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艺术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艺术的内涵

教学艺术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数学思想 内涵解读 教材透视 教学建议

教学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授人以鱼,基于课本教知识;第二重境界——授人以渔,基于知识教方法;第三重境界——悟其渔识,基于方法教思想。“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这是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的一段话,十分形象地指出了“鱼”“渔”“识”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正映射了教学的三重境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发现和生成过程,学生才能真正领略数学的魅力。数学思想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哪些数学思想?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思想?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初步的阐述。

一、内涵解读:揭开数学思想的神秘面纱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一是数学知识线,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二是数学思想方法线,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数学内容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它是一条暗线。前者是内容载体,后者是精神实质。数学思想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不同的数学流派有不同的回答,但对数学思想的精神实质的总体把握还是一致的。数学思想是在对数学内容与方法思考的基础上升华结晶出来的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并能解决处理数学问题的科学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

数学思想是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是人们通过数学活动形成的对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的一种本质性的看法,数学思想是数学精神和文化的核心,也是一个人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数学思想之重要正如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所说:“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数学思想是学生习得的带得走、用得上的素养和能力,是指导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

二、教材透视:挖掘数学思想的内容体系及教学建议

张景中院士曾说过:“小学数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里面却蕴涵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数学的每一课都蕴涵着数学思想,有的是显性的,一目了然;有的是隐性的,需要深入挖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史宁中主编)指出:数学的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数学抽象的思想、数学推理的思想、数学建模的思想。由上述基本思想派生、发展出来的下位数学思想还有很多。如由抽象思想派生出的下位数学思想有分类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对应思想等;由推理思想派生出的有归纳思想、演绎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等;由建模思想派生出的有化简思想、量化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优化思想等。明确这些数学思想分别蕴涵在哪些知识之中是做好学生数学思想培养工作的基本功。我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进行了不完全的挖掘与梳理,如下表所示:

下面仅就抽象、推理、模型三种数学基本思想,探究其内容本质,梳理教学应用的途径。

1.抽象思想及教学应用。

所谓抽象,就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数学抽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

例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1、2、3、4、5》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在第2页的图上找一找有哪些物体。再点一点、数一数。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每种物体有几个,并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仿照“一头大象”说“一***”,并板书出来。然后从一头大象、一个太阳等抽象出数字“1”,从两只犀牛、两棵树等抽象出数字“2”……

学生认识数的过程,不只是单纯认识数字符号,而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师应综合考虑数、数量、数量关系等要素,结合学生学习的特征设计和组织相关内容的教学。“认数”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引导学生看图感知数量。把看到的数量尽可能地表达出来,建立实物与数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数量表示。第二,从数量抽象为数。从一头大象、一个太阳等抽象得到数字“1”,从两只犀牛、两棵树等抽象得到数字“2”,……是从数量到数的抽象。第三,感知数量的多少和数的大小。“比较大小”要完成两个层次的抽象,一个是比较数量的多少,一个是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数量的多少应当是将同样的东西进行比较,我们不能说4个梨比3个猴子多,只能说4个梨比3个梨多。只有抽象为数的时候,才能比较大小。

2.推理思想及教学应用。

所谓推理,是指从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数学推理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大类。归纳推理是命题内涵由小到大的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是或然的。演绎推理是命题内涵由大到小的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小学数学的基本性质、法则、公式、规律等大都是通过探究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来作出有关这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这样的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盒火柴,让他们在纸上摆出15、23、27、111等数,并填写实验记录单。接着,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记录单,得出初步的数学猜想:火柴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也是3的倍数,也就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仅仅凭借这四个数还不能完全说明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来验证,于是让学生自己举例来验证刚才的数学猜想是否正确。这一过程是典型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在这一过程中,有实验,有记录,有观察,有分析,有猜想,有例证。这样从特殊的几个数经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到一般的数学规律,可以用来解决普遍的此类问题。

3.模型思想及教学应用。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张奠宙认为:“广义地讲,数学中各种基本概念和基本算法,都可以叫做数学模型。如自然数系1、2、3……是描述离散数量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中分布十分广泛,如数的表示、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公式、统计图表等。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建模”“模型”对于数学和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一一间隔规律》一课中,我充分利用书本上的实际问题,以学生喜爱的小兔子晒手帕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先观察手帕和夹子的排列顺序,再让学生用小棒和圆片把手帕和夹子模拟摆出来,完成建模之前的数学抽象。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自主发现:1根小棒对应1个圆片,到最后还剩1根小棒没有圆片做好朋友,所以小棒比圆片多1。进而推理得到这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一一间隔的两种物体,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个数学模型是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发现的,在练习中我再次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给学生自主发现“圆形池塘边树木的排列规律”的机会,这也是数学建模中“破模”的过程,使学生对“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的认识从不封闭直线拓展到封闭曲线的思维层次。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基于已有的数学现实,尝试将具体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建立起某种特定的数量关系,利用相关的知识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么做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数学模型,而是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建模思想,感悟数学精神。

数学思想是抽象的,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绝不能抽象地讲思想,而应注重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索发现数学的过程中感悟与发现数学思想。学生数学思想的感悟与形成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做个思想者,不断丰厚自己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做一个“思想”的点拨者,不断用我们的数学思想“敲击”,让学生在一次次被“敲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感悟、发现、理解、生成自己的数学思想,直到最后自觉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艺术的内涵范文2

摘 要:工艺美术已经融入当下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艺美术门类广泛、历史永久,本文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的价值与内涵,以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工艺美术; 当代内涵;教学创新

在我国,工艺美术从其专业内涵上讲,完全可以概括成一个大的专业门类,从其承载的实际内容上看,定位为一个专业也并不是十分的贴切,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知识涵盖面和专业属性是非常丰富和繁杂的,工艺美术门类的发展有着其特殊的历史轨迹,它强调材料与形式的紧密结合,体现造型特点的同时还要有与对象有一定的距离,形成独特的艺术趣味。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同时期的文化影响、地域特色、时代演进和技术更新,散落于民间的各项传统技艺不断的发展传承着,形成了各自相对完善的工艺流程,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已经流传久远的各项传统手工艺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渐渐开始褪去往日的光彩,有些手工技艺甚至开始逐步走向衰亡。在当下文化状态里,传统文化遗产被“快餐文化、实用主义”包围其中,随着现代化科技手段的演进与通用,逐渐替代和弱化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视,工艺美术领域面临着传统工艺的断代、失传的严峻现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本着挽救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的宗旨,整合工艺美术门类的专业内涵,于2013年在高等学校教育体系中成立工艺美术专业。旨在通过高校教育的创新继承与发展处于濒危境况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技艺,一方面在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则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达到工艺美术专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基于工艺美术专业的属性,为了避免空洞的、陈旧的、缺乏指向性的教学计划,高校在开设工艺美术专业时,专业对位性的思考和课程设置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点也变成了各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发展兴衰的重中之重。

为了更好地体现工艺美术专业的内涵能力培养和创新发展,对现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就变得尤为重要,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新更加势在必行。

首先,国内多数新近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院校中,其开设的课程与工艺美术专业应具备的内涵与定位相去甚远,亦或可说现有的教学资源与课程体系不具有承载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要求的条件积累,如果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开设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条件,完成教学,则需对现行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教学与实践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造。首先应该依据原有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的调研、开发利用民间、地域的资源特点,深化有价值的工艺品种类资源及民间艺人、传统技艺、工艺材料资源等,将其引入到教学中,充实教学内容,逐步完成真正意义的工艺美术教学。

其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定位调整,需要综合地域文化特点、原材料特点等,以及现有的优势条件和专业历史积累,改革内容的制定要与学校现有资源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和现有资源。优化工艺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形式,明确对位性的分类教学课程体系,强调在夯实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造型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模块化建设和能力架构体系进行重点建设。具体应该将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划分为基础能力模块、材料技法模块和创意制作模块,每个模块都有其明确的方向和开展思路,模块内的课程设置紧贴对应能力培养要求。基础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工艺美术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本阶段的课程教学,使学生形成基本的专业能力,为材料技法、创意制作环节提供了根基;材料技法课程模块强化学生的材料应用能力和形式表现的有机结合,强调“因材施艺”的教学宗旨。

再次,有了较为完备、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环节的推进方式同样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开展对位性的分类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民间的工艺美术专家和学者进入课堂,为专业学生进行直观的、对位的、专业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掌握第一手的专业感受,带来“原滋原味”的地道专业印象;与此同时,根据课程设置的需要,在可以利用的地域资源条件里,积极拓展专业外延和技术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走出去,到第一线去实践和感受专业的内涵,在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耳濡目染和切身感受,学生们将获得第一手的认知经验,为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自选与集中、引进与外放相结合的多元教学形式,教学改革制定的整体思路和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

总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教学形式,合理有效地利用地域优势服务于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是解决当前工艺美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与专业内涵不对位问题的两大重点内容。我们的创新尝试只有紧密依托地域资源的优势存在,专业分类妥当,合理利用我校现有办学条件,高效、环保地开展和实施改革计划,将创新过程做扎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艺美术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艺术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艺术;内涵;形式;影响

一、教学艺术的内涵

教学艺术是指运用艺术化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的方式、学生的内心形成方式,熟练地汲取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学生接受科学方面的文化知识。教学艺术是指教师的多样化教学才能、技巧、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能让学生快乐地、主动地获取知识并能够获得较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当然这与教师全新地汲取多样化方法、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兴趣分不开。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自己所拥有的独特的影响力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对美的目标的产物,是一个一线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课堂上的教学亲身体会中所获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经验”的形成阶段。英语课堂教学艺术是指通过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明确地、具体地汲取一定的艺术模式,通过艺术的影响力来吸引和影响学生,继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英语教学艺术的形式

英语课程教学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学习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笔者选取了教学艺术中的教学导入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教学体态艺术、教学提问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一)教学导入艺术。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做好领路人,准备好每节课的导入。(1)教学导入艺术的教育学原理:认知、熟悉、温故和使用四个有关外国语言的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2)教学导入艺术的心理学原理启发、发展和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及形成或激励学生对主题的注意力,从而导入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在开始上课时,就应该备好课,使人一开始就获取包括知识的享受在内的内心满足,这是通向导入成功教学的钥匙。颠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通过高中英语教学将主体还给学生,并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放在首位,搭建情景舞台,将新旧知识融合在一起和认识结构与实际生活结合的“社交剧场”中,指引学生勇于创新思考、勇于发言的导入展现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将多种导入法综合在一起运用于课堂上。(二)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是教学艺术里面的艺术。教学中的话语艺术,即指教师创新性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技巧来增进教学效果,提高我们现代化的“四有”人才的能力。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关系到教学效果和质量,在教与学中,学生本身学习态度与动机是否良好,对课本是否有兴趣,都会影响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在教与学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影响学生的部分,教师是否可以利用所要讲的和教学中的话语艺术改变学生的情绪。(三)教学体态艺术。我们可以通过变化的肢体动作来说出对周围事物的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手势、眼光、皱眉、笑都会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相应转换。教师要充分利用体态艺术在帮助那些英语成绩差的学生理解语言方面有正面的影响力。(1)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替代功能、肢体动作一般会离不开有声语言,对其有一定的帮助、倾向作用。还有处于不可以或不方便来取口语或书面语进行表达时,它能站在同样思维结果的角度,用所要表达的感情、一致的肢体动作替换书面语或口语,肢体的这一能替换口语或书面语所要表达的感情就是所谓的替换作用。(2)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暗示功能,教师如在传授英语知识时,恰当地辅之以对应的脸面表情、手的动作,不断用视线更换与学生间的距离。(四)课堂提问艺术。提问不仅是发展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关键手段,也是完善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增加些提问,有助于有效地掌控学生的精力,这样一方面能影响学生的思考与听说能力,另一方面影响教学的组织。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就是灵活设问、恰当注意提问的时间、及时掌控学生的注意力。

三、英语教学艺术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教学是方法运用的艺术,学生、教材、教师与教法四个方面组成教学的矛盾整体,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合作,而且教法是前面三个组成要素的剂、调和剂,适当的手段可以使教师、教材、学生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好的手段有助于增进教学环境与实际环境、生活方面的语言与书面方面的语言、教学的方法与学的学法之间的互相调转,最后达到书面知识与实际能力间的互相调转。

作者:宋黎萍 单位:兰州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教学艺术的内涵范文4

摘 要: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何使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完成高效率的学习,以及如何使提高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运用的成功与否。在借鉴国内外优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艺术做了以下综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1、选题背景及意义

教师教学质量及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教师的教学能力。所谓教师教学能力,指的是为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教师以其专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为基础,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师教学认知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传播能力。而这种专业能力具体到实际教学中都要求本学科教师对该学科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灵活应变与处理,这其实说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一个“法”就是“有规律”,可以理解为教学的一般原则,即教学规律;第二个“法”字是某种特殊的方法,“教无定法”就是教学讲究“自由行动”、讲究“艺术性”、讲究“灵活性”。随着教育界改革热潮的掀起,传统“满堂灌”、“照本宣科”、“题海战术”已成为强弩之末,而“教学艺术”则成为大家一致讨论的话题。

具体到语文学科,从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人文性、鲜明的审美性和情趣性、课堂教学的相对不平衡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这些诸多变量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存在一劳永逸、机械不变的教学模式,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是以艺术为主导的,尤其是对起奠基作用的、承担小学生人文知识启蒙重要作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要讲究艺术性、审美性和鲜活性。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多形象感知思维、对学习目的缺乏认识等特点,原本充满人性美和趣味性的语文已经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与素质教育的任务背道而驰。因而,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调动小学生的语文热情,是目前语文教育界极为紧迫的任务。笔者以太原市农村A小学的三位语文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对教学艺术的把握及运用,探求提高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2、国内外研究动态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小学语文。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工具。而小学又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前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教育阶段最为关键的时期,从学科性质及其作用来看,它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实践性、累积性、外显性、广域性、开放性及易学性等九个特点。

2.1.2教学艺术。关于“教学艺术”,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激励乐学说,该观点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对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化与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创造说,该观点认为教学是在遵循本真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学最佳化为目的,创造性的使用各种教学艺术手段。

表演说,该观点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的展现,集中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等表演技巧以及教师教学机智两方面表现出来。

审美说,该观点认为教学艺术是教师在美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独创性的教学活动,那么,具有审美价值。

笔者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即是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学科教学规律、审美规律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技能技巧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活动。

2.1.3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上自觉运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进行的教学科学性、创造性、审美性、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审美性、技巧性、表演性等基本特点;其涉及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导入艺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教态艺术、课堂组织艺术、课堂提问艺术、课堂教学情境艺术、课堂教学机智艺术、课堂教学板书艺术、课堂结尾艺术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除了体现一般的学科教学艺术外,还要求语文教师开发适合本年龄段的、适合语文本学科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感知、审美、创造、实践能力。

2.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局限

2.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早,首先是对教学艺术的运用上。最早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诸如直观性、循序渐进性、巩固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对这些原则的运用即是教学艺术的运用,可以说,夸美纽斯的以上教学原则奠定了教学艺术的理论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艺术的运用体现在教师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追求讲课生动、形象、有趣性,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2.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首先表现在在对其内涵的研究上。作为一代宗师的白金声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定义为“开篇导入艺术、课堂提问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德育渗透艺术、寓识字教学于游戏艺术、激情造境艺术、‘涵泳’艺术”等方面。张宝臣先生将其定义为“备课艺术、讲授艺术、组织管理艺术、巩固艺术和板书艺术”几方面。孙菊如则从“心态调整艺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节奏艺术、课堂教学启发艺术、课堂教学幽默艺术”等几方面着手。以上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内涵定义固然全面,但是显得过于凌乱,条例不清晰、缺乏系统性。

其次,国内学者关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战策略。担任江苏省四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的于永正老师的“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法”从策略的角度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揭开帷幕。黄兆明则在《课堂结尾艺术》一书中,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结尾艺术做了详尽的阐述。

再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意义的探究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白金声认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不仅是教师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真、善、美的感染。段昌平先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意义及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的论述,可以说是将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运用的意义推到了高峰。

2.2.3国内外研究的局限。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而且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这方面的探讨研究将更趋于普遍、细致、深入、系统和全面。但是,就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艺术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健美操;教学艺术;健美操;教学健美操

按照活动的目的可分为表演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三大类,而其中大众健美操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种健美操类型。大众健美操作为一种日常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最基本的教学规则,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所以也应该根据其特点来改善教学。早在80年代,健美操就逐渐的传入我国,而在近10年更是受到了我国民众的欢迎和追捧。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艺术的成分,可以提高健美操的美感和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

1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的基本概述

1.1教学艺术的本质

在分析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之前,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需要从其本质来理解它的内涵。学术上对于什么是教学艺术的本质,还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以下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几个观点:一是教学艺术就是一种具有较高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二是教学艺术主要指一种特别的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三是教学艺术是一种具有美学美意义的教学活动。

1.2教学艺术的概念

结合教学艺术的本质,可以将教学艺术简单的概括为老师在按照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结合审美的规律和美学尺度,灵活的使用一些教学技巧如语言、头像等,创造性进行教学活动的行为。大众健美操教学的艺术方法主要包括三类:情景、语言、创编。

2大众健美操教学艺术功能的主要体现

2.1帮助教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艺术能够帮助健美操老师在课堂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一些恰当的教学艺术形式,可以使教师讲授的信息被学生们所理解和吸收,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健美操的技术要领,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2.2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

老师在进行健美操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学生所表现和反馈出的信息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艺术形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老师教学艺术的变化来相应的更改自己的技术动作,这样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通过教学艺术的变化获得及时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反馈给教师的信息包括:神态、提示、语调、激励等。

2.3教学艺术可以替代讲解和示范

教学艺术可以补充甚至是替代讲解示范,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更加鲜明和生动的形象。然后与教学艺术进行结合,使得多种信息同时刺激学生的左右大脑,提高示范和讲解的效果。

3大众健美操的主要教学艺术形式和方法

3.1有声语言的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个进行信息传递的地方,而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主要的信息传递载体。因而提高课堂的语言艺术水平,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健美操的教学语言主要分为两类:体态的姿势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而健美操课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动作的讲解、知识的教授等方面,是健美操教学的主体。

3.1.1有声语言教学艺术的作用

教学语言艺术能够促进健美操教学活动的顺利组织和开展,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进而帮助教师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审美的能力。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技能、知识的教授以及思想的教育都离不开教学语言;教学活动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主要包括谈话法、讲解法和示范法等,所以当然不能缺少教师语言的参与;而在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方法中,比如练习法、自学指导法等,也都是离不开教师语言指导的。所以,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是用教学艺术的方法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1.2有声语言教学艺术的要求

由于大众健美操其独特的教学环境和过程,决定了教学语言在健美操课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因此,健美操教师们想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把握下面几个关键点。一是要语言精确和简练,就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准确表述,抓住关键和重点;二是要生动形象,教师需要运用较为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三是要亲切感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语言一定要亲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

3.2非语言教学艺术

3.2.1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主要是指用人体或人体的某些部分的动作以及面部的表情把思想和感情表达出来、传递信息,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运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非语言类型的符号。(1)体态语言教学艺术的作用。体态语言的教学艺术最为明显的作用就是控制和调节课堂的作用。非言语类型的符号既可以调节课堂的氛围,又能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进而控制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比较具体的做法有,老师早课堂上用亲切的眼光来注视学生,使得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而这样也可以帮助维持课堂的秩序;除此之外,体态语言还具有传递师生之间信息的作用。根据一些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口头语言可以通过体态语言进行扩展和补充,并增加一些额外的信息。体态语言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交流,根据多年的健美操课教学实践证明,非言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对缩短师生心理的距离,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体态语言教学艺术的运用。就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特点来说,体态语言主要可以分为三各方面,包括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目光可以传递情感,而且比较隐讳,能让学生和老师更好的交流情感,而且能增加双方受到尊重的感觉。表情也是一种可以较好表达感情的非语言方式,能够把教师的心态传递给学生,并且较目光更为直接一点。手势语主要指教师的动作所发出的信息,具有很好的表现力。

3.2.2服装和体形语言

服装和体形语言主要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师生的个体形态需要选择健身的服装。通过比较合适的服装展示和形体健美的展示来帮助老师与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服装是装饰和烘托自己最好的武器,同时也是向人们传播一种健康积极向上信息的方式。因此,在健美操教学和训练中,师生应当穿贴身而且色彩鲜艳的健美操服,展现准确且优美的动作。

3.3健美操的情景教学艺术

情景教学一般是指在一定的场景氛围中所进行的特殊教学活动。课堂的氛围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精神和学习效果,对于健美操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较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加入艺术成分,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3.3.1课堂心理气氛的作用

情景教学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课堂心理范围。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集体情绪态度的综合状态,就是这里所说的课堂心理气氛。作为一个健美操课的教师,应当加强心理学的学习,提高自身对于学生心理变化的观察能力,以及调节课堂心理氛围的能力,进而建立一个具有积极健康心理气氛的课堂。

3.3.2营造积极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

在以往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是学习结果唯一的评价者。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单一,这就造成了课堂气氛不够轻松愉快,因而也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而体育老师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心理氛围,是其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充分对学生进行了解并且热爱学生,理解以及尊重学生的情感和追求,并且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帮他们树立自信。

3.4创编教学艺术

健美操的创编是指创编者从创编目的出发,根据健美操的特点以及规律,依据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将一个个的健美操动作衔接起来,创编成一套健美操的过程。

3.4.1健美操创编能力的重要性

大多数的健美操教学都注重模仿和重复,而不是创新。这样会使得学生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因此,教师们想要提高大众健美操课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创编,让学生感受新的知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3.4.2培养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基本方法

(1)强化对基本动作的练习。健美操基本动作是学习好健美操的基础,健美操的所有变化创新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学生只有练好基本功,才可能去更好的创新。(2)提高音乐方面的修养。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所在,没有音乐,健美操就缺乏变现力,显得很苍白。优美的音乐可以帮助练习者提高美感及表现力。

4结语

健美操的教学艺术也可以归类为一门科学艺术,因为它和其它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样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把艺术和美学的原理结合到课程当中,使得学生和老师有效地形成互动,把健美操的艺术感展现出来,对于提高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质量,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具有关键的作用。总的来说,提高健美操的教学艺术,能够发挥出健美操运动的优势和魅力,在学生的心中形成美好的印象,让她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学习活动中。

作者:盘华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闫凤娟.新视角下我国健身性健美操多元艺术要素融合发展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2.

[2]李玉玲.论大众健美操的教学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3.

教学艺术的内涵范文6

(一)民进艺术的消亡与保护

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在西方艺术理论以及现代工业潮流的冲击之下,我国的艺术形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一些珍贵的民间艺术被一些迷信现代文明的人们所丢弃,所以,现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非常不好。许多的民间技艺、民间作品以及民间的艺人在一天天的消失。一些民间艺术在学者的保护之下被搬到美术馆或者是博物馆,它们便成为了一种历史的记忆,可是还有很多在濒临灭亡。所以,这个严重的情况告诉我们:不能只靠专家学者去保护民间艺术,还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这要成为一种意识,要靠大家去保护和传承。

(二)大学教育与民间艺术的契合点

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高尚的品格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要让大学生可以充分发展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在大学艺术教育当中要将这个现代艺术教育目标当中体现出来。民间艺术教育具有很高的融合性,因为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可以强烈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愿望,它们是人民群众审美观、价值观等的集中体现。一些民间工艺、民间绘画等可以自由抒感、强调主观想象,具有审美、教化、实用的功能,是人民群众精神物化的产物。还有的艺术创作将文学、美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将中华民族的质朴生活经验与审美高度进行融合,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全面、直接的体现出来。

二、大学艺术教育中民间艺术的作用及意义

(一)相关课程实现对接,大学艺术教育更加完善

我国民间艺术的种类非常多,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对于艺术学科的教学来说,在每一个专业的课程当中融进数百种的民间艺术形式,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的时候,学习的重点是要吸取民间艺术的精华,使专业课程与民间艺术进行对接。比如说动画专业当中,在进行基础专业教学的时候,可以挖掘戏曲脸谱、篆刻印章、民间书法、石器工艺以及刺绣纹样等传统的图案作为绘画基础,为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功底;在专业技能的教学当中,可以侧重民间文学、戏曲以及精华艺术等表现元素,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传统知识更加熟练的掌握,也可以使他们的技能得到提升,进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具有艺术特色的动画作品,让大学的动画教育合理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从而使大学动画课程的建设更加完善。

(二)让大学艺术生实现“文化自觉”,使文化得到传承

要想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就必须让它们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孕育。高校中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艺术教育当中融进民间艺术,不但可以使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得到培养,还可以加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学习以及传承与创新的自觉性。与此同时,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可以得到集中的展现,可以使民间艺术作品得到传播与发展,这为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利用特色学科建设这一渠道,使民间文化知识得到普及,让民众的自觉意识得到提高,这位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促进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开放的文化艺术载体,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涵在不断地积淀,在现代意识和技术的不断冲击下,民族艺术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与拓展。在现代艺术教育当中加入民间艺术,可以更好的让现代艺术与民间艺术进行互动。这样不但可以使艺术教育的审美内涵与艺术思维更加丰富,而且也使艺术创作在情感的抒发以及审美的表现上面有了更好地深度拓展。同时在艺术创作当中增添了很多优秀的元素,充分运用民间艺术的思维方式、色彩搭配等对它们进行重新认识,再重新创造,最后打造出更加优秀的创作形式。让现在艺术创作与民间艺术进行沟通交流,使现代艺术的设计形式更加合理化、生态化,使现代艺术的艺术形式可以更加自然、更加合理的得到发展。

三、大学艺术教育中融进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学时结合社会实践

将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可以通过口传身授或者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所以在大学艺术教育当中融进民间艺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是给学生讲解并评价一些民间艺术的起源,然后再讲它们的发展经过,最后探讨民间艺术的价值体现。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校外的民间艺术实习基地,开展一些民间艺术调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增强,使其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产生责任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民间与现代艺术的共同点。

(二)建立高校民间艺术的学习平台

大学中可以建立一些民间艺术馆或者是研究机构,培养一些民间艺术研究的专业人员,为他们进行艺术研究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从而可以形成一种氛围,然后再在校园里开展一些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这样可以更加与民间艺术氛围亲近。在高校当中举办一些艺术展览,吸引更多的民间艺术爱好者走进高校,也可以举办一些民间艺术的交流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可以与艺术研究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可以让民间艺术在高校中生根发芽。

(三)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文艺活动

将民间艺术比较集中的展现在群众面前的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就是元宵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庆祝这些节日的时候,基本上会包含绘画、民间音乐、雕刻、书法、地方戏曲等许许多多的民间文化的精彩内容,这是一个进行民间艺术研究的最好机会,学校里的领导以及老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当中,并且要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对民间艺术的见解,要把它们加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要为民族的创作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总结