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范文1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学极为普遍表现为"机械教学"、"被动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了"教和被教"、"管和被管"、"灌和被灌"的关系。作为老师,总是希望把知识全部交给学生,只要求学生掌握老师所教给的、"有用的"、与考试密切联系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像奴隶一样被动接受一切知识,压抑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其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在教育。因此,我们从事教育工作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要求。从宏观上来看,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创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应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到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内容有极大的包容性,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其中政治课中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不可置否的作用。
2.当代青少年创造力现状堪忧,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迫在眉睫。有关权威机构对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进行了社会调查,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能力培养现状堪忧。因此,全社会要从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和对国家前途负责的战略高度重视、支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应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传统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以创造性思维为内容的素质教育。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应与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相结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主要有以下途径: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首先,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在教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就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课堂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拓展为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运用漫画、图片、电化教学、多媒体等手段,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要改革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首先就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敢于大胆的对传统教育提出挑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能力,以问题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纽带。
3.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摆脱原来的知识范围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达到培养思维独创性之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把社会热点、思想上的疑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从而发现新的问题。例如:既然生活消费在社会性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学生的"高消费"不也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吗?……尽管学生的问题有片面性甚至偏激,但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是深刻的,提出的问题也有一定的深度。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提问时讲究提问的质量,提问的启发性,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怎么样",从而给学生示范性影响,通过一段时间的认真训练,学生就会慢慢地问起来,提问也就有质量了。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让学生挑战自己。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前提,使师生关系必须和谐、平等、民主,这样学生才敢于突破陈规,迸发出姹紫嫣红的思维火花,从而达到培养思维独创性之目的。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范文2
【关键词】初中学生;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数学教育
一、前言
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它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这门思维性科学中最难能可贵的思维品质,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但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不但缺乏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理解能力也普遍不高。同时,一些初中学生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深入了解认识,既无法欣赏数学之美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无法掌握数学概念和公式或者运算法则导致数学成绩较差,只是一味觉得数学很难学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另外,初中数学教育由于中考压力,很多数学教师都喜欢运用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给学生造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生感觉对于数学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紧张、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中数学的学习就愈加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但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而且反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降低积极性越来越感觉索然无趣。
三、初中数学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关系分析
(一)应试教育制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虽然我国已经在多年前就开始倡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无法彻底避免。如今,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就仍然还是在继续以应试教育作为主导。初中数学教育的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即使我国中学生已经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不少荣誉,充分证明了我国中学生具有不低的数字计算能力,然而我国初中数学教育针对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思维培养方面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如果要有效改变初中数学教育目前这样的局面,突破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提升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并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应用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创造性思维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效率并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初中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重视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可以同时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结合区发现和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促进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提升和积极性提高。
四、初中数学教育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突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初中数学教育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很多老师为了追求高分死抱书本和标准答案,对于学生那些与书本或教师相异的创新思想见解,即使学生明明正确但也因为和标准答案不同或者未按书本和老师指定方法就一味排斥指责。同时,学生日常所接受的也通常都只是跟随型、模仿型的思维训练。这样几乎封闭式的教育模式,只会让学生徘徊于前人的定论知识当中,不但思维僵化而且问题意识缺乏,那么又何谈创造和创新呢?现代中学生由于信息接受面更广,思想更活跃敏捷,生性中的求异意识和好奇心理让他们的言行普遍具有创造因素。
因此,初中数学教育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多变性,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分析数学问题拓展其思维空间,结合学生具体学习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将数学知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东西进行教学
虽然数学知识的日常应用广泛,但是其理论却比较抽象而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所以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会潜意识的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单调而枯燥。经常数学老师即使花费很大精力教学,学生也花费很大努力学习,然而学习成效却并不理想。虽然目前新课改已经针对传统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融入更多适应社会和时展所需的新内容,但是其学习难度并没有降低而且甚至在某种程度而言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反而更高了。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知识联系学生普遍熟知的东西进行教学,在为学生讲授新的数学知识之前先分析下学生普遍熟知的东西能够和新知识相结合,如果从他们所熟知的东西出发再加上新知识的融入就更容易让他们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老年人拄着拐杖走路就会比较平稳的原因,这是因为拐杖的落地点和人的两只脚这三点已经形成了一个确定三角形所以具有稳定性。
(三)重视开放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当前初中数学教育通过类似开放题这样的载体实施对于学生的开放思维训练已经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着眼点。初中数学老师应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但重视一题多解或多变还可以尝试多题一解对学生展开思维训练。同时还应该突破教材命题已经给定的条件和结论,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推理进行常规模式的证明。另外,初中数学老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涉及一些结论并不确定或者唯一的问题,以及一些条件并不充分需要探寻和补充的问题,或者是一些现实性较强更易调动学生探索热情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针对开放题的探索有效锻炼思维进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时候,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题:请同学们想象如果一条直线穿过一个正方形,那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呢?直线穿过正方形的方式不限。以此开放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位进行思考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因为直线位置的不确定可以给与学生更宽阔的想象空间,不但促使其展开自己的思维去积极探索,而且也能够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得出各种答案获取成功的喜悦由此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创新人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对于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数学教育更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将学生培育成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奠定创造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九星.初中数学教育现状及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3,12..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范文3
【关键词】高中英语;创造性思维;策略研究
怎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刨新能力,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的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人又能以靠自己的创新能力主动地去改造环境,让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尤其是有利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的方向发展。
1. 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知识交流的过程,而英语教学的成效,主要在于学生的学。国际教育家Douglas Brown(1983年)对外语教学下的定义是:Teaching is 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 ,setting the condition for learning .作为教师(teacher)的解释词“facilitator”已为我国外语界广泛认可。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以便创造意境让学生学。而学生在教师促进下的自主学习才是创新的前提。
学生要学会寻找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简单讲就是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自己从他律型、被动型转化成自律型、主动型的学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最终达到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较高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既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更依赖教师有意识的系统培养,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自学包括预习,如对新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的预习,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词典的释义、词性的变化,用新词造句,找出单元中优美的或重点句子进行模仿。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中难懂的内容提问,同时对学生的预习作适当归纳,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范文4
【关键词】 音乐欣赏 培养 创造性思维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音乐教学形式。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会使音乐学习成为一种复合型的审美活动。学生一边聆听优美的音乐作品,一边欣赏,一边进行自主创造,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快速提高。将音乐欣赏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行结合,是小学音乐学科改革的重要实践。
一、欣赏直观音乐形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音乐形象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出现,对于小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激发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音乐器材以及其他手段,对作曲家的内心情感进行表达,促进其音乐构思的展示,可以为学生创造性思维开放的机会,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音乐欣赏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来识别音乐作品的强弱,自主去获取一些感情因素,也可以根据音乐形象的创造来实现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因此,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进行教学,会让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轻松有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比如在欣赏《小小演奏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音乐器材的演奏为学生展示音乐形象,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器材的支持下,对音乐内容有所了解。教师更可以让学生成为乐器的演奏者,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演奏会中的一位音乐家,促进学生对“小小演奏会”的理解,给学生更多的联想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欣赏了音乐作品,还将自己的创造力加以发挥,丰富自己的音乐欣赏内容,有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对比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音乐作品欣赏的方式多种多样,对于类似的音乐作品或者风格完全不同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对比对其进行欣赏。对比欣赏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更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对比,学生的音乐欣赏角度会更加丰富,也会认识到相同情感表达的不同方式以及一种方式的多种表达作用,促进学生成为音乐欣赏活动的主人。在组织音乐对比欣赏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与欣赏,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形成。
比如在学习《月亮出来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与《很久以前》一起进行欣赏。组织学生从两个音乐作品的曲风以及表达的情感入手进行对比,也可以从两个音乐作品描述的画面入手进行对比欣赏。当学生丰富了学生音乐欣赏的途径,学生的一些创新性想法就会冒出来。一些学生说“老师,两个作品都较为安静,但好像历史感不同”,一些学生会说“我觉得一个是在描述新的生命,一个是在描述逝去的事物”。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想法,证明学生在思考,在发散自己的思维,在深入欣赏音乐作品。因此,多开展音乐对比欣赏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三、开展即兴创作表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即兴创作与表演是音乐欣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针对欣赏内容进行即兴创作,说明小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容与传达的情感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会掌握音乐作品的节奏以及律动,学生从这些音乐元素入手进行即兴创作与表演,不经过排练与设计,不考虑音乐技术元素进行创作,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音乐欣赏看法,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也能使音乐欣赏教学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得以结合。
比如在学习《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学习,针对音乐作品的内容进行律动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兴表演,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在音乐学习活动中的发挥。这样不仅活跃了小学音乐课堂氛围,还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激发音乐创造灵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音乐欣赏学习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学生在音乐欣赏中,对音乐作品进行感知与认识,是其思维形象化的过程。每一位小学生的个人成长环境不同,对于音乐的理解力也不同。在长期的欣赏学习后,小学生接触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多,也具有了基本的音乐创造灵感,有成为音乐作品创作者的欲望。学生的音乐才能不同,一些学生善于写词,一些学生善于作曲,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入手进行自己的音乐创作。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教师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其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一、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之下,改组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理智的判断和有创见的设想.它的主要特征是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真理性和价值性,并以此作为检验思维成果的标准.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一般包括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尽管学生目前的创造性思维水平较低,但它却是造就高水平创造性思维人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明和创造.
二、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1.打好基础为创造性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作为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重新组织已有的固有观念,从而产生某种新观念.然而,新观念的产生需要大量的旧有观念.中学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获得大量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谈创造.学生要有意识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旧有观念,如果没有概括、系统地理解了的基础知识做源头,是根本谈不上创造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钻研教材,分析教材,提高他们认识定理、应用公式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能主动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难点,掌握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而发散思维就是创新的金石.形成一个新的理论,大致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实验——联想——猜想——验证——论证——实验,而数学理论的产生也是如此.
所谓发散思维,其实就是从同一原材料寻求不同答案的过程,它具有创造性、变通性和流畅性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据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多大,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训练学生从同一数学条件出发,联想出多种结论;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创优创新;引导学生改变思维角度,进行变式训练;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的训练.近些年来,随着数学开放题型不断出现,教师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必须对其加以重视,弥补以往数学习题发散思维培养的不足,为教学过程增加新的活力.
3.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
我们都知道创造性思维培养没有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系统性,所以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允许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大胆猜想,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猜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史上的许多发现都是靠大胆想想得出来的.如费尔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所以,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先想象,后证明”作为一种数学教学模式,积极应用于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比如,我在上立体几何的第一节教学中,拿来了一个正方体模型,在导入“平面”这一概念后, 为了使学生对平面的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我便给学生出了一道题:两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几部分?学生根据正方体的两个面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得出三部分或四部分的答案, 我又问:正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将空间分成几部分?通过想象,学生也得到答案共27部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类比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范文6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造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7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已成为国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竞争。因此,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焦点,物理教育已成为主战场之一,这是因为物理学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的产物。培养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学习能力,对于其今后从事科研和生产、解决实际问题等都是大有裨益的。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师务必革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策略,方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思维定势是阻碍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注重对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归纳与演绎法的思维素质的培养。
(二)探索性原则
物理具有探索性的显著特征,因此,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例如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通过不断思考锻炼自己的思维,逐步形成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由这种意识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思考的乐趣,进而培养起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个性化原则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做到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敢于标新立异,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不强求一致的标准或答案,不束缚学生的思想,保证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研究性原则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课题研究和活动设计来进行。课题研究以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展开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活动设计需要学生自己研究题目,制定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展开研究,寻求答案,并反思和评价自己的研究。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一)营造民主氛围,创造宽松的环境
民主、宽松的物理课堂环境,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互助合作的探究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理论知识,把课堂变成了“满堂灌”,而且由于“师道尊严”心理的作祟,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以权威的姿态限制学生的思维,不鼓励学生质疑和发问,来使课堂气氛适应其教学思路。因此,教师必须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物理课堂气氛,在这种课堂里,教师以合作者身份,投身于学生创新探索中去,积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耐心宽容地倾听每个学生正确或者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想法,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心情舒畅、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兴趣盅然、思维活跃,点燃起智慧的火花,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创。
(二)巧设物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源于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问题出发,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和物理情境去引导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的欲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独立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抽象和概括等各种思维活动来分析所发现的物理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在这种问题情境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三)在课堂授课中重视规律的形成过程,领悟创新方法
任何一个物理规律都有方法论的支撑,都与科学家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物理规律的内容,更要将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讲解给学生。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学家们曾经历经的艰苦和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并从中借鉴经验将这种精神延续下去。在物理学中,主要通过归纳实验结果、分析理论和提出假设这三种途径来建立物理规律,而且建立任何物理规律都需要多种思维方法相互作用。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针对不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讲到牛顿第二定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加速度,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加速度,它是如何产生的?基于此,学生就会进一步明确“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力引起的,而加速度作为运动状态的一种,也是由力引起的。”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只要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激发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集思广益,探讨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有哪几种途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获得思考问题的成功体验,兴趣就会大增,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四)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