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1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conten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chieve our country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is the effective way of university sports realization scientific style and socialized. From the angle of modern curriculum, the outdoors experience type activit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nforms to the system knowledge criterion, the life effectiveness criterion, the interest oriented criterion, the society develop criterion and so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outdoors experience type activity" curriculum content has specific practice and theory significance on th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This article begins on the outdoors experience type training concep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outdoors experience type training introduction university sports option class, designed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he teaching way, at last carried on the summary to the sport teaching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关键词:大学 体育选修课 户外体验式培训

Key Words: Universitysports elective courseoutdoors experience training

一、引言

传统的基础教育采用封闭式的,单一的课堂教学,这种应试教育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对社会认识的盲目以及心理的脆弱,虽然能培养和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提高知识水平,但对素质的培养却作用不大。户外体验式活动是在自然中有组织、有计划地持有一定教育目标而进行的自然体验活动的总称。2002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拓展大学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课题组组织7所大学的大学生开展了把“户外体验式活动”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为研究、探讨户外体验式活动训练作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一种完整的课程内容提供了实践依据。

二、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大学体育选项课的理论依据

2.1 户外体验式培训与体育教学的特点相近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在户外进行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据培训对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可以说户外体验式培训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体现和延伸。

2.2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目标和体育教学的目标基本一致

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术、技能、促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户外体验式培训对于实现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户外体验式培训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2.3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培训过程和与体育教学的过程基本相同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学习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并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现共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提升为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一次户外体验式培训一般会包括四个环节:“团队热身、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回顾总结”。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确定目标、激发动机、理解内容、进行反复练习、反馈调控与与评价等环节组成。而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团队热身也相当于体育实践课的准备部分,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相当于基本部分,回顾总结相当于结束部分。可见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培训过程及基本环节和体育教学的过程和环节是基本相同的。

三、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大学体育选项课的课程设计

3.1教学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设计

3.1.1、教学内容、目的、时数的确定应符合《纲要》的要求。

3.1.2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能充分反映户外运动各项目所共有的技术、技能,充分体现三基本的原则。

3.1.3、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应有助于全面调动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自觉锻炼习惯。

3.1.4、课程设置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实际,便于普及。

3.2构建教学体系的目的设计

3.2.1、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教育方针。

3.2.2、通过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实现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纲要》所制定的课程目标要求。

3.2.3、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荒原等条件,把课堂设到郊外。

3.2.4、体现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3.2.5、使学生掌握参与户外运动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具备参与并指导户外运动的能力。

3.3户外运动课教学大纲设计

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搭配。通过对教学效果.学生反馈的信息,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归纳分析,从原有的理论课16学时、实践课16学时、教学考核2学时的课程安排逐步变化成理论课10学时、实践课22学时、教学考核4时,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及能力的培养。

四、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教学方式

开展怎样的活动必须按照预定的目标做出选择,可根据活动的场所、设施、用具、指导老师、预算等综合考虑制订活动内容。

4.1户外运动教学准备

4.1.1、课程安排为一学期。课前在校内媒体介绍户外运动教学内容及管理办法。

4.1.2、学生以选项课或选修课的形式报名参加学习,适当交纳所需费用。

4.1.3、统一组织,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实践课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理论课合班进行教学。

4.2 教学方式及相关内容

4.2.1、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作为课程的延伸,安排在周末或假期进行。

4.2.2、理论课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讲授户外运动概论、定向运动、生存的技能技巧、户外医学、饮食卫生、危险因素、自救求救的基本知识;实践课则注重学生户外技术、技能及生存技术、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术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及应变能力;综合训练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放在理论、实践课后进行。

4.2.3、实践课、综合训练,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分组(5~ 8人1组,男女生搭配),学生自选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进行练习,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

4.2.4、身体素质练习贯穿于实践课的全过程。一般安排在 课程结束前进行,练习时间一般为20~30 min。 适当调整训练计划和要求。

4.2.5、综合训练应选择复杂多变的山区,采用基地式、穿越式、混合式和特殊式4种不同的方式。没有条件的可选择公 园、城市周边农村进行训练。

4.2.6、综合训练时各小组自行安排食品计划。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有条件时让学生识别采集一些可食植物。我们不赞成教学生捕获动物的方法,除了捕鱼。教学中应注重培养 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大学体育选修课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策划

露营是伴随在野外住宿的户外体验活动最常见的活动方式,从制订活动计划到活动结束后的评价,都应该具有科学性的整体策划。

5.1活动计划

基于上一次的活动记录和总结,制订本次活动的方针、内容,大型活动最迟应在三个月前决定活动的场所。其次,指定组织体系图,确定指导体制和明确任务分工。

5.2现场调查

野外休闲娱乐进行的场所一般都是非日常性的自然环境,因此活动实施前,必须对开展活动的场地进行仔细的考察并根据场地特点制订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排除不安全隐患及提高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区域内适合开展野外休闲娱乐活动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设施条件、交通、物品的采购等也要和现地的工作人员直接交流沟通得到确认。从安全面考虑,应在现地调查时对所制订的活动计划进行预习,例如计划徒步的路线亲身走过,掌握所需时间。隐藏危险因素的场所,区域内气候特征和最近的急救医院或避难场所等。

5.3行前会

在行前会中,组织者应将活动目标、活动计划、具体内容等向参加者介绍讲解,并强调个人携带物品及分组情况,决定各参加者的任务分配。同时,如果参加者大多是初次参加时,还应在行前会上简要讲解帐篷的搭建和撤收、野外做饭、地图和指北针的使用等野外活动基础知识。特别提醒的事还有出发前的健康管理,自我健康管理及急救措施等方法和技术要在出发前简单掌握,对于健康状态临时欠佳的参加者要与医师商量,最终决定是否参加。

5.4现场指导

活动进行中,每天活动结束后开队长会议,准确把握每名参加者的状态,是否有身心的不适或不满情绪,指导老师应谦虚听取参加者反映的各种问题,寻求良好的解决方法。队员的健康状况、小分队中的人际关系、对于活动的评价等都是每日队长例会必要的内容。听取以上报告后,指导老师再次确认次日的活动计划和准备情况,做出可行的指导方针。

5.6评价

活动结束后3至4周内,举行总结会。总结整理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极其原因;还需改善之处极其对策。并从个人和小组及全体参加者的不同侧面分析总结。将活动的整体评价加上活动的照片、参加者的日记摘要、作文等综合整理,制作出活动总结书,才是一次活动圆满结束的最后句号。指导老师的总结会也必须及时召开,讨论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综合各种记录制作报告书,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参考。

六、结论

户外体验式活动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同大自然的接触中,加深对自身和自然的了解,去学习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创造、创新、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等方面的能力。户外体验式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程内容,它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打破了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局,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等体育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慧丽,高校体育教育开设野外生存训练课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期

【2】许方龙、宾洲,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野外生存教育的可行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5期

【3】张惠红、陈作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意义[J],体育学刊-2002年6期

【4】任长江,“体验式培训”为什么能够兴起? [J],人才嘹望-2004年6期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2

关键词:高校体育;户外运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323-02

一、户外运动的概况

户外运动课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以户外运动项目群所共有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及相关竞赛所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为教学目的,按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教学内容包括冰雪运动、定向越野、郊游、野外露营、野外生存能力训练、野外物种及自然知识的学习考察、高校体育户外运动训练课是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模式,是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萧山科技学院在校大学生(专科)一、二年级男女生,对户外运动的理解、参与意愿和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得数据,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如下:

男生143人(占48.5%),女生152人(占51,5%);大学一年级人数125人(42.4%),二年级的人数170人(57.6%)。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次对萧山科技学院在校学生随机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95份,有效回收率98.3%。抽取的本校学生先进行预测,然后进行项目分析。查阅中国期刊网关于户外运动的相关论文、期刊、专著等并通过因特网查询的方法获得最新的资料信息和研究方法。所有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后,运用相关数据统计软件(SPSSI3.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3.调查结果与分析。(1)男、女大学生的参加户外运动调查:其中男143人,有104人参加户外运动占72.7%;女152人,有68人参加户外运动占44.7%。男、女样本的参加户外运动项目比例不同,用假设检验X2=∑(A-T)2/ T= 23.56,P<0.005拒绝H0,男、女同学有着明显差异。(2)大学生最常参加的运动项目的调查: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排在前五位的是:篮球频数121占有效百分比39%、羽毛球频数105占有效百分比29.8%、足球频数63占有效百分比27.8%;户外运动频数82占有效百分比19.7%、其他频数81占有效百分比20.7%。有82人选择户外运动项目,占13.9%。说明中国高校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喜好已经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经常参加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偏多。大学生对户外运动的向往和参与人数却不成正比,从中的原因值得研究。(3)大学生每学期参与户外运动次数统计:一次的频数125占42.4% ,二次的频数94占31.9%,三次的频数51占17.3%,四次的频数25占8.4% 。每月参加户外运动1次最多,人数为125人42.4%);其次是2次人数为94人(31.9%)、每月3次的人数为51人(17.3%)、每月4次以上人数为25人(8.4%);显示户外运动的次数主要集中在1~2次(74.3%)偏少。(4)影响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主要因素有:课程、老师、同学、环境、条件等。根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认为影响其进行户外运动的因素,主要集中表现在同学有67人(22.7%),周围地理环境18.6%,学校教学条件和体育课程设置。说明户外运动与伙伴关系非常重要,当然学校组织和氛围也是影响中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关键。(5)一、二年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兴趣频数统计:一年级125人 频数 64占51.2% ,二年级170人频数114 占66.3%。在不同年级的调查中,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参加户外运动的兴趣越强,一年级有64人,占51.2%;二年级有14人占66.3%。X2=7.5,P<0.01说明年龄对户外运动有着差异。

三、影响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因素分析

1.学校组织。学校的办学重心在于招生、就业和内部的转型升级,体育则及格就行,所以也不愿意多加投入,这就大大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政策上的偏向导致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都不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也无法深入。户外运动的开展一方面靠同行工作者的宣传和努力,另一方面靠国家体育政策指导 [2]。只要政策加以引导,完全能够开展户外体育运动。

2.设备设施、环境条件。萧山科技学院是一所二级学院校园很小,除了篮球、足球、排球外基本没有户外体育设施,比起本部的攀岩、独木桥、秋千、翘翘板及水上游乐设施来相差太远。但地处湘湖公园,周围环境比较充分:有海洋公园、天然游泳场、划船、登山等等公共资源完全可以利用。

3.个人因素和社会配套。户外运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体育教学活动方式,是现代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3]。由于多数学生受传统教育的局限,只参与一些体育课教学的运动项目:大球、小球和田径以及体育游戏等同样可以健身,愉悦心情,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和钱去参加户外运动。在社会上户外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探险、攀岩比赛、越野骑行、潜水以及电视上的户外游乐节目等非常红火,与之相比在大学里看到的学生滑板、滑轮、自行车、放风筝等运动显得星星点点。

4.时间设施方面的问题。时间不充足和缺少经费是影响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重要因素 [4]。首先,在校内开课人多设施少,二节体育课90分钟学生的活动密度会很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去校外,无论是有安全隐患,一般学校不会鼓励,所以学生,只能在校园里打球、跑步。其次,缺少经费。户外运动装备、路费、门票和餐饮费等无形之中抑制了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积极性。

四、大学生户外运动开展的对策

1.开展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素质。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第一位的,大学体协和专业协会应该进行培训,加强自身户外运动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学习,有了能力,才能大胆的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才能在教学中起到模范作用。

2.注重户外运动理论基础的教学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运用多媒体通过理论课教学和专业知识讲座,介绍户外运动概论、讲授户外运动(如:定向、生存技能技巧、户外急救、饮食卫生、危险因素、自救求救等)基本知识和教授各种户外装备(如:帐篷、指北针、炉具、GPS、绳索等)的使用,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户外运动有了一个系统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户外运动理论知识和户外运动技能。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户外运动项目,在真实环境或模拟条件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户外技术、技能及生存技术、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技术自己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

3.建立户外运动俱乐部。建立大学生户外运动俱乐部的选修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俱乐部活动,培养学生真正的运动能力、运动兴趣和对户外运动的认识理解,大学生在交流、学习,沟通中扩大了交际范围,培养了兴趣为以后体育教学奠定基础;针对案例现象,应该照顾到女学生的一面,开发智力型的、休闲性的户外项目俱乐部。

4.建立户外运动网站和论坛。电子信息时代,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平台,通过学校网络资源建立和完善户外运动俱乐部的信息、用图片资料库对外宣传、对内活动安排、出行计划、活动小结等互动、共享。也可链接兄弟院校和专业俱乐部,丰富了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为创建健康的户外运动生活方式起到宣传和推动的作用。

5.组建户外运动项目的竞赛队伍。浙江省以野外生存、攀岩、漂流、自行车旅行和定向越野等项目为主开展竞赛运动,其中开展最为普遍的是定向越野和野营[5]。以陆地上的登山、攀岩、定向越野和海岛野外生存为主的浙江海洋学院户外运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作为二级学院的萧山分园更应组建户外运动项目的竞赛队伍为本院输送人才服务。

6.完善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户外运动的多数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针对参与对象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户外运动计划,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科学整体策划,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加强保险意识,只有建立在安全保障体系下的户外运动才是健康积极的运动[6]。

7.加快户外运动训练基地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海岛、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天然河流和湖泊等开展户外运动如校园定向、公园定向、露营、速降、山地自行车等运动。海洋学院的大学生野外生存基地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先例。

五、结论与建议

1.萧山科技学院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的理论知识不健全、学生对户外运动的了解不够,缺少整体氛围、环境条件、器械等比较落后。

2.缺少宣传,理论知识、名人或户外运动器械等都可以起到直接或间接的感应。

3.学校地处偏僻,与外界接触少,校内又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竞赛活动。

建议: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工作者的教学管理,有计划、有目的、科学的设置体育课,落实教学指导思想[7]。其次,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借鉴成功院校经验,聘请有关专家或名人来讲学,学习户外运动知识,让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因地制宜,开设些具有大学生文化特色的户外活动,教师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中穿插一些户外运动内容逐渐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参加,最大限度满足大学生的锻炼要求,给力于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杨汉.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2] 谢科.广东省高校学生户外运动状况调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4).

[3] 孙会兵.户外运动在武汉高校开展的现状及模式的探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3).

[4] 张俊斌.对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1).

[5] 马敏航.浙江省户外逼动开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体育世界,2010,(3).

休闲体育概论课程总结范文3

关键词:通识教育 德育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32-0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China is relatively slow, the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rigi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educational effect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Hong Kong and Taiwan.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association of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overall planning, curriculum setting ratio, the depth of excavation,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etc. to explore.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Innovation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党的十报告强调的重要思想,在今后的一段r期,高校以此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新世纪以来,毕业生竞争激烈,受就业压力的影响,高校虽然重视德育工作,但更注重专业知识训练,对于人文情怀培养等传统文化的教育并没有落到实处。而且实施德育教育的具体环节,也是多理论灌输、少有品德行为专门训练,难以提升德行修养。而通识教育是源于个体的自我完善需求,是以“人”作为原始的逻辑起点,针对有足够成长空间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人,对个体的性格塑造和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最终目标是使得大学生在知识汲取、德行修养和心性情怀得到和谐发展,强烈体现出以人为本精神和人文关怀。实践证明,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心智健全,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促进高校德育发展与创新。

1 通识教育现状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在台湾地区较早起步,全面开始于1984 年。台湾地区不断创新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建立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台湾各高校深入探索通识课程内容改革,配合学校培养目标,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大陆地区从1995年开展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以来,在“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各高校积极探索通识教育道路。至今,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必修课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必修课是教育部规定课程,比如思想政治理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军事理论等。选修课程则各有特色,形式不一,主要有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等。

1.1 通识教育的渊源与发展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tation)源于希腊亚里士多德主张的自由教育,追求知识的广博性,以个体全面理性发展为目标,促进人的身体、道德、智慧和谐发展,避免投入过于机械的、强调效率和实用性的、专业化的训练[1]。通识教育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提出的,他的教育理念是以一种科学的态度,传承传统与古典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综合提升人文素养的全面教育,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的也是他。

早在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关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报告――《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此报告就通识教育是针对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人才,从哪些方面提高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展开论述,明确通识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地思考和流畅地沟通,以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分辨是非。从此,通识教育的概念诞生[2]。

在我国较早的一些留美学者在国外接触到通识教育后,将其理念引进国内,并融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梅贻琦先生是最先践行通识教育归国学者。然而首先关注和践行通识教育的是港台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通识教育”在港、台地区兴盛。至今,通识教育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多维度教学的培养人才的教学范畴,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会有不同的定义[3]。广义上,通识教育是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即大学应该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包括文化素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狭义上,则认为不能直接为就业做准备的非应试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博和人格的完整,是指可以适用所有大学生的共同教育,目的是促进个体在德、智、体方面均衡发展。

当前,通识教育思想流派以美国为代表,主要有三大流派:进步实用主义、理想常经主义和精粹本质主义。杜威是进步实用主义流派代表人物,他主张教育即个体的生活历程,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时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对社会环境形势的变化的预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坚持正义并对身边创造影响的能力,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义做努力。杜威还主张通识教育通过经验尝试的方法,模拟和探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柏拉图是理想常经主义流派的发起者,代表人物还有纽曼和赫琴斯,主张事物的普遍性和恒久性真理,他们认定这种真理以精神的方式存在。理想常经主义流派主张人文思想教育,构建了内省、思辨的方法论,注重教育内容连贯性和统一性,推崇思想观念的培养。康能和罗索夫斯基是精粹本质主义流派的代表学者,该流派汲取以上二者之精华,主张大学要通过博雅的通识教育和高强的专业技能培训来支撑,最基本的公民素质教育、优质生活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是大学教育主要内容。该流派主张经验在前、理性在后的教育方法,认为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但同时要体现差异[4]。总之,虽然不同国家和各流派代表对于通识教育内涵表述不尽相同,教育方法和具体实施也不一致,但是已达成的共识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完整的人格教育。

1.2 通识教育的开设情况

北京大学的宋鑫在2012年选取以北京大学为首的7所综合大学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情况做了调研,调查显示7所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7所高校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通识课程的学分和要求,所占学分比例在5%~10%。但是多数高校在设置通识课程中,所占知识领域不够均衡,所属类别的分配也不够协调。在课程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常识集锦型、概论型、技能训练型、休闲娱乐型的课程居多,综合类、贯通型的跨学科课程以及原典选读类课程偏少,课程内容比较浅显,思想性不够,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教学效果不够显著[5]。

1.3 通识教育的课程特点

通识教育课程不同国家的设置各有特色。美国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形成4种比较典型的通识课程:核心课程、自由必修制、分布必修制和名著课程。每一种课程模式都有相应的哲学基础[6]。而在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注重对传统道德文化内容进一步挖掘,选取其中富含人文性和主体关怀性的资源进行再加工,形成系列讲座课程,着重启蒙大学生的心智,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经过这样再三挑选和加工后的文化资源课程更加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接纳,也更有利于摆脱传统德育的封闭和束缚,去糟粕取精华,易推广[7]。国内大学的通识课程,则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的指导,课程设置有一定随意性,重名称、轻内容挖掘,看上去课程门类丰富, 但整体规划和体系建设性差一些。至今,也没有对通识课程领域的划分制定出具体标准,导致通识课程缺乏整体设计,不成体系,内容不具有统一连贯性,通识教育以一门门独立的课程呈现给学生,而且课程之间同样缺乏统一性和关联性。

2 通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通识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是在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中,为了培养适应新时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提出的高等教育理念。德育是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一直连贯性的教育。从范畴上来说,德育知识通识教育的一部分。通识教育与德育在教育理念上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致力于全人教育。在高校发展通识教育必然能够有效促进德育发展。

2.1 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的相辅相成

通识教育和高校德育的实施都是针对教育失衡而提出的,是为了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之教育最高目标,两者密不可分,共同致力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通识教育与德育教育都是通过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从而来改变行为,二者的教育目标一致,实施方法一致,通识教育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反之,德育教育虽没有通识教育课灵活多样,但高尚的品德也是有助于通识课程的接受与践行。

2.2 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的融会贯通

内地高校德育教育者希望通过政治德育理论课程的讲授和对课时数量的要求来达到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且具体做法都是上级规定,全国统一要求,德育课程偏重理论,枯燥的说教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自上而下的制度性约束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唯一能吸引学生的也只是授课老师的个人魅力。而通识课程的课程讲求博雅原典,知识资源本身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比如选取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教育,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就是很好的典范。因此,通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目标虽然一致,但是具体做法导致实际效果大相径庭,二者若能在课程设置与资源选取上融会贯通,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3 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的互补

通识教育与德育在教育目标保持高度一致的基础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形成互补,德育课程与师资队伍都相对固定,而通识课程资源可以相对宽泛,比如德育课程教育中很少有休闲娱乐内容的渗透,而实际上学生也需要这方面的正确引导。通识课程则可以通过组织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而德育课程中的理论基础也有很多都是在通识课程实践得出,二者诸如此类的互补更加有利于全人教育的实现。

3 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创新

从通识教育起源的发展来看,我国港台地区较早引入,并且港台地区高校相对自主独立,所以对通识教育的贯彻落实相对到位,且根据学校的特点设计课程,教学效果显著,这些年港台高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更多学生拥有交流、留学深造机会,出去留学的中国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反而不及港台地区学生,个人言行的文明程度也与港台学生有一定差异,这些问题表明国内通识教育的差距,然而国内高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处于思想教育的首位,在这种主流意识影响下,通识教育并不能得到体系化建设,所以思想教育的改革需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同步进行。

3.1 统一规划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

从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不难看出,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实际是一回事,而国内高校受政府的影响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时就偏重了理论,轻视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采取灌输型教学模式,并非从人文、人本的角度出发教育人,所以德育工作就形成了一定的条框限制。为了扭转这种口号性较强、实践性较差的德育工作现状,各高校可以考虑将通识教育课程与德育课程统一规划,弱化原来德育课程的教条原则,在课程内容选择和授课方式方面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以课程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

3.2 协调通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比例

在通R教育引入高校之前,德育工作就已经形成体系,有专门的授课教师,德育课的教材也是全国统一。在国内好多高校,并没有对通识教育足够重视,只是作为对德育工作的补充,设置一定的选修类课程和普及性讲座。这样的讲座与课程并不能融入德育教育,又没有深入其精髓,浅表的讲座内容并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与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没有触碰到学生的思想与灵魂,不具有思想教育性。高校可以在统一规划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时,改变原有的德育课程体系,调动全部的教师队伍,鼓励专业权威的教授开设通识选修课,减少理论性课程,弱化分数考核标准,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设计课程。

3.3 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深化改革

深入浅出是教育的根本,对当代大学生而言,网络的发展和知识的开放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在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中,一味讲求博雅而没有深入研究,是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没有专业深度的各类讲座也不能打动学生心灵。德育工作中的思政课程都以空洞的说教为主,并没有涉及案例与性格心理剖析。对这些思想教育的败笔进行改革,都应以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为前提,结合传统文化资源,加强课程的深度挖掘,配合行为习惯的约束,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3.4 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全面落实

国内高校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由于工作所属的原因,多数都是相对独立的,比如通识课与德育课无论是必修和选修都只有结课考试一种考核方式,而并没有在相关的言行习惯中占有一定的考核比例。比如学生虽然都在思政课程圆满获得学分,但是并没有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很多学生在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发指,在图书馆,学生对图书的任意损害,占座等不良习惯,甚至有学生略有不满谩骂工作人员,种种不文明行为在高校司空见惯,然而此类事件最终都以批评教育终结,并未影响学生的毕业、就业。各高校的通识课程和思政课程应该灵活考核制度,联合高校教育的各个部门,将学生的行为习惯列入品德修养的考核范畴,全面落实通识教育与德育教育,以求达到实际效果,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之,通识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培养目标一致,在以德育人为导向的素质教育过程中,为了能够实实在在地使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不仅二者之间要紧密配合、整体规划,还要与学校的各部门联合实施、全面考核、不断总结经验、深度挖掘,才能在高校教育中长足发展,体系化建设,形成中国特色高校通识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白兆锋.大学通识教育研究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7):18-21.

[2] 哈佛委员会,著.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曼丽.通识教育[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 梁丽.通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9.

[5] 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1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