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

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性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因此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创新力作为核心。而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核心,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高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地向着教学目标的方向进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1.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创新意识。未来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在于创新型人才间的竞争。如何培养有着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创新意识的人才,是我们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特点便在于有着强烈的时代感与科技含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况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已然成为新世纪普通公民必备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提升社会生活的整体质量意义深远。

2.引入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培养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而小学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是操作性强,他们在不断地操作、思考、探索的过程中,不但强化了自己在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素养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整个小学阶段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1.创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放眼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有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喜欢玩电脑,自然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不用费尽心思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信息教育课堂模式。殊不知,小学生好奇心强,如何将好奇心转化为具体的学习动力、转化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是需要我们积极创新课堂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的。譬如,分层教学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教育领域极力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就非常契合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学习。因为有些学生从小就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入学之前便具备了相当的信息技术,而有些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电脑,需要我们从输入法、开关机等基本的学科技能开始教学。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合理分层,让他们在青蓝结对、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首先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开始,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问题意识方面,笔者主张首先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地会遇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对此,我们要耐心地向学生解释。有些抽象性的理论知识,即使学生们现在听不懂,但也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根植一个问号,促使他们不断地努力学习,以解决心中的那个问号。

3.有效开展合作教学。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浩如烟海,深不可测,仅凭某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进行深入探究显然是不现实的,它需要一个团队来倾力合作、不断研究。况且,未来国际上各个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将是团队合作、民族凝聚力之间的一个竞争。从这些角度来看,在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中开展合作教学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门学科的教学活动,它在深入推动课程改革、推动社会发展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譬如,在学习“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相关内容时,我便设计了三人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让他们利用“画图工具”各自画出一定数量的作品,然后再保存到各自新建的文件夹中。在合作活动中,学生们不但深刻理解了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学会了有效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还相互启发、相互指正,提升了他们利用电脑画图的水平,提升了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技能。

4.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谨遵这一指导思想,借助于各种教育手段、方法、媒体,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与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譬如,笔者在讲授“复制与粘贴”这一小节的知识时,想到学生们如果单纯地反复练习复制粘贴肯定没有兴趣,便给学生出示了一个“五子棋”的小游戏,把学生课堂知识的练习融入到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要端正教育态度,自觉树立科学的学生观;要精心策划、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尝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内容上不断丰富、思想上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不断磨擦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丽珍 王连宝 臧海英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04)。

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范文2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为了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必须重视把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把信息素养的培育有机的融入到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因此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路。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信息时代里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很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身处信息时代,人们不但应具备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应能够使用Internet的电子邮件功能、聊天室等与外界进行交流,这是人们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信息社会知识多、更新快,学习者必须“有选择地学、不断地学”,想从老师那里学点知识以“一劳永逸”已经不可能了。“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明智的选择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在信息的海洋中寻觅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认知手段来获得新知,使自己与时代同步。因此要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基本技能,教育工作者应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各种信息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交流的方法、调查和访问的方法、统计测量的方法、发表和讨论的方法、评价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未来生存的基本能力;另外,在具有通讯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学习者不断发展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学习和掌握思考技能的前提条件。

二、培养学生思考技能

这是信息素养的核心部分。传统教育重视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概念,却忽视了对学生思考技能的培养。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的技能,才有可能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并为问题寻求答案,而不必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习任务。信息素养人应在思考方面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独立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个答案当然不是指标准答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法,一个问题也有多种答案。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解决方法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却不禁锢学生的思维。第二、学会学习的能力。信息素养人具有学习的能力,指的是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掌握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终身学习者一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不断完善自身的各方面能力,主动为自己提出问题,而后独立地思考并解决问题,能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从而更新自身的知识架构,跟上时展的步伐。第三、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不但是信息时代人们的高级素养,更决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兴衰。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从创新学习环境、创新学习方法、创新学习情境等方面入手。第四、信息素养人还应具有确定目标的能力。做每件事,我们都必须先明确自己做事的目的何在。但是传统的教育是教师要求什么,学生只是照着做就可以了。因此,长期以来,学生并不会为自己的学习找目标,学习任务来的时候也只知道跟随教师的要求去行动,根本谈不上主动学习。当然,学习者能够为自己找到目标、找准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从不会到会,从不准到准逐步地掌握。

三、培养学生个人素质

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范文3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主体的、积极地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对于信息,不仅是受者,更要培养学生积极地进行创造,主动地、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信息社会及其发展的态度和能力,应特别重视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一、信息技术的含义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信息获取的能力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

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

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创新的能力

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二、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外,最主要的还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教育在其间担负着什么作用呢?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以往的教学往往大量灌输知识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的思维就是抽象思维,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操作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要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形象操作过程必须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比如:计算机中对树形目录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将目录结构的实质提炼出来上升为新概念,其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人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点,将所学知识高效内化,培养勇于进取,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另外,由于信息技术高度自动化和程序化,因此在编程序可操作中,需要有极为严谨的态度,稍有疏漏便出错停机,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意志,思维和毅力的自我修养的过程。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探讨的越深,就会对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认识的越深。

三、强化中学生信息素质的意义和必要性

1.信息素质教育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和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由此可见,信息素质教育乃是个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任务所在,责任所归。

2.信息素质教育是未来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

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范文4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创新创业通识;信息素养;校企协同育人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项目“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KA201803);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产呕吐毒素蜡样芽胞杆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研究”(2018GKTSCX076)

[作者简介]徐晓可(1980—),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微生物学副研究员(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及微生物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3-0379-02[收稿日期]2020-01-09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需求以及“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需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成为高职医药卫生院校的重要新举措[1]。

医学是一门实践学科,而检验更是一个注重技术训练的专业。长期以来,我国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从事检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当前,提高医学检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弱项[3]。如何加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及大学生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创新创业通识,信息素养,校企协同育人三方面探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通识教育

为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我校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学院“十三·五”规划,建立了学校“两阶段、四贯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学分为1.0,从创新思维、创业基础理论和政策宣传层面,培育学生创新创业[4]。

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内容以一个创意开始到创建企业的过程为脉络,以管理初创企业的创业过程的逻辑关系构建教学知识内容,构建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基础训练两大模块共细分12个教学模块内容。然后针对专业学生自身特点,从12个模块中选定与专业教学融合、互补的4个模块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极大地避免课程内容与部分专业相关课程内容同质化。

三、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素养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的有关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培养。对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能够让他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培养并提升精准获取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教育[5]。同时,高职院校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6]。

我校医检专业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创教育的紧密結合。继开展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之后,医检专业开展了信息素养课程,培养并提升他们基于专业的角度进行创新创业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信息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核心能力之一,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创课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信息素养知识与专创课学习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利用专业信息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信息解决他们在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四、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协同理念基于创新的思想,旨在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加强校企的合作和实现共同发展,这对于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会带来促进和提高的作用[7]。

为适应当今医检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其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是重要途径。为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我校医检专业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资源,与企业共同举办定向培养班,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成立了广州岭南护理院检验中心。广州岭南护理院检验中心是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由广州岭南护理院、健康管理学院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研室三方联合创办的双创平台。广州岭南护理院检验中心的检验项目由健康管理学院医检专业师生合力共同完成,学生在校就可以实现真实岗位的训练,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范文5

创新教育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扎实落实信息技术新课标精神,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笔者在教学别注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而且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科学思考,为今后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一、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前所未有。创新教育是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需要创新,需要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性教师。要创设好的教学环境和好的教学情境。

信息素养是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获取、评价、整理和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技能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通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信息技术教育成功地向培养信息素养转型,让学生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二、合理的教学组织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关键

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信息技术课,就是一门能较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对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同时面对新课程,教师也要及时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这点上,教师教学组织的创新就显得十分关键。

1.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想创新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来是充满好奇心的,但在传统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常常用枯燥的示范演示开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从一开始就处于低谷中,甚至带来厌烦的情绪。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在教学组织上,就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因“疑”生趣,用“疑”生奇,产生创新动机。

2.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解放思想,焕发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敢于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改变“惟我独尊”“师道尊严”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陈旧教法,实行教学民主,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

3.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创新

教师过多的讲解和示范,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劳;凡学生能够阐述的,教师绝不代替。通过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考,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会创新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练习题,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特别要设计好发展练习,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绘画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用几何图形设计一个机器人。这道练习题既让学生练习了几何图形的绘画,又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学生设计出了各种新颖独特的机器人形象。

三、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动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只注重教学,而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会学习的人。这里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种基本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即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相互依存的三个层次。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一般可按这样四个步骤来进行:自学生疑、合作质疑、归纳释疑、巩固拓展。

信息技术课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比如,计算机的认识、开机与关机、认识窗口、用画图画画、整理桌面,等等,这些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自学。在学生自学产生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小组来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用掌握的方法完成新的任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问题学习法

问题学习,就是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不断寻找信息,提出解决问题方案。问题学习的一般步骤是:酝酿问题、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

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范文6

关键词:高校;信息素养;大数据

在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信息应用的主导者,是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信息素养是国家信息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研究分析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国信息应用发展水平以及创新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要素分析

(一)大数据及其特点

大数据也称为巨量资料。指所涉及的信息量大并且不能通过现有的软件及时地获取、收集、处理,并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资讯。大数据的特点有四个层面: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大数据为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充分动力,极大提升了网络应用水平,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虽然其发展还处于不断摸索与尝试的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大数据从多方位改善我们的生活。

(二)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最早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特指图书馆管理领域的用户技能教育,重点培养和提升用户使用图书馆先进技术设备的能力。信息素养在大数据的环境中也可称之为数据素养。信息素养通常被定义为发现、查找、确认、评价信息。大数据可以认为是一种具体形式的信息,是可以直接处理的数字对象。而信息素养的内容更加广泛,所以数据素养可以当作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

(三)信息素养的要素组成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信息应用能力逐渐成为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信息素养也随之成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如何提升自身信息应用能力,将成为当代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信息素养的具体含义包括信息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三个层面,以上三个层面构成了信息素养的基本要素。

二、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一)信息知识意识现状

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科学充分的信息意识。在多年的学生工作过程中,通过与学生接触我发现,很多大学生很少甚至没有去过图书馆,主动通过书刊获取知识的意愿不强烈,对专业知识信息敏感度低,缺乏对信息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不善于发现、捕捉、利用信息,更谈不上有目的地搜寻。然而,学生对娱乐信息是主动探索型的,娱乐新闻、聊天、打游戏,是学生们上网的主要内容。

(二)信息能力现状

信息能力是个体获取、理解与使用信息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目前阶段,部分大学生信息能力不够,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获取能力方面,一部分大学生针对一些信息检索的词并不是十分的了解,很多时候无法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或者检索方式不是很清楚,也不会主动向图书馆的老师或者身边的同学询问检索的方法,但是大多数同学会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来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二是信息利用能力方面,部分大学生不能将信息检索课上所检索的信息合理运用在自己的信息总结中,或进行信息的组织整理。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将获取的信息应用到学习、论文和专业的实践中。

(三)信息伦理道德现状

信息伦理道德是指在信息的开发、传播、检索、获取、管理和利用过程中,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指导人们在信息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作为目前网络服务的使用主体,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检索、传播最为频繁。但若不能很好地甄别网络信息,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与误导,从而对其价值观的塑造产生恶劣影响,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一是信息犯罪。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信息犯罪这种新型犯罪形式呈现出急速蔓延的势头,对互联网世界造成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各类病毒工具对网络用户的攻击,导致用户经济利益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恶劣后果。据有关统计数据,目前青年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信息犯罪的主体,并且呈现逐年升高的发展态势。一些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充当黑客,网上盗号,这都是信息伦理缺失的表现。二是信息侵权。在网络世界中,非常容易发生以侵犯他人隐私权为主的信息侵权问题。由于网络世界的高速发展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加之大学生对自身信息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导致个人资料等隐私信息泄露,进而引发生命财产安全风险。

(四)信息创新性现状

创新意识不足和创新思维缺乏。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生一直以来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的情况,究其根本,是在于缺乏创新思维。个体“思维”的形成,受先天遗传、后天知识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三方面的影响,遗传决定了因人而异的大脑神经系统,知识决定个体对外界事物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生活环境最终造就个体内环境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结果。

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对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将逐渐成为信息时代对个人能力与潜力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科学培养与有效提升,是我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实践能力

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和主动性,将直接影响其信息素养的培养效果。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对信息素养的科学认知,并培养学生获取优质信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创造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能够检验知识内容,进一步提升其对信息素养的认知水平与重视程度。在信息能力的培养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条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其学以致用的能力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使用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信息鉴别思维能力

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信息规模高速扩大与信息短缺并存的矛盾。在面对海量的信息内容时,会影响个体的信息鉴别与分析效率,导致所需信息难以及时有效并且准确定位的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信息检索与鉴别方法,全面提升其信息分析能力。具体来说,要侧重以下环节:一是识别信息来源,确保信息来源的权威性,提高信息的可信度;二是科学鉴别评估,选择与自身价值观相吻合的信息内容;三是要保证信息的及时性,避免过时信息的影响,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三)提高大学生信息道德修养

面对网络的虚拟性,学生自身应该提高自律能力。面对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有自己的判断力,提升道德意识。所以,在信息伦理教育中要尽可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潜能,注意提升学生的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我控制能力,开发大学生对自我管理的主动性。面对网络不同的信息来源与信息主体,善与恶,美与丑,精华与糟粕交错在一起,需要良好的道德修养,进行判断与识别、抵制不良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培养大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权利、尊重网络意识,培养大学生将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四)创设广泛的信息素养的社会环境

一是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信息文化环境。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生活的环境趋向复杂,在网络世界中更是充斥了海量信息。大学生的学习教育直接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更多体现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让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不是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要深入到其认知理念与价值观念中,构建科学、健康的信息发展氛围。做好社会环境的净化与提升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外部环境水平,为其创造一个更加优越、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高校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图书馆是大学生教育的资料与信息中心,是教育的重要“后台”力量。图书馆的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大学生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的重要保障。各高校应将加快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建设、构建信息资料数据库作为首要任务,充分满足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庄善洁.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李娅.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其评价标准研究进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02).

[3]赵丽华.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现代情报,2011,(03).

[4]郭泰敏.大学生信息素养一体化教育体系及其构成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