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1
首先,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在大部分音乐专业学生的意识中,专业课指的是各种术课(如钢琴小课、声乐小课),和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曲、音乐史等理论课程,而把艺术概论排除在外,所以,教师有必要在上课之初从艺术与社会、艺术与音乐、艺术与自身发展等角度将《艺术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阐明清楚,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主动学习。
第二,教材的选择。《艺术概论》的教材种类繁多,难度深浅不一,各有侧重。如王宏建主编的《艺术概论》,这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艺术本质、艺术门类、艺术发展、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艺术创作几部分系统、全面、专业地阐明了艺术学,内容较为深奥,是所有艺术类从业人员都适用的艺术学专著;而专门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由彭吉象、张瑞麟所著的《艺术概论》一书,虽然也是从艺术概说、艺术种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等方面进行编著,但它更侧重于从音乐的角度来阐明艺术的哲理性,较多地结合了音乐作品、音乐欣赏等内容,不失为一本适用于音乐学专业的好教材。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再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笔者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仍有不适之处,于是及时调整,选用了由郑锦扬主编的《艺术概论》,这本教材与前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将艺术原理与艺术门类分开,大幅度地增加了艺术门类的内容,每门艺术门类都从起源、发展、特点等方面展开,更加侧重于艺术的实用性,对于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具体可感的内容比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内容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内容的安排。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书本内容,略做了调整。先从具体的艺术门类,即学生最为熟知的音乐开始,让学生对课程产生一种亲切感,再继续美术、舞蹈、戏剧戏曲、电影、文学等内容,通过了解各艺术门类的发展、特点,对各艺术名作进行赏析后,最后结合艺术原理的部分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如对艺术的发展这章内容的讲授,如果在此知识点之前学习了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的发展史,就能将几者相结合,不仅能用具体事例对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性等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扩充,还能巩固已学知识。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安排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教学方法的运用。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较多采用的是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这对于文化知识基础好的普通专业本科大学生比较适用,但对于大多数重专业、轻文化的音乐专业类学生则需要改进。这亦是笔者在实践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在《艺术概论》的课堂组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注意力较难集中、课堂气氛不活跃,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没有回应。针对种种课堂上出现的现象,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有以下尝试:
1、增加讨论式教学比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可采用学生分组讨论,分工合作,利用PPT等呈述讨论结果。如讲授美术的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罗列出各发展阶段的特点、代表画家,展示各发展时期的代表性画作,然后按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按组讨论各阶段画作的具体特点,选出一人在课堂上对讨论结果做总结性呈述,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将结果制成PPT进行展示呈述。
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2
美术史作为一门拥有浓厚历史色彩的学科,内容往往十分抽象,让学生学习时感到十分的枯燥,而在美术史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枯燥的教学内容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创设愉悦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对美术史知识的感知力,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抽象的概念和定义,难以体会到美术史中鲜活的历史情感,导致学生在上美术史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好比听天书。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彻底改变了美术史教学的面貌,因为多媒体技术将美术史中的知识用图片、音乐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用动听的音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为老师的讲解配上绚烂的图片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生提供一堂听觉与视觉结合的美妙课程。另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认真学习美术史知识,让学生在欣赏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时,掌握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
2如何促进多媒体技术在美术史教学中运用分析
(1)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的正确运用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一些抽象的难以用语言来解释的美术史概念和定义,多媒体的运用就显得很重要了,我们可以搜索相关的图片将抽象的概念和定义形象的解释给学生,让他们更加直观的学习。同时网络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往往可以呈现出一些很重要而书上没有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作为补充学习内容的一条重要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上自主的搜索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
(2)运用多媒体技术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仅仅依靠文字等枯燥的工具来进行,难以面临当前现实社会对教学提出的严峻挑战,而多媒体技术形成的新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将图片、音乐、视频等巧妙地结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独特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在主观能动性,适应时代的发展。
(3)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想要实现美术史教学的成功,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来达到。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相关的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身处历史背景下,切身的感受到美术史的魅力,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见,通过多媒体对现实环境进行再创设,直观的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会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视觉盛宴,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去预习和复习。
3多媒体技术在美术史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分析
(1)为美术史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美术史自身涵盖丰富的学科内容和繁杂的信息内容,因此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美术史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实现了美术史知识的整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美术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高校的美术史教学评价的单一和教学方式的单调,打击了学生学习美术史知识的热情,加之教师教学时具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工作的进行。但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是为美术史教学提供了丰富信息资源,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其一,媒体技术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和对知识的获取。当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美术史问题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搜索,并利用聊天软件与同学进行交流,加强对美术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审美素养,形成了较高的艺术素养,让学生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提高捕捉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其二,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由于美术史的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为了实现知识点的快速记忆,就需要多媒体技术对知识进行整合和总结,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掌握美术史知识。
(2)形成教育市场和提供实践基础
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3
关键词:微课;实践;课堂;发展
一、微课的概念内涵及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微小说、微博、微信、微广告等一系列“微”事物,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零碎的时间里,通过电脑或手机获取和微信息,进行交流互动,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学习资源越来越便捷,人们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高中生需要在高中阶段学习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能。微课逐渐成为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最早是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六十秒课程,微课概念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在2008年提出的,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率先给出微课概念,随着微课实践和研究的深化,人们对微课的认识逐渐全面,概念及内涵不断丰富。2013年,微课实践迅速升温,专家学者及教育行政部门对微课给出了各方定义,微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微资源构成―微教学过程―微网络课程,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每个阶段的微课概念内涵、表现形式、功能特点、应用范围不尽相同。微课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学习规律,时长为5~8分钟左右,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例,微课算是课例片段。其次,微课的教学内容少,聚集问题,突出主题,突出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加强某个教学环节,内容精简,资源容量大,微课视频是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师生在线观摩课例、课件等教学资源,也可下载保存到笔记本电脑、手机,进行移动学习。最后,微课的教学资源情景化,教学视频构成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真实的微资源环境,师生可以在真实具体的案例情境中获得知识,实现教学观念和技能风格的提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微课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学资源,构成了新的教学模式。
二、微课应用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的意义
在高中美术课堂实施微课教学,观念新颖,手段先进,效果显著,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造就高素质人才。
1.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应用在高中美术教学,多方位实现美术课堂高层次电化教学,微课教学知识点零碎,表现形式直观,声音、图形、文字相结合,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而言,可以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利用视频的暂停、重播,有利于学习者根据个人情况,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防止学困生出现学习困难,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微课应用使欣赏课更加精彩
美术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美术教学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微课广泛运用于高中美术课堂,使欣赏课更加精彩,采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欣赏内容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文字、声音一起呈现,学生的思绪随着画面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人机交互方式可以实现学习反馈,学生按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美术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审美意识,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自由表现,畅所欲言,发挥出真实的个性特征,融洽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3.微课应用让绘画教学更加生动
高中美术教育强调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美育人,开阔视野,陶冶性情。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电脑绘画,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利于减轻绘画基础薄弱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美术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张扬个性特征,促使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化特征的发展,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三、微课在高中美术课堂的应用示范
1.高中美术微课的设计理念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等传统单一的教学资源不同,它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还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教学练习及教学反馈等辅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共同营造了一个应用小环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微课的宗旨是从小处着手,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创建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微课“位微不卑”,微课虽小,但知识内涵丰富,教学意义巨大,微课讲解一两个知识点,稳步推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微知识、微学习,形成大道理、大智慧。
2.高中美术微课资料的选取
微课程使用多媒体技术,将网上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现,教学方式新奇,在融入式的课程环境中,消除了学生的距离感,微课资料的选取,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取图片、音乐、影视资料,创设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情境的创设激起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3.高中美术微课的制作
对于高中美术,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利用互联网,搜索大量的教学资源,针对美术课程的特点,用视频资料将课堂的重点内容解析,学生的印象深刻,微课制作要考虑动画的整体效果,根据主题内容体现图片和文字以及动画效果,图片和文字的处理,要避免过于花哨,突出知识点,做到文稿设计漂亮、内容组织良好、教学传播积极,例如,“国画”教学,技法方面的讲解,教师使用DV工具录像,制作微课,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国画画法技巧,节省课堂时间,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四、高中美术微课的实践
利用微课为学生构建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交流,使高中美术教学更加丰富和便利,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选取图片、音乐、影视资料,创设妙趣横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从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教学“建筑艺术”时,播放几分钟的故宫建筑视频,配以气势恢宏的音乐,向学生展示故宫建筑艺术风格,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结合历史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特征及价值,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提供了交互界面,学生通过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古代瓷器”的教学中,学生观看瓷器视频,了解瓷器的造型、色彩、质感,结合视频,讲解作品的艺术技巧、创作背景等瓷器的相关知识,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瓷器的资料,了解关于瓷器的历史及价值。微课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时间内,播放音频或视频,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个知识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高中美术微课的评价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通过学生的表现,评定微课效果,引发思考,合理评价微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反馈学生信息,教师对上课进行反思总结,修改微课实践中的问题,促进微课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完善。多元评价标准,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综合考虑和全面评价相结合,建立多主体的评价体系。
总之,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微课进入高中美术课堂,实现了资料共享,为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探究性学习平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阮昌奇.试论新课改下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4
一、美术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发展
教师本身应具备创新精神,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作用不能像过去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那样强化、单一,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场地、氛围,自己则也可以成为学生中的一员,甚至做学生的听众,形成情感融洽,气氛和谐的学习情境。课上应多设疑点,让学生反复质疑,师生共同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美术教师要搞好课堂教学,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学生兴趣与课堂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
三、美术教师要灵活选材
教师要灵活掌握课本的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除了抓住基本的知识技能知识点外,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安排并加入新的知识点,并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的是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优化课本的信息,使所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创新教学就不是一句空话。因此,要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就要选择有利于创新的课的内容。一套适于美术课的作业评价方法
美术课的内容应该充分突出美感教学,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丰子恺说“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在当前的教学中,美术课的任务是让学生自觉 运用美来塑造自己以后的人生。当今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师必须主动的引导学生用美的原则去选择知识和信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自己能够健康成长。
四、创造轻松活跃而亲切祥和的课堂氛围
人在轻松自在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因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亲切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不断地使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对学生的思考加以肯定,这样做既能增强他们的信心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创作,实践欲望。同时,恰当的音乐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上《中国画欣赏》这一课时,我选取了多首古典乐曲。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氛围中,孩子们伴着优美的音乐,沉浸在欣赏祖国国画艺术之中。
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5
在这里艺术班的政治课教学中的眼高手低,有两层意思:一是艺术班学生文化课学习的眼高手低;一是艺术班文化教师教学时的“眼高手低”。
一、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眼高手低
艺术生中有很多是从小喜欢音乐、美术或因家长意愿就选择了发展艺术特长,但大多数是到初中乃至高中文化课学习成绩不好,而看中艺术生高考文化课录取分数低、高考升学率高,于是把学艺术作为高考捷径,转而开始学美术或音乐。无论是哪种情况,一般来讲,艺术生的文化课水平偏低,他们选择的学习道路决定了他们与文化生有很大不同。
(一)在高考文化成绩的要求上
虽然平时和文化生用一套教材,高考时用同一套试题考查,但高考成绩却相差甚远,学习艺术专业不但意味着自己比别人多了一门技艺,多了对艺术的欣赏和品评,还意味他们较文化生可以更容易踏进高校大门。这些也是他们轻视文化课学习的“眼高”的原因,这种思想上的“眼高”,使他们少了文化课学习需要的踏实认真,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多了“手低”。
(二)在知识的接受上
由于一方面要学习专业课,会牵扯艺术生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即使他们自己有时间,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课的学习上,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人的文化基础原本就差,尤其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艺术生比文化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要弱很多。因而,艺术生对所学知识往往是课上生吞硬咽,似乎是听懂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深入理解;课下复习巩固环节往往也很不到位。
(三)在问题能力上
这里的“问题能力”指学生课上、课下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相长”应主要归功于“问题能力”的高低。当然,学生的“问题能力”在于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我认为也更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领悟。学生如果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或课下没有复习,尤其是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的话,对知识就很难有疑问。美术生大多性格内敛,虽然也在听课,但缺乏激情,课堂气氛较难调动,问题能力较差;音乐生个性张扬,表现欲较强,不管会不会、对不对,都积极附和教师,课堂气氛活跃,但注意力极易转移,而且思考问题、领悟知识不够深入。总体上讲,就问题能力而言,文化班学生比艺术班学生强,重点班学生比普通班学生强。
二、艺术班文化教师教学时的“眼高手低”
《孙子兵法》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彼”是为了“不殆”。教学中,了解了艺术生学习的眼高手低之后,在教学中我们也应注意采用眼高手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
(一)“扬”“抑”结合,加强课堂管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在现代班级授课模式中,尤其是艺术生文化课教学中,教师的职责还应特别强调一条,即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一方面是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一方面是对“尊重和弘扬学生个性”的认识扭曲。这一矛盾在现代教育中的凸显给课堂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艺术性、科学性地进行课堂管理,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展开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师素质中的必备方面,传道授业解惑固然重要,而如何把道传下去、让学生听传道则更为重要。
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和不同类型的班级,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对艺术班文化课教师来讲是很重要的,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既体现着教师的师德,又需要师艺。一般说,在高中艺术班教学中,美术班要“扬多抑少”,音乐班则要“抑多扬少”。即美术班教学管理中多一些表扬鼓励,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把握,注重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充分活跃课堂气氛;而音乐班则需要适当把握教学深度,避免学生课堂附和多,动脑筋思考少,造成上课表面活跃,事实上教学实效性差。当然,针对不同情况、不同的个体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实扬也好,抑也罢,其根本是教师的“威”。这里的“威”是指威信,即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做到在学生面前有威信,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学水平外,更要注意管理方式的艺术性,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其兴趣、爱好、品性、家庭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科学有效的课堂管理正日益成为艺术班文化教学的重要教学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教学实践中,一个有着丰富知识储备的优秀文化课教师,在艺术班文化课教学中教学实效性不一定高。
(二)“深”“浅”适度,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对于艺术班,尤其是艺术普通班,则更注重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于某些知识点甚至要采取“浅入浅出”的处理方式。即在确保掌握重点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学习内容,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增强其学习的信心,避免他们因不会而厌恶或放弃文化课学习。以我所教的政治课为例,减轻学习难度和减少了学习内容后,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主要用来帮他们整合知识点,注重点线面结合,从每一个框题都讲了哪几个主要知识点到框节课之间知识的点线面的归纳总结,使他们知道课本内容的梗概,增强学习的信心,把知识学习落实到位,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尤其是在高三有限的复习时间中,为避免他们日常的“眼高”和学习时“手低”造成的心理落差产生的自卑,减少他们学习的盲目性,在教学中,艺术班的文化教师应该多讲一些,手把手帮助学生识记理解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把两类不同性质的“眼高手低”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讲”“练”并重,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高考命题改革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但能力离不开知识这个载体,所以把知识讲清、讲透十分重要。首先,文化班一遍能讲清的知识在艺术班可能不行,要多下一点工夫,这时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对于学生一遍听不懂、记不住的知识点,教师要重讲,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可以更多,直到学生听懂。在讲解时要注意思路清晰、讲解到位、言简意赅。学科知识点构成了一个知识网,一个知识点的破解可能有助于对整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其次,理解的东西还要记住、会运用,所以练习也很重要。基于艺术生文化课学习时间有限、基础薄弱,选择什么样的练习题、难易程度、是学生自己讲还是教师讲,都大有文章可做,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班而异、因题而异。
(四)“高”“低”有别,正视学生现状
从重点班到普通班,或者从基础好的学生到基础差的学生,相同的教学方法,其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随着教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我觉得教师除了对教学工作多一份冷静思考,多一份理性外,始终如一不变的是饱满的教学热情。工作和生活一样,都离不开热情和激情。有了热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毅力和能力。
音乐美术知识点总结范文6
[关键词] 音乐鉴赏课 对话式教学 教学目标
所谓对话式教学,就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互动”开展教学的活动过程。它并非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是平等的交往、精神的相遇相知,是一个创造的行动。这种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学是从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建构转变,教师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在彼此积极、主动思维的前提之下,通过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对话与合作的过程来建构知识。
一、学会倾听,做学生最忠实的听众
音乐鉴赏本身就是一个表现个性,开发思维,注重个人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应当也必须允许学生对相同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倾听除了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认真听取每位同学的想法和感悟之外,教师还要有倾听背后的敏锐的体察力,一个有良好倾听意识的音乐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答案之外,更能听出学生的表述背后的情感与思想,听出学生的差异与区别。要把学生当做完全独立的个体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个性,设身处地地倾听。
二、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对21世纪新型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明确的表述,即“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它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要求,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者、音乐生活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交流者、音乐活动的组织者、音乐表现的欣赏者。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所以,激发学生课堂对话的重要因素是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和平等。从根本上说,在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之后,音乐鉴赏教学中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才可能真正实现。
三、在对话中综合各类知识,无限量扩大学生知识层面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将艺术教育的综合性作为基本理念贯穿始终,并着重强调广泛利用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展艺术教育,作为艺术课程中的音乐学科,实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综合,不只是音乐与美术、戏剧、舞蹈的机械叠加,而是强调各种不同艺术形式间、各种教育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情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相互融合,由此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课程,还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适当了解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在对话式音乐鉴赏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引申素材和引申时机,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无限量地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看似可有可无的一句话,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就是一次新的受教育的过程。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话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其实就是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过程,这其中主要包含选择、补充、疑问、追问、判断、分享、联想的等方法。下面,就以《多彩的民族风》一课为例,浅谈音乐鉴赏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
1.能够基本分清各个民族代表性的音乐风格(运用追问的方法)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3张图片,分别是蒙古族草原赛马的情境,藏族人民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情境和带着维吾尔族小帽,弹着冬不拉热情歌唱的维吾尔族小伙子。然后,让学生分辨照片中分别对应的是哪一个民族。然后,播放《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3首民歌,每放完一首,都要追问学生,这首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它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歌词讲述的是什么大意?通过聆听歌曲,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它有什么显著的音乐特征呢?先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允许同学们各抒己见,不管答案的对错,而是要注重学生内心想法的表达。学生每一个正确或者近乎正确的发言,都是追问完后总结的素材,而学生错误的意见,则成为特别需要注重的地方。通过对学生们不停的追问,促使他们不停的思考,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答案知识,远比教师一股脑地灌输,要牢靠得多。
2.了解民族音乐的产生与发展,与该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等因素有什么关系(运用联想、引导的方法)
首先,请几位同学,讲一讲自己想象中的新疆、和蒙古是什么样子,可以题材不限,只要和这三处地方有关的,都可以大胆地讲出来。通过对三个民族的生活地域、生活习惯的简单总结,再引导同学们,这些地域、文化、传统的因素,和他们的音乐是有直接联系的。新疆整体气候温和,所以他们的民歌简洁欢快,维吾尔族人民情感丰富,热情大方,所以民歌中有不少的爱情题材。藏族人民热爱劳动,虔诚,所以民歌曲调大多高亢而深沉,内容多以歌颂太阳和雪山居多。蒙古族人民无比热爱着自己的大草原,因为他们可以在大草原上骑着骏马驰骋,大草原的辽阔也使得他们的民歌舒展悠长、句幅宽大,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通过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感受不同风情的民族音乐特色。
3.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运用感染分享法)
民歌欣赏教学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的另一生动、有效的途径。通过对3首民族歌曲的欣赏,请同学们着重谈一谈自己的情感体验,比如,《辽阔的草原》,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对于草原的深切热爱;《牡丹汗》,虽是一首爱情歌曲,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