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1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特征;比较;前景

        在西方哲学中,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关的还有后现代主义。通过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视野中澄清哲学对现代性的反思;从而应该以哲学的基本方法为指导,分析批评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又借助于后现代主义对边缘、裂隙和空白的关注,探讨文本中曾经被忽视、被误解乃至被遗忘的因素,以完整地把握哲学的理论结构,以此不断澄明哲学的当代意义。

        一、哲学简述

        在19 世纪40 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后现代主义综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涵义

        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19 世纪以来所有对现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流派或思潮。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思潮: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戴维森、理查德·伯恩斯坦等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等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 年代,并于70 与80 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二)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理论来源

        苏珊·桑坦格、莱斯利·费德勒和易卜拉·哈桑等人在文学艺术领域倡导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某些压迫性方面的反抗,出现了肯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了现代规模和当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其现实性上有两大根源: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笔者在搜集各学者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具体有以下几点:1.唯意志论哲学。2.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3.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4.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激烈批判及其关于“存在”、“语言”的学说。5.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6.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遗产。

        (三)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及主要特征

        斯宾诺莎曾说,“任何规定都是一种否定”。笔者主张将后现代主义划分为激进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划分为(一)福柯及其知识系谱学与权力理论(二)罗蒂及其后哲学文化(三)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四)利奥塔及其知识合法化危机。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第一,反中心特征,即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第二,反本质特征,即反基础主义、反还原主义。第三,反整体特征,即主张差异性,反对同一性。第四,反理性特征,即消解理性租现代性。第五,反主体特征,即消解主体或主体性存在。

        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

        (一)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相同点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东方和西方的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两者在当代的相遇根源于同一个目标,即两者都关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都源于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叛,对形而上学的拒斥,虽然两者在时空上相隔甚远,但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必然不期而遇。哲学具有后现代意蕴。

        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有共性,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有其各自的个性,即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不同点

        首先,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本体论和共识,认为“存在就是差异”,一切都是文本的游戏。 

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哲学对象的转换,建构了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主张在实践中把握和理解本体、基础,同一性和差异性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从认识论方面看,后现代主义有镜喻哲学倾向,其未能真正反映人的心灵特性,仅仅把心灵看成是反映客观实在的心灵的镜子。哲学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再次,从历史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或者把历史看成是“文本”、“文件记录”或者只强调社会结构之间的共时性转换成某一方面的特征,认为历史只能是断裂的、无连续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连续过程,其历史观同其本体论一样,以实践为基础,强调人的解放或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

        四、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哲学的发展前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马克思哲学具有时代性,彰显和阐扬马克思哲学时代性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是对时代特征、本质进行反思,对时代问题进行科学解答,包括立足于我们时代特有的问题和境遇,对中国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准确的透视和定位。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

        后现代主义于80 年代以后注重理论研究,有些派别也有了新的进展,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又给后现代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而这正表明,后现代主义已大势已去,为了不至于衰亡,其中的许多派别在退场的同时,纷纷发生转化或转向,出现新派别。

       当然,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分化与衰落,并非指后现代主义彻底销声匿迹了,而是指作为一个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已雄风不再,但是,作为曾经领一时的思潮,它仍然会出现在人们的研究视域,仍值得人们去深刻反思,吸取它的合理之处。

        五、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一)哲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历史已经证明,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因而,继续推进哲学的中国化,运用中国化的哲学,将是2l 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化的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笔者认为,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互相作用,相互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从总体上讲是与意识形态不相容的,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其有合理的一面。后现代主义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批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重被现代性所忽视的一切。后现代主义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关心现实问题,紧跟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信息,反对教条主义文本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六、总结

        哲学属于现代唯物主义,但它又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现代”中露出的“后现代”端倪,并对其加以批判审视。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哲学是一座从现代走向后现代必经

的思想桥梁,是“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当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和处理现代化和“西化”、全球化和民族性等关系,为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切实有力的理论启示,凸现哲学的当代性,充分发挥哲学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詹姆逊:《与后现代主义》,参见《与现实》,2002 年第2期

[2] 俞吾金:《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 期。·264

[3]勤著.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年08月第1 版

[4] 徐飞著.《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01月第1 版

[5] 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 年

[6] [荷兰]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第12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 [法]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状况》,第211 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8]赵光武,黄书进编.《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3 年3 月第1 版

[9]高宣扬著.《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11 月第1 版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基本特征;现代教育

自21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成为西方社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试图对后现代主义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似乎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后现代主义并非是一个具有统一理论基础的思想流派,各种冠之以“后现代”名下的理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歧异性和多样性。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最难剖析其内容,也最难概括其特征的社会思潮,是众多的经常处于冲突之中的思潮、态度、倾向的混合体。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的兴起,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最为直接的原因在于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判。通常认为,现代化只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变迁过程。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遇到了挑战。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表明,现代化既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自然变迁的发展过程,也是一种可以选择,并力图追求的目的和目标。因此,现代化是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体。正是这种目的和过程的矛盾导致了人们对现代化的反思。尽管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之相伴的却是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给社会带来了在物质利益方面的巨大进步和发展,以至于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产生了片面、夸张的看法,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社会的所有问题。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副作用的认识的加深,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渐成思想界的思考主题。以怀疑和否定为思维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也来自于社会的变化。20世纪下半叶,美国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制造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转向以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取代企业主成为支柱。旧的等级制度岌岌可危,大众文化成为文化进程的主旋律,昔日现念对精英文化的倚重受到挑战,大众文化逐渐取代精英文化。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计算机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念,多媒体和虚拟技术打破了真实和虚幻的界限,人工智能的设想挑战人类的中心地位。在信息网络中,各种信息都有平等的对话机会。现代意义上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受到严重的挑战。这也导致了对现代社会出现的文化危机进行批判的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此外,在信息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多元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这样一种趋势。

二、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尽管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如果从总体上对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进行把握,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倾向。

1.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哈贝马斯认为非理性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非理性主义则是以对传统理性的“非难”和批判为表征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正是现代主义的理性主义的泛滥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人类的灾难,因而批判、否定、解构理性主义,推崇非理性,成为后现代主义所致力的目标。事实上,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的时候,就意味着“绝对真理”的终结和理性的死亡,但后现代主义认为要彻底否定理性,就必须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以理性或逻辑为基础制定出来的条理和方法论不过是某种类型的游戏规则而已,如果将其当作普遍规范,必然会限制人的个性发挥,束缚人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2.解构现代主体性。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

3.反对“同一性”、“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后现代主义思想反对同一性和整体性,崇尚差异性。在对“现代性”的审慎反思中,后现代主义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的一套整体性、同一性的叙述,对现代性中许多不言自明的真理持怀疑态度。如利奥塔认为,所谓“现代”科学,仍然与正统的叙事学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一致性,以后设理论的方式使之合法化。这些在现代性下看来具有整体性,同一性基础的学科已经失去可信性。他号召:“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开战,让我们见证那不可呈现的;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歧见差异;让我们大家为正不同之名而努力。”与反对“同一性”、“整体性”相适应,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对他们来说,异质的、矛盾的东西完全可以拼贴在一起,不需要统一与综合,差异不应该消除,而应保留,分析和表述问题应从微观入手,反对所谓的“宏大叙事”,主张多元主义。由此派生的是后现代主义对于确定性的否定,强调不确定性。

总的来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转换和变化。它并未向人们展示一幅完整的现代状态下的社会图像,而强调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后现代主义最积极的贡献,便是不满足于稳定的、陈述式的基础,而极力地寻求人类理解的阐释性基础。这样一来,现代主义充分地注重事物的表面,而后现代主义则不断地破坏事物的稳定,以期更充分地揭示各种可能的意义”。

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审视

如何看待教育,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理论观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看法。我们可以分别从教育目的、道德教育、课程、师生关系等方面来看后现代主义对教育所持的基本立场。

1.在教育目的观上,反对理性主义的教育目的。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以理性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人的个性,导致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后现代主义者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主张对学校教育目的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不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的,因为“惟一的真理的说法已是昨日黄花,今天,没有谁不再谈到多元性”。“后现代思想首先可以归结为这样一种态度,即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文化间际性中(尽管对此还缺乏一个准确的阐释学);第二,后现代阐明了所有统一模式在学术上和实践上的失败;第三,相对于纯粹任意和完全统一,后现代包含着对多元性的认可”。教育目的应予以重新估量,应培养具有批判能力,认可多元文化的社会公民。

2.在道德教育上,反对道德的外在的、固定的基础,反对道德权威主义,提倡道德多元主义。在现代教育中,道德往往被视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的律令,与此相适应,道德教育强调灌输和说教,“于是,那些最充分地‘掌握’了当代规范的学生,在理想、道德、情操、社会良知方面恰恰最为短视,最无见地”。后现代主义则强调道德的偶然性,反对道德的外在的、固定的基础,认为道德植根于日常人类的情绪和动机中,不存在任何永恒的道德标准,道德必须从绝对理念、先验设定、终极价值走向具体历史、个体经验、理解的阐释。正如罗蒂指出的,伦理道德的任务是“在思维中使它自己处身的时代得到理解”。因此,后现代主义反对道德权威,认为在现代性中,社会道德始终与人性相冲突,那些与道德相关的概念与规则,不过是权力精英利益的再现和展开,应该对现存社会的道德原则,社会秩序的合法性加以质疑,揭示其非人道的内在危机和矛盾,强调道德的非权威性。而反对道德权威主义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道德对话,通过道德对话,加强理解,使不同的社会的特殊道德需求和文化价值得以共存。

3.在课程观上,反对学科中心倾向,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的课程。后现代主义者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要求在课程组织上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在他们看来,”现代工业世界完全拜倒在技术脚下”,“以理性为中心的教学法,始终认为课程是概念、事实、数据的文化积淀,且儿童们必须‘掌握’这些东西,才能在这个业已成型的世界上走出一条正道。这种对于课程的刻板理解,可视为工具主义形而上学存在论导致的必然结果”。学科中心倾向是传统理性主义在课程理论方面的表现,它难以使学生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具有无限多样的现实世界。后现代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的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不可更改的,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课程将从知识的积累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对于课程的控制,不以权威的观念进行控制,而是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课程的组织形式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向跨学科和综合化发展。在后现代主义为多元化的后现代状况所提供的丰富的课程构想中,如以注重相互依存和维持生态为主题的课程观,以平等、民主等思想为主题的课程观以及以混沌学和无限宇宙观为基础的课程观等,都反映出上述有关课程构建的共同特征。

4.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建立一种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后现代主义看来,无论是“教师中心”还是“儿童中心”,都存在着根本的缺陷。“前者基本上是让教师充当着文化传统的传递者角色,而学生或儿童则扮演着‘老人智慧’之被动的、驯服的接受者角色”,而后者“同样将儿童置于脆弱不堪的境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放任自流,使他们无法获得大人身上具有的人生阅历的教益。儿童失去了向导,与纷纭复杂的大千世界隔绝开来”。因此,在对现代性进行解构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关系,“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影响”。“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的过程负责”。对教师的作用应如何理解,后现代主义并不认为在后现代状况下,由于强调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而完全忽略教师的作用。如罗蒂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真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必须能够使学生产生对话;威廉姆?多尔认为,教师无疑是一个领导者,但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正如前文所述,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观点的理解必须联系当代西方社会纷繁复杂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才能把握其理论基础。就教育观点而言,后现代主义在教育目的、道德教育、课程、师生关系等方面所提出的观点,是针对现代教育中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它丰富了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为教育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这是其积极意义所在。但是,后现代主义往往是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的,他们站在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立场来看待现实的社会问题,就不免会走向极端,即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这样就可能滑向过度膨胀的相对主义,盲目放弃人的主体性,将非理性绝对化,抛弃理想和责任,抛弃科学精神。

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理论既有其合理的因素,也有其极端破坏性的一面。我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观点,必须本着科学精神加以认真的审视,吸取其合理的因素,抛弃其消极的破坏性的因素。惟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3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课程观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一、后现代主义理念与后现代心理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也称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中西方发达国家由“现代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时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想是既具有多元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某种一致性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企图在思想上解构和超越现代哲学和文化理念的新兴的思想潮流。所以从实质上来说,后现代不属于时代意义上的一个历史时期,而是特指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其主要特征首先是反对理性至上和科学至上;其次反对基础主义,倡导差异性及不确定性;第三是主张多元论,反对中心主义,反对一元论;最后是对理性和科学带来的自由和解放观念的怀疑。

虽然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有一定的尝试性、极端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出现扭曲化,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势必会影响着社会物质形态与精神文明建设,其思想发展顺应社会发展、社会潮流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后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自我表现调节,是对原有的固化模式的冲击,后现代课程观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后现代课程观提倡的是主观性、个体性、多元性,从深层次研究了课程的本质,其核心体现在过程思想和复杂性理论,后现代课程观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发展空间,倡导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使师生间的知识探讨与传播更加具有支持性与批判性。

二、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建构后现代主义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块茎”是植物学的一个概念,吉尔.德勒兹在《千高原》哲学理论思想中提出的块茎理论很适合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块茎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理念,从字面就可以解读出这一模式能够使课程结构充分的联系在一起,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在各个块中都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和老师的不同性格特点,从而生成不同的课程起点。

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影响下,心理学由对普遍的、客观的、抽象的知识的追求转入对当下的、局部的、有用的知识追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在不否定实证研究的前提下,学会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健康课程的课程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吸收其他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后现代主义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建构涉及的范围应该更广,具体的、情境性的、实际的、前瞻的知识更加受到重视。

(二)后现代主义理念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后现代主义解构传统的只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体系,建立在后现代主义之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学中,能够形成一种动态的教与学的统一过程,注重情境,要求人人参与,共同分享,通过“参与、体验、交流、反省、模拟”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课堂教学与自身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价值介入,即知识的具体运用和现实问题的解决。

1.参与。后现代主义强调更多的以人为本,重视教育情境创建,反对固有的教导模式,倡导自主式、对话式、探索式教学,教师与学生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得到升华。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心理教育的渗入,增强互动,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一些课前活动,如游戏、辩论、绘画、纸笔练习、冥想等提高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同学参与其中,拉近师生距离,才更容易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体验。后现代主义主张开放性,关注真实生活的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变化、心理过程。通过互动的、参与的方式来研究主体内在的心理。体验旨在通过课堂上的情境感受,使学生产生内心的认知与情感冲突,在自身的感受中获得启发。如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可以设置小游戏《同舟共济》,让学生参与到游戏中,体验到自己作为团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怎样办团队的荣辱而付出。

3.交流。后现代主义注重语言研究,强调语言在人的社会发展、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运用多元研究方式,转换心理研究视角,通过语言的重构,分享感受和看法,认清自己的观念和想法,,以改变自我认知找寻自身重建的能量和动力。可以进行论坛式的定向交流,也可以采用自由交流的方式,旨在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4.模拟。后社会主义强调存在,却强调过程,认为互动的主体间的差异性,通过差异和互动的思维方式,认识多层次、多维的心理演化过程。模拟也是情境模式下的一种心理体验,比体验阶段更高了一个层次,通过角色扮演或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学会主动关注自己内心的认知,并通过对比,了解到认识偏差,进入深入地探讨阶段。

5.反省。主义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在心理健康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剖析以及自我评价,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达到自我改善和自我提升的目的。

后现代主义理念以及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和长足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其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但是后现代主义在反权威、反传统、反科学名义下,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全盘否定,既有其进步色彩,也有偏颇之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立足传统,推陈出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扬弃的眼光来利用后现代主义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云超.权力话语的另类表达――福柯权力哲学思想研

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马鹏云.教育中的生活体验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23)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4

论文摘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对现代性进行了反叛和超越,强调主体的解构,破除了二元思维模式,尊重差异,强调平等。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方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一是教育研究者应在对话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话语方式;二是充分认识和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三是教育研究中应采取多元的、开放的方法。 

 

当我们试图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理清教育研究方法问题时,不仅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和矛盾,而且对教育进行所谓的研究中也是手足无措。文章其实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难道这不是一种荒谬吗?可是同样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这种研究和分析问题也是必然的、有意义的。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在《后现代社会理论》这本书的前言中也提及了这种矛盾。“本书对后现代社会理论采取了一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从一种现代的观点来考察后现代社会理论就完全是可接受的”。 

瑞泽尔从一个社会学家的视角将后现代主义区别于后现代、后现代社会理论,但他所说的后现代主义仅局限于艺术、电影、建筑等领域中的与现代文化产品不同的文化产品。显然,这种界定太过于狭隘,相反,它更倾向于他在随后提到的“后现代的观念”(包含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新的文化产品以及一种新的有关社会世界的社会理论类型)。也有中国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将其分为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简单化的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 

把后现代主义分解开来强行纳入不同类别的做法,本身或许就是违反后现代主义精神的。但正如上文的概念界定一样,也是为了我们理清思路和用于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方便之举。况且,后现代主义自身就是一种东拼西凑的产物,因此我们只取其中一部分对教育研究方法有所影响和借鉴的特征加以引述,那也是不足为怪的。 

一、后现代主义的共性特征 

1、颠倒主体,强调平等性 

在后现代主义的术语中,主体性指的是个体性和自觉性——某主体的生存境况。而在传统哲学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观点是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客体则属于从属地位。在后现代主义内部,对这种主体性的否定也存在了一些实质性的差异。极端的怀疑论者认为主体是虚构的,在极端意义上它只是一个建构,他们把主体看作是过去的陈迹,现代性的遗老,自由人道主义的杜撰,不可取的主客二分法的始作俑者。这个经过解构的主体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必须另一种不同与现代主体的形态出现,可以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不再是宇宙和万物的主宰,人没有任何权利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要关爱这个世界,与自然达成“同一性”。另一方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个体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具有各种属性的自足的实体,相反,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与之相关的人群中,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能被理解。因此,他们提倡平等、开放的“主体间性”,人与人要形成平等交往和伙伴合作的关系,而消除曾经蕴涵其中的不平等性或是等级关系。 

2、对二元思维模式的批判,强调差异性 

首先,后现代主义者在解构主体时就指出,现代性主体观念造成了主-客二分法,把主体规定为积极主动的人,而客体规定为消极被动的物。因此要破除这种主-客二分法,摧毁一方胜过另一方的权威地位,中断同主体范畴相联系的独断权利关系,并由此消除了其隐藏的层系(等级关系)。其次,西方思想的主流一直受到现象-本质的二元分裂模式支配,而这种模式导致的思维则是从多中发现一,从异中求同,从现象中探究本质。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差异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事物中所蕴涵的差异总是会不断产出新的差异,而要根绝差异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同时,要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而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和丰富的。最后,后现代主义对二元思维模式的批判还表现在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批判,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要和旗帜鲜明的观点。现代社会长期以来对理性和科学的无限推崇,相信人的无限理性和科学的发展可以创造美好的社会,然而也正是这种理性和科学的泛滥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灾难。对理性和科学的推崇也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我在随后一段中再论述。 

3、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 

现代社会科学受到指导研究行为的一般方法规则的引导,试图以一种训练有素的方式来达到现实对于思想的检验。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根本不存在方法,不存在他们务必遵守的程序规则,存在的只是他们后现代主义的反规则和怀疑一切的严格作风。他们假定了这样的方法,它们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相反,它们进一步混淆了是非,杜撰了更加精微细致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都引发无限的解答。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使用的所谓方法就是解构和直观的阐释,同时,他们认为只要是有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可以运用感觉、亲身经历、情绪、直觉、想象力、创造力等等的因素和方式。 

二、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和启示 

1、教育研究者 

从主体性上来看,现代的研究往往把研究者置于专业的地位,因此拥有专门的特权,往往以知识的占有者和权威者出现在研究对象面前,从而可以主导决定研究的方向、性质、结果,甚至可以凌驾在被研究对象之上。然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体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是处于同一地位,我们要更多的是要面对活生生的人,具有思想和情感的人,研究者应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背景有所了解,从被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平等的信任的对话,在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中实现研究事实的自然流露,从而才能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因此研究者应该促进话语的平等,力求让处于弱势地位的话语发言,在对话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话语方式。 

2、教育研究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有不同的层次,既包括教育活动又包括教育观念等一切的教育现象,而且这些对象又有自己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我们在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性。以往的教育研究中,由于对科学主义的推崇往往就使我们使用单一的标准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而忽略的对象之间的不同和差异。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教育对象对研究的建构意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教育研究的进行。 

3、教育研究方法 

尽管后现代主义者否定方法的存在,可是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还是不得不运用一些所谓的方法,不管是有意的甚或是无意的。但是,在现代主义依存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的争论,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就表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垄断。教育研究者在把一种研究方法推向极至的同时就排斥另一种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崇拜,往往更强调对教育现象采取定量的研究,用简单的方法量化教育问题。在教育研究中可以采取一切合适的方法,应该采取多元的、开放的方法,不论运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教育研究的更好进行,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瑞泽尔著,谢立中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 

[2] [美]波林•罗斯诺著,张国清译.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5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概述

虽然说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思想体系,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一个与现代主义相对的概念。后现代主义大致上分为激进性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两个向度。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格里芬、霍伊等,其理论带有较强的建设性、积极性和乐观主义倾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最大的特征就是对现代性的超越,而它的自信就来源于现代性及其世界观在社会和精神上的毁灭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超越,表现在超越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机械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等,也就是要人们摆脱现代机械的、科学化的、二元论的、人类中心论的、家长式的和还原式的世界。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也强烈反对现代哲学中的二元论和还原论,以及现代世界观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另外,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倡导创造性,倡导生活中真正的乐趣就是创造;更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和倡导对世界的关心和爱护。总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从对现代性的超越出发,摆脱了激进性后现代主义的偏激性,面对现实世界和现代社会中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以便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辨析

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烈反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大力倡导发展稳态经济。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经济是以单纯的、无限制地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为特征的经济形态,这样会形成一个片面追求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畸形社会。所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深刻地批评了现代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快速增长导致的人类社会危机,因此,它提出了控制经济增长的生物物理要求和社会伦理要求,同时提出要限制对环境和生态资源的破坏与消耗,合理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以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要想确保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就要发展稳态经济,它是一种使人口总量和人工生产的产品总量保持平衡的经济,即强调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生产与消耗要控制在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消化和更新能力的范围之内,同时还要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法强烈反对现代国家主义政治观,大力倡导社会共同体政治。

随着国家主义政治统治的发展,国家建立起了强大的官僚政治机构,这种官僚机构严重制约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以及限制了人类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主张恢复人类社会中世代积淀下来的永久的合作习惯和平民主义制度等中介载体,这些中介载体一方面是微观层次上的家庭、朋友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宏观层次上的城市、国家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还认为要建立一种能够支持生物区经济运动的政治权利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更加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人参与政治的权利,以便消除现代主义政治的弊端,实现社会共同体政治。

3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烈批判现代个人主义精神,大力倡导注重精神作用和创造性的文化精神。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仅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弊端进行了严厉批判,而且也强烈反对现代主义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文化精神。因此,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主张倡导重视创造性和精神作用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强调整体主义,主张倡导和实践,认为宗教是人们所有行为方式的巨大助推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总之,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强烈反对现代文化精神中个人主义对人们心灵的侵蚀,强调把道德的、社会的、精神性的和生态的考虑作为人们实践活动的落脚点。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发展观对我国的启示

1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有助于人们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和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路径。

人类社会的现展模式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但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认为,这并不能断定传统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智之选。因为现展模式有许多的弊端,它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能源消耗过快带来的危机等许多灾难性后果,人类的生存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整体出发,重新认识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一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

2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观对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范文6

论文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教育研究方法;启示

论文摘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方式,对现代性进行了反叛和超越,强调主体的解构,破除了二元思维模式,尊重差异,强调平等。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方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一是教育研究者应在对话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话语方式;二是充分认识和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三是教育研究中应采取多元的、开放的方法。

当我们试图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理清教育研究方法问题时,不仅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和矛盾,而且对教育进行所谓的研究中也是手足无措。文章其实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难道这不是一种荒谬吗?可是同样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出发,这种研究和分析问题也是必然的、有意义的。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在《后现代社会理论》这本书的前言中也提及了这种矛盾。“本书对后现代社会理论采取了一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从一种现代的观点来考察后现代社会理论就完全是可接受的”。

瑞泽尔从一个社会学家的视角将后现代主义区别于后现代、后现代社会理论,但他所说的后现代主义仅局限于艺术、电影、建筑等领域中的与现代文化产品不同的文化产品。显然,这种界定太过于狭隘,相反,它更倾向于他在随后提到的“后现代的观念”(包含着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新的文化产品以及一种新的有关社会世界的社会理论类型)。也有中国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将其分为激进的或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建设性的或修正的后现代主义、简单化的或庸俗的后现代主义。

把后现代主义分解开来强行纳入不同类别的做法,本身或许就是违反后现代主义精神的。但正如上文的概念界定一样,也是为了我们理清思路和用于分析教育研究方法的方便之举。况且,后现代主义自身就是一种东拼西凑的产物,因此我们只取其中一部分对教育研究方法有所影响和借鉴的特征加以引述,那也是不足为怪的。

一、后现代主义的共性特征

1、颠倒主体,强调平等性

在后现代主义的术语中,主体性指的是个体性和自觉性——某主体的生存境况。而在传统哲学和科学研究中存在的观点是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客体则属于从属地位。在后现代主义内部,对这种主体性的否定也存在了一些实质性的差异。极端的怀疑论者认为主体是虚构的,在极端意义上它只是一个建构,他们把主体看作是过去的陈迹,现代性的遗老,自由人道主义的杜撰,不可取的主客二分法的始作俑者。这个经过解构的主体并不是不存在,而是必须另一种不同与现代主体的形态出现,可以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不再是宇宙和万物的主宰,人没有任何权利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要关爱这个世界,与自然达成“同一性”。另一方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个体并非生来就是一个具有各种属性的自足的实体,相反,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与之相关的人群中,只有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中才能被理解。因此,他们提倡平等、开放的“主体间性”,人与人要形成平等交往和伙伴合作的关系,而消除曾经蕴涵其中的不平等性或是等级关系。

2、对二元思维模式的批判,强调差异性

首先,后现代主义者在解构主体时就指出,现代性主体观念造成了主-客二分法,把主体规定为积极主动的人,而客体规定为消极被动的物。因此要破除这种主-客二分法,摧毁一方胜过另一方的权威地位,中断同主体范畴相联系的独断权利关系,并由此消除了其隐藏的层系(等级关系)。其次,西方思想的主流一直受到现象-本质的二元分裂模式支配,而这种模式导致的思维则是从多中发现一,从异中求同,从现象中探究本质。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差异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事物中所蕴涵的差异总是会不断产出新的差异,而要根绝差异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差异,尊重差异,同时,要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而世界本来就是多样的和丰富的。最后,后现代主义对二元思维模式的批判还表现在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批判,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要和旗帜鲜明的观点。现代社会长期以来对理性和科学的无限推崇,相信人的无限理性和科学的发展可以创造美好的社会,然而也正是这种理性和科学的泛滥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灾难。对理性和科学的推崇也表现为对真理的追求,我在随后一段中再论述。 转贴于

3、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

现代社会科学受到指导研究行为的一般方法规则的引导,试图以一种训练有素的方式来达到现实对于思想的检验。然而,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根本不存在方法,不存在他们务必遵守的程序规则,存在的只是他们后现代主义的反规则和怀疑一切的严格作风。他们假定了这样的方法,它们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相反,它们进一步混淆了是非,杜撰了更加精微细致的问题,其中每一个问题都引发无限的解答。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使用的所谓方法就是解构和直观的阐释,同时,他们认为只要是有用,什么方法都可以,可以运用感觉、亲身经历、情绪、直觉、想象力、创造力等等的因素和方式。

二、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和启示

1、教育研究者

从主体性上来看,现代的研究往往把研究者置于专业的地位,因此拥有专门的特权,往往以知识的占有者和权威者出现在研究对象面前,从而可以主导决定研究的方向、性质、结果,甚至可以凌驾在被研究对象之上。然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主体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是处于同一地位,我们要更多的是要面对活生生的人,具有思想和情感的人,研究者应该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被研究者的生活故事和背景有所了解,从被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开展平等的信任的对话,在相互理解、相互关心中实现研究事实的自然流露,从而才能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因此研究者应该促进话语的平等,力求让处于弱势地位的话语发言,在对话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话语方式。

2、教育研究对象

教育研究的对象有不同的层次,既包括教育活动又包括教育观念等一切的教育现象,而且这些对象又有自己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我们在研究时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差异性,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性。以往的教育研究中,由于对科学主义的推崇往往就使我们使用单一的标准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而忽略的对象之间的不同和差异。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教育对象对研究的建构意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教育研究的进行。

3、教育研究方法

尽管后现代主义者否定方法的存在,可是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还是不得不运用一些所谓的方法,不管是有意的甚或是无意的。但是,在现代主义依存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下,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着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和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的争论,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就表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垄断。教育研究者在把一种研究方法推向极至的同时就排斥另一种研究方法,而且由于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崇拜,往往更强调对教育现象采取定量的研究,用简单的方法量化教育问题。在教育研究中可以采取一切合适的方法,应该采取多元的、开放的方法,不论运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教育研究的更好进行,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瑞泽尔著,谢立中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

[2] [美]波林罗斯诺著,张国清译.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