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的政治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的政治功能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转型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07-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网络和数字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受到人们的推崇,广播电视不再是唯一的视频传播载体。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各种网络平台不断增多,例如PPS直播网、优酷网、乐视网等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播放网站,这些网络平台具有传播速度快、效率高等优势,使得广播电视的受众不断流失。广播电视具有一定的延时性,并且便捷性很低,在新媒体的冲击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需要进行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并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突破创新,实现转型发展。
1 新媒体的概述
1.1 新媒体的基本含义
新媒体指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形成的网络平台、移动客户端、电子杂志等媒体,实现了传统媒体的创新和发展。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容纳大量的信息,同时具有较广泛的覆盖面积,能够实现各种信息的快速传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通过新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且改变了传统被动接受的局势,能够主动搜寻和查找想要的信息,并且可以亲自创作和上传大量信息,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十分符合。新媒体的发展经历了电脑、互联网、http协议、宽带上网等发展过程和进步,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对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造成很大的影响[1]。
1.2 新媒体的特点
1.2.1 包容性
新媒体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播的有机结合,使得文化信息能够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开拓出多种形式的传播途径,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抢占了大量的广播电视受众。
1.2.2 开放性
新媒体的开放性主要指的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统媒体背景下,人们往往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只能等着信息的和传播,而新媒体为现代人提供了更开放的功能,很多年轻人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具有敏捷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能够网罗和传播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2]。
1.2.3 时效性
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由于受到传播方式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信息具有一定的延时性,而新媒体则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实现及时、准确的信息传播,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对于信息时效性的要求,同时人们可以进行实时互动,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2]。
2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特点
2.1 播放量增加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不仅具有一定的冲击影响,更带动了广播电视的发展和进步。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逐渐实现了数字化通信和传播,使得传统的电视频道不断增加,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群的观看需求,同时在不同的时段能够丰富节目内容。在信息量日益增加的今天,各种新媒体技术扩充了广播电视的传播途径,使其信息种类增加,人们的视野也更加的开阔。
2.2 传播系统容量增大
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与传播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的传播系统实现了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使其容量大大增加。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卫星传播技术、光缆传播技术、数字压缩技术在广播电视中得到了应用,使得广播电视传播容量增加,信号覆盖范围扩大,推动了多通道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发展[3]。
2.3 系统功能多样化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广播电视借助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实现了功能的多样化。传统的广播电视主要采用模拟方式,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数字方式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在广播电视方面也逐渐替代了原来的模拟方式。系统设备的数字化可以有效增加信息内容的传输量,使人们接触到多个方面的信息内容,广播电视所具备的功能逐u丰富起来,帮助人们感受到了高新技术的魅力所在,更使广播电视的质量得到了提升。
3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转型发展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相关单位需要与时俱进,从多个方面积极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不断进行转型改革,从而避免被高新技术所取代的危机,实现可持续、稳定的进步和发展。
3.1 争取外部环境支持
广播电视需要积极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为自身的转型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是广播电视的发展的有效保障,国家政策可以从广播电视的宣传和改革方面进行相关的调整和完善,并为其提供更加开放的发展机会。广播电视承担着传播国家政治思想和文化方针的重要职责,政府要给予极高的重视和资金支持,确保广播电视发展方向。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广播电视可以借助社会中的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和发展,进行技术的大胆创新和应用,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广播电视的政治功能范文2
关键词:基层广播电视;发展;对策
基层广播电视台作为最基层的传媒。要认真传达上级政令、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要认真办好自办节目,为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服务。基层广播电视势必面临一系列危机,作为基层广电机构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怎样去化解这些危机、怎样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并利用机遇是我们广播电视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基层广播电视的作用和地位
(1)层次化分工需要基层广电。基层广播电视传媒普遍具有本区域内满足“本土化”新闻舆论与其他经济、文化等信息传播需求的特定功能与作用,能根据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进行更具贴近性、及时性、针对性的服务的优势。另一方面,基层广播电视可以作为中央与省一级广播电视传媒的补充,满足由于地域结构差异较大或悬殊而存在的不同需求。
(2)基层广电体现了多样化分工。目前,基层台不仅承担着转播和扩大中央台、省台第一套节目覆盖的任务,并且根据不同情况,较好地转播和扩大了中央台、省台专业频道节目的覆盖。
(3)基层广电是集团化的根基。无论是中国广播影视集团还是省、市的集团,要发展成为“航空母舰”,没有基层广电这个“舰基”都是不可能起飞、远航的。在集团化发展是以中央、省级“龙头”,并依靠和联合基层发展的。
二、基层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问题
1.观念陈旧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广电事业的高端部分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大刀阔斧的改制。然而基层广电机构大多贪稳怕变、安于现状,毫无创新的热情和才情,工作年复一年无丝毫建树,毫无激情,长期不在工作状态,满足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早涝保收,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相当严重。
2.受众流失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受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资讯需求的扩大,市基层电视媒体新闻的接近性优势就被国家、省级大媒体新闻的共时性取代。节目题材狭窄,地方新闻在受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受地域的限制,市基层电视台关注的只能是与当地范围内切实相关的节目素材,其重大性远不比中央台和省会电视台,基层广电的狭窄节目势必被省级以及中央广电节目冲击,导致收视率的大幅下降。
3.设备老化
广播电视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硬件设备作为后盾,但由于受资金的制约,基层电视台的采编、播出硬件设备都比较落后,导致无法创品牌、创精品。另一方面,基层广播电视有限的广告收入只能维护其日常的运转,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更新设备,致使基层电视媒体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4.资金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市、县广电机构的收入主要由电视广告、有线电视收视费、部分财政拨款和少量其他业务收入构成。由于其节目的编排数年来相差无几,导致市、县有线电视经营部门也难以寻找收取其它费用的依据。多年来基层广播电视机构一直处在一种半亏损、半福利的状态。
三、基层广播电视发展的对策分析
1.加强硬件建设
(1)建设高科技时代的基层广播电台。3G时代的到来以及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播客”传播技术开始流行,此类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广播理念作了颠覆性的改换。从传播理念和传输渠道上,广播电台应该发展为由点到面“一对多”式的服务格局。在我国当代政治生活中,政治家办台的原则不会变,作为党领导的基层广播媒体本身就要适应“播客”技术的“多对多”、“扁平网状”的传播特点和要求。这是未来广播延伸最广阔的天地。
(2)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基层广播电视。目前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基层电视台正处在非线性编辑系统逐步替代线性编辑系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磁带与磁盘相结合、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相结合更适合当前视频制作状况和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市基层电视台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两种系统的作用,在技术和资金等条件具备的时候,就能顺利完成向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过渡。在这个过程顺利结束之后,一个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基层电视台就将在全国各地诞生。
(3)发展宽带数字电视平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网络为主打造文化生活消费的时代使得受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更加多样化。如模拟信号的接入网已成为多套节目和付费频道进入千家万户的瓶颈。于是,发展宽带数字电视成为广电系统拓展增量效益发展空间的一条出路。
2.加强软件建设
(1)改变播报内容与形式。要注重县广播电视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在积极开发其为广大基层受众并从中获取利润的潜力的活动中,改进现在播出内容和形式是最好的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在改进播报的内容和形式上要注重传播内容上的本地化、要注重报道形态上的现场性、要注重传播方式上的灵活性、要加大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要尊重受众主体与电视前端的互动性。
(2)改变管理机制。作为市基层台在新时期立足,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广播电视既有政治宣传功能又有市场的产业属性。特别是作为广电系统的决策层要不断创新思维,谋化企业化管理模式,在保障舆论宣传导向与优质节目的同时更要强化经营意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基层广电在抓住全国广电系统整体升级换代为数字电视的大好时机,加快广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借全国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东风,不断改革用人机制,逐步完善职工分配机制,以适应信息时展的市场需要。
要打造出一支敢于和善于应对时代新技术挑战,能与时俱进很快适应和胜任基层广播电视业务飞速发展的精干队伍,需要在广电技术的管理和运作上多下功夫,既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兼顾政治的需要,又要在求稳定促平安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县广电系统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发展路子对头,工作方法正确,就一定能够顺利度过眼前的危机,解决面临的矛盾,赢得广电产业的新发展,为我国广播电视再创辉煌续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的政治功能范文3
关键词县级广播电视;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2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215-01
众所周知,县级广播电视机构联系着最基层的受众,是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受众地域性的特点而生存和发展的,起到了省台和中央台无法替代的作用。那么,处在今天这个媒体竞争激烈空前、媒体市场与利润格局无序大变的时代,市县广播电视势必面临一系列危机,作为市县广电机构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怎样去化解这些危机、怎样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并利用机遇是我们广播电视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1县级广播电视的作用和地位
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传媒发展趋势的大潮中,市县广播电视的地位、作用仍然十分重要,决不可忽略也不容忽略。
首先,层次化分工需要县级广电。县广播电视传媒普遍具有本区域内满足“本土化”新闻舆论与其他经济、文化等信息传播需求的特定功能与作用,能根据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进行更具贴近性、及时性、针对性的服务的优势。另一方面,县级广播电视可以作为中央与省一级广播电视传媒的补充,满足由于地域结构差异较大或悬殊而存在的不同需求。
其次,县级广电体现了多样化分工。目前,市县台不仅承担着转播和扩大中央台、省台第一套节目覆盖的任务,并且根据不同情况,较好地转播和扩大了中央台、省台专业频道节目的覆盖。
再次,县级广电是集团化的根基。无论是中国广播影视集团还是省、市的集团,要发展成为“航空母舰”,没有市县广电这个“舰基”都是不可能起飞、远航的。在集团化发展是以中央、省级“龙头”,并依靠和联合市县发展的。
2县级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问题
2.1观念陈旧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广电事业的高端部分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大刀阔斧的改制。然而市县广电机构大多贪稳怕变、安于现状,毫无创新的热情和才情,工作年复一年无丝毫建树,毫无激情,长期不在工作状态,满足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早涝保收,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相当严重。
2.2受众流失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受众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资讯需求的扩大,市县级电视媒体新闻的接近性优势就被国家、省级大媒体新闻的共时性取代。节目题材狭窄,地方新闻在受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受地域的限制,市县级电视台关注的只能是与当地范围内切实相关的节目素材,其重大性远不比中央台和省会电视台,市县广电的狭窄节目势必被省级以及中央广电节目冲击,导致收视率的大幅下降。
2.3设备老化
广播电视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硬件设备作为后盾,但由于受资金的制约,市、县级电视台的采编、播出硬件设备都比较落后,导致无法创品牌、创精品。另一方面,县级广播电视有限的广告收入只能维护其日常的运转,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更新设备,致使市、县级电视媒体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2.4资金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市、县广电机构的收入主要由电视广告、有线电视收视费、部分财政拨款和少量其他业务收入构成。由于其节目的编排数年来相差无几,导致市、县有线电视经营部门也难以寻找收取其它费用的依据。多年来县级广播电视机构一直处在一种半亏损、半福利的状态。
2.5人才缺乏
任何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人才是关键。县级广电机构因激励机制的缺失或激励手法的落后而碌碌无为或埋没人才导致了人才的大量外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节目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县级广播电视发展的对策分析
为了做好县级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的基座角色,既能够赢得地方观众,也能赢得市场。主要就是抓好信息传输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
3.1加强硬件建设
3.1.1建设高科技时代的市县广播电台
3G时代的到来以及广播电视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播客”传播技术开始流行,此类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广播理念作了颠覆性的改换。从传播理念和传输渠道上,广播电台应该发展为由点到面“一对多”式的服务格局。在我国当代政治生活中,政治家办台的原则不会变,作为党领导的市县广播媒体本身就要适应“播客”技术的“多对多”、“扁平网状”的传播特点和要求。这是未来广播延伸最广阔的天地。
3.1.2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县级广播电视
目前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县级电视台正处在非线性编辑系统逐步替代线性编辑系统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磁带与磁盘相结合、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相结合更适合当前视频制作状况和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市县级电视台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两种系统的作用,在技术和资金等条件具备的时候,就能顺利完成向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过渡。在这个过程顺利结束之后,一个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市县电视台就将在全国各地诞生。
3.1.3发展宽带数字电视平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网络为主打造文化生活消费的时代使得受众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更加多样化。如模拟信号的接入网已成为多套节目和付费频道进入千家万户的瓶颈。于是,发展宽带数字电视成为广电系统拓展增量效益发展空间的一条出路。
3.2加强软件建设
3.2.1改变播报内容与形式
要注重县广播电视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在积极开发其为广大市县受众并从中获取利润的潜力的活动中,改进现在播出内容和形式是最好的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在改进播报的内容和形式上要注重传播内容上的本地化、要注重报道形态上的现场性、要注重传播方式上的灵活性、要加大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要尊重受众主体与电视前端的互动性。
3.2.2改变管理机制
做为市县级台在新时期立足,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广播电视既有政治宣传功能又有市场的产业属性。特别是作为广电系统的决策层要不断创新思维,谋化企业化管理模式,在保障舆论宣传导向与优质节目的同时更要强化经营意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就要求市县广电在抓住全国广电系统整体升级换代为数字电视的大好时机,加快广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借全国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东风,不断改革用人机制,逐步完善职工分配机制,以适应信息时展的市场需要。
3.2.3完善融资渠道
改革我国广播电视投融资体制,是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经之途。广播电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既要拆除投融资政策壁垒,同时又要保证文化发展的做法与规定都要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这是文化体制改革领域的指导原则,用在广播电视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上,尤其是函需发展壮大的市县广电更加合适。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第一要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开放;第二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比例;第三要加快投融资体制的配套措施建设,加强我国广播电视资本运作的规范化管理,降低广电产业投资风险。
4尾声
要打造出一支敢于和善于应对时代新技术挑战,能与时俱进很快适应和胜任市县广播电视业务飞速发展的精干队伍,需要在广电技术的管理和运作上多下功夫,既要在改革和发展中兼顾政治的需要,又要在求稳定促平安中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县广电系统上下一致,团结一心,发展路子对头,工作方法正确,就一定能够顺利度过眼前的危机,解决面临的矛盾,赢得广电产业的新发展,为我国广播电视再创辉煌续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周高新.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9,(31).
[2]吕为苗.磐安县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实践[J].视听纵横,2008,(3).
广播电视的政治功能范文4
一、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是广播电视生存之本
我国的广播电视业是各级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负有社会教育使命。因此,它不可能像国外的广播电视一样全部推向市场,节目也不可能全部由市场来决定取舍。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是我国广播电视生存、发展之本。但是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点来观察、考虑向题,就不能不考虑听众、观众的精神食粮的多样性。因为没有人听、没有人看的节目,肯定是没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那么,如何在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广播电视节目既使大家喜闻乐见,又不“追风”、“媚俗”呢?
其一是政治性。我国的广播电视从它诞生开始,就是执政党打击敌人、教育鼓舞引导人民的工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广播电视既要把党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传达贯彻到人民群众之中去,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怎样去遵照执行,又要将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和他们的呼声要求反馈出来,成为联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粱。对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广播电视在代表了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就有了自身生存的基础和发展前景。
其二是大众性和社会性。广播电视的第一属性就是大众性。广播电视是社会化的产物,它的第一责任就是把人们引向正义的、符合道德与伦理的正确轨道上来,而不能产生相反的作用,提高人们辨别是非曲直、邪恶和正义、真与假、伪与善的辨别能力。大众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广播电视要多宣传报道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倡导“三贴进”。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之所以受欢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了大众性和社会性这一关键。
其三是知识性和艺术性。现有多数地方台,缺乏对知识性、艺术性的整体构思,既无系统又少趣味,呆板僵化,枯燥无味。因而办知识性、艺术性节目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特别是现在人们对广播电视的知识性、艺术性要求愈来愈高,粗制滥造的节目已越来越没有市场,再好的选题,再好的主持人,如果缺乏艺术的造诣和包装,也不会受欢迎。因此,一定要把提高专业人才的修养和素质放到一个重要位置上来,只有有了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广播电视才会生产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才会制造出好的“精神食粮”。
其四是服务性。广播电视的服务不是特定的专对一人一事的服务,而是一种对社会的整体服务,它们有的以广告面目出现,有的通过制作的节目形式出现,已经形成了一种提供社会服务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形式,并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广播电视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地为合作方提供真诚有效的服务。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让服务深入到市场和生活领域当中去,服务性节目的生命力将会更强。
二、有“经营广播电视”的思维是广播电视发展之基
首先要有产业意识,有经营广播电视的思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随着国内外竞争的日趋激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同仁所认识。如何经营好这份产业,就要求我们有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思维。这就好比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首先要有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样才能赢得市场;其次要以质取胜,这样才能站稳市场;再次要有远景规划,适时开发新产品,才能永久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要赢得观众、听众,提高收听收视率,就要了解观众需求,生产出广播电视精品。同时,要抓住有利时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要在硬件设施的完善和队伍建设的优化上逐步纳入现代企业管理轨道,为将来的发展储备良好的物质与人才资源。
其次要多渠道探索创收途径,为广播电视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当务之急要与市场相结合,针对市场趋向,开辟相应的消费类节目。例如视频点播、股市行情等,一方面能增加创收,同时也给观众听众提供大量的实用信息和专业知识。其次利用广播电视传媒优势,以扩大广告、提供技术服务、创办实体等方式扩大创收。像湖南广播电视台在自身广播电视节目办的异常活跃、新颖的同时,它的第三产业诸如世界之窗、宾馆等也十分庞大,为弥补事业发展经费不足,解决就业门路等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再次是抓好网络建设和开发,在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适时开办多项服务,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内部管理,这是广电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节目的竞争,再进一步讲,是人才的竞争或者说是智力的竞争。一个名播音、一个名主持人会带动一个节目甚至一个台的收听收视率。我们一定要对现行的人满为患、人浮于事、近亲繁殖等诸多不利于广电生存与发展的现象,予以扼制。否则,我们就生产不出精品、经营不好这份产业。
其一是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全员聘用聘任制和末位淘汰制,逐步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广播电视行业特点的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组织合理调配、配套措施完善的管理体制,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其二是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大锅饭”。实行“按岗定酬、按职务定酬、按产质定酬”的分配方法,改变上班与不上班一样、干与不干一样、干多干少一样、干好干坏一样、能干与不能干一样,甚至干事的与捣蛋的一样等不良现象。
广播电视的政治功能范文5
关键词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分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79-0064-0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广播电视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壮大。节目是否能安全播出是所有工作人员最重视的问题,如何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准确无误的播出,使大众适时了解社会和时局的变化,网络和信息安全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所要面对的新挑战。
1 广电行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广电系统的各相关部门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日常保护工作相对完善,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采用了行业技术安全的要求和政府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了保障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各部门相对做出了技术措施,将所属的信息系统备案采取相应的保护,并对可移动介质进行监控。虽然对于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系统保护工作特别的重视,相应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是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问题不可小觑。
1.1 网络及设备防护能力较弱
相关部门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进行了充分的隔离,在网络边界设置防火墙等,但还有部分单位没有根据系统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防护手段来保护信息系统。有些单位虽然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可设备不够先进满足不了技术的要求,无法实现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检验的要求。
系统和数据库的服务器、安全口令、网络设备过于简易,更换时间较长。有些单位不重视审计功能,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都没有审计功能,没有定期分析,没有对系统进行不定时的检测升级,对访问和操作异常的情况置之不理。
1.2 网络安全应急准备不足
部分单位指定的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低,没有根据网络和系统的变化进行修改升级。从未演练过黑客入侵、病毒植入等应急措施,没有应急支援队伍,没有必须的应急物质保障,对突发状况完全没有全面保障,存在着致命的威胁。
1.3 资金保障不稳定
信息系统安全维护工作是一项需要双防的工作,即人防、技防。当然,安全工作的正常进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保障资金的充足才能确保技术的质量,许多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没有充分考虑预算费用,致使资金保障不足,技术系统因没有资金更换过时老化,有限的资金在防入侵、攻击、篡改方面的投入甚微,致使系统安全的保障能力较弱。
1.4 专业人员不足
因编制和经费的限制,网络系统防护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现有的相关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没有相关的技术培训,没认识到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突发状况无法应对,是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隐患。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应用策略
2.1 广播电视内容的安全播出
2.1.1 网络传输系统的安全
传输机构有效的防范、抗击非法信号的侵入,安全设备进行安全检测,重要的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排除一切破坏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干扰,这不仅需要广播电视单位自身有效的维护网络安全,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2.1.2 设备和人身安全
广播电视节目作为国家和人民言论的重要途径,广播电视节目承载着传播先进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等很多不同的任务,必须要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生产顺利。为优质的播出做好物质基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因为广播电视播出设备容易磨损腐蚀,所以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是必要的。设备及网络作为保障广播电视的正常运作播出重要工具,要保证所有节目在制作、播出的全过程是安全的,要保证设备长期有效的运转,确保广播电视用户能够获取所需的广播电视的内容。
2.2 广播电视系统技术维护
2.2.1 传输和播控系统
随着信息化新型广播电视技术的普及,节目播出的频道、时间日益增加,面向群众更加的专业,细化。播出不断地多样化,综合性播控系统已经出现,使调度更加的灵活;传输手段的多样化,数字压缩、卫星传输等传输手段层出不穷,这些系统和传输手段解决了容量不足和覆盖面不够的问题,使广播电视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2.2.2 科技化的系统
科技的发展促使系统的发展迅猛,系统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多功能化,系统的发展使电视广播在功能和质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改善。这更说明了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运行监测,审计管理,及时对存在的风险作出预案,做好万全的准备,加强日常管理提高防范意R。
2.3 做好广播电视安全维护工作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大致分两类:例行维护、应急维护。例行维护和应急维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2.3.1 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制度
1)职责分配:健全管理机制,设立广播电视信息系统技术维护的管理机构,分配专业人员,分工负责,机构与职责分配明确,制度体系完善,严格执行监督。
2)管理提升:维护管理的技术人员必须渗透到每个环节,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与操作规定,违章处理也必不可少,使维护管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效率和保障。
3)监督体系: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制作业务报表,监督运行情况,建立技术档案,以便于分析和管理。
2.3.2 技术人员的思想建设工作
要对技术人员经常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及认知水平,让广播电视节目跟上时代的脚步;要经常对技术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中,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工作,使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
2.3.3 深入了解设备及工作原理
设备是否能够长期有效的工作,保持安全优质的状态,和平时的维护是否合理紧密相关,机器出厂时的验收报告是最可靠的参考资料,应予以重视。此外维护工作的过程应有详尽的记录,以便日后核查。设备出现故障要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及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时判断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最好能推断出具置与原因。广播电视系统的设备线路十分复杂,出现故障,必须从设备及电路工作原理上进行分析,推断,并使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科学、综合的判断,用最快的速度使设备回复正常的工作状态,因此对维护系统的技术人员有着极高的要求。
2.3.4 维护设备应注意的问题
1)维护设备切忌主观臆断。维护设备时,应以定期的检修为主,对易损坏、腐蚀、运作频繁的元件的检修要更加的细致,检修的次数也应增加。维护设备切忌主观臆断,不能单凭经验判断就下定结论,应冷静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未确定故障之前不可随意维修设备,否则会扰乱检修,掩盖真正的原因,要根据事实,具体分析,提前预测,将一切可预测的故障扼杀在摇篮中。
2)维护后必须总结学习。维护设备后要及时做记录总结学习,必要时应就某个问题进行研讨,深刻剖析问题的原因,解决措施和维护技巧,提高技术维修人员的能力,为以后的系统技术维护打下坚固的基石,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维护工作,防患于未然。
3)养成良好的习惯。技术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正确的使用测量仪器,按期检查维修,要熟练地掌握技能操作。要了解设备所需要的环境,设备维护要做到温度和湿度适中,无灰尘等,还要注重日常的清洁。工作中要有安全意识,要保证自己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4)合理的降低成本。合理的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注重日常的维修中使设备延长寿命,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增强节约意识,完善检修防护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系统的安全,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3 结论
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保障了政令畅通,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安定发挥了重大的作用,V播电视的安全可以说和国家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创新,加强技术监管,健全技术维护管理体系,做好技术人员的思想建设和技术培训工作,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的政治功能范文6
关键词 广播电视新闻 新媒体 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1深刻理解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和基本职责
广播电视具有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基本功能,而其中新闻传播功能是广播电视的首要功能。坚持新闻立台是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是广播电视的立身之本、强台之基,是广电媒体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明确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企业特色,反映企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传播主流价值。要坚定主心骨,坚守大方向,始终把新闻宣传作为企业广电媒体的主体任务。要深刻理解和履行好广播电视的基本职责,牢固树立和践行新闻观,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性原则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原则,把坚持正确导向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灵魂,把客观真实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职工群众心声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使命。要以突出新闻制作、传播为主线,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从整体上完成自身的转型发展。要在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对新闻综合频率、频道及其新闻类节目予以优先配置、重点支持,并结合各自的专业特色,加强专业类新闻和各类节目的导向把关。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新闻报道内容、形式、载体、手段和方法,积极、主动、真实、生动地反映时代主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加强频率频道和新闻节目品牌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新闻传播的感染力、公信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确保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正确把握广大受众对新闻传播的新需求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也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获知新闻信息是受众的第一需求。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制意识和监督意识都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多元文化价值观交融、互联网和微博等新兴媒体兴起、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广电媒体必须改变过去“我播你看”的传统受众观和传播观,不断适应时代新变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需求,才能赢得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此,要更加注重满足受众对知情权的诉求,增加新闻报道播出数量,优化新闻节目布局结构,提升新闻信息传播时效,拓展新闻节目广度深度。要针对当前油田热点难点问题,注意从广大职工群众的关注点入手,加强正面解释引导。要更加注重改进新闻传播方式,使新闻报道视角与受众接受心理有机结合,并在受众参与和与受众互动中实现新闻有效传播。要采用原生态反映、纪实化风格、平民化视角、连续性跟踪等报道方法,探索新闻传播规律,找准契合受众的心理和接受习惯,打动观众,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3积极探索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规律
共存、互补、融合、创新是当今媒体的基本生态。面对“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广电媒体必须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拓展新闻舆论传播新领域,创建新闻舆论传播新平台,形成新闻舆论传播新业态,确保广电媒体的主流地位,发挥广电媒体新闻舆论宣传主体作用。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应对新兴媒体与强化主流声音的关系。在网络舆论泥沙俱下,不辨真伪的传播环境下,广电媒体要坚持自我判断和价值标准,避免不加选择,盲目跟风和被渠道化,成为网络舆论的推手和帮手。要做到既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又以自身的权威声音正本清源、以正视听,抢夺话语权,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扩大广电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遵从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规律,加强新闻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积极探索构建以广播电视媒体为核心主体的多媒体新闻传播新平台,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推动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微博、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广泛调动和运用各种媒体资源,拓展新闻节目覆盖面,打造立体化多平台的传播模式,实现与读者近距离的接触和互动,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形成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引导合力。要加强广电新闻从业人员新媒体技能和素养培训,增强全媒体环境下从事新闻采编、传播以及多媒体联动报道的能力和本领,为深化新闻立台、多出精品佳作提供新的传播平台,占领新的宣传阵地。
4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