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文化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文化现状

乡村文化现状范文1

[关键词]农村文化生活

本次调查点位于新疆察布查尔县堆齐牛录乡堆齐牛录村,位于县城西部阶地平原区,乡驻地距离县城23千米。东与察布查尔托博种羊场毗邻,西与爱新舍里镇接壤,南隔乌孙山与昭苏县接界,北傍伊犁河与霍城县相望。有汉、锡伯、哈萨克、维吾尔、回、东乡等民族,于2012年10月23日至10月29日调研。

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在乡村开展了“东风工程”“农村公益电影活动”等活动,“东风工程”于2007年1月启动,是由中央和新疆地方财政专项拨款,每年按计划出版一定数量适合新疆农牧区读者阅读的出版社,是专项的惠民工程,旨在解决“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在本村建立的农家书屋,占地20平方米,总计有图书3000册,书的种类分为农业类、医学类、综合性图书、文学类、廉政文化类、历史类等图书。图书由专门的东风工程送下来的,再由县里的新华书店通知领书,新华书店派送什么书,村委就领什么,对此访谈中了解到如果村里需要哪方面的书是可以上报的,但是本村没有提过。结束登记从2009年开始直到现在,登记簿中多数借的是关于身体保健和文学方面的书籍。80%的人愿意在农闲的时候去农家书屋看书,读报。但是在访谈材料中了解多数读书读报的地点是在家里或工作单位,30%的人表示看过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书,其中看过书的人的62%认为这些书籍对自己的农业生产有帮助。农家书屋在实现其作用的过程还差一段距离,没有充分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更为重要的看书为主体的村民。如何引导村民能够看书并且看好书,将成为农村文化生活今后的方向之一。

访谈中来了解到,堆齐牛录乡每年有电影一年120场的电影任务,县上有电影队,电影任务分配到各个乡镇场。这样本村每年有20场电影,电影队今年放电影情况的不太好。原因一:电影放映每次都是老电影,比如:地道战,在访谈中年轻人表示对此类电影不感兴趣,认为每次放映的只有那几部;原因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打开电视看电影,每次来看电影的人有50人左右,村委会发动大家起来看电影。电影队的人数不够,不能来,村委会没有放电影的机器。这一系列的原因让电影放映的成果不够理想。村民对于未来娱乐生活充满着期待有98%的人希望在自己的村子里看戏,看文艺演出或电影。

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要长时间的推进和不断的完善,调查中问到农村文化建设还需解决的问题依次是加大文化设施建设(78%),发展农村特色文化(54%),增加政府经费投入(52%),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2%),加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36%)。在访谈中加大文化建设中在本村体现较为明显,今年本村兴建了汗都春文化传习所,这也将成为本村的文化活动室,覆盖农家书屋,健身场所等。传习所是由国家投入450万的三层建筑。在本次调查中,村民都提及新建的传习所,对它的期望很高,希望在传习所建成后能够开展更为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村干部也表示在传习所建成后动员更多的村民参加到活动中。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是本村大力发展的项目,围绕打造“汗都春”文化艺术之乡的目标,全面加强了对汗都春的保护与传承。一是组织优秀民间艺人成立业余汗都春演出队和乐队;二是抢救,申报了省、州级民间艺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本村共有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州级“民间艺术大师”、10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三是通过举办汗都春大赛等各类活动,给广大民间艺人创造展示技艺的舞台和获奖的机会;四是在广播开办专档,加强了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

关于农村文化生活的几点思考:

1、多样的文化生活开展的力度需要持续加强

文化娱乐生活单一,在农村场地和设施等限制,导致在开展活动时单一,都是以歌舞的形式展现,在开展的歌舞表演的时候,参与表演的人数和人员几乎是固定的。文化要发展,必须让不同的形式共同发展。在调查中,村民对于农民自编自演的节目和政府组织的文化演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村民在生活中自然会根据时代和自身文化生活的需要加以新的创造,可以使它具有时空的穿透性,可以起到满足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作用。让农民有更多发挥的空间。

2、对于文化生活的经费需要加大投入

对于资金的短缺是本次调查反映的最多的问题,本次的调查点县里没有任何经费,举办各项活动都要村民平摊的情况很多,应当在经费预算方面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分拨不同的经费,没有针对农村文化生活的经费让村委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乡村文化现状范文2

[摘要]:本文建立在对张庄村为期半个月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与农民的访谈和对农民日常生活的观察,考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会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电视媒体对农民生活、生产以及生活观念的影响,并指出大众传媒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农村社会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主要表现为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大量的农民离开了生养他们的土地,进入城市。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以一种显见的和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影响着原本闭塞的乡野社会,尤其是电视媒体,利用广告、连续剧和新闻报道的方式,不断把城市的信息和生活方式传递到乡村,由此改变了农民的购物习惯、生活方式和交往行为。

一、遭遇现代性的乡村社会

1、调查的对象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以农业为主体,早已指出,这使得中国人养成了安土重迁的习惯,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人们也是在土地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各种交往关系。然而,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产结构,在1979年之后有了显著变化,1979年之前,工业化虽然也在中国城市和乡村都同时开展,但并没有对乡村结构造成根本的冲击。而1979年以后,随着中国重新走上“现代化”道路,中国的乡村社会很快面临着危机,这种危机不仅是物质的,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首先,随着人口日益增长,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其次,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吸引着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诱惑他们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民工”作为一个独特而庞大的群体出现在城市里,以血缘和地缘为基本结构的农村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又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中国农村的现状又是什么呢?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又起什么样的作用呢?我们对江苏省灌南县李集乡一个名叫张庄村的村庄进行了一次为期半个月左右的田野调查。

选择张庄村作为我们调查研究的对象,在于它是中国农村向城市化转变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张庄村原来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本的村庄,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张庄村原有的乡土特色正不断地被削弱,大规模的林业生产、外出务工以及在附近的工厂做活已经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2、土地情况

张家村早年是一个典型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乡村,这个村子共有土地约3200亩,人口约1500人,1500人主要靠在3200亩上播种稻谷、麦子和玉米来生活,直到1986年,这里的人们多数还是以农业为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每户家庭通常是6口人:父亲、母亲、两个孩子和祖父、祖母,其中父亲是一家之主,父亲在田野里劳动,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祖父、祖母帮助父亲、母亲处理田野和家庭事务,父亲和母亲则通过收割庄稼,共同担负全家人的生活开支,这样的家庭结构一直维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

但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土地逐年减少,如今整个村庄剩下不到200亩的农业土地,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约有80%的人已经不再从事农业耕种,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们纷纷离开了土地和家庭,到城市和外地打工,同他们一到出去的还有儿子,这样的男性共约500多位,这个村庄也有女性到城市里打工,但数量并不多,大部分女性(约700多位)选择在本地的开发区上班,留守家中的是一些鳏寡孤独者,农田不再成为唯一的生活来源。

原有的土地都到哪里去了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土地都被工业园区的开发商租用,甚至住房也被置换,农户可以用0.4亩的土地换取占地0.4亩的房屋,政府负责房屋的统一规划与建设,在张庄调查时我们发现,这个村庄有整齐有致的别墅、干净的广场以及设施齐全的活动中心,这一切已很难让人想到,这里曾经是传统中国农村中的一个普通村落,在我们采访期间,在一些尚未改建的房屋外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向华西村学习”,可见,正在开展的“新农村”运动在这里已经如火如荼。

虽说农民住上了别墅,可调查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失去土地的农户,对于土地,仍然十分留念,“没有土地还叫什么农民,谁愿意把地给卖掉或出租呢,粮食即使卖不掉至少能解决全家人的吃饭问题,生活有个保障啊。”村民们这样跟我们说。土地对于他们依然很重要,农民们认为没有土地就没有安全感。不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样的想法只存在于父亲、母亲辈以上(即50岁以上)的村民中,20岁以下的青年和部分的青壮年(30岁上下)村民都表示不想一辈子靠种地来维持生活,他们普遍认为一亩地辛苦一年只能挣得700元左右,远远不及上班打工挣得多,他们渴望离开土地。但是离开了土地,他们能到哪里去呢?进入城市?多数年青人实际还是有些迷茫。

传统的乡村生活已经改变了,我们想知道,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如此急遽的历史变迁,作为一种现代媒介,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电视与乡村生活

科塔克把电视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电视凭借它的新颖获得了人们关注;第二个阶段,开始了“对电视信息的地址、解释和加工的过程”;第三阶段,电视进入了某地的大多数家庭;第四阶段表现为“电视收看行为对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的持续和终生的影响,后者一生都生活在电视传播的全国文化和电视制造的大众现象之中。”[1]张庄村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7%,而张庄新区已是100%,可以说,张庄村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77.14%人认为他们了解国内外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发现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媒体对张庄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产生了巨大而又细微的影响。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否认大众传媒对他们生活本质的改变:“没有电视,最多是有些闷,我们才不会相信电视上的那些广告呢,都是骗人的。”然而,不管否认与否,我们通过观察可以肯定,他们的日常行为和精神生活实际上都已深受媒体的影响。

大众传媒改变了中国农民思想、行为和认识,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的交流,将城市里的一切带到了农村,也使得农民了解了城市世界。“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2]在传统社会里,人际传播作为人们沟通的古老方式成为信息来源的最主要的渠道,我们从鲁迅的小说《风波》里就可以看出,村子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信息的最重要通道,小说中的河边和谷场成为了最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不过,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是通过七巧那样的人物了解外界情况,而是通过广播、电视和电影了解外面的世界。

电视在这个村庄已经非常普遍,在接受我们调查的35户人当中,每家至少拥有1台电视,而绝大多数人家里拥有2台以上的电视,而在15年前,这个村子还没有电视。电视出现后,人们过上了“新的生活”,据我们统计,有48.57%的人每天收看电视在3—6小时之间,其中有8.5%的人超过6小时,仅有14.28%的人收看时间低于1个小时,有1人因文化程度较低而不看电视。就观看人数来讲,电视的影响已可见一斑。电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娱乐、放松方式,为了喜爱的电视连续剧,人们会提前干好活或者将它扔在一边,由于这个村子有80%的人群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所以,白天整个村子显得格外宁静。家中多为学生和一些老人,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围坐在电视机前。而傍晚时分,各家更是关起门来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聚集在一起聊天的传统乡村生活,显然已无法继续维持。

柯克约翰逊博士在《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中,考察电视对印度两个村庄的影响时,认为电视在三个方面改变了乡村社会,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笔者也试图从这四个方面讨论电视对张庄的影响:

1、经济领域

电视媒介在改变农村经济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最主要的。人们通过电视了解自然气候,通过电视购买家用物品,牙膏、洗发膏这些日常用品都是电视广告经常宣传的品牌,新的消费方式通过电视进入了乡村,城市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首先,电视让村民们了解了外面世界。过去这个村庄是封闭的,村民们对于外界一无所知,但现在外面的世界通过电视等媒体深入到了村庄的每个角落。城市生活对于村民特别是对年轻人有巨大吸引力,在与他们交谈中,一位在读的初三学生说道“我现在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以后去南京那样的大城市生活。”我们问到“那么南京你去过没有?你觉得它哪里好呢?”她回答说 “我没有去过,但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里的生活条件好。”我们便继续问道“那你经常收看那些电视节目呢?”她笑着说“我最喜欢看电视剧了,青春偶像剧,我每天下午都看,还有韩剧也喜欢看的。”

其次,大量的电视广告迅速而深入地影响着村民们的消费观念与选择。有39.39%的村民直接告诉我们他们经常按照电视广告购物,有一位身穿名牌运动服的小伙子告诉我们,他只买“安踏公司”的服装,原因是看了电视广告后就喜欢这个牌子了,他买东西一般是认准牌子的,认为好的产品广告做得都好。在一位妇女家中,她带着责备的口吻指着一辆帅气的摩托车对我们说“我家儿子都已经有3辆摩托车经手了,没办法,留不住钱,你说跟亲戚朋友一起出去,人家都摩托车一骑就到了,我们总不好意思让别人等,于是就买了一辆。后来,改朝换代,这车过时了,就又换了辆。前两年娶媳妇又换了辆新车,还是看电视,那个明星做的广告,还是名牌呢,平时也不大骑,就扔在屋里”,有一些人虽然并不承认自己已深受电视广告的影响,但从他家购买的家电依然可以发现电视广告的巨大渗透力,他们的洗衣机、冰箱和彩电都是那些电视广告中反复出现的商品。

2、社会领域

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张庄的社会结构也或快或慢地改变了。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是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村落社会,传统的农耕社会,年龄和生活经验十分重要,所以男性和年长者往往具有权威性。但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动和新鲜事物被电视、报纸介绍进入乡村之后,年龄不再是权威式人物的唯一评判依据。约翰逊博士在《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中指出:“传统上,年龄和性别是家庭登记制度中的主要决定原则。在传统的印度家庭中,男人比女人拥有更多的决定权,年长者比年轻人拥有更高的权威。”[3]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亦是如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长老统治”传统,并且由家庭扩展到整个村落,这种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权威式”的统治结构发生了变化。“尊卑不在年龄上,长幼成为没有意义的比较,见面也不再问贵庚了。——这种社会离乡土性也远了。”[4]

大众传媒在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媒不发达和信息封闭的时代,经验是最宝贵的,而经验属于长者。但传媒的发达,使得信息流通越来越快,掌握这些新信息的不再是老人,更多的是年轻人。在接受我们调查的人群中,全村只有5个人接触过计算机并偶尔上网,不过,他们基本上是18岁以下,他们逐渐掌握了信息的话语权,他们不再尊重年长的意见,而是更多地通过电视媒介了解世界。比如在婚姻上,他们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由长辈确定,而倾向于自由选择婚姻,他们的择偶标准也趋向多样化。

家庭的规模也开始缩小了,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已不多见,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在一起比较常见,祖父和祖母往往住在分外。一位60多岁的老人说到“现在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都不同,比如我们习惯早睡早起,他们都熬夜看电视。互相之间都看不习惯,容易产生矛盾,不如自己住得自在。而且现在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人了。”电视还使得老人和青年人之间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显然老人代表着传统生活方式,而喜欢电视的年轻人,则主导着这个村庄现在和将来生活方式。不过,电视对老人思想观念也是有很大影响,当我们问到对生孩子的性别偏好和个数时,几乎98%的人回答是少要孩子,男女均可。有位60多岁的老年妇女说:“现在男女不都一样吗?电视上一直宣传要计划生育,不要重男轻女,这些道理、政策我们现在都懂。”但是,在对已婚农户的家庭人口组成的统计中发现,每家至少有一个男孩,这也说明了传统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

3、政治领域

传统中国的农民既不关心国家政治,也不关心与自己命运相关的村庄政治组织,他们认为只有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不受到影响,谁上台都一样,而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也仅仅是通过家族来解决问题。但是大众传媒进入乡村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农民们开始关心国家政策和各种社会问题,这从调查可以发现,村民在选择电视节目方面的情况是这样的:据首位的是新闻类节目,占到了53%,电视文艺类其次,再次是体育类节目。村民们尤其喜欢看《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和《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他们在聊天时,还经常讨论各种电视新闻。

其次,通过观看媒体和学习文化知识,村民们掌握了一点粗浅的法律知识,他们遇到诸如离婚、经济纠纷等问题,大多数人不再是通过家族内部协调来解决问题,而是选择地方的政府和相关司法机构,也有少数人直接选择新闻媒体。不过,直接选择媒体的情况还不是很多,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当我们就“您会采用何种方式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只有8.57%的人选择利用媒体资源,而45.71%的人选择向政府求助,村民们认为媒体没有太大作用,除非是“焦点访谈”这些中央台才有用的。对媒体的不信任是农民们的普遍心态,这说明了媒体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村民们甚至不相信媒体上的一些报道;当然,无法和媒体直接接触,也是村民们不选择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4、文化领域

大众媒体对于乡村还有一个方面的影响,是它改变了乡村的文化状况。传统的乡村社会几乎谈不上文化,有少部分人是通过读书掌握文化知识,但大众传媒给乡村带来了一些文化和消遣活动,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通过大众传媒,村民们知道了韩剧、日剧和城市生活方式,他们甚至开始按照电视所提供的文化样本,进行恋爱和交往,例如,婚庆商店也出现在村子里,年轻人开始按照最流行的时尚结婚。

但大众传媒在文化领域对于村民的影响,主要是消费娱乐文化,村民们最容易接受的是《大长今》、《环珠格格》、《超级女生》和《加油,好男》这样的娱乐节目,尤其是年轻的村民,他们几乎每天都沉浸在这些节目中,并且模仿这类节目进行生活。这类娱乐节目大大丰富了单调的乡村生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大量的娱乐文化也带来了许多坏处,因为大量的娱乐文化本身的文化水平并不高,而村民的文化辨别力、鉴赏力比起城市人显然普遍较低,他们无法辨别这些娱乐文化的优劣。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大众媒介中的某些娱乐文化也是青年农民犯罪的主要根源。一些年长的家长甚至由此痛恨电视,他们把子女的许多问题归咎于大众传媒,在深入访谈时,有位父亲找到我们,希望我们去他家中跟他的女儿多多交流一下,谈谈如何提高学习成绩,让他的女儿少看点电视和没用的杂书。

三、大众传媒与“新农村”的文化重建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我们真切感受到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农村的生活质量有了飞速的提高,农民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在这一历史巨变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电视为主的大众传媒正逐渐改变着农村的消费观念、婚姻观念、价值判断,使他们的生活日益接近城市文明。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如何重新建立稳定的乡村结构,解决农民身份与心理转变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结构的真正完善,这是我国提出“新农村”建设后,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当然,“新农村”建设并不是要放弃农村的“现代化”,而是希望乡村社会在向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保持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延续性、稳定性。大众传媒能够带给农村许多新颖、现代的思想,同时它也能够为稳定和重建乡村的“文化共同体”而服务,如何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让那些离开和没有离开的乡村人建立起“乡村认同”,这是“新农村”建设对大众传媒提出的更为深层的要求。

首先,“新农村”应该是具有现代精神和现代气息的“现代化”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大众传媒应该把现代文明、现代思想传输给农民。而不仅仅是给农民提供一些简单地娱乐。

其次,重建乡村的“文化共同体”,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是以礼治为基础的共同体社会,这个共同体社会具有共同的道德信仰、价值观念和礼仪制度,但现在传统礼仪文化和道德观念在乡村社会已经受到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冷漠。佐藤卓己把大众传媒看作是新的自我和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工具。而在乡村精神的重建过程中,大众传媒也可以承担这一功能,唤醒人们的乡村认同意识,重建一个新的“乡村共同体”,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很强,因而,大众传媒把什么样的文化传达给村民,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思想和文化,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就是重建稳定的乡村结构,将人们重新统一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中,这一切必须借助大众媒介的参与。

[注释]

[1][美]转引自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02页。

[2]:《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6年,第4页。

乡村文化现状范文3

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的视角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四川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面对的任务是“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是培育产业内在竞争力、达成“升级版”目标的必由之路。转型升级主攻方向是解决抵挡和粗放的问题,要适应大众旅游提档升级要求,改变人们对乡村旅游的传统认识。本课题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创建理论、在分析乡村旅游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分析、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分析、品牌创建与推广和品牌管理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在面对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实施品牌化战略的路径和模式。

(二)主要目标

本课题旨在以四川省乡村旅游为依托探索中国乡村旅游行业品牌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模式。本课题将从理论分析加实证研究上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为全方位品牌战略在乡村旅游项目中的实施提供有力的应用依据。

(三)主要方法和途径

本课题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主要观点: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设计的一些特色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来满足旅游者的世智笾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体验的日趋多样化,旅游出行日趋自主化,以口碑效应为主要传播特点的传统乡村旅游产业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散落在广大乡村的乡村旅游点具有极大的空间广度,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以自驾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客源对象的需要。在打造乡村旅游业升级版的大背景下,要突出“品相、品质、品位、品牌”,将工业4.0的理念融入农业,大力发展智能化精致农业,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本课题将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结合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创建理论、在分析乡村旅游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消费者分析、品牌定位、品牌内涵分析、品牌创建与推广和品牌管理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在面对升级换代的背景下实施品牌化战略的路径和模式。

二、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乡村旅游是结合乡村旅游区当地的发展情况,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而加强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则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寻求突破和创新的一个必然的选择。下面就阐述当前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为进一步的促进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加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帮助,当前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知名品牌数量少。2.品牌产品内容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3.缺乏品牌化营销手段,品牌意识欠缺。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几点建议:1.拓展乡村旅游内涵。2.规划旅游集聚地,打造精品品牌。3.进行品牌化营销,扩大品牌的营销范围和营销力度,也全面推广品牌。

总之,乡村旅游品牌的建设要针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准确的品牌定位,要体现当地区域的特点和特色,深度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此项研究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及学术界的反映和引用

本课题聚焦于乡村旅游的品牌体系建设,以破解目前乡村旅游业中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同质化难题为设计方向和目标,是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中的一项开创性工作。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体系,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成果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美食民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模式。课题完成后,在助推乡村旅游升级版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由品牌定位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精准化农家乐;由品牌化包装,做足乡村文化,让游客寻找乡愁,体验生态生活,围绕乡村品牌,让生产成为表演,让生活成为旅游,把家园变成花园,从而带动农民增收;由品牌化营销,运用新媒体营销手段(如微信、导航、智慧旅游、网络预订等传播工具)引导游客需求,对乡村旅游经营和管理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以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的体系,形成一套乡村旅游的可操作模式,成果模式为: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美食民宿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模式。该成果将指导和提升乡村旅游体系的标准化和完备化。

四、与预期计划和目标比较,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

乡村文化现状范文4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的要塞,是名闻遐迩的历史重镇,基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等著名旅游景点多达40余处,成为近年来西部大发展文化体验旅游的重要地区之一。作为新疆维吾尔族较为密集的聚集地,吐鲁番生土民居建筑的特点突出。这些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将维吾尔族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表现出来,成为承载维吾尔族文化的特色性符号。

1.吐鲁番民居驿站设计研究带来的实际意义

(1)促进吐鲁番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本研究把吐鲁番民居建筑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相结合,打造具有传统民居特征的旅游驿站,追求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新鲜血液。吐鲁番民居经过改造以后仍保持其民族地域特色,不但是今后重要的旅游参观项目,同时部分解决了当地旅游住宿条件不足等问题,延长了游客在当地的旅游时间,可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也相应的减少了本地居民外出打工的想法。

(2)为吐鲁番民居的保护提供新思路

吐鲁番民居旅游驿站,为吐鲁番民居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在使用中保护,在建设中发展。吐鲁番民居旅游驿站不改变其民族地域文化传统,体现了现代人对历史文化传承及一种怀旧与回归情节。其建设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民居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本地自然与人文精髓,同时满足当地民族文化传统和现代人住宿生活需要的要求。

(3)改善当地居民居住生活条件,增加经济收入

通过对传统民居的改造,将会极大的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例如给排水工程,垃圾集中处理的实现。民居从入口到庭院的规划设计、建筑材质、空间意象、家具陈设、采光照明等方面的改造提升,将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带来较大的改善。不但可以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居民收入,而且可以丰富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活,增强当地人民的生活幸福感。

2.吐鲁番民居驿站主要的研究内容

(1)对吐鲁番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文化特征,居民的生活现状与需求进行研究。(2)从游客的角度出发看传统民居旅游驿站功能需求的合理性。(3)结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和游客的住宿需求,总结吐鲁番民居旅游驿站的功能、特点、类型和经营模式。(4)加强民族文化在传统民居建筑上的表现手法,如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装饰、陈设设计等要显示出浓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5)将民居建筑和聚落周围的自然环境结合起来规划设计。(6)打造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建立民俗村。(7)改进传统民居建筑手法增加乡村旅游的观赏性。(8)发展生态民居建筑,开发绿色能源。

3.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如何保持吐鲁番民居民族区域文化特色的同时,进行改造建设以满足现代人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和游客的住宿需求。在整体设计方面,尊重吐鲁番地域文化现状,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特色,地域人文特色,尊重吐鲁番当地的民俗及宗教文化。(2)民居驿站建筑的造型、布局、装饰及配套设施整体设计,并且要达到改造后或新建民居与旧民居的整体融合。(3)生态设计,就地取材。响应国家关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政策,新的民俗村落的设施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筑设计走生态建设的道路,才符合乡村旅游的概念。(4)外地游客与当地人民生活的有机融合。民居旅游驿站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旅游,吸引更多的外来人,让原住民搬离。而是要把原有民居改造成宜居之地,适合原来的主人和游客的共同需求,差别需求也得到满足。游客的到来并不打扰原住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要做好合理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开放与非开放区域的合理划分,个人或家庭私密空间的划分。

4.在设计过程中的预期目标

民居驿站,不但为广大游客提供住宿,而且可以提供娱乐休闲,同时也具有体验地方民俗,观赏自然风景和长期度假的功能。既显示民居所蕴含的传统地域特色,又有现代旅馆建筑中的舒适旅居条件。

(1)民居旅游驿站注重游客对地域文化的精神追求,将其所在传统民居具有的文化色彩和传统风貌完整保留并直观地展现给游客,满足游客体验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回归住宿方式。(2)对乡村聚落民居建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然后针对不同户型的民居根据主人的生活习惯进行空间内部个性化的设计。(3)民居建筑所运用的材料均采用当地自产的如生土、木材、麦草、芦苇、毛石等天然材料,完全属于原生态民居。(4)在室内陈设设计上,减少现代元素的装饰陈设品,多运用居民和游客手工制作的当地手工艺品做室内陈设。(5)利用民居传统的植物图案、花卉图案、几何图案等装饰图案对住房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6)结合当地民间艺术,创建小型家庭式手工坊旅游纪念品让游客参与其中。(7)驿站主要是以乡村家庭经营为主,属于不发达地区,居民没有能力购买各种服务设施,考虑引进绿色能源减轻居民经济困难。

结语

民居旅游驿站具有生活性、民族性、艺术性以及体验性等特点,可以集中把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展示给国内外游客,成为新疆文化旅游中的热点。

乡村文化现状范文5

一、我国农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项目开发同质化现象严重,致使项目缺乏鲜明的个性化体验。我国当前农村旅游项目开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但其类别尚不明晰,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式结构,即简单的观光型开发项目占据了大部分,而注重游客自身参与体验的项目则开发得非常少。在湖北乡村有限的现有体验性项目中,基本都是简单的农事参与、农家美食、农家住宿等。这些项目多为静态的“观察性”体验,没有深刻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而在现阶段人们精神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的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能通过“亲身参与”获取深层次体验的高级别项目。另外,湖北和我国其他地区的项目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地方特色,这种不注重差异优势的项目开发自然很难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也就无法满足其个性化体验需求。

(二)项目开发结构不合理,使项目的整体联动体验不足。湖北农村旅游开发大部分为分散经营,这样不容易产生合力,即有限的资金资源使其开发处在“各自为战”的局面,即使某一项目做得不错,但由于缺乏优势的“项目组合”,很难吸引大批量的游客,因为对游客来说,他们往往不会满足于某一项目的有限“体验”需求,而是渴望通过具有联动性的组合项目获取整体的体验感受。第三,项目开发的文化意识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游客的求知性体验。乡村农耕文化是我国千百年来历史文明的重要体现,这也是吸引大批城市游客前往农村旅游观光的主要原因,但是目前湖北农村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的展示上,很少有对人文历史景观进行深度开发的。第四,项目开发的服务意识欠缺,不能充分满足游客的延续性体验。“服务”虽然是无形的,但确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它是“体验”的核心部分之一。湖北农村旅游分散化的模式使其经营相对粗放,特别是对从业者的管理不够规范。

二、乡村体验旅游发展思路

(一)主题提炼与体验线索设计。湖北乡村体验旅游的主题来源于当地的各种特殊文化形态表现,即富有当地特性和本土化特点,且具有感召力和实践性,使产品感知化和稀缺化,有利于游客体验活动的开展和体验产品的增值。如20世纪70年代我国有许多当年知青下乡的知青点,这些地区可以利用这一特殊背景,确定相应的体验旅游主题,吸引当年的知青来此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此进行革命教育。同时,主题的确定应根植于本土地脉、史脉与文脉,突现个性与特色。我国各地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环境的地域差异明显。在旅游开发中,湖北应根据其区域资源优势,设计创意新颖的乡村旅游项目。

(二)活动策划和体验过程设计。策划多种体验活动项目,如“农家乐”只是乡村体验旅游的形式之一,应该在现有的观光、垂钓、采摘等项目基础上增加体验性强的活动,如体验农事活动;篝火晚会;烧烤;乘坐畜力车在乡间观光;乡村节庆活动,民间婚礼等民俗活动;学习简单独特的歌舞、传统手工制作等等。

(三)参与性体验产品设计。体验经济时代的新型旅游者追求动感与差异,渴望冒险与成功,因此,企业应当提供富于参与性强的产品,满足游客多感官的需求。在体验产品开发中,将农家的农田、菜地、果园、花圃、池塘以及圈舍,有偿地提供给游客使用,或者说租赁给游客,农家提供种子、农具、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以及种植养植计划和日常管理方案。这样,旅游者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而经营者在提供体?机会和情感性消费时,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持续的经济效益;而旅游地各相关利益者在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作用中,获得游客与风景的情景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各方都能在“均态”中获得自身最大效益。

(四)注重原味乡村特色的设计。突出湖北乡村特色就是要把农耕生活形态的典型景象提纯集粹,将牛羊慢踱、鸡鸣狗吠、村口老树、门前小溪、戏台等农耕生活形态,及插秧、割稻、灌园、牧牛羊、饲鸡兔等农事活动再现于景区的乡野大地中。同时要挖掘各层面的民俗文化内容,物质层面的文化主要有各种民俗工艺品,民俗工艺品是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在开发中应结合农村农耕文化特点进行设计;体制层面的文化主要体现为农村各种传统节庆活动,要将这些节庆活动进行挖掘,原汁原味地展现给旅游者;心理层面的文化主要体现在农村的纯朴民风上,在农业旅游中所有的服务人员都应该体现淳朴和亲情,尽量弱化商业气息。在景区中应营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抛开钟表,没有号令。任凭自己意愿行止起坐。

乡村文化现状范文6

关键词:黑龙江省;乡村城市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111-02

引言

按照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规律,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期和工业化发展中期。由于历史原因,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使得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结构严重失衡,城乡居民差距过大。按照城乡社会结构演进规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化就要到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但是,从整体上看,乡村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因此,进行乡村城市化,把城市和乡村纳入统一的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建立新型城乡协调关系,这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一、黑龙江省乡村城市化现状与水平

(一)乡村城市化的内涵

近代历史表明,“城市化的本质是乡村城市化”。乡村城市化(urba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的。工业化启动城市化,英国最早开始了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到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已达到城市化水平的高级阶段,城市化率80%左右,之后趋于缓慢发展。美国出现城市郊区化,西欧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 ,随之伴生乡村城市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后期西方学者所指的乡村城市化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乡村城市化本质是不同的。它属于“外生型”的城市化 [2] ,表现在城市工业向乡村的扩散,城市由集中到分散,由单个城市走向簇群城市。

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走过高速发展阶段并相对停滞后,中国步入加速发展阶段。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不能成为推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城市对农村是消费性而非生产性的,农民的非农化更多地在农村就地完成,乡村城市化带有“补偿性”的特点。按照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发展最快的是大城市,发展最慢的是小城镇。结果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相互对立的独立发展,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农村明显落后于城市。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走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城市化道路[3]、“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相结合的二元城市化战略” [4]。中国目前发展的乡村城市化不仅仅是城镇人口增加的过程,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各要素的联系与组合不断的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 [5]。乡村城市化在中国似于农村城镇化的概念,农村城镇化是作为一种城市化战略提出的 [6]。

(二)黑龙江省乡村城市化发展水平

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标志,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是包括农村城镇化在内的整个城镇化标志,这两个比重的差异情况反映了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程度。而工业化与城镇化偏差的百分点定义为城镇人口比重与非农业劳动力比重之差,负值说明城镇化滞后工业化,正值说明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水平。在表1中,我省的城镇化水平超前于农村工业化发展,不同于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城镇化超前发展原因主要在于:(1)国家政策的主导作用,包括建国初期的抑城市化政策、1984年大力兴建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乡镇企业大发展 [7] 。制度上的释放导致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提高了城镇化水平。(2)这种超前是相对的,存在着我省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分别从农业劳动力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量上来看,1985―1988年前者下降的比重与后者上升的比重同样是1.6%,说明此阶段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是协调的。1989―1990年,二者均增长了0.1%,这主要是统计人口口径的变化造成的,计算城市化率从1990年前以非农业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为以常住城镇人业发展趋于同步,说明布局分散。乡镇企业的这种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的布局方式,导致农村工业的非城镇化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指导思想采取的是就地转移“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但不城镇化。因此使农村未形成规模效益,也未能分享城市的外部经济,造成了农村工业更大的外部不经济 [8] 。激化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矛盾,直接制约着农村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农村现代化进程。

2.城镇规模偏小。1999年末,全省共有1 211乡镇,其中镇464个,14 488个村。其中,人口大于1万的有52个,占农村城镇总数的14.7%;不足3 000人的城镇91个;还有24个城镇人口不足千人。城镇规模偏小,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影响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程度,是制约乡村城市化发展水平升级和镇区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一个重要因素。

3.城镇化质量低。从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来看,1999的人均收入4 291.8元,排全国第二十二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3 303元,排名第二十六位;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44.3比同期全国水平高出5.1个百分点。

三、黑龙江省乡村城市化发展对策

1.确定农业在城市化发展中首位的战略地位。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借鉴荷兰高效农业模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农业资源配置和结构组合,延长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产业链条,同时抓住工业反哺农业的机遇 [9],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纠正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转变“就地转移”模式。根据集聚―扩散理论,由集聚―扩散产生的地域结构变化推进了乡村城市化进程。因此调整农村工业布局和格局,加强“集中型”工业,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农村工业与农业“争嘴”和农村工业发展的非城镇化现象 [10]。

3.强化政府的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充分考虑城镇的生态承载力,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提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一个既有利于生产、又居住舒适、社会安定、生活方便的现代化小城镇。

4.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改革保护城市就业政策,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适应非农化的客观需要。

5.加强农村小城镇的特色基础建设,改变小城镇建设的低水平和自发状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选择发展科技含量高、专业化程度高、总体经济效益好,且能推动相关联产业,形成产业支柱、特色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融合。

参考文献:

[1]Robert D.Lewis.(2001).Guest Editorial:Industrial suburbanization of Canadian and American eities.1850―1950.Joum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27(1):1-2.

[2]税伟,陈烈.国外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比较[J].世界地理研究,2005,(1):28-29.

[3]任清荛.关于乡村集镇化和集镇建设的探讨[J].经济地理,1985,(5):123-125.

[4]辜胜祖.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对策[J].人口研究,1991,(1):34-36.

[5]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56-162.

[6]曾赛丰.城市化定义刍议[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108-109.

[7]薛德升,郑莘.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起源、概念、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1,(5):25-26.

[8]David James:Economic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中译本《应用环境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