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的基本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1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粘滞知识;知识转化

[中图分类号] F2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2-0047-04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批准号:07CJY032)

[作者简介] 曹学,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本理论、市场营销。

翟运开,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知识转移与创新、人力资本理论; (湖北 武汉 430070)

一、问题的提出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超越传统的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那些拥有优秀人力资本的企业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人才决定一切,这已被广泛认可。但是,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拥有人力资本的本质在于拥有人力资本所有者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社会关系”,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自身。企业过分依赖个人已经给企业带来不少隐患。某些关键人力资本如企业家、技术骨干、市场尖兵的离职会带走企业最重要的“能力、知识和社会关系”,给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打击。理性的企业应该实现“人”与“知识”的分离。员工离职或下班后企业仍应存留下的知识,或者说是员工在工作时间之外还存在于公司内的资产,才是企业竞相角逐的人力资本的本质,它被比尔・盖茨称为“公司智商”,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所在,也就是组织资本。

1.人力资本

舒尔茨把人力资本描述为“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用于增加未来货币和物资收益的人力资源的“知识、技能和体能”。《新帕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则把人力资本定义为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与生产知识的存量。本文认为,对于企业这种经济组织而言,人力资本不仅仅包括员工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社会关系。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社会关系,其实质就是员工所拥有的“一般性知识”,这种一般性知识是个人所受教育、所具经验、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以及遗传等因素的综合体。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主动资产,它的所有者――个人则完全控制着其资产的开发和利用。而当人力资本产权束的一部分被限制或删除时,产权的主人则可以将相应的人力资本关闭起来,以至于这种资产似乎从来就不存在。更特别的是,这部分被限制和删除的人力资本的产权,根本无法被集中到其他主体的手里而作同样的开发利用。因此,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企业不能采用契约方式安排人力资本的真实投入,这说明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具有残缺性,这种残缺性决定了仅仅依靠招聘保留人力资本所有者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必然采取措施进行弥补,将人力资本转化成组织财富,降低企业组织对拥有人力资本的个人依赖程度。有不少经济学家在研究团队生产中注意到组织具有资本的某种性质,而这种性质恰恰是人力资本效能发挥作用的组织保障。

2.组织资本

Prescott & Visscher认为,厂商拥有的员工个人信息、群体信息和其特有的人力资本就是组织资本。Tomer认为,组织资本是一种体现在组织关系、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信息的汇集上,具有改善组织功能属性的人力资本,能加快经济增长,增强企业内部合作,最终提高生产力的作用。Barney指出,企业可以识别的资源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组织资本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可以被识别。翁君奕指出,组织资本在本质上是让组织成员能够把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发挥出来的组织环境、氛围或机制。概括而言,组织资本是通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内含于组织、不依赖于某个个体的人力资本转化形式,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合作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带来未来财富增值的资本形式,它植根于企业的价值观系统、组织惯例、组织制度或组织结构中,即包括企业知识库、数据库、专利、制度标准、声誉、品牌等人力资本的直接转化形式,也包括有利于人力资本和其他物质资本增值的组织战略、组织结构、流程、企业文化和制度安排等。

组织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组织资本的强化有利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组织资本积累的过程。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企业的重视,探讨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原理和途径十分具有价值。

二、企业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动因分析

1.企业角度的动因: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建立

企业拥有人力资本的“产权稀缺性”,使得企业面临随着人力资本流失导致重要技能与竞争力丧失等风险,个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对企业意义重要。把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资本,首先,可以突破人力资本“私有物品”这一特性的限制,降低组织对自然人的依赖程度,降低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顾虑;其次,可以把企业在员工培训、制度建设、技术开发和客户关系等方面的投资成果显性化,把最具有特色的技能和技术以及社会关系等资本留在企业,不必再进行同样的投资,或者仅需要较低的投入就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第三,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获取竞争优势,避免环境变化引起的动荡。

2.人力资本角度的动因: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

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的个人特征十分突出,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始终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个人只能创造某些专业知识,而很难形成以知识产品为中心的综合知识。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生产日益复杂的环境中,脱离合作而完全孤立的人力资本不可能发挥效用:第一,从知识整合角度看,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源于组织成员之间不同专业知识分工的需要,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分享,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融合和互补,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第二,知识更新速度已渐渐快于个体学习的速度和经验的积累,保守的学习和共享态度,只能丧失自己学习的机会。个体的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资本,使个体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为组织行为,并演化为大规模社会活动,组织内外的人就可以在一个平台下共享知识、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人力资本的效用得到更大提高。

三、基于知识的企业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基本模型

根据知识的可表达程度,一般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但知识是否可清晰表达与转移并没有直接关系。本文认为,知识转移的关键在于知识的粘滞性――知识转移的难度。粘滞知识是那些难以获取、转移、应用的知识,易漏知识则是容易转移和共享的知识,如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粘滞知识包含了隐性知识和部分显性知识,是个体知识结构的主体。本文将粘滞知识按照转移难度的高低划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粘滞知识。易漏知识很容易转化,甚至不需要转化。本文关注的是以粘滞知识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问题。

低度粘滞知识是显性知识中除易漏知识之外的知识,如组织或个人的专利知识、组织规章制度、产品设计文档、对外关系(如客户、管制者、政府、媒体)名单等。中度粘滞知识是较容易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包括个人或组织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技能、领导能力,以及个人在工作中的领悟,这类知识依附于个体人力资本,必须选择合适的途径,才能实现转化和转移。高度粘滞知识是个体在长期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潜在知识(如心智模式等),大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类知识的转化和转移没有明确的途径和方法,人力资本中的价值观、社会关系等大都可归为高度粘滞知识。

企业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过程,就是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转化、转移到企业知识库的过程,知识是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核心。结合Nonaka & Takeuchi提出的知识转化螺旋,本文构建了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基本模型(如图1)。

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个人、群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换,从而提高组织的智商,增强组织的可持续竞争力。图1显示了知识在个人、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上的转化,个体知识、群体知识经转移与共享向组织知识转化。在单一层面上,知识的转化主要经历以下过程:

高度粘滞知识之间的转化,即“社会化”,是特定的个人或团队以共享经验的方式传授或创造知识,主要是通过体验、观察、模仿等感性经验,而不是靠语言来共享和变换知识;高度粘滞知识向中度粘滞知识的转化,即“映射”,是个体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于工作中的实际能力;中度粘滞知识向低度粘滞知识的转化,即“表述化”,在共享和集成个人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知识,如产品开发中新观念的提出、技术诀窍的文字化、顾客潜在需求的具体描述等;低度粘滞知识向易漏知识的转化,即“综合化”,是个人和团队利用语言、文件、设计图、数据库、计算机等工具将各种知识加以综合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易漏知识向高度粘滞知识的转化即“内在化”,是将通过前面几个过程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做而学习”的过程,如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跨职能团队里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人员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就是一个广泛的内在化过程。

该模型描述了个人、群体与组织知识之间的转换过程。个人高度粘滞知识在经历了社会化、映射、表述化、综合化以后,再内在化为个人的高度粘滞知识,构成其技术诀窍,成为较高层次的知识,这个过程称为“知识转化螺旋”。经过这一过程,从外部获得的经验就变成个人的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对整个企业来说,组织知识创造是一种螺旋过程,由个人层次开始,逐渐上升并扩大互动范围,超越单位、部门和整个组织的界限。要强调的是,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将那些企业的源泉性(未转化)知识逐渐转化为可利用的知识,并不断推动人力资本知识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与提高。

四、基于知识的企业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途径

1.个体层面的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途径

显然,不同的个体人力资本拥有不同的内容,特别是在知识的表现形态上。在人力资本的内涵中,技能等中度粘滞知识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实现组织化;而社会关系、价值观等高度粘滞知识向组织资本的转化,则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意愿,转化难度更高。

(1)基于低度粘滞知识的个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途径。人力资本中的显性知识/低度粘滞知识向组织资本的转化,主要是进行组织文档化,无论是直接转移到企业知识库,还是经过文本化、团队学习,在团队中进行整合,最终仍然要形成编码化知识,这是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最彻底的途径,这类知识转化后,企业可以采用加密等方式保存为企业知识,并只向特定的人员开放(见图2)。

(2)基于中度粘滞知识的个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途径。这类知识很难直接转化为组织资本。首先,企业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和信息平台,找到这些技能类粘滞知识的位置,这就是知识路径图和专家索引表;其次,是把这类知识真正从个体转移到组织,让更多的人通过干中学、师徒制、直接交流等团队学习方法,形成团队经验、程序、协作技能等,这一过程会逐步将个体人力资本转化为团队人力资本,然后经培训推广、规范化、信息化等过程,实现中度粘滞知识显性化、编码化,转化成企业组织资本。某些操作技能、诀窍和隐性知识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而逐渐显性化,然后按照显性知识转化的途径彻底转化为组织资本(见图3)。

(3)基于高度粘滞知识的个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途径。由价值观、社会关系等构成高度粘滞知识向组织资本的转化,一方面,企业家创业和优秀员工的创业历史、榜样事迹等都可以直接以文档化记载并存入企业知识库,但这类知识的转化主要还是经过团队学习进行整合转化,企业通过正式组织安排、非正式组织沟通以及团队学习制度等逐步形成团队成员的默契、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与组织惯例,并不断地经过内部强化、组织学习以及个性化,将高度粘滞知识逐渐转化为团队成员的知识,并内化为个体的工作作风与技能,从而形成整个组织内共享和认同的价值观类组织资本(见图4)。

2.群体层面的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途径

个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主要是通过“人――文件――人”和“人――人”两种模式实现的。本文认为,这一层面的转化是基础,而群体层面的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对组织更是意义非凡,其转化的程度和范围都更大。如果知识由组织共享,隐性知识就易转换成外显知识,知识的粘滞程度就会逐步降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组织建立起优越性的知识库与组织资本。并且,推动群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主要有两个途径:建立知识地图网络和建立知识社区,同时,这两种途径也是相互促进的。

(1)基于知识地图网络的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电子“知识地图”是指企业除了可以以手册、程序、文件等文字记录手段对各类知识进行编码化处理之外,还要将企业内部各类相关知识通过文字输入或扫描等方式形成电子文件,转化为组织编码化知识,其目的在于提供联系。群体人力资本往往是由高度粘滞知识构成,很难完全实现编码化。因此,运用知识地图将群体人力资本内知识属性显现出来,是实现群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基础。企业内部的知识地图会自然地形成网络,由于知识的产生、积累、创新,知识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复杂的知识地图网络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地图册,将组织资本按重要知识及技能的形态加以分类,然后,将各类知识及技术的程度加以区别,以明确各类人员所需的知识种类与程度,在知识地图索引系统的导航下,各取所需。麦肯锡咨询公司建立的快速反应网络,能够为咨询人员快速提供内部专家的建议和相关的文件数据,公司人员可以由此知道大部分同事的活动领域,并可以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很快找到这一领域的专家及现有的最好解决方法。

(2)基于知识社区的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现实社会中的“社区”,是人通过各种各样的联系或关系而结成的不同类型的群体,如血缘和亲属关系、居住区域、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相同的职业或观点等。知识社区又称为实践社团,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为目标、现实载体和虚拟联系相结合、具有空前灵活性和创造力的一种新型社区。如果信息没有被人理解,那么信息仅仅是数据,知识社区则克服了这一障碍。知识社区将企业各种专门知识收集起来,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体系,用来储存和分析工作中的难题和专家们所用的工作诀窍。这种方法能通过专门知识体系的计算机,迅速优选出解决这种问题的专家们所提出的工作捷径,对于可精确定义类型和实质问题的解决非常有效。同时,知识社区能为员工提供更多知识,特别是那些难以转移的粘滞知识,以弥补员工单有编码化知识的不足。

知识社区为兴趣和需求所驱动,开放、合作、交互、知识汇聚是其基本特征。与单个的知识团队相比,社区规模意味着合作与责任,体现了相同的目标、网络合作、有效的知识管理和信任,这种途径的实质在于放弃传统的试图将所有知识编码化(显性化)的努力,而是以更加有效的方法实现只是在群体内的传播、共享与应用。建立知识社区的实质在于为企业内员工提供获取所需知识的途径,特别是激励那些兴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相似的员工通过现实的或虚拟的知识社区体验式的直接交流,这种社群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举行大量的正式或非正式活动,实现群体知识的共享。建立知识社区的人力资本转化途径,对于粘滞知识的转化特别有效。企业应该通过相应的信息设施、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促进员工建立各种类型的知识社区。知识社区所形成的知识共享文化是实现群体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Edward C.Prescott,Michael Visscher. Organization Capital[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88 (3):446-461.

[2]Tomer,J.E. Organizational Capital: The Path to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Well-being[M].New Work: Praeger Press,1987:56-58.

[3]Jay Barney.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4]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6]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经济研究,1996,(6).

[8]翁君奕.企业组织资本理论:组织激励与协调的博弈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许庆瑞,钟俊元,陈劲.基于组织学习的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J].经济管理,2002,(6).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2

一、对现有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的评述

(一)单一指标法

最常用的单一指标法是用城市人口比重对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衡量,也有学者用其他的单一指标来测度城市化水平,如:使用非农业人口指标、城市用地指标、就业结构指标等。用单一指标法来测度城市化水平的主要优点是其表述意义最强,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一是不能反映城市化的本质。城市化的直接动因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用单一指标来测度城市化水平极易引起政策上的误导。二是数据的可靠性差。如用城市人口比率法时,由于普查中城镇人口定义的变化和城镇设置标准的变动等原因,城市人口数据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

(二)综合指标法

综合测度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把城市化作为一个“点”的概念进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用城市经济实力、经济增长质量等三到五个一级指标及人均GDP、人口城市化率等多个二级指标作为评价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综合城市化水平得分。二是把城市化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进行评价,直接使用人均GDP等多项指标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体系,取发达国家在某一经济发展阶段上的相应数据作为目标值,在计算出本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后。再与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方法的不足主要是:

1,混淆了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现代化水平两个概念。城市化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它是指随着一国或一个地区工业化的发展,生产要素首先在某些空间集聚,而后又向周围的地区扩散,从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过程。而城市现代化则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以及生态环境、公用文化设施等各项建设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从而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全面地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是整个国家或整个区域的城市化,而不是城市的城市化,因而在衡量城市化水平时,评价指标不能局限在城市的范围内,而应当扩大到整个城市地区。

2,缺失了反映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指标。城市化具有阶段性的规律,英国学者范登堡将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典型的城市化阶段。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数量增加迅速,社会经济活动明显向城市集中。第二阶段是城市性质的扩散阶段。城市的经济活动和性质向城市郊区和农村延伸,重点是城市质量的提高。第三阶段是指居民和厂商离开市中心,选择自然性质充分的地区居住和生活,从而使市中心衰败下去的一种趋势。伴随着城市化三个阶段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倒U型曲线”规律,即城乡收入差距在城市化的第一阶段逐渐扩大,第二阶段又逐渐缩小,第三阶段基本上实现收入及生活方式的城乡一体化。因而缺失反映城乡差距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不是完整的指标体系。

3,存在着一些统计上的困难和计算上的不严谨。主要表现在:一些指标只有通过特定的调查才能获得,使得数据的获得困难,不便于进行国际间或地区间的比较:主观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体系和城市化水平的目标值,使得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失去了客观性,如果是主观评价而不是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的客观评价,则各指标之间很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使得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结果失真。

二、基于城市化本质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

(一)城市化的本质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种非均衡增长,它首先体现为区域内若干个发展极的增长,通过这些“极”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这些“极”就是城市。“增长极”理论认为,城市聚集体是区域发展中的增长极,这些增长极的存在,一方面可以对本地区的资源要素有很强的极化作用,吸引着该地区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向“极”流动;同时,这些城市又具有很强的扩散作用,它们能将自身的商品、技术、资金向周边地区释放。这种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被认为是城市所具备的两种基本功能。由于城市的这两种作用是并行不悖的,极化和扩散的结果是城市和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有学者将城市化的本质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因而,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应该也必须从以上五个方面着手。

(二)基于城市化本质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

1.确定测度方法的思路,从城市化的本质上看,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城市化是一个过程。但城市化水平是城市化进程中某一个时点上的结果。在上述五条城市化的本质中,由于第五条和第三条都可以看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因而,在度量城市化水平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来建立城市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即:有多少人住在城市?城里的人生活得怎么样?城乡二元结构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城市化在何种程度上推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可以由人口集聚、城市生活质量、城乡差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四个一级变量来解释。

2.二级变量的选取。二级变量的选取应同时兼顾数据的易获得性和能较好地反应城市化的本质这两个原则,可以用城市人口比率(X1)代表人口集聚;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3)、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X4)、城市用水普及率(X5)、城市燃气普及率(X6),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X7)、人均道路面积(X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X9)、污水处理率(X10)来代表城市生活质量;以乡城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X11)和乡城人均消费性支出差距(X12)来代表城乡差异;区域人均GDP(X13)、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X14)代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测度。由于上述14个变量并不一定是独立的,同时为了克服确定指标权重和目标值时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应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在分析时,数据应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数据在量纲上的差异;如果对一个区域一定历史阶段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则人均GDP等应使用指数值,以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如果进行国

际比较研究,则应当按购买力平价对数值进行换算,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三、检验:对全国部分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我们以200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各省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以检验测度方法的有效性。由于部分省区的城市人口比率数据缺失,我们选取了24个省区的14个变量(数据表略),数据大部分来自于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的城市人口比率数据来源于各省区2004年统计年鉴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乡城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和乡城人均消费性支出差距则由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计算所得。

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初步分析f标准化数据(略),从“碎石图”的分布情况看,取4个因子较为合适。4个特征根分别为:8.537、1.542、1.382,0.750,分别解释了60.892%、11.014%、9.868%和5,356%的变量标准方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22%o相应提取主因子F1、F2、F3、F4,得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略)。从矩阵中可以看出,X11、X12、X4、X3、X2在Fl上的载荷较大,F1可称为乡城差距因子;X14、X1、X13在F2上的载荷较大,F2可称为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换因子;X8、X10在F3上的载荷较大,F3可称为城市环境因子;X5、X7在F4在上的载荷较大,F4可称作城市生活质量因子。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略),町以写出因子得分模型,根据因子得分模型可以计算出各省区的因子得分,按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各省区的因子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3

一、 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的构成内容

园林绿化工程成本的构成内容,包括:(1)直接成本:主要有材料费(原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费、租赁费等),人工费(资金、保险、加班费、劳动福利费等),机械使用费(自有机械台班费、机械租赁费)以及与其相应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费,雨季施工增加费等。(2)间接成本:包括现场办公费、工程排污费,职工差旅交通费,财务费支出等。

二、 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影响因素

园林绿化工程成本影响因素是,(1)采用不同定额影响施工图预算。(2)施工材料价格变化。(3)施工人员工资资金、福利标准等。(4)机械台班数量多少。(5)临时设施费以及现场办公费的支出。(6)施工组织方案是否先进合理。(7)施工周期的长短。(8)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高低。(9)其它: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季节都对工程成本有很大影响。

三、 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降低成本措施的制定应以施工预算为尺度,以企业年度、季度降低成本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为依据进行。要针对工程施工中降低成本潜力大的(工程量大,有采取措施的可能性,有条件的)项目,进行经济效果和指标的计算,加以分析、评价,提出预期目标。这些措施必须是不影响质量的,能保证正常施工的、能保证安全的,降低成本措施。园林绿化施工成本控制,应伴随项目建设进程而展开,根据施工阶段各时期的特点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成本控制措施。坚持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堵塞产生浪费的漏洞。

1、加强施工图预算,严格成本核算

施工预算,是成本管理和施工的依据。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结合施工图预算“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使成本控制目标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成本核算,每发生一笔成本费用,都要核查是否有相应的预算收入,收支是否平衡,并进行经常性的成本核算,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进行对比分析。严格控制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

2、 科学组织施工

施工顺序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工种间配合、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速度。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工程成本。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施工顺序进行安排: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工程后绿化工程。组织流水施工将拟建工程项目分解成若干个施工过程。按照施工过程分别建立相应的专业工作队,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投入施工。

3、从材料的购买入手,降低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市场中材料价格经常发生变化。特别是绿化植物材料生产周期长,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波动幅度较大,无统一标准的市场价格。对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变化较大的绿化材料,施工企业可适时储备,以控制成本的增长。其它物质材料可优选厂家供货,以长期合作来降低价格。采取施工材料招标办法减少成本支出。

4、实施责任激励机制,调动职工成本控制积极性

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技术管理人员以及各单位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依据工程成本控制目标施行奖惩制度,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

5、提高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企业管理者应不惜高薪引入技术和管理人才,并使他们充分发挥能动性。只有高水平的施工企业在市场上才具有竞争力,才有机会在市场中运作,只有通过市场运作才能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和总结经验并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

6、建立严密的成本控制监督体系

建立严密的成本控制监督体系,由项目主管、工程技术、财务人员组成的成本控制监督小组加强施工进行中的成本核算,成本审核,信息反馈,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使管理者能及时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偏差。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4

糊料是纺织品印花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助剂,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纺织品印花的效果,本文简述了糊料在印花加工中的作用及性能要求,归纳了印花糊料基本性能的主要测试方法,介绍了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并对各类方法的测试结果及特点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印花糊料;性能;测试方法

1 引言

印花糊料是指在色浆中起增稠作用的高分子化合物,能分散在水中,制成具有一定浓度的、稠厚的胶体溶液[1]。在纺织品实际印花加工工序中,糊料是把印花色浆中的染料和化学品传递到织物上去的载体,是印花色浆的主要成分[2]。尽管影响印花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印花糊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织物的最终印花效果,是影响印制效果的关键因素。

2 印花糊料的作用及性能要求

2.1 印花糊料在印花加工中的作用

在纺织品印花中,印花糊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印花产品的质量,其在印花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3-5]:(1)做印花增稠剂;(2)做印花色浆中的分散介质和稀释剂;(3)做染料和助剂的传递剂,起载体作用;(4)起粘着剂的作用;(5)作为汽蒸时的吸湿剂;(6)做印花色浆的稳定剂和延缓色浆中各组分彼此间相互作用的保护胶体;(7)做印花后或轧染地色后烘干过程中抗泳移作用的匀染剂。

2.2 印花工序对印花糊料的性能要求

在实际印花生产加工中,为获得良好的印制效果,确保花纹轮廓清晰,既印透又不渗化,糊料必须满足以下性能要求[6-8]:(1)具有一定的粘着力、流变性、可塑性、角变性和抗稀释性;(2)良好的浸润性能;(3)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4)均匀一致性;(5)糊料本身不能具有色素或略有色素;(6)良好的染料传递性能;(7)一定的压透性和成膜性;(8)一定的吸湿能力;(9)不易起泡或易于消泡;(10)良好的易洗涤性;(11)较高的成糊率。因此,一款性能优秀的印花糊料,常从粘度、流变性、化学稳定性等多方面去评价。

3 印花糊料基本性能的测试方法

3.1 粘度

流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粘性,用粘度表示粘性大小。印花糊料需具有一定粘度,以部分抵消因织物的毛细管效应而引起的渗化,保证花纹轮廓清晰,粘度太大会造成色浆刮印不匀从而使印花图案染色不匀;粘度太低会发生淌浆等现象,从而出现花形轮廓不清楚、花纹不细致、颜色之间相互渗透等现象[9]。

(1)测试原理:当转子在糊料中旋转时,转子会受到糊料的粘性力矩作用,如果旋转速度等条件相同,那么力矩越大则粘度越大,所以测力矩即可得出流体的粘度。

(2)操作方法:取一定量的印花糊料装入烧杯内,将粘度计转子悬垂插入烧杯内的糊料中,转动转子,在一定的转速下测出粘度值。

(3)结果评价:该方法是一种定量测试方法,采用仪器读数,读数越高则印花糊料粘度越大,反之,越小。

(4)方法特点:该法所测得结果直观简洁、准确性高、测试快速、对糊料适应性广。

3.2 PVI值

PVI值是印花粘度指数的简称,是衡量糊料及色浆流变性能的重要参数指标,PVI 值较大的糊料在剪切速率变化时,粘度变化相对较小,从而织物印花效果的均匀性、重现性较好;相反,PVI 值较小的糊料,随着印花工序的进行、剪切速率的变化,粘度变化较大,织物印花效果的均匀性、重现性降低[10]。

(1)测试原理:测试原理c粘度的测试类似,糊料在不同转速下所测得的粘度不同,PVI值通过测定同一糊料在相差10倍的剪切速率条件下所测得的粘度比值来反映糊料的流变性,通常印花糊料的 PVI 值在 0.1~1范围内。

(2)操作方法:PVI值的测定方法与粘度的测定方法类似,分别采用粘度计测定糊料在n转速下的粘度与10n转速下的粘度即为该糊料的PVI值。

(1)

其中: ?n为糊料在n转速下的粘度;?10n为糊料在10n转速下的粘度。

结果评价:PVI值较大的糊料,在剪切速率发生变化时,粘度变化较小,可获得较为一致的印制效果;相反,PVI值较小的原糊,随印花车速变化,粘度变化显著,印制效果不易控制。

方法特点:该方法所测定结果客观,较快速、准确,对糊料无选择性。

3.3 化学相容性

糊料的化学相容性是指在糊料中加入其他化学品后,糊料所能保持的稳定性。糊料在后续印染加工工序中除了要和各种染料混合外,还可能会和助溶剂、固色剂、色光保护剂等助剂混合使用[11],这些助剂的存在可能会对糊料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糊料的化学相容性也是糊料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测试原理:通过测试印染加工中常见的酸、碱、盐及有机试剂与所配制的糊料的反应性能,考察它们对糊料性能变化的影响,从而评价糊料本身的化学相容性好坏。

(2)操作方法:将印染加工中常见的酸、碱、盐及有机试剂溶液参考其常规用量,取一个较低值,分别加入到糊料中,通过目测及仪器测定,考察加入前后糊料基本性状及粘度变化。

(3)结果评价:目测对比糊料在化学物质添加前后是否有分层、析水、凝聚等明显变化现象,以便快速判定糊料是否已变质;而即使没有出现这些明显变化现象,也不代表糊料与试剂的化学相容性好,还需要用粘度计测定化学物质添加前后的粘度变化,粘度变化的百分率越小,则该糊料的化学相容性越好。

(4)方法特点:该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考虑的因素较多,印染加工中常见的酸、碱、盐及有机试剂有近20种,因此,测试较繁杂,耗时较长。

3.4 抱水性

糊料的抱水性是指糊料对水分的抱合能力。如果糊料的抱水性过差,那么在织物的毛细管效应作用下,会由这些水分渗化造成染料泳移,随水分渗化,从而导致印花花纹轮廓不清、花样模糊等疵病。

(1)测试原理:在制糊过程中,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的网状结构裹着大量的水分。这些网状结构裹着的水分是糊料结构中的水分,在织物上不会渗出[12],但如果糊料高分子形成的网状结构裹不住水分,在滤纸的毛细管效应作用下,部分水分便会渗透到滤纸上,在滤纸上留下水痕。

(2)操作方法:将画有插入线标记的定性滤纸(1cm宽)插入糊料内,使糊料上表面与刻度线一致,30min后记录水分沿滤纸上升的高度(cm)。

(3)结果评价:滤纸上水痕上升的高度越高,说明水分越易从糊料中脱离,糊料的抱水性就越差。

(4)方法特点:该测试方法操作简单,但结果重现性不是很好,一般需进行3~5次测试,结果取平均值。

3.5 耐稀释性

糊料的耐稀释性是指糊料在加入蒸馏水稀释过程中保持原有性质的能力。糊料在调制色浆及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其他液体性试剂或被水溶液稀释,如果糊料的耐稀释性不好,则将直接影响到花纹的印制效果,通常用粘度保留率来表示[13]。

测试原理:糊料在加入液体性试剂或水溶液被稀释后,其粘度会发生变化,通过分析糊料在稀释前后的粘度变化来评价糊料的耐稀释性。

(2)操作方法:取待测的糊料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均匀,再用粘度计分别测定糊料稀释前后的粘度。

(3)结果评价:该方法是一种定量的测试方法,粘度保留率越大,则表示糊料的耐稀释性越好。

(2)

其中:μ0为糊料稀释前的粘度;μ1为糊料稀释后的粘度。

(4)方法特点: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客观、准确,所测结果与所加入的蒸馏水的质量呈线性关系。

3.6 耐储存稳定性

耐储存稳定性是指糊料在长时间的储存或放置过程中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印花糊料在制成糊料后,可能不会立即被用于配制色浆或印花,所以要求糊料具有一定的储存稳定性,性能不能较大变化[14]。

(1)测试原理:糊料在存储、放置过程中,因温度变化、空气氧化、水分挥发等多重因素影响,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通过对比糊料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来评价糊料的耐储存稳定性。

(2)操作方法:将糊料在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0℃,湿度60%)下存放一定时间,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一次糊料的粘度。

(3)结果评价:通常,一般测定7天的糊料粘度变化,每隔24小时测定一次,糊料7天的粘度离散度越大,表明糊料的储存稳定性越差。

(4)方法特点: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直观,但耗时较长。

3.7 皮膜强度

皮膜强度是指糊料在印花织物表面留下的一层膜状表面的强度。印花织物在烘干后可能会发生糊料由于布面相互摩擦而脱落以及在未印花部位造成沾色等现象,所以要求糊料烘干后能在织物表面形成具有一定耐磨性、弹性的表层,并且在经受折叠、摩擦后,不会造成织物间的粘结及对导辊粘连,不会从织物上龟裂、飞扬、剥落[15]。

(1)测试原理:通过模仿印花织物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折皱、摩擦、翻转等机械作用,来测试花型上糊料的完整性。

(2)操作方法[15]:将糊料配制一定量的印花色浆,对织物进行印花加工,然后将织物放入烘箱中烘干,再对织物进行干摩擦牢度的测试,干摩擦牢度测试方法参考GB/T 3920―2008 《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3)结果评价:通过参照比色卡得出织物的干摩擦牢度来表征糊料的皮膜强度,5级为最好,1级为最差。

方法特点:该方法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易受到测试者本人的专业经验的影响。

3.8 与染料反应性

在印花色浆中糊料和染料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糊料不能与染料发生任何作用或反应,否则会对染料的色光及其与织物的反应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整体印花质量,在评价糊料性能时,经常将其与染料的反应性单独考虑。

(1)测试原理:使用薄层层析法,使糊料与染料的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以及吸附剂对它们的吸附能力的差异,最终糊料会被分离成一系列斑点,原点上色越浅,则证明糊料与染料的反应程度越低[16]。通过判断原点上色的深浅来测定糊料与染料的反应性。

(2)操作方法[16]:将水、乙酸乙酯、正丙醇、异丁醇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展开剂溶液,将色浆置于沸水浴中加热、搅拌,使染料和糊料充分反应一段时间,然后用毛细管在硅胶层析板上点样;点样后放在预先经展开剂饱和蒸汽平衡处理的层析缸里展开,当展开剂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将层析板取出,观测原点上色的深浅。

结果评价:该方法是一种定性的测试方法,通过对比原点上色泽的深浅,定性评估糊料与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若原点没有色泽,则糊料与活性染料没有反应;而糊料与活性染料的反应性越大,原点的色泽越深。

方法特点:该方法结果较直观,但操作较为繁琐,操作过程及结果有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可能。

4 结语

印花糊料在印花加工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其基本性质是决定印花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其性能的测试方法也有很多,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印花织物、印花糊料及所用染料的种类来科学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林,黄小华. 丙烯酸接枝淀粉的制备及其印花性能[J]. 纺织学报, 2013,34 (3):93-97.

[2] 刘蕴慧,张宗亮,高鹏. 分散染料印花糊料BDP的研究及应用[J]. 染整技术, 2013,35 (6):30-35.

[3] 陈镇,汪南方,谭建杰, 等. 海泡石糊料在沙滩巾印花中的应用[J]. 针织工业, 2016(11):33-37.

[4] 杨洪伟, 金国标. 改性海藻酸钠糊料的印花性能研究[J]. 现代纺织技术, 2015(2):13-16.

[5] 黄艳,朱平,王炳, 等. 活性染料用印花糊料现状[J]. 印染助剂, 2008,25(5):5-8.

[6] 邱亚静, 贺江平, 王佩. 新型活性染料印花糊料的制备[J]. 印染, 2012 (12):34-37.

[7] 王啸. 活性染料印花复合糊料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D]. 上海:东华大学.2014.

[8] 王莉莉. 印花色浆动静态流变性能及其对印制性能的影响[D]. 上海:东华大学, 2013.

[9] 冯愈, 李三梅, 陈 镇. 海藻酸钠糊性能及对活性染料直接印花效果的影响[J]. 上海纺织科技, 2015,43(10):13-16.

[10] 蔡秋芳. 高取代度羧甲基淀粉的制备以及在印花糊料上的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 2012.

[11] 王莉莉, 陆大年. 天然印花糊料流变性能的研究[J]. 印染助剂, 2014,31(4):19-23.

[12]宋秉政, 刘元军, 谭艳君. 改性海藻酸钠的制备及其印花效果分析[J]. 染整技术, 2012,34(3):42-45.

[13] 李 丽. 高取代CMC糊料用于活性染料印花的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 2007.

[14] 张维, 刘伟伟. 环保型浆料及其糊料的发展现状[J]. 印染助剂, 2010,27(6):6-9.

[15] S艳. 活性染料印花糊料复配体系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 2008.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5

这是一个器物的时代,人们每天都在为这些器物——能给予和满足人们形形的享受——疲于奔命,生活到处为器物所充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为器物膨胀的时代是鲜言形而上的时代,形上之“道”遭致祛魅,不再神圣,不再崇高;形下之“器”登上历史舞台,为人们所力捧和追求。时代放逐和摒弃着形而上学,但形而下的器物时代制造家园的陨落景象,招致人内在精神生活隐隐的不安和莫名的失落。在这类现象的背后,我们要一直不断地追问:现时代是否需求着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于我们这个时代到底意味着什么,形而上学是否能转换成合适的表现形式切合时代精神?我们的追问在哪个层面以何种方式切中形而上学的本质决定着对问题追问的可能路向。形而上学的本质是由形而上学的天命给出的,形而上学的天命植根于形而上学的历史之中。深入此种嵌入方式,在形而上学的历史性之中沉思形而上学的本质,把握形而上学在当展的进路和取向。深入和沉思不是作为外来的闯入者介入形而上学,它们遵循形而上学生命特征,内契形而上学的本性规定。对形而上学本质的把握、对形而上学的历史追问,把我们带入了本真的形而上学的发展历程之中,让我们真切地感触到形而上学在当代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形而上学的天命让形而上学的意义位于澄明状态,昭示追问的意义,对追问的问题给出应答。我们惟有响应形而上学的天命给出的应答——形而上学的“视界”化,才能昭明形而上学发展的时代意义,对人的内在精神生活给予抚慰和安顿。

“形而上学”一词来源于亚里士多德,是后人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提出来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从词的字面意义上来说是“元物理学”。但此“元”并不是物理学产生之前的某种理论深层的依据,基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本意,“元”是基于物理学知识的前提之上所提出来的,可见,“元物理学”在这里通释为“后物理学”甚合亚里士多德的本意。亚里士多德在知识之“后”的层面上来理解形而上学,将其视作在对知识的普遍概括的前提下探讨知识的原因。亚里士多德高度发扬了苏格拉底的归纳思辩精神,他认为归纳就是求知中最为科学的方法,应由个别的感觉经验渐次进入事物一般的普遍性的认识进而认识其本性,大众修学的程序就是从个别感觉经验最通俗的知识向本性上最难知的理论进军,先求于个别之小善而后才能求之于普遍之大善,探求宇宙中绝对不易晓的大义。为此亚里士多德把知识分为两个层次:实践知识、理论知识。理论知识较之实践知识更具普遍性判断,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更具真理性与智慧;知识研究的最高层次是集智慧与自由于一体、适合于神的神圣学术,即第一哲学、第一学术,研究存在的存在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理路就是在经验知识的不断累积的过程中追求第一原理。“物理学”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应理解为广义的自然之学。在普遍的自然学知识之后经由普遍概括追求宇宙的最高原因与原理,是在自然学基础上产生的普遍性的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的开篇——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就为形而上学自身的性质定下了基调,形而上学的原初意义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形成,即追求知识之后的具有最高最普遍的原理与原因。

“物理学”从一开始就规定了形而上学的历史与本质,不管在其后怎样转换理论思路,形而上学也还是“物理学”,海德格尔精辟地概述了形而上学的理论特性。形而上学的物理学本性、形而上学的对象性本性在柏拉图那里已初具雏形,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引称“我们对于最完美的事物的知识是从眼睛开始的”;柏拉图还更确切地把哲学家定义为“渴望观赏真理的人”。西方哲学对视觉文化的推崇在柏拉图这里可见一斑,古希腊哲学对视觉的推崇决定了形而上学的历史本质的命运。我们所有获得的关于最完美的事物的真理都由视觉而来,我们充分应用自己的视觉感官去看真理获取的最初的原因。哲学家本着“自己求知的本性”尤其重视“视觉”。哲学家充分利用视觉去观赏捕获真理,柏拉图的“理念”本身就注入了观看的因素。在观看、观赏的过程中,哲学家自觉不自觉地把外界万事万物作为异于观赏者的对象而承受下来。视觉文化要求在观看、观赏的过程中看出事物的真实,看出万物的理念,获取永恒的第一原理与第一原因。因此,形而上学的物理学本性把万物都作为对象来研究,以“这是什么”的提问方式来研究宇宙的对象,力图看出宇宙对象的永恒的理念,看出对象的“其然”与“其所以然”,逼近第一学术的原理与原因。对象性的形而上学的基调定位于视觉哲学,从历史上规定了形而上学的本质,形而上学追求的就是一种永恒的不动作为至高存在的理念、真理,作为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本。

形而上学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形而上学的历史本质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象性的形而上学在作为一种知识学的科学面前面临着分解。形而上学的知识本性由科学来承担,武断的对象性的形而上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形而上学的“物理学之后”的本性受到了质疑,形而上学首先需要为自身的前提作出证明,因为“meta”一词又带有“超越”的意义。超越不是对知识的概括,超越是一种破除,意味着在知识之外,这样具有“超越”含义的“meta”就不是知识之后,而是在知识之“前”了。形而上学必须在一切知识之前为自身的合理存在作出论证,武断的对象性形而上学遭到了历史的否决,合理的方法作为对象性形而上学的前提被给出,“方法”的形而上学可以说是为知识的合法性作出论证。形而上学越出知识之外在知识之前为知识的存在提出合乎真理性的证明,由获取关于对象的知识转换到获取对象知识的途径与手段。而这种途径与手段只能来自于摄取对象的主体自身,方法的形而上学基于主体性的角度提出。

方法的形而上学在历史演进中面临着自身内在的危机,它为解决武断的形而上学面临的困境而提出,但方法的形而上学一旦倾注于为知识学作出论证,却忽视了形而上学所特有的形而上的本性。无论是为人类的安身立命寻求第一原理和第一原因,还是在知识之前给出知识合法存在的证明,映衬的是不拘泥于现状的超越品质,印证着形而上学所特有的形而上的本性。论证知识学存在的事实取向并不能涵摄形而上的价值取向本性,形而上学本身还具有高于知识学的内在理论旨趣。方法的形而上学面临着进一步分解,对形而上学的事实与价值的分界从学理上来说满足了形而上学内在的形而上的渴望。哲学在自身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三种变迁正好印证了形而上学的内在发展逻辑,对哲学论证的三种方式展现了形而上学的三个发展阶段,佐证了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这三种方式分别通过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神学向度、笛卡儿思想的知识学向度、康德思想的哲学向度这三者加以体现。对三种论证方式的逻辑梳理,勾画出形而上学的当展如何能在内在异质性和外在条件的制约下转换理论形态和表现形式,表征重新理解形而上学的时代意义。

亚里士多德所生活的年代由于人类理性能力的不成熟和有限性,人们渴求为自己设计出一个自足性的目的论的实体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亚里士多德的实在的对象性形而上学应运而生。对象性形而上学从希腊神话中析离出来,受希腊视觉哲学文化传统的熏陶,追求世界的本体。亚里士多德为人类设计了一个至高至善的目的本体——神,人类仰仗神这个本体而生活。人虽然是一理性存在,但由于受质料因素的限制,注定不能成为亚里士多德体系中的至高点;人通过理性可以知晓自足性的目标,但质料的限制注定人终生不能达到目标。在思辩中,在对质料因素的剥离中、在对概念的抽象化过程中,理性在自身之外设计自足性的目的性的外在实体作为人类理性所希求达到的自由的境界,而这个实体在亚里士多德的思辩体系中就是经过理性的抽象、对经验质料因素的不断剥离、最后达至形式的完全实现——神学。神学是亚里士多德对象性的形而上学的最高的中心之点。人是形而上的存在,人渴求自足性的存在,渴望自由,但人由于自己的有限性,受质料、肉体等因素的限制,人虽然弱小但又有一种能力唤起对未来的憧憬,这个时代的哲学家通过理性的概念的抽象化,沉思形式的完全实现这一至高至善本体——神。神性的智慧追求静而全的智慧,没有涉猎到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问题,是一种武断的、与人无关的智慧,于人来说,这种智慧太遥远,也太沉重,人承受不起,也无力去承受。哲学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形而上学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其后的哲学家首先面临的就是他的哲学体系的困境,这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近代随着人类理性能力的日渐增强,自然科学的兴起发展,实在的对象性形而上学内部面临着分解。人类理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一个至善的本体,而是为了论证由自然科学的兴起而产生的知识学的合法性存本文由收集整理在问题。笛卡儿时代的哲学精神旨趣已经发生了转变。笛卡儿把这种武断的对象性的形而上学体系纳入我思反思的范围之内,只有在我思之中被意识到的观念,才有可能进一步成为真实性的东西。为了保证思维的纯粹性,保证由思维观念而来的知识的真实性,他抽空思维的所有规定性,这种被抽空规定性的思维具有无限的自由与纯粹性,足以保证思维观念的纯粹性与真实性。受中世纪的影响,笛卡儿只有也只能并且必然借助上帝这个幌子作为他的知识学体系真实性的保障,只有借助上帝,思维才能被注入丰富的规定性来赋予知识的真实性。理性的目光由外在切入到内在、由对象转换到我思,这在哲学史的发展进程中乃是一件大事——意味着主体自身的发现。笛卡尔在主体自身之内做过短暂的停留之后,却没有深入下去,没有真正发现主体的智慧;当他把目光投向上帝时,亦奠定了他的体系的最后的归宿是知识学。尽管主体在他的知识学中体现着某种程度的能动性,但他却压抑了主体自身的本性,这种智慧是知识性的智慧,没有体现智慧的真正本性。知识学向度的智慧从某方面来说发现了主体的自由价值,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却终结了人向上不断超越高于知识智慧的可能性。把哲学的主旨归结为知识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降低了哲学的精神旨趣,压抑了人在可能性维度的自由发展。

对象性的形而上学受方法论影响,内部出现了松动,形而上学有归于知识学名下的危险,面临着被摒弃的生存危机。人类不能在哪一个时刻不需要形而上学。康德一生致力于建立的可能的形而上学体系就是为了弥合对象性的形而上学受方法论影响内部出现松动而产生的裂隙,试图在形而上学内部找到一个联结点来论证形而上学的合法性存在。这个联结点就是人的本性,人就是目的。康德推进了笛卡尔方法体系,通过对理性的批判、对理性使用区域划界,充分展现了主体理性的光芒,主体不仅具有知识性的特征,主体还有自由的特征。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本性区分、自然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的本性区分,奠定了实践理性与道德形而上学的优先与统筹地位。纯粹理智概念和自然形而上学只能作经验的使用,不能体现人性的自由;实践理性和道德形而上学超越经验的使用,突破自身经验的限制,充分体现人性的自由,展现人的超越性和应然性特征。康德把哲学发展的目的归于以人的自身发展为目的,确立哲学最高的目的在于人自身,人自身就是目的,人并不需要追求一个外在的最高目的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这在哲学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进步。哲学终于回归到了人自身,哲学的奥秘就在于人。把形而上学区分为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根源于人自身的二重性,人既是自然的存在者又是自由的存在者,人促使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自然形而上学与道德形而上学共属一体。康德的哲学向度所进行的二重区分,为形而上学的本真生命的澄明奠定了理论可能的基调,为重新理解形而上学的内在意蕴提供了新的视野,为形而上学发展在当代的形式转换提供了路向。

形而上学一旦形成体系,成为知识性的“真学”,从本性上来说不能满足形而上的渴望;形而上的本性总试图超出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之外,追求面向尚未不断超越的境界。方法的形而上学从主体的角度去思考形而上学,客观上孕育着进一步理解形而上学的可能;对形而上学的划界将形而上学追求永恒的真理的内在矛盾外在化,从而将追求的知识学的事实维度与价值内蕴区别开来。基于这样的前提,才有从新的“视界”上理解形而上学原旨的可能,使得形而上学所固有的功能同人的本性相互关联并加以理解。无论是追求永恒的至高的理念的对象形而上学,还是为知识学的合法存在作出论证的方法形而上学,都不能满足形而上学内在的形而上的渴望,因为两者反射的都只是形而上学单向度的固定化的追求样式,它们无视于形而上超越的渴望,而对形而上学的划界正视了形而上维度的渴望,“视界”的形而上学为形上之维的伸缩偏好敞开了生存空间。形而上学隐含着形成体系性知识的冲动,形而上维度不断突破超越这种体系,形而上学与形而上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讲根于人的本性。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研究的最高的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的哲学流派的争论中,努力去认识自我这个目标一直未改变和动摇过:这个目标被证明为阿基米德支点,是一切思潮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认识自我是所有的哲学学派都不可回避的问题。自苏格拉底改变了自然哲学家学派向外界宇宙自然寻求万物本原的方向以来,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伦理学转向反躬自身内求永不消逝的“真实”才真正使得哲学开始关注自身。西方哲学在苏格拉底那里开始了自己特有的精神传统——哲学关注的是由内在自我追求的某个层面的真实。“人”开始得到特别的关注是近代以来的事,但并不是说近代以前没有关注“人”。在古希腊哲学那里有很多关于人的闪耀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就已振聋发聩了。几千年的哲学传统一直在研究人,但却总也穷尽不了人的意蕴;哲学最大的奥秘在于人。人在远古神话里令诸多天使神迷、向往、妒忌、扼腕叹息;人素有“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之称誉。

“人是一种自身矛盾的存在,它有两个我组成。既是一个肉体的我,还有一个灵魂的我。”人既有物性的一面又有神性的一面。肉体的我通向自然牵引人的物性世界,灵魂的我通向自然的彼岸牵引人的神性通往令人神往的理想的真实的世界。人总是立足于自己自然物性的一面,但人的内心却有一种渴望,不满足自己的现存,不满足自己的物性的一面,人总是试图超越——超越自己的自然物性,超越自己自然本性中的缧绁,超越自身肉体的羁绊,追求一种心灵无所牵绊的自由、一种具有神性的思想的富足。灵魂执行了这种功能。在对人自身矛盾认识的步伐中,肉体的我一直处于贬低的地位,灵魂处于优先的地位;肉体的自我障碍了人获得真知的途径,灵魂的自我引导人迈入理想的殿堂。柏拉图的“理念”、“灵魂回忆说”甚是凸显人内在矛盾的两个方面所处地位的鼻祖。灵魂是人获得真知的领路人,但人由于肉体的诱惑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只有在灵魂的引领下我们才能获得真知的理念。柏拉图极其推崇灵魂自我的主导地位,而相应地贬抑肉体自我的作用地位。自此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路途中对灵魂自我的研究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对肉体自我的研究虽然多少抬高了肉体自我的地位,但从哲学理路上来说灵魂的自我还是牵引着哲学研究的方向,灵魂的自我处于优先的地位,其理论魅力是肉体自我所无法比拟的。

灵魂自我的理论魅力让人无限神往人的神性的一面,灵魂自我总是引导着人超越自己的物性达于神性。在超越的进程中人总是立足于未来、缺场、尚未,以未来的眼光来度衡自己的现状,并对这种现状给予批判的否定,扬弃命定的本然的规定,人就是在超越自己的进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本性。灵魂自我的优先地位决定了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未来”而不是“当下”。“未来”并不是某种可以预期的未来,不是即时成为现成在手的未来,而是一种可能性,体现的是一种不断超越的可能性;“未来”立足于现存,未来是在对现存不断的否定中肯定进行超越,立足于现存对未来尚未进行不断的筹划,集中体现了人的应然逻辑。“现实”与“可能”的区别,既不对低于人的存在物而存在,也不对高于人的存在物而存在。人是所有存在者中具有独特地位的存在者,人是一种现实性的存在者,但人一直力图突破外物的限制追求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人是一个理想性的存在者,他不断地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外在世界中。在对象化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的意愿得以实现,外在世界逐渐向人的世界升华。人的实践活动与外在世界的动态开放关系让人在“现实”与“可能”之间不断地转化和超越。人的超越本性、人的应然逻辑决定了人不能用概念统筹为一种永恒的规定,人放眼于“尚未”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生成性的存在,不能用概念一劳永逸地进行规定。概念、范畴体系都试图对人性作出某种规定,但这种规定总也无法穷尽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总是溢出这些规定之外。海德格尔横空一句惊醒梦中人,为我们研究人提供了新的视野:“对人的本质的规定绝不是答案,而根本是追问。”“无论我们对人的本性作出何种规定,这个规定绝不是终点,而只能成为我们不断追问不断超越的起点,人的本性是生成性的,是在不断的追问过程之中溢出规定之外从而在生成和超越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本性。

形而上学是人的本性。人的形而上学的本性根源于人的自身矛盾,形而上的维度体现了人的本性。形而上学的“真实”追求的是绝对的单向度的“真实”,这种“真实”忽略自身内在的矛盾追求片面的“真实”而结果体现的却是“不真实”。形而上学追求的理念、神学的智慧距离人太远,只有神才拥有的纯粹的现实的智慧对于人来说体现的是一种极度的“不真实”,人不能承其之重;形而上学固定化构筑的一切知识学体系对人来说亦体现了另一种极度的“不真实”,人无法承受其轻。形而上的维度体现了人的应然本性,形而上的真实根植于人的双重化本性。形而上的真实在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追求过程中对未来进行不断的筹划,立足于现存并不断地进行超越,没有把努力追求的“真实”固定化、对象化为永恒的理念、在场,而追求的现存在场显示的是永恒的“不在场”、“不真实”。形而上的真实就是人的真实,人立足于现存,超越内在的阈限和物性的羁绊,追求被赋予神性的灵魂存在,追求“缺场”、“尚未”,体现人本有的应然逻辑与人的自由。

画画的基本知识范文6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91-01

1 湿硫化氢腐蚀原理

硫化氢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氢离子,从钢中得到电子后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间有很大的亲和力,易结合在一起形成氢分子排出。这样一来,极小的氢原子就很容易渗入到钢的内部,溶解在晶格中。固溶于晶格中的氢原子具有很强的游离性,它影响钢材的流动性和断裂行为,导致氢脆的发生。

2湿硫化氢环境中的腐蚀形式

在H2S+H2O腐蚀环境中,碳钢设备发生两种腐蚀:均匀腐蚀和湿H2S应力腐蚀开裂。开裂的形式包括氢鼓泡、氢致开裂、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和应力导向氢致开裂。

本文中涉及乙苯装置的只有均匀腐蚀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2.1 均匀腐蚀

硫化氢对钢的腐蚀,一般说来,温度增高则腐蚀增加。在80℃时腐蚀率最高。在110~120℃时腐蚀率最低。

2.2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

湿硫化氢环境中产生的氢原子渗透到钢的内部,溶解于晶格中,导致氢脆,在外加应力或残余应力作用下形成开裂。它通常发生在焊道与热影响区等高硬度区。

3 硫化氢腐蚀危害

应力腐蚀开裂是环境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失效形式。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曾分析在4年中发生的金属管道和设备的685例破坏事故,有近60%是由于腐蚀引起,而在腐蚀造成的破坏中,应力腐蚀开裂占13.7%。根据各国大量的统计,在不锈钢的湿态腐蚀破坏事故中,应力腐蚀开裂甚至高达60%,居各类腐蚀破坏事故之冠。应力腐蚀开裂的频繁发生及其造成的巨大危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乙苯装置干气线腐蚀开裂图片及硫化氢、硫化物均匀腐蚀:

4 硫化氢腐蚀的影响因素

4.1 材料因素

钢中MnS夹杂物是引起H2S-H20腐蚀的主要因素。由于MnS为粘性的化合物,在钢材压延过程中呈条状夹杂。条状MnS的尖端即为渗入钢中的氢所聚集之处,而成为鼓泡、裂纹及开裂的起点,条状MnS夹杂多,产生应力开裂的机会就多。

4.2 环境因素

对于同一硬度的钢材,硫化氢浓度越高,则越容易产生硫化物应力开裂。一般浓度越高腐蚀速度越快,但高于某一浓度时变慢300-500ppm。

硫化物应力开裂通常于室温下发生的几率最多,温度大于65℃产生破裂的事例极少,这是与H2S在水中溶解度有关。温度升高,降低了H2S的溶解度,所以不易发生开裂。提高温度对碳钢和低合金钢的抗硫化物应力开裂性能会产生有益影响。

5 乙苯装置硫化氢腐蚀分析及防腐对策

根据上述硫化氢腐蚀因素分析,乙苯装置干气经水洗后满足上述条件,存在湿H2S应力腐蚀情况。针对上述情况,对省内各干气制乙苯装置干气组成分析比较

大连石化乙苯装置,干气未经处理,无水洗、无脱丙烯,直接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锦西石化乙苯装置,干气分为催化干气、脱丙烯干气;干气经水洗、脱MDEA、干气换热器、干气过冷器(脱水)、脱丙烯后进入反应器,故分析数据分别为催化干气和脱丙烯干气;

锦州石化乙苯装置,干气经水洗、脱MDEA、干气换热器升温、干气过冷器(脱水)、脱丙烯后进入反应器,分析数据分别为催化干气和净化干气。

从上表中看,平时正常生产时,抚顺石化催化干气硫化氢浓度较低,较三家兄弟装置都低;只要重催生产波动,使用南催化直供干气时,硫化氢浓度较高,但抚顺乙苯装置在生产流程中,与锦西和锦州流程中有一点不同,锦西和锦州干气入反应器前经水洗后,要脱水、脱丙烯,经过这两段工艺后,干气中已不含湿硫化氢,减少了对管线的腐蚀。

而大连因为干气中丙烯含量较少,不需要脱丙烯,也无水洗,这样干气中也无湿硫化氢存在,对管线腐蚀也较弱。

从与以上装置交流中得知,后部各塔冷却器、换热器管束较干气线腐蚀严重,腐蚀程度与乙苯后部各塔冷却器、换热器管束相差不大,而且从分析数据上看,各装置都有不同程度的硫化氢参与反应进入后部流程,故后部冷却器、换热器均有腐蚀(表现为管束经常内漏)。

综上所述,抚顺石化乙苯装置对干气预处理,只通过脱水罐进行脱水是不够的,需要经换热器升温、过冷器脱水完全去除湿硫化氢的存在,使硫化氢保持较干燥的环境下,还需对上游干气来源装置对干气组成进行控制,硫化氢含量不能超高,保持在低浓度下。30℃水溶液中H2S饱和浓度大约是300mg/L,溶液的pH值约是4,所以硫化氢浓度不应大于300PPM,才能保证硫化氢全部被水洗吸收,保证后部尽量少的湿硫化氢环境。但后部的冷却器、换热器的腐蚀不可避免。

参考文献:

[1] 崔新安,宁朝辉. 石油加工中的硫腐蚀与防护[J]-炼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