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审美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设计的审美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设计的审美特征

设计的审美特征范文1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审美特征;统一

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1.文化与自然的统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愈来愈快,人们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对生活品质更加看重,更渴望生活在一个愉悦的生活环境中。因此,现代环境的设计更要考虑到人们实际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它是一门服务性与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在操作工程中,首先考虑的是人的感受,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切忌天马行空的胡乱设计,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天然条件。由于本土文化已经深入人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改变,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们的审美特点,并进行提炼,做到尊重自然,尊重本土文化,尊重人的审美观,总而做到文化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2.展现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精神风貌

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同时,其实就是渴望得到一个优美的生存环境。这个生存环境的魅力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审美,更重要的是展现出正面的精神风貌,比如展现出和谐的生活氛围,人们之间的谦让,心灵的纯洁等。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着力挖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积极地、正面的宣传效果,坚决抵制低级趣味,劣质低端的生活态度。只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植入健康、向上的艺术元素,就一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沟通,实现环境的和谐与无害。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俗话说,人上千万形形,这就说明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爱好、习惯等等,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在这样复杂多样的环境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在追求满足各种人群不同需求的同时,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如今,设计材料逐渐丰富,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基本需求。但是,为了防止局部的不断变化而影响最终的设计目的和效果,一定要在事先制定设计理念,使设计风格最终统一。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和传统环境设计相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还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即生活的便捷性,这就彰显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用价值。但是,这仅仅是其整体功能的一个方面,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说,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必须在现有环境基础上实现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有机融合,从而营造出方便、快捷、舒适、舒心的综合体验。

二 现代环境艺术的审美特征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和谐美

要想取得良好的审美效果,设计之初的每个细节都要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不管设计主体有多大,或者多么渺小,都必须遵循这个规律。我国古书上有“美”的记载:“美者,合异类共成一体也。”这其实就表明了任何美的东西都有其特定规律,比如注重整体和谐等。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房间,在设计过程中都要注重整体效果。在这些场所的设计中,无论是建筑、花草、垃圾箱、椅子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个体,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将这些个体统一到一个整体当中,并且要考虑到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协调,使这些个体成为一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通过这个整体,人们可以体会出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从而使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更加具有表现力。

2.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的,用更通俗的话讲,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从这方面讲,它要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同时能够反映出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和特点。环境艺术是静止的,它无法主动和人产生沟通,但是,人们的生活是千变万化的,根据相对论的说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审美风格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不同的人在审视同一设计艺术作品时的看法不一,这就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动态美。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色美

不同的设计师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有区别,因此,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千千万万,只有具备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脱颖而出,优秀的设计作品身上都闪耀着设计师的思想。我国是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承了古老的文化底蕴。比如北京、南京、开封、洛阳等城市,都是有名的文化古都,和其它城市相比,它们在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发掘,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特色,吸引游客。不但是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丽、舒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经济的增长点。

三 结束语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大众的审美需求和认同,考虑到本土文化的植入,考虑到民族精神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和规划等问题,从而使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随着文化发展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大卫・瑞兹曼,王栩宁等译:《现代设计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张绮曼、郑署:《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单炜.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建设与研究发展[J].艺术教育,2005.

[4]顾卫新.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探讨[J].文教资料,2006.

[5]韩巍.形态[M].上海: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王超英.设计的功能美与形式美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7]郑罡.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灵厚[J].山西建筑,2009.

设计的审美特征范文2

关键词:审美心理;环境艺术设计;文化建筑

一、审美心理与环境艺术的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如何能够运用科技手段适应社会的发展,解决传统社会中文化流失、情感空虚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当今社会审美形式的抽象化、平谈化,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机械化、重复化相互对应,使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感觉到不安和空虚。虽然,物质生活的充实提高必须依赖于高科技发展,但是,人们生活中更加渴望的是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交流。但是,包含着审美特征的现代文化建筑才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精神上的情感安慰,人们在充满审美特征的文化建筑环境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最为淳朴的情感。

使人们从中体验自我、感受自我,加深对客观事物的人事,重新拾起自信。本文希望通过对环境艺术和审美心理这两种交叉学科的研究,使文化建筑的深远历史意义能够体现在现代社会中,使其独特的魅力可以被人们所关注,成为社会精神文化传播的中心。

二、现代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思考

(一)体现社会文化的载体

文化建筑在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背景,在文化建筑这种公共服务设施中,其表达的理想与信念是具体的某种主题。在现代社会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建筑建设能够增强社会公众的民族自豪感,也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繁荣发展的最终目标。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文化建筑教育功能的不断增强,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中,文化建筑是教育功能极强的手段,可以组织开展艺术欣赏活动、专家专题讲座等,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素质。文化建筑不仅是人们终身教育的场所,更是辅助学校进行课外教育的重要课堂。同时,随着环境艺术领域的发展,以及社会精致文化的推进,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文化建筑不仅要为文化产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更要成为一个吸引人们的开放性论坛。

(二)积累民族文化的标志

现代文化建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的最终成果。在欧洲发达国家,文化建筑是国家文化展览、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继建设了代表本国文化发展的文化建筑。例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结晶;中国举报奥运会的鸟巢体育馆,也逐渐形成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面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然而,这些现代文化建筑对环境艺术设计有产生了一定影响,不断促进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蓬勃发展。

(三)交流公共文化的场所

现代文化建筑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增进感情的桥梁,文化建筑体现的是物体实体,同时结合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表达方式。而且,世界上大多数文化建筑采用的都是本土化设计方式,注意引进一些国际上其他文化内容的临时性设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拓宽社会群众的视野,深入促进国家与国家质检的文化交流。甚至很多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也建成了能代表自身文化的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扮演的角色包括社区交流中心、信息交流站等,已经充分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三、现代文化建筑环境的审美特点

(一)审美主体的大众性

文化建筑应该为社会公众不同的文化需求创造新的空间。“一切都是艺术”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就是艺术。文化建筑就是向人类展示环境实物的才场所。人们日常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物就是文化建筑体现出的人文景观。据调查,大部分文化建筑都建设在城市中,主要为社会大众提供生活服务。由此,现代文化建筑通过公众切身的情感体验实现社会文化的深入传播,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文化建筑布局结构应该易于接近,容易理解,使之成为公众交流的环境场所。随着当代城市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城市复兴的过程中,文化建筑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吸引社会公众,创建社会文化中心。

(二)信息传达的发散性

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不仅仅是依靠语言文字,主要依靠的是人类的视觉和听觉,视觉和听觉体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观察体验方式。由此,环境艺术设计带来的视觉传播可以跨越不同国家、穿越不同时间,打破传统的社会群体由上至下的传播模式。转变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直接交流模式,使文化传播向着便捷式的世俗方向发展,文化的传播不再局限于独立的群体向另一个独立的群体传播,而是社会中所有群体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获得所传播的文化信息。文化信息不再是单一的线性传播,而是以覆盖范围广泛的网状方式传播,社会中的群体生活在多维度空间中,每个人都处在社会集体网络中,随时拥有发散变异的可能性。

(三)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环境艺术设计所传播的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当表意不清晰时,可以由人自由地想象和补充,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化信息。模糊的文化信息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本身造成的,由于室内建筑设计和室外建筑设计是对人与内部关系构建的交叉学科,人类又是复杂的整体,因此必然存在大量的模糊性思维。难以使用精准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室内和室外学科设计的因素复杂,这些因素越复杂就代表着精确化的程度越低,人们既无法完全捕捉这些不利因素,也不能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只能重点突出主要部分,忽略其他次要部分。

结论

综上所述,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是审美心理,而这种力量需要依靠现代科技手段的持续进步,才能真正符合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特征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恒.探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84.

[2]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1(03):38-41+46.

设计的审美特征范文3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设计风格;时代精神;审美特征

一、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一)审美意识概述

审美意识指的是一种感知的能力,它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审美性的心理特征,它同样也带有社会性的意识特征,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应用性特征的艺术形式,平面艺术设计也带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它在完成自身的实用目的同时,也很注重对于审美特征的体现。比如,人们把灯的造型设计成了不同样式的动植物形状,把沙发设计成了花的形状,花瓶被设计的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这些都是人们对于审美意义追求的体现,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离不开对于美感的追求。对于美感的追求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表现人们的自由意识。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审美特征,我们通过对于时代审美特征的把握,对艺术作品进行全新的创造,进而使其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体现

平面艺术设计中包涵的审美意识的时代性,也就是一种时代精神,它是和时代的文化气息密切相连的。我们都知道,唐代是以肥为美,而当今时代却是一个崇尚瘦身的年代,现代人都想尽各种办法来让自己的身材苗条,因为,当今时代的审美风尚就是以瘦为美。古时候,人们如果穿着棉衣或者是麻布的话,会被认为是贫穷的象征,而在当今时代,棉麻衣物却代表着一种健康和环保的时代气息。现代很多人会穿着看起来破旧不堪的牛仔裤,甚至把新买的牛仔裤挖出几个窟窿,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 每个时代的艺术设计中既体现着设计者个人的审美特性,同时也体现出了整个时代的文化审美内涵。每个时代对于美感的追求都不同,每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都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风貌和对于审美的不同需求。

平面艺术设计是和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紧密相连的,所以平面设计通常都会传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月份牌的宣传画多是以摩登女郎为主要题材,这是源于当时电影和报刊的兴盛。还有,50年代的宣传画设计就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色调上多是以喜悦活泼性的色调为主,主要体现出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新气象。再比如,万科房地产公司是国内的知名公司,它的公司LOGO的设计就在去年进行了全新的变化,原因就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司原有的标志已经无法传达出新时期的企业文化理念和形象,无法满足企业对于新的发展战略的需求,因此,万科公司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公司的标志进行了全新的设计。

二、平面艺术设计构成要素的时代特征

(一)平面艺术设计中文字的时代特征

我国的商周时期是青铜器时代,它主要是图形文字,这种文字是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具体反映,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它充满了古朴的原始情调。设计师们在现代文字的设计中把这种图案融合了进去,形成了艺术性的汉字,表现出了远古的古朴精神。比如现代的美术字的设计,就是通过夸张的方法,来达到吸引观众兴趣的目的。20世纪50年代的美术字的设计,就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烟草中的“大前门”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体现出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到了20世纪80年代,“电脑特效字”兴起了,设计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最大化的体现出设计者的个性色彩。再比如,谷歌标志的设计,就是通过变形和夸张的方式,让汉字具有了更强的装饰效果,同时也让汉字的形式意味进一步被强化了,由此延伸出了很多丰富的内涵,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现代审美诉求更多的一种体现方式,是涂鸦式的设计。涂鸦设计是建立在对于汉字变形的基础上的,它彰显出了人们特立独行的个性特征。许多的网站的标志就是运用了涂鸦化的形式,希望借此体现出人们的个性和自由精神。因而,通过对于文字形式和样式的变换,涂鸦设计在带给人们美感的同时,更是凸显出了带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怀。

(二)平面艺术设计中图形的时代特征

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图形可以是一种图案、符号或者是绘画作品等等,它可以超越语言沟通的障碍,让人们在共识中获得美感的体验。在当今,图形的引导功能变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设计作品的效果。图形化的设计中也体现着独特的时代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精神理念。比如,我国传统的青花图案,多是出现在酒具或是茶具中,这会使人产生对于中国的酒文化以及茶文化的想象,让人联想到其中的悠远和淡雅的美感。绘画艺术通常能更加深刻的表现设计者的情感,它们的形式美可以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从而也让平面设计的内涵表达更加具有开阔性。现代电脑技术的使用,让人们可以用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来诠释图形的涵义,也更能满足现代人追求新奇的个性特征。因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审美风尚。

三、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

当今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环保的问题。很多的包装都不再使用塑料了。2007年,具有“伦敦袋后”称号的Anya Hindmarch,设计了一副作品,I’m not a plastic bag,(我不是塑料袋),就是一种环保性的设计作品。奥斯卡金像奖的礼品包就是使用了它,它受到了很多大牌明星的青睐,许多人开始抢购它,因此成为了一条众人瞩目的新闻。此外,现代人越来越注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集中体现了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这种设计理念让人与物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状态。当今的许多平面领域中的导示性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特点,比如电梯中的盲文指示,人机互动中的触摸屏的设计等。

四、结语

时代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对于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凸显都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说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平面艺术设计中感受到一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尚。因此,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我们要把握好时代精神,努力使作品在传达出时代审美特征的同时又具有个性化的特征,以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多元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咏梅.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形成及特征[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

[3][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设计的审美特征范文4

具体而言,美术的审美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层面行解读。“美术”一词,又称为“造型艺术”,可见造型性是美术的最基本的审美特征。所谓“造型性”,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欣赏者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例如绘画,就用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维空间(平面)里塑造形象:书法也是在二维空间(平面)运用笔墨、布白、结构、章法等艺术语言,塑造文字形象,表现神采、气韵;摄影也用影调、色调、构图等艺术语言,同样在二维(平面)空间塑造艺术形象;雕塑则用泥、石、木、金属等材料,在三维(立体)空间塑造形象。所有的造型艺术,无不通过具体形象的造型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基本手段和基本审美特征。

美术的造型审美特征,要求美术家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捕捉生动感人的人物或事物的外部特征,在此基础上,以表现人物或事物的外形为自己的特长,并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成功的典范: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又如我国清末画家任颐,就有惊人的形象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在他年仅10岁时,一次他单独在家,适逢父亲的一个朋友来访,因见不到任颐父亲,便很快告辞,任颐就用纸笔把来客的模样画下来,他父亲归家看到画后,立刻认出了来访者是谁。造型性作为美术的审美特征,至关重要。

美术的另一大审美特征,是它的永固性。

美术必须采用物质材料与艺术语言,将事物发展变化的瞬间固定下来,可以供人们多次、永久性欣赏,甚至流传百年千年。这些美术品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例如西班牙、法国等西方国家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史前时代的雕塑品《奥林多夫的裸女》、《持兽角杯的妇女》等,距今有上万年的历史。我国内蒙阴山地区发现的岩画,距今也有上万年的历史。

当然,世间的万物都是一分为二、辩证统一的整体。美术的永固性审美特征,是与它的瞬间性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美术作品是选取人物或事物的瞬间形态而被固定下来的,这就要求美术家以静显动、以不变显万变,善于寻找恰当的表现方式,在动静的交叉点上,抓住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某种瞬间形象,然后再将其固定下来。例如古希腊阿格桑德罗斯、波利多罗斯、阿塔诺多罗斯联合创作的雕塑作品《拉奥孔》,取材于古希腊诗歌《荷马史诗》中的故事。雕塑《拉奥孔》选择的恰恰是拉奥孔父子三人濒临死亡痛苦挣扎的最后一瞬的形象,表现出入物激情的顶点,达到了“寓动于静”、“寓瞬间于永固”的至高境地。又如我国画家罗中立创作的《父亲》,也选取了勤奋、慈祥的父亲的瞬间形象,创造出震撼人心的永恒的艺术形象。可见,永固性作为美术的审美特征,既是重要的,又是辩证的。

美术的基本特征是再现空间(平面或立体)形象,因此再现性自然也是美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美术家都十分注重再现生活中的形象,并以写生、速写作为素材的积累,这无疑都是正确的。

许多成功的美术作品,也的确以再现性为基本审美特征。例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就再现了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神圣的历史瞬间,成为史诗性作品。又如摄影作品中《二次大战时的邱吉尔》、《》等,更凸显出美术作品再现性的审美特征。

当然,这种再现性也是与表现性辩证统一的,即通过再现性体现表现性内涵一表现美术家主观的思想、情感、意愿。正如德国美学家黑格尔所说:“艺术作品比起任何未经心灵渗透的自然产品要高一层。例如一幅风景画是根据艺术家的情感和识见描绘出来的,因此,这样出自心灵的作品就是要高于本来的自然风景。”例如我国国画中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就分别寄托了画家的情感、情操、志向、志趣,达到了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结合。

设计的审美特征范文5

关键词:中国动画;民族性;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25-02

引言:动画的民族性审美特征是动画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动画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的民族性是在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这其中不仅涵括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还渗透着人们的民族精神。所以说,中国动画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一)声音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声音、画面和主题上,在动画的声音设计过程中,要与画面相配合,突显出民族特性。动画的声音主要包括音效、语言和音乐等,想要实现声音的民族性审美特征,必须在音乐的适配器、旋律、音调和调性等全面做到具备民族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声音和画面的相统一,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中国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在动画片中的背景音乐就适当地运用了民族音乐。其中在将军很无助的时候,响起了琵琶古曲,实现了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起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而且在整部动画片中,贯穿民族音乐和戏曲的音响,始终渗透着浓重的民族气息,给人一种新鲜感,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动画的民族化发展。

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大闹天宫》中使用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巧妙的构思,从而展现出了动画片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融合。在动画片中,吸收了我国传统京剧的动作体现在人物的动作表演中,而且人物的对白也借鉴和创新了传统京剧艺术的对白,体现出了动画片的独特艺术性。与此同时,在音乐的适配器选择上,动画片选择了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的戏曲锣鼓打击乐,更进一步加重了音乐的民族性。在《大闹天宫》中,动画片借鉴了京剧中的锣鼓伴奏,以此配合孙悟空降妖的打斗剧情,在节奏鲜明的锣鼓点下,人物动作和镜头的转换衔接性非常好,这就进一步体现出了动画片中的人物动作的节奏感和情景的现实感等,具有鲜明浓重的民族性。

动画片《牧笛》的音乐曾经被称为中国最动听、最美妙的音乐,其采用的是民族吹奏乐器竹笛。在动画片的进入部分,伴随着清脆悦耳的竹笛声,一条黑色的水牛从山清水秀的画面中缓缓而出,水牛背上坐着一个孩童,逐渐出现在观众的视线,可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通过优美的竹笛声吸引观众。《牧笛》是中国动画片中以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声音画面而备受欢迎的经典作品,其中不仅体现了竹笛声的美妙,还展现出了我国的动画片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二)画面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就中国动画的发展来看,中国动画不仅取得过很多令人引以为傲的成就,而且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中国动画界曾经制作过很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水墨动画、剪纸动画和木偶动画,这些动画作品的存在是中国动画成熟发展的象征,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的第一步水墨动画片,还有《牧笛》和《山水情》都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山水情》荣获国际动画电影节和莫斯科电影节奖项,其中的水墨画技巧和表现手法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动画中使用水墨画的技巧,所展现出的山水画面,更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动画的意境,从始至终饱含诗意,让观众一直陶醉在美好、自然的山水之中。而且这部动画中还使用了古琴音乐,从而加深了动画片的深刻意蕴。尤其是结尾部分,少年的古琴演奏直接引发了动画的,其中融入了师徒之间的真实情感,使动画画面随音乐而变化,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特性。所以,可以说《山水情》为中国动画赋予了充满诗意的生命力,向观众展现了中国的美好。

不仅仅是在艺术形式上,在画面的制作上,中国画一直在极力追求民族性的审美特征,其主要包括动画片的画面构图、任务造型、场景设计和动作造型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了民族性。中国动画《大闹天宫》就是一部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动画片,其中吸收了我国戏曲艺术造型的特点,尤其是在脸部造型和舞台设计方面,都体现除了中国的民族风格特色。不仅如此,还有在色彩和布景等很多方面,都借鉴了我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和年华艺术特色,同时融入了传统的戏曲表演艺术,使得动画惟妙惟肖,以至于现在我们对于孙悟空的记忆大多停留在鲜红和明黄相间的京剧服饰造型上,可以说这部动画片是中国动画史上的辉煌印记。而且《大闹天宫》鲜明的民族特色一直都是我国动画产业的骄傲,所以说,想要在国际动画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三)主题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在中国,很多动画片的主题都是宣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其中《五子说》和《中华上下五千年》是典型代表。《五子说》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即《庄子说》、《老子说》、《孟子说》、《孔子说》、《孙子说》,这部动画片使用的画面十分简洁,语言通俗易懂,却仍旧将五子的中心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庄子说的主要特点是诙谐幽默,大多是以做梦为主要题材。老子说是以道家学说的无和有进行对比,将道家的无求无为学说体现了出来。孟子表达的是儒家思想,简洁有力,对人生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孔子是儒家学说之首,是万世千秋的师表。孙子说的主要内容是孙子兵法,动画中出现的大多是计谋和战争的场面。这些主题题材能够让观众通过观看动画片的形式对我国传统的文化加以深入了解,从而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深刻体会到民族精神,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上下五千年》主要是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民族文化。

中国动画主题的民族性审美特征不仅仅是从民间故事取材,最重要的是借助动画片的艺术形式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体现出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我国有很多优质的动画片的取材都是民间故事和传说。其中《哪吒传奇》引用了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哪吒出生便力气巨大,女娲将他看作是人间的正义化身,而石矶是邪恶力量的化身,她一直想要占有哪吒的力量,却屡遭惨败,后来萌生杀心。但是哪吒在女娲等人的帮助下,与石矶展开了斗争,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战胜了石矶,成长为一个英雄。这部动画片对英雄主义和不畏惧艰险的精神进行了鲜明的刻画。人们通过观看这些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动画片,能够受到很好的启发。

(四)题材内容中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中国的动画创作所具备的主要就是教化作用,我国拥有上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自古就有极具感染力的文艺思想。而且将励志的家喻户晓的故事改编成动画,不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还能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其中《哪吒闹海》就是来自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中国动画塑造了哪吒等具有中国民族精神和特色的人物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传达了我国优良的传统民族美德。中国动画始终是以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主要就是使用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将教育观念和启示意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在一起,制作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动画。

(五)表现手法上的民族性审美特征

中国的动画将传统的水墨画引进了动画设计中,其虚实结合的境界和轻柔生动的画面有效提升了动画的艺术感染力。中国动画主要使用了中国水墨画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实现了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设计,其中还使用了独具特色的动画拍摄处理技术,将传统水墨画的构图和形象进行精细化拍摄,然后以连续播放的形式,构成虚实结合的、生动形象的中国动画。我国的第一步水墨动画片是《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所借鉴的小动物和水墨画来自于齐白石的水墨画。还有我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最普遍的传统装饰艺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特殊意义。剪纸的材料成本很低,而且制作工期短,适应范围广泛,样式更是千姿百态,所以在民间很受欢迎。而且剪纸艺术不但体现出了人们的民族性审美倾向,还饱含着深刻的民族精神,是一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剪纸动画主要就是通过剪纸的造型将故事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表现出来,剪纸不仅能够刻画人物形象,还能够剪成具体的道具和装饰品,将动画的色彩等体现得更加真实、生动。在动画的拍摄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剧情,将人物和景物的活动细化成各种不同的姿势,在人的操控下,活动关节,采用逐格摄影的方式进行拍摄,产生生动形象、连续的动画影像。中国动画中还有一种形式就是木偶动画,是从木偶戏发展而来的,曾经风靡一时,其中《阿凡提》是大家最熟悉的木偶动画片,是根据新疆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在动画片中对西域的民族风情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再加上造型和对白的夸张幽默,使得动画片深受人们的喜爱。动画中的人物造型使用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木偶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结语:中国动画在动画设计师和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实现了吸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创造独具民族性审美特征动画作品的伟大目标,在国际动画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动画设计者应该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完善,创作出更加受欢迎的动画片,从而实现中国动画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刘洋.中国动画的美学价值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

设计的审美特征范文6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的造型特征,通过对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构成方法和审美特征两个方面的研究,发现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造型丰富、生动质朴,以其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构成方法和审美特征,具有人丁兴旺、平安吉祥的深层寓意。

【关键词】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特征;构成方法;审美特征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异彩纷呈,尤其是吉祥文化图案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精华,结合苗族人民的民俗传说、图腾崇拜和审美意识,创造出有苗族鲜明特色的吉祥文化图案造型,下面从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构成方法和造型的审美特征两个方面来阐述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的造型特征。

一、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构成方法

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构成方法多种多样,有时以单独纹样出现在服饰的正前襟或围腰等部位,有时在服饰的前胸部位或背面绣以适合纹样,有时又以组合纹样的形式灵活设计在服饰全身部位,如衣领、衣襟、衣袖、衣肩、裤边等,因此,其形象构成方法可总结为三种:单独纹样构成方法、适合纹样构成方法、组合纹样构成方法。

单独纹样构成方法一般运用于较大面积的服饰装饰部位,吉祥文化图案常以独立的造型呈现,如仙桃石榴花纹,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纹样,常应用于两肩衣袖部位,意为身穿此服饰之人多子多福、健康长寿;又如牡丹花,是苗族妇女在苗绣中最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常常以单独纹样构成出现在服饰的围腰部分,牡丹花图案占据了围腰大部分面积,造型突出醒目,具有花开富贵、生活美好之文化寓意。

适合纹样构成方法不仅较多地运用于苗族服饰中,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中也经常使用,此种方法的构成形式体现在:将图案设计在一定的外轮廓线中,外轮廓线可根据图案构成和所在服饰的部位而呈现多种造型,且易与其他图案形成形式感极强的装饰效果。如流传于贵州黔东南月亮山一带的百鸟衣,蝴蝶与龙组合而成的适合纹样图案以菱形方块的外轮廓线造型镶嵌在服饰背部,鲜明地体现出苗族人民对龙图腾的崇拜以及对蝴蝶的敬仰,表达人丁兴旺、平安吉祥之意;百鸟衣背扇上面的龙纹图案,也是采用适合纹样构成方法,所处部位是在背扇的正面部位,传达了神龙庇佑娃娃健康平安的寓意。

组合纹样构成方法,也可称作图案叠加法,在苗族服饰中应用最为广泛,此种手法充分体现出苗家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苗家人对福、禄、寿、喜、吉等美好事物的追求。苗族妇女常常在背扇正面绣以蝴蝶妈妈图案,并且在蝴蝶纹样图案内部,以对称的形式叠加喜鹊、仙鹤、白兔动物图案和牡丹、梅花、、牵牛花植物图案,暗示娃娃在“蝴蝶妈妈”的庇佑下富贵吉祥、长命百岁,同时也表达喜得贵子的愉悦之情;又如鱼龙图案,由龙和鱼两种动物图案叠加组合,龙头鱼身的鱼龙游弋在水波纹中,寓意苗家人能够子孙繁盛、如鱼得水、事事如意。以上是动植物图案叠加之图例,除此之外还有人物和动物图案相叠加的方法,如苗族妇女常常把“蝴蝶妈妈”赋予人的形象,表现出苗家人对蝴蝶的敬意和崇拜,也常常把苗族“始祖姜央兄妹”赋予蝴蝶形状,并形成交尾体态,寓意穿此服饰者婚姻美满、子孙满堂。

二、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审美特征

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造型丰富、生动质朴,记载着苗家人的历史、生活和文化,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总体来讲,其图案造型的审美特征可概括为直观性、具象性、生动性。

(一)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直观性

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一方面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另一方面充分结合本族的传统习俗和审美意识,因此其吉祥文化图案造型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而这些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图案造型对于观者来说都有极强的直观性。如牡丹、梅花、兰花、石榴、鱼、龙、凤、虎、蝙蝠、太阳纹、万字纹、云纹等图案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这些带有普遍性的图案造型是苗族妇女根据自身对图案造型的理解,以简化或者叠加等造型方法合理布置在服饰上的,这种图案造型直接诉诸观者的视觉感官,使观者易于体会其吉祥寓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再如“始祖姜央兄妹”、英雄张秀眉、务么细,以及蝴蝶、鱼和龙的变形图案则呈现出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的特殊性,蕴含着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文化、图腾崇拜、民俗传说等,因此,这些图案造型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苗族服饰文化的专属象征符号,即使被运用于其他装饰品中,也会呈现给观者以鲜明的苗族文化特征。

(二)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具象性

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客观存在的有形事物,二是虚构神化的无形事物。苗族妇女能够把历史英雄人物、日常生活中的有形事物提炼、加工成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也能够把神话传说、图腾信仰中的无形事物通过对客观物象的神化和丰富的想象力设计成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如苗族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动植物,以写实的手法生动再现,给予观者以自然、质朴的视觉效果;而对历史英雄人物形象进行提炼、加工则呈现出神化了的鲜明的视觉形象;再如“始祖姜央兄妹”被赋予了淳朴、亲切、自然的人物形象;又如作为苗族图腾的“龙”的形象更是多种多样,除了之前提及的鱼龙外,还有蚕龙、蛇龙、蜈蚣龙、飞鸟龙、人头龙等,早在封建社会龙的形象作为统治者的专属形象时期,苗家人就开始织绣龙图案了,只是其视觉效果少了些许威严、多了些许神秘、乖巧之感,是人神交融的生动艺术写照,这些图案造型充分体现了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的具象性。

(三)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生动性

纵观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灵动活泼的动态美是其最显著的审美特征,尤其是动物、人物图案造型,苗族妇女总是可以捕捉到最具表现力的瞬间动态,使苗族服饰生机盎然。如神龙纹样中的飞鸟龙造型,展翅翱翔于五彩祥云之上,张开的双翅动感十足;再如“始祖姜央兄妹”造型,“姜央兄妹”二人双翅展开,蝴蝶之身悬浮于空中,飘逸灵动,四周的神兽同样富于动感,尤其是图案下方象征子孙繁盛的三只老鼠造型,有的正欲起身跳跃、有的俯身爬行、有的作奔跑状,活灵活现;在苗族女英雄务么细图案造型中,务么细常常一手撑伞、一手拿弓箭,身骑马、虎或大象等坐骑,威风凛凛、英勇善战;再如,牯脏节时头领夫人的盛装绣衣,在一组娶亲的场景中,一男子骑着跳跃奔跑的马儿正吹着芦笙迎亲,新娘正从轿子中走出来,加之周围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姿态各异、生龙活虎,使观者身临其境,融入到鼓乐齐鸣的热闹场景之中,充分表现了苗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苗族服饰的其他动物图案亦如此,不胜枚举。

三、结语

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的构成方法和审美特征是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造型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图案造型的构成方法多种多样,组合有序,主次分明,同时具有直观性、具象性和生动性的视觉审美特征,蕴含人丁兴旺、平安吉祥的深层寓意,对于深入研究苗族服饰图案艺术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基金项目:2014 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黔西南苗族服饰文化内涵与旅游经济的研究》(项目编号:14ZC214)。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下)[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3]严世涛.黔西南苗族服饰[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4]龙光茂.中国苗族服饰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5]刘魁立,张旭.吉祥图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6]刘军.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