先,体育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说的,自己一定不说。例如,要求学生每次体育课穿上运动服和运动鞋,要求并不难,但老师要以身作则,先行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意志等情感因素会随学习内容、学习效果、学习评价而变化,因此我们要通过教师的“言”来鼓励、表扬学生,通过“行”来示范、指导学生行为动作,让学生感受体育教师的“亲切”与“和蔼”,从而增加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其次,体育教师要以理育人。以理育人其实也是德育中常用的方法,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同伴之间的争吵、小组之间的争议、对同伴评议的不满等诸多状况,老师应主动了解情况,以理育人,斟情处理,不可谩骂、谴责、训斥,亦不可偏爰、不顾不问、草草了事。另外,体育教师要平易近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即要扮演教师“本位”角色,同时要努力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深入学生中一起参与学习,引导学生的知、情、意、行,在教师的“授业”过程进行德育渗透,用“身教”来影响学生。

2、体育教师的技能素养。体育教师技能素养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素养两方面。现代社会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水平、运动技术,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掌握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方法;体育教师具有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各项组织工作和学校各项体育竞赛组织及调控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的基本能力。体育教师的技能素养影响学生学习、锻炼的情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素养高深的老师进行任教,这是一种享受,同时会通过体育教师这面“镜子”来与自己比较,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3、体育教师的工作作风。体育教师大都肩负课堂教学、体育训练、竞赛组织、活动调控等重任。体育教师严谨的教学和勤奋的工作作风同样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时,体育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场地布置、等候上课)、耐心说教、细心指导、合理评价、准确示范、活动参与等都会使学生受到影响,学生会从老师点点滴滴的工作中,明理并受到启迪。

二、注重合作学习的潜移默化功能

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样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它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科学原则.也体现了在“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第一,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学内容都包含团队目标,例如:接力赛、篮球赛、排球赛、足球练习等等,通过学习,加深对团队的认识,团队就是每个小组人员必须有百分之百一致的努力。

第二,通过学习,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相互尊重的气氛,帮助体育后进生树立自信。例如:耐久跑教学中,采用“拉人跑”的手段来进行教学,一方面从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从小培养助人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帮助体育后进生建立完成任务的信心,让他感受来自伙伴的关爱。

第三,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例如:在比赛中,要允许同伴在比赛的失误、掉队、失败,用宽容来接纳别人。

学体育的途径范文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育教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观逐渐向注重对人的思想和意志品质、智力和能力、完善人格等培养的全面教育观转化。同时,体育教学在对人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通过对体育教学特点的分析,结合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探讨,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化途径,从而为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理清思路,提供借鉴。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体育教学的复杂性

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同时每个人又有不同于他

人的心理特征。因此不同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极为复杂,在体育活动中也有各自的特点,使体育教学比一般学科显得复杂。

2、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从其所拥有的项目看可以分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民族体育(包括武术)、韵律活动等等;从运用的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比速度的、比力量的、比灵敏的、比技巧的、比难度的等等。

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体育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这些方法在形式上具有形象、直观、易行等特点,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果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得当,那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将具有显著的效果。

4、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和集体性

竞争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它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行为特征都充分地暴露出来,各种思想都随时表现出来。另外,体育运动还具有明显的集体性。这种竞争性和集体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集体的向往,这种向往所转化出的凝聚力对个性品质和活动本身所涉及的社会道德规范,在体育活动特有氛围中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5、体育教学效果的直观性

体育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教学效果的直观性。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坚持不懈的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将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如学生身体的逐渐强壮、抗病能力的增强等都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

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包括政治思想的认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可归纳为:

1、爱国主义教育: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提高到对社会的责任感的认识。

3、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4、组织纪律性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5、集体主义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强集体观念。

6、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7、意志品质教育: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

8、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

转贴于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

1、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让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份量,以改变教师光抓住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诸育共同发展。

少年儿童,尤其是儿童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但是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

2、重在课堂教学

①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如在课的开始部分,我们常做一些队列练习。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做动作时要时刻想着集体,按照口令做到步调一致、精神抖擞。如果一个人的动作错了,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容貌、精神。”因为通过这一要求,不仅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尊章守纪的自觉性,而且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学生做到动作整齐一致;同时既达到了体育课的要求,也使学生有一个严而有度的良好上课氛围。

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如跑、跳、掷、基本体操、游戏、球类等。在这些内容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往往是游戏,因此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学中渗德育无疑是最好的捷径之一。

如一年级的游戏“快快集合”,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有关解放军遵守纪律的小故事,激励学生向解放军叔叔学习让站好队,做到既快又静。又如接力游戏“抢运伤员”,这个游戏在进行之前教师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个白求恩大夫火线救伤员的事迹。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完成“战地”抢运“伤员”的光荣任务。

除了游戏之外,在体育的其他教材中也可以插入适当的思想教育。如教沙包投掷动作后可给学生讲述雷锋刻苦练投弹的片段,激励学生努力学好动作,在课余时间抽空抓紧练习,而在进行实弹练习时,则要求学生听从指挥,不盲目投掷,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③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如在跳山羊教学中,往往会有不少的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完不成学习任务,这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加强保护措施,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对山羊的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3、抓好以“点”带“面”

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学校组织的各种代表队是由学校各类体育类子组成的。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促进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些小尖子在各自的班级中往往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班级中其他同学对体育的态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群体水平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

如田径队的几个老资格运动员喜欢摆架子,欺侮小队员。

针对这类事情,可以给学生讲国家优秀田径运动员成才故事或看他们刻苦训练,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录像。让他们认识到友谊的珍贵,优异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集体的力量,从而创造一个共同奋进,团结友爱的小集体,为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打下一个扎实基础。

四、结语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健.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山东体育科技》,1999年,第21卷第2期:72-73

学体育的途径范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途径;策略

体育教学是整个教学系统的重点部分,学生不仅要加强智力的培养,更要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这样才能保证所有活动的正常运转。小学生正处于生长阶段,良好的体育素质是每个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所以体育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设计优质体育课堂,加强学生们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创立情景,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生是一个快乐的群体,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保证课堂正常进行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的兴趣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快乐是教学的目标之一,所以教师要合理安排好体育课,在保证学生兴趣高涨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学生体育运动情况。例如苏教版小学体育“小球类”单元,这个单元关系到学生学习球类运动,教师可以通过设立生动的情景来完成这个单元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小皮球”的运球技术时,教师就可以把同学们比作各类小动物,并且说:“同学们注意啦,我们现在正在一个森林里面,每类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现在森林里面要举办‘拍皮球’赛了,所以每种小动物组成一个集体来与其他小动物进行比赛。”接着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各种小动物:兔子、狐狸、小猫、老虎、山羊……每类“动物”站成一列,然后从第一个“动物”开始拍球和运球,一个来回后把球递给第二个“动物”继续进行拍球和运球,哪类动物最先完成运球就是赢家。这种森林竞赛的游戏能够提高小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们在角色扮演中享受快乐,并且也学习到关于皮球的拍球和运球的技能,达到体育教学目的。所以情景创立的教学法抓住了学生的心态,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不仅加强了学生们的课堂凝聚力,也为教师顺利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互助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快乐

体育课堂由于在室外进行,所以有着独特的户外优势,学生们在这种相对开放和自由的空间里能够有更多延伸肢体的机会,帮助他们放松身心,感受快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的互动学习,因为在户外的空间里,学生们有必要与其他学生一起来享受自由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也应该体现在体育课堂上。并且互助式的教学方式也更能把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完善学生的学习。例如学习苏教版小学体育教材中的“前后滚动”这一内容,教师先要向学生示范前滚翻和后滚翻的规范性动作,然后教学生如何进行正确翻滚。在学生训练前后滚动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们两人组成一个小组,互相纠正对方翻滚的动作,在遇到困难时帮助一把。比如有些学生在训练后滚翻时总是难以将身体往后翻过去,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学生就可以用手接住给训练的学生一个力,帮助他完成后滚翻。这是一种互助式的方法,两人互相帮忙完成动作,加强了学生间的友谊,也推动了教学计划的进行。

还比如在学习“队列”这个内容时则可以体现集体合作的方式,教师要求所有学生在听到自己的命令时立刻摆出命令中的队形。比如教师说到“五横列”,学生立刻站好五横排;说到“三角形”,学生们便要快速排好三角形……这种队形的多样性给了学生很多想象的空间,而在集体进行摆队列时,学生们的集体意识显得非常重要。所有人只有在合作、互助、包容、理解的情况下才能摆出老师命令中的队形,考验了学生的互助能力。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学生们也能从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增加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使得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升华自己的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每个人的体质和心理状况不同,所以教师教学也要认识到这一点。体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身体实际和心理实际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展。例如苏教版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障碍跑”这一内容的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来设置不同的障碍,包括障碍物体、障碍距离等方面的设置。有些学生可能身体娇小,步子跨越距离小,教师就可以把这一部分学生挑出来,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个障碍跑的道跑,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设计小一些,这样就符合了娇小学生的身体情况。而对一些个子高大的同学而言,教师也可以将他们挑出来单独设立一个障碍跑道,但是要增加障碍物的距离,符合学生步子的跨度。所以针对障碍跑这个学习项目,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差异来设置不同的跑道和障碍距离,使得学生们有着符合自己的体育训练方式,帮助学生做到规范性地训练,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除了考虑学生身体的实际外,教师也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情况。比如有些同学有恐高症状则不宜做一些存在高度的体育训练;有些学生性格活跃,在体育训练中显示出顽皮的一面,教师则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针对每个人的心理差异,教师除了要加强引导外,也要做好体育课堂的安全防护措施。

学体育的途径范文4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 教学质量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97-02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下一代使命的承担者。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各自父母的事情,整个社会都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教育尤其如此。教育不仅仅要开启他们的智慧,更要保证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是承担着锻炼学生体魄的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却一直不高。因此,提高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事情。

1.影响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因素

小学体育课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也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一门课,但是一直以来教学质量却不高,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1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十分喜爱体育课,因为在体育课上,他们没有学习压力,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和打闹。但是体育课是有教学任务的,小学生活泼爱动,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比较差,同时,他们缺乏足够的锻炼技巧,因此,小学体育课需要教师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组织纪律和强调基础常识,导致教学进度开展较慢,教师教学难度较大。教师若是过分强调纪律性,又会使学生迅速减弱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也会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1.2教师教学技巧不足

体育课不单单是训练学生跑步、跳高、跳远,而是在一个在运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运动锻炼技巧,塑造性格的过程。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只是机械地教学生跳高、跑步之类的运动,将运动的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感受,这种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教学效果往往也不理想。

若是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过分强化自己的教师形象,而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那么学生会在情绪上更愉悦,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会被调动到最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一定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效率会提高,教学效果也就更好。

1.3 教学条件的影响

活动的开展总要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有太多的教学条件会影响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了。例如,学校场地不够大,那么足球课和篮球课就无法开展;资金不够,游泳课就不可能;再比如没有体育器材,那么连跳绳活动都无法开展。更不用说还有更大的因素在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这个因素就是学校的不重视。学校如果不重视体育课,那么体育课的排课量会很少,那么设备也不会多,条件就会受限制。

2.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几点途径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多方共同参与的,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多管齐下,共同使力。

2.1 学校提高重视,创造教学条件

现在的小学教育培养模式大多也是应试模式,学校重视小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但是常常会忽略体育课的重要性。学校领导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将眼光放的更长远,看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或许,这对学校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但是却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校方表达对小学体育课的重视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充分保证体育课的排课量,不要随意取消或是占用体育课。其次就是要完善体育教学设施,为学生上体育课创造基本的物质条件。

2.2 教师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师不能总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把他们看做是自己的运动伙伴,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和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学生会很乐意和老师一起做运动。其次,教师的教学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爱好,将学习的内容和学生喜欢的运动结合起来。例如,教师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是锻炼学生跑步,那么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做追逐游戏。寓教于乐,常常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2.3 合理选取内容,了解学生兴趣

体育课不同于文化课的主要一点就是体育课是关于肢体活动的课程。小学生的肢体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运动能力,强度不宜过大,要求不宜过高,以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为主。此外,体育课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如果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他会提不起精神来学习,常常不想参与,也会感到很无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对学生的兴趣点有所了解,抓住学生的兴趣来授课,学生感兴趣就会尽力参与,课堂的教学目标才会完成,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3.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学习基本的运动知识,掌握运动技巧,培养乐观向上的性格。但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还需要我们做很多事情。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共同配合。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体育课开展创造条件,教师努力提升素质,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都是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潘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如何实施有效教学[J].读写算,2013,(23):262-262,263.

学体育的途径范文5

关键词:体育教学;互动式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45-01

众所周知,体育课是锻炼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它还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平台,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的精神,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下我国很多学校却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那么,体育教学中要如何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式教学呢?本文笔者就教学经验简要分析教师体育教学中为培养互动式教学模式必须注重的教学方法,希望对我国体育教学发展有积极作用。

1.互动学习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有效的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互动学习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学习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多形成固定的方式,即教师讲授指导,学生学习。这很大程度上断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与国外教育相比,我国的教育就显得过分呆板制度化。而互动学习,就是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教师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其实,我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模式,或多或少地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新课改下的互动学习,引导教师的角色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师生互动能极大地促进教学过程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体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面创新的教育,新课改提出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改观了体育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等价值观念,也让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2.体育教学互动式学习模式的有效实施途径

2.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以前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以教师的要求,教材中所提到的内容和教师上课的内容作为体育锻炼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师教的时候,感觉到无趣,也会使学生学习的时候没有兴趣。新课程却和以前的教学模式不一样,在新课程中,学生才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身体素质和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用来确认体育教学的目的,可以更好的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然后可以重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体验的想法,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兴趣,可以让学生能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享受体育锻炼给自身带来的乐趣。除此之外,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可以结合书本上面的知识和实践知识来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对于体育锻炼能够积极主动。另外,在学生对于体育课没有兴趣的时候,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是看教师要如何去引导学生学习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此时的年龄所出现的特征或此时对于什么方面比较感兴趣,就可以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里面,从而让学生可以加强自身的自主性。

2.2 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体育教学互动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关键在于小组活动的组织。教师依据基本均等的原则组建小组。小组宜小,4- 6人为一组,均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好是按照身高以及强壮分组)。各小组设有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记录员(简单记录每位发言人的重点内容)。小组活动操作方式:首先由教师或组长提出当天课堂上的主要需要解决的体育问题,或由组内成员提出自己在课堂中尚未理解的问题,提供大家研讨。其次各人交流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答问;再者,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提出质疑或提出补充意见。最后由主持人作总结发言,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所产生的歧见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并整理成纲要,拟在组际交流时发表见解,提出问题。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过多干涉。教师主要提出有关的评价标准,给出提示,巡视各组讨论情况,重点参与一两个小组活动,了解各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肯定、推广某一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有效方法。

2.3 加强课后复习。教师在讲授完一节课的内容后,可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所学的知识、技巧进行复习,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对动作的记忆,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教师则应适当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检验学生复习的效果,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而这些理念的实现,都要通过实际的体育教学来实现,可当前高考升学、社会生活压力、环境等因素已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目标,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加大政策研究力度,提供强有力的课改政策支持。

3.结语

体育教学新模式实施,体育老师更注重的是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教学的方法,更加丰富体育教学中所使用的手段,让体育教学的模式更加的多元化。要更好的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就要让这些模式能够更好的运用在学生的生活中,要很好的运用这些模式,有的是需要教师跟学生之间有更好的交流,也有的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或者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还有的是让书本中出现的知识也能够更好的融入到这些模式之中,更利于体育教学的安排,能够让学生心理感到放松,能够让学生的身体更加的健康,身体素质能够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肖金胜,袁勤,綦民.军事体育教学中对于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2014,02:3-4.

[2] 彭丹.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建途径研究[J].湖南工业,2015,04:4-5.

学体育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德育;关系;途径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体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大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日益丰富,大学生的运动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由此引发了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的变化。所以,必须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德育知识的渗透,提升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体育课作为德育教育的载体,除了能够教给大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一、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体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体育是德育活动进行的载体,不管是进行文化课程学习还是进行实践锻炼都需要有一定的体能作保障。因此,学生要锻炼出一副良好的体能,才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体育教学活动虽然需要良好的体能做保障,但是技能和思想(德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是不同的,比如,田径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耐力,发扬坚忍不拔的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再比如,一些集体性的球类运动,需要团队成员不仅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还要有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团体功效;对于体操等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运用项目,能够培养大学生谨慎、沉着等方面的特性。因此,我们说体育是德育教育渗透的载体。

(二)体育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的有效途径

首先,体育能够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体育是一项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多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目的之一是锻炼身体,另外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次,加强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上进心和集体主义感,实现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发展。

二、德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则的意识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遵守体育规则的习惯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精神能够长久传承下来,主要是由于体育规则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一个团队能够成功也是由于团队成员能够遵守团队规章制度,在进行一切行动之前将团队利益始终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体育锻炼,不私自脱离团队进行锻炼,且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场地进行锻炼;另外,课程结束之后还要按照规则将体育器材随时借还,方便下次使用。教师只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为高校大学生以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渗透过程中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实现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缺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比如,对于一些耐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磨练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在练习障碍跑步教学中将栏架看成前进中的困难,只有征服它才能走向成功,锻炼学生的自我挑战意识。另外,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渗透过程中加入一些集体性的游戏项目,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在德育教学渗透方式方面,高校教师要将一些最新的方法引入进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竞争精神;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要拧成一股绳,为集体争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加入一些奖励政策,对于在竞赛中胜出的一方可以给予精神上的激励,让他们尝到胜利的果实;对于失败的一方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战胜困难。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要学会同他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够得到发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这种精神使得团队的成员能够积极发挥个人的优势,并且对成员不足的地方进行互补,充分调动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默契的台作方式,推动整个团队的成功以及团队创造性过程的发展。可以安排一些团队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等集体性的体育竟赛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长此以住,学生通过融入集体来感受团队,感受团队的成败带给自己的快乐和难过,从而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团队,全体成员必须要紧密配台,只有团队成功了个人才能成功,个人与团队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四)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发挥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师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作为高校体育德育渗透的主体,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水平,另外还有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当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体育教师也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才能满足学生不断增强的需求,才能够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进而才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队伍,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

三、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还能够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作者:李静文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邓艺雄.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科教导刊(下旬),2015,(01).

[2]宋振宇.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原则及实现[J].亚太教育,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