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1

开发管理软件所需大量的人力投入、技术投入以及时间投入是阻碍中小型企业将信息化运用于企业管理的主要原因。企业为了应对当前社会和经济的急剧发展及变更,对管理软件也提出了更高的功能需求,系统实施、集成,IT规划,支持与维护等方面尤为突出。而大多数企业自主开发的管理软件由于在软件规划时期就对其功能进行了相对固化的调整,这种软件结构很难适应系统在后续时期对上述功能需求的扩展。相对来说,更多的企业由于考虑到人力成本、技术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多重投资,倾向于使用更加便捷、快速开发或取得应用授权等方式来使用管理软件,从而减轻繁琐的开发、部署、培训、优化及维护工作。基于云计算等主流技术所催生的管理软件完美解决了多重成本投入、认知难度、部署难度、平台性的问题,能够灵活运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实现资源分配及利用的最优化,让企业能够按照实际需求快速地搭建管理软件赖以运行的软件及硬件资源,并且能够在后期系统技术升级时方便地对软硬件进行增减、更改和部署。基于上述优点,企业选择使用快速开发框架搭建符合企业运营的管理软件将无需承担过高的投资风险。

2使用ExtJS前端技术

在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创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及人类行为思想的新技术开始诞生。各大互联网公司的优秀应用培养并改善了人们的前端使用习惯和操作体验。从Web2.0时代兴起到Web3.0时代盛行的Ajax体验,已经逐渐成为WebApp的标配。目前,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前端框架就是JqueryUI和ExtJS。从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平台来看,ExtJS有着非常接近于C/S模式应用的操作体验。在WebApp中,多标签、鼠标右键菜单、拖拽、Ajax无刷新请求已经成为了ExtJS的代名词。用一个较专业的词语来形容,即Native(本地化应用)。给予使用者良好的操作体验对于一套企业信息管理平台非常重要,这可能会直接关系到生成效率。

3“通用”的底层设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在内部的管理、应用、需求上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因此应用软件和管理软件的开发有着明显的行业领域性。经过调研多家IT开发企业、大型公司技术部、个人软件工作室的结果看来,最令他们头疼的就是每当一个项目开始的时候,他们总得去重复做一些项目底层的设计和部署。这些底层的功能设计就是一些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权限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字典管理。即使不同行业的企业,这些底层的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搭建一个底层框架,使其包含现有的权限、角色、用户、日志、字典等管理功能,在这套框架基础上,开发人员只需专心地部署公司的业务逻辑,这样能够使得开发过程更加方便、高效、有意义。目前B/S模式的应用,大多以MVC架构为主流。这种架构模式把传统的URI请求对应的物理文件变为URI请求到对应的函数方法,显得更加清晰和简洁,也便于后期人员维护。我们的设计方案也是基于MVC架构扩展开的。基于MVC架构的程序,有着精确的URI格式。常见的比如有:/控制器/方法/模块/控制器/方法无论URI的格式怎样改变,最终的共同点都是请求到程序内的具体方法。为了更加精确地控制权限,我们还为请求的“具体方法”加上GET、POST两种HTTP请求方式判断。再统一编码规范,凡是有数据写入的方法统一使用POST请求,请求数据显示的方法统一使用GET请求。这样一来,读写权限的分离也就基本实现。

接下来就是角色与用户。很早以前,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是以用户与对应的权限绑定的方式来配置,这种方式需要为每个用户都设置一次权限。之后,很多后台引入了用户组的概念,权限与用户组直接关联,用户只需与用户组关联,用户只需要分配对应的组就能拥有对应的权限,而具体权限的配置就只需在组管理内设置。科技和管理水平日益进步,即使使用用户组概念也未必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当某领导既要有A组的权限、又要有B组的权限时,解决办法只能再为某领导单独创建一个组,或者为其再开设一个账号。这只是在角色权限管理中某领导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在实际企业运营过程中,也许有不少的角色需要跨职能、跨部门处理一些业务。为了优化以上的问题,将原有一对多的组与用户的逻辑关系,改善为多对多的角色与用户的关系。权限的分配设置基本完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权限的验证。权限与方法相联系,MVC架构的程序每一次请求都是请求到具体方法。相当于每一次请求都需要验证其是否有足够的权限和其身份是否合法。曾经的非MVC架构程序中,经常能见到所有页面都include某个文件,而这个文件就是用来验证权限的。在MVC架构程序中,有一种名为过滤器的模块,每次请求都需要经过它。根据上述的要求,将权限验证的部分写入过滤器之中,就可顺利实现。整套权限管理的框架也就形成了。

根据前文中提到的MVC过滤器,日志的管理思路也十分清晰。日志记录着整个系统的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遇到了某些故障和问题,作为技术人员第一反应就是去检查日志。一个完整的日志,它包含了时间、位置、角色、具体操作、异常信息、日志级别。日志的记录工作由过滤器和异常处理器来共同完成。正常的请求操作的日志全部由过滤器处理记录,而当请求操作遇到异常时,由异常处理器记录该条日志并记录异常信息。整个日志管理功能实际上是分为异常日志和操作日志两部分。一套拥有用户、角色、权限、日志管理的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框架到此也基本完成。

4总结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2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

 

一、OA简述

办公实际就是文件的制作、修改、传递、签定、保存、销毁、存档的过程。那么随着文件的这一流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传统的办公模式主要以纸介质为主,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何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办公的无纸化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重视。Internet/Intranet的迅猛发展,为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团队的协同运作提供了技术的保证,同时也预示着网络化办公时代来临。

现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大型信息管理系统中,单位业务流程重组或者是文件流转功能都是核心功能。同时我们也认为,单位办公主要是一个文件流转的过程,所有的办公事务都可以抽象成一个数据库表单。

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大型MIS系统在处理企业管理流程中大多采用单位业务流程重组(BKR),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先优化单位业务管理流程,再根据优化后的流程建设单位信息系统。论文格式。这样不仅在系统建设中工作量巨大,同时面临来自单位内部重重的阻碍。

二、系统结构设计

现在的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说百家争鸣,各有所长,但是一般的B/S结构系统都做得比较固定,也就是针对某个单位而开发的,有诸多的限制和代码固化,不利于灵活的OA定制和客户化!而且很多OA系统都具有相同的功能,只是表现手法和操作流程有所不同罢了,所以,他们的基本是一致的,是有共性的,是可以统一的。

我的基础思想是开发一个底层的通用型OA平台,在此平台下实现OA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底层操作,这样,当针对某个企业或者政府部门开发OA系统时,只需在此基础上稍加修改,就可以成为一套具有很强针对性的OA系统,这样方便该系统的二次开发,也方便于针对不通性质部门单位的OA系统的定制。底层通用型管理模块是整个OA系统的基础,而应用层模块是面对客户的,它是界面和业务逻辑的结合体,针对不同部门将有所不通,这种结构将很好的解决一套OA的多种定制功能,便于二次开发。

三、通用型管理模块功能简单划分

针对于这个底层模块,它并不需要实现实际的功能,它主要是负责完成应用层交付的任务和与底层数据库交换数据,所以它的功能是比较抽象的、统一的和可扩展的。虽然如此,还是将这个模块按不同的功能细分,因为办公系统有些模块之间联系并不紧密,比如公文管理系统与公共信息系统,邮件管理系统与办公设备管理系统之间的联系就不是那么紧密,甚至可以完全分开。底层管理模块针对于这些情况,主要分为功能子模块:

1.公文管理

公文管理主要负责公文的发送与接受工作,发送流程按照流程定制来完成,所以还包括流程定制功能。这三大块是OA的核心部分,实现也最为复杂,特别是流程定制功能,是一个非常灵活的模块,它决定了该OA系统的效率和可用性。

2.表单管理

表单管理是一个辅模块,基本上在其他所有模块都有可能用大它的功能,它主要是实现表单模板的定制,表单的存储,打印等功能。在一个企业,表单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在办公过程中出现的频率紧次于公文,所以这个模块也非常重要,并且表单的定制与打印是一个技术难点。

3.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功能是对准备归档的公文文件、指示、资料等的一个合理存储与查阅功能,针对于复杂的分类和查阅权限,实现合理存取,管理得基本功能。论文格式。

4.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员工资料管理,员工薪资管理,员工考勤管理,员工权限管理,部门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管理等等单位内部人事管理的所有功能,本子模块将以底层视角反应员工得管理,包括职务和所属性质都将按统一模式规划,便于应用层定制模块。

这四大功能子模块都是OA系统得基础,在此之上可以创建更多的功能和辅助,可以使得OA的定制变得轻松而丰富。

通过以上的综合分析,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将分为三期完成,第一期是基础类库的开发,第二期是底层管理模块的开发,第三期是应用层定制。论文格式。每一期都是下一期的基础,但可以独立使用,只有三期完成,才算完成整套OA系统。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3

一个有着理工科思维方式的创意策划高手,一个相信大创意就在客户脑中的谦逊者,一个工作和生活浑然天成的工作狂,就是他,继台湾戏剧大师赖声川之后再一次捅破了创意的不可知论。相比赖声川创意学的深不可测和高山仰止,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则简单朴素得多,好像只要克服了自己的认知障碍,就可以循序渐进地修炼出空间、信息和思考的超级整理术,而生活和事业的创造力,就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感觉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随心而至。

作为一个广告创意策划师,要在妙招迭出、个性张扬的头脑力竞技场上生存谈何容易,而佐藤可士和偏偏要用苦行僧般的整理术去约束创意的自我发挥性,把自己定位成聆听者或者启发者这样一种不那么重要的第三方角色,真是让一些创意至上派浑身不自在。难得的是,优衣库总裁柳井正也是超级整理术的实践者,他游刃有余地实现了优衣库的再生,其中的战略决策之所以正确、经营管理之所以有效,首功应该归于超级整理术。

可见,从广告创意策划到公司战略管理,其内在是一脉相承的,其精髓皆为有形空间的排序、信息空间的观点化导向、思考空间的信息化再造。站在工业企业营销咨询师的角度看完《佐藤可士和的超级整理术》,我也有几点感慨。营销是一种信息沟通和思想创造的工作,要清除思维障碍和释放创造力,也要对现有的信息、思路和策略进行一次次地超级整理。而且,在整理思路的过程中,会时常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原来,创意就在你身边,只是我们被混乱的三维空间(空间、信息和思考)给束缚了。

一、成大事者,从整理的好习惯开始

与稻盛和夫的禅境、赖声川的学术境界不同,佐藤可士和是从一个简单却难以长久坚持的好习惯开始的,这是一种近似偏执狂的整理习惯,也有网友形象地称之为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洁癖。正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好习惯,让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有样学样,而不像其他大师独有的境界,则看上去很美,只是实践起来无从开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普通人的成功没有多少激动人心之处,需要的是踏踏实实。

而当下的国内企业管理界却弥漫着一股浮躁的风气,小有积累之后就醉心于多元化经营的杠杆效应,期望一夜之间把企业做大,急于求成的心态太过明显。这时候,战略的制定更多地倚重于局限性很强的自我认知,经营管理上的动态调整也难以及时到位,只要资金链或者市场营销出现较大问题,所有苦心筹划的大梦想就会顷刻破灭。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整理功夫不到家,仅凭头脑中现存的一些印象,就对自己的优劣势、对手的可能性、行业经营环境的变数进行模糊的判断,缺少深度信息整理和思考创新,想当然地把企业的未来经营置放在过去的时空里,要想获胜只能靠撞大运了。

二、超级整理术、5S以及PDCA的异曲同工

超级整理术可以概括为两种循环:一个是物理空间有序化、信息加工观点化、思考信息化的大循环,一个是掌握情况、导入观点、设定课题的小循环。大循环  的关键点是信息化,物理空间和思考这两个看似不搭嘎的两极,都是可以通过信息加工而形成互通。想想也是,在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里工作,人的思绪也跟着单纯化,没有过多的干扰因素,思考的能量悄悄地绽放着。而小循环的关键点则是观点化,没有观点的信息和思考是徒劳无益的重复劳动,而这个观点则需要从杂乱无章的信息堆里整理而出。

超级整理术的大循环和小循环,与同样源自日本的5S管理和PDCA循环有很多互通的地方,它们有着几个共同特征:第一,坚持循序渐进。以每天改善1%的龟步前进,积小成为大成,这是一种典型的改良精神,也是工业精神的核心基础,可惜国内制造业目前比较欠缺这种务实精进的执着态度。第二,从行动到思想。要改变思想,先要改变行动,进而养成习惯,并沉淀为素养,思想的根基就此扎营。第三,任何平凡的岗位都会有大创造。一个企业,就是把一群平凡的人聚集起来去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特别是在国内这样职业素养尚难如人意的时期,通过有规划的目标和步骤,促使平凡人不断超越自我,通过团队的力量创造一个个发展奇迹,是比较现实的管理抉择,当然这种管理方式需要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

三、超级整理术:企业经营管理的点石成金术

如今的企业管理者,身处信息丛林,要找到有用的信息,难度更大了,练就一套整理的功夫,才能行动自如地穿越茂密的丛林,达到经营成功的彼端。在这里,我借用超级整理术的三层架构,简要陈述一下企业管理者的超级整理术的方向和要点。

1、空间整理术,塑造卓越的时空管理者

企业管理者的时空管理能力,决定了他管理范围内的作业效率。通常的状况是,管理者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本可授权给更合适的人去干的事情上,每一天的忙忙碌碌,只是盯着企业内部的运作问题,没有多少精力去关注行业变化和对手变动等机会点。

是时候了,推开一沓沓汇报资料,亲自到现场去了解问题所在。同经销商、卖场售货员、抱怨的顾客、不满意的供应商多聊一聊,管理者就会知道公司内部的汇报体系有多么迟钝、多么需要改头换面。走动式管理,同样可以深入到公司内部,要想知道自己产品的质量,只要多观察一下员工工作状态就能大致了解。而要想弄清公司营销策略的有效率,可以留意一下营销人员谈论的重点是苦恼地应付问题还是兴奋地争论着机会的大小。

但并非所有事情都需要亲临现场才能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企业管理者一般都喜欢开会,或者当面下命令,觉得这样沟通的互动效果更好一些,但若要认真整理分析一下这些沟通方式后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面对面,管理者只要通过QQ、MSN等及时通讯手段,就可以解决大多数工作安排和跟进事项。笔者也试了一段时间,即使跟2米之外的同事了解一件事情,也习惯用QQ了,办公室安静多了,而且沟通内容得以保存,沟通的持续性也随之增强,每有精彩的讨论就会转帖给其他同事分享,公司工作效率自此高多了。企业管理者要学会习惯这种不在现场的虚拟沟通,才能让每个参与者获得自己应有的自由空间。

2、信息整理术,解密经营管理的金钥匙

行业竞争格局的相关数据,是企业制定战略的信息基础,特别是3年以上连续性数据,则更能让决策者看未来的“信心”大为增加。然而,当行业变化从线性转轨到非线性的时候,看过去知未来变成了小概率事件。经营战略在于预测未来动向,这个金钥匙必须要指向未来。暂且抛开手头上所有过去的信息,闭上眼睛,放松地想象一下:这个行业未来最不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行业领导者最希望变成什么样子?我的企业又希望占据何种位置?这些看上去过于浪漫的设想,则更可能接近愿景的真实面目。谁最先、最认真做准备,成功率就更大。

解读各类经营信息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经营观,否则很容走到各种可能的信息岔道,特别是突发状况,它最容易影响经营战略的继续施行,这个时候就需要判定它是行业演变轨迹的转折点,还是小概率突发事件。定力,是管理者的修为,它需要建立独特的信息解读技术和经营价值观,把企业资源聚焦到最富有成效的营销努力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天被信息包围,反倒看不清本质。企业经营者,要给自己营造一个置身其外的空间,把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冷静地看待那些要在自己企业身上发生的重大变化,然后给自己提个案,让另外一个我传递另外一种经营视角给本我。这是不大容易做到的,可每一次尝试都可以受益匪浅。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跟自己认可的管理咨询师互换角色,就行业可能的变化、对手可预见的动作等战略信息进行深入剖析和辩论,直到揭秘本质为止。

3、思考整理术,沟通决策的信息化再处理

一些从底层做起的企业高管,可能更习惯耳提面命的直接式沟通,觉得这样才能够让同事听清楚自己的指令。公司规模不大的时候,这种人际互动管理模式还可以行得通,而若管理架构超过3层、中层团队超过30人的时候,口头沟通的效率就会递减。注重文字沟通,放弃口头式命令,力求管理信息传达的精准化,应该是企业高管的战略沟通必修课。只有思考周密、逻辑清晰、目标明确的战略指令,才能发挥精准的指向力。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4

关 键 词:企业;办公自动化;设计;实现

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更替,促进我国在计算机、数据库、网络通讯等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促进了企业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在以往的模式下,办公系统虽然具备灵活的应对突然事件的能力,但是在信息的传递、处理、分析等方面都需要人工进行,消耗的人力、时间较高。但是传统方法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化的需要,现代化的办公需要的是高安全、高信息量。因此,一旦计算机搜索办公进入了办公室,对于需要手工操作的文件与资料就会感觉的“厌恶”。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在办公的时候有信息,就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查找,就能够将办公效率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对于办公效率来说,运用计算机就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软件开发设计当中,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按照软件工程开发来进行管理,之后再运用其中的系统要求,并且需要意识到统筹规划、配套发展以及分期建设等方面的设计原则。

(一)体系结构设计

当前企业自动化系统的分层结构模型指的是企业当中所应用的软件开发模型,而此模型主要分为表示、业务以及数据三个层次。表示层主要说的是界面层与显示层,主要指的是计算机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更好的对于用户输入、输出内容进行处理,提供可移植的表示逻辑。业务层主要说的是中间层与逻辑层,在整个程序当中,业务层是处于关键位置,也是核心所在,主要包含了数据访问层和业务层等等。在访问层当中主要是在数据库当中提取数据、保存数据过程的一种解释,业务层则主要是对于业务逻辑以及业务规则等方面进行处理。因此,一般在多数的应用程序当中,都需要将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放置于同一个层次当中,虽然这种做法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并不适用。在分为两子层过后,就需要改变数据库对象,例如:将MSSQL Server数据库改为从Oracle数据库当中进行数据的提取,而在改变的过程中仅仅需要对于数据服务层的组件进行简单的修改,并且对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没有影响。此外的数据访问层主要的功能就是将数据的定义、更新一级查询等内容操作完成,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

(二)分层设计

其一,设计分层设计当中的表示层,主要是通过浏览器,用户能够进入到表示层,将登录信息在页面输入,在访问实现之后再请求过滤。一般情况下,通过身份认证之后就可以进入到主界面,不过在分页面进行菜单动态的表示,就可以通过主界面的数型操作来实现。

其二,逻辑层设计当中的逻辑层主要是将不同类通过各个模块的功能抽象出来,其中,我们需要关注数据库的类,换句话说,所有数据库的实现都是通过此类加以实现的。

其三,企业自动化办公当中对分布式应用层序来讲,存储可以通过数据层的运用加以实现,也是有效的方式。存储过程的运用能够确保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得到保障,也能够简化数据层,并且系统设计的灵活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加。只要改变了数据库,就能够将存储过程的语句加以改变,并且其实现不需要程序代码的改变。在数据层中,对于底层数据可以通过存储来进行操作,因此,逻辑层就能够通过访问数据库的类,能够将数据库中的手操作加以实现。

二、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施策略

实施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对企业办公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式:其一,提高效率。可以说办公室实施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企业办公效率。其二,改善流程。它主要是在分析的时候站在流程改善的角度之上,从而体现出可超越进行和同步进行两个因素。例如:同步进行指的是能够将财务部与工程部的会审同步进行,不过在内容方面工程部侧重工程,而财务部则注重资金方面。可超越进行指的是遇到了合同会审,一般在这个过程当中,部分环节是可以直接越过去,没有参与的必要。其三,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而实施办公自动化对于成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办公自动化,能够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能够大幅度的节约资本,降低办公费用。例如:日常中需要传输的文件,如果使用传真,不仅有利于传递速度的提高,也能够解决复印的麻烦,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车旅费、区域限制,也大幅度的降低了浪费现象的出现。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也能够授权在网上进行业务操作,也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费用产生。

参考文献

[1] 张晓青.办公室自动化与计算机应用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0(01):42-43.

[2] 肖伟才.办公室管理的精细化[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7(04):68-69.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5

在目前大量流行的管理类书籍中,中国致公出社出版的《管理管理者》是一本西方原汁原味的关于管理教练技术的著作,它的关键词是“领导力”,其副标题——“为什么管理活该被抛弃”,则用一个近乎悖论的形式提醒我们思考:“如果实施了领导力,那么现在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什么样的?”本书从奥巴马竞选小组开始谈起,一个没有经理,没有等级区分的团队最后大获成功的奥秘在哪里?作者指出被采访者不约而同地谈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定位、共同的价值观。作者因此提出了a型企业和β型企业的区分。α型企业是指建立在传统的等级制或科层制基础上的企业,在该企业中,处于金字塔顶层的管理者是唯一决策者,其他层级的管理者和处于底层的执行者通常都必须按照所获得的信息开展行动并反馈行动信息;D型企业是建立在现代的扁平式或网络式组织架构上的企业,在该企业中,每一个管理者和执行者都是决策者,都要对产品质量、客户和企业负责,都有权获得必需的信息并据此进行决策,每个人都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和愿景,自动自发,彼此协作完成工作,而管理者在这种情形下通常扮演的是“教练”角色。

本书提供了一整套彻底的管理新思维和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以期唤醒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为企业的现实和可持续发展负责的使命感,实现企业从α型到β型的转变。作者精通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他设计的一套逻辑系统是:沟通优化——个人优化——团队优化一一企业优化。沟通,尤为重要,既是管理的开端,又是一个团队奔着愿景有效运转的基本保障。这部分是该著论述最为深入的一部分,体现了这本书推广管理教练技术的普及特征。

本书的核心理念体现在本书第三章“翻倍领导力”。让领导力翻倍的武器一是逻辑层次,一是情绪领导力。本书揭示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有一个逻辑层次,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认清楚这个问题是在什么逻辑层次上。就问题谈问题,很难解决问题,一不小心还会陷入问题而难以自拔,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寻找答案。情绪领导力,也是一个新概念,作者提出必须把情绪纳入管理范畴。无论什么情况下,人是根本的根本,是创意之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所属员工,首先是个人的独立的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不可能不带有个人的情绪。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最伟大的管理者是那些善于管理情绪的人。”但我们过去的管理理念过于强调理性,谈控制情绪,这在理论上固然不错,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甚至适得其反。

《管理管理者》提出:情绪是我们认识价值观的有效渠道,他是一种完全现实的存在,情绪领导力是管理者最为关键的基本素质。价值虽然抽象,但在心理学层面是个现实。英国学者伦布朗认为,情绪是“人类所有活动背后最直接的动力”。价值观在逻辑层次中处于较高的层位,价值决定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而且还有很多东西隐藏其后。伤害价值观的代价是惨重的。作者提出:第一步,你不仅要和下属沟通他的价值观,还要不停地给他讲解你自己的价值观;第二步,以一种合作的态度与跟你有共同价值观或者相近价值观的人发展出一种团队的价值观;第三步,把价值观传递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各级管理者按照价值观工作。价值观是可以培育的。作者所举的正面例证就是施密茨博士本人对冰岛克伊普辛银行做价值驱动管理的培训,最终使得该银行成功渡过2008年金融危机。作者因此得出结论说:管理者其实就是一个推销员,如果你想推销自己的想法,说服员工、激发员工,就要从员工自己的价值上去说服。企业价值观不是软件,而是硬件,它能让人有驱动力,能够被激励。管理者!必须知道能否达成员工的价值观,能否同时关照客户的价值。本书提供的第二个案例是星巴克如何三次渡过金融危机,并以爆炸性速度发展的故事。

作者施密茨博士既是理论家也是企业实践者,接受他培训的知名企业包括戴姆勒、宝马公司、西门子公司、大众公司、微软公司等,所以《管理管理者》融入了作者自身的大量经验和培训实绩。因为《管理管理者》是中国致公出版社直接国际组稿的,为了得到这些第一手的案例,出版社首先要求作者,作者又特地取得这些公司授权。所以本书提供的管理方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瑞士企业管理中心、瑞士国际商学院院长C.Soutte推荐本书说:“《管理管理者》是一本具体的、明白易懂的、激励人心的行动指南,指明了管理中的新思想和新行为。”Ramco系统欧洲区总裁E.Kangeldi推荐说:“在流行的领导力书籍中,这本书让人们看到了真正的曙光。如果我必须要向一位没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更多书籍的高级管理者推荐一本书的话,《管理管理者》将是首选。新发现一旦被提出和估量,沃尔夫冈·施密茨总是站在最前沿。”

企业管理的底层逻辑范文6

一、知识管理日趋显得重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的产生和应用这使得每个国家都把加快科技进步、发展教育、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现代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原先竞争制胜的先进设备、厂房等有形资产则不是最主要的。

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即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如果说信息管理使数据转化成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使信息转化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现在不少企业已经出现了专门负责知识管理工作的新高级管理职位我们把它称为知识主管。而知识管理绝不是简单的信息管理它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它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的共享这里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英特尔、强生、佳能、夏普等之所以能够保持长盛不衰技术和管理上长期保持着创新能力就是因为它们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良性循环的知识管理机制。

二、管理方法推陈出新实现不断更新

随着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科学技术在社会与企业的广泛应用新型管理方法不断出新。1在经营决策方面由于“多目标规划”与“信息博弈论”等运筹学理论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企业家的决策水平。2在生产管理方面由于生产概念由制造领域扩大到服务领域其生产的范围也扩大到从前产品的引导设计、引导消费售前售后服务使得整个生产时刻与市场紧密联系。

而与此同时出现的一些新型管理方法如准时化生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最优化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等。我们从这些新的管理方法的基本特点上可以看出在新的管理方法中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策管理占有很大的比重。许多新的方法都与计算机的运用紧密结合以至于人们很难分清他们是一种管理手段或是管理方法。由于信息社会强调了知识的“整合”“、集成”所以许多新出现的方法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在发展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或综合问题。这样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物质和产品时尽最大可能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管理结构出现俱变

企业按照职能设立部门按照管理幅度划分管理层这样在组织结构方面就形成了“橄榄型式”的组织结构但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组织结构却越来越不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紧迫要求是最高层与最底层的直接联系那些存在的中间组织将失去最终存在的必要。加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企业管理者能轻易地、便捷地获得市场供求变动的信息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企业的管理层将逐渐减少管理人员将面临大大的裁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组织的分权势在必行。而分权意味着根据个人的技能来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分权鼓励下的个人负责和自我激励能使人们自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形成真正自我激励的基础。它能引导人们支持企业目标并创造性地工作。这种分权直接导致企业中间管理组织设置变得简单侧重向两头发展。管理组织的扁平化、信息化消减了中间层次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这就是所谓公司组织结构从“橄榄型”向“哑铃型”的变化。这种组织结构不但降低了管理协调成本还大大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反映速度和满足用户的能力。

四、人本管理将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管理的人性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态势这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需要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的要素充分开掘人的潜能。它要求管理者与职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又不违反科学的自然规律正视社会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在未来企业竞争中企业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所用何人而不是用了多少资本职工素质高低和其智力水平发挥如何将决定着企业的生存能力。个人将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本。随着企业中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人的流动性也将逐渐增强那些技能突出、有领导才能的专业人才将随时有可能离开企业另起炉灶或为他人工作。如何留住员工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命运。由于权力集中不能适应信息时代频繁的变化所以现代企业家都非常尊重员工、重视员工树立人本意识向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使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融为一体他们在企业内部实行分级管理体制通过权利下放和建立经济责任制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自克服企业内部的作风。

五、学习激活创新管理的源泉

信息时代人是知识的载体。人离开知识就不能在社会中存在人的知识不更新同样不能得到发展。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人及其创造性企业组织的架构和管理选择必须认同人类永无止息的创新精神它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活动的主旋律并随着技术、市场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网络组织结构的灵活性更加鼓励人们发挥创造性和取得实质性的成就。可以说创新是一个企业赢取市场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创新管理是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创新更多的来源于智慧和信息因而获得持续学习和拓展知识的能力已成为今天创新管理的基本任务。企业的创新管理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转向综合、个人转向群体。人们通过对话、竞赛和加强团体凝聚力进行群体学习在传统观念和主导思维模式受到越来越大挑战的同时不断产生能量。而学习型组织正式适应这种要求它的本质特征就是善于不断学习支持不断创新。

六、全球性的企业文化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