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范文1
一、引言
实验室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主要场所,一般实验室内存有较多的档案资料,其反映了实验室以往研究的情况,是教师、学生、研究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与学习时保存下来的经验总结。因此,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就对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实验室档案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相互作用
实验工作档案指的是在进行实验室内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所形成的资料文件,其中包括图表文件、影像资料等。[1]为了便于实验室档案资料的查询,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十分必要,以便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等工作。
(一)实验室档案与实验室教学的关系
以前的实验教学工作过于随意,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实验室的资料存档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档案能够检验教学的实际效果,督促教师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二)实验室档案与队伍建设的关系
实验队伍关系到实验工作的质量,对提升实验室队伍的素质十分重要。通过档案建设,能够使人员在工作中、业务水平以及科研中提供有效的依据,让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今后的工作起到督促作用。
(三)实验室档案与发展规划建设的关系
实验室档案还有助于推动实验室规划发展,根据档案内容与社会发展现状,制定规划发展建设目标,为学校基础建设提供有效建议。
三、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方面的知识,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有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培训就进行实验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在工作中不能科学规范地收集与整理档案,影响档案管理的效果。
(二)实验室档案管理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
在实验室的档案管理中,没有制定详细的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无法对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理论指导。
(三)档案管理的方法落后
当前有的高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还采用传统的手段,主要以手动的方式展开档案管理工作。当前是信息化时代,对于电子文件的资料逐渐增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安全管理是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手段。
(四)资金投入不够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有的高校或者单位在这方面的投资还不够,其中包括备份管理文件服务器、高速扫描仪等。大力投入建设资金,能够保证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质量。
四、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一)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履行工作职责
首先,要增强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2]另外,还要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二)建立健全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明确实验室档案工作任务十分重要。学校要加强档案建设,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各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并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以此推动实验室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信息设备不断出现,其中包括电子文件、多媒体技术等。因此,改革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十分必要。需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以往的纸质文件转为电子文件,增强信息采集、传输等功能,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适应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四)提高实验室档案工作的必要环境与设施
在实验经费中应划拨一定数额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档案建设,完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购置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比如计算机、档案管理软件等,为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质量提供物质保障。
(五)开发实验室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提高实验室档案的技术效用与管理效率,采用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实施各类资料的数字化管理。[3]可以利用计算机等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便于档案的储存、管理与查询,有效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水平。
(六)落实多级管理体制
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开展多级管理,首先要制定有效的运行机制,将实验室档案的收集与整理分布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人员,实施统一管理、分工合作的方式,有效提高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质量。
五、结语
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环节,档案管理人员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工作职责。[4]然而,当前实验室档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实验室档案管理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的方法落后等。因此,提高实验室档案建设与管理十分重要,首先要增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与责任感;根据实验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改善实验室档案工作的环境与设施;开发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落实多级管理体制,这样才能提升档案管理的水平。
(作者单位为西北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瞿翠玲,堵锡华,岳玮.高校实验室工作档案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研究[J].广东化工,2014(20):175+177.
[2] 郭梦鸥,黄金莲,马细珍.试论高校实验室档案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突破口[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 (07):83-84.
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范文2
关键词:实验设备;管理;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强化教学质量,学校对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近5年利用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央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以及日元贷款人才培养项目等建设经费约2000万元更新了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室该如何建设与管理,才能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是实中心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设备验收
经长期调研、论证、招标,现已将实验中心所需要的设备引进学校,随之而来的设备验收至关重要。小型设备按合同、技术文件逐一进行检查,确保功能的完整性,不能因为设备的价格低廉或时间紧迫而降低了验收标准。一些大型设备验收之前,需要土建、水电的改造,零部件安装、设备调试等。实验中心应提前规划好给排水、用电、排污、排烟等设施的改造,配备专人进行辅助安装,为后续的设备维修保养奠定基础。所改建的位置均形成图纸、文档等书面和电子材料进行存档。由于实验室人员水平有限,不能完全掌握设备的状况。大型设备验收需要以项目负责人、专家、教授为主,实验室人员为辅,按照其技术文件逐一验收,防止供货方蒙混过关。
二、设备培训
设备验收完毕后,所要进行的技术培训应邀全院教师参加;各教师可根据自己讲授课程来选择参与技术培训的项目。在培训中重要环节需要录像录音保存,并责成两名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负责培训记录,防止培训过程有所遗漏,为后续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依据。
三、设备管理
随着实验中心设备的不断更新,新引进的设备表现出很强的智能化、复杂化趋势,设备使用、维护的难度越来越大。只依靠少数实验室管理人员掌握所有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方法显然不可取。为了让更多的教师了解设备的使用、维护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建立设备数据库。数据库不但应记载设备编号、数量、功能、购置年限、附件、相关资料,还要记载其完好情况、升级及维护情况、使用频率、使用的专业或个人,以及基本操作规程、详细的说明书、注意事项等。
实验中心应设置责任心较强的设备负责人1名,辅助人员若干名。该负责人负责数据库数据更新,应对实验中心的所有设备情况了如指掌。实践教学之前,指导教师应提前告知所用实验设备时间、数量,实验中心人员负责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正常的实践教学以及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冲突。
四、设备附件管理
设备随之带来的资料、说明书等材料、实验室房间以及实验台的钥匙、软件的加密狗、序列号、光盘等重要物件均需专人保管,及时记录指导教师所借物件的名称、数量、预计归还日期,让指导教师签字,做到有据可查,及时追还实验物件。防止因说明书丢失,而不知设备的功用和使用方法;钥匙遗失,实验台打不开;加密狗遗失,软件功能得不到完全实现;软件序列号不符,程序无法正常运行等情况的发生。
五、设备维护
由于各专业指导实验人员的技术及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实验设备及零部件丢失、损坏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不但造成设备损坏无人负责,也给其他实验人员再次使用造成困难。为了减少交叉实践教学造成设备损坏,设备使用必须实行使用问责制、用后检查制及定期维护制。实验设备受使用年限限制,其精度、材质、软件版本也受到影响;所以定期维护包括设备保养、恢复、标定及升级。这样不但强化了实验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六、设备利用
实验设备在满足正常的实践教学外,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所以要利用这段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挖掘实验设备潜能,在我们的师资队伍中,具备非本专业特长的人很多。他们不但精通本专业,更精通其他各种技能。如果充分发挥师资的非本专业特长,利用现有设备带领学生搞创新实验研究以及科学研究、指导学生参加赛事,不但使教师特长得以发挥,现有设备也可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培养了创新型和科研型人才。更何况我们的做法与国家发展刚要指出的建设创新式国家,培养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此外,也为学生拓宽就业面,应付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些大型教学设备十分贵重,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时效性很差、使用频率低、维护成本高;而这些设备往往是教学科研所必需的。同时也往往是某些地方企业非常需要,想买又买不起的设备。这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它的时效性,为地方企业及地方建设服务。使得校企双方共同受益,这样不但提高了办学效益,也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七、提高实验人员素质与技能
实验中心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实验中心教学资源的管理水平。为此在加强实验中心硬件管理的同时,也必须有计划的对实验中心管理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参观、考察校外实验中心,借鉴外校管理经验,深入了解设备使用、维护方法及手段。利用无实践教学的空闲时间,指派到相关企业熟练业务,到生产一线练就真本事。
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范文3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管理素质;实验仪器;管理制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除了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外,还特别强调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想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搞好实验教学,就应该加强化学实验室管理和研究。下面是我对化学实验室管理与研究方面的几点思考,仅供大家参考:
一、实验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
实验室工作人员肩负着实验准备、实验仪器维保等工作,因此,只有树立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工作服务。所以,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1)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把握教师上课进度,根据教学进度做好实验准备。(2)演示实验的药品要摆放有序。高中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比较多,只有按年级摆放,才能做到药品名称方便取用、一目了然。(3)安全有效管理仪器和药品。教师每领取一件仪器和药品,都要严格填好领取数据。(4)做好保管工作。各种仪器和物品必须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保管。
二、及时更新实验仪器
当前,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很难满足新课改下形式多样、数量繁多的化学探究实验需要,因此,我常常针对新课标配备要求,及时清点现有仪器,并按新课标要求尽快进行补充,力争满足化学教材中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以及探究实验需求。例如在学期初我就做好仪器采购计划,因为少购或漏购了就会影响化学实验教学正常进行,多购或重复购买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我针对每学年所需要的药品、仪器数量对库存物资加以清查,从而保障采购计划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针对课程标准,更新了一些常用仪器,有计量类的、加热类的、容器类的等等。
三、积极完善管理制度
一个实验室只有具有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纪律、严密的机制,才能保证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因此,在工作中,我积极改善原有的不合理的制度,努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针对新课标要求,制定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制度》《实验室仪器使用制度》《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等等。
总之,新课改下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完善实验室管理工作,为全面落实新课改,全面提高化学教学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詹和平,温萍.如何加强实验室教学管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2002.
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范文4
关键词: GIS 实验室建设 管理模式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1]
GIS自20世纪60年代产生以来,经过短短40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GIS技术与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GIS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GIS教育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约有200多所院校在地理、测绘、制图、环境科学、地质、矿产、大气等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形成进修、本科、硕士、博士等系列化人才培养结构。[2]尽管如此,GIS人才供应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对GIS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GIS人才数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二是GIS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高校GIS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社会对GIS人才的需求现状和发展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尤其应加快步伐,对GIS专业实验室进行全面建设并形成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模式。
1.GIS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除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综合性外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3]根据GIS学科上述特点,就我校GIS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课程的实验与理论教学课的比例介于1∶4至1∶1之间,且90%以上的专业课都有实验课。除此之外,还有GIS集中实习、遥感集中实习、应用型GIS设计与应用、GIS专业综合实习等实践课程,总体上,实践课与理论课教学的比重几衡。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在GIS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不仅是在课程设置中要得以体现,更重要的是保质保量地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而这一点与GIS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建立设备齐全、管理制度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先进的GIS实验室是培养GIS合格人才的首要的也是必需的条件,但各高校在GIS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上却存在诸多问题。
2.GIS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国内约有200多所高校建立了GIS实验室。由于各高校GIS专业所依托的专业背景不同,研究重点不一,表现出来的层次与命名也各不相同,如: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资源环境与GIS重点实验室、图形图像处理与GIS实验室、遥感与GIS实验室以及各院系GIS实验中心,等等。综观各高校主要用于本科教学的GIS实验室,大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大多数GIS实验室硬件配置高,但缺少与之相匹配的软件。
大多数GIS实验室一般都具备实验场地、基本的硬件设备,但由于受资金投入的影响,大部分教学用的实验室往往只配备学生实验用的微机和网络设备、一些GIS平台软件以及少量的GIS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存在软件单一、落后、通用性差,缺少与GIS数据采集和输入、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输出与传输等相配套的硬件设施的问题,从而导致实验教学过程都是用现成的演示数据按老师的实验指导书被动操作,学生不能亲身体验和学习GIS的数据采集处理、存贮管理、数据分析和输出全过程,最终影响到GIS人才的培养质量。
2.2实验室建设没有长远规划且开放共享程度不高。
很多实验室建设没有长远规划,实验用房和设备相对分散与独立,不利于设备资源的管理和共享,给使用和对外开放都带来一定困难。另外目前大多数GIS实验室除上课时使用外很少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有些虽然安排了一定的开放时间,但由于缺少专业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大部分学生将实验当成了娱乐的场所,少数想学的学生受软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除能使用微机上已经安装的软件外,没有明确的实验项目和相关数据,无从入手,这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实验队伍配备不齐,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实验队伍配备不齐,大部分实验由任课教师自行承担,因此课程实验与实习材料,包括实验数据和实验指导材料等一般由任课教师自行选择、安排和保留,很少集中管理,各门课程实验内容相对独立,造成部分实验内容重复讲授,因此不利于科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而且实验室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不足并很少经过GIS专业培训,不能真正起到为GIS实验服务和指导的作用。
3.加强GIS实验室建设的新途径
由于GIS是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环境学、信息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分析和应用等技术,其教学过程少不了相关专业软件的学习、操作和应用,但目前各高校GIS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却极大地限制了实验室作用的实现,从根本上限制了GIS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因此,GIS实验室建设应该从实验队伍建设、实验设备建设、管理模式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全面革新。
3.1加强GIS实验室专业实验队伍的建设。
实验队伍由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管理人员组成。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软件的使用、维护和对学生实验指导等,必须由具备一定的GIS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人员承担,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由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保管登记、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必须由了解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动态,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并具有一定的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
3.2科学合理地配备软硬件,充实实验室的基础建设。
GIS实验室除有足够的实验室空间外,还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设备配置,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根据GIS学科特点,GIS实验教学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配置如下:
3.2.1硬件配置。GIS实验室硬件组成包括数据采集和输入、数据管理与分析、数据输出与传输等,其中大部分硬件可以与其他实验室共用。数据的采集与输入设备:GPS、全站仪、遥感图像分析仪、彩色合成仪、GIS数据采集器、便携式计算机、平板扫描仪、工程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字化仪;数据管理与分析设备:微型计算机、图形工作站、磁盘阵列、磁带机、刻录机、服务器;数据的输出和传输设备:打印机、绘图仪、网络设备、服务器、复印机等;其他辅助设备:投影仪、移动式硬盘、稳压电源、UPS、空调等。
3.2.2软件配置。软件包括系统软件、GIS专业软件、二次开发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软件为Windows 2000 \ window XP \ windows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是SQLserver2000(2005)和Oracle 9i。GIS专业软件现在市场上可以选择的很多,国外国内都有很多厂商的产品供选择,有单击版也有网络版。考虑到教学的程序性和完整性,应该选用功能强大、界面友好、二次开发能力强的软件作为教学软件。如国外的ArcGIS、Arcinfo、Mapinfo、Arcview等,国内的Supermap、MapGIS等。但是这些软件都是很贵的,如果经费不允许,可以先购买部分正式版结合一些共享软件使用;也可以采取和软件商共建的方式获得一些优惠软件。二次开发软件如VB、VC、PowerBuilder、Delphi、MapX、MapObject等;其他支撑软件:如文字图表处理软件(Office2003)、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多媒体制作软件等。
3.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实验室高效运行。
GIS实验室投入大,硬件设备通用性强,为了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3.3.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的责任制、实验室使用规定、操作规程、贵重仪器使用和管理办法等。采用先进的实验考核办法,对日常实验过程实行量化管理,考核结果与实验教学效果相联系。采取集体备课的办法共同探讨实验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实验室科技创新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验队伍的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3.3.2建立合理的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实验室开放是指在保证GIS相关专业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同时,采用预约的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自选时间进行实验,不再受课表所规定时间的限制,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实验素质、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可以承担其它院系的计算机及相关课程实验,如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制图等,实现资源的校内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3.3.3实验教学要不断创新。在GIS实验教学中要利用实验室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优势,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CAI课件、网络课件、软件演示、播放视频资料等。还可充分利用网上GIS教育资源和自己建立教学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照葫芦画瓢”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3.4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要以实验室为依托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然后根据课题的性质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来,让学生全程参与或者参加部分子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态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横向合作,积极承担地方合作项目研究,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的同时也可缓解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最终达到教学为科研服务,科研促进教学的目的。[4]
3.4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根据GIS专业的特点,GIS实验教学内容综合性较强,它既综合了单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又融进了相关学科内容,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为此,在设置实验项目时,在不影响实验自身体系的前提下可略去部分理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单一的实验和教学内容滞后的实验,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实验内容,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最终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利用GIS知识和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5]
小结
GIS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GIS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GIS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有与之配套的GIS实验室,而且在实验教学安排上要注意课程开设的顺序和衔接,同时还要保证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此外,还必须建立建全相关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GIS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超,陈丙咸,邬伦.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倪凯,鲁铭,叶雷,张超.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体系与素质特征[J].高等理科教育(总第73期),2007,(3).
[3]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范文5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旨在培养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发展尚不成熟,教学及管理中亦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实践教学与素质教育明显滞后于理论。毕业生自感学的面面俱到、全而不精,用人单位亦抱怨学校人才培养未能与社会需要接轨。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实践教学体系之实验课教学及管理。
一、开展实验教学的意义(建设实验室必要性)
旅游管理是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综合性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及相应的管理能力,能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类企业及相关单位从事服务及管理的专门人才。
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擅于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而专业教学内容亦多属技能操作型,通过实验教学演示、引导,激发创新意识,主动参与设计、实施、通过实验检验理论、深化理解、提高实践水平,培养团队精神,同时师生互动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达教学相长。
二、旅游专业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项目设计及实验室管理方面
其一,实验简单依附于理论教学,课时比例低,一些可与理论课分离的实验内容未能独立;其二,实验课项目设计的针对性及有效性缺乏论证,甚至存在因人设课、随意拟定实验项目等现象,且目前开设多为演示验证型,缺乏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实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索及创新;其三,实验课教学方法及模式陈旧,往往因课前沟通或准备不足,造成无序操作、甚至浪费资源。其四,开放不足、利用效率低、未能与教师科研或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附加值低。其五,缺乏有效监督及系统考评、反馈机制,对有一些教师临时调整内容、避重就轻、甚至实验课上讲理论等现象不能有效遏制。其六,尚未形成数字化管理,软件及信息更新速度跟不上旅游行业发展,资源共享不足。其七,管理体系混乱,设备采购性价比低,耗材浪费严重,实验室运行成本高,且存在用电防火等安全隐患。
(二)专业人才配备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一,实验人员比例低,存在超负荷工作隐患;其二,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双师型人才及持证上岗比例低,信息化水平低;其三,工作绩效考核及激励体制不健全,甚至因职称评定困难及福利待遇低导致队伍不稳定。其四,学校、院系、教研室多头管理,分工不明确导致采购等权力纷争,维护等责任推诿。
(三)设施设备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建设不够专业化、系统化,往往存在规模小,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低、非业人员采购导致硬件与软件不匹配或行业脱节(不配套或落后)、设施设备维护不力,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不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
三、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对策
(一)实验项目设计及实验室管理对策
首先应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设施设备、专业人才培养及实验课教改、数字化建设的投入,改革设施设备采购方式,优化流程,提高采购性价比;其次,应组织力量通过外出调研与讨论内省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项目管理办法,要求任课教师精心编制实验流程、学生操作指南及实验报告模板,经教研讨论、专家评审后,初步形成实验项目库,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反馈、调整、优化。第三,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课时,甚至结合专业特色改变单一的实验室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观摩或邀请一线从业或管理者走进实验室互动,形成走出去、请进来,项目导入、角色扮演及深度研讨相结合的多元化实验课教学模式。第四,形成学期全程管理制度,学期初要求教师列出实验课程开课计划,课前向学生发放实验课任务书,明列实验流程及学生注意事项,授课有记录,课后收缴学生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后讲评,学期末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反馈,并存档备查。第五,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在有效的成本管理基础上,将实验室开放与教师科研、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甚至可以模拟商业行为开展小范围经营(如酒吧、茶艺实验室),在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实验室附加值。第六,教务处等部门应定期检查实验课项目库建设及学期实验课全程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奖优惩差,不断反馈优化。
(二)专业配备与管理方面对策
首先,应定岗定编,保证实验人员合理数量,避免超负荷工作;第二,可定期选派实验课教师外出进修、考取相关证书或深入企业实践,提升现有实验教师业务水平及信息化能力,要求持证上岗、定期参加业务轮训:如旅行社管理方向应持国家导游员、旅游计调师、旅游咨询师等资格证书;酒店管理方向应持高级调酒师、高级烹饪技师、高级宴会设计师等相应的实践技能或证书或具备总经理、部门经理等从业或实习经验。第三,根据工作量及业绩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理顺评职称、待遇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工作积极性;第四,择优聘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建立伞形实验室管理体制,国资处下设个实验室,各实验室主任(可据规模设实验员若干)负责本设备的申购、管理与报损、维护,国资处统一招标采购,实验室主任不接受院系领导;相关教研室在做好记录的前提下共同使用实验室,实验课教师接受本教研室与实验室主任双重管理;第五,各分室实验员应对仪器设备进行登记编号,通过定期盘点、维护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利用率控制成本,分室帐目由实验室主任汇总后报国资处统一备案管理。第六,可据具体情况适度开展经营活动以创收补充实验室耗材;第七,教务处等教学部门负责监督实验课教学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效果的考评。
(三)设施设备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对策
首先,明确实验室设施设备采购由国资处统一招标进行,但采购设备的型号、性能等由实验课任课教师与实验室主任共同研究决定,避免外行操作导致错购或浪费;第二,注意硬件与软件的匹配,设备调试运行需有教师等专业人员在场,并接受培训,定期考核;第三,注意信息化建设,各实验室应联网共享资源,并通过网络动态监控,以保证有问题及时处理;第四,除既定实验课外,还可安排实验室开放供教师、学生开展科研及创新活动,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第五,未联网监控的实验设备,出现损毁由实验教师上报,经实验室主任上报国资处维修或报损,应及时处理以保证教学效果。
实验室管理与研究范文6
【关键词】高职实验室 学生社团 有机结合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0067-02
随着高职院校社团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的学生社团不断涌现,其管理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学生社团活动也愈来愈丰富多彩。人们已经认识到学生社团及其活动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与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的同时,应尽快地、较好地、科学地与学生技能训练相融合。这不仅仅是职业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如何使学生社团活动与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学生社团参与的现状
(一)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中缺少学生社团参与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各种专业社团、艺术社团、服务社团等层出不穷,几乎覆盖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业余活动的各个领域。但是,学生社团参与到实验室开放以及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还很少。这种状况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生对实验室开放及管理工作了解不多,社团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缺乏对社团成员的深层次需求分析,社团主负责人组织活动时更多的是以娱乐为主,即使是专业社团开展活动也与此相似。另一方面,实验技术人员对于实验室开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主动性不强,没有积极想办法吸引学生社团参与到实验室开放中来。此外,实验技术人员通常挑选一些学生参与实验室设备维护等工作,但是这些学生通常只是个体或小组,成员间的横向交流协作以及新老更替不协调。如果将这些学生组织起来,申请学生社团,利用社团组织功能,参与服务于实验室开放及管理工作,则可以实现“双赢”的效果。
(二)实验技术人员较少参与社团指导
一般情况下,专业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都比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的关系要密切得多,这是由两者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所以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在大部分情况下选择专业任课教师。另外,对于一些专业技能型社团,专业任课教师作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导致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成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难度加大,尽管其在专业技术以及在时间的安排上有很大的优势。面对这种情况,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要想把实验室开放、管理工作融入社团活动之中,就应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这是一个较好的解决途径。
(三)实验室没有成为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场所
高职院校的实验室作为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设备技术条件优越,课余场地较多,安排便捷,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成为学生社团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只是不定期地作为某个专业技能学生社团进行技能竞赛的场地,课余大部分时间空闲的比较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二、高职院校实验室与学生社团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学生社团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分工发展,高校学习的专业化趋势越来越突出,而当大学生对其他科目专业的需求学校不能直接满足时,这种需求就会催生新的社团。经调查可知,许多高职学生对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技术,以及相关专业的实验设备的维修维护等都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有许多学生的需求存在,创设一个新的学生社团,或者向现有的学生社团开放实验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完全可行的。
(二)院校实验室管理发展的必要选择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的不断扩大,加之实验室人员流动大,实验技术人员紧缺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不断提高。在实验技术人员的长期不足的情况下,引入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维护成为实验室维持正常运转的必然选择。但是,如果仅仅是实验技术人员个人从学生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参与到实验的管理,实行点对点的管理,学生参与的作用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协调运作与长远发展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实验室引入学生社团,甚至主动推动学生创建相应的专业学生社团,参与到实验室管理中业,实行系统的组织管理,就可以较好利用学生社团的力量充实实验室的管理的同时,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提供平台。
(三)实验室和学生社团有相互促进的条件、动能
高职院校的实验室有活动场地和技术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学习活动的场地,另一方面实验技术人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社团活动,甚至成为社团的指导老师。如实验技术人员通过学生社团活动,传授实验室设备维护技术给学生;学生将学到的技术,通过维护实验设备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地应用、实践,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也完成了社团的活动;另外,通过学生社团,利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可以将各种技术长期传下去,从而减少实验技术人员重复教授技术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实验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学生学到了技术也有积极性,两者实现了各取所需、协调发展。
三、实验室管理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结合的探索
(一)实验室开放项目与学生社团活动进行有效对接
实验技术人员可以主动联系学生社团,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讨论等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寻找、开发出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实训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开放实验室活动,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实现实验室开放与学生社团活动的有机统一。另外,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实验技术人员可以主动联系学生,推动建立适合的学生社团,实现实验室更进一步开放。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尝试,推动学生创立了“六双团队(协会)”的学生社团,在社团下创设了“企业模拟经营沙盘”项目组,负责组织实验室开放和“企业模拟经营沙盘”竞赛等,很好地促进了实验室的开放。
(二)实验室技术维护与学生社团活动进行有效对接
实验室的设备维护是高职院校实验室的一个重要工作,在实践中,我们把对实验设备、技术有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并引导他们成立学生社团。然后,将一些社团活动内容设置成实验设备维护、实验技术改进等。通过学生社团,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室,着重在动手能力上给予指导,为他们提供动手机会,安排他们维修仪器设备,维护实验场地,引导他们研究实验室设备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三)促使实验技术人员成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
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强,又有正常坐班的时间优势,联系学生方便,这为其更好地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了技术和时间的保证。实验技术人员要想成为社团的指导教师,需要主动出击,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工作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推动学生创建为实验室服务的学生社团,并使自己成为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这样,实验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既完成了指导学生社团的任务,又完成了实验室设备维护工作;对学生社团而言,社团活动开展了,社团成员提高了技术,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得以保持,实现了双赢。
(四)推动实验室成为学生社团训练基地和活动场所
实验室通过学生社团,引导社团成员(学生)到实验室开展社团活动,如果在相关实验室悬挂相应标识、张贴社团活动的信息和成果等创造氛围,宣传社团及其成果,可以促进学生社团的发展壮大,也会促进社团更好地为实验室服务。如我们指导创建“六双团队”(协会),在电子商务实验室、企业模拟经营对抗实训室悬挂了“六双团队训练基地”牌匾,并在实验室中张贴社团参与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相关信息和成果,提高了社团的知名度,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实验室管理与学生社团活动有机结合的发展与思考
第一,社团组织结构创新。在高职院校当中,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一般为院系两级管理,设立了系属实验教学中心。系属实验教学中心一般都拥有多个专业实验室,服务多个专业,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也各不相同,按照常规的方式创建的多个学生社团,不利于开展活动和管理。因此,借用企业项目管理的方法,创建企业化的学生社团(社团的组织结构如图1),学生社团设置数个项目部,实验技术人员分别为项目部提供技术指导,开展社团活动,完成实验室开放工作等。
第二,推进学生社团进行社会服务。实验技术人员通过指导社团成员,并使部分成员达到为社会、企业服务的能力,进而通过社团为社会或企业有偿服务,以充实社团的活动经费,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反过来也为实验室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加强学生社团与专业教学全面结合。依托实验室的学生社团,如果仅仅是满足实验室开放、实验室管理和设备维护是不够的,应该将开展的社团活动,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让社团活动的成果反馈专业建设上,实现回归教育教学本位,努力实现社团活动、教育教学、技能训练三位一体,以实现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生等.实验室向学生社团开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4)
[2]骆伦彪.激活学生社团功能 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J].广西教育,2010(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200804LX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