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1

【关键词】: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勘察方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4年10月起开始着手实施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2015年是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全面推进的一年,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无线数字覆盖工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全面推进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数字化覆盖,仍需要我们相关工作人员再接再厉,争取早日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落实到位。

一、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的概述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是中央财政大力支持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其根本性目的是实现中央电视台12套节目的国内无线数字化覆盖,实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套节目的地级市无线数字化覆盖。项目的具体实施由中央和各地方广电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规划和标准来开展。其中,由总局负责技术方案的编写、工程的组织建设以及发射机等系统设备的招标、频率等参数的审核等;由地方广电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工程的分段实施、竣工后的验收等落实工作,该项工程计划在两年内完成。

二、推进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实施工程勘察

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勘察工作主要由以下三大方面组成:1、勘察内容,由于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系统设备建设和基础设施改造这两大方面,因此勘察的内容主要为台站周遭地理环境、天馈线及发射设备的安装条件、基础设施的建设条件等。2、勘察前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勘察工作的高效性,在勘察前我们应当对勘查路线、时间安排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制定详细的勘察表格,同时对勘察工作进行细分,合理安排人员分配,通常每个勘察组应包括2~3位勘查工作人员。3、严格落实现场勘察工作,在实地勘察中,工作人员要收集详细、准确的技术资料,比如说场区总图、发射系统图、天馈线系统图、基础设施分布图、建筑结构图等。

(二)全面落实工程建设

1、分前端建设方案

在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覆盖工程建设过程中,除了应考虑中央台节目的传输,同时还要兼顾省、市、县等地方台节目的传输需求,因此在建设中要重点规划节目流打包方式,当前最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县级平台实施中央、省、市及县四级节目的打包,然后通过复用流方式传输到县内的各发射台;二是省、市、县的节目采用基带方式传送到发射台,然后在台内完成编码,并与中央台节目流服用,选择这一传输方式需要进行压缩,否则将占用比较大的带宽。

2、节传系统的建设方案

在电视节目方面,首先在电视发射台站安置长达三米的卫星接收天线和AVS+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然后通过接收、解调并整形卫星信号,将其还原出两路TS传送到发射系统,以确保完成信号转换与发射。

在广播方面,同样首先在广播发射台安置卫星接收天线和数字声音广播专业卫星综合接收解码器,然后将主备两路数字音频广播节目TS流进行码流切换并传送到发射系统,如果是模拟音频信号可以使用原来的接收系统直接传送到发射系统。

3、发射系统的建设方案

对DTMB系统来说,可以用码流切换器对卫星接收的TS流和地面传输网络传来的TS流进行转换,然后选出两路TS流传送到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在这项系统中,数字发射机应当配置主备双激励器,同时配套假负载等一系列附属设备。

4、天馈线系统的建设方案

针对各地方台现有天馈线系统的不同特征,通常来说有以下三种地面数字电视的天馈线系统建设方案。分别为:一是利用现有的天馈线系统,如果现有的发射天线在带宽和功率容量方面能够满足新增的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性能需求,可以通过针对性改造或者是新增多工器的方式共用原有的天馈线系统;二是直接拆除现有的天线,直接更换上宽频带的数字天线,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迅速、快捷;三是重新增加天馈线系统,当铁塔桅杆上留有空余位置时,可以选用增加新的数字电视天线的方式改造天馈线系统,不过这时应注意要根据空余位置选择合适的天线。

5、台站基础设施相对应的改造方案

台站基础设施的改造应当根据实地情况和地面数字电视系统的实际需求来综合规划。通常基础设施改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房的改造,具体的工程项目包括机房扩建、结构加固以及内部重新装修等,如果选择在机房顶部安装新卫星接收天线,就需要在机房顶部构建新的卫星天线基础,施工时必须注意房顶结构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电力系统的改造,具体项目为新增电气设备、升级原来的电力系统等;三是通风空调系统的改造,为了保障改造后的发射系统、节传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必要时就要对通风空调系统实施改造,通常是提高换气系统和空调的容量;四是铁塔桅杆的改造,作为天线的承载基础,铁塔桅杆的改造也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改造方案为应当根据天线的布置状况和铁塔桅杆的具体情况来规划与设计。

(三)科学安排工程进度和时间计划

由于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工期较短且工程量较大,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安排工程每一阶段的进展,并实施严格的审核、验收工作,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如期完工。从工程建设的实际经验来看,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建设应当包括立项、前期准备、实地勘察、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招投标、基础设施改造、设备安装和调试、测试以及验收、试播等多个环节,并且这些环节内的施工工作还会出现联系与交叉,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的困难性。

结语:总的来说,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工程,想要建设好这一工程,需要我们从各地方台的实际状况出发,通过实地勘察获取全面、准确的技术资料,然后根据资料设计、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落实工程施工建设工作,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保质保期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 姜文波,冯景锋.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08)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2

【关键词】新时期;广播电视;编辑;业务水平;措施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37-01

(一)必要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由于广播电视节目大多是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必须要符合党的思想要求,所以广播电视编辑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除了专门的时政节目,在其他节目中也要体现出党的纲领和路线,广播电视节目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向观众传达党的意旨,以此来引导社会舆论[1]。除此之外,一些广播电视节目中所映射的价值观和道德感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观众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以便更好地引领社会舆论方向。

(二)专业的编排素质。节目编排素质是衡量一名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的最基本的标准,因此广播电视编辑必须要强化自己的专业的节目编排能力。广播电视编辑在编排节目时,首先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节目。尽量取出节目最精彩的部分,以便使节目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而且,在节目编辑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单条信息与整体编排的关系,使其更加协调融洽。利用其之间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而又独立自主,可以更好地完成编排工作,突出体现编排的价值。

(三)采访素质和电视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广播电视编辑,采访素质也是其基本功之一。只有掌握了良好的采访素质之后,才能在编辑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更加设身处地地理解前方的采访记者[2]。从而共同努力,做出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电视编辑不仅要能够恰当地运用各种语言文字,还要能够对一些音像影像语言进行熟练的操作。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才能使影像的呈现和画面声音的对位等都达到完美的配合,做出更加精彩的广播电视节目。

(一)立足实际,联系群众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编辑。由于广播电视节目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因此节目必须符合社会公众的审美要求,节目题材也必须是社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才能使广播电视节目大获成功。因此,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辑要立足于现实实际,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是面向人民群众的。而且,要让广播电视节目尽可能地贴近群众,在向群众反映真实事件的同时还要有所创新,使广播电视节目更能吸引观众。

(二)强化广播电视编辑的综合素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综合能力不强往往会导致节目与稿件之间缺乏连续性,这种节目也难以吸引观众。因此,要强化广播电视编辑的综合素质,避免“只追求看点,而忽视了主流新闻”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广播电视编辑利用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节目编辑的能力,制作出人们更加喜闻乐见的节目。不仅为电台赢得更高的收视率,同时也满足了群众的需要,也向他们传达了主流思想。

(三)提高编辑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的特性,广播电视编辑需要经常接触并掌握一些新鲜事物,因此广播电视编辑的学习能力对节目的编辑来说至关重要。首先,广播电视编辑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正确把握新闻方向。其次,编辑还需要具备敏捷而开阔的思维。能够根据社会舆论审时度势,抓住新闻热点,把握焦点。同时,广播电视编辑还需要掌握强有力的组织能力和灵活的文字表达能力,使节目更加感人,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四)定期对编辑进行业务能力的训练。不同于其他职业,广播电视编辑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因此它对编辑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而且,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更新和改革,广播电视编辑在内容和形式上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对广播电视编辑进行定期的训练,使其能够及时掌握广播电视的新要求,提高其广播电视编辑的业务水平。同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还要对广播电视编辑进行思想上的培训,增强他们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及应用能力[3]。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提高广播电视编辑的业务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加精彩的广播电视节目。

三、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因此对广播电视编辑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广播电视编辑要立足于实际和群众,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强化自身专业素质,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彩的电视节目。同时还要为社会传递更加先进和健康的文化,为人们提供一场精美绝伦的文化和思想的盛宴。

参考文献:

[1]白永梅.提高广播电视编辑综合素质的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5,(01):190-191.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3

关键词:节目播出 内容失衡 地域失衡 语种失衡

节目播出是整个广播电视传播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它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考量,更是广播电视能否有效服务广大社会公众的检验,因此,节目播出可以说是广播电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和保证。为了更为详尽地探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状况,我们将从节目播出的内容、地域、语种等方面加以考察。

为了研究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失衡,我们选取了全国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最近五年的播出数据,以求较充分地反映出节目播出的内容状况,节目类型亦按照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的划分类型,以保持节目数据和节目类型的一致性,同时为了清晰考察广播和电视的节目播出内容方面的不同表现,特将广播和电视分开进行统计分析。为了研究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地域性失衡,考虑到所选样本应具备代表性和典型性,我们特选取最新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0)》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即统计了东部、中部和西部2009年全年的所有节目播出数据,以尽力减少误差,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为了研究公共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语种失调,我们根据《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0)》所列出“国内广播语言使用种类”得出国内广播少数民族语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

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失衡

由表1可以看出,全国广播节目播出内容呈现显著失衡,虽然各类节目播出时长都在逐年增长,但各类节目内容播出的分量却呈现很大差异。

2005年-2009年间,从广播节目播出总体状况来看,各个节目类型的播出时长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呈现全面增长之势,这个态势是良好的,说明我国广播节目播出日益繁荣,并日趋丰富化和多样化。但是,从不同类型节目的播出时长比较发现,各个节目类型在2005年-2009年的播出时长排名始终没有变化。播出时长排位第一的一直是综艺益智类节目,而且每一年的播出时长都远远超过排位第二的专题服务类节目,新闻资讯类节目则每年的播出时长都是排在第三位,排在第四位的是其他类节目。广播剧类的节目播出时长始终处于最末位,甚至远远不及广告类节目的播出时长。广播剧在电视迅速普及之前曾经是最火的广播节目类型,深受听众们的喜爱,现在它的地位被电视剧代替了。

因此,全国广播节目播出内容不合理,广播没有做到平衡各个方面的功能,强化了综艺益智类节目,而弱化了新闻资讯类节目和广播剧类节目,广播俨然成了“娱乐媒介”,所谓“第一功能”之新闻资讯类节目却受到压抑,市场需求狭小的广播剧类节目也因不能吸引足够听众遭到冷落。这些都使得广播节目播出的内容严重失衡,广播媒体的公共服务打了折扣,从而使本应具备的公共服务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由表2可以看出,全国电视节目播出内容的失衡程度远比广播媒体严重的多,虽然各类节目播出时长也基本都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各类节目内容播出量的差异相比广播媒体来说更为显著。

2005年-2009年间,电视节目播出总体状况和广播相似,各个节目类型的播出时长也都呈现全面增长之势。但是,将不同类型节目的播出时长进行比较,发现各个节目类型在2005年-2009年间的播出时长呈现了以下特点:一、影视剧类节目的播出时长占据绝优势,可谓支撑起了电视媒介的半壁江山;二、历年来综艺益智类节目的播出时长是所有节目类型中播出时长最低的;三、广告类节目播出时长,除了2005年外,其他各个年份的播出时长都是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影视剧类节目,而广告直接为电视媒体带来了经济收益。

我们将全国电视节目播出的情况和全国广播节目播出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略有不同,排在第一位的节目类型,广播节目中是综艺益智类节目居首,电视节目中是影视剧类节目居首。虽然节目内容不同,但实质和目的是一样的,其支配力量都是市场利益而非公众利益。电视媒体排在第二位的是广告类节目,这为电视媒体带来了无尽的经济收益,广播媒体排在第二位的是专题服务类节目,从这点来看,广播媒体比电视媒体在公共服务方面发展得更合理。

因此,全国电视节目播出和广播节目播出内容都与公共服务价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这提示我们要适当顾及公共服务原则来设置各个节目播出内容,力求节目内容播出的总体平衡。

二、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地域性失衡

就全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总体而言,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呈现了很大不平衡,几乎各种类型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情况皆表现出地域性失衡的特征,一般是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强于西部地区。

由表3可以看出,全国广播节目播出情况很不均衡,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呈现出鲜明的“阶梯型”特征,即东部的广播节目播出情况普遍强于中部,而中部的广播节目播出情况又普遍强于西部。

鉴于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省级行政区数量不等,作者认为各个地域以平均每省播出时长进行比较更符合实际。西部地区的节目播出时长最弱,这就启发我们,应当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的广播节目播出,方能达到地域的均衡,从而有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一步实现。

全国电视节目播出情况与全国广播节目播出情况有相似之处,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西部地区的节目播出情况呈明显弱势,但电视节目播出的具体情形已然迥异于广播,在三个地域中,中部地区绝大部分节目类型播出时长均居于首位,而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平均每省的节目播出时长却明显弱于中部地区。

由此,我们认为:东部地区的电视节目播出情况和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达情况很不相符,从全国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角度看,必须使其节目播出得到有效强化。中部地区应当继续保持良好的节目播出态势,西部地区的电视节目播出也应当进一步强化。通过合理纠正地域性的失衡,可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三、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语种失调

我国广播电视国内广播的语言使用种类一共有42种,其中有各主要少数民族的语言,也有较为典型的地方方言(如广州话、福州话等),还有主要的几种外国语。

表4是经过剔除汉语普通话、地方方言以及各外国语种之后的国内广播语种,即国内广播少数民族语种,一共包括22种少数民族语种。单从少数民族数量上看,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而在这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民族语言而转用汉语外,其余的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甚至有一个少数民族几个支系使用几种语言的情况。也就是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种类超过53种以上,但是相于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语种,广播电视播出却仅有22个少数民族语种。从广播电视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而言,以丰富的少数民族语种播出节目。可以为少数族群提供公共服务节目,同时也可以丰富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并有利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随着世界性的濒危语言不断消失,挽救少数民族语种成为最重要的世界性文化责任之一,广播电视作为极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其播出的少数民族语种节目之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四、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平衡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情况并不理想,呈现出明显的内容失衡、地域性失衡以及播出语种失调等问题。面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失衡、地域性失衡和语种失调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加大力度采取相应的平衡措施,力促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平衡。

首先,面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内容失衡,需要我们加强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监控。全国电视节目播出和广播节目播出内容监控的价值取向是公共服务价值,应当围绕公共服务原则监控各个节目播出内容,力求节目内容播出的公共服务取向和总体平衡。

第二,面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地域性失衡,需区分广播和电视的不同表现,分别采取不同策略。于广播节目播出的地域失衡而言,关键是进一步强化西部地区的广播节目播出,方能达到地域的均衡。而于电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电视节目播出情况均处较大失衡,需使两个地区的节目播出均得到有效强化,中部地区则应当继续保持良好的节目播出态势,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节目的播出。

第三,面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语种失调问题,需要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语种节目的播出。不仅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播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少数民族语种节目,而且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少数民族语种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力量。与各个民族语种的视听需求相应,坚持各个语种播出平衡将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研究》(批准号:09BXW015)部分成果)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4

关键词:广播电视;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工程

前言

将网络技术有效运用于广播电视工程中,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速度,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能提高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工作效率,进而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1广播电视工程中网络技术的运用分析

1.1提高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和实现二维码的普及

网络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需要以某些交互性节目作为其根本途径,所以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的结合运用不仅有利于广播电视节目的交互性建设,同时这一技术突破能够全面提高用户的收视率。广播电视工程的交互性建设能够改变用户以往的节目体验,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化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节目的开发权、节目制作权由节目制作人所决定,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制作人这一支配权的转移提高了用户的收视热情,对节目有了更大的期待。我国许多广播电视节目都加大了二维码技术的使用,这一技术的普及实现了与用户之间方便快捷的交流。比如,某些节目在播放电视节目时,经常会在左下方跳出二维码,扫一扫参与用户互动,有的节目甚至在其中设置抽奖娱乐环节,以此极大的提高了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1.2推动电视节目创新和改变用户收视习惯

在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中,由于受到节目播放渠道以及节目制作人产出等方面的限制,使得电视节目的形式过于单一,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电视节目已经逐渐实现其创新体系的构建,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视觉体验。而作为用户,其在选择电视节目时,不仅拓宽了自身眼界,而且激发了其对于电视节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运用陈铁梅(重庆市武隆区广播电视台408500)目的兴趣。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运行的单一化,使用户形成了固定的收视习惯,比如,某些节目只在固定的时间播放某一电视节目,而有的节目则强制插入广告,这一模式间接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进而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在节目活动的参与中提出自身收视要求以及收视定位,电视制作在归纳考虑之后可以依据用户需求及时改变播放模式,以此提高用户的收视体验。

1.3提高电视制作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记者采集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信息量更大,在播放节目时,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处理,而后进行联机编辑操作,能够提升电视节目制作的效率,有效减短节目制作的时间,并且能够提升节目质量,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了广播电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更加方便快捷的收集资料,人性化的播放模式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与依赖性,进而促进电视媒体自身获得更高的效益。

2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1)提高广播电视传输的质量。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解决了广播电视传输过程遇到的难题,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经济的发展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注重生活中的娱乐性。广播电视也属于一种娱乐手段,人们对广播电视的要求就会变得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需要将广播电视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2)在媒体网络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输理论与交换理论、有线电视网与互联网之间都实现了有效的融合。媒体内容是指利用模拟讯号将音频和视频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了媒体内容传输的质量,影响了用户对广播电视的评价,另外,传统的广播电视在传输速度上也比较慢。在操作计算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也不断地提高,而新技术的开发能够使原有的存储结构以及体系结构得到优化,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计算机技术要全方位的发展,包括计算机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的广播电视工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传输质量和效率都不是十分理想,影响了用户对广播电视的满意度。3)数字调音台是广播电视工程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处理广播电视中的杂音,确保向用户呈现的音质是完整优质的,进一步完善电视节目播放的音质水平。数字音频技术能够有效组织播放中音效产生的串音、杂音或掺杂的噪音,利用数字调音台和高效的修补技术,能够大大提升电视广播整体播放的质量和效率,使广播电视播放环境更加丰富和广泛,实现占用体积小、切换通路多的目的,进而满足用户高技术、高标准的需求。音频嵌入技术主要用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前期和后期制作中,促使广播电视工作逐渐细致化分工,其可以有效的解决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很多难题。云存储将大量的音频信息存储在云端,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节目被保存在互联网上的数据库内,用户只要在联网的情况下通过任何终端就能接入云平台随时随地收听云广播。而这些被存储在云端的音频资料采用云计算和数据库的功能,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更精准、更人性化的服务。

3广播电视工程中大规模普及应用计算机技术

3.1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可以有效攻克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困难,成功攻克广播电视传输中的技术性难题,提高广播电视的声音质量和屏幕画面的清晰度,整体推进传输质量的提高。可以借助计算机的普及和传播效率高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使用户切实感受到计算机技术给用户带来的新改变,对繁荣广播电视工程事业打下了牢靠的基础。广电工程产业进步的需要,广播电视工程拥有绵长的历史,而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广播电视工程中可直观地窥探到这一点,同时也是广播电视产业迈向新步伐的必然要求,唯有不断发展和超越,才能有技术层面的创新,才能稳步提高工作效果,增强为受众服务的基本意识。

3.2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从业人员积极学习并大力推动计算机技术在广电领域中的应用,广播电视工程从业人员要努力顺应新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变革,经常性地参与学习和培训,明确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产业的方法和实施措施,组织全员投身于技术应用媒体网络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丰富网络传输形式的同时,更进一步节省了传输的时间,拓宽了广播电视传输的领域与范围,使广播电视工程的技术变革更具时代性和实用性,合乎当代广大用户对广播电视质量和内容的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标准和要求均较高,然而,由于受制于节目的播出时间,负责剪辑的人员需要紧扣节目主题,进而对已录过的视频精挑细选,最终完成相应的剪辑。剪辑以后则需添加大批量的音效。发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报警的功能,计算得出累积所需时间。操作人员可事先设定开关机,使其自始至终自动播放,接着由计算机落实每项任务,一旦成功设定则终身有效,并以“星期”作为循环单位。

结论

通过兼具网络广泛性以及网络传播的普遍性的网络技术来全面广播电视工程的现代化建设,进而提升广播电视工程在当今的实际竞争力,而这有利于推动当今的网络技术的应用方向的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当今的广播电视技术的时代竞争力,进而全面促进我国的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关宇坤.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4(24).

[2]张启龙.分析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5).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5

一、对节目外包的认识

“外包”这两个词在二十世纪末出现,最早使用于企业业务的专业名词。外包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并利用企业外部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那么,我们所讲解的广播电视节目外包指的是什么?

广播电视节目外包是指媒体在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把媒体内部的职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竞争优势的业务上,那些媒体没有资源优势,对媒体的盈利和竞争毫无帮助的一些栏目外包给有竞争力的专业化传媒公司,从而谋求发展的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它是媒体为更好发展自身而实行的一种瘦身计划。

媒体节目外包这一战略管理模式最早运用在我国发展速度比较快,传播实力比较雄厚的城市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目前,我国大多数广播电视台已经开始实行除了新闻,时政类节目以外的娱乐、生活等节目,以不同的方式外包给专业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制作,突破了广播电视媒体现有的不适应节目生产的经营方式,能够充分地利用台外的人力资源,创作了一批竞争力强,人人一说就知晓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有名节目,比如,新疆电视台九套维吾尔语频道的《应聘者》《新纳瓦》《美丽就在你身边》《生活与健康》;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经济论坛》《海尔巴格创业平台》《美食谱》《健康指导》《旅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的《新疆青年》《生活》《讲故事》《海洋音乐》《学习》;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的《青春旋律》等广播电视节目承包给了外部的专业制作机构和文化传媒公司。

二、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模式

在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发展来看,第一个维吾尔语节目外包是从广播节目开始的,即2000年1月6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旋律》栏目开始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合作,这就意味着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的正式开端。与电视台节目外包相比广播电台的节目外包开始的比较早,维吾尔语电视节目外包是2007年1月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健康指导》节目承包给新疆阔克兰传播有限公司开始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的进程中,广播电视媒体外包制作的节目主要以娱乐和综艺类节目为主。目前,在新疆从事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专业制作机构和文化传媒公司达到7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的部分节目是与外部的制作机构或者新闻教育机构合作完成。新疆电视台,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部分节目是整个运作过程承包给文化传媒公司完成。

基于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管理和业务特点,主要有三种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模式。

(一)广播电视台与专业制作机构或文化传媒公司合作

这种模式属于合作性外包,是业务功能和技术操作由广播电视媒体的内部工作人员和拥有专业知识的外部力量共同完成的外包模式。在资产,知识,技术,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合作使媒体获得独立运营但无法获取超额利润。合作性外包注重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适合于待开发的新业务,新栏目。广播电视媒体通过授权许可的方式将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给具有一定运营能力的制作机构或文化传媒公司,承包节目的制作机构或文化传媒公司作为资源分配者,主要负责运营。广播电视媒体作为资源拥护者,执行监管并获得一定的利润。当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承包商的运营能力是进行节目外包合作性运营模式的重要要素。

新疆电视台九套维吾尔语频道的《新纳瓦》是合作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新疆电视台和“瓦斯莱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合作基础上,从2012年6月开始播出的一档娱乐性节目。

(二)广播电视台把节目整个运作过程承包给文化传媒公司

这种模式属于委托性外包,是广播电视媒体就像采用把广告委托给广告公司的运营方式一样,把广播电视节目委托给文化传媒公司。

节目策划,人才资源分配,技术制作等整个运作过程由文化传媒公司工作人员来完成。完成的节目由广播电视台制定的监督员来审核,通过审核的节目进行定期播出,播出阶段始终由广播电视台负责,文化传媒公司只是从媒体承包的规定时间内进行传播,虽然,他们获得一定的利润,但是始终没能得到外包节目的播出权利。这种外包模式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复杂度低,但是人力资源耗费量大。在这种模式下,媒体保留业务及相关设备的所有权,对承包商进行必要的培训后逐步减少在该业务中的内部人员数量,将业务委托给承包商完成,最终媒体方面仅保留管理监督。

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海尔巴格创业平台》是委托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乌鲁木齐电视台和新疆阔科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播出的专业型节目。到2014年,乌鲁木齐电视台和乌鲁木齐亚尔库特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继续进行制作和播出工作,此节目变成了自主创业青年的交流平台。这种节目外包的播出促进了广播电视媒体企业化管理发展,实现了多元化的媒介经营。

乌鲁木齐电视台维吾尔语频道的《美食谱》也是委托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乌鲁木齐电视台和乌鲁木齐巴力凯西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合作,从2014年开始播出的,专门介绍新疆各地特色美食的电视节目。

(三)广播电视台把部分节目承包给新闻教育机构

这种模式属于学习性外包,是广播电视媒体把部分本土化特点的节目或者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而实行的外包模式,通过媒体和政府单位合作运行或在高校制定的节目制作中心进行播出。媒体和政府单位合作播出的外包节目是由政府单位来监督,媒体执行内容安排和播出任务。在高校节目制作中心的主要工作人员是由在校有关本专业的学生来组成,他们负责内容安排和节目制作,媒体负责管理和监督他们的工作,负责最终的播出阶段。这种模式的优势之处是体现出节目的本土化和为在校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为新疆的传媒行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人才,双方都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维吾尔语频率的《新疆青年》是学习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新疆青年杂志社和共青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共同合作,从2014年2月开始播出的杂志型广播节目,播出内容以新疆青年杂志刊登的优秀作品和介绍新疆优秀青年感人事迹为主。此节目以新疆为题材的传播特点使《新疆青年》栏目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

新疆电视台九套维吾尔语频道的《应聘者》是学习性外包模式的典型,是新疆电视台和新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共同合作,从2013年开始播出的专业型节目。它以等待应聘者为主要参与对象,通过企业和应聘者的互相沟通,新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工作人员介绍有关就业情况并对应聘者推荐企业或提出意见来开发等待就业大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现场节目。

三、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的运营优势

企业化管理的制作机构和文化传媒公司的迅速发展对兴起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逐步形成了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独特的运营优势。

(一)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外包逐步实现了“制播分离”

信息技术不断发达,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的需求也不断地扩大。广播电视媒体要提高自身影响力和媒介之间的竞争力,首先要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的技术操作不完善,栏目组专业人才短缺,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无法满足受众日益多变的需求;另一方面,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栏目,应该把握好广播电视制作市场的领先地位。“制播分离”作为节目外包的最早形式,为外包节目生存发展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市场条件,同时自身具有了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推动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企业化管理,提高维吾尔语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广播电视台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事业最为显著的变化。改革开放后,维吾尔语广播电视机构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采用企业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模式。节目外包运营模式的出现对逐步形成企业化管理的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带来改变自身的机会,各家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开始开发新业务和新栏目。经营上开始实行多种经营,积极开展各种盈利活动,力求提高经济效益。节目外包模式推动了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企业化管理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自办栏目的创新。

(三)排除维吾尔语广播电视媒体面临的经营压力,完善产业链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范文6

建立数字化信息技术体系,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化发展

推进广播电视网络化建设,要努力建立数字化信息技术体系。首先,要根据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存储、再利用等各个环节的实际需求,按照节目信息化、数字化的规律来对以上环节进行系统设计与规划;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台内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进程,坚决摒弃以往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等环节孤岛式的系统结构,通过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连通来努力实现节目数字化制作—播出体系。再次,要改变广播电视各系统间传统的信号传输模式。广播电视节目制播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是以流文件传输取代基带传输,通过各子网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全台网的整体系统,并且制定出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同时在建立节目数字化技术体系还要对各类节目传输、存储以及各系统之间的接口格式设定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实现节目制播各系统的模块化与接口标准的一致性,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异构系统之间的开放与畅通;最后,广播电视网络化的建设还要加快资源管理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开发。广播电视要尽快实现制作与存储的同步化和数字化,这样不仅可以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速度,形成高效数字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数字化信息技术体系的建构可以在保证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对信息资源版权的保护。同时,广播电视台内部和各台之间也可以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换系统,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逐渐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广播电视节目向多样性和灵活性方向发展。

协调各部门工作,促进管理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